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六章
通风与气流组织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技术科学系1第六章
通风与气流组织清华大学建筑学院2气流组织对室内环境质量的意义
气流组织的定义狭义:机械通风的送回风的搭配形式广义:一定的送风口形式和送风参数所带来的室内气流分布(AirDistribution)送风参数:风量、风速的大小和方向以及风温、湿度、污染物浓度等气流组织的重要性:保证室内热湿环境和保证空气品质2气流组织对室内环境质量的意义气流组织的定义3本章内容
室内空气环境营造方法室内空气环境的评价指标主要评价指标的测量方法3本章内容室内空气环境营造方法4室内空气环境营造方法4室内空气环境营造方法室内空气环境的基本要求
满足室内人员对新鲜空气的需求
保证主观感受的满意度
保证室内人员的热舒适
保证温湿度、风速要求
保证室内污染物不超标
各种污染物需要被稀释和移除5室内空气环境的基本要求满足室内人员对新鲜空气的需求56室内空气环境营造的方法
通风基本考虑单一参数控制,如温度,污染物浓度等空气调节多参数控制:调节温度、湿度、流速、洁净度、空气成分、气味等污染严重:直流式系统(即机械通风系统)污染不很严重:部分回风系统6室内空气环境营造的方法通风通风是最基本的方法
功能
对污染物与热污染进行移除通风的方式
自然通风机械通风
稀释法(均匀混合)置换法(活塞置换)局部保障法(个性化送风)7通风是最基本的方法功能78自然通风利用自然的手段(热压、风压等)来促使空气流动而进行的通风换气方式优点不消耗动力或消耗很少的动力,节能可以用充足的新鲜空气保证室内的空气品质不需要专用机房,不需要专门维护可以带来较宽的舒适范围
局限性受建筑设计限制,难以控制总通风量
难以保证新风在室内得到合理的分布
室外污染严重(包括噪声)时不适用气候条件不适合时不适用
往往需要居住者进行通风口的调节8自然通风利用自然的手段(热压、风压等)来促使空气流动而进9
基本原理:只要建筑开口两侧存在压力差P,就会有空气流过开口。流过的风速为:驱动力压差热压:温差引起的空气密度差导致建筑开口内外的压差风压:室外绕流引起建筑周围压力分布的不同形成开口处的压差自然通风的分类热压通风风压通风风压和热压的联合作用下的自然通风自然通风P9基本原理:只要建筑开口两侧存在压力差P,就会有空气流过10热压通风hwnba10热压通风hwnba11热压通风的基本概念余压11热压通风的基本概念余压12多层建筑的热压引起的自然通风余压12多层建筑的热压引起的自然通风余压13风压作用下的自然通风13风压作用下的自然通风14风压作用下的自然通风Pf
往往采用CFD或风洞模型实验的方法求取K值。风压系数14风压作用下的自然通风Pf往往采用CFD或风洞15风洞模型实验15风洞模型实验16风压和热压的联合作用下的自然通风16风压和热压的联合作用下的自然通风17常见的自然通风的形式中庭通风风井通风单面通风穿堂风Crossventilation17常见的自然通风的形式中庭通风风井通风单面通风穿堂风18机械通风利用机械手段(风机、风扇等)产生压力差来实现空气流动的方式优点:可控制性强可通过调整通风设备控制风量可通过调整风口、风量等控制室内气流分布
局限性:成本高需要消耗能源初投资和运行费都比较高需要维护管理
设备需要占据空间,并可能带来噪声18机械通风利用机械手段(风机、风扇等)产生压力差来实现空气19机械通风气流组织形式
混合通风:稀释法追求均匀的室内环境混合后的空气可能已被污染置换通风:置换法保证人员呼吸区的环境要求下送风,新鲜气流先送入工作区个性化送风:局部保障法满足不同个体的特殊性要求工位送风,独立可调19机械通风气流组织形式混合通风:稀释法20机械通风的气流组织形式三种典型的送风形式混合通风置换通风个性化送风20机械通风的气流组织形式三种典型的送风形式21Fanger
教授的比方:混合通风置换通风或个体送风21Fanger教授的比方:混合通风置换通风22混合通风的气流形式上送上回上送下回下送下回侧送上下回22混合通风的气流形式上送上回上送下回下送下回侧送上下回23两种典型的理想气流分布均匀混合:气流充分混合,各处参数完全一样活塞流动实际情况都不是均匀混合和活塞流动,而要复杂得多理想的气流分布形式23两种典型的理想气流分布理想的气流分布形式24室内空气环境的评价指标通风量、气流分布与室内环境理想稀释与置换时的描述参数送风有效性的描述参数污染物排除有效性的描述参数空气扩散性能与均匀指标24室内空气环境的评价指标通风量、气流分布与室内环境25通风量与IAQ的关系一.通风量、气流分布与室内环境25通风量与IAQ的关系一.通风量、气流分布与室内环境26通风量与IAQ的关系美国(欧洲)对学校,办公室的最新研究表明新风量与SBS之间有着一定的关系,当新风量小于36m3/h人时,SBS问题变得显著。关于人体代谢污染的问题,第一印象(FirstImpression)使80%的人能够满意的最小新风量是27m3/h人,对于已适应了室内环境的90%的人能够满足的最小新风量只需9m3/h人。一.通风量、气流分布与室内环境26通风量与IAQ的关系美国(欧洲)对学校,办公室的最新27新风通风换气量常用民用建筑新风量范围以坐为主、少吸烟、久逗留场所
实际上,人体在静坐至重劳动状态,肺通气量为:11.6~80.4L/min人,即0.7~4.8m3/h人(实际为一半)一.通风量、气流分布与室内环境27新风通风换气量常用民用建筑新风量范围实际上,人28新风通风换气量
决定因素室内污染物允许浓度室外污染物浓度室内污染物发生量:发生量已知否???室内污染物产生对换气量的要求人体代谢生物污染:以CO2浓度或臭气强度指数为指标确定换气量消除烟臭的要求根据吸烟量确定污染物发生量:VOC等微量产生的污染难以监测,通风量的确定仍然是需要研究的问题。一.通风量、气流分布与室内环境28新风通风换气量决定因素一.通风量、气流分布与室内环境通风换气量的评价指标
换气次数ACH(次/h)
反映了房间通风量的大小
空间的名义时间常数(s)
换气次数的倒数,用于评价空间稀释情况的好坏29一.通风量、气流分布与室内环境通风量(m3/h)房间的容积(m3)通风换气量的评价指标换气次数ACH(次/h)29一.30气流分布与室内环境的关系总新风量满足要求,是否意味着IAQ一定满足要求?向室内引入的新风是否都进入了呼吸区?室内空气更新的快慢如何?室内污染物被转移出去的速度如何?室内空气参数分布是否满足要求?气流组织包含的内容风速分布(风速场或流场)温度分布(温度场)湿度分布(湿度场)污染物浓度分布(污染物浓度场,IAQ)一.通风量、气流分布与室内环境30气流分布与室内环境的关系总新风量满足要求,是否意味着I31室内空气环境的描述参数如果室内空气均匀混合或者是理想活塞流,就可以用集总的参数对房间的通风效果进行总体评价实际环境通风气流组织评价的三类参数描述送风有效性的参数,主要反映送风能否有效到达考察区域以及到达该区域的空气新鲜程度,如:空气龄、换气效率、送风可及性描述污染物排除有效性的参数,主要反映污染物到达考察区域的程度以及到达该区域所需要的时间,如:污染物含量和排空时间、排污效率与余热排除效率、污染物年龄、污染源可及性与热舒适关系密切的有关参数,如:不均匀系数
、空气扩散性能指标(ADPI)
一.通风量、气流分布与室内环境31室内空气环境的描述参数如果室内空气均匀混合或者是理想活塞32全面通风的基本微分方程式
(均匀混合时的稀释方程)质平衡式:
QCSd+Md
-QCd
=VdC
在通风量Q一定、室内初始浓度为C1的时候,求C2与通风时间的关系:稳定状态的关系式:MQ,CsCVC二.理想稀释与置换时的描述参数或32全面通风的基本微分方程式
(均匀混合时的稀释方程)质平衡33活塞流动时的室内参数特征房间的温度、湿度和污染物浓度在经过源之前等于送风参数经过源之后等于均匀混合后的参数,污染源仅影响下游浓度
描述参数
换气次数名义时间常数二.理想稀释与置换时的描述参数断面流速流道总长度33活塞流动时的室内参数特征二.理想稀释与置换时的描述参341.空气龄Airage
最早于20世纪80年代由Sandberg提出。空气龄是指送风到达房间某点的时间。某点的空气龄越小,说明该点的空气越新鲜,空气品质就越好。如果某点的空气年龄为的空气微团在某点空气中所占的比例分布即概率分布f(),有累计分布函数则某点的平均空气龄为PP三.送风有效性的描述参数341.空气龄Airage最早于20世纪80年代由S35与空气龄相关的两个参数残余时间(Residuallifetime)空气从当前位置到离开房间的时间rl驻留时间(Residencetime)空气离开房间时空气龄r也称作“换气时间”置换室内全部现存空气的时间
三.送风有效性的描述参数35与空气龄相关的两个参数残余时间(Residuallif
房间平均空气龄等于房间各点空气龄的体平均典型流型的空气龄活塞流:
r=e=np
=e
/2=n
/2
均匀混合流:到处空气龄都一样
p
=e非完全混合流:入口空气年龄最年轻,出口年龄最老——如果没有滞留区的话几处典型的空气龄36PPCee三.送风有效性的描述参数房间平均空气龄几处典型的空气龄36PPCee三.送风372.换气效率—不涉及污染源的位置
理论上最短的换气时间是多少?
“理想活塞流”的换气效率最高,房间的平均空气龄最小换气效率的定义活塞流的平均空气龄与实际通风条件下房间平均空气龄的比值为换气效率(<1),反映了新鲜空气置换原有空气的快慢与活塞通风下置换快慢的比值三.送风有效性的描述参数372.换气效率—不涉及污染源的位置理论上最短的换气时间38
空间各点的换气效率的定义空间各点的换气效率可以大于1,反映了新鲜空气替换原有空气的有效程度2.换气效率—不涉及污染源的位置三.送风有效性的描述参数38空间各点的换气效率的定义2.换气效率—不涉及污染源的39常见送回风形式的换气效率三.送风有效性的描述参数39常见送回风形式的换气效率三.送风有效性的描述参数403.送风可及性
AccessibilityofSupplyAir:ASA
传统的气流组织评价指标,如空气龄和换气效率,均反映的是稳态情况需要反映送风在任意时刻到达室内各点的能力,考虑有限时间内送风的有效性定义在流场不变的条件下,假设送风口的空气含有浓度为Cs的指示剂气体,房间内部无源,则该送风口在历时T后对空间位置i的可及性为送风到达i点的百分比三.送风有效性的描述参数403.送风可及性
AccessibilityofSu41不同时刻的送风可及性发展情况(深色区域内ASA大于0.5)三.送风有效性的描述参数41不同时刻的送风可及性发展情况(深色区域内ASA大于0.542可及性的物理意义
可及性是流场自身的特性,与送风有无指示剂无关可及性反映了在经历了一定时间后,各风口送风到达空间各点的相对程度单一风口经过足够长时间后,空间各点的可及性均为1
多个风口经过足够长时间后,在空间各点的可及性和为1三.送风有效性的描述参数42可及性的物理意义可及性是流场自身的特性,与送风有无指示431.排污效率:涉及污染源的位置排污效率充分混合流=1
活塞流均匀污染源=2
如果污染源在出口呢?污染源在入口呢?余热排除效率用得热代替污染物,温度代替污染物浓度平均排污效率局部排污效率PCe,teCs,ts四.污染物排除有效性的描述参数431.排污效率:涉及污染源的位置排污效率平均排污效率局部2.污染物含量与排空时间
室内污染物总M()
在时间内产生的污染物与排风口排出的污染物总量之差,取决于通风形式(例如:新风存在短路则室内污染物总量变大)稳定条件下
排空时间:反映一定的气流组织排除污染物的能力44四.污染物排除有效性的描述参数污染源散发速率2.污染物含量与排空时间室内污染物总M()44四.3.污染物年龄与污染源可及性
污染物年龄——年龄越短,污染得越快污染物微团的污染物年龄的概率分布函数A()与累计分布函数B()室内某一点的污染物年龄cont是指该点所有污染物微团的污染物年龄的平均值污染源可及性评价污染源在优先时段内对室内环境的影响
假定送风不含有污染物45四.污染物排除有效性的描述参数稳态排风污染物平均浓度3.污染物年龄与污染源可及性污染物年龄——年龄越短,污染46不均匀系数
反映气流温度场和速度场的不均匀程度。t均方根偏差温度不均匀系数五.空气扩散性能与均匀性指标速度不均匀系数46不均匀系数反映气流温度场和速度场的不均匀程度。t均方根47空气扩散性能指标ADPI
(AirDiffusionPerformanceIndex)
定义空间内满足规定风速和温度要求的测点数与总测点数之比ADPI的值越大,说明感到舒适的人群比例越大。在一般情况下,应使ADPI≥80%
有效温差五.空气扩散性能与均匀性指标47空气扩散性能指标ADPI
(AirDiffusion48气流组织的测量与计算方法踪气体实验法测换气次数测空气龄测换气效率48气流组织的测量与计算方法踪气体实验法491.示踪气体试验法是研究建筑物空气分布与渗透特性的重要手段示踪气体的目的是准确标识室内空气流动特性,必须具有如下特点能够完全跟随空气流动具有可测性具有稳定性,一般情况下不发生物理或化学反应无毒性常见的示踪气体包括甲烷、SF6、二氧化碳等。491.示踪气体试验法是研究建筑物空气分布与渗透特性的重要50示踪气体的常见释放方法脉冲法(pulsemethod)在释放点释放少量的示踪气体,记录测量点处示踪气体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过程。上升法(step-upmethod)在释放点连续释放固定强度源的示踪气体,记录测量点处示踪气体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过程。下降法(或衰减法)(step-downordecaymethod)房间中示踪气体的浓度达到平衡状态后,停止释放示踪气体,记录测量点处示踪气体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过程。50示踪气体的常见释放方法脉冲法(pulsemethod)2.测换气次数512.测换气次数51523.测空气龄——脉冲法
在通风房间的送风口释放少量示踪气体,记录被测点的浓度变化过程概率分布函数空气龄公式释放的示踪气体的质量送风量523.测空气龄——脉冲法在通风房间的送风口释放少量示踪533.测空气龄——上升法
在房间送风口处恒定释放示踪气体,记录被测点的浓度随时间变化情况累计分布函数与概率分布函数之间的关系为累积分布函数空气龄公式示踪气体的释放速率送风量533.测空气龄——上升法在房间送风口处恒定释放示踪气体543.测空气龄——下降法(衰减法)待房间内各点浓度稳定后,停止示踪气体加入,测量被测点的浓度变化过程空气龄的累积分布函数F()空气龄公式Cp(0)Cp()F()Cp(0)543.测空气龄——下降法(衰减法)待房间内各点浓度稳定后4.测换气效率554.测换气效率5556作业1
自然通风的驱动力是什么?有何特点?一般应用于哪些场合?排污效率与换气效率有何区别?仅用空气龄或者换气效率是否就可以评价气流组织的优劣了?请给出活塞流在以下状态下的排污效率,并分析合理的送排风口位置与污染源位置应该是什么关系才能获得比较好的室内环境质量?污染源在出口时污染源在正中部污染源在入口时56作业1自然通风的驱动力是什么?有何特点?一般应用于哪些57作业2稳态通风情况下,在空间均布的单位体积污染源作用时,室内污染物浓度的分布规律与房间空气龄的分布规律一样吗?试证明:具有一个入口和一个出口的任意通风形式的房间,其出口平均空气龄等于名义时间常数。57作业2稳态通风情况下,在空间均布的单位体积污染源作用时58谢谢!58谢谢!演讲完毕,谢谢观看!演讲完毕,谢谢观看!60第六章
通风与气流组织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技术科学系1第六章
通风与气流组织清华大学建筑学院61气流组织对室内环境质量的意义
气流组织的定义狭义:机械通风的送回风的搭配形式广义:一定的送风口形式和送风参数所带来的室内气流分布(AirDistribution)送风参数:风量、风速的大小和方向以及风温、湿度、污染物浓度等气流组织的重要性:保证室内热湿环境和保证空气品质2气流组织对室内环境质量的意义气流组织的定义62本章内容
室内空气环境营造方法室内空气环境的评价指标主要评价指标的测量方法3本章内容室内空气环境营造方法63室内空气环境营造方法4室内空气环境营造方法室内空气环境的基本要求
满足室内人员对新鲜空气的需求
保证主观感受的满意度
保证室内人员的热舒适
保证温湿度、风速要求
保证室内污染物不超标
各种污染物需要被稀释和移除64室内空气环境的基本要求满足室内人员对新鲜空气的需求565室内空气环境营造的方法
通风基本考虑单一参数控制,如温度,污染物浓度等空气调节多参数控制:调节温度、湿度、流速、洁净度、空气成分、气味等污染严重:直流式系统(即机械通风系统)污染不很严重:部分回风系统6室内空气环境营造的方法通风通风是最基本的方法
功能
对污染物与热污染进行移除通风的方式
自然通风机械通风
稀释法(均匀混合)置换法(活塞置换)局部保障法(个性化送风)66通风是最基本的方法功能767自然通风利用自然的手段(热压、风压等)来促使空气流动而进行的通风换气方式优点不消耗动力或消耗很少的动力,节能可以用充足的新鲜空气保证室内的空气品质不需要专用机房,不需要专门维护可以带来较宽的舒适范围
局限性受建筑设计限制,难以控制总通风量
难以保证新风在室内得到合理的分布
室外污染严重(包括噪声)时不适用气候条件不适合时不适用
往往需要居住者进行通风口的调节8自然通风利用自然的手段(热压、风压等)来促使空气流动而进68
基本原理:只要建筑开口两侧存在压力差P,就会有空气流过开口。流过的风速为:驱动力压差热压:温差引起的空气密度差导致建筑开口内外的压差风压:室外绕流引起建筑周围压力分布的不同形成开口处的压差自然通风的分类热压通风风压通风风压和热压的联合作用下的自然通风自然通风P9基本原理:只要建筑开口两侧存在压力差P,就会有空气流过69热压通风hwnba10热压通风hwnba70热压通风的基本概念余压11热压通风的基本概念余压71多层建筑的热压引起的自然通风余压12多层建筑的热压引起的自然通风余压72风压作用下的自然通风13风压作用下的自然通风73风压作用下的自然通风Pf
往往采用CFD或风洞模型实验的方法求取K值。风压系数14风压作用下的自然通风Pf往往采用CFD或风洞74风洞模型实验15风洞模型实验75风压和热压的联合作用下的自然通风16风压和热压的联合作用下的自然通风76常见的自然通风的形式中庭通风风井通风单面通风穿堂风Crossventilation17常见的自然通风的形式中庭通风风井通风单面通风穿堂风77机械通风利用机械手段(风机、风扇等)产生压力差来实现空气流动的方式优点:可控制性强可通过调整通风设备控制风量可通过调整风口、风量等控制室内气流分布
局限性:成本高需要消耗能源初投资和运行费都比较高需要维护管理
设备需要占据空间,并可能带来噪声18机械通风利用机械手段(风机、风扇等)产生压力差来实现空气78机械通风气流组织形式
混合通风:稀释法追求均匀的室内环境混合后的空气可能已被污染置换通风:置换法保证人员呼吸区的环境要求下送风,新鲜气流先送入工作区个性化送风:局部保障法满足不同个体的特殊性要求工位送风,独立可调19机械通风气流组织形式混合通风:稀释法79机械通风的气流组织形式三种典型的送风形式混合通风置换通风个性化送风20机械通风的气流组织形式三种典型的送风形式80Fanger
教授的比方:混合通风置换通风或个体送风21Fanger教授的比方:混合通风置换通风81混合通风的气流形式上送上回上送下回下送下回侧送上下回22混合通风的气流形式上送上回上送下回下送下回侧送上下回82两种典型的理想气流分布均匀混合:气流充分混合,各处参数完全一样活塞流动实际情况都不是均匀混合和活塞流动,而要复杂得多理想的气流分布形式23两种典型的理想气流分布理想的气流分布形式83室内空气环境的评价指标通风量、气流分布与室内环境理想稀释与置换时的描述参数送风有效性的描述参数污染物排除有效性的描述参数空气扩散性能与均匀指标24室内空气环境的评价指标通风量、气流分布与室内环境84通风量与IAQ的关系一.通风量、气流分布与室内环境25通风量与IAQ的关系一.通风量、气流分布与室内环境85通风量与IAQ的关系美国(欧洲)对学校,办公室的最新研究表明新风量与SBS之间有着一定的关系,当新风量小于36m3/h人时,SBS问题变得显著。关于人体代谢污染的问题,第一印象(FirstImpression)使80%的人能够满意的最小新风量是27m3/h人,对于已适应了室内环境的90%的人能够满足的最小新风量只需9m3/h人。一.通风量、气流分布与室内环境26通风量与IAQ的关系美国(欧洲)对学校,办公室的最新86新风通风换气量常用民用建筑新风量范围以坐为主、少吸烟、久逗留场所
实际上,人体在静坐至重劳动状态,肺通气量为:11.6~80.4L/min人,即0.7~4.8m3/h人(实际为一半)一.通风量、气流分布与室内环境27新风通风换气量常用民用建筑新风量范围实际上,人87新风通风换气量
决定因素室内污染物允许浓度室外污染物浓度室内污染物发生量:发生量已知否???室内污染物产生对换气量的要求人体代谢生物污染:以CO2浓度或臭气强度指数为指标确定换气量消除烟臭的要求根据吸烟量确定污染物发生量:VOC等微量产生的污染难以监测,通风量的确定仍然是需要研究的问题。一.通风量、气流分布与室内环境28新风通风换气量决定因素一.通风量、气流分布与室内环境通风换气量的评价指标
换气次数ACH(次/h)
反映了房间通风量的大小
空间的名义时间常数(s)
换气次数的倒数,用于评价空间稀释情况的好坏88一.通风量、气流分布与室内环境通风量(m3/h)房间的容积(m3)通风换气量的评价指标换气次数ACH(次/h)29一.89气流分布与室内环境的关系总新风量满足要求,是否意味着IAQ一定满足要求?向室内引入的新风是否都进入了呼吸区?室内空气更新的快慢如何?室内污染物被转移出去的速度如何?室内空气参数分布是否满足要求?气流组织包含的内容风速分布(风速场或流场)温度分布(温度场)湿度分布(湿度场)污染物浓度分布(污染物浓度场,IAQ)一.通风量、气流分布与室内环境30气流分布与室内环境的关系总新风量满足要求,是否意味着I90室内空气环境的描述参数如果室内空气均匀混合或者是理想活塞流,就可以用集总的参数对房间的通风效果进行总体评价实际环境通风气流组织评价的三类参数描述送风有效性的参数,主要反映送风能否有效到达考察区域以及到达该区域的空气新鲜程度,如:空气龄、换气效率、送风可及性描述污染物排除有效性的参数,主要反映污染物到达考察区域的程度以及到达该区域所需要的时间,如:污染物含量和排空时间、排污效率与余热排除效率、污染物年龄、污染源可及性与热舒适关系密切的有关参数,如:不均匀系数
、空气扩散性能指标(ADPI)
一.通风量、气流分布与室内环境31室内空气环境的描述参数如果室内空气均匀混合或者是理想活塞91全面通风的基本微分方程式
(均匀混合时的稀释方程)质平衡式:
QCSd+Md
-QCd
=VdC
在通风量Q一定、室内初始浓度为C1的时候,求C2与通风时间的关系:稳定状态的关系式:MQ,CsCVC二.理想稀释与置换时的描述参数或32全面通风的基本微分方程式
(均匀混合时的稀释方程)质平衡92活塞流动时的室内参数特征房间的温度、湿度和污染物浓度在经过源之前等于送风参数经过源之后等于均匀混合后的参数,污染源仅影响下游浓度
描述参数
换气次数名义时间常数二.理想稀释与置换时的描述参数断面流速流道总长度33活塞流动时的室内参数特征二.理想稀释与置换时的描述参931.空气龄Airage
最早于20世纪80年代由Sandberg提出。空气龄是指送风到达房间某点的时间。某点的空气龄越小,说明该点的空气越新鲜,空气品质就越好。如果某点的空气年龄为的空气微团在某点空气中所占的比例分布即概率分布f(),有累计分布函数则某点的平均空气龄为PP三.送风有效性的描述参数341.空气龄Airage最早于20世纪80年代由S94与空气龄相关的两个参数残余时间(Residuallifetime)空气从当前位置到离开房间的时间rl驻留时间(Residencetime)空气离开房间时空气龄r也称作“换气时间”置换室内全部现存空气的时间
三.送风有效性的描述参数35与空气龄相关的两个参数残余时间(Residuallif
房间平均空气龄等于房间各点空气龄的体平均典型流型的空气龄活塞流:
r=e=np
=e
/2=n
/2
均匀混合流:到处空气龄都一样
p
=e非完全混合流:入口空气年龄最年轻,出口年龄最老——如果没有滞留区的话几处典型的空气龄95PPCee三.送风有效性的描述参数房间平均空气龄几处典型的空气龄36PPCee三.送风962.换气效率—不涉及污染源的位置
理论上最短的换气时间是多少?
“理想活塞流”的换气效率最高,房间的平均空气龄最小换气效率的定义活塞流的平均空气龄与实际通风条件下房间平均空气龄的比值为换气效率(<1),反映了新鲜空气置换原有空气的快慢与活塞通风下置换快慢的比值三.送风有效性的描述参数372.换气效率—不涉及污染源的位置理论上最短的换气时间97
空间各点的换气效率的定义空间各点的换气效率可以大于1,反映了新鲜空气替换原有空气的有效程度2.换气效率—不涉及污染源的位置三.送风有效性的描述参数38空间各点的换气效率的定义2.换气效率—不涉及污染源的98常见送回风形式的换气效率三.送风有效性的描述参数39常见送回风形式的换气效率三.送风有效性的描述参数993.送风可及性
AccessibilityofSupplyAir:ASA
传统的气流组织评价指标,如空气龄和换气效率,均反映的是稳态情况需要反映送风在任意时刻到达室内各点的能力,考虑有限时间内送风的有效性定义在流场不变的条件下,假设送风口的空气含有浓度为Cs的指示剂气体,房间内部无源,则该送风口在历时T后对空间位置i的可及性为送风到达i点的百分比三.送风有效性的描述参数403.送风可及性
AccessibilityofSu100不同时刻的送风可及性发展情况(深色区域内ASA大于0.5)三.送风有效性的描述参数41不同时刻的送风可及性发展情况(深色区域内ASA大于0.5101可及性的物理意义
可及性是流场自身的特性,与送风有无指示剂无关可及性反映了在经历了一定时间后,各风口送风到达空间各点的相对程度单一风口经过足够长时间后,空间各点的可及性均为1
多个风口经过足够长时间后,在空间各点的可及性和为1三.送风有效性的描述参数42可及性的物理意义可及性是流场自身的特性,与送风有无指示1021.排污效率:涉及污染源的位置排污效率充分混合流=1
活塞流均匀污染源=2
如果污染源在出口呢?污染源在入口呢?余热排除效率用得热代替污染物,温度代替污染物浓度平均排污效率局部排污效率PCe,teCs,ts四.污染物排除有效性的描述参数431.排污效率:涉及污染源的位置排污效率平均排污效率局部2.污染物含量与排空时间
室内污染物总M()
在时间内产生的污染物与排风口排出的污染物总量之差,取决于通风形式(例如:新风存在短路则室内污染物总量变大)稳定条件下
排空时间:反映一定的气流组织排除污染物的能力103四.污染物排除有效性的描述参数污染源散发速率2.污染物含量与排空时间室内污染物总M()44四.3.污染物年龄与污染源可及性
污染物年龄——年龄越短,污染得越快污染物微团的污染物年龄的概率分布函数A()与累计分布函数B()室内某一点的污染物年龄cont是指该点所有污染物微团的污染物年龄的平均值污染源可及性评价污染源在优先时段内对室内环境的影响
假定送风不含有污染物104四.污染物排除有效性的描述参数稳态排风污染物平均浓度3.污染物年龄与污染源可及性污染物年龄——年龄越短,污染105不均匀系数
反映气流温度场和速度场的不均匀程度。t均方根偏差温度不均匀系数五.空气扩散性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Unit 1 Meeting new people Lesson 5(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2024)英语三年级下册
- 2 我学习我快乐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统编版
- 8安全记心上 第一课时 平安出行(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
- 股份合同范本
- 会所餐饮合同范本
- 菜地整治合同范本
- 出包合同范本
- 入股服装合同范本
- 8《小心火灾》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鲁科版
- 纺织合同范本
- 学前儿童保育学(学前教育专业)全套教学课件
- 畜牧养殖设备(共73张PPT)
- 消防安全每月防火检查记录
- 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 课程教学大纲
- DB32/T 4443-2023 罐区内在役危险化学品(常低压)储罐管理规范
- GB/T 678-2023化学试剂乙醇(无水乙醇)
- 新能源汽车电池石墨类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 高中英语-what's in a name教学课件设计
- 小学家长接送学生协议书
- 小儿腹泻病诊疗规范
- IT服务连续性实现指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