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保育学(学前教育专业)全套教学课件_第1页
学前儿童保育学(学前教育专业)全套教学课件_第2页
学前儿童保育学(学前教育专业)全套教学课件_第3页
学前儿童保育学(学前教育专业)全套教学课件_第4页
学前儿童保育学(学前教育专业)全套教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学前儿童保育学概述第一章学前儿童保育学概述第二章学前儿童各系统及器官的生长发育特点与保育第三章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及其评价第四章学前儿童营养与膳食第五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与保育第六章幼儿园的环境卫生第七章学前儿童活动中的保育第八章学前儿童护理方法及常见意外事故处理第九章学前儿童常见疾病与护理第十章托幼机构保育工作机制全套可编辑PPT课件●了解学前儿童保育的对象、内容及意义●理解学前儿童保育与学前儿童保育学的概念●掌握学前儿童保育思想的演变过程●应用学前儿童保育学的基本方法来开展教学与科研学习目标目录CONTENTS01学前儿童保育思想的发展03学前儿童保育学02保育与学前儿童保育01保育与学前儿童保育“保育”是一个合成词,由“保”和“育”共同构成,在中国古代汉语中是作为两个词来使用的。“保育”在中国古代汉语中主要的含义就是保养、养育。01.古代后增加了一层“教导”或“教育”的意义,将“养”和“教”融为一体,旨在促进儿童的学习与发展,从而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保育概念。02.现代保育的概念“保育与学前儿童保育对保育的解释就是:“成人(家长或保育人员)向儿童提供生存和发展必要的环境和物质条件,并给予精心的照顾和培养,以帮助儿童获得良好的发育,逐步提高独立生活能力。”《幼儿教育词典》词典解释保育与学前儿童保育学前儿童保育“”学前儿童保育是指成人向0—6岁儿童提供生存、学习与发展所必要的、安全的、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并给予精心的看护、照顾和培养,以帮助他们健康成长和良好发展,逐步提高他们的生活能力。

“”“保”与“教”合二为一,从而促进儿童的学习与发展。促进儿童健康的成长与发展,这里既包括身体的健康,也包括心理的健康。保育与学前儿童保育学前儿童保育工作的对象“”学前儿童保育工作的对象是0—6岁的儿童,成人以正式或非正式的保育方式,保障他们的生存,促进他们的成长、发展和学习。

学前儿童保育工作的对象、内容及意义积极锻炼儿童的身体必须保证儿童每日户外活动的时间,充分利用日光、空气、水等自然因素,有计划地锻炼儿童的身体,促进其发育。

做好安全管理工作这包括做好房屋、设备、消防、交通等安全防护和检查工作,做好药物的管理以及儿童接送时的管理工作等。

为儿童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良好的生活环境包括符合安全与卫生要求的物质环境以及轻松愉悦的精神环境。做好儿童日常生活的安排工作包括科学、合理地安排儿童的一日生活,为其提供合理且营养均衡的膳食,对儿童的进餐、睡眠、穿脱衣服、盥洗、排泄等一日生活环节给予精心的照顾。

做好幼儿园的卫生保健工作主要包括每日对儿童进行的晨检、定期健康检查、日常卫生消毒、患病儿代服药、传染病隔离、计划免疫及流行病预防等工作。

学前儿童保育工作的内容学前儿童保育工作的对象、内容及意义做好特殊儿童的照顾工作为体弱儿、残疾儿以及有心理问题、行为问题的儿童提供特殊的照顾、帮助与指导。

促进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使其健康、安全、愉快地成长。培养学前儿童的生活习惯和生活能力。培养学前儿童良好的品行和性格,促进其个性、人格的健康发展。学前儿童保育工作的对象、内容及意义学前儿童保育工作的意义02学前儿童保育学定位于学前儿童保育学,旨在促进保教融合,使保中有教,教中有保,既有理论性,同时又突出实践操作性。因此,我们认为学前儿童保育学是研究学前儿童身体发育特点与心理发展规律,并据此施以针对性照养和教育,从而促进其健康成长和良好发展的一门学科。

保育学是什么?保育学的概念“学前儿童保育学的概念学前儿童保育学首先研究儿童的身体本身,以及家庭和托幼机构的教育环境与学前儿童身体发育和身体健康之间的关系。除了对传统的卫生保健的内容进一步深入研究之外,学前儿童保育学还研究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与保育;研究学前儿童问题行为和心理疾患及其预防问题;研究家庭、托幼机构和社会的健康心理社会环境的创设,包括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民主的家庭气氛和集体气氛的创设等。

学前儿童保育学需要将传统上对于学前儿童的卫生保健和教育融合在一起,使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卫生的生活习惯,掌握应对疾病的正确方法和良好心态,提高独立生活的能力。

学前儿童保育学的内容学前儿童身体发育的一般特点与养护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规律与保育学前儿童常见疾病及创伤的护理措施与教育研究方法观察法观察法是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自然发生的现象进行考察、记录和分析的一种研究方法。它是学前儿童保育学中最基本、最常用的研究方法。调查法运用检测、访问、谈话、问卷、考察等手段,对学前儿童身心发育的各项指标进行测量,对个体、集体和环境各方面的卫生情况进行调查和测定,对托幼机构的生活作息制度和各项活动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等。实验法实验法也是一种经典的学前儿童保育学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依据一定的理论和假设,通过人为控制教育现象中的某些因素,对研究对象施加有目的的实验干预,以了解其干预效果。案例分析法通过对个案的分析,能对学前儿童身上存在的各种与身心健康和障碍有关的问题加以揭示,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纳和总结,提炼出有规律性的结论。学前儿童保育学的研究方法03学前儿童保育思想的发展学前儿童保育思想“”在我国,保育思想有着悠久的历史。“保”和“育”二字皆见于殷商时期出土的甲骨文,至少有三千年的历史。“保”本义为背子于背,引申有保养、照料之义。“育”本义为养子使作善,有生育养子之含义,故有时与“养”同义。因此,保育主要的含义就是照顾、保养、养育,我国古代的保育思想按照儿童出生的前后可大致分为出生前的胎养和出生后的保养两个阶段。

我国学前儿童保育思想的发展学前儿童保育思想“”我国保养的历史也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在中国古代,宫廷所代表的贵族阶层非常重视儿童的保育,而且保育和教育是分离的。

我国学前儿童保育思想的发展学前儿童保育思想“”近代以来,姚锡光在《上张之洞查看日本学校大概之情形手折》中就对日本幼稚园保育和教育的情形做了介绍。1904年清政府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是中国正式实施的第一个学制,史称“癸卯学制”。其中,初等教育的起始阶段为蒙养教育,《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中详细规定了蒙养教育的目标、原则、内容、方法、机构、师资等方面的内容。1922年,“壬戌学制”正式确立了幼稚园的独立教育地位。1938年3月10号,战时儿童保育会在武汉成立,它是一个以保育、教养战时难童为目的的儿童保育机构,也是集体保育的初次实践,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我国学前儿童保育思想的发展学前儿童保育思想“”后整体保育思想由传统逐步转向现代,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民族性。第二,平等性。第三,科学性。

我国学前儿童保育思想的发展学前儿童保育思想“”在中世纪,人们普遍信奉宗教哲学家奥古斯丁的“原罪说”,即认为儿童生来就是有罪的,禁止儿童嬉戏、玩闹、游戏娱乐,甚至取消了体育锻炼,代之以严厉的体罚。文艺复兴以后,人的价值逐渐彰显,人性不断从神性的藩篱中解放出来,人们也逐渐地认识到儿童的价值。至此,近代的保育思想生根。

国外主要的学前儿童保育理论学前儿童保育思想“”在中世纪,人们普遍信奉宗教哲学家奥古斯丁的“原罪说”,即认为儿童生来就是有罪的,禁止儿童嬉戏、玩闹、游戏娱乐,甚至取消了体育锻炼,代之以严厉的体罚。文艺复兴以后,人的价值逐渐彰显,人性不断从神性的藩篱中解放出来,人们也逐渐地认识到儿童的价值。至此,近代的保育思想生根。

国外主要的学前儿童保育理论提倡设置公立学校,为所有的儿童提供能够平等地接受教育的场所。他在《幼儿教育论》中批判以贵族为中心的对儿童的非人道的教育,他认为儿童是一个自由的存在,应该尊重儿童,重视教育的意义。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明确提出“教育适应自然”的原理。《母育学校》,保育历史上首次将保育作为系统的理论埃拉斯姆斯学前儿童保育思想国外主要的学前儿童保育理论夸美纽斯《教育漫话》中,洛克提出了培养资本主义优秀的继承人(绅士)的一整套方案。成人要重视儿童身体的养育和保护。这一观念成为洛克关于儿童保育的基本思想,也是现代保育理论的基本思想。卢梭重视儿童成长的自发性,认为应该尽可能避免人为的干涉以及外来的知识的注入式的教育,儿童应该用自学来进行自我扩展。洛克学前儿童保育思想国外主要的学前儿童保育理论卢梭裴斯泰洛齐在《育儿日记》和《幼儿教育书简》等著作中集中表述了其保育和教育思想。他重视神、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精神关系,主张教育必须以母爱为基础。《人的教育》中,福禄贝尔阐述了这一主体思想:儿童自己的活动在嬉戏中能够得到最好的实现,保育之路主要是嬉戏。做游戏、嬉戏是这个时期人发育的主要手段设计了以“恩物”为中心的儿童教育体系。裴斯泰洛齐学前儿童保育思想国外主要的学前儿童保育理论福禄贝尔

学前儿童保育是指成人向0—6岁儿童提供生存、学习与发展所必要的、安全的、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并给予精心的看护、照顾和培养,以帮助他们健康成长和良好发展,逐步提高他们的生活能力。学前儿童保育工作的内容主要是为儿童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做好儿童日常生活的安排工作,做好幼儿园的卫生保健工作,积极锻炼儿童的身体,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做好特殊儿童的照顾工作。学前儿童保育工作的意义在于促进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使其健康、安全、愉快地成长,培养学前儿童的生活习惯和生活能力,培养学前儿童良好的品行和性格,促进其个性、人格的健康发展。学前儿童保育学是研究学前儿童身体发育特点与心理发展规律,并据此施以针对性的照养和教育,从而促进其健康成长和良好发展的一门学科。学前儿童保育学的内容主要包括学前儿童身体发育的一般特点与养护、心理发展规律与保育、常见疾病及创伤的护理措施与教育等三个方面。学前儿童保育学常用的研究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及案例分析法。小结理解保育的概念及中外保教思想的沿革。反思当前我国幼儿园保育中存在的问题,思考应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探究保教融合的新的思路和举措。理解·反思·探究第二章学前儿童各系统及器官的生长发育特点与保育●了解学前儿童身体各系统、各器官的发育特点,懂得相应的卫生要求●理解和掌握各系统的组成和儿童的生理特点●针对学前儿童各系统及器官的发育特点,掌握相应的保育要点学习目标目录CONTENTS01呼吸系统03消化系统02运动系统循环系统04内分泌系统05感觉器官06神经系统07泌尿系统08生殖系统0901运动系统“什么是运动系统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的,约占人体体重的60%,是人们从事劳动和进行运动的主要系统。人体共有206块骨头,骨与骨相互连结,构成人体的支架,以维持身体的形态和姿势,并保护着内部的脏器。骨与骨的连结叫骨连结。骨骼——儿童的骨骼处在骨化过程中“”(1)总体特点:儿童的骨骼比较柔软,软骨多。骨骼短而细,骨化没有完成。骨骼在不断生长、加长、加粗。①充足的营养和阳光是儿童骨骼生长所必需的条件(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到皮肤上可制造出维生素D)。②适当的运动也是骨骼发育的重要条件。

儿童运动系统的特点及其卫生保健骨骼——儿童的骨骼处在骨化过程中“”(2)腕骨特点:腕骨没有钙化完成。腕部的骨头,要到10岁左右才钙化完成,婴幼儿期还都是软骨。①儿童的手劲小,为他们准备的玩具要轻。②适当安排如拍球、绘画、穿珠等活动来促进儿童腕部的发育。

儿童运动系统的特点及其卫生保健骨骼——儿童的骨骼处在骨化过程中“”(3)骨盆特点:儿童的骨盆和成人不同,还没长结实。所以,教师在组织儿童活动时,应避免其从高处往坚硬的地面上跳,不正确的跳跃和不良姿势可致骨盆变形或造成骨质撕裂,影响骨盆的发育。尤其是女孩,更要注意保护,以免在不知不觉中造成隐患。儿童穿高跟鞋也不利于骨盆的发育。

儿童运动系统的特点及其卫生保健骨骼——儿童的骨骼处在骨化过程中“”(4)脊柱特点:新生儿期,脊柱几乎是直的,当2—3个月能抬头时,形成颈曲,向前凸;6—7个月能独坐时,形成胸曲,向后凸;1岁左右能独走时形成腰曲,向前凸。这些弯曲刚开始形成时尚未固定,当儿童横卧时便消失,颈曲和胸曲到7岁才固定,腰曲则要到性成熟时才能固定。14岁以前,椎骨内充满了软骨。①应从小培养儿童坐有坐相,站有站相,保护脊柱,防止儿童的脊柱弯曲变形。②在体育活动和劳动中,负重量不宜过重,练习和劳动时间不宜太长。③请勿长时间用单肩背书包。④要注意供给儿童足够的营养。

儿童运动系统的特点及其卫生保健骨骼——儿童的骨骼处在骨化过程中儿童运动系统的特点及其卫生保健骨骼——儿童的骨骼富于弹性,容易变形“”儿童骨头韧性强,硬度小,容易发生变形,一旦发生骨折,会出现青枝骨折。随着年龄的增长,骨内的无机盐会增加,骨骼也随之变硬。青枝骨折是由于儿童骨骼最外层的骨膜较厚,可以发生“折而不断”的现象。儿童的这种骨折被称为青枝骨折,它的疼痛不如骨头完全断裂时明显,伤肢还可以做些动作,因此这类骨折容易被忽略。

儿童运动系统的特点及其卫生保健肌肉——儿童的肌肉容易疲劳,但疲劳也会很快消失“”儿童肌肉成分中水分较多,蛋白质、脂肪、无机盐较少。肌纤维细,肌肉的力量和能量储备都不如成人,因此容易疲劳。但由于儿童的新陈代谢旺盛,供氧充足,故疲劳感也容易消失。

儿童运动系统的特点及其卫生保健肌肉——儿童的肌肉柔软,肌纤维较细,间质组织较多,肌腱宽而短“”儿童发育是有一定规律的。当身体长高时,肌肉的增长以增加长度为主。体重增加时,以肌纤维增粗为主。女孩11—13岁,男孩13—15岁,身高开始迅速增长时,肌纤维长度明显增长;16—17岁之后,身高增长缓慢下来,肌纤维则明显增粗,横断面增大,肌肉比较结实有力。

儿童运动系统的特点及其卫生保健肌肉——儿童的肌肉水分多,蛋白质、脂肪、糖及无机盐较成人少,能量储备差“”儿童年龄越小,这一特点越明显。由于这一特点,儿童的肌肉力量和耐力较差,容易疲劳和受损伤。

儿童运动系统的特点及其卫生保健肌肉——儿童的大肌肉发育早,小肌肉发育晚“”儿童的大肌肉先发育(如上臂,前臂肌发育较早),小肌肉(手指和腕部肌肉)后发育。如3—4岁的儿童走路已较熟练,但是由于手部细小肌肉未发育,那么他们画直线时就较费力。5—6岁的儿童手部肌肉开始发育,能够绘画、塑模、拍球等,但容易疲劳。教师可以通过训练儿童的走、跑、跳、投掷、钻爬、攀登等动作发展其大肌肉群;泥工、手工、编织、日常生活中的游戏则是发展儿童小肌肉群的有效手段。在组织儿童进行运动或游戏时,应注意不要过久地做一项动作,以免造成肌肉的过度疲劳。

儿童运动系统的特点及其卫生保健关节和韧带——牵拉肘“”儿童的关节囊比较松弛,关节周围的韧带也不够结实,容易发生脱臼(俗称掉环)。当肘部处于伸直状态时,若被猛烈牵拉手臂,就可能造成“牵拉肘”,一种常见的肘关节半脱臼。这常常是因为成人带着儿童上楼梯、过马路、帮儿童穿脱衣袖时,用力牵拉、提拎儿童的手臂而造成的。肘部受伤后,手臂不能活动,肘关节疼痛,手不能握物。经医生复位以后,还要注意保护,以免再次发生脱臼。

儿童运动系统的特点及其卫生保健关节和韧带——脚弓不结实,易成平脚“”正常足底呈拱形叫脚弓。若脚弓塌陷就成了扁平足(平脚)。预防扁平足要从小做起。形成脚弓以后因为肌肉、韧带还不结实,若运动量不合适,就容易形成平脚。运动量过大,比如长时间站立、行走或负重,会使脚底肌肉过于疲劳而松弛;运动量太小,经常不活动,脚底的肌肉、韧带得不到锻炼,也不会结实。儿童脚长得很快,鞋小了要及时换。合脚的鞋穿着舒服,也不妨碍脚趾和脚弓的正常发育。

儿童运动系统的特点及其卫生保健儿童运动系统的特点及其卫生保健02消化系统“什么是消化系统消化是指食物通过消化管的运动和消化液的作用,被分解为可吸收成分的过程。消化系统是由消化管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的。消化管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等。消化腺主要有唾液腺、胃腺、胸腺、肝脏和胰腺等。消化腺以导管与消化管相通,使消化液流入消化管。食物在消化道内受到物理性和化学性的消化作用,营养物质被吸收入血液,剩下的残渣成为粪便排出体外。

儿童消化管的特点及其卫生保健口腔“”婴儿出生时,口腔内没有牙齿,出生后约6个月,下颌中切牙开始萌出,直到2岁半乳牙全部萌出。婴儿吃奶期间开始长出的牙,叫乳牙。儿童消化管的特点及其卫生保健乳牙的作用“”(1)儿童使用乳牙咀嚼食物,帮助消化。(2)健康的乳牙在咀嚼时,给颌面部的骨骼和肌肉功能性的刺激,使颌面部正常发育。(3)乳牙开始萌出的时期是儿童开始学说话的重要时期。(4)乳牙对恒牙的萌出起“向导”作用。(5)洁白健康的牙齿对儿童的外貌和身心健康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上前牙。儿童消化管的特点及其卫生保健乳牙的生长发育“”(1)营养和阳光。(2)适宜的刺激。(3)避免外伤。(4)漱口和刷牙。儿童消化管的特点及其卫生保健排列整齐的乳牙“”(1)喂奶时:用奶瓶给儿童喂奶、喂水,或母亲喂哺时,要把儿童抱起来,取坐位。橡皮奶头不要过分上翘或下压。(2)换牙时:换牙期间若乳牙尚未脱落,要把滞留的乳牙拔掉,把位置让给恒牙。恒牙刚长出来,不要老用舌头舔牙,免得牙齿往外翘。(3)改毛病:对儿童吸吮手指的行为要及时纠正。(4)治鼻堵:要及时治疗鼻咽部的炎症。病治好了,还要注意纠正用嘴呼吸的习惯。

儿童消化管的特点及其卫生保健食道“”儿童的食道比成人的明显短而且狭窄,黏膜薄嫩,管壁较薄,弹性组织发育较差,所以很容易损伤。在为儿童制作膳食的时候应考虑到这个特点,少给儿童吃多刺的鱼或带骨头的肉。

儿童消化管的特点及其卫生保健胃的特点“”(1)胃黏膜柔软且富有血管,胃壁较薄,弹性组织及神经组织发育较差,胃的蠕动能力较弱。(2)胃酸浓度低,消化能力差。胃腺的数目少,胃所分泌的消化液酸度低,消化酶的含量比成人少,因此消化能力弱。(3)胃的容量小。儿童消化管的特点及其卫生保健婴儿漾奶的原因“”胃是消化管中最宽大的部分。胃的上口与食道连接处有一组环形的肌肉叫贲门,胃的下口与十二指肠连接处也有一组环形的肌肉叫幽门。贲门收缩就好比是口袋扎紧了口,胃内的东西就不会倒流入口腔了。婴儿的贲口比较松弛,且胃呈水平位,即胃的上口和下口几乎水平,就好像水壶放倒了。因此当婴儿吞咽下空气,奶就容易随空气流出口外,这就是漾奶。喂过奶,让婴儿伏在大人的肩头,轻轻拍婴儿的背,让他打个嗝排出咽下的空气,然后再躺下,就可以减少漾奶。

儿童消化管的特点及其卫生保健婴儿胃的容量“”新生儿胃容量为30—50毫升;3个月时为100毫升;1岁时为250毫升。因哺乳后幽门开放,胃内容物陆续进入十二指肠,所以婴儿的哺乳量不完全受胃容量的限制。胃排空的时间与食物种类有关,母乳为2—3小时;牛乳为3—4小时;水为1—1.5小时。根据胃排空时间,可每隔4小时喂一次。

儿童消化管的特点及其卫生保健肠的特点“”学前儿童的肠道肌肉组织和弹力纤维均未发育完善,肠的蠕动能力比成人弱,但是肠黏膜发育良好,吸收能力较成人强。儿童消化管的特点及其卫生保健肠的特点“”肠套叠是指一段肠管套入与其相连的肠腔内,并导致肠内容物通过障碍。肠套叠占肠梗阻的15%—20%,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儿童肠套叠的治疗以非手术疗法为主。发病后24小时以内及时诊断和治疗,效果颇佳,常不再复发或很少复发。常用方法有钡灌肠(采用钡剂灌肠,从肛门注入稀释钡剂然后再打入少量气体,使得直肠、全部结肠及盲肠显影)和气灌肠两种。

儿童消化腺的特点及其卫生保健唾液腺“”人体的3对唾液腺都由导管通到口腔。成人在一昼夜间可分泌1升左右的唾液,但都在不知不觉中咽下去了。新生儿唾液腺还没发育好,唾液少,口腔比较干燥。3—4个月,开始吃辅食了,唾液分泌增加,到6—7个月时分泌就更旺盛了。这时,婴儿的口腔还浅,又不会及时把口水咽下去,所以常常流口水。长大后,口腔变深,也习惯于咽唾沫了,就不再流涎了。长口疮、烂牙床,也可使口水增多。少数智力有缺陷的儿童,口腔常半张着,垂涎口外,称为“假性流涎”。

儿童消化腺的特点及其卫生保健胰腺“”胰腺的外分泌部分分泌胰腺液,内含各种消化酶,与胆盐和小肠分泌物一起,对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消化起主要作用。儿童胰腺分泌的消化液已接近成人标准,跟小肠液协同作用,保证了小肠对营养的最后吸收。儿童的胰腺富有血管和结缔组织,实质细胞较少,分化不完全,但是具有成人所有的消化酶。

儿童消化腺的特点及其卫生保健肝脏“”1.肝脏相对较大儿童新陈代谢旺盛,肝脏的体积相对比成人大。2.肝糖原贮存量少儿童的肝糖原的贮存量少,在饥饿时,临时可动员到血液中的葡萄糖量不多,容易出现低血糖。3.对脂肪的消化能力差,抵抗力弱由于儿童肝小叶和肝细胞发育不健全,胆囊小,分泌胆汁较少,所以对脂肪的消化能力差。03呼吸系统“什么是呼吸系统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两部分组成。呼吸道为中空性器官,是传送气体的通道,包括鼻、咽、喉、气管和主支气管及其分支。通常把鼻、咽、喉称为上呼吸道,把气管、主支气管及其在肺内的各级分支称为下呼吸道。什么是呼吸系统呼吸道——鼻“”鼻是呼吸道的起始部分,是保护肺的第一道防线。鼻腔对空气起着清洁、湿润和加温的作用,减少干燥和寒冷空气对呼吸道和肺的刺激。如果闭着嘴,冷空气从鼻子吸入,就舒服多了,干燥的冷空气经过“加工站”的处理,可以达到20℃左右的温度和70%的湿度。鼻还是嗅觉器官。嗅觉感受器位于鼻腔上部的黏膜中,具有气味的微粒随着空气进入鼻腔后,接触嗅黏膜,刺激嗅细胞产生神经冲动,传至大脑皮质产生嗅觉。什么是呼吸系统呼吸道——咽“”咽是呼吸和消化系统的共同通道,分别与鼻腔、口腔和喉腔相通,因此分为鼻咽、口咽和喉咽三部分。鼻咽部两侧壁上有一对咽鼓管的开口,与中耳鼓室相通,咽向下又与食道相连。

什么是呼吸系统呼吸道——喉“”喉是呼吸的通道,也是发音的器官。它是呼吸道最狭窄的部位。喉由软骨、韧带、肌肉及黏膜组成。呼出的气流使声带振动,发出声音。若发音失去圆润、清亮的音质,表示声带发生了病变。

什么是呼吸系统肺“”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呈圆锥形,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右肺分上、中、下叶,左肺分上、下叶,左右气管分别进入左右两肺,在肺内形成树叶状分支。每个肺叶由许多肺小叶组成。肺小叶由细支气管与无数的肺泡组成。肺泡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当吸气时,肺泡扩张;呼气时,肺泡缩小,排出气体。肺活量是一次呼吸的最大通气量,测量肺活量,可以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人体呼吸机能的强弱。一般来说,成年男子的肺活量为3500—4500毫升,成年女子的为2500—3500毫升。胸腔有节律的扩大与缩小被称为呼吸运动。呼吸的快慢与年龄和活动强度有关,呼吸的深浅和快慢人体可以进行调节。

儿童呼吸系统的特点及其卫生保健鼻“”儿童的鼻和鼻腔相对短小,鼻黏膜柔软,富有血管,鼻道较狭窄,容易受感染,并且轻微的感染即可引起充血、发炎、流鼻涕,造成鼻道阻塞,呼吸困难,甚至鼻炎。儿童如果用口呼吸,则易给病菌提供可乘之机,易引起鼻炎、扁桃体炎、喉炎等。故要注意养成儿童用鼻呼吸的习惯。

(1)鼻腔狭窄易发生鼻阻塞。(2)睡觉打鼾要查查鼻咽。(3)教会儿童擤鼻涕。儿童呼吸系统的特点及其卫生保健咽“”儿童呼吸系统的特点及其卫生保健咽“”儿童扁桃体炎,是属于扁桃体炎的一种。扁桃体位于扁桃体隐窝内,是人体呼吸道的第一道免疫器官,抵制和消灭自口鼻进入的致病菌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但它的免疫能力也是有限的,当吸入的病原微生物数量比较多或者是毒力比较强时,就会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发生炎症,出现红肿、疼痛、化脓等,也就是扁桃体炎。儿童呼吸系统的特点及其卫生保健喉“”儿童喉腔狭窄,黏膜柔嫩,血管丰富,容易造成呼吸困难。=儿童喉部的卫生保健要注意以下几点。

(1)喉炎是急症。(2)哑嗓子。儿童呼吸系统的特点及其卫生保健气管及支气管“”儿童的气管和支气管的管腔较成人更狭窄,软骨柔软,肌肉发育不完善,缺乏弹性组织,管腔内黏膜柔嫩且富有血管。黏液腺分泌的黏液少而干燥,黏膜上纤毛运动较差,易受损伤。如有尘埃及微生物侵入,较成人的危害性更大,容易得肺炎。

儿童呼吸系统的特点及其卫生保健肺“”儿童肺脏弹性纤维发育较差,间质组织比较多。其中,毛细血管比较发达,肺泡的数量较少,肺泡的容积相对比成人小,容纳气体量少,所以整个肺脏的含血量多,含气量少。又由于肺泡壁的弹性纤维少,致使肺泡的扩张与回缩的功能差,导致他们易患肺炎,尤其婴幼儿时期肺炎发病率更高。儿童呼吸运动的特殊性“”首先,儿童呼吸浅,频率快。儿童呼吸量较成人少,可是新陈代谢旺盛,耗氧量大,为了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只能加快呼吸频率。其次,儿童呼吸的节律性不强。由于神经系统的发育不完善,大脑皮层及呼吸中枢对呼吸的调节能力差,儿童呼吸往往是深度与浅表相交替,甚至可能出现呼吸暂停的情况,这是这一时期正常的生理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神经系统发育的完善,儿童呼吸的节律性必会逐渐加强。

04循环系统“什么是循环系统循环系统包括血液循环系统和淋巴系统,它们担负着全身的交通运输的职责,将营养送到全身,把废物排出体外。什么是循环系统心脏“”心脏位于胸腔内,在两肺间偏左前方,是血液循环的动力所在,它的收缩、舒张把血液送至全身。其大小似本人的拳头,外形像倒放的桃子。心脏内有纵行的心中隔,把心脏分为左右两个互不相通的部分,左右心房之间的心中隔叫房间隔,左、右心室之间的心中隔叫室间隔。在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还有一些活门,叫做瓣膜。瓣膜只能向一个方向开放,控制着血流的方向,瓣膜开放、关闭时发出的声音,叫做“心音”。

什么是循环系统血管“”血管由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组成。动脉是血液从心脏流向全身所经的管道。静脉是把血液从身体送回心脏的血管。毛细血管则是连通最小动脉和最小静脉之间的血管。动脉血管管壁厚、有弹性、管腔比较粗、血液速度均匀。静脉血管管壁薄、弹性纤维少、到老年时容易变形,同时血容量大,流速慢。毛细血管连通最小动脉、静脉,血流速度慢、管壁薄、分布广。

什么是循环系统血液“”(1)血浆。血浆中91%—92%是水分,其他为钙、维生素、各种酶等,主要起运输血细胞、养料和废物的作用。(2)血细胞。可分为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三种。(3)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止血和加速凝血。血小板减少,则出血时间延长。什么是循环系统淋巴系统“”淋巴系统由淋巴液、淋巴管、淋巴器官(包括淋巴结、扁桃体、脾、胸腺)等组成。所有的淋巴管最后汇集成两条主要的大淋巴管,包括胸管与右淋巴管,再注入静脉而重新进入血液循环中。淋巴系统是人体的重要防卫体系,它与心血管系统密切相关,能制造白细胞和抗体,滤出病原体,参与免疫反应,对于液体和养分在体内的分配也有重要作用。观察淋巴结的肿大情况,可以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之一。什么是循环系统儿童循环系统的特点及其卫生保健血液的特点“”1.随着年龄的增长,红骨髓造血比例下降,黄骨髓增多2.儿童年龄越小,血液量相对比成人越多,血液总量增加也快儿童年龄越小,血液量相对(体重)比成人越多,1岁时占体重的11%,14岁时占体重的9%,成人的血液量约占体重的7%—8%,这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是有利的。儿童血液中红细胞含血红蛋白较多,且具有强烈的吸氧性,这有利于儿童的新陈代谢。儿童循环系统的特点及其卫生保健血管的特点“”1.管腔大,管壁薄,血管弹性小,毛细血管的血流量大2.血管比成人短,血液循环一周的时间也比成人更短3.血压比成人低儿童循环系统的特点及其卫生保健儿童心脏的特点“”1.儿童心肌纤维细弱,收缩能力差,心脏体积比例相对比成人大2.年龄越小,心率越快3.年龄越小,心脏活动的节奏性越不稳定儿童循环系统的特点及其卫生保健儿童淋巴系统的特点“”儿童淋巴系统发育较快,淋巴结的防御机能也较显著。扁桃体在4—10岁时发育达到高峰,而14—15岁就开始退化。所以,扁桃体炎是儿童常见的疾病,检查扁桃体应作为晨检、午检、晚检的主要内容之一。05内分泌系统“什么是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是人体内的调节系统。内分泌腺释放的化学物质叫激素,激素对人体的生长发育、性成熟以及物质代谢等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人体的内分泌腺有脑垂体、下丘脑、甲状腺、胸腺、松果体、肾上腺、性腺等,它们能分泌激素,直接进入血管和淋巴管,随血液送到全身。内分泌系统对调节机体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具有重要作用。儿童内分泌系统的特点脑垂体“”脑垂体位于脑底,与下丘脑相连,出生时已发育好。它是人体最重要的内分泌腺,被称为“内分泌之王”。脑垂体分泌多种激素,如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性腺素、催产素、催乳素、黑色细胞刺激素等。这些激素对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有重要作用。儿童内分泌系统的特点甲状腺“”甲状腺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位于气管上端甲状软骨两侧。1.呆小症(克汀病)

由甲状腺机能不足导致。此类患儿身材矮小,比例失常,头骨过早停止发育,大脑不发达,智力低下,有不同程度的听力和言语障碍,呈痴呆面容,躯干长,下肢短。2甲亢(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简称)又名突眼性甲状腺肿。患甲亢的儿童较成人少得多,得病的大多是6岁以上的学龄儿童。儿童内分泌系统的特点下丘脑“”下丘脑在间脑的第三脑室底,可分泌9种激素,对各内分泌腺的活动起调节作用,是重要的内分泌器官,又被称为“激素之源”。例如,下丘脑对脑垂体的生长激素的分泌作用很大,是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

儿童内分泌系统的特点肾上腺“”由皮质和髓质两部分组成。皮质分泌3种内分泌素,即盐皮质类固醇、糖皮质类固醇及雄激素。这些激素主要调节水、电解质以及糖、蛋白、脂肪的代谢,调节性器官和第二性征的发育,并能增强机体对有害刺激(如过敏、炎症等)的耐受力。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它们与心血管系统、淋巴系统及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内脏平滑肌的松弛、肝糖原的分解以及体液平衡等密切相关。

儿童内分泌系统的卫生保健肾上腺“”首先,积极组织儿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促进内分泌系统器官正常的生长发育。其次,供给儿童科学的膳食。丰富和合理的营养素搭配,可以促进内分泌腺体机能的提高。如食物中缺碘使合成甲状腺素的原料不足,会引起疾病。所以妊娠期、哺乳期的妇女和儿童,应该适当多吃些含碘的食品。最后,保证充足的睡眠。06感觉器官“什么是消化系统感觉器官在协调机体活动和认识客观世界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人们认识世界从感觉开始,感觉器官接受外界环境和身体内部的各种刺激,产生神经冲动,传入中枢神经系统,进行分析综合,产生感觉。这是人的认识过程的第一步。感受器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感受体内各种变化的,称为内部感受器,器官位于肌肉、关节和内脏中,可以把身体的位置和姿势等传入中枢;另一类是外部感受器,包括眼、耳、鼻、舌、身等,主要感受外界环境的变化。它们的构造复杂,而且有一些附属结构,合起来称为视觉器官、听觉器官、嗅觉器官、味觉器官及皮肤等。视觉器官——眼儿童眼睛的特点“”1.5岁以前可能有生理性远视2.晶状体有较好的弹性3.玻璃体透明度大,视力比较敏锐视觉器官——眼儿童眼睛的卫生保健“”第一,注意科学采光。儿童在画画、写字或看书时,应该有充足的光线。第二,写字、绘画、看书、看电视等都要保持正确的姿势。坐姿要端正,背直、头正,眼与书的距离保持1尺为宜。第三,除培养儿童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外,还要养成良好的保护眼睛的卫生习惯。第四,组织儿童经常开展各种户外活动,积极锻炼身体。第五,对视力差的儿童,应及时查明原因,及时治疗。听觉器官——耳儿童耳的特点“”1.耳廓易生冻疮2.外耳道易生疖3.易患中耳炎4.对噪声更敏感皮肤皮肤的功能“”1.皮肤是重要的感觉器官在皮肤里广泛分布着各种感觉神经的末梢,可以分别感受触觉、压觉、痛觉、温觉、冷觉等,所以皮肤是感觉器官。皮肤皮肤的功能“”2.皮肤有保护机体的作用皮肤覆盖在人体表面,柔韧而具有弹性,有保护身体不受外界环境刺激的作用,它是保护人体的第一道防线。3.皮肤有调节体温的作用皮肤受到冷的刺激,血管收缩,减少散热;皮肤受到热的刺激,血管舒张,汗液分泌增加,可以多散热。皮肤具有散热和保温的双重功能,对体温起调节作用。4.皮肤是排泄器官皮肤是排泄器官,随着汗液分泌,一些代谢的废物被排出体外。皮肤皮肤的散热方式“”第一,辐射。当体温比气温高时,辐射是主要的散热方式,人体的热量以“红外线”的方式,辐射给其他物体。第二,传导。在人体与比其体温低的物体直接接触时,热量经传导自人体传给低温物体。第三,对流。人体的热量随着空气的流动被带走。第四,蒸发。从皮肤表面每蒸发1克汗液,约可带走580卡的热量。汗液的蒸发是一种重要的人体散热途径。当气温升到35℃时,几乎全要靠蒸发散热了。皮肤儿童皮肤的特点及其卫生保健“”1.皮肤的保护功能差2.皮肤调节体温的机能差3.皮肤的渗透作用强07神经系统“什么是神经系统神经系统是生命活动的重要调节系统,人体在神经系统的统一调节下,各器官和系统进行着不同的生理活动,在与内外环境斗争的过程中成为对立统一的整体。神经系统在各系统中起着支配、主导作用。

什么是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的组成“”1.中枢神经包括脑和脊髓。脑位于颅腔内,脊髓位于脊柱的椎管内。脑由大脑、小脑、延髓等部分组成。大脑有左右两个半球,是中枢神经最高级的部分,是人体的司令部,脊髓起着上通下达的桥梁作用,把接收来的刺激传送到脑,再把脑发出的命令下达各个器官。

什么是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的组成“”2.周围神经(1)脑神经。支配头部各器官的运动,并接受外界的信息,产生视、听、嗅、味觉等。人能够“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以及做出喜、怒、哀、乐等表情,这都是脑神经的作用。(2)脊神经。主要支配躯干和四肢的运动和感受刺激。(3)植物神经。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它分布于内脏,每个脏器都受这两种神经的双重支配,它们的作用是相反的。比如,交感神经兴奋,可使消化管的运动减弱,消化腺的分泌减少;副交感神经兴奋,可使消化管的运动加强,消化腺的分泌增加。

什么是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是反射。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参与下,机体对刺激做出的反应,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指生来就具备的本能,是较低级的神经活动。比如食物进入口腔就会反射性地引起唾液分泌,这是一种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后天获得的,它建立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是一种高级神经活动。条件反射的建立提高了人适应环境的能力。比如“望梅止渴”,看见梅子就流唾液,就是一种条件反射。

什么是神经系统大脑皮质活动的某些特性(规律)“”1.镶嵌活动原则脑是人体的“司令部”,司令部里有着十分细致的分工。当人在从事某一项活动时,只有相应区域的大脑皮质在工作(兴奋),与这项活动无关的区域处于休息(抑制)状态。什么是神经系统大脑皮质活动的某些特性(规律)“”2.优势原则大脑皮层相应区域应激后会产生一个兴奋灶,导致其他周围皮层产生抑制效应,从而形成优势兴奋灶,同时会将大脑皮层其他兴奋点的兴奋性吸引过来以加强本身的兴奋性,这为适应新的环境、专心致志地做好学习和工作提供了良好的生理条件什么是神经系统大脑皮质活动的某些特性(规律)“”3.动力定型若一系列的刺激,总是按照一定的时间、一定的顺序,先后出现,当多次重复后,这种顺序和时间就在大脑皮质上“固定”下来,有了规律。每到一定时间,大脑就知道某种活动该干什么,提前做了准备。这种大脑皮质活动的特性就叫动力定型。4.睡眠睡眠是大脑皮质的抑制过程。有规律的、充足的睡眠是生理上的需求。儿童神经系统的特点神经系统发育迅速“”首先,脑细胞数目增长快。其次,神经髓鞘化。儿童神经系统的特点容易兴奋,容易疲劳“”儿童高级神经活动的特点是抑制过程不够完善,兴奋过程强于抑制过程。经常变换活动内容、方式(利用镶嵌活动原则),使儿童不觉得疲劳。还要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吃、喝、拉、撒、睡、玩,要妥善安排,建立起生活的节奏(利用动力定型),习惯成自然。该吃饭了,正饿,有食欲;该上床了,正困,能很快入睡;醒来精神足,玩得高兴。

儿童神经系统的特点需要较长的睡眠时间“”儿童神经系统的发育尚未成熟,需要较长的睡眠时间进行休整。刚出世的新生儿,除了吃奶,几乎全处于睡眠之中。1—6个月,每天睡眠不低于16—18小时;7—12个月,每天14—15小时;1—2岁,每天13—14小时;2—3岁,每天12小时;5—7岁,每天11小时。

儿童神经系统的特点脑的耗氧量大“”儿童的脑对氧的需要量较大,在基础代谢状态下,儿童脑的耗氧量为全身耗氧量的50%左右,而成人则为20%。因此,儿童的脑的血流量占心输出量的比例较成人大。儿童脑组织对缺氧十分敏感,对缺氧的耐受力也较差。所以,保持儿童生活环境空气的清新对于其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和良好机能状态的维持都很重要。

儿童神经系统的特点脑细胞能利用的能量来源单一“”中枢神经系统主要依靠葡萄糖氧化获得能量,对血液中葡萄糖(血糖)含量的变化非常敏感。儿童体内肝糖原储备量少,在饥饿时可使血糖过低,从而造成脑的功能活动紊乱,直接影响脑的正常功能。因此,应按时给儿童膳食,以保证其体内的血糖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上。

开发右脑左右脑的功能“”右脑开发的目的是为了充分发挥右脑的优势,并不是以右脑思维代替左脑思维,而是更好地将左右脑结合起来,进行人类左右脑的第二次协同,充分调动起人脑的潜能。开发右脑开发儿童右脑的意义“”(1)开发右脑,能扩大信息容量,使儿童学得更多。(2)开发右脑,能发展形象思维,使儿童学得更轻松。(3)开发右脑,能发挥儿童的创造潜力,使儿童更聪明。开发右脑开发儿童右脑的方法“”(1)要在活动过程中,使儿童经常保持良好的情绪和对活动的积极态度。(2)根据儿童特点进行左侧肢体的锻炼。(3)形象化地学习语言。(4)引导儿童进行形象判断。

08泌尿系统“什么是泌尿系统泌尿系统包括肾脏(泌尿)、输尿管(输尿)、膀胱(贮尿)和尿道(排尿)。其中肾是产尿的器官,输尿管是将尿液导入膀胱的管道,膀胱是暂时贮存尿液的器官,尿道是将尿液排出体外的管道。人有两个肾,分别位于腹腔后壁,腰部脊柱的左右两侧。肾的外形似蚕豆,外缘凸出,内缘凹入,凹入的部分称为“肾门”,肾的血管、神经和输尿管经肾门出入肾。

儿童泌尿系统的特点及其卫生保健由“无约束”到“有约束”排尿“”婴儿时期,当膀胱内尿液充盈到一定量时,就会发生不自觉地排尿,这是由于大脑皮质发育尚未完善,对排尿尚无约束能力。1岁左右,儿童会用动作、语言表示“要撒尿”了。一般到了3岁,白天就可以不再尿湿裤子,夜间也不再尿床了。

儿童泌尿系统的特点及其卫生保健儿童尿道短,容易发生上行性感染“”儿童的尿道较短,黏膜柔嫩,容易受伤。尤其是女孩子,不仅尿道短,而且尿道开口离阴道、肛门很近,尿道口容易被粪便等污染,细菌经尿道上行,到达膀胱、肾脏,可引起上行性泌尿道感染。要注意女孩外阴部的清洁,擦大便应从前往后擦。同时饮水量要充足,尿液形成后从上向下流动,对输尿管、膀胱、尿道起着冲刷的作用,可以减少泌尿道感染。

09生殖系统“什么是神经系统生殖系统可分为外生殖器官和内生殖器官。男性外生殖器官包括阴茎和阴囊;内生殖器官包括睾丸、附睾、输精管、精囊、射精管和前列腺等。女性外生殖器官包括阴阜、大阴唇、小阴唇、阴蒂、前庭及前庭大腺;内生殖器官包括阴道、子宫、输卵管及卵巢。儿童生殖系统的特点及其卫生保健婴幼儿期是性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3岁左右,儿童常会提问“为什么他站着小便”之类的问题;5—6岁时可出现恋父、恋母的情感,并提出“我是怎么来的”之类的问题。婴幼儿期是形成性角色、发展性心理的关键期。教师应注意对儿童进行科学的、随机的性教育,使儿童形成正确的性别自我认同,并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防范性侵害。

儿童生殖系统的特点及其卫生保健保持外生殖器官的卫生“”让儿童养成每天清洗外阴部的习惯。若儿童出现玩弄生殖器的现象,或出现“习惯性擦腿动作”,成人不要责骂幼儿,要以有趣的事情吸引其注意力。同时应查明幼儿出现这类行为的原因。

儿童生殖系统的特点及其卫生保健衣服要宽松适度“”学前儿童的着装应宽松适度,内衣内裤以纯棉为好,避免穿着过紧。男孩尽量避免穿紧身牛仔裤,特别是高温季节,过紧的衣裤容易造成局部温度过高,影响睾丸的发育。

本章主要讲述了学前儿童身体各系统、各器官的发育特点及相应卫生要求,主要包括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及各感觉器官的特点。

小结掌握概念:脊柱生理性弯曲、青枝骨折、生理性远视、斜视、弱视、动力定型、优势原则。儿童骨骼系统有哪些特点?在安排儿童活动时有哪些要求?儿童的肌肉有哪些特点?儿童的呼吸运动有什么特殊性?儿童的血液有什么特点?在卫生保健方面应注意哪些问题?为什么要保护好乳牙?怎样使儿童有一口健康的乳牙?儿童的泌尿系统有什么特点?应如何做好这方面的卫生保健工作?儿童的眼睛有哪些特点?有哪些方面的卫生保健?儿童的神经系统有哪些特点?为什么要重视婴幼儿的右脑开发?如何开发婴幼儿右脑?理解·反思·探究第三章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及其评价●了解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评价方法。●理解并掌握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影响因素、各项评价指标及其意义。●会用评价量表评价儿童的生长发育。学习目标目录CONTENTS01学前儿童体格生长发育的监测与评价02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01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指细胞的繁殖、增大及细胞间质的增加,表现为全身各系统、各组织、各器官的大小,或长短及重量的增加,是一种量变。生长是机体的量变过程,是可以用度量衡测量出来的变化。

01.生长发育是指身体各系统、各器官、各组织在结构和功能方面的改变,包括形态的改变及细胞与组织的分化过程。这是机体质量方面的变化。

02.发育生长和发育的概念“生长和发育的概念婴儿期婴儿期是指1周岁至3周岁这段时间,又可称为先学前期或托儿期。为儿童调配合理的膳食,加强安全保护以及注意预防疾病是这个时期保健工作的重点。幼儿期幼儿期是指3周岁至6周岁这一阶段,又称学龄前期。这个时期的特点是身高体重的生长缓慢下来,但对热量及各种营养素的需求量仍然较高。这个时期的重点是应注意加强体格锻炼,增强儿童体质,预防伤害事故的发生。同时,还要做好儿童的心理卫生保健工作。

胎儿期从受孕到分娩,约40周,280天,这一时期称胎儿期。这一时期的特点是胎儿依赖于母体而生存,母亲的健康、营养及卫生状况均能对胎儿产生影响。新生儿期从出生到生后28天为新生儿期。这一时期的新生儿由胎内依赖母体生活转到胎外独立生活,不断接触外界新环境。必须科学护理和喂养。乳儿期从出生28天到1周岁为乳儿期。这一时期儿童的生长发育特别迅速。这一阶段应特别注意合理喂养,按时添加辅助食品,重视预防接种,加强护理和训练,培养儿童良好的卫生习惯,同时提供各种良好的刺激,促进其动作、语言的发展。

五个时期生长发育年龄阶段的划分这一规律不仅表现在身高的增长、体重的增加上,而且表现在每个器官在结构上逐渐分化,在机能方面逐渐成熟上。从质变到量变生长发育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每一个阶段都具有一定的特点,且前后阶段彼此相交替、衔接,前一阶段的发展状况将对下一阶段产生直接的影响。若某一阶段的发育发生障碍,将会影响后一阶段的发育。教育者必须按照儿童各阶段发育的顺序和生理特点,为各阶段发育需要创设必要的环境条件,给予适当的条件刺激和锻炼,引导他们有规律地从一个阶段向更高的阶段发育。连续性和阶段性生长发育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儿童的生长发育不是直线上升的,而是时快时慢,呈波浪式状态速度呈波浪式生长发育的速度是波浪式的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胎儿时期的生长发育遵循头尾发展规律。即胎儿的发育是由头至下肢,胎儿时期头颅生长最快。人体发育过程中各部分比例不断变化,

头尾律人体的生长发育普遍遵循头尾律和向心律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儿童自出生以后,其生长发育便遵循着向心规律。人体各部分发育的程序是:足、小腿、下肢、手、上肢。即自下而上,由四肢的远端向躯干,所以称为生长发育程序的向心律。向心律人体的生长发育普遍遵循头尾律和向心律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身体各系统的发育是不均衡的,但又是统一协调的。在某一年龄阶段,各系统的发育也是不均衡的。统一与协调身体各系统的发育是不均衡的,但又是统一协调的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生理和心理的发育在儿童身上是统一的,生理的发展是心理发展的基础,而心理的发展也同样直接影响生理机能,两者相辅相成。教育者要十分重视儿童生理与心理的协调发展。生理与心理发展密切联系生理和心理的发展是密切联系的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先天决定一个儿童发育的可能性,后天决定其发育的现实性。因此,在研究评价一个儿童的发育时,不能机械地以其身高或体重同标准均值作比较后立即作出片面的评定,而应将其以往情况与现在的发育情况进行比较,观察其发育动态,这样才更有实际意义。

个体性每个儿童的生长发育有自己的特点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先天因素“”遗传是指子代和亲代之间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的相似。儿童生长发育的特征、潜力、趋向、限度等都受父母双方遗传因素的影响。遗传学的观点认为,一切人体的外在表现都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人类只有少数性状一经形成就不再受环境的影响,但多数性状在不同程度上均受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变异。有的性状以遗传为主,有的以环境因素为主,有的两者作用几乎相等。为了估计遗传和环境对某一性状表现所起作用的相对比重,就要计算这种性状的遗传度。

影响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因素遗传因素先天因素“”在良好的生活环境影响下的儿童,其成年身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遗传。一般父母高的子女也高,父母矮的子女也矮。这就为身高预测创造了条件。子女达到成年时的身高可用下式来计算:儿子成人时的身高(厘米)=(父身高+母身高)/2×1.08

女儿成人时的身高(厘米)=(父身高×0.923+母身高)/2

影响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因素遗传因素——以身高为例先天因素“”如先天环境、孕妇营养不良可造成胎儿先天性脑细胞减少;孕妇注射链霉素、卡那霉素等,有可能引起胎儿先天性耳聋;孕妇服用四环素能使胎儿乳牙变黄、牙齿变脆,骨髓发育受到影响;孕妇若大量饮酒,可使胎儿患“酒精中毒综合征”,表现为身材矮小、面貌丑陋,智力低下。

影响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因素非遗传因素后天因素“”营养是保证儿童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幼儿期同化过程占优势,所以对各种营养的需要量很大。营养调查证实,营养丰富且平衡的膳食能促进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反之,营养缺乏的膳食不仅会影响发育,而且会导致疾病。长期营养不良,则会影响儿童骨骼的增长,致使身体矮小。

影响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因素营养的影响后天因素“”儿童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可以加快全身血液的循环速度,使全身各个器官和系统充分发挥其作用并互相更好地协调,完善呼吸系统、运动系统、循环系统、免疫系统及消化系统的功能,尤其对骨骼和肌肉的影响比较显著。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能促进骨骼钙化,增强骨骼硬度,使肌肉生长得粗壮,还可以调节精神的压力,增强儿童的体质,促进其生长发育,提高健康水平。因此,从小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不仅是促进生长发育的需要,也是人生健康的需要。

影响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因素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的影响后天因素“”合理的生活制度可以促进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合理安排有规律有节奏的生活制度,可以保证儿童有足够的户外活动、适当的学习时间,也有定时的进餐及充分的睡眠。在合理的生活制度下,儿童的生活有规律、有节奏,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动力定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儿童身体各部分包括大脑皮质在内,活动与休息都能得到适宜的交替,营养消耗也能得到及时的补充,这将有利于促进儿童的生长发育。

影响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因素生活制度的影响后天因素“”儿童生长发育可受各种疾病的直接影响,影响程度取决于病变涉及的部位、病程的长短和疾病的严重程度。疾病可以干扰正常的能量代谢,尤其体温过高时,会使酶系统正常功能受到影响,代谢率升高,增加各种营养物质的消耗。有些疾病还能严重影响器官和系统的正常功能。积极防治儿童常见病,对保证儿童正常发育是十分重要的。

影响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因素疾病的影响后天因素“”季节与气候因素对儿童的生长也有一定的影响。季节对生长发育的影响显著地体现在身高和体重等方面。一般来说,春季身高增长较快,秋季体重增长较快,炎热季节部分儿童的体重有所下降。

影响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因素疾病的影响02学前儿童体格生长发育的监测与评价体重“”体重为各器官、组织及体液的总重量,是反映儿童体格生长,尤其是营养状况的最易取得的敏感指标,也是儿科临床计算药量、输液量等的重要依据。1—6个月:体重(千克)=出生体重(千克)+月龄×0.77—12月:体重(千克)=6(千克)+月龄×0.251—10岁:体重(千克)=年龄×2+8(千克)

体格测量指标及其意义身高(长)“”身高是指人体站立时颅顶到脚跟的垂直高度,是最基本的形态指标之一。身高的总长度可衡量骨骼的发育,它常被用以表示全身生长的水平和速度。3岁以下仰卧位测量身长,3岁以上立位测量身高。年龄越小,身高增长越快,婴儿期和青春期是两个增长高峰。2—12岁:身高(厘米)=年龄×7+70(厘米)

体格测量指标及其意义坐高“”由头顶至坐骨结节的长度称坐高,3岁以下取仰卧位测量,称顶臀长。坐高代表头颅与脊柱的发育,其增长规律与上部量增长相同。由于下肢增长速度随年龄增加而加快,坐高占身高的百分数则随年龄增加而下降,由出生时的67%降至14岁时的53%。此百分数显示了身躯上、下部比例的改变,比坐高绝对值更有意义。

体格测量指标及其意义头围“”头围是指经眉弓上方、枕后结节绕头一周的长度。头围表示颅及脑的大小与发育情况,是6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指标。胎儿时期脑发育最快,故出生时头围相对较大,约33—34厘米。头围在1岁以内增长较快,前3个月和后9个月都约增长6厘米,故1岁时为46厘米。1岁以后头围增长明显减慢,2岁时为48厘米,5岁时为50厘米,15岁时为54—58厘米(接近成人头围)。头围测量在2岁前最有价值。较小的头围(小于均值减2个标准差)常提示脑发育不良;头围增长过快则提示脑积水。

体格测量指标及其意义胸围“”沿乳头下缘水平绕胸一周的长度为胸围。胸围大小与肺、胸廓的发育密切相关。出生时胸围比头围小1—2厘米,约32厘米。1岁时头围、胸围相等,约46厘米,1岁以后胸围超过头围,头围和胸围的增长曲线形成交叉。1岁至青春前期胸围超过头围的厘米数约等于儿童的岁数减1。胸围表示胸廓的容积,胸部骨骼、胸肌、背肌和脂肪层的发育情况,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身体形态及呼吸器官的发育状况,以及体育运动的效果。

体格测量指标及其意义测量方法体重以杠杆秤和体重计为常用测量工具。测量前,儿童应先排大小便,然后脱去衣物,站在秤台中央,两手自然下垂,不可接触其他物体。位于刻度尺水平位置的数或体重计指数稳定后所指的数便是该名儿童的体重。体重记录以千克为单位,保留小数点后两位。身高常用身高计、固定于墙壁上的立尺或软尺为测量工具。测量时,让儿童衣物服。立于木板台上,取立正姿势,两眼直视正前方,胸部稍挺,腹部微收,两臂自然下垂,脚跟靠拢,脚尖分开约60度,脚跟、臂部和两肩胛间几个点同时靠着立柱,头部保持正直位置。测量者手扶滑测板,使之轻轻向下滑动。测量者的眼睛要与滑测板在一个水平面上,直到板底与颠顶点恰相接触。身高记录以厘米为单位,小数点后保留一位。

头围儿童取立位、坐位或仰卧位,测量者立或坐于儿童之前或后方,用左手拇指将软尺零点固定于儿童头部右侧齐眉弓上缘处。软尺从头部右侧经过枕骨粗隆最高处而回至零点,软尺在头两侧的水平要一致,紧贴头皮,长发者先将头发在软尺经过处向上下分开。读数以厘米为单位,记录至小数点后一位。

胸围儿童取立位,处于平静状态,两手自然下垂,两眼平视,两足分开与肩同宽,双肩放松。测量者面对儿童,用左手拇指将软尺零点固定于儿童胸前乳头下缘,右手拉软尺,使其绕经右侧后背两肩胛下角下缘,经左侧回至零点,注意前后左右对称。各处软尺轻轻接触皮肤,取平静呼吸时的胸围。以厘米为单位,读数记录到小数点后一位。

体格发育指标的测量方法生长发育标准是评价个体或集体儿童生长发育状况的统一尺度。一般通过一次大数量人群的生长发育调查,搜集某几项生长发育的主要指标的测量数据,经过科学的统计处理,所获得的资料即称为该人群个体和集体儿童生长发育评价标准。生长发育监测图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给家长的一种简便易行,可观察自己孩子体格发育是否正常的保健用图。在身高和体重的评价中,体重是反映儿童近期生长状况最为灵敏的指标,身高则主要反映远期的生长情况。

生长发育水平的评价是指某一年龄点时儿童的某一体格生长指标(体重、身高、坐高、头围、胸围、上臂围等)与该人群参考值比较所达到的程度,通常的表示方法为年龄比体重、年龄比身高、年龄比胸围等。生长水平的评价——均值离差法生长速率的评价——曲线图法三项指标综合评价法评价标准的制定及评价方法生长发育标准生长发育监测图生长发育评价轻度:均值-2SD≤年龄比体重<均值-SD中度:均值-3SD≤年龄比体重<均值-2SD重度:年龄比体重<均值-3SD生长发育迟缓:年龄比身高<均值-2SD消瘦:身高比体重<均值-2SD低体重体重生长偏离“几种发育偏离的评价(1)营养摄入不足。经济与社会因素,如贫困、虐待等;精神性因素,如神经性厌食;口腔先天性畸形,如唇裂、腭裂等。(2)营养吸收障碍。如慢性腹泻,肠道吸收不良综合征,消化道食物蛋白质过敏等。(3)营养利用障碍。如乳糖不耐受,半乳糖血症,慢性肝肾疾病、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等。(4)营养消耗过多。如消耗性疾病(结核病、肿瘤,反复感染等)。低体重的原因体重生长偏离“几种发育偏离的评价儿童肥胖症是指儿童体内脂肪积聚过多,体重超过按身高计算的平均标准体重的20%,或者超过按年龄计算的平均标准体重加上2个标准差以上时(+2SD),即为肥胖症。对于2岁以上的儿童评价,身高比体重加上2个标准差以上的儿童,要进行体质指数(BMI)值的计算。计算公式:BMI=体重(千克)/身(长)高的平方(平方米)超重:P95th>BMI>P85th

肥胖:BMI>P95th

(注:P表示百分位数法,详细数值见世界卫生组织BMI标准)超重和肥胖体重生长偏离“几种发育偏离的评价(1)营养过剩致摄入热量超过消耗量,多余的脂肪以甘油三酯的形式储存于体内,导致肥胖。(2)缺乏运动。(3)遗传因素。(4)心理因素在肥胖症的发生发展上起重要作用。

超重和肥胖的原因体重生长偏离“几种发育偏离的评价低于本地区、本民族、同年龄、同性别健康儿童的平均身高(长)减2个标准差,或处于第3百分位以下。(1)匀称性身材矮小不伴性发育迟缓和智力发育异常。(2)匀称性身材矮小伴性发育异常。(3)非匀称性的身材矮小(遗传性疾病所致)。(4)非匀称性身材矮小,不伴智力低下(代谢性疾病所致)。(5)非匀称性身材矮小(骨骼生长异常所致)。(6)非匀称性身材矮小,伴智力低下,多为代谢性疾病。身材矮小身高生长偏离“几种发育偏离的评价年龄比身高测定值高于均值加2个标准差(+2SD),或处于第97百分位以上。(1)家族性的高身材是最常见的原因。(2)继发于垂体性疾病。(3)染色体异常,XXY综合征,又称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综合征。。(4)代谢性疾病。高身材身高生长偏离“几种发育偏离的评价头围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脑部的发育情况。低于标准值第3百分位和高于第97百分位可作为头围过小或过大的标准。头围过小:(1)正常的家族性的头围过小,儿童除头围较小以外,体格发育、神经行为发育均正常。(2)小头畸形,除小头外,还伴有眼距宽,小颌畸形,多伴有心脏畸形,智力发育受损。(3)三体综合征,即先天愚型,除小头外,伴有特殊面容,智力受损。

头围过小头围生长偏离“几种发育偏离的评价头围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脑部的发育情况。低于标准值第3百分位和高于第97百分位可作为头围过小或过大的标准。头围过大:(1)正常的家族性的头围过大。(2)脑积水。(3)佝偻病。(4)严重蛋白质营养不良。。头围过大头围生长偏离“几种发育偏离的评价本章主要讲述了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及影响因素。认识和掌握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就可以积极创造各种有利的条件,以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反映儿童生长发育的常用指标有体重、身高(长)、坐高、头围和胸围。评价儿童生长发育水平是指某一年龄时儿童的某一体格生长指标(体重、身高、坐高、头围、胸围、上臂围等)与该人群参考值比较所达到的程度。常用的评价方法有均值离差法、曲线图法和三项指标综合评价法。通过评价,对于发育偏离的儿童进行原因分析,并给出处理意见作为参考。

小结名词解释:生长发育成熟头尾发展规律儿童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有哪些?影响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因素有哪些?学前儿童体格生长发育的监测指标有哪些?评价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方法有哪些?理解·反思·探究第四章学前儿童营养与膳食●了解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相关的营养学基础知识●理解不同年龄段学前儿童的营养特点●掌握不同年龄段学前儿童的膳食特点●通过对学前儿童营养学基础知识的了解,掌握学前儿童食谱的编制方法,为今后从事托幼机构学前儿童营养、保健工作奠定基础学习目标目录CONTENTS01学前儿童营养需求特点030—3岁婴幼儿营养与喂养02营养学基本知识学前儿童集体膳食管理0301营养学基本知识营养,原意指“谋求养生”。《中国营养科学全书》中的定义为:营养指机体通过摄取食物,经过体内消化、吸收和代谢,利用食物中对人体有益的物质构建机体组织器官、满足生理功能和体力活动需要的过程。营养学是研究人体营养与健康关系的一门学科。营养素是一些能够维持人体正常生长发育、新陈代谢,及保证健康所必需的营养物质。营养“营养学的基本概念1能量消耗(1)基础代谢。基础代谢是维持人体最基本的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消耗,是指机体在清醒、静卧、空腹(餐后12—14小时)、安静而舒适的环境中(20—25℃),无任何体力活动和紧张的思维活动,消化系统处于静止状态下的能量消耗,即指用于维持正常体温、呼吸、血液流动、心跳、腺体分泌等最基本的生命活动所消耗的能量。基础代谢率是指单位时间内人体每平方米体表面积所消耗的基础代谢能量。能量“能量与宏量营养素1能量消耗(2)体力活动。活动能量消耗是指用于儿童体力活动所消耗的能量。活动所消耗的能量主要取决于活动的强度、持续时间及动作的熟练程度。活动强度越大、持续时间越长、动作越不熟练,消耗的能量越多。能量“能量与宏量营养素1能量消耗(3)食物特殊动力作用。食物特殊动力作用是指机体由于摄食而引起的能量消耗增加的现象,又称为食物热效应。不同营养素引起的能量消耗不同,蛋白质的特殊动力作用占自身产热的30%,脂肪占4%—5%,碳水化合物占5%—6%。对采用混合膳食的学前儿童来说,食物特殊动力作用所消耗的能量约占基础代谢的10%。(4)生长发育。学前儿童的能量需要不同于成年人,生长发育是其能量需求的必要因素之一。能量“能量与宏量营养素

2能量的缺乏和过量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急剧转变,目前在能量摄入方面,学前儿童面临着能量摄入不足和能量摄入过量的双重问题。

3能量推荐摄入量及食物来源儿童对能量的需求随年龄、性别状况而有个体间的差异。一般而言,学前儿童平均每日每千克体重需要418千焦(100千卡)能量,所需能量由3大热能营养素提供。3种热能营养素的适宜比例为:蛋白质占12%—15%,脂肪占25%—35%,碳水化合物占50%—60%。

能量“能量与宏量营养素1蛋白质的分类(1)完全蛋白质。完全蛋白质含有的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数量充足,且氨基酸比例接近人体需要。(2)半完全蛋白质。半完全蛋白质所含的必需氨基酸种类比较齐全,但氨基酸之间的比例不平衡,不能满足人体的需要。(3)不完全蛋白质。不完全蛋白质缺少一种或几种人体必需氨基酸,把它作为膳食蛋白质唯一来源时.既不能促进生长发育,也不能维持生命。蛋白质“能量与宏量营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