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宿州市2023年化学高一下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1页
安徽省宿州市2023年化学高一下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2页
安徽省宿州市2023年化学高一下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学年高一下化学期末模拟测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反应热仅指反应放出的热量B.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量,不表示分子的个数C.在常温下就能进行的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D.在“反应热的测量实验”中测定反应后温度的操作方法:将量筒中的NaOH溶液经玻璃棒引流缓缓倒入盛有盐酸的小烧杯中,立即盖上盖板,并用环形玻璃搅拌棒不断搅拌,准确读出并记录反应体系的最高温度2、硒(Se)是人体健康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已知Se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原子的质量数为34 B.该元素处于第四周期第ⅥA族C.SeO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D.酸性:HClO4>H2SeO43、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4L一氯甲烷中含极性共价键数目为4NAB.常温下,42gC2H4、C3H6混合气体中所含原子总数为6NAC.36g3H2中含有的中子数目为12NAD.2.24L(标准状况)O2与足量钠反应时,转移电子数目不可能为0.3NA4、利用下图装置可以进行实验并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X中试剂Y中试剂A用MnO2和浓盐酸制取并收集纯净干燥的Cl2饱和食盐水浓硫酸B用Cu与稀硝酸制取并收集纯净干燥的NO水浓硫酸C用Na2SO3和浓硫酸制取收集SO2并检验其性质品红溶液浓硫酸D用CaCO3和稀盐酸制取并收集纯净干燥的CO2饱和Na2CO3溶液浓硫酸A.A B.B C.C D.D5、某小组为研究原电池原理,设计如图装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a和b不连接时,Fe极上析出红色物质B.a和b连接时,SO42-向Fe极移动C.这种原电池可以提供持续、稳定的电流D.该原电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2++Fe=Cu+Fe2+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条件是加热的反应都是吸热反应B.化学反应除了生成新的物质外,不一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C.物质燃烧一定是放热反应D.放热的化学反应不需要加热就能发生7、“绿色化学”要求从技术、经济上设计出可行的化学反应,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副作用。下列化学反应中,你认为最不符合绿色化学概念的是A.除去硝酸工业尾气中的氮氧化物:NO2+NO+2NaOH=2NaNO2+H2OB.制硫酸铜:2Cu+O22CuO,CuO+H2SO4(稀)=CuSO4+H2OC.用氨水吸收硫酸厂的尾气:SO2+2NH3+H2O=(NH4)2SO3D.制硫酸铜:Cu+2H2SO4(浓)CuSO4+SO2↑+2H2O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蔗糖、果糖和麦芽糖均为双糖B.植物油硬化过程中发生了加成反应C.加热能杀死流感病毒是因为蛋白质受热变性D.加工后具有吸水性的植物纤维可用作食品干燥剂9、冶炼下列金属时,常采用加热分解其化合物的方法的是A.NaB.AlC.FeD.Ag10、实验室由海水获得淡水的实验装置是A.B.C.D.11、有BaCl2和NaCl的混合溶液VL,将它分成两等份。一份滴加稀硫酸,使Ba2+完全沉淀;另一份滴加AgNO3溶液,使Cl-完全沉淀。反应中消耗amolH2SO4、bmolAgNO3。则原混合溶液中的c(Na+)为()A.mol/L B.mol/L C.mol/L D.mol/L12、下列物质不与NaOH溶液反应的是()A.Na2CO3B.SO3C.Al(OH)3D.NaHCO31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B.在共价化合物中一定含有共价键C.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D.双原子单质分子中的共价健一定是非极性键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烯和苯使溴水褪色的原理相同B.甲烷和乙烯都可以与氯气反应C.乙醇与Na反应比水与Na反应剧烈D.乙烯可以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苯不能与氢气加成15、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可作为鱼雷和潜艇的储备电源的新型电池——锂水电池(结构如图),使用时加入水即可放电。下列关于该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锂为负极,钢为正极 B.工作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Li-e-=Li+C.工作时OH-向钢电极移动 D.放电时电子的流向:锂电极→导线→钢电极16、下列各组中的性质比较,不正确的是A.酸性:HClO4>H2SO4>H3PO4B.稳定性:NH3<PH3<SiH4C.碱性:KOH>NaOH>Mg(OH)2D.还原性:F﹣<Cl﹣<Br﹣17、相同条件下相同质量的:a、甲醇,b、乙二醇,c、丙三醇,d、丙二醇。分别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产生H2的体积的大小顺序正确的是(

)A.a>b>c>d B.d>b>a>cC.c>b>a>d D.c>b>d>a18、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和现象实验结论A将湿润的KI淀粉试纸伸入盛有O3集气瓶中,试纸变蓝氧化性:O3>I2B向某NaHCO3溶液中滴入澄清石灰水,有白色沉淀原NaHCO3溶液中混有Na2CO3C向某FeSO4溶液中先滴加新制氯水,再加入KSCN溶液,溶液变成红色原FeSO4溶液已氧化变质D向盛有1mL20%蔗糖溶液的试管中加入稀H2SO4,加热5min;再加入少量Cu(OH)2悬浊液,加热至沸腾,未见红色沉淀蔗糖未水解A.A B.B C.C D.D19、下列有关石油和煤的利用叙述不正确的是()A.煤的干馏就是将煤隔绝空气在高温条件下使之分解,得到焦炭、煤焦油等物质的过程B.煤的液化就是将煤转化成甲醇等液态物质的过程C.煤的气化就是将煤在高温条件下由固态转化为气态的物理变化过程D.石油通过催化裂化或裂解,可以获得碳原子数较少的轻质油20、X、Y、Z、W四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A.A B.B C.C D.D21、在一定温度下,将两种气体M和N通入容积为V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M和N的物质的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t2内用M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是2t2(mol·L−1·minB.t1~t2内容器内的压强逐渐减小C.该反应的方程式为N⇌2MD.t2与t3时刻的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相等2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NO2N2O4,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后,升高温度,混合物的颜色变深。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正反应为放热反应B.正反应为吸热反应C.降温瞬间NO2的浓度增大D.降温后各物质的浓度不变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14分)已知有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的大小顺序为C>A>B>D>E,A、C同周期,B、C同主族;A与B形成的离子化合物A2B中所有离子的电子数都相同,其电子总数为30;D和E可形成4核10电子分子。试回答下列问题:(1)C两种元素的名称分别为________。(2)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A2B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3)写出D元素形成的单质的结构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写出下列物质的电子式:A、B、E形成的化合物:________________;D、E形成的化合物:__________________。(5)A、B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A2B2属于________(填“离子”或“共价”)化合物,存在的化学键类型是____________;写出A2B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12分)已知A、B、C、D、E、F是分属三个短周期六种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①B是植物生长三要素之一,它能形成多种氧化物,某些氧化物会造成光化学污染。②C和D能形成电子总数为30和38的两种化合物。③E的某种氧化物M可用做漂白剂。请回答下列问题:(1)元素F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C、D、E三种元素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回答);C、D、E三种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的离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符号回答)。(3)C和D形成电子总数为38的化合物中化学键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离子键”、“极性共价键”、“非极性共价键”)。(4)写出D的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5)E、F两种元素形成氢化物中还原性较强的是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用电子式表示该化合物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C、D、F形成的某种化合物N也可用做漂白剂,M、N以物质的量1∶1混合,混合物没有漂白性。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12分)亚氯酸钠(NaClO2)是一种高效氧化、杀菌及漂白剂,其生产工艺如下:(1)Na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_。从氧化还原角度推测NaClO2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_。(2)过程I常伴有少量Cl2生成。①Cl2的存在会造成产品中含有NaCl,请结合离子方程式解释其原因_________。②结合下面信息,请设计实验方案除去ClO2中的Cl2________。ClO2Cl2在水中的溶解性易溶溶在CCl4中的溶解性难溶溶(3)过程II中H2O2的作用是________(填“氧化剂”或“还原剂”)。(4)理论上每生成1molNaClO2,消耗SO2的体积是________L(标准状况下)。(5)已知:i.压强越大,物质的沸点越高。ii.NaClO2饱和溶液在温度低于38℃时析出NaClO2∙3H2O38~60℃时析出NaClO2晶体高于60℃时分解成NaClO3和NaCl①过程III采用“减压蒸发”操作的原因是_____。②请将过程III的操作补充完整_______。26、(10分)实验室里需要纯净的氯化钠溶液,但手边只有混有硫酸钠、碳酸氢铵的氯化钠。某学生设计了如下方案:如果此方案正确,那么:(1)操作①可选择_______仪器。(2)操作②是否可改为加硝酸钡溶液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3)进行操作②后,判断硫酸根离子已除尽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4)操作③的目的是_______,不先过滤后加碳酸钠溶液的理由是__________。(5)操作④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7、(12分)下表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

根据①~⑨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回答下列问题:(1)元素④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2)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碱性最强的物质的电子式为________。(3)写出②和⑦两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相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4)④、⑤、⑥三种元素按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_______。(5)③和⑦两种元素形成的简单化合物的结构式为_______,

空间构型为________。(6)设计实验探究⑦、⑧两种元素非金属性的相对强弱。可选用的试剂有:氯水、NaBr溶液、AgNO3溶液、苯。请完成实验报告单。步骤一步骤二实验内容试管1:取少量氯水;试管2:取少量氯水,滴加少量NaBr溶液。分别向试管1、试管2中加少量______(填试剂),振荡,静置。实验现象试管2中的现象是______。试管2中的现象是_______。实验分析试管1的作用是_____。试管2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此实验的结论是_____。28、(14分)如何降低大气中的含量及有效地开发利用引起了全世界的普遍重视。目前工业上有一种方法是用来生产燃料甲醇。为探究该反应原理,进行如下实验:在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和,在下发生发应,实验测得和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变化如下所示:(1)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氢气的平均反应速率______。500℃达平衡时,的体积分数为______,如上图是改变某条件时化学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则该条件是______该反应的逆反应为_____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2)500℃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___保留两位小数,若降低温度到300℃进行,达平衡时,K值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3)下列措施中能使的转化率增大的是______.A.在原容器中再充入B.在原容器中再充入和C.在原容器中充入

使用更有效的催化剂E.将水蒸气从体系中分离出(4)500℃条件下,改变起始反应物的用量,测得某时刻、、和的浓度均为,则此时正______

逆填“”“”或“”(5)假定该反应是在恒容恒温条件下进行,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______.A.消耗同时生成1mol

混合气体密度不变C.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D.3v正(H2)=v逆(H2O)

E..不变29、(10分)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前四周期,请回答有关问题:(相关均用具体化学用语回答)1①2②③④3⑤⑥⑦⑧4⑨⑩(1)元素⑤⑥⑦的简单离子半径大小顺序__________;②在元素周期表位置________;③的简单氢化物和⑧的氢化物混合形成的化合物电子式__________。(2)⑤其最高价氧化物水合物和⑥的最高价氧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3)用电子式表示元素①和⑧形成的化合物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4)④、⑧、⑩的氢化物沸点最高的是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5)由②和①组成最简单物质与O2和⑨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水溶液组成燃料电池,写出电池的负极反应式__________。

2023学年模拟测试卷参考答案(含详细解析)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B【答案解析】A.恒压条件下反应中吸收或放出的能量均为反应热,故A错误;B.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量,物质的量与热量成正比,不表示分子个数,故B正确;C.常温下能进行的反应不一定是放热反应,如氢氧化钡固体和氯化铵晶体混合得氨气,此反应为吸热反应,故C错误;D.“反应热的测量实验”中测定反应后温度时,反应物应快速混合,以减少热量散失,故D错误;答案为B。2、A【答案解析】A、从Se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看出,Se的质子数为34,质量数一定大于34,A错误;B、Se原子有四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6,所以Se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四周期第ⅥA族,B正确;C、SeO2中Se的化合价为+4价处于中间价态,所以SeO2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C正确;D、Se的非金属性弱于S,所以它们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大小为H2SO4>H2SeO4,D正确;答案选A。3、A【答案解析】

A.标准状况下,22.4L(即1mol)一氯甲烷中含1molC-Cl、3molC-H,均为极性共价键,所以极性共价键数目为4NA,故A选;B.C2H4、C3H6具有相同的最简式CH2,所以42gC2H4、C3H6混合气体可看做是42gCH2,即3molCH2,所含原子总数为9NA,故B不选;C.1个3H2中含有4个中子,36g3H2为6mol,含有的中子数目为24NA,故C不选;D.2.24L(标准状况)O2为0.1mol,和足量Na反应,如果全部生成Na2O,则转移0.4mol电子,若全部生成Na2O2,则转移0.2mol电子,如果生成的是Na2O和Na2O2的混合物,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介于0.2mol到0.4mol之间,故D不选;故选A。4、C【答案解析】分析:A.反应需要加热;B.NO易被氧化为NO2;C.二氧化硫能使品红溶液褪色;D.碳酸钠溶液能与二氧化碳反应。详解:MnO2和浓盐酸反应需要加热,图中缺少加热装置,不能制备氯气,A错误;B.NO不能利用排空气法收集,因NO与氧气反应,应排水法收集,B错误;C.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能够使品红褪色,二氧化硫可以用浓硫酸干燥,二氧化硫气体密度大于空气密度,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正确;D.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够与饱和Na2CO3溶液反应,应该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去HCl,D错误;答案选C。5、C【答案解析】分析:A.a和b不连接时,铁和铜离子发生置换反应;B.a和b连接时,该装置构成原电池,铁为负极,铜片做正极;C.这种原电池不能提供持续、稳定的电流;D.原电池放电时,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详解:A.a和b不连接时,铁和铜离子发生置换反应:Cu2++Fe=Cu+Fe2+,所以铁片上有红色铜析出,A正确;B.a和b连接时,该装置构成原电池,金属性铁强于铜,铁作负极,铜片做正极,SO42-向负极Fe极移动,B正确;C.由于随着反应的进行铁电极周围亚铁离子浓度越来越大,会阻碍反应的进行,所以这种原电池不能提供持续、稳定的电流,C错误;D.a和b连接时,该装置构成原电池,铁作负极,铁失去电子,铜片做正极,溶液中的铜离子得到电子,则该原电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2++Fe=Cu+Fe2+,D正确;答案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原电池原理,明确正负极的判断方法、电极反应类型、阴阳离子移动方向即可解答,难度不大,易错点为选项C。6、C【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清条件和反应热的关系是关键和易错点。【题目详解】A.反应条件为加热的反应不一定都是吸热反应,有些放热反应也用加热条件,故错误;B.化学反应不仅有新物质生成,同时还有能量变化,故错误;C.物质燃烧是放热反应,故正确;D.有些放热反应也需要加热条件,故错误。故选C。【答案点睛】反应条件和反应是否放热还是吸热没有关系,很多的放热反应也需要加热或点燃的条件的。反应放热还是吸热是看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总能量的大小关系。7、D【答案解析】分析:理解绿色化学的要点有两个:一是原子充分利用;二是不产生污染。

A、此选项消除制硝酸工业尾气氮的氧化物污染,避免酸雨的形成,符合绿色环保要求;B、由此法制取硫酸铜,代价太大,且生成SO2气体,不符合倡导的绿色化学;

C、此选项消除SO2气体,方法合理科学,避免空气污染,符合绿色环保要求;

D、由此法制取硝酸铜,生成硝酸铜和水,不会导致空气污染,符合倡导的绿色化学。详解:A、用此法消除制硝酸工业尾气氮的氧化物污染,防止空气污染,避免酸雨的形成,符合绿色环保要求,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

B.由此法制取硫酸铜,代价太大,且生成SO2气体,既不经济又得产生有毒气体污染空气,不符合倡导的绿色化学,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

C、既消除硫酸厂尾气排放的SO2气体,还能得到(NH4)2SO3这种氮肥,不但方法合理科学,而且避免空气污染,符合绿色环保要求,故C错误;

D、由此法制取硝酸铜,生成硝酸铜和水,不会导致空气污染,符合倡导的绿色化学,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

所以本题答案选C。8、A【答案解析】

A.蔗糖和麦芽糖均为双糖,果糖为单糖,故错误;B.植物油硬化是因为植物油中的碳碳双键发生了加成反应,故正确;C.热能使蛋白质变性,故加热能杀死流感病毒,故正确;D.吸水性的植物纤维可以吸水,作食品干燥剂,故正确。故选A。9、D【答案解析】A、钠是活泼的金属,电解熔融的氯化钠得到金属钠,A错误;B、铝是活泼的金属,电解熔融的氧化铝得到金属铝,B错误;C、铁是较活泼的金属,通过还原剂还原得到,C错误;D、银是不活泼的金属,通过热分解得到,D正确,答案选D。点睛:金属的冶炼一般是依据金属的活泼性选择相应的方法,常见金属冶炼的方法有:1.热分解法:适用于不活泼的金属,如汞可用氧化汞加热制得;2.热还原法:用还原剂(氢气,焦炭,一氧化碳,活泼金属等)还原;3.电解法:适用于K、Ca、Na、Mg、Al等活泼金属;4.其他方法:如CuSO4+Fe=Cu+FeSO4。10、C【答案解析】测试卷分析:从溶液中获取可溶性溶质采用蒸发的方法;互不相溶的液体分离采用分液方法;互溶的液体分离采用蒸馏的方法;难溶性固体和溶液分离采用过滤方法,因为海水中含有较多可溶性杂质,可以利用蒸馏的方法得到淡水,故选C。考点:考查了化学实验方案评价、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的相关知识。11、A【答案解析】

根据SO42-+Ba2+=BaSO4↓计算溶液中的Ba2+离子的物质的量,根据Ag++Cl-=AgCl↓算Cl-的物质的量,再根据c=计算Ba2+离子、Cl-离子浓度,利用电荷守恒有2c(Ba2+)+c(Na+)=c(Cl-),据此计算原溶液中的c(Na+)。【题目详解】BaCl2和NaCl的混合溶液VL,将它均分成两份,一份滴加稀硫酸,使Ba2+完全沉淀,消耗amolH2SO4,则:根据SO42-+Ba2+=BaSO4↓可知amolSO42-消耗amolBa2+;则c(Ba2+)==mol/L;另一份滴加AgNO3溶液,使Cl-完全沉淀,反应中消耗bmolAgNO3,则:根据Ag++Cl-=AgCl↓关系可知bmolAgNO3消耗bmolCl-,c(Cl-)==mol/L,溶液不显电性,由电荷守恒可知,2c(Ba2+)+c(Na+)=c(Cl-),解得c(Na+)=mol/L-2×mol/L=mol/L,【答案点睛】本题考查混合物的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清楚发生的离子反应及溶液不显电性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熟悉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公式,注意两等份溶液的浓度关系。12、A【答案解析】分析:根据氢氧化钠是一元强碱,结合选项中物质的性质分析判断。详解:A.Na2CO3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A正确;B.SO3是酸性氧化物,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B错误;C.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C错误;D.NaHCO3是弱酸的酸式盐,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D错误。答案选A。13、A【答案解析】

AB、全部由共价键形成的化合物才是共价化合物,A错误,B正确;C、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就是离子化合物。因此在离子化合物中可以含有共价键,但共价化合物中不能含有离子键,正确。D、由同一种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形成的共价键是非极性键,正确;答案选A。14、B【答案解析】

A.乙烯使溴水褪色是因为乙烯能够与溴发生加成反应,苯能够使溴水褪色是因为发生萃取,选项A错误;B、甲烷与氯气反应属于取代反应,乙烯与氯气反应属于加成反应,选项B正确;C、因为钠与乙醇及水反应能放出氢气,都是因为水和乙醇中含有羟基,因为水中羟基氢更活泼,所以钠与水反应更剧烈,选项C错误;D、乙烯可以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烷,苯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环己烷,选项D错误;答案选B。15、C【答案解析】

A、电池以金属锂和钢为电极材料,LiOH为电解质,锂做负极,钢为正极,钢上发生还原反应,A正确;B、锂水电池中,锂是负极,发生失去电子的氧化反应:Li-e-=Li+,B正确;C、原电池中,阴离子移向原电池的负极,即放电时OH-向负极锂电极移动,C错误;D、放电时电子流向为负极→导线→正极,即锂电极→导线→钢电极,D正确;答案选C。【答案点睛】掌握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是解答的关键,注意电极名称、电极反应、离子移动方向、电子和电流方向的判断,难点是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注意结合放电微粒和电解质溶液的性质分析。16、B【答案解析】A、同周期元素非金属性依次增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依次增强,故A正确;B、非金属性Si<P<N,则稳定性:SiH4<PH3<NH3,故B错误;C、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金属性:K>Na>Mg,则碱性:KOH>NaOH>Mg(OH)2,故C正确;D、卤族元素中,阴离子的还原性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增强,所以还原性:F-<Cl-<Br-<I-,故D正确;故选B。17、C【答案解析】

甲醇、乙二醇、丙三醇、丙二醇含有的羟基数分别为1:2:3:2,相同条件下相同质量时,求出分子中羟基的物质的量,1mol羟基反应生成0.5mol氢气,据此分析。【题目详解】设所有醇的质量都为1g,则甲醇中羟基的物质的量为mol,乙二醇中羟基的物质的量为mol,丙三醇中羟基的物质的量为mol,丙二醇中羟基的物质的量为mol,相同条件下相同质量时分子中羟基的物质的量:丙三醇>乙二醇>甲醇>丙二醇,所以产生H2的体积的大小顺序为:丙三醇>乙二醇>甲醇>丙二醇,即c>b>a>d,

答案选C。18、A【答案解析】

A.将湿润的KI淀粉试纸伸入盛有O3集气瓶中,试纸变蓝,证明氧化性:O3>I2,反应生成碘遇淀粉变蓝,选项A正确;B.碳酸钠可以和氢氧化钙之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碳酸氢钠也可以和氢氧化钙之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选项B错误;C.新制氯水能将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遇KSCN溶液变成红色,不能说明原FeSO4溶液已氧化变质,选项C错误;D.水解后显酸性,而检验葡萄糖应在碱性条件下,应水解后先加碱至碱性,再检验水解产物,选项D错误;答案选A。19、C【答案解析】

A.煤的干馏指煤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加热、分解的过程;B.煤的液化是使煤与氢气作用生成液体燃料;C.煤的气化就是将煤由固态转化成气态的过程;D.裂解得到石油气。【题目详解】A.煤的干馏指煤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加热、分解,生成焦炭(或半焦)、煤焦油、粗苯、煤气等产物的过程,选项A正确;B.煤的液化是使煤与氢气作用生成甲醇、乙醇等其液态物质的过程,选项B正确;C.煤的气化是化学变化,选项C不正确;D.石油通过催化裂化或裂解目的是为了获得乙烯、丙烯、丁二烯、丁烯、乙炔等,可以获得碳原子数较少的轻质油,选项D正确;答案选C。【答案点睛】本题注意石油裂化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轻质液体燃料(汽油,煤油,柴油等)的产量,特别是提高汽油的产量,裂解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乙烯、丙烯、丁二烯、丁烯、乙炔等。20、D【答案解析】

A.氮气与氢气反应可以一步制得氨气,氨气与氧气发生催化氧化可一步得到一氧化氮,NO与氧气反应可一步得到NO2,二氧化氮与一氧化碳反应可得到氮气(汽车尾气处理装置);B.Na与水反应可得到NaOH,NaOH与二氧化碳反应可得到碳酸钠,碳酸钠与氯化钡反应可得到氯化钠,电解熔融氯化钠可得到钠单质;C.氯气可与氢氧化钙反应得到次氯酸钙,次氯酸钙可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得到HClO,HClO分解可得HCl,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反应可得到氯气;D.硫化氢被氧化可得到硫单质,硫单质无法一步反应制得SO3,三氧化硫溶于水可得到H2SO4;故答案选D。21、B【答案解析】

图像看出反应从开始到平衡,N的物质的量减小,应为反应物,M的物质的量增多,应为是生成物,结合反应的方程式可计算相关物质的反应速率以及物质的量浓度关系。【题目详解】N的物质的量减小,应为反应物,平衡时物质的量变化值为8mol-2mol=6mol,M的物质的量增多,应为生成物,平衡时物质的量的变化值为5mol-2mol=3mol,则有n(N):n(M)=6mol:3mol=2:1,可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M。则A.0~t2内M的物质的量增加了4mol-2mol=2mol,则用M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是2mol/(VL·t2min)=2/Vt2mol/(L•min),A错误;B.t1~t2内容器发生反应2NM,N转化为M,物质的量减少,所以容器内的压强逐渐减小,B正确;C.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M,C错误;D.t2与t3时刻的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同,分别为8mol和7mol,则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等,D错误;答案选B。22、A【答案解析】升高温度,混合物的颜色加深,说明反应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根据勒夏特列原理,此反应的正反应方向是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即NO2浓度降低,N2O4浓度增大,故A正确。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硫离子离子键和共价键2Na2O2+2H2O===4NaOH+O2↑【答案解析】分析:因为

A2B中所有离子的电子数相同,在电子总数为30的

A2B型化合物中,每个离子的电子数为10,所以可推知A是Na,B是O;因为4个原子核10个电子形成的分子中,每个原子平均不到3个电子,所以只能从原子序数为1~8的元素中寻找,则一定含有氢原子,分子中有4个原子核共10个电子,则一定为

NH3;因为原子序数D>E,所以D为N,E为H。C与A(Na)同周期,与B(O)同主族,所以C位于第三周期第ⅥA族,为S。详解:(1)根据上述分析可知,C的元素名称为硫;(2)离子化合物A2B应为氧化钠,用电子式表示其形成过程:;(3)D元素为氮元素,单质为N2,N2中氮原子和氮原子之间以氮氮三键相结合。结构式为;(4)A、B、E形成离子化合物氢氧化钠,电子式为;D、E形成共价化合物氨气,电子式为;(5)A、B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A2B2为过氧化钠,是离子化合物,其中即含有离子键,也含有共价键;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点睛:本题需要掌握常见的10电子微粒,10电子原子有氖原子;10电子的离子有O2-、F-、OH-、Na+、Mg2+、Al3+、NH4+等;10电子分子有CH4、NH3、H2O、HF等。在本题中需要注意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要表明正负离子,例如,共价化合物中的共价键用共用电子对表示,例如。24、第三周期,第ⅦA族O<S<NaNa+<O2—<S2—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H2SClO—+SO2+H2O=SO42-+Cl—+2H+【答案解析】已知A、B、C、D、E、F是分属三个短周期六种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①B是植物生长三要素之一,它能形成多种氧化物,某些氧化物会造成光化学污染,B是N,则A是H。②C和D能形成电子总数为30和38的两种化合物,则D是Na,C是O。③E的某种氧化物M可用做漂白剂,E是S,则F是Cl。(1)元素Cl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三周期、第VIIA族。(2)同周期自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因此C、D、E三种元素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是O<S<Na;核外电子层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大,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时,离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因此C、D、E三种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的离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是Na+<O2-<S2-。(3)C和D形成电子总数为38的化合物是过氧化钠,其中化学键类型离子键、非极性共价键。(4)D的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是氢氧化钠,电子式为。(5)氯元素非金属性强于硫元素,E、F两种元素形成氢化物中还原性较强的是H2S,该化合物的形成过程为。(6)C、D、F形成的某种化合物N也可用做漂白剂,N是次氯酸钠。M、N以物质的量1:1混合,SO2被氧化,因此混合物没有漂白性,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O-+SO2+H2O=SO42-+Cl-+2H+。25、+3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Cl2+2OH-==Cl-+ClO-+H2O将混有少量Cl2的ClO2缓慢通过盛有CCl4的洗气瓶还原剂11.2通过减压降低水的沸点,在较低温度将NaClO2溶液浓缩至饱和,避免其分解控制温度在38oC~60oC条件下结晶、过滤【答案解析】

由流程图可知,SO2与氯酸钠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l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lO3-+SO2=2ClO2+SO42-;ClO2与过氧化氢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反应生成NaCl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2O2+2ClO2+2OH—=2ClO2—+2H2O+O2;由题给信息可知,高于60℃时分解成NaClO3和NaCl,则得到粗产品时,应采用减压蒸发,在较低温度将NaClO2溶液浓缩至饱和,避免NaClO2分解,结晶时应控制温度在38oC~60oC条件下结晶、过滤,防止温度低于38℃析出NaClO2∙3H2O。【题目详解】(1)NaClO2中钠元素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由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氯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元素化合价为中间价时,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还原性,+3价介于氯元素—1价和+7价之间,则NaClO2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故答案为:+3;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2)①SO2与氯酸钠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还原产物可能为Cl2,反应生成的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造成产品中含有NaCl和NaCl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OH-=Cl-+ClO-+H2O,故答案为:Cl2+2OH-=Cl-+ClO-+H2O;②由题给信息可知,ClO2和Cl2均溶于水,ClO2不溶于四氯化碳,Cl2溶于四氯化碳,所以除去ClO2中的Cl2的实验方案是将混有少量Cl2的ClO2缓慢通过盛有CCl4的洗气瓶,故答案为:将混有少量Cl2的ClO2缓慢通过盛有CCl4的洗气瓶;(3)过程II中ClO2与过氧化氢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反应生成NaClO2,氯元素化合价降低,ClO2作氧化剂,双氧水作还原剂,故答案为:还原剂;(4)SO2与氯酸钠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l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lO3-+SO2=2ClO2+SO42-,ClO2与过氧化氢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反应生成NaCl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2O2+2ClO2+2OH—=2ClO2—+2H2O+O2,由方程式可得2NaClO2—SO2,则每生成1molNaClO2,消耗SO2的物质的量是0.5mol,标况下体积是11.2L,故答案为:11.2;(5)①由题给信息可知,高于60℃时分解成NaClO3和NaCl,则得到粗产品时,应采用减压蒸发,在较低温度将NaClO2溶液浓缩至饱和,避免NaClO2分解,故答案为:通过减压降低水的沸点,在较低温度将NaClO2溶液浓缩至饱和,避免其分解;②减压蒸发后,结晶时应控制温度在38oC~60oC条件下结晶、过滤,防止温度低于38℃析出NaClO2∙3H2O,故答案为:控制温度在38oC~60oC条件下结晶、过滤。【答案点睛】本题考查物质的制备实验,注意把握物质的性质和题给信息,明确发生的化学反应是解答关键。26、坩埚否引入后面操作中无法除去的新杂质硝酸根离子静置,取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若无沉淀生成说明硫酸根离子已沉淀完全除去过量的钡离子减少一次过滤操作,减少损耗除去溶解在溶液中的二氧化碳和多余的盐酸【答案解析】

由流程可知,加热混有硫酸钠、碳酸氢铵的氯化钠后碳酸氢铵分解,残留物为氯化钠和硫酸钠的混合物,将残留物溶解后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硫酸根离子与钡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加入碳酸钠溶液除去过量的钡离子,过滤除去硫酸钡、碳酸钡沉淀后向滤液中加入盐酸除去过量的碳酸钠,最后通过加热煮沸得到纯净的氯化钠,以此来解答。【题目详解】(1)操作①是将固体混合物加热,使用到的仪器为坩埚;(2)改用硝酸钡会使溶液中引入新的杂质离子NO3-,以后操作中无法除去,因此不能改用硝酸钡;(3)操作②中钡离子与硫酸根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检验硫酸根离子已除尽的方法是:静置,取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若无沉淀生成说明硫酸根离子已沉淀完全;(4)操作③加入碳酸钠溶液,碳酸钠与过量的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和氯化钠,从而除去过量的氯化钡;不先过滤后加碳酸钠溶液的目的是减少一次过滤操作,减少损耗。(5)滤液中含有过量的盐酸和溶解的二氧化碳,因此操作④的目的是除去溶解在溶液中的二氧化碳和多余的盐酸。【答案点睛】本题考查混合物分离提纯,为高频考点,把握流程中发生的反应、混合物分离为解答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27、第3周期IVA族Al(OH)3+3HClO4=

Al(ClO4)3+3H2OSi、N、F正四面体型苯溶液由无色变为橙黄色溶液分层,上层橙红色,

下层接近无色对比实验Cl2+

2Br-

=

2Cl-+Br2Cl的非金属性比Br强【答案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相关知识。根据元素周期表推知①Na②Al③C④Si⑤N⑥F⑦Cl⑧Br,结合元素周期律和元素的话和性质解答相关问题。详解:(1)元素④为Si原子序数为14,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3周期IVA族。(2)根据①---⑧号元素知①Na的金属性最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氢氧化钠的碱性也最强,其电子式为。(3)②为Al和⑦为Cl,两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分别为Al(OH)3和HClO4,他们之间相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l(OH)3+3HClO4=Al(ClO4)3+3H2O。(4)⑤为N、⑥为F属于是同一周期元素,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增强,原子半径依次减小,所以原子半径是N>F,④为Si属于第三周期元素,原子半径大于第二周期元素,所以原子半径为Si>N>F、三种元素按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Si、N、F。(5)③为C和⑦为Cl两种元素形成的简单化合物为CCl4,,它的的结构式为,

和甲烷的结构类型相同,所以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结构。答案:正四面体结构。(6)步骤一.试管1取少量氯水;试管2取少量氯水,滴加少量NaBr溶液,试管2中出现橙红色,反应方程式为:Cl2+2Br-=2Cl-+Br2,试管1的作用是和试管2做对比用的。步骤二,分别向试管1、试管2中加少量苯,振荡,静置。试管2中的现象是溶液分层,上层橙红色,下层无色。试管2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Br-=2Cl-+Br2,此实验的结论是Cl的非金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