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生命面面观_第1页
地生命面面观_第2页
地生命面面观_第3页
地生命面面观_第4页
地生命面面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生命面面观地球的南北两极,虽然并非生命禁区,但任何一种生命形式,要在如此恶劣的气候和严酷的环境中生存下去,没有一点绝招是绝对不行的。

南极中心是大陆,周边是海洋。北极则恰恰相反,中心是大洋而周边是陆地。因为南极高而北极低,所以南极比北极更冷一些。因此,在北极周边的陆地上,从植物到动物,无论是种类还是数量,都比南极丰富得多。

北极圈以北的陆地上,只有草原,极少树木,即所谓的苔原带。每逢严酷的冬日,冰雪覆盖,天寒地冻,暴风肆虐,生灵隐形,看上去似乎没有一点生命的迹象。然而,夏天一到,冰消雪融,太阳不落,万物苏醒,草绿花香,鹿奔鸟鸣,显出了无穷的生机与活力。若从飞机上看下去,更是蔚为壮观,一会儿是峰峦起伏,崎岖连绵,犹如梯田万亩;一会儿是绿色茵茵,沟壑交错,仿佛是阡陌纵横;一会儿是光环闪烁,变幻莫测,宛如海市蜃楼;一会儿是湖泊广布,河流蜿蜒,似乎是人工开凿的灌溉系统。然而,所有这一切,都是大自然的杰作,与人类没有任何关系,真是鬼斧神工。那么,这些奇异的极地景观是怎样形成的呢?完全是气候所致。由于北极气温极低,地底下形成了几百米厚、长年不化的永久性冻土层。随着冬夏交替,接近于地表的冻土层总是在不停地运动之中,便造就了独具特色的地貌景观。而在夏季,融化的雪水渗透不下去,积存流淌于地表,故有大大小小的湖泊和蜿蜒流淌的河流。这就是为什么,北极会有如此独一无二、奇特无比的奇景。

北极的苔藓,共有500多种,在大大小小的土丘上和密密麻麻的草丛中,绒布一般,一片一片,到处可以看到它们的踪迹。苔藓既不怕寒冷,也不怕干旱,只要有一片土壤,它们就能顽强地生长。

然而,在苔原上分布最广的植物并非苔藓,而是韧草,大量生长在沼泽地区,并不开花结果,而是利用根茎往外扩展,盘根错节,在冻土之上形成一层薄薄的草皮,踏上去软绵绵的,仿佛走在地毯上似的,有的葱绿,有的绯红,斑斑剥剥,构成各种美丽的图案。

北极具有代表性的植物是石南科,杨柳科,莎科,禾木科,毛茛科,十字花科和蔷薇科,大多为多年生,主要靠根茎扩展的无性繁殖,因为生长期很短,来不及按步就班地完成发芽、开花、结果、成熟这样一个漫长的周期,只好八仙过海,各献其能。例如,蒲公英的花蕊,来不及授精便可发育为成活的种子。而随处可见的北极棉花,每一颗都顶着一个小小的绒球,花花点点,白色一片,像是散落在花地毯上的无数珍珠。它们就是用这些绒球来保护脆弱的种子,天气再冷也可以照常发育。

北极开花植物,往往具有大型鲜艳的花朵和花序,例如勿忘草,野罂栗和蝇子草的花朵都是鲜艳如滴。特别是北极罂栗,在十几厘米高的纤细的花梗上,顶着一朵朵茶杯形的黄花,显得格外艳丽。实际上,它们那茶杯形的花朵,起着反光镜的作用,利用鲜艳的花瓣,将太阳的能量聚焦到花蕊上,以提供足够的热量,保证花蕊能正常地发育和生长。

而且,北极的许多植物,都能保持常绿。例如,小灌木和石南科的植物,还有喇叭花、岩高兰、越桔和酸果蔓等,即使身陷冰雪之中,也能保持葱绿的颜色,这样就可以节约时间,春天一到,立即就可以进行光合作用。这也是大自然逼出来的,如果等天暖和了才开始发芽,新叶还没有长出来,夏天就过去了。

北极植物还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矮小,匍匐,贴着地皮呈垫状生长,这样不仅能尽量多地吸收地面反射的热量,而且还可以有效地抵御寒风的吹袭。例如,在加拿大北部,偶而可见的黑鱼鳞松,总是纤细矮小,紧紧地贴在地面上。而在世界其他地区,这种松树都是挺拔、直立的雄伟乔木。

由此可见,北极的严寒,对于各类植物来说,是一种多么残酷的制约因素,不仅迫使它们生长得极其缓慢,例如北极柳树,每年只能生长几个毫米。而且还必须具有超强的抗寒能力,例如地衣,在零下二十度时仍能生长,而苔藓在零下十几度时还在发育。甚至连一些显花植物,例如爬地杜鹃,冰川毛茛和山酸模等植物,在零下五度时也仍然在生长。而北极辣根菜的花和嫩小的果实,冬天被冻结起来,但却完好无损,只是进入了休眠状态,春天一到,则可继续生长发育。

在世界范围内,各种各样的甲虫就有200多万种,但它们主要生活在热带和温带。而在北极地区,由于气候恶劣,环境严酷,昆虫的种类要少得多,总共也不过几千种,主要有苍蝇、蚊子、螨、蠓、蜘蛛和蜈蚣等。其中,苍蝇和蚊子的数量最多,约占昆虫总数的60-70%。而在温带地区,这两种物种的数量,却只占昆虫总量的10-20%。

在北极,可以看到广范分布于热带的蝴蝶和蛾子。但是,奇怪的是,有一些在温带繁衍得很广的昆虫家族,如蜻蜓、蚂蚱、蟋蟀等,在北极却找不到它们的踪迹。还有,在世界其他地区,蚂蚁几乎是无处不在,但是在北极,它们无影无踪,销声匿迹,也许是因为,蚂蚁是一种辛勤劳作而不肯休息的生灵,过不惯在北极漫长而寒冷的冬天里,只能呆在家里无所事事的清闲日子。

大型动物,例如兽类和鸟类,可以靠身上的绒毛和羽毛抵御严寒,但昆虫却没有这个条件,它们只能赤身裸体。那么,它们怎样才能度过北极严酷的冬季呢?实际上,绝大多数昆虫,在一年当中大约有九个月的时间身体都处在冷冻状态,存身于土壤、泥巴或沼泽里,和周围的物质冻在一起。但是,冰是一种晶体,如果昆虫的身体因冻结而结晶的话,就有可能扭断其脉管从而破坏其机体。为了防止这一点,北极的昆虫们演化出了一种绝技,能够自动地将细胞中的水份减少到最低限度,从而有效地避免结晶。如果人类能够学会这一招,就可以随时把自己冰冻起来,想睡多久都可以,不仅有助于救治疑难病症,还可避开许多烦恼与痛苦。

当然,有其弊必有其利。虽然寒冷的气候对小小的昆虫是一种严峻的考验,但它们也从中得到了不小的益处。在北极漫长的冬天里,它们既不用担心被天敌吃掉,也不必出去找东西吃,只管放心大胆地睡大觉,这是其他地方的昆虫们绝对享受不到的。生活在北极的昆虫,还面临着另外一种特殊的困难,就是这里地广人稀,连动物也很稀少,它们怎样才能找到自己进攻的对象呢?据生物学家研究表明,蚊子身上有一种非常先进的红外线探测器,能在相当远的距离,准确无误地遥感到人或动物身上发射出来的红外线,从而顺藤摸瓜,群起而攻之。

通常,人们总是不把昆虫放在眼里,认为它们无足轻重,甚至有害无益,这真是大错而特错了。实际上,在生物链中,昆虫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如果没有它们,许多鸟类就断绝了口粮,生态系统就难以维系。

在北极生物链中,比昆虫大的动物是旅鼠。

神秘莫测的北极旅鼠,虽然是哺育动物,却有极强繁殖的能力,一年能生七到八胎,每胎最多可生12只,只需二十多天即可成熟,开始生育。如果放开繁殖,从三月份的两只,到八月底九月初就会变成几十万只的庞大队伍,其密度有时候能达到每公顷有250只之多,仿佛突然自天而降,挪威人曾误认为天上会下“旅鼠雨”。

但是,旅鼠并非每年都大量繁殖,而是有节制的,并且有大年和小年之分,大约四年左右一个周期。在平常年份,它们只进行少量繁殖,使其数量稍有增长。而在小年当中,它们的计划生育很严,甚至可以使其数量保持不变。只有到了大年,当气候适宜和食物富足时,它们就会大量繁殖起来,使其数量急剧地膨胀。一旦达到一定的密度,例如一公顷有几百只之后,奇怪的现象就发生了,几乎所有的旅鼠一下子都变得焦躁不安起来,吵吵嚷嚷,东跑西蹿,不再胆小怕事,而是恰恰相反,在任何天敌面前都显得勇敢异常,无所畏惧,具有明显的挑衅性,甚至会主动进攻,真有点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更加难以解释的是,这时候,连它们的毛色也会发生明显的变化,由灰黑的保护色变成鲜艳的桔红色,使其目标变得特别明显而突出,唯一可能而且合理的解释,就是为了千方百计地去吸引像猫头鹰,贼鸥,灰黑色海鸥,粗腿秃鹰,北极狐狸甚至北极熊等天敌的注意,以便多多地来吞食消耗它们。

然而,旅鼠无论怎样暴露自己,因为数量实在太多,而天敌的胃口总是有限的,不可能把它们都吃掉。于是,它们纷纷聚在一起,渐渐形成大群,沿着一个方向,浩浩荡荡开始迁移。往往是白天休整进食,晚上摸黑前进,沿途不断有新来者加入,队伍愈来愈大,可达数百万只,逢山过山,遇水涉水,勇往直前,前赴后继,直奔到大海,跳将下去,被澎湃的波涛所吞没。

那么,旅鼠为什么要自杀呢?一直是个谜。但若从生态平衡的观点出发,可作如下解释:旅鼠是北极生态系统极其重要的一环,是许多鸟类如猫头鹰等和兽类如狐狸等的食物,如果数量太少,就会威胁到生态平衡。但是,另一方面,北极天气严寒而夏天极短,只有不到两个月,所以植物长得很慢。旅鼠靠吃草根和草叶为生,如果数量太多,把草吃光,同样会威胁到北极的生态平衡。于是,大自然便赋予旅鼠两种特异功能:一是具有超强的繁殖能力,以便为其他动物提供足够的口粮;二是当数量太多,超过一定限度时,就会组织起来去自杀。

不仅旅鼠,北极狐狸也是如此。旅鼠多时,狐狸因为食物充足而大量繁殖。当狐狸的数量多到一定程度、威胁到生态平衡时,就会得一种怪病,叫“狂舞病”,得病的狐狸会拼命地跳舞,直到累死为止。

北极是鸟类的天堂,地球上绝大多数长途迁移的鸟类,都要到北极去繁殖。而在生命的大千世界中,鸟类又是最具魅力的生灵,它们飞翔起来是那样的矫健有力,鸣叫起来是那样的委婉动听,彼此之间是那样的亲密无间,对自己的幼子是那样的关爱深情,所有这一切,都令高傲的人类深受感动。实际上,鸟类是地球上最自由的生物,正是由于它们的存在,才使生物活动的范围,扩展到了天空。

北极绝大多数都是候鸟,最值得一提的是北极燕鸥,夏天在北极繁殖,冬天则到南极越冬,每年在南北两极之间往返一次,行程四万多公里。北极燕鸥不仅是地球上迁移距离最长的鸟类,可以说是鸟中之王,而且还有非常顽强的生命力。1970年,有人捉到了一只腿上套环的燕鸥,发现那是1936年套上去的,它至少已经活了34年。由此算来,这种体重只有100克左右的小小的鸟类,一生中大约要飞行一百五十多万公里的距离,其非凡的能力令人叹服。

北极燕鸥还是一种非常美丽的鸟,喙和双脚都是红色的,像是宝石雕刻出来;头顶是黑色的,就象是戴着一顶呢绒帽子;灰白的羽毛,从上面往下去看,很难和大海区分开来,有利于保护自己;而从下面往上去,也很难发现它们的踪迹,有利于捕食海里的鱼。

不仅如此,它们还是一种既聪明又勇敢生物,总是聚成几万只的大群,以便进行集体防御。狐狸、北极貂和贼鸥之类,都非常喜欢偷吃北极燕鸥的蛋和幼子,但在如此强大的阵营面前,也得三思而后行之。就连最为强大的北极熊也怕它们三分。有人曾看到过这样一个场面:一头北极熊试图悄悄逼近一群北极燕鸥的聚居地,它那笨拙的身躯一暴露,北极燕鸥立刻轰然起飞,集体出击,群起而攻之,轮番俯冲下去,用坚硬的喙猛啄北极熊的脑袋。北极熊只有招架之功,并无还手之力,最后只好放弃。在北极与南方之间来回迁移的不仅有候鸟,还有“候兽”,那就是驯鹿。

雄性驯鹿的体重可达150多公斤,雌性稍小,为90公斤左右。但无论是雄性还是雌性,都生有一对树枝状的犄角,展幅可达1.8米,且每年更换一次,旧的刚刚脱落,新的就开始生长出来。

驯鹿最惊人的举动,就是每年一次长达数百公里的大迁移,逢山过山,遇水涉水。但与旅鼠不同的是,驯鹿的迁移不是集体去自杀,而是充满着理性的长足旅行。春天一到,它们便离开自己越冬的亚北极地区的森林和草原,沿着几百万年不变的路线往北进发,总是由雌鹿带头,雄鹿跟随其后,秩序井然,长驱直入,边走边吃,日夜兼程,沿途脱掉厚厚的冬装,生出新的薄薄的夏衣。脱下的绒毛掉在地上,正好成了迁移路线的标志。其行进的速度也是一定的,总是那样不急不慢,从容不迫,只有遇到猎人的惊扰或者狼群的追逐时,才会来一阵猛跑,发出动地的巨响,扬起满天的尘土,打破了草原的宁静,展开了一场生死大逃亡。

幼小的驯鹿生长速率之快,是任何动物也无法比拟的,更使人类望尘莫及。母鹿在冬季受孕,而在春季的迁移途中产仔。幼子产下两三天之后,即可跟着母鹿一起赶路,一个星期之后,它们就能像父母一样跑得飞快,时速可达每小时48公里。

在北极,比驯鹿更大的食草动物只有一种,就是麝香牛,也是北极最大的陆地动物。

麝牛在发情期间,会从皮下腺体中分泌出一种粘稠的物质,具有强烈的气味,以此来划定疆界,并吸引雌性的注意。但却并非所有的人都喜欢那种味道,故称之为“麝牛”而不是“麝香牛”更为合适。麝牛耐寒能力极强,牛劲十足,即使气温降到零下五六十度,照常悠然自得,决不离开北极,因而成了唯一常驻北极的大型食草动物。即使在强敌面前,它们也决不退缩,宁肯一拼到底。

麝牛高约一米半,长约两米到两米半左右,体重可达四百公斤。雌牛较小,大约只有雄牛的四分之三。雄牛体重的大部,集中在长有肉峰的前半身,看上去威武雄壮,矫健有力,特别是在拼搏和争斗时,更显勇猛顽强,锐不可挡。但是实际上,麝牛却是一种非常温静的动物,每天都要花很多时间趴在地上打瞌睡,保存自己的体力。只有当强敌(主要是狼群)来临时,它们才百倍警觉起来,即使如此,也总是采取“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策略,严阵以待,从不主动出击。当威胁来自一个方向时,它们会摆成一字长折阵,母牛和弱小站在中间,共同对敌。而当狼群从四面八方进攻时,它们会站成一个圆圈,把母牛和弱小围在中央,犄角朝外,与敌人对峙。当然,最后吃亏的还是它们,狼群常用调虎离山计,打乱它们的阵脚,从中渔利。

麝牛的社会生活也十分有趣。它们喜欢群居,但却不像驯鹿那样组成庞大的队伍,通常一群只有几头或十几头,最多也不过几十头,雌牛和幼牛被夹在中间,四周由雄牛警戒和照顾。虽然在迁移时,总是由一头雄牛在前面带路,但动物学家仔细观察后发现,牛群在跋涉苔原及草地时,实际的领袖却是一头老牛,而且通常都是一头怀了胎的母牛。由此可见,麝牛是一种母系氏族。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奇怪的现象:许多雄牛又分别组成自己的小组,每组都有自己的领袖。但是,也有个别的雄牛不受欢迎,没有一个小组肯接受它,只好索群独居,孤零零地在草原上逛来逛去。

麝牛属于羊科或羚羊科的动物,长着一对坚硬而永不脱落的犄角,先向外,后往下,再向前,粗大的底部置根于头顶之上,尖利的角尖向上翘起,直指前方,像一对钢叉,使敌人望而生畏。它们全身披挂着长长的毛发,像是一个巨大的绒球。当一个群体聚在一起时,远远望去像一个个隆起的土丘。麝牛平时行动缓慢,样子笨拙,一旦受到惊扰,就会狂奔起来,风驰电掣,地动山摇。长而致密的绒毛,是抵御严寒所必需,但也有一种潜在的危险,因为即使在隆冬季节,温暖的气流有时也能带来一场大雨,将它们的绒毛打湿,寒风一吹,立刻结冰,变成一层厚厚的冰甲,一个个都成了大冰砣子,动弹不得,时间长了就会死去。

狐狸是北极草原上真正的主人,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除了人类之外,基本上没有什么天敌。在皮毛商人到达北极之前,北极狐狸生活得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它们虽然没有能力向驯鹿那样的大型食草动物进攻,但捕捉小鸟,拣食鸟蛋,追逐兔子,在海边上捞取软体动物,都是它们的拿手好戏。到了秋天,它们也会换换口味,到草丛中寻找一点浆果吃,以补充一下身体所必需的维生素。但是,狐狸最主要的食物是旅鼠,它们敏捷轻巧,机动灵活,往往能纵身跳起,准确地扑过去,将逃跑中的旅鼠按在地上,一口吞下去。在旅鼠稀少的冬天,狐狸的日子特别难过,但它们忍饥挨饿的能力很强,可以连续几天甚至几个星期不吃东西而不至于饿死。

狐狸也是母性当家,雄性狐狸在外面到处游荡。早春季节,雄狐便不断地到雌狐领地去造访,交配之后则一走了之,对抚养幼崽不负任何责任。四五月份,幼狐出世,食物丰富的年景,一窝甚至能生下十几个幼仔。旅鼠少时,狐狸只好节制生育,往往会一年甚至连续几年不生仔。若按毛色来分,北极狐狸有两个品种:一种是变色狐,在夏天,这种狐狸背部为黄灰色,而脸部和腹部则为灰白色。一到冬天,全身变成洁白,不仅便于伪装,而且也提供了很好的绝缘和保暖作用。另一种则是蓝狐,一年到头全身都呈蓝灰色,绒毛很长,非常漂亮。按理说,无论是在冬天还是夏天,这种颜色对于伪装似乎都很不利。但蓝狐主要是在海边活动,因此,蓝色的海水也可抵消一部分不利因素。实际上,这两种狐狸并没有严格的种族界限,而是互相重叠和混居,相互通婚,母狐对雄狐的颜色并不挑剔,通常是来者不拒。

狐狸之所以能在北极严酷的自然环境下生存下来,完全得益于它们那身浓密的毛皮,即使气温降到零下四五十度,仍然可以生活得很舒服。然而,有其利必有其弊,它们也正是倒霉在这身毛皮上,成了贪得无厌的毛皮商们的摇钱树。

爱斯基摩人既不认为狐狸有多么狡猾,也不觉得它们有多么美丽,以致于美到可以变成狐狸精的程度,也许是因为司空见惯的缘故。然而,北极狐狸确实很美,特别是奔跑起来,像是一团流动着的雪,而那轻盈的步伐,使人不禁想起了狐步舞。

在北极的食肉动物中,比狐狸大的就是狼,但它们捕食的目标却大不相同。狼虽然对送到嘴边的旅鼠和兔子之类小动物也不肯放过,但它们追逐的主要是驯鹿和麝香牛之类的大目标,这是由于它们的生活方式所决定的。狼群总是集体捕猎,分而享之,如果跑了半天才抓到一只兔子,怎么能满足饥肠碌碌的群体的需要呢?当然,这也是大自然的规律,小的食肉动物捕食小的食草动物,大的食肉动物则捕食大的食草动物,各取所需,互不争食,只有这样,生态平衡才有可能维持下去。经过深入地观察和研究之后,人们终于发现,狼群的社会生活原来是相当复杂的,在每个群体当中都有一个雄性首领,实际上是一个独裁者,或者“皇帝”,实行着严格的等级制度。一旦捕到了猎物,首领必须先吃,然后是它所钟爱的母狼,即“皇后”和“贵妃”之类,接着则是怀孕的或者正在喂养幼仔的母狼,最后才是其它的公狼和尚未成熟的母狼。母狼成熟一般要在两年以上,而第一次交配一般要到三岁或四岁,在这之前,它们必须和其他公狼一起,在群体中担任捕猎和防卫等公共服务性的角色。不仅如此,作为首领的公狼,还享有性交专有权,只有它才有权利和母狼交配,把所有母狼都置于自己的监护之下,其他公狼只能靠边站。

不过,与人间的皇帝不同的是,狼的统治者不是终身制,其他公狼随时都在觊觎着它的地位,一有机会便会发起挑战,使用武力把它赶下台去。而且,一旦下台,则降为平民,其地位往往连一个普通的成员都不如。新的统治者又会选出自己的所爱,建立起新的秩序,一朝天子一朝臣,这一点与人类又极为相似。当然,新上台的首领也必须担当起组织和指挥捕猎的重任,通常都是选择一头离群的驯鹿或麝香牛,一般都是弱小或年老者,作为进攻的目标,从不同方向悄悄包抄过去,靠近以后再突然发起进攻,猎物如果逃走,便会穷追不舍,而且往往分成几个梯队轮换作战,以便保存体力。无论是驯鹿还是麝香牛,一旦被狼群选中,便会死缠硬磨,穷追不舍,所以很难逃脱。这就是为什么,人们总是认为狼群特别残忍。当然,狼的嚎叫,特别是在深夜,也足以令人心惊胆颤,毛骨悚然,使狼的形象变得更加可怖。但是在北极,若从生态平衡的角度来看,狼也是不可缺少的一环,它们是驯鹿和麝香牛等大型食草动物的制约因素。

北极熊是北极最大的食肉动物,高高在上,站在食物链的顶端,连人类也不放在眼里。

但是,如果从生态平衡的角度来分析,也许会提出这样的问题:既然狼群的捕获目标,已经是驯鹿和麝香牛等最大的食草动物,北极熊吃什么呢?它们岂不是多余的?如果仅从陆地上来看,北极熊的存在确实有点多余,如果这种庞然大物也在草原上逛来逛去,不仅会对本来就为数不多的驯鹿和麝香牛等造成巨大的威胁,也会与狼群争食,使狼群陷入挨饿的境地。

然而,大自然自有巧安排,北极熊主要生活在北极洋的大冰盖上,那里有大量海象和海豹之类,正好找到了用武之地。巨大的北极熊身长可达三米,体重可达800公斤,一次就要吃40多公斤的东西,陆地上哪有那么多东西去供它们享用呢?

既然生活在海上,就要学会游泳,而北极熊个个都是游泳健将,在冰冷刺骨的海水里,可以自由自在地连续畅游几十甚至几百公里。与其他熊类不同的是,北极熊从不冬眠,只在天气最坏的时候,缩起脑袋睡上几个小时。母熊通常是躲在自己掏出的雪洞里,一睡就是好几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