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安县里下河地区水利规划报告_第1页
海安县里下河地区水利规划报告_第2页
海安县里下河地区水利规划报告_第3页
海安县里下河地区水利规划报告_第4页
海安县里下河地区水利规划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通市里下河地区水利建设规划PAGE40规划区的概况规划区范围江苏里下河地区位于苏中平原,是江苏省重要的商品粮棉生产基地,其范围为:里运河以东,苏北灌溉总渠以南,扬州至海安县328国道~拼茶运河以北,海堤以西。介于东经11908~12056北纬3225~3407之间。呈一碟形洼地,四周高,中间低。海安县里下河地区位于省里下河地区的东南角,地处海安县西北部,东以通榆运河为界,西于姜堰接壤,南以通扬运河为界,北于东台市毗邻。海安县里下河是南通地区的低洼地。现辖九个乡镇的全部和四乡镇的部分地区,总面积422.4km2,占全县总面积的38.1%,总人口39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39%,为南通市唯一的江苏省里下河地区的一部分。表1:海安县里下河地区基本情况表(1999年)地区人口(万人)总面积(km2)农作物产量(亿kg)海安县里下河地区39.0422.420.652.86区域特征地形、地貌海安县里下河地区为整个里下河地区的高地,地势南高北低,东高西低,向西北倾斜,同时根据地形地势和水利条件,该地区分为两片:南片为半高地,总面积168.4km2,地面高程3.0—4.0m(废黄河基准面,下同),无专门防洪除涝设施;北片为低洼圩区片,总面积254km2,地面高程平均2.5m,最低的仅1.6m,已筑堤封闭,并建闸、站配套。表2:海安县里下河地区地面高程情况地面高程(m)5.1~4.04.0~3.03.0~2.02.0以下422.42.90.7192.745.6192.145.534.78.2海安县里下河地区以水网区和低洼圩区为其地貌特征。成土母质为湖相沉积物和黄泛沉积物,属水稻土和沼泽土。植被以栽培作物为主,自然植被较少,夏熟作物以三麦二豆及油料作物为主,秋熟作物以水稻、棉花、玉米为主,辅以种植胡桑果树、西瓜蔬菜等。水文、气象气温多年平均气温14.6℃,最高气温38.6℃,最低气温-10.6℃。最高月平均平均气温30.8℃,最低月平均气温-0.9℃,多年平均日照2176.4小时,平均无霜期222天。降水该地区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受海洋调节及季风环流的影响,具有四季分明,降水充沛的特点,本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061.3mm,最大年降水量1623.5mm(1954年),最小年降水量485.3mm(1978年)。因梅雨水和台风的影响,全年约55%的降水量集中在汛期6~9月份,其中又以7月份最多,占全年的77%左右,而此时正值秋季农作物生产的旺盛期,易引起农田田间积水,影响农作物的生产。全年降雨天数大于10mm的天数为31.9天,大于等于25mm的天数为10.7天,大于50mm的天数为2.8天,全年平均降水日数为121.7天,月最大降水量287.1mm,历年最大三日暴雨量为556.5mm(1960年8月2-4日)。内河水位本区内河正常水位1.20m,警戒水位1.90m,每年短时间水源紧张时水位0.50~1.20m。该流域最高水位都是集中暴雨形成的,如1960年8月4-5日,最低水位主要原因是长江(枯)水位和工农业生产集中大量用水造成,地下水埋深多年平均汛期地下水埋深为0.5m左右,非汛期为0.7m左右,雨季接近地面。水系概况海安县里下河地区与外界连接的一级河道有新通扬运河和通榆运河。新通扬运河通过江都水利枢纽工程和泰州引江河为海安里下河地区提供主要的灌溉水源和涝水入江的通道;通榆运河为海安里下河地区涝水入海的主要通道。海安里下河地区一级河道情况见下表:表3:海安里下河地区一级河道现状参数统计表河名河底边坡青坎19.50-1.0~-1.5101:23.5~4.50~10通榆运河8.98-1.0~-1.5101:23.0~4.00~10海安县里下河地区内部有8条骨干河道构成内部骨干河网,东西向的有3条:墩北河、海溱河、官河;南北向的有5条:串场河、胡墩河、瓦南河、戚湾河、东塘河。海安里下河地区二级河道情况见下表:表4:里下河地区二级河道现状参数统计表河名河底边坡青坎串场河18.72-0.5~-1.18~251:0.5~1:2.52.5~4.00~10胡墩河13.85-0.5~-1.24~201:0.5~1:2.02.0~3.20~5瓦南河24.41-0.5~-1.75~281:0.5~1:2.02.5~2.90~5戚湾河13.41-0.4~-2.54~101:0.5~1:2.02.5~3.80~8东塘河17.04-0.0~-1.84~321:0.5~1:2.02.2~2.70~5宫河11.0-0.5~-1.020~521:0.5~1:2.02.3~2.80~6墩北河13.8-0.5~-1.015~401:0.5~1:2.02.2~2.70~7溱河32.170.5-2.05~201:0.5~1:22.4~3.50~10历史灾情海安县里下河地区因其地势低洼,河网纵多,既是鱼米之乡,也是多灾之邦。历史上平均二、三年出现一次水旱灾害。新中国成立以来的47年中(1950~1997),曾出现水旱灾害22次。其中1954、1962、1965、1991出现大涝,1953、1959、1966、1978、1992、1994、1997年为大旱。洪涝为其主要灾害,其次才是干、渍灾害。1954年,梅雨。自6月12日至7月30日梅雨期长达49天,面平均雨量641mm,大面积农田受淹。1962年,台风暴雨。从9月5日至7日,14号台风过境。全区普降大雨242.9mm,加上沿海垦区高水倒入里下河地区5亿m3,全区农田全部受淹,损失惨重。1991年,梅雨。自5月21日至7月15日,梅雨期长达56天,比常年多30天,入梅时间较常年早20天,梅雨总量大,连续暴雨多,是建国后里下河地区最严重的一次水灾。表5:海安里下河地区农业水灾统计表(1991年)地区受灾面积(万亩)收失面积(万亩)重灾面积(万亩)轻灾面积(万亩)农业损失(万元)海安县里下河地区18.167.26.65.3616352表6:海安里下河地区农业干旱统计表(1997年)地区受灾面积(万亩)收失面积(万亩)重灾面积(万亩)轻灾面积(万亩)水产面积(万亩)海安县里下河地区25.761.63.6120.550.17水利建设存在的问题涝水外排出路不畅海安县里下河地区的排洪是通过四大港(黄沙港、斗龙港、新洋港和射阳港)东排入海的,因远离四大港,又受下游洪水的顶托,排洪十分缓慢,每遇较大汛情,外河水位长期居高不下。1991年特大洪涝期间,从7月16日雨止后的3.29m水位降到8月3日的1.94m,历时19天,平均每天仅退水7cm。又因骨干排涝河道几十年来基本未曾整治,现普遍深浅不一,宽窄不等,又完道多,小滩多,且河床淤积严重,排涝迂回不畅。防洪隐患没有完全消除现有750.56km圩堤仍有159.5km未达标(堤顶高程不低于4.5m,顶宽不少于2.5m),部分圩堤规划不尽合理,阻碍了骨干河道的行洪,汛期防洪矛盾特出。半高地设防还未到位,防洪威胁依然严峻。圩内除涝降渍能力较低现还有15个圩区无固定排涝动力,18个圩区排涝模数不足0.8m3/s/km2,加之现排涝站老化严重,实际排涝流量能力较低;渍害问题则更为特出:一方面圩内河网凌乱,级差不明,排水迂回不畅;另一方面丰产沟深度不足,又灌排混用,串灌串排,加剧田间渍害。内部河网严重淤积现里下河地区河网深浅不一,宽窄不等,疏密不均,有网无纲,水流曲折迂回。又淤积严重,目前圩外河道普遍淤高1.0~2.0m,圩内河道淤高0.7~1.0m,且水花生、芦柴等杂草丛生,到目前仍有70%以上的河道未曾改造过。闸站等配套工程险工险患依然存在。圩口闸目前尚有110座急需修建,其中18座在1991年特大洪涝灾害中打坝封死至今。排涝站大部分仍为苏Ⅱ、苏Ⅳ型污水泵站,装置效率普遍较低,目前仍有120多座排涝站急需改造。另外还有1300多座灌溉站、1500多座农桥,因资金短缺,现仍带病运行。重建轻管现象仍然严重。工程管理粗放,管理责任制因管理经费难以落实而不到位,人为损坏水利设施的现象也时有发生。规划的原则和标准规划原则根据省里下河地区防洪除涝规划的总体布置,结合海安县里下河地区现状工情的特点,按照“区别对待,明确重点,除险加固,全面达标,满足灌溉,及时除涝,有效控制地下水位”的总原则,结合需要和可能,分析工程的紧迫程度和影响大小,合理安排,优先实施最紧迫、最重要的工程。本次规划以现状圩堤为主进行加固达标,局部可稍作调整;堤身端面达标与堤防除险加固相结合;必要的护坡工程与土方工程相结合;圩堤达标与沿线涵闸除险加固统筹考虑;重点考虑圩内排涝问题;统筹考虑灌溉水源和水质的保护;防洪、除涝、灌溉得到保证的同时,完善工程管理设施。规划水平年根据《江河流域规划编制规范》(SL201-7)规定,“编制规划近期远期两个水平,并以近期为重点。水平年宜于国家建设计划及长远规划的年份尽可能一致。”又参照规范条文说明,“规划时多对以后的10~15年为近期水平年,对以后的20~30年或更远一些为远期水平年。”本次规划基础资料搜集截止到1997年。根据规范要求,并考虑实际情况,确定如下:规划基准年:1999年规划近期水平年:2010年规划远期水平年:2020年防洪规划圩堤防洪标准根据江苏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江苏省淮河流域湖洼治理里下河地区易涝区防洪治涝规划》中提出的近期水平年的圩堤标准:遇1991年雨情,里下河地区不破圩。对照该工情,圩堤顶高必须达到4.5m,顶宽2.5m,内坡1:2,外坡1:1.5;防洪墙顶高程4.5m。工程规划海安县里下河地区圩堤共长750.56km,其达标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包括了圩堤的加高培厚加固工程(土方、防洪墙、白蚁整治)、重点地段的护坡工程、险工建筑物的加固改造工程及管理通讯等设施。加高培厚加固圩堤(1)、堤线确定海安县里下河地区圩堤是历经多年数次加高培厚而形成的,历经多次的洪水考验,具有一定的防洪能力。圩堤走向结合土地利用规划和农业区划,适当照顾行政区划,尽量沿着圩区骨干河道,同时要求工程量和工程费用小,压占土地少。本次圩堤达标建设原则上仍以现状主圩堤线为达标建设堤线,局部地段作适当调整:一是原圩堤没有沿骨干河道,灌溉抽水、排涝出口有困难;二是经分析论证,有利于防洪安全,缩短防洪战线;三是企业段没有达标的圩堤,可以对堤线作适当调整局部改线。(2)、堤身断面堤顶高程为设计水位加超高。设计水位根据《里下河地区易涝区防洪治理规划》(1999.10)中采用1991年不破圩水位,安全超高取0.5m,同时考虑抗滑防渗稳定确定圩堤标准:顶高程4.5m,顶宽2.5m,内坡1:2,外坡1:1.5。防洪墙顶高程4.5m。(3)、土方工程根据确定的堤线,圩堤总长750km,其中对北片低洼圩区片,已达标591.6km,加高培厚堤线长159.5km,对南片地面高程低于3.5m,还没有设防的半高地片,必须尽快修筑圩堤,新增圩堤150km。(4)、防洪墙工程对于没有达标的企业段圩堤,或土源紧张的堤段,可新建防洪墙代替圩堤,总计需新建防洪墙35km。护坡工程护坡工程根据各地堤段的具体情况而定。对于圩口闸河道两侧,局部重点堤段。护坡一般上限做到历史最高水位线,下限做到平滩面,计需新建护坡160km,加固护坡35km。建筑物的除险加固海安县里下河地区圩口涵闸有1800座,大部分建设年代久远,老化损坏现象严重,已成为防洪隐患,首先必须根据设计水位对各建筑物进行防渗、稳定、强度复核,针对各个建筑物存在的不同问题进行维修、加固。对其中病险严重加固困难需拆除重建的要进行分析论证。计需加固120座。建立健全管理、防汛通讯、水文观测设施目前江堤管理机构尚未全部建立,管理设施也不完善,防汛通讯、交通工具、水文观测设施也不齐全,必须建立健全并完善各项管理设施。除涝规划设计标准设计年型治涝设计标准,即规划工程拟达到的治涝能力,一般以涝区发生一定重现期的暴雨后作物不受涝灾为准。规范要求“治涝标准应根据涝区受灾情况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从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综合论证选定。所要求的治涝标准一时难以达到时,可提出分期实施意见。”因此,在分析各年雨量强度、雨型分布及致涝成因的基础上,仍沿用里下河地区以往规划采用的典型年法,确定设计年型。(1)、正常年型选用1965年型。确保里下河地区不受涝,这也是1981年规划提出的治涝标准,应作为规划近期水平年达到的治涝标准。(2)、非常年型选用1991年型。这一年是对全区发生重大影响的雨型年,是近期工情考验的实际年型。1991年型不破圩,应作为规划近期水平年里下河地区堤圩挡御河网高水位的目标。设计水位根据1965、1991年雨型,参考江苏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里下河地区易涝区防洪治涝规划》(1999.10),省里下河地区河网排水设计水位兴化为2.5m,圩堤防御水位4.5m,海安县里下河地区实况水位、现状工情水位和规划工情水位如下表所示:代表站1965年型1991年型实况水位现状工情规划工情实况水位现状工情规划工情海安3.123.082.383.524.023.26现状工情现里下河地区河网深浅不一,宽窄不等,疏密不均,有网无纲,水流曲折迂回。又淤积严重,目前圩外河道普遍淤高1.0~2.0m,圩内河道淤高0.7~1.0m,且水花生、芦柴等杂草丛生,到目前仍有70%以上的河道未曾改造过。主要造成以下不良影响:行洪不畅;河网滞蓄能力降低;抬高地下水位。表8:里下河地区河道现状统计表河名河底边坡青坎19.500~10通榆运河8.980~10串场河18.360~10胡墩河12.00~5瓦南河19.00~5戚湾河东塘河17.00~5宫河11.00~6墩北河14.00~7溱河规划布局根据原圩区河网的布局,将东西向的新通扬运河、溱河、墩北河、官河,南北向的东唐河、戚弯河、瓦南河、胡墩河、串场河、通榆运河作为骨干河道,其中官河、新通扬运河同时作为内部河网汇水西排的通道,通榆运河作为汇水北排的通道。计算条件及计算结果计算条件(1)、正常年型根据1965年实况水位和1999年的现状工情水位可以看出,当遇到1965年雨型的降水时,海安县里下河地区现状水位较原水位降低4cm,这说明该地区受南片抽排影响明显增强,即海安县里下河地区的涝水主要通过新通扬运河汇水西排,由高港站和江都站抽排入江。根据规划工情的设计工况,当遇到1965年雨型的降水时,海安县里下河地区河网外排能力必须保证海安县站水位控制在2.38m。同时对1965年雨型进行分析,三日降雨185.9mm,按频率计算,相当于8年一遇,最大七日降雨225mm,亦相当于8年一遇。(2)、非常年型对1991年雨型进行分析,最大七日降雨377mm,按频率计算,相当于80年一遇。根据规划工情的设计工况,当遇到1991年雨型的降水时,海安县里下河地区河网外排能力必须保证海安县站水位控制在3.26m,可以用来校核内部河网整治后的过流和滞蓄能力。河名长度(m)汇流面积(km2)现状工情过流能力(m3/s)设计工情过流能力(m3/s)新通扬运河19.50通榆运河8.98串场河18.36胡墩河12.0瓦南河19.0戚湾河东塘河17.0宫河11.0墩北河14.0溱河计算结果根据设计工况的计算条件,采用瞬时单位线法计算洪峰流量,采用均匀流公式,计算出海安县里下河地区主要骨干河道整治的标准:表10:里下河地区骨干河道整治标准:河名河底边坡青坎19.500~10通榆运河8.980~10串场河18.360~10胡墩河12.00~5瓦南河19.00~5戚湾河东塘河17.00~5宫河11.00~6墩北河14.00~7溱河5、灌溉规划规划的指导思想与目标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围绕省政府提出的“建设国内一流、世界先进的现代化水利基础设施体系”的目标,为农业发展、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服务,实行兴利除害结合,开源节流并重,以增加灌溉水源为中心,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农业、农村经济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水环境。治理原则服务于、服从于农村经济发展的原则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坚持除害与兴利结合、开源与节流并重的原则。坚持远近结合,量力而行的原则。因地制宜、讲究实效的原则。治理目标(1)、发展节水灌溉,推进优质高效农业发展。到2010年里下河地区基本首实现渠道防渗化,发展发展喷、滴、微灌万亩。与此同时,所有旱涝保收农田建成优质高效粮生产基地,实施喷滴灌的农业用地建成高效特经和果品等生产基地。(2)、抓好灌区改革,提高渠系水利用系数。到2005年,渠系水利用系数达η水≥0.65,到2010年达到0.7。(3)、建立健全灌溉的服务管理体系一是理顺关系,适应乡镇合并的新情况;二是搞好技术培训,使非水利专业人员能胜任水利工作;三使狠抓基础设施建设,添置各类仪器;四是搞好综合经营,壮大水利经济;五是发展水利机械,增强服务功能。工程措施与排涝相结合,疏浚骨干河道,增加灌溉水源。合理调整灌区,拆并灌溉车口,提高灌溉标准。建设防渗渠道,减少输配水的损失。发展喷、微、滴灌,适应农业结构的调整。加快泵站改造,提高泵站装置效率非工程措施推广科学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建立健全水利服务管理体系;推广节水灌溉和科学栽培技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6、水资源水质保护规划里下河地区水质现状及污染原因地表水根据南通市水利局1999年《水质简报》提供的基本数据可以看出,海安县里下河地区的新通扬运河明道桥断面为劣于Ⅴ类水断面,三里闸海安县水厂断面为Ⅳ水断面。明道桥断面污染特别严重,该河段水体黑臭;溶解氧为0,化学耗氧量高达87.5mg/l,超标近5倍,为南通市监测的47个断面之最大,非离子氨、挥发酚、生化需氧量均超Ⅲ类水标准;海安县水厂断面主要污染指标是非离子氨、亚硝酸盐氮,其中亚硝酸盐氮超标2.7倍,这说明该断面近期受到有机污染,分析原因:主要是海安县镇有关企业向新通运河大量排污所致。串场河仇湖缫丝厂断面主要污染指标为非离子氨,超标1.5倍,亚硝酸盐氮超标1.5倍,这和缫丝厂排污有一定的关系,属Ⅳ类断面。表11:海安县里下河地区河流水质类别表地下水根据南通市水利局《水质简报》(1999第四期)的结果可以看出,海安县里下河地区浅层地下水污染十分严重,氯离子、矿化度、总硬度、氨氮、高锰酸盐指数、总铁等指标全部超标。水质保护规划水质保护规划的原则为使里下河地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针对里下河地区环境污染,水质型缺水的实际存在的问题,提出水质保护规划,并结合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的战略措施,协同里下河地区经济发展规划、国土资源与城市发展规划、环境保护规划、水利总规划、农业发展等规划相衔接。坚持开发利用与保护并举,当前和长远共同兼顾的原则。采取措施加强宣传,提高资源保护与环境意识,增加执法力度。各污染源排放企业,加强技术改造,调整产品与产业结构,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增加更新污染治理的设备。实行清洁生产。在2005年之前,各排污企业实行达标排放。扩大新建污水处理厂:海安县建成与排水量规模相匹配的污水处理厂,在2010年之前投入生产,产生环境效益,并执行好排污者付费制度。建立高效生态农业,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7、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供需分析代表年型的选取水资源的“供”与“需“本身是一种随机变量供水频率和需水保证不一定同步,总要根据一定的雨情、水情、旱情进行分析计算,因此,必须选取代表不同保证率的供水量,需水量的代表年型来分析计算,而不同保证率的供水量需水量与降水量的频率有密切的关系,年内降雨的多寡对水资源供需分析至关重要,同时考虑到作物生长期灌溉的特点,以便于水量调度和工程管理,因此,选定灌溉水文年(上年10月1日至本年9月30日止)的雨量及汛期(6-9月)作为选取代表年的依据。海安县里下河内有2个雨量站,其中海安站资料系列长度为44年,墩头站资料系列长度为24年,现以海安站为代表,以汛期雨量为主,参照墩头站来选取不同保证率的代表年型,即现状年(1990年),平水年(P=50%),中等干旱年(P=75%),特殊旱水年(P=95%)四种。经海安、墩头二站雨量资料分别进行频率计算和频率曲线选配,以及区域内近期雨量资料系列,确定各代表年型为:平水年为1990年,中等干旱年为1982年,特殊干旱年为1978年,现状年为1990年。计算结果水文年多年平均雨量为1061.3毫米,多年平均汛期雨量为626.7毫米,供需分析代表年选取结果如表:海安县水资源供需分析代表年型选取表年型曲线查算年雨量曲线查算汛期雨量选取年份汛期雨量保证率%水文年雨量保证率典型年份平水年p=50%1036.0610.01953616.649.0978.259.219901957601.651.3981.458.91990607.249.81083.143.6中等干旱年份p=75%870.0460.01964474.972.51071.445.019821982478.372.09555.562.51971440.377.4784.685.1特殊干旱年份p=75%656.0263.01976289.493.5848.777.719781978217.196.4526.698.91994228.096.6592.797.4区域水资源总量水资源是一种动态资源,大气降水是地表水资源和地下水资源的主要补给来源。某一地区降水的多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地区水资源丰枯程度,本章在评价水资源总量同时,对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均统一评价,以免水量重复计算,同时考虑过境水量。地表水资源海安里下河地区采用墩头相应的雨量资料作为该区面雨量值。地表水资源由降水产生,受降雨的时空颁,地形、土壤、植被等下垫面因素的影响,因而地表水资源的计算针对不同的垫面条件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水面:R水面=p—α×E601旱地:R旱地=[(p+pa-cp)3]1/3-c1式中:R水面、R旱地分别为水面、旱地泾流量。P:面平均雨量(mm)E601:水面蒸发量(mm)Pa:前期影响雨量(mm),由公式pa,t+1=K(Pa,t+Pπ)日计算,其中K=0.93,Imam=90mm.α1:自然水体与蒸发器蒸发折算系数;分月α1值表示:自然水体与蒸发器蒸发折算系数月份123456789101112α1.050.920.900.880.920.940.940.981.061.041.121.12C1、CP:旱地净雨计算参数,参阅《江苏省暴雨洪水图集》,CP=20、C1=115。、根据以上方法,对不同年型不同保证率的地表水资源进行分析计算,计算过程中,水田作旱地处理,其结果如表:海安县分区不同典型年地表泾流计算成果表单位:万m3代表年径流量区名现状年1990年平水年1990年中等干旱年1982年特殊干旱年1978年河北里下河地区13500。213500。27215.9-2412。7地下水资源地下水资源评价的主要内容是评价在水循环中能够得到恢复与更新,与大报降水和地表水体有直接联系的地下水资源,目的是确定地下水的储存量、补给量和可开采量及其分布情况,为地下水的合理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据。(1)、地质概况及水文地质条件海安县里下河地区地层属扬子地层层,江南地层小层,地表为第四系覆盖,基底埋藏深度较大,成因类型以河口三角洲相,河湖相为主,并兼有海相沉积,按地下水赋存条件,水陆性质,水动力特征进行划分。自上而下可分为五个含水层(组),即孔隙潜水含水层组;第Ⅰ承夺水含水层组;第Ⅱ承压水含水层组;第Ⅲ承压水含水层组;第Ⅳ承压水含水层组。孔隙潜水含水层(组)孔隙潜水主要赋存于50米以浅的第四纪全新统(Q4)地层中,为滨海—河口相沉积,具河口三角洲物征,含水层岩性为灰、灰黄色粉砂,亚砂土及粉细砂层,单井涌水量大于10立方米/日,最大可达100立方米/日,由于受海侵影响,多数为淡—微咸水、矿化度向黄海方向逐渐升高。第Ⅰ承层压水含水层(组)分布范围与潜水层基本一致,含水层组为上更新统(Q3)地层,顶板岩性为灰黄色来粘土及灰黄色亚粘土,局部为亚砂土、粉砂、亚粘土互层,顶板埋深40-60米,平均厚度为20-25米,底板岩性为灰黄,棕黄色亚粘土、粘土,南北颁不均匀,厚约15米,含水层由砂砾石、含砾粗砂、中粗砂、中细砂、细砂粉细砂组成,水位埋深1-4米,水温17-20C,单井涌水量一般为2000-3000立方米/日。第Ⅱ承压含水层(组)该含水层组分布不稳定,呈多层透镜状,为中更新统(Q2)地层组成,属海—陆交替相,以河、湖沉积为一般为160-180米,最深达195。20米,其厚度由西南向东北方向渐增,岩性以含砾中粗砂为主,单井涌水量在200-1000立方米/日,静水位埋深3-5米不等。区内除平潮以西及深部含少量淡水透镜体外,一般为咸水,分布不稳定,埋深较Ⅰ承压含水层(组)。第Ⅲ承压水含水层(组)该层含水层(组)为下更新统(Q1)地层组成,其分布受古地形、古河道演变制约,具河床、漫滩或冲积湖相特征,含水量水层顶板岩性为棕黄色亚粘土、粘土,含少量铁锰质结核及钙质结核,厚度一般为15-30米,最厚处可达58米以上,底板以棕黄、棕红色为主,恶化灰绿等杂色粘土、亚粘土,厚度大于10米,区内顶、底板隔水性良好,储有优质淡水。含水层岩性主要为灰白、灰黄、灰黑色,含砾中粗砾、粗砂、细中砂或砾粗砂、中细砂、粉细砂等,顶、底部含泥质万分较多,局部为泥砾、砂卵石层。Ⅲ承压水水温一般为22-24C,单井涌水量在1000-3000立方米/日,是区内极宝贵的水源,应珍惜,合理采用。第Ⅳ承夺含水层(组)该含水层为上第三纪(N)沉积地层,以河湖相沉积为主,埋藏较深,埋深在250-290米不等,厚度5.9-28.34米,含水量水层岩性主要为中细砂、含砾中粗砂、粗砂,少量砾卵石层及细砂、粉细砂层,夹薄层亚粘土,含炭化木及有机质残骸,顶底板隔水性良好,为粘土、亚粘土,色较Q1为深,水位埋深0.42-14.80米,单井涌水量大于1000立方米/日,属淡水。(2)地下水补给量地下水补给量是指单位时间内流入评价区间含水层的总水量。补给来源主要有大气降水垂直入渗补给、河流侧向补给,田间灌溉入渗补给不作考虑,同时,由于资料的原因,仅对降雨入渗补给,田间灌溉入渗、补给和地下水可开采量进行评价。降雨入渗补给量降量入渗补给量是指大气降水后入渗补给地下水的水量,它与计算区域的气候条件、降雨强弱、地下水埋深以及土质条件等诸多因素有关,是我县地下水资源的主要补给来源之一,对于平原水网地区,降雨入渗补给量用下式计算:UP=α×P×F式中:UP—降雨入渗补给量(mm);α—降雨入渗补给系数;P—分片南平均雨量(mm);F—计算区域面积(平方公里)根据海安里下河区域内的降雨强弱及土质条件α取0.21。经计算,海安县各代表年各分区地下水降水入渗补给量如表:海安县里下河分区不同典型降水入渗补给计算成果表单位:万m3区名代表年补给量里下河地区P=95%1978年4146.1P=75%1982年7183.2P=50%1990年9830.1现状年1990年9830.1田间灌溉入渗补给量田间灌溉入渗补给量是指田间灌溉下渗对地下水的补给,用灌溉净用水量乘以田间回归补给系数,即:U1=β×Q

灌式中:U1—田间灌溉入渗补给量(mm);β—田间灌溉回归补给系数;Q

灌—灌溉净用水量(mm)。β值的确定:田间灌溉回归补给系数β是指田间灌溉水入渗补给地下水的水量与灌溉水量的比值,它取决于土壤特征,灌溉定额、地下水埋深。由于各灌溉区无试验资料,现根据海安县境内土壤特征,灌溉定额和地下水埋深等情况β值取0.25。经计算,海安县里下河不同典型年分区地下水灌溉入渗补给量如表:海安县里下河不同典型年分区地下水灌溉入渗补给量单位:万m3区名代表年补给量里下河地区P=95%1978年5474.3P=75%1982年1489.5P=50%1990年1184.5现状年1990年1184.5地下水可开采量地下水机开采量的分析计算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地下水可开采量是指在经济合理、技术可能和不造成地下水持续下降、水质质恶化及其它不良后果条件下的可供开采的地下水考虑到浅层地下水富水性及含水量水层累计厚度、给水系数、导水性、砂层埋藏类型,海安里下河浅层地下水可采量可用下式进行估算。W开采=U总补给×β式中:W开采—地下水可开采量(万m3)U总补给—为现状条件下的总补给量(万m3)β—可开采系数。β值的确定:海安县境内河网交错,水系发达,地下水资源含水量量丰富,是地下水开采供水良好区,根据海安县的水文地质情况,β值取0.75,则海安县分区浅层地下水可开采量如表:海安县分区浅层地下水可开采量区名里下河地区可开采量8261.0(3)、入境水量海安里下河区工农业生产用水取自新通扬运河,水量主要由江都水利枢纽工程和泰州引江河引用长江水经新通扬运河入境,该区水系独立成网,错综复杂,河面宽阔,其水源条件比较可靠。一九九二年四月,南通水文水资源勘测处分别在新通扬运河、串场河设置断面进行流量测验,经计算,河北里下河地区的年入霁水量为2.6亿立方米,而特殊干旱年的1978年在不考虑外来水的情况下,河北里下河地区的实际缺水量为2.604亿立方米,可见在特殊干的情况下,里下河地区的入境水量能够满足该地区的工农业生产及人民生活的需要,基本上是以需定供。为满足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计算的需要,要以认定里下河地区各典型年的入境水量是该区各典型年在扣除当地水资源量后的实际缺水量。水资源总量水资源评价中水资源总量是指当地降水形成的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产水量,亦指通过各项人工措施能够开发利用的资源量。海安县区域内的水资源总量应为地表径流、地下径流和入境水量之和,并减去重复计算量。通过一至三节的分析成果,海安县分区不同年代表年水资源总量如表所示:海安县水资源总量计算成果表单位:万m3区名年型地表水地下水入境水量重复水量P=50%13500.211014.66703.51184.530033.8P=75%7215.98672.79002.91489.523402.0P=95%-2412.79260.426036.35474.327769.7从上述资料统计计算结果表明,在特殊干旱年海安县入境水占全年水资源总量的90.9%,以平水年为代表,按大气降水径流计算,地表水资源量为31323万立方米,人均占有量为318.4立方米,若加上地下水资源28830.7万立方米,人均占有量为611.5立方米,略高于全省人均558立方米,远低于全国人均水资源2710立方米。由此说明,海安县天然水资源是有限的,若遇一般干旱年仍需大量引用长沙水,以解决海安县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因而长江水资源是海安县最重要的供水水源。8、工程量及估算经费防洪工程(1)、圩堤达标工程海安县里下河地区圩堤共有750.56km,现有159.5km没有达标(顶高程4.5m,顶宽2.5m,外坡1:1.5,内坡1:2)。对以宅地、厂区的圩段,需增做防洪墙,对地面高程在3.5m以下的半高地地区全面筑堤进行封闭。调整、加固新建堤防需动土方350万方,投资2800万元。(2)、穿堤建筑物的达标更新闸站等配套工程,解决建筑物老化失修的问题。计划加固110座圩口闸和1500多座排水涵,新建150座闸站配套工程,估需投资2000万元。排涝、降渍工程(1)、骨干河道的整治整治骨干河道,解决排水出路的问题。随着省里下河地区泰州引江河的开通和通榆运河的全面扩浚以及即将形成的“四港三站”排水格局,海安县里下河地区拟整治南北向的骨干河道串场河、瓦南河、胡墩河、东塘河、通榆运河和东西向的骨干河道官河、墩北河、海溱河、新通扬运河与其相适应,整治骨干河道共长119.5km,土方298万m3,总投资2384万元。(2)、圩内、外河网整治以骨干河道为基础,按照科学合理的布局要求,调整、改造圩内外河道。根据不同地区的河道状况,因地制宜区别对待。需整治土方1360万m3,总投资5540万元。(3)、更新改造排涝站、整治田内沟系修筑隔渠、改造排涝站、整治田内沟系,解决涝渍问题。根据地形高地,搞好大圩区的隔渠修筑,分区排涝;进行排涝站的节能改造,更新以淘汰的泵站120座,提高排水效率;对田内沟系进行整治,灌排分开,级差分明,排水畅通,确保农作物的降渍要求。需总投资1500万元。灌溉工程改造灌区和灌溉设施,解决农田灌溉问题。根据水源、行政区划及田面平整度情况,调整灌区面积为500~1000亩适宜灌区,以每村修建2~4个灌溉站为宜,灌溉站尽量布置在圩外河上,以确保水源。逐步调整渠系布局,与排水沟相间布置,且全面搞好渠道清理。计划改造灌溉站450座,整修渠道1200km,总投资1300万元。表12:海安县里下河地区工程量汇总表整治对象工程项目土方量(万m3)配套建筑物(座)估算经费(万元)防洪工程圩堤达标3502800圩口闸110200排水涵15001000小计4800除涝工程骨干河道2982384圩内外河网13605540排涝站120600田内沟系200900小计9424灌溉工程整修渠道150750灌溉站450450农桥15001000小计2200合计164249、经济评价和综合分析经济评价由于现阶段对资金来源、筹措方式等都没有明确意见,不具备财务评价的条件,因此本章仅进行国民经济评价,即从国家整体角度评价规划方案的经济合理性。防洪有效防洪体系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安全保障,里下河洪涝灾害频繁,损失惨重,仅1991年大水,海安里下河地区农业损失约1.6亿,相当于本次规划的总投资。显而易见,完善海安里下河地区防洪设施,显得尤为迫切。灌溉、排涝、除渍海安县里下河地区地下水位高,影响农作物产量,浚深圩内外河道,新建、维修泵站,扩大水源为工业、农业和生活用水提供保障,有效排除涝水从而缓解防洪压力,降低地下水位为农业增产提供有利的条件。保护水资源保护水资源水质,使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相适应,根据水质型缺水的实际存在的问题,提出水质保护规划,并结合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的战略措施,协同里下河地区经济发展规划、国土资源与城市发展规划、环境保护规划、水利总规划、农业发展等规划相衔接。坚持开发利用与保护并举,当前和长远共同兼顾的原则。总之,里下河水利产业硬件和软件的彻底的改造,对当地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具有较重要的作用。综合分析本次规划主要针对海安县里下河地区水利现状的主要矛盾,对现有水利工程的整治和改造,从宏观上进行分析:本次规划依据和整治标准是根据南通市水利“十五”规划要求和标准,与国民经济发展总布局、规模和速度相适应。结合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的战略措施,提出水质保护规划。圩堤加高培厚的同时作为机耕道路,改善农村交通条件;圩堤内外河道浚深,为工、农业用水提供保障。新建污水处理厂,划分水质保护区,保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大规模新建水利工程,国家资金向水利产业倾斜,短时间内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其他产业的发展,但从长远的眼光上来看,消除洪水的威胁,水资有了保障,定能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附录一:主要参考文献和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布《江河流域规划编制规范》(1997-06-24)。江苏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江苏省淮河流域湖洼治理里下河地区易涝区防洪治理规划》(1999年10月)。海安县水利局《海安县里下河地区水利建设灾后治理规划》(1991年10月)。海安县水利局《江苏省海安县水资源利用现状分析报告》(1996年4月)。江苏省防汛防旱指挥部办公室《江苏省防汛防旱手册》。江苏省防汛防旱指挥部办公室《江苏省水利工程调度方案汇编》。《江苏省水文手册》(1976年1月)。《南通市水利志》(1994年)。《海安县水利志》(1986年12月)。海安县水利局提供的基础统计资料。南通市水利局、南通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水质简报》南通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南通市水资源功能区域划分》。附录二:海安县站降水资料及频率计算年份降水量排列kk-1(k-1)2(k-1)319511027.21641.82.080.98-0.020.00030.00019521266.61622.74.171.210.210.04420.0091953983.91509.46.250.94-0.060.00350.00019541622.71411.28.331.550.550.30320.1671955945.71334.210.420.90-0.100.00930.00019561509.41328.912.501.440.440.19570.08719571025.31323.414.580.98-0.020.00040.00019581097.51322.516.671.050.050.00240.00019591010.11288.618.750.96-0.030.00120.00019601334.81266.620.831.270.280.07590.02119611228.11259.822.921.170.170.03010.00019621411.21288.125.001.340.350.12140.04219631011.71211.427.080.97-0.030.00110.00019641085.61209.229.171.030.040.0014000019651211.41170.131.251.150.160.024800041966616.61118.133.330.59-0.410.1687-0.0691967729.61117.935.420.7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