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年院感知识岗前培训课件_第1页
XXXX年院感知识岗前培训课件_第2页
XXXX年院感知识岗前培训课件_第3页
XXXX年院感知识岗前培训课件_第4页
XXXX年院感知识岗前培训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医院感染知识岗前培训阿克陶县人民医院院感科医院感染知识岗前培训阿克陶县人民医院院感科简单介绍医院感染相关情况操作过程中的院感注意事项加强手卫生树立标准预防概念保证职业安全主要内容简单介绍医院感染相关情况主要内容

医院感染无处不在,

感染病例触目惊心医院感染无处不在,

感染病例触目惊心XXXX年院感知识岗前培训深圳妇儿医院切口感染事件

1998年4月至5月,深圳妇儿医院发生严重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在该院接受手术的292例病人中发生术后伤口龟型结核分枝杆菌感染158例,切口感染率达54.11%。原因:戊二醛浓度错配导致手术器械分支杆菌污染,从而引起切口感染。深圳妇儿医院切口感染事件1998年4月至5月,深圳妇儿医安徽宿州“眼球事件”安徽宿州“眼球事件”西安交大一附院8名新生儿死亡事件天津蓟县妇保院6名新生儿感染发生败血症,5名死亡山西省2所医院共20名患者血液透析感染丙肝安徽霍山、安庆、云南大理、江苏盐城、连云港、徐州等一系列血液透析感染丙肝事件……西安交大一附院8名新生儿死亡事件按卫生部正式公布医务人员感染率18.38%,其中天津39.38%北京25.43%山西17.64%

起因是社区感染,但其疫情的发展、失控多数与医院感染密切相关。SARS的最后控制也是得力于良好的医院感染控制措施!SARS按卫生部正式公布起因是社区感染,但其疫情的发展、失控多南丁格尔:医院不能给病人带来伤害,这是医疗活动的底线。南丁格尔:医院不能给病人带来伤害,这是医疗活动的底线。医务人员面临的职业风险2012年4月我国新发法定传染病692625例,其中艾滋病3392例,死亡数816,乙肝,101415例,肺结核128683例;预计2013年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100万;结核病患者约500万人(世界第二位);乙肝携带者1.2亿,约占人口总数10%,携带者占世界总数的1/3;……医务人员面临的职业风险2012年4月我国新发法定传染病692什么是医院感染?完整定义应包括三个方面: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不包括入院前已经开始或者入院时已经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无明确潜伏期:住院超过48小时以后发生;有明确潜伏期:住院时间超过平均潜伏期。什么是医院感染?完整定义应包括三个方面: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才发生的感染。无植入物术后30天以内;有植入物术后一年以内。医院工作人员职业性感染也属医院感染。如SARS(非典)、HBV(乙肝)、HCV(丙肝)、HIV(艾滋)感染等。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才发生的感染。随着医学科学的的发展,医院感染问题越来越引起医学界的高度重视,成为当今突发的公共卫生问题。随着人们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的提高,医院感染将成为今后医疗纠纷的热点和难点。随着医学科学的的发展,医院感染问题越来越引起医学界的高度重视13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医院感染暴发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

医院感染的5种主要传播途径直接间接接触传播飞沫传播空气传播共同媒介物传播病媒传播医院感染的5种主要传播途径直接间接接触传播飞沫传播空气医院感染的常见临床类型下呼吸道感染手术部位感染(SSI)泌尿道感染胃肠道感染血液感染(BSI)医院感染的常见临床类型下呼吸道感染那些是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那些是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17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

关键措施是什么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

关键措施是什么

把控制医院感染融入到每一个人的日常工作中

所有部门所有流程

所有器械所有物品

所有人员所有操作把控制医院感染融入到每一个人的日常工作19感染控制政策

手卫生制度感染控制政策

手卫生制度《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手卫生《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手卫生手部指甲长度不应超过指尖手部不应戴戒指等装饰物手部不应戴人工指甲、涂抹指甲油等指甲装饰物基本要求××手部指甲长度不应超过指尖基本要求××

洗手可以切断传播途径,是降低医院感染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洗手可以切断传播途径,是降低医院感染最经济、最有效的

控制医院感染

最简单,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方法

洗手严格实施正确的洗手规则,可减少医院感染20~30%控制医院感染

最简单,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方法洗24何时需要洗手?

1、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的物品和环境后2、触摸自己的脸部前3、离开病房、医院或诊室前4、脱去手套后5、接触病人前后如果没有明显的污染,可以用酒精类快速手消毒剂替代洗手何时需要洗手?1、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25五个指征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体液暴露后无菌操作前接触患者后接触患者前五个指征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体液暴露后无菌操作前接触患者后接触XXXX年院感知识岗前培训七字口诀内、外、夹、弓、大、立、(腕)七字口诀内、外、夹、弓、大、立、(腕)接受手卫生观念养成良好习惯接受手卫生观念29干手措施×××√×干手措施×××√×人员依从性差手皮肤刺激比酒精擦手效果差花费时间长每个护士8小时轮班使用皂液和水洗手:洗手7次/h,60秒/次,合计56分钟酒精性无水洗手液:洗手7次/h,20秒/次,合计18分钟需要皂液、水和干燥设施其他问题洗手缺点人员依从性差洗手缺点比洗手有更高的依从性比普通洗手和用抗菌产品洗手更有效比洗手对手部皮肤伤害少比洗手和戴手套浪费少所用时间少,作用快不需要水和毛巾速干手消毒剂擦手的优点比洗手有更高的依从性速干手消毒剂擦手的优点

如果没有明显的污染,可用速干手消毒剂擦手替代洗手。如果没有明显的污染,可用速干手消毒剂擦手替代洗手。国外流行病调查结果显示:40%左右国内调查结果显示:更低,有近50%的医护人员在不洗手的情况下从事医疗活动的,洗手合格率也仅有35.6%~73.63%洗手依从性现状国外流行病调查结果显示:40%左右洗手依从性现状XXXX年院感知识岗前培训XXXX年院感知识岗前培训XXXX年院感知识岗前培训好好学习天天洗手关爱生命关爱健康好好学习天天洗手关爱生命关爱健康38感染控制政策

标准预防与个人防护措施感染控制政策

标准预防与个人防护措施医务人员应如何自我保护?--标准预防--安全操作医务人员应如何自我保护?--标准预防40什么是标准预防?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时均应视其具有传染性,须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黏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XXXX年院感知识岗前培训41

1、隔离对象:将所有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视为有传染性,需要隔离;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

2、防护特点:强调双向防护,既要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又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至病人;

3、隔离措施: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微粒隔离。三个基本特点1、隔离对象:将所有病人血液、体液、42

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包括手卫生,根据预期可能的暴露选用手套、隔离衣、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屏,以及安全注射。也包括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处理患者环境中污染的物品与医疗器械。标准预防基于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不包括汗液)、非完整皮肤和黏膜均可能含有感染性因子的原则。标准预防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XXXX年院感知识岗前培训44

个人防护用品手套口罩防护服与隔离衣眼罩与面罩帽子长统胶靴/鞋套个人防护用品手套标准预防的具体措施

1、手卫生:洗手、手消毒、戴手套2、适时戴口罩、穿隔离衣、防护服、鞋套3、医务人员的工作服、脸部及眼睛有可能被血液、体液、分泌物等物质喷溅到时,应当戴一次性外科口罩或者医用防护口罩、防护眼镜或者面罩,穿隔离衣或围裙;4、处理所有的锐器时应当特别注意,防止被刺伤对病人用后的医疗器械、器具应当采取正确的消毒措施标准预防的具体措施1、手卫生:洗手、手消毒、戴手套46如何正确的戴口罩佩戴口罩前必须清洁双手口罩应完全覆盖口鼻和下巴,与面部吻合严密口罩有颜色的一面向外将所有固定口罩的绳索系好,或将口罩的橡皮带固定在耳朵上口罩藏有铁丝的一面要固定在鼻梁上,以防止漏气口罩受污染时应立即更换如何正确的戴口罩佩戴口罩前必须清洁双手将口罩戴上,金属软条应该向上头带分别绑于头顶后及颈后你会正确佩戴口罩吗?将口罩戴上,金属软条应该向上头带分别绑于头顶后及颈后你会你会正确佩戴口罩吗?将金属软条向内按压至该部份压成鼻梁形状完成时,口罩必须覆盖鼻至下巴,紧贴面部你会正确佩戴口罩吗?将金属软条向内按压至该部份压成鼻梁形状完N95口罩佩戴方法按面型选择普通/细码型号,拉松头带。金属软条向上,将手穿过头带。戴上口罩,头带分别置於头顶后及颈后。N95口罩佩戴方法按面型选择普通/细码型号,拉松头带。金属软N95口罩佩戴方法将双手的食指及中指由中央顶部向两旁同时按压金属软条检查妥当

正确检查:双手轻按口罩,然后刻意呼吸,空气应该不会从口罩边缘泄漏

负压检查:双手轻按口罩,然后刻意呼吸,口罩中央会稍凹陷N95口罩佩戴方法将双手的食指及中指由中央顶部向两旁同时按压手套的使用★使用手套不能替代手部清洁——不论洗手或擦手

★在可能接触到血液或其它具有潜在传染危险的物质、粘膜或皮肤破损处时必须使用手套★在护理病人后要脱去手套,不要戴同一双手套护理一个以上的病人★在护理同一个病人时,如果要把手从一个污染的身体部位移至清洁的部位时,必须更换或脱去手套。接触污染部位后如果要再接触清洁的部位或附近的物品,必须更换或脱去手套★手套不能重复使用。如果要重复使用手套,必须用适当的方法确认手套的无菌及完整性

手套的使用★使用手套不能替代手部清洁——不论洗手或擦手52在进行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分泌物或其他有潜在传染性物质飞溅到皮肤或衣服上时,应穿隔离衣。最好使用能防水的隔离衣。选择隔离衣时应注意保证能遮盖全部的衣服和外露的皮肤。保持隔离衣里面及领部清洁,穿隔离衣时勿接触面部等。隔离衣污染时应立即更换。不能重复使用一次性隔离衣。隔离衣在进行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分泌物或其他有潜在传染性物质飞溅到感染控制政策

隔离制度感染控制政策

隔离制度接触传播:如肠道感染、多重耐药菌感染、皮肤感染等;飞沫传播:如百日咳、白喉、流感、病毒性腮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空气传播:如麻疹、水痘、肺结核、SARS等。隔离预防预防原则: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隔离与预防。接触传播:如肠道感染、多重耐药菌感染、皮肤感染等;隔离预防预患者应隔离治疗,限制活动悬挂隔离标识接触隔离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应戴手套;手上有伤口时应戴双层手套摘手套后,必须进行洗手和/或手消毒进入隔离病室,从事可能污染工作服的操作时,应穿隔离衣接触甲类传染病应按要求穿防护服接触传播:主要感染控制方法患者应隔离治疗,限制活动接触传播:主要感染控制方法患者应隔离治疗负压病房悬挂隔离标识严格空气消毒病人条件允许时,佩戴外科口罩医务人员进入患者病房时戴帽子、N95口罩进行可能产生喷溅的诊疗操作时,应戴护目镜或防护面罩,穿防护服接触隔离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应戴手套空气传播:主要感染控制方法患者应隔离治疗空气传播:主要感染控制方法患者应隔离治疗,限制活动悬挂隔离标识加强通风,或空气消毒病人条件允许时,佩戴外科口罩与患者近距离(1m内)接触,应戴帽子、N95口罩进行可能产生喷溅的诊疗操作时,应戴护目镜或防护面罩,穿防护服接触隔离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应戴手套飞沫传播:主要感染控制方法患者应隔离治疗,限制活动飞沫传播:主要感染控制方法咳嗽礼节咳嗽礼节感染控制政策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感染控制政策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感染性废物:携带病原微生物具有引发感染性疾病传播危险的医疗废物(换药敷料、引流袋、棉棒、针管、输液管、手套、抽血试管等)。病理性废物:诊疗过程中产生的人体废弃物和医学实验动物尸体。损伤性废物:能够刺伤或者割伤人体的废弃的医用锐器(针头、刀片、玻璃安培等)。药物性废物:过期、淘汰、变质或者被污染的废弃的药品。化学性废物:具有毒性、腐蚀性、易燃易爆性的废弃的化学物品。医疗废物的分类感染性废物:携带病原微生物具有引发感染性疾病传播危险的医疗废使用分色垃圾袋、密闭转运黑色收集生活垃圾黄色收集医疗垃圾红色收集放射性和其他毒性垃圾医疗废物的收集使用分色垃圾袋、密闭转运医疗废物的收集

盛装容器与标识盛装容器与标识63感染控制政策

职业暴露防护和处置制度感染控制政策

职业暴露防护和处置制度XXXX年院感知识岗前培训65需要的血量非常少,如感染乙肝只需0.4毫微升。每毫升感染乙肝病毒(HBV)的血液中含有1亿个乙肝病毒微粒。HBV在干燥环境中可存活一周。每毫升感染爱滋病病毒(HIV)的血液中含有成千上万的HIV病毒微粒。职业暴露感染经血液传播的疾病的特点需要的血量非常少,如感染乙肝只需0.4毫微升。职业暴露感染经发生暴露后感染HBV的几率:6.0~30%HCV的几率:3.0~10%HIV的几率:0.2~0.5%国外研究证实:HBV感染率高于HIV感染率55倍,高于HCV38倍。医务人员感染HBV是普通老百姓的5~6倍。职业暴露感染经血液传播的疾病的特点发生暴露后感染职业暴露感染经血液传播的疾病的特点职业暴露的危害身体危害:可使医务人员感染HIV、HCV、HBV等感染。心理危害:恐惧、悲伤等,甚至影响家庭和工作。经济危害:本底检查和追踪检查、预防用药、预防接种、因伤不能工作的损失等。社会危害:HBV传染力强,一些国家限制HBV阳性医务人员为患者从事有创性操作。职业暴露的危害身体危害:可使医务人员感染HIV、HCV、HB针刺:健康的医务人员患传染病80~90%是由针刺伤所致,护士占80%。针刺发生于:注射抽血静脉穿刺或拔除锐器处理医疗废物处理外科手术缝合常见职业暴露的原因针刺:健康的医务人员患传染病80~90%是由针刺伤所致,护士常见职业暴露的原因回套用手去除针头常见职业暴露的原因回套用手去除针头常见职业暴露的原因远离针翼部位拔除静脉输液针头拔出针头时常见职业暴露的原因远离针翼部位拔除静脉输液针头拔出针头时常见职业暴露的原因使用后的注射器随意放置将血标本注入试管中常见职业暴露的原因使用后的注射器随意放置将血标本注入试管中手术中传递剪刀及刀片缝合中常见职业暴露的原因手术中传递剪刀及刀片缝合中常见职业暴露的原因收拾手术污物患者或其他人员突然移动时常见职业暴露的原因收拾手术污物患者或其他人员突然移动时常见职业暴露的原因伤口深度有可见的血液从伤口溢出针头刺破了静脉和动脉空心并带血液的针感染性血液或体液的量污染源来自于晚期HIV感染者影响暴露后果的危险因素伤口深度影响暴露后果的危险因素预防暴露暴露后预防如何保证职业安全预防暴露如何保证职业安全减少锐器的使用使用安全的锐器正确使用锐器正确处理医疗废物预防锐器伤害减少锐器的使用预防锐器伤害如何预防锐器伤尽量避免使用锐器;杜绝回套针尖;如需回套应借助镊子或单手操作;采用单手回套或借助工具如何预防锐器伤尽量避免使用锐器;采用单手回套或借助工具如何预防锐器伤不要弄断、打破或扭曲针头;不要随意丢弃使用后或已开封的针头;使用后的锐器及时放入耐刺的锐器盒中;禁止将针头放置在床边、小车顶部使用后,应立即丢入利器盒内如何预防锐器伤不要弄断、打破或扭曲针头;禁止将针头放置在使用禁止手持针等锐器物随意走动;日常工作中尽量避免徒手传递锐器;锐器盒不能装满且无针头突出;如何预防锐器伤使用弯盘传递器械禁止手持针等锐器物随意走动;如何预防锐器伤使用弯盘传递器械如何预防锐器伤建议使用安全注射工具,如无针系统和回缩针用于静脉连接、自动毁形的注射器、预充药物的注射器、具有可包裹针头的滑动套的注射器、针尖连接有保护套的注射器等;针尖带有链接的保护套如何预防锐器伤建议使用安全注射工具,如无针系统和回缩针用于静如何预防锐器伤拔除静脉输液穿刺针时,手持针翼部位,不能远离该部位。如果太远,在拔出针尖时,针尖就会随玻璃丝原来的韧性卷曲,突然转变方向而刺伤手。手术过程中传递刀、剪时应手背在上,刀柄、刀刃在下。传递缝针:右手向左递时要手背在下或侧面,左手向右手送时,始终保持针尖向上。器械护士:注意尽量不要直接在空中接医生用过的器械,防止刺伤。如何预防锐器伤拔除静脉输液穿刺针时,手持针翼部位,不能远离该如何预防锐器伤如患者抵抗或慌张可寻求帮助整个过程中应从容不迫如何预防锐器伤如患者抵抗或慌张可寻求帮助整个过程中应从容不迫职业暴露后的处理职业暴露后的处理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冲洗后用消毒液如75%乙醇、碘伏或安尔碘消毒,包扎伤口;被暴露的黏膜反复用NS冲洗干净;立即报告相关管理部门,根据暴露源及伤者情况进行相应处理。血液和体液暴露后的紧急处理措施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血液和体液暴露后的紧急处理措施针刺伤挤血→冲洗→消毒→上报黏膜暴露冲洗→上报血液和体液暴露后的紧急处理措施针刺伤发生职业暴露怎么办?立即挤出伤口的血液流动水冲洗伤口碘伏局部消毒伤口报告必要时采取补救措施发生职业暴露怎么办?87血源传播病原体暴露后治疗HBV暴露后应尽早开始治疗,最好开始于24h内,不超过7d。HIV暴露后治疗应尽早开始(4h内),暴露后数小时内开始治疗优于数天。在暴露较长时期(如1周)后开始治疗,感染的危险性可能上升。血源传播病原体暴露后治疗HBV暴露后应尽早开始治疗,最好开始疫苗接种与感染防护疫苗接种与感染防护医务人员疫苗注射疫苗被广泛应用于保护人类免受疾病侵袭,是一种性价比最好的健康投资。经典案例:消灭天花。WHO估计:免疫注射使2百万人免于死亡;5百万人避免了脊髓灰质炎的发生;麻疹发病率下降40%。全世界卫生保健系统都已开始推荐医务人员接受免疫接种以预防特殊的传染病。医务人员疫苗注射疫苗被广泛应用于保护人类免受疾病侵袭,是一种美国CDC所有医务人员

––乙型肝炎、麻风腮、水痘、流感疫苗

––耐药结核发生区或可能被TB感染时:卡介苗特殊条件

––接触伤寒沙门菌的实验室人员:伤寒疫苗

––脑膜炎暴发时:脑膜炎疫苗其他

––建议对普通成年人群易者:如肺炎链球菌美国CDC所有医务人员建议预防接种乙肝疫苗每年定期接种流感疫苗建议预防接种乙肝疫苗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还有。。。。。。

930

谢谢

愿我们共同努力

推进医院感染管理工作0谢谢演讲完毕,谢谢观看!演讲完毕,谢谢观看!医院感染知识岗前培训阿克陶县人民医院院感科医院感染知识岗前培训阿克陶县人民医院院感科简单介绍医院感染相关情况操作过程中的院感注意事项加强手卫生树立标准预防概念保证职业安全主要内容简单介绍医院感染相关情况主要内容

医院感染无处不在,

感染病例触目惊心医院感染无处不在,

感染病例触目惊心XXXX年院感知识岗前培训深圳妇儿医院切口感染事件

1998年4月至5月,深圳妇儿医院发生严重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在该院接受手术的292例病人中发生术后伤口龟型结核分枝杆菌感染158例,切口感染率达54.11%。原因:戊二醛浓度错配导致手术器械分支杆菌污染,从而引起切口感染。深圳妇儿医院切口感染事件1998年4月至5月,深圳妇儿医安徽宿州“眼球事件”安徽宿州“眼球事件”西安交大一附院8名新生儿死亡事件天津蓟县妇保院6名新生儿感染发生败血症,5名死亡山西省2所医院共20名患者血液透析感染丙肝安徽霍山、安庆、云南大理、江苏盐城、连云港、徐州等一系列血液透析感染丙肝事件……西安交大一附院8名新生儿死亡事件按卫生部正式公布医务人员感染率18.38%,其中天津39.38%北京25.43%山西17.64%

起因是社区感染,但其疫情的发展、失控多数与医院感染密切相关。SARS的最后控制也是得力于良好的医院感染控制措施!SARS按卫生部正式公布起因是社区感染,但其疫情的发展、失控多南丁格尔:医院不能给病人带来伤害,这是医疗活动的底线。南丁格尔:医院不能给病人带来伤害,这是医疗活动的底线。医务人员面临的职业风险2012年4月我国新发法定传染病692625例,其中艾滋病3392例,死亡数816,乙肝,101415例,肺结核128683例;预计2013年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100万;结核病患者约500万人(世界第二位);乙肝携带者1.2亿,约占人口总数10%,携带者占世界总数的1/3;……医务人员面临的职业风险2012年4月我国新发法定传染病692什么是医院感染?完整定义应包括三个方面: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不包括入院前已经开始或者入院时已经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无明确潜伏期:住院超过48小时以后发生;有明确潜伏期:住院时间超过平均潜伏期。什么是医院感染?完整定义应包括三个方面: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才发生的感染。无植入物术后30天以内;有植入物术后一年以内。医院工作人员职业性感染也属医院感染。如SARS(非典)、HBV(乙肝)、HCV(丙肝)、HIV(艾滋)感染等。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才发生的感染。随着医学科学的的发展,医院感染问题越来越引起医学界的高度重视,成为当今突发的公共卫生问题。随着人们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的提高,医院感染将成为今后医疗纠纷的热点和难点。随着医学科学的的发展,医院感染问题越来越引起医学界的高度重视108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医院感染暴发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

医院感染的5种主要传播途径直接间接接触传播飞沫传播空气传播共同媒介物传播病媒传播医院感染的5种主要传播途径直接间接接触传播飞沫传播空气医院感染的常见临床类型下呼吸道感染手术部位感染(SSI)泌尿道感染胃肠道感染血液感染(BSI)医院感染的常见临床类型下呼吸道感染那些是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那些是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112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

关键措施是什么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

关键措施是什么

把控制医院感染融入到每一个人的日常工作中

所有部门所有流程

所有器械所有物品

所有人员所有操作把控制医院感染融入到每一个人的日常工作114感染控制政策

手卫生制度感染控制政策

手卫生制度《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手卫生《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手卫生手部指甲长度不应超过指尖手部不应戴戒指等装饰物手部不应戴人工指甲、涂抹指甲油等指甲装饰物基本要求××手部指甲长度不应超过指尖基本要求××

洗手可以切断传播途径,是降低医院感染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洗手可以切断传播途径,是降低医院感染最经济、最有效的

控制医院感染

最简单,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方法

洗手严格实施正确的洗手规则,可减少医院感染20~30%控制医院感染

最简单,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方法洗119何时需要洗手?

1、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的物品和环境后2、触摸自己的脸部前3、离开病房、医院或诊室前4、脱去手套后5、接触病人前后如果没有明显的污染,可以用酒精类快速手消毒剂替代洗手何时需要洗手?1、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120五个指征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体液暴露后无菌操作前接触患者后接触患者前五个指征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体液暴露后无菌操作前接触患者后接触XXXX年院感知识岗前培训七字口诀内、外、夹、弓、大、立、(腕)七字口诀内、外、夹、弓、大、立、(腕)接受手卫生观念养成良好习惯接受手卫生观念124干手措施×××√×干手措施×××√×人员依从性差手皮肤刺激比酒精擦手效果差花费时间长每个护士8小时轮班使用皂液和水洗手:洗手7次/h,60秒/次,合计56分钟酒精性无水洗手液:洗手7次/h,20秒/次,合计18分钟需要皂液、水和干燥设施其他问题洗手缺点人员依从性差洗手缺点比洗手有更高的依从性比普通洗手和用抗菌产品洗手更有效比洗手对手部皮肤伤害少比洗手和戴手套浪费少所用时间少,作用快不需要水和毛巾速干手消毒剂擦手的优点比洗手有更高的依从性速干手消毒剂擦手的优点

如果没有明显的污染,可用速干手消毒剂擦手替代洗手。如果没有明显的污染,可用速干手消毒剂擦手替代洗手。国外流行病调查结果显示:40%左右国内调查结果显示:更低,有近50%的医护人员在不洗手的情况下从事医疗活动的,洗手合格率也仅有35.6%~73.63%洗手依从性现状国外流行病调查结果显示:40%左右洗手依从性现状XXXX年院感知识岗前培训XXXX年院感知识岗前培训XXXX年院感知识岗前培训好好学习天天洗手关爱生命关爱健康好好学习天天洗手关爱生命关爱健康133感染控制政策

标准预防与个人防护措施感染控制政策

标准预防与个人防护措施医务人员应如何自我保护?--标准预防--安全操作医务人员应如何自我保护?--标准预防135什么是标准预防?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时均应视其具有传染性,须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黏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XXXX年院感知识岗前培训136

1、隔离对象:将所有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视为有传染性,需要隔离;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

2、防护特点:强调双向防护,既要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又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至病人;

3、隔离措施: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微粒隔离。三个基本特点1、隔离对象:将所有病人血液、体液、137

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包括手卫生,根据预期可能的暴露选用手套、隔离衣、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屏,以及安全注射。也包括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处理患者环境中污染的物品与医疗器械。标准预防基于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不包括汗液)、非完整皮肤和黏膜均可能含有感染性因子的原则。标准预防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XXXX年院感知识岗前培训139

个人防护用品手套口罩防护服与隔离衣眼罩与面罩帽子长统胶靴/鞋套个人防护用品手套标准预防的具体措施

1、手卫生:洗手、手消毒、戴手套2、适时戴口罩、穿隔离衣、防护服、鞋套3、医务人员的工作服、脸部及眼睛有可能被血液、体液、分泌物等物质喷溅到时,应当戴一次性外科口罩或者医用防护口罩、防护眼镜或者面罩,穿隔离衣或围裙;4、处理所有的锐器时应当特别注意,防止被刺伤对病人用后的医疗器械、器具应当采取正确的消毒措施标准预防的具体措施1、手卫生:洗手、手消毒、戴手套141如何正确的戴口罩佩戴口罩前必须清洁双手口罩应完全覆盖口鼻和下巴,与面部吻合严密口罩有颜色的一面向外将所有固定口罩的绳索系好,或将口罩的橡皮带固定在耳朵上口罩藏有铁丝的一面要固定在鼻梁上,以防止漏气口罩受污染时应立即更换如何正确的戴口罩佩戴口罩前必须清洁双手将口罩戴上,金属软条应该向上头带分别绑于头顶后及颈后你会正确佩戴口罩吗?将口罩戴上,金属软条应该向上头带分别绑于头顶后及颈后你会你会正确佩戴口罩吗?将金属软条向内按压至该部份压成鼻梁形状完成时,口罩必须覆盖鼻至下巴,紧贴面部你会正确佩戴口罩吗?将金属软条向内按压至该部份压成鼻梁形状完N95口罩佩戴方法按面型选择普通/细码型号,拉松头带。金属软条向上,将手穿过头带。戴上口罩,头带分别置於头顶后及颈后。N95口罩佩戴方法按面型选择普通/细码型号,拉松头带。金属软N95口罩佩戴方法将双手的食指及中指由中央顶部向两旁同时按压金属软条检查妥当

正确检查:双手轻按口罩,然后刻意呼吸,空气应该不会从口罩边缘泄漏

负压检查:双手轻按口罩,然后刻意呼吸,口罩中央会稍凹陷N95口罩佩戴方法将双手的食指及中指由中央顶部向两旁同时按压手套的使用★使用手套不能替代手部清洁——不论洗手或擦手

★在可能接触到血液或其它具有潜在传染危险的物质、粘膜或皮肤破损处时必须使用手套★在护理病人后要脱去手套,不要戴同一双手套护理一个以上的病人★在护理同一个病人时,如果要把手从一个污染的身体部位移至清洁的部位时,必须更换或脱去手套。接触污染部位后如果要再接触清洁的部位或附近的物品,必须更换或脱去手套★手套不能重复使用。如果要重复使用手套,必须用适当的方法确认手套的无菌及完整性

手套的使用★使用手套不能替代手部清洁——不论洗手或擦手147在进行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分泌物或其他有潜在传染性物质飞溅到皮肤或衣服上时,应穿隔离衣。最好使用能防水的隔离衣。选择隔离衣时应注意保证能遮盖全部的衣服和外露的皮肤。保持隔离衣里面及领部清洁,穿隔离衣时勿接触面部等。隔离衣污染时应立即更换。不能重复使用一次性隔离衣。隔离衣在进行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分泌物或其他有潜在传染性物质飞溅到感染控制政策

隔离制度感染控制政策

隔离制度接触传播:如肠道感染、多重耐药菌感染、皮肤感染等;飞沫传播:如百日咳、白喉、流感、病毒性腮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空气传播:如麻疹、水痘、肺结核、SARS等。隔离预防预防原则: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隔离与预防。接触传播:如肠道感染、多重耐药菌感染、皮肤感染等;隔离预防预患者应隔离治疗,限制活动悬挂隔离标识接触隔离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应戴手套;手上有伤口时应戴双层手套摘手套后,必须进行洗手和/或手消毒进入隔离病室,从事可能污染工作服的操作时,应穿隔离衣接触甲类传染病应按要求穿防护服接触传播:主要感染控制方法患者应隔离治疗,限制活动接触传播:主要感染控制方法患者应隔离治疗负压病房悬挂隔离标识严格空气消毒病人条件允许时,佩戴外科口罩医务人员进入患者病房时戴帽子、N95口罩进行可能产生喷溅的诊疗操作时,应戴护目镜或防护面罩,穿防护服接触隔离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应戴手套空气传播:主要感染控制方法患者应隔离治疗空气传播:主要感染控制方法患者应隔离治疗,限制活动悬挂隔离标识加强通风,或空气消毒病人条件允许时,佩戴外科口罩与患者近距离(1m内)接触,应戴帽子、N95口罩进行可能产生喷溅的诊疗操作时,应戴护目镜或防护面罩,穿防护服接触隔离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应戴手套飞沫传播:主要感染控制方法患者应隔离治疗,限制活动飞沫传播:主要感染控制方法咳嗽礼节咳嗽礼节感染控制政策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感染控制政策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感染性废物:携带病原微生物具有引发感染性疾病传播危险的医疗废物(换药敷料、引流袋、棉棒、针管、输液管、手套、抽血试管等)。病理性废物:诊疗过程中产生的人体废弃物和医学实验动物尸体。损伤性废物:能够刺伤或者割伤人体的废弃的医用锐器(针头、刀片、玻璃安培等)。药物性废物:过期、淘汰、变质或者被污染的废弃的药品。化学性废物:具有毒性、腐蚀性、易燃易爆性的废弃的化学物品。医疗废物的分类感染性废物:携带病原微生物具有引发感染性疾病传播危险的医疗废使用分色垃圾袋、密闭转运黑色收集生活垃圾黄色收集医疗垃圾红色收集放射性和其他毒性垃圾医疗废物的收集使用分色垃圾袋、密闭转运医疗废物的收集

盛装容器与标识盛装容器与标识158感染控制政策

职业暴露防护和处置制度感染控制政策

职业暴露防护和处置制度XXXX年院感知识岗前培训160需要的血量非常少,如感染乙肝只需0.4毫微升。每毫升感染乙肝病毒(HBV)的血液中含有1亿个乙肝病毒微粒。HBV在干燥环境中可存活一周。每毫升感染爱滋病病毒(HIV)的血液中含有成千上万的HIV病毒微粒。职业暴露感染经血液传播的疾病的特点需要的血量非常少,如感染乙肝只需0.4毫微升。职业暴露感染经发生暴露后感染HBV的几率:6.0~30%HCV的几率:3.0~10%HIV的几率:0.2~0.5%国外研究证实:HBV感染率高于HIV感染率55倍,高于HCV38倍。医务人员感染HBV是普通老百姓的5~6倍。职业暴露感染经血液传播的疾病的特点发生暴露后感染职业暴露感染经血液传播的疾病的特点职业暴露的危害身体危害:可使医务人员感染HIV、HCV、HBV等感染。心理危害:恐惧、悲伤等,甚至影响家庭和工作。经济危害:本底检查和追踪检查、预防用药、预防接种、因伤不能工作的损失等。社会危害:HBV传染力强,一些国家限制HBV阳性医务人员为患者从事有创性操作。职业暴露的危害身体危害:可使医务人员感染HIV、HCV、HB针刺:健康的医务人员患传染病80~90%是由针刺伤所致,护士占80%。针刺发生于:注射抽血静脉穿刺或拔除锐器处理医疗废物处理外科手术缝合常见职业暴露的原因针刺:健康的医务人员患传染病80~90%是由针刺伤所致,护士常见职业暴露的原因回套用手去除针头常见职业暴露的原因回套用手去除针头常见职业暴露的原因远离针翼部位拔除静脉输液针头拔出针头时常见职业暴露的原因远离针翼部位拔除静脉输液针头拔出针头时常见职业暴露的原因使用后的注射器随意放置将血标本注入试管中常见职业暴露的原因使用后的注射器随意放置将血标本注入试管中手术中传递剪刀及刀片缝合中常见职业暴露的原因手术中传递剪刀及刀片缝合中常见职业暴露的原因收拾手术污物患者或其他人员突然移动时常见职业暴露的原因收拾手术污物患者或其他人员突然移动时常见职业暴露的原因伤口深度有可见的血液从伤口溢出针头刺破了静脉和动脉空心并带血液的针感染性血液或体液的量污染源来自于晚期HIV感染者影响暴露后果的危险因素伤口深度影响暴露后果的危险因素预防暴露暴露后预防如何保证职业安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