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部资料,注意保密中兴设备网络优化指导手册PAGEPAGEIX内部资料注意保密中国移动扩大的TD-SCDMA规模网络技术应用试验网中国移动扩大的TD-SCDMA规模网络技术应用试验网中兴设备网络优化指导手册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计划部2008年1月产品类型技术建议书前言中国移动扩大的TD-SCDMA规模网络技术应用试验网项目在北京、天津、秦皇岛、沈阳、厦门、深圳等6城市中应用了中兴公司的TD-SCDMA无线设备,目前除北京外,其他5城市的无线网已经全部开通,工作重心已经由网络建设转移到网络优化工作上,天津、秦皇岛、沈阳、厦门、深圳等5城市已经完成了全网优化工作,优化后的网络指标得到很大提升,在网络优化过程中积累了宝贵的优化经验。为对北京公司的网络优化工作,集团公司计划部在天津、河北、辽宁、福建、广东公司上报的中兴区域网络优化经验的基础上,与北京公司、设计院充分讨论,组织编写了《中兴设备网络优化指导手册》。本指导手册介绍了TD无线网络优化原则和流程;对覆盖、导频污染、切换、接入、掉话等专题进行了重点介绍,分析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给出直接的解决措施,并提供了工程经验参数和相关案例;对于各种场景的网络优化通过案例进行分析说明,附录是中兴TD设备相关的部分无线参数。希望本手册能对北京公司的网络优化提供帮助,起到准确定位故障、避免重复性摸索、简化网优流程、缩短网优时间的作用。最后感谢天津、河北、辽宁、福建、广东公司积极上报的中兴区域优化经验,感谢中兴公司和设计院在本手册编制过程中给予的大力支持。
本文目录1 TD-SCDMA无线网络优化概述 11.1 概论 11.1.1 TD-SCDMA无线网络优化主要指标 11.1.2 TD-SCDMA与2G无线网络优化的区别 11.1.3 TD-SCDMA与WCDMA网络优化的区别 21.1.4 TD-SCDMA无线网络优化与规划设计的关系 21.1.5 规划软件与实际优化的结合 31.2 指导思想与原则 41.2.1 最佳的系统覆盖 41.2.2 合理的切换带的控制 41.2.3 系统干扰最小 41.2.4 均匀合理的基站负荷 41.3 网络优化流程 41.3.1 工程优化阶段 41.3.2 运维优化阶段 71.3.3 加站优化 82 TD-SCDMA无线网络专题优化 92.1 覆盖专题优化 92.1.1 问题描述 92.1.2 PCCPCH弱覆盖的优化 92.1.3 孤岛效应的优化 102.1.4 PCCPCH越区覆盖的优化 112.1.5 干扰优化 112.1.6 切换区域覆盖优化 142.1.7 案例分析 152.1.8 小结 283、干扰问题在日常优化中集中表征的现象为 282.2 导频污染专题优化 292.2.1 导频污染判断 292.2.2 原因分析 302.2.3 解决措施 312.2.4 优化流程 322.2.5 案例分析 332.2.6 小结 382.3 切换专题优化 392.3.1 切换失败率过高 392.3.2 乒乓切换 432.3.3 拐弯效应切换失败 442.3.4 小区切换规划优化建议 442.3.5 案例分析 452.3.6 小结 522.4 接入问题专题优化 532.4.1 原因分析 532.4.2 解决措施 532.4.3 优化流程 542.4.4 案例分析 562.5 掉话专题优化 572.5.1 问题描述 572.5.2 由覆盖引起的掉话 572.5.3 由于切换引起的掉话 582.5.4 由于干扰引起的掉话 602.5.5 案例分析 612.5.6 小结 612.6 参数优化 622.6.1 工程参数优化 622.6.2 经验工程参数 632.6.3 无线参数优化调整 632.6.4 案例分析 682.7 网络整体性能优化 682.7.1 2G/3G的协同优化 682.7.2 网络整体覆盖优化KPI 682.7.3 网络整体业务性能优化KPI 692.7.4 案例分析 692.8 综合案例分析 692.8.1 案例一越区覆盖&同频干扰导致切换失败 692.8.2 案例二高速路乒乓切换&弱覆盖导致掉话 723 TD-SCDMA无线网络场景优化 773.1 概述 773.2 密集城区场景 783.2.1 场景特点 783.2.2 组网思路 783.2.3 优化建议 783.2.4 案例分析 783.3 一般城区场景 803.3.1 场景特点 803.3.2 组网思路 803.3.3 优化建议 803.3.4 案例分析 813.4 郊区场景 823.4.1 场景特点 823.4.2 组网思路 823.4.3 优化建议 823.4.4 案例分析 823.5 一般楼宇室内场景 833.5.1 场景特点 833.5.2 组网思路 833.5.3 优化建议 843.5.4 案例分析 843.6 高速公路场景 903.6.1 场景特点 903.6.2 组网思路 903.6.3 优化建议 913.6.4 案例分析 913.7 隧道覆盖 943.7.1 场景特点 943.7.2 组网思路 943.7.3 优化建议 943.7.4 案例分析 953.8 机场场景 973.8.1 场景特点 973.8.2 组网思路 983.8.3 优化建议 983.8.4 案例分析 993.9 地铁场景 1023.9.1 场景特点 1023.9.2 组网思路 1023.9.3 优化建议 1023.9.4 案例分析 1023.10 奥运场馆场景 1063.10.1 场景特点 1063.10.2 组网思路 1073.10.3 优化建议 1073.10.4 案例分析 1073.11 立交桥场景 1113.11.1 场景特点 1113.11.2 组网思路 1113.11.3 优化建议 1113.11.4 案例分析 1113.12 广场场景 1143.12.1 优化场景 1143.12.2 组网思路 1143.12.3 优化建议 1153.12.4 案例分析 115附录1 TD-SCDMA部分无线参数 1171.1 小区覆盖功率类 1171.2 移动性管理类 1201.3 小区接入类 1281.4 功率控制类 130附录2 高速切换参数 141
图表目录图目录TOC\h\z\t"样式17"\c"Table"图1 TD-SCDMA无线网络规划与优化关系图 3图2 网络开通前工程优化流程 6图3 网络开通后运维优化流程 7图4 LMT界面显示 13图5 天线水平面波瓣图 16图6 优化前测试结果 16图7 优化后测试结果 17图8 优化前该路段RSCP值和C/I情况 17图9 调整后测试结果 18图10 优化前测试情况 19图11 优化后测试情况 20图12 优化前信号覆盖情况 20图13 配置邻区后信号覆盖情况 21图14 优化后信号覆盖情况 21图15 各基站ISCP情况 23图16 基站位置 25图17 LMT界面 26图18 OMCR界面 27图19 LMT界面 27图20 优化流程 32图21 十字路口优化前 34图22 十字路口优化后 35图23 优化前导频信号覆盖情况 35图24 优化后的导频信号覆盖情况 36图25 调整前测试情况 37图26 调整后测试情况 38图27 越区覆盖示意图 39图28 切换信令流程 42图29 服务小区邻小区关系示意图 45图30 优化前信号覆盖情况 46图31 优化后信号覆盖情况 47图32 乒乓切换测试结果 47图33 调整前测试结果 48图34 调整后测试结果 49图35 优化前测试情况 50图36 优化后测试情况 50图37 路测数据分析流程图 54图38 话统指标分析流程图 55图39 寻呼问题分析流程图 55图40 RRC建立问题分析流程图 56图41 典型重选参数配置 66图42 武清区部分基站分布(已开通基站为22、752、720三个基站) 70图43 切换时的消息流程 71图44 同频干扰小区 71图45 优化后的效果 72图46 掉话区域 73图47 A1段优化调整前 74图48 A1段优化调整后 74图49 A2段优化调整前 75图50 A2段优化调整后 76图51 A3段优化调整前 76图52 A3段优化调整后 77图53 调整前测试结果 79图54 调整后测试结果 80图55 优化前导频信号覆盖情况 81图56 优化后的导频信号覆盖情况 82图57 导频信号覆盖情况 83图58 东直门北京移动室内小区规划图 85图59 东直门北京移动室内情况 85图60 五楼小区间隔离度分布图 86图61 五楼小区间隔离度分布曲线 86图62 电梯覆盖图 87图63 电梯厅覆盖情况 88图64 电梯切换 88图65 个体偏移配置前切换点 89图66 个体偏移配置后切换点 90图67 高速优化前切换情况 92图68 切换失败信令分析 92图69 优化前测试结果 93图70 信令分析 93图71 优化后测试结果 94图72 厦门仙岳山隧道 95图73 厦门仙岳山隧道覆盖设计图 96图74 北京机场3号航站楼平面图 99图75 航站楼分区示意图 100图76 频率划分图1 101图77 频率划分图2 101图78 北京地铁10号线牡丹园站系统拓扑图 103图79 列车行进过程中切换过程 104图80 单小区覆盖情况 105图81 单小区在切换情况下覆盖距离和切换区域 105图82 沈阳奥体中心 108图83 GSM8小区组网方案 108图84 TD4小区组网方案 109图85 天线安装位置 109图86 天线方向图 110图87 各种组网方式仿真结果 110图88 越区覆盖图 112图89 调整后效果图 112图90 切换失败图 113图91 切换成功图 113图92 RRC连接请求无响应图 114图93 优化前切换情况以及主服务小区分布 115图94 主服务小区分析图 116图95 优化后主服务小区分布 116表目录TOC\h\z\t"样式2"\c"Table"表1 营盘各扇区ISCP值 23表2 营盘各扇区初始方位角及ISCP值 24表3 调整2小区方位角后ISCP值 24表4 调整3小区方位角后ISCP值 24表5 对已开通基站进行ISCP排查模底 24表6 网络参数优化前测试结果 51表7 参数修改 51表8 测试结果 52表9 TD经验工程参数表 63表10 小区个体偏移设置 89表11 覆盖计算 96表12 覆盖计算 97表13 TD和GSM容量对比 100表14 采用BBU+RRU方案下的地铁覆盖分析 103表15 各种组网方式的测试结果 110表16 工程参数调整表 116表17 重选切换参数调整表 116表18 PCCPCH功率调整表 116PAGE142PAGE1TD-SCDMA无线网络优化概述概论TD-SCDMA无线网络优化主要指标网络优化的主要目标是提高网络的性能指标,包括:容量指标:反映容量的指标是上、下行负载。覆盖指标:反映覆盖的指标有PCCPCH强度、接收功率、发送功率和覆盖里程比等。PCCPCH强度是反映覆盖质量的关键参数,覆盖里程比是反映网络整体覆盖状况的综合指标。覆盖的问题主要有无(弱)覆盖、越区覆盖、无主覆盖等;覆盖异常容易导致掉话和接入失败,是优化的重点。质量指标:对于语音业务,反映业务质量的指标是误帧率;对于数据业务,反映业务质量的指标主要是吞吐率和时延。接入指标:反映接入指标的参数是业务接入完成率。移动台发起接入请求,如果在规定时间内移动台不能建立相应的业务连接,则认为接入失败。导致接入失败的主要原因有无覆盖、越区覆盖、邻区列表不合理以及协议不完善等。成功率指标:反映成功率指标的参数是业务的掉话率。导致掉话的主要原因有PCCPCH污染、覆盖不良、无主PCCPCH以及邻区设置不合理等。切换指标:反映切换指标的参数是切换成功率。TD-SCDMA与2G无线网络优化的区别2G网络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标准的无线网络优化流程,并且形成了一套关键指标体系来反映网络的整体情况,包括容量指标、覆盖指标、接入指标、成功率指标、质量指标和切换指标。TD-SCDMA无线网络优化与2G网络的不同之处在于:TD-SCDMA网络的无线网络规划阶段为以后的优化服务提出了更多需求。网络规划的结果将会直接引导网络建设的规模,因此相对2G而言,TD-SCDMA的网络规划会对日后的网络优化产生较大的影响。TD-SCDMA支持多速率业务,包括PS和CS,所以相对2G,对不同业务的优化工作也是一种挑战。CDMA系统是个自干扰系统,TD也不例外,只是TD系统呼吸效应并不明显,所以覆盖与容量的平衡也是TD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网络优化就是对覆盖和容量进行不断分析研究及调整的过程。2G网络与TD-SCDMA网络共存的产生的问题。TD网络与现有网络长期共存会带来一系列问题,而且在不同的共存阶段需要解决的问题也不一样;初期重点解决覆盖的问题,要避免影响2G网的稳定性,保持2G业务的连续性,还要突出TD-SCDMA业务的高质量;在业务扩张的成熟时期,要考虑TD-SCDMA、2G网络负载均衡,提出网络的资源利用率。TD-SCDMA与WCDMA网络优化的区别TD-SCDMA系统和WCDMA系统相比较,它是一个时分CDMA系统,最大的优点是承载非对称数据业务的灵活性。从优化的角度来看,TD-SCDMA系统的网络优化有如下几个特点:呼吸效应弱,特别是在异频组网的情况下基本不用考虑。不同业务的覆盖特性差别不大,组网时对不同业务覆盖优化的工作量相对WCDMA系统要小。覆盖区域的稳定,带来切换区域的相对稳定,切换优化相对简单。不同业务的连续覆盖能力有较好的一致性。没有软切换,不用考虑软切换的优化。频谱利用率高,在N频点5M组网的情况下,可以把公用信道配置到不同的频点上,有效的降低了导频信道和广播信道的同频干扰。由于TD是时分系统,可以把相邻同频小区的接入信道配置到不同的时隙上,提高接入成功率。慢速DCA在网络优化中可以根据基站和UE的ISCP测量值将UE分配到不同的载频、时隙,降低同频干扰。TD-SCDMA无线网络优化与规划设计的关系网络规划的特点在于通过一系列的科学的、严谨的流程来获得具体的网络建设规模、网络建设参数等,这些输出将直接用于指导网络建设。网络规划的结果将直接影响未来的网络优化的工作。网络规划的质量也可以通过后期网络优化的工作量来反应。网络优化在更好的提高网络性能的同时,也会弥补网络规划带来的不足;同时,网络优化经验的积累可以作为下一阶段该地区的网络规划的依据。下图说明了网络规划工具与优化工具在网络优化中的联系。传模测试传模测试网络仿真系统仿真频率规划、扰码规划、邻区规划SCANNER、RNTTD网络UESCANNERGPSOMSRNTRNANOP路测系统网络规划工具网络优化工具发射机TD-SCDMA无线网络规划与优化关系图规划软件与实际优化的结合网络规划用于指导网络建设,网络建设完成后,通过实际的路测可以验证网络规划的正确性。目前大多的规划软件能够导入路测数据进行比较验证,这样通过实际的路测数据可以修正规划中的各种参数。例如:通过路测的实际环境可以修正数字地图的偏差;通过路测数据可以把RSCP、C/I等数据导入规划软件,利用实测数据和预测数据进行比较,修正传播模型、网络参数等。这样通过实际优化获得的数据能够不断促进规划软件的发展,能够形成更细致、更精确的网络规划。网络规划软件除了应用于工程建设之前、指导网络建设外,也可应用在网络优化中。随着用户的增长,网络将暴露出各种规划中无法细致考虑到的问题。此时,可能需要更换天线、搬迁基站、增加基站等;网络商用后,对网络的任何改动,都会影响网络的状况,影响业务的发展,影响用户的感受。预定采取的优化措施是否有效,是否能够达到网络的要求,是网络优化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利用网络规划软件,可以预先验证将要采取的优化方案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把网络参数、天线模型和将要实施的优化方案输入到网络规划软件中进行仿真运算,根据仿真结果判断是否能够达到优化的目标。例如:在需要加强覆盖的区域可以通过建设直放站、增加RRU,或者新建基站的方式来覆盖,但是这几种方案投资和效果都相差很大,采取哪种方案能够满足覆盖要求又能够节省投资?规划软件仿真计算结果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指导思想与原则移动网络规划和优化的基本原则是在一定的成本下、在满足网络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建设一个容量和覆盖范围都尽可能大的无线网络,并适应未来网络发展要求。无线网络优化的目的就是对投入运营的网络进行参数采集、数据分析,找出影响网络质量的原因,通过技术手段,使网络达到最佳运行状态、网络资源获得最佳效益;同时,为网络发展、扩容提供依据。TD-SCDMA网络优化的工作思路是:首先做好覆盖优化,其次在保证覆盖的基础上进行业务性能优化,最后过渡到整体性能优化。最佳的系统覆盖
在系统覆盖区域内,通过调整天线、功率等手段,使最多的区域信号满足业务所需的最低电平,尽可能利用有限的功率实现最优的覆盖。合理的切换带的控制
通过调整切换参数,使切换带的分布趋于合理;如:对同频网络,需要控制切换带的导频电平;如果太高,对其它小区的干扰增大,全网的干扰水平也会增大;如果太低,切换带容易产生掉话和呼叫失败。
系统干扰最小调整外环功率控制参数和内环功率控制参数,降低系统干扰。调整各种业务的初始功率参数,降低业务初始建立时产生的干扰。调整慢速DCA的参数,尽可能将干扰影响最小化,如:同一地点的用户分配在不同时隙或不同载波。均匀合理的基站负荷通过调整基站的覆盖范围,合理控制基站的负荷,使其负荷尽量均匀。网络优化流程无线网络优化主要分两个阶段:网络开通之前的工程优化阶段和网络开通后的运维优化阶段。工程优化阶段工程优化主要是通过路测,结合天线调整,邻区、频率、扰码和基本参数优化达到规划要求的网络指标的过程。工程优化阶段的主要工作任务是覆盖调整。覆盖调整的效果将长期影响网络性能,是网络性能的基础。良好的覆盖优化,无论是网络处于空载,还是有较大负荷时,都能有较好的指标,相反,如果覆盖优化做的不好,空载时网络指标上不去,而且随着负载增大,网络指标也会随着明显下降。所以,工程阶段的覆盖优化,是网优工程师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也是网优工程师花费最多精力的地方。网络开通前工程优化流程簇优化 根据《基站调测信息表》,对于密集城区和一般城区,选择开通基站数量大于80%的簇进行优化。对于郊区和农村,只要开通的站点连线,即可开始簇优化。 在开始簇优化之前,除了要看《基站调测信息表》,确认基站已经开通外,还需要查看《基站告警信息表》,确保优化的基站正常工作。在簇优化开始之前,先要核查邻区配置和无线参数配置是否存在明显的问题,避免参数配置错误而增加测试定位问题的时间,以提高优化效率。覆盖优化覆盖优化是工程优化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最基础的一步。覆盖优化重点考查PCCPCH的RSCP和C/I。主要的优化方式是调整工程参数和功率,以及邻区关系。每次覆盖优化调完工程参数和PCCPCH的功率后,要及时更新《工程参数表》。业务优化 在覆盖优化满足指标要求后,再对规划要求的各项业务进行优化,先测试AMR长保,考查切换成功率是否满足指标要求,再测试AMR的短呼,考查接入成功率和掉话率,再测试CS64的长保和短呼,考查切换成功率、接通率和掉话率,最后测试PS384/64的长保,考查切换成功率,掉话率和平均传输速率。针对业务不满足指标要求,需要分析原因并进行优化调整。是否测试该业务,取决于该地区的目标覆盖业务。调整后,及时更新《工程参数表》和《参数调整跟踪表》。RNC内优化 在一个RNC内的簇优化完成之后,开始在整个RNC内进行覆盖优化和业务优化。优化的重点是簇边界以及一些盲点。优化的顺序也是先覆盖优化,再业务优化,流程和簇优化的流程完全相同。簇边界优化时,最好是相邻簇的人员组成一个网优小区对边界进行优化。在优化过程中,注意及时更新《工程参数表》和《参数调整跟踪表》,及时总结调整前后的对比报告。RNC边界优化 RNC内优化完成之后,开始进行RNC边界优化。由相邻RNC的工程师组成一个联合优化小组对边界进行覆盖和业务优化。当RNC为不同厂家时,需要由两个厂家的工程师组成一个联合网优小组对边界进行覆盖优化和业务优化。覆盖和业务优化流程和簇优化流程完全相同。在优化过程中,注意及时更新《工程参数表》和《参数调整跟踪表》,及时总结调整前后的对比报告。重点道路重点区域优化针对客户提供的重点道路和重点区域进行覆盖和业务优化。覆盖和业务优化流程和簇优化流程完全相同。在优化过程中,注意及时更新《工程参数表》和《参数调整跟踪表》,及时总结调整前后的对比报告。2G/3G互操作优化 针对TD目前无法提供足够覆盖的区域,重点考虑2G/3G互操作。优化的重点是2G/3G互操作的相关参数。运维优化阶段网络开通后的优化工作不仅仅是确保网络运行正常、提升网络性能指标;更重要的是发现网络潜在的问题,为下一步网络的变化提前做好分析工作。这包括网络话务负荷变动,话务负荷均衡等。网络开通前,缺少用户投诉数据和大话务量OMC数据。开通后,这些被屏蔽的问题都会暴露出来。因此在网络开通以后,网络优化重点关注的内容有所变化。网络优化的手段也有了不同。OMC数据、告警数据和用户投诉数据将会成为网络优化的重点参考输入。如下图所示:OMC数据OMC数据告警数据用户投诉数据联合分析DT/CQT测试优化方案网络开通后运维优化流程网优工程师使用网络优化软件中的网络性能监视功能查询网络性能的动态变化。当发现某一个数据发生异常时,就要结合其他数据进行分析。如某一个小区掉话率较高,就可以结合用户投诉数据,定位问题发生点;然后使用DT和CQT手段进行测试。与此同时,网优工程师根据网络优化软件的网络动态性能监测功能来关注网络性能的动态变化。总结出网络变化变化的规律。这些持续变化有可能反映出网络的变化趋势,由此网优工程师可以提前掌握网络的变化情况,作出相对应的应对措施。加站优化加站优化是指在前期已经完成优化的片区中新增站点后所做的优化工作。加站优化分为新开通站点的优化和新增加站点的优化。新开通站点的优化主要发生在工程优化阶段,主要是指片区中个别站点由于物业或施工进度等原因导致不能与周围站点同步开通优化,站点开通后有针对性的优化工作。新增加站点的优化主要是指在工程优化阶段的后期和运维优化阶段中基于覆盖和容量补点的需要而新增加基站后,对其进行的针对性的优化。新加站优化的重点是考虑在利用新增加站点解决覆盖和容量问题的同时还要合理的融入周围已经优化好的网络中。合理融入的关键是新加站和周围站点覆盖范围的优化。覆盖优化时首先考虑调整基站的下倾角、方位角、邻区关系,其次才是调整功率,再考虑调整调整PCCPCH的波瓣宽度,最后考虑闭小区和继续加站。新增加站点后,需要重点关注原来在该区域的无覆盖、弱覆盖,导频污染,乒乓切换等问题的改善情况,同时需要关注新增加站点对周围已完成优化区域的影响,主要体现为越区切换和新增的乒乓切换。为避免解决了旧问题,又出现了新问题,采用对新加站点周围相关区域作为一个整体统一测试,统一优化的方法。相关区域定义为以新加站点位置为中心,周围第一圈基站连线为边界的区域,测试路线要尽可能的遍历该区域内的道路。对新增站点,工程参数(天线方位角、下倾角、天线高度)和无线参数(PCCPCH功率、邻区关系、频点、重选和切换参数)的设计都要基于在前期优化时发现的问题进行。这些参数将作为新增加站点的初始配置参数。在配置新增加站点的扰码时,注意避免出现以下三种情况:与周围相邻小区同频同扰码;与周围相邻小区同一扰码组;与周围邻区的邻区同频同扰码。对新开通的站点,由于其位置,工程参数和无线参数都是已经规划好的,如没有特别的原因,比如为了重点解决某个区域的问题,就采用规划的参数作为优化的初始参数。新开通站点由于网络拓扑结构的原因,在其周围一般都会存在很多覆盖问题,其周围的基站也一般只是经过了初步的调整,在该站点开通后,周围相关的站点都需要优化调整,所以直接进行区域整体优化。区域的定义也是以新开通站点为中心,周围第一圈站点的连线为边界。测试时尽可能的遍历区域内的道路。新开通站点的优化手段也是首先考虑调整基站的下倾角、方位角、邻区关系,其次才是调整功率,再考虑调整调整PCCPCH的波瓣宽度,最后考虑闭小区和增加站点。新开通站点和新加站点的优化流程如下:核查新站点的工程参数和无线参数,检查新站点是否存在影响性能的告警,确认没有问题后,在以新站点位置为中心,周围第一圈基站连线为边界的区域内测试覆盖和业务性能,找出覆盖和业务性能存在问题的点和区域后,再根据这些点和区域确定新站和周围站点的覆盖范围和覆盖重点,根据覆盖范围和覆盖重点调整新站点和周围基站的方位角、下倾角及功率参数,调整完毕后再在该区域内测试测试覆盖和业务性能是否满足要求,若不满足则继续分析调整新站点和周围基站的工程参数和无线参数,直到满足KPI要求为止。TD-SCDMA无线网络专题优化覆盖专题优化问题描述无线网络覆盖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各种各样的,总体来讲有四类:一是无线网络规划结果和实际覆盖效果存在偏差;二是覆盖区无线环境变化;三是工程参数和规划参数间的不一致;四是增加了新的覆盖需求。良好的无线覆盖是保障移动通信质量和指标要求的前提,因此,覆盖的优化非常重要,并贯穿网络建设的整个过程。移动通信网络中涉及到的覆盖问题主要表现为覆盖空洞、覆盖弱区、越区覆盖、导频污染和邻区设定不合理等几个方面。PCCPCH弱覆盖的优化原因分析弱覆盖的原因不仅与系统许多技术指标如系统的频率、灵敏度、功率等等有直接的关系,与工程质量、地理因素、电磁环境等也有直接的关系。一般系统的指标相对比较稳定,但如果系统所处的环境比较恶劣、维护不当、工程质量不过关,则可能会造成基站的覆盖范围减小。由于在网络规划阶段考虑不周全或不完善,导致在基站开通后存在弱覆盖或着覆盖空洞。发射机输出功率减小或接收机的灵敏度降低。线的方位角发生变化、天线的俯仰角发生变化、天线进水、馈线损耗等对覆盖造成的影响。综上所述引起弱场覆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网络规划考虑不周全或不完善的无线网络结构引起的。由设备导致的。工程质量造成的。发射功率配置低,无法满足网络覆盖要求。建筑物等引起的阻挡。解决措施改变弱覆盖主要通过调整天线方位角,下倾角等工程参数以及修改功率参数,另外可以通过在弱场引入RRU从可根本上解决问题。调整天线波瓣赋形宽度,智能天线波瓣赋形宽度有30度、65度、90度、120度,通过调整波瓣赋形宽度可以增加天线的增益,提高PCCPCHRSCP值。在N频点组网规则下,只有主载波TS0时隙配有公共信道。占用TS0时隙的信道有PCCPCH、SCCPCH、PICH、FPACH,将SCCPCH、PICH信道配置在下行业务时隙发送,提高PCCPCH发射功率。总之,目的是在弱场覆盖地区找到一个合适的信号,并使之加强,从而使弱场覆盖有所改善。主要的解决方法有以下几个方面:工程参数调整。调整功率类无线参数。功率调整。SCCPCH与PICH时隙调整增加PCCPCH发射功率。改变波瓣赋形宽度。使用RRU。孤岛效应的优化原因分析所谓孤岛效应就是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因为复杂的无线环境,无线信号经过山脉、建筑物、以及大气层的发射、折射,或基站安装位置过高,以及波导效应等原因,引起在远离本小区覆盖的区域外形成一个强场区域。引起孤岛效应的主要原因有以下方面:天线挂高太高。天线方位角、下倾角设置不合理。基站发射功率太大。无线环境影响。解决措施关于孤岛区域首先应该是采用调整工程参数等方法,降低山脉、建筑物等对孤岛区域的反射和折射,将无线信号控制在本小区覆盖区域内,消除或降低孤岛区域的无线信号,消除孤岛区域对其它小区的干扰。但是有时因为无线环境复杂,无法完全消除孤岛区域的信号,这样可以经过频率和扰码规划降低对其它小区的干扰,并根据实际路测情况配备邻区关系,使切换正常,能够保持通话。调整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合理设置工程参数,如天线挂高不能太高,天线方位角、下倾角设置需适当。调整基站发射功率。在无法完全消除孤岛区域的信号时,可经过频率和扰码规划,降低对其它小区的干扰。优化邻区配置,使切换正常。PCCPCH越区覆盖的优化原因分析越区覆盖很容易导致手机上行发射功率饱和、切换关系混乱等问题,从而严重影响通话质量甚至导致掉话。天线挂高引起的越区覆盖主要是站点选择或者在建网初期只考虑覆盖引起的,一般为了保证覆盖,在初期站址选择的高大建筑物或者郊区的高山之上,但是在后期带来严重的越区现象;通常在市区内,站间距较小、站点密集的情况下,下倾角设置不够大会使该小区信号覆盖比较远;站点选择在比较宽阔的街道旁边,由于波导效应使信号沿着街道传播很远;城市中有大面积的水域,如穿城而过的江河等,由于信号在水面的传播损耗很小,因此一般在此环境下覆盖非常远。这些场景都可能导致越区覆盖,综上所述越区覆盖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原因:天线挂高天线下倾角街道效应水面反射解决措施越区覆盖的解决思路非常明确,就是减弱越区覆盖小区的覆盖范围,使之对其他小区的影响减到最小。通常最为有效的措施就是对天馈系统参数进行调整,主要是下倾角,实际优化工作当中进行下倾角调整之前要对路测数据进行分析,调整后再验证。对功率等参数的调整也能够有效地消除越区覆盖。越区覆盖的解决处理一般要经过两三次调整验证。所有的调整都要在保证覆盖目标的前提下进行。解决越区覆盖主要以下两种措施:对于市区内,站间距较小、站点密集的无线环境,需合理设置天线挂高及天线下倾角等工程参数。站址选择应避免街道效应、水面反射。可以通过调整功率相关参数来减弱越区覆盖,但所有的调整都要在保证覆盖目标的前提下进行。干扰优化原因分析TD-SCDMA系统的干扰主要分两个大的方面:系统内和系统外干扰。在系统内由于同频,扰码分配带来的干扰,以及相邻小区交叉时隙等带来的干扰。由于TD是一个TDD系统,所以会带来下行对UpPCH的干扰,严重的时候会使得上行无法接入。系统外的干扰主要是异系统,特别是PHS系统会对TD系统带来比较严重的干扰。同时雷达,军用警用设备带来的干扰。以上各种干扰都会对TD系统网络性能造成很严重的影响。通常进行干扰原因分析时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同频干扰。相邻小区扰码相关性较强。交叉时隙干扰。与本系统频段相近的其他无线通信系统产生的干扰,如PHS、W、GSM甚至微波等等。其他一些用于军用的无线电波发射装置产生的干扰,如雷达、屏蔽器等等。解决措施系统外的干扰需要多方面的资源协调解决。而对于系统内的同频干扰,在做频率规划时应尽量使频点分配最优,在后期加站时也要特别注意频点的规划,避免产生严重的同频干扰。由于TD系统在同一个时隙内采用码分多址接入,因此要用扰码来区分同一时隙内的用户,所以扰码的分配要对扰码的相关性进行考虑。对于下行对上行带来的干扰,主要的解决方法是采用Upshifting技术。也就是将UpPCH重新配置,使它所处的时隙无干扰。干扰的主要解决方法如下:对于系统内的同频干扰,在做频率规划时应尽量使频点分配最优。后期加站时也要特别注意频点的规划,避免产生严重的同频干扰。扰码规划时,需考虑选择正交性好的码子。对于相邻小区交叉时隙等带来的干扰,可调整交叉时隙优先级。对于下行对上行带来的干扰,可将UpPCH重新配置,使它所处的时隙无干扰。干扰问题的排查方法干扰排查步骤:首先排查设备自身问题带来的干扰,然后排查外部干扰源带来的干扰。TD自身干扰的特点就是和频点密切相关。目前室外基站使用的大都是6个频点,那么,即使由于某个基站对其他基站造成了干扰,也只能是在这6个频点中,而另外的3个频点必然没有任何干扰。所以,只要观察是否满足这个特点就可以得到准确判断。内部干扰的最可能的原因就是基站之间不同步,比如GPS失锁或者采用了模拟时钟;或者某些小区配置的上下行时隙格式和其他小区不一致。当排除了系统内干扰以后,就可以初步定位为系统外干扰。异系统的干扰比较复杂,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甘肃客运从业资格证操作考试内容
- 2023年北京市初三一模道德与法治试题汇编:综合探究题
- 吉首大学《民法总论》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吉首大学《动态网站设计》2021-2022学年期末试卷
- 吉林艺术学院《影视语言技巧》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吉林艺术学院《书法》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车辆赔偿协议书范本文版
- 私人房屋转赠协议书范文模板
- 吉林师范大学《中国地理》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2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真题(行政执法类卷)及答案解析
- 2024年社区工作者考试必考1000题及参考答案(模拟题)
- 跨平台移动应用开发技术
- 十二指肠溃疡伴穿孔的护理查房
- 市场营销策划(本)-形考任务三(第八~十章)-国开(CQ)-参考资料
- 核电站寿命评估技术
- 有色金属熔炼与铸锭课件
- 食用菌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项目建议书
- 中信证券测评真题答案大全
-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知识点汇编
- 数字时代的数字化政府
- 文旅推广短片策划方案相关7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