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反应原理课件_第1页
酶反应原理课件_第2页
酶反应原理课件_第3页
酶反应原理课件_第4页
酶反应原理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米氏方程(Michaelis-Mentenequation)V=Vmax[S]Km+[S]米氏方程解释:当[S]Kmv=(Vmax/Km)[S],即v[S]当[S]KmvVmax,即[S]而v不变米氏方程成立条件:

初速度为标准稳态(steadystate)(2)米氏方程推导测定Km和V的方法很多,最常用的是Lineweaver–Burk的作图法—

双倒数作图法。

1Km11

=

+

V

Vmax[S]Vmax取米氏方程式的倒数形式:1/Vmax斜率=Km/Vmax-1/Km米氏常数Km的测定:例题D-丝氨酸脱水酶需要磷酸吡哆醛作为辅酶。催化反应:CH2OH·CHNH2·COOHCH3CO·COOH+NH3在实验中测定酶的磷酸吡哆醛饱和曲线得到下列数据:

[s]v磷酸吡哆醛10-5(M)

20分钟生成丙酮酸(M)

0.200.1500.400.2000.850.2751.250.3151.700.3402.000.3508.000.360用这些数据求丝氨酸脱水酶对磷酸吡哆醛的表观米氏常数。

vVm0.30.2Vm20.101234567810-6[S]丙酮酸M/20minVm=0.361/2Vm=0.18Km=3.210-6M解:1、v对[S]作图法:

磷酸吡哆醛10-

5(M)

20分钟生成丙酮酸(M)

[S]1/[S]v1/v0.205.00.1506.660.402.50.2005.000.851.170.2753.641.250.800.3153.171.700.580.3402.942.000.500.3502.868.000.1250.3602.78解2、1/v对1/[S]作图法:2、酶浓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反应速度与酶浓度成正比:当[S][E],式中Km可以忽略不计。k3[E][S]Km+[S]=k3[E]v=v[E]o酶的最适pH:酶催化活性最高时的pH。2810pH酶的活性

pH对某些酶活性的影响A:胃蛋白酶;B:葡萄糖-6-磷酸酶4、pH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AB5、抑制剂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抑制作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酶的活性中心,使酶活性降低或丧失。抑制剂:凡能降低酶活性而不引起酶蛋白变性的物质。(1)不可逆抑制(irreversibleinhibition)

SH

SE+Hg2+EHg+2H+

SH

S

SH

Cl

SE+As-CH=CHClEAs-CH=CHCl+2HCl

SH

Cl

S巯基酶路易士气例1:巯基酶的抑制抑制剂与酶的必需基团以牢固的共价键结合,使酶丧失活性,不能用透析超滤等物理方法除去抑制剂使酶恢复活性.

SEHg+

SCOONaCHSHCHSHCOONa

SHE+Hg

SHCOONaCHS

CHSCOONa二巯基丁二酸钠

SCH2OHSHCH2OHEAs-CH=CHCl+CHSHE+CHS

SCH2SH

SHCH2SAs-CH=CHCl二巯基丙醇解毒方法:ROOROOROXROO—EP+E—OHP+HX有机磷化合物羟基酶磷酰化酶(失活)ROOROO—EP+-CHNOH磷酰化酶(失活)N+CH3

-CHNN+CH3OOROOR+E—OH

P例2:羟基酶的抑制羟基酶:有丝氨酸侧链上的羟基为必需基团的酶有机磷(敌百虫、敌敌畏、对硫磷)不可逆抑制羟基酶的活性中心解磷定(2)可逆抑制(reversibleinhibition)抑制剂与酶以非共价键疏松结合引起酶活性的降低活丧失,结合是可逆的,能够通过透析、超滤等物理方法使酶恢复活性。可逆抑制类型:竞争性抑制(competitiveinhibition)非竞争性抑制(non-competitiveinhibition)反竞争性抑制(uncompetitiveinhibition)竞争性抑制的动力学方程:v=Vmax[S]Km(1+[I]/Ki)+[S]1v=KmVmax(1+)+[I]Ki1[S]1Vmax竞争性抑制的特征曲线:[I]正常1v1[S]1Vmax-1Km(1+)[I]Ki-1Km竞争性抑制的特点:I与S分子结构相似;Vmax不变,表观Km增大;抑制程度取决于I与E的亲和力,以及[I]和[S]的相对浓度比例。(4)非竞争性抑制non-competitiveinhibition)SSEEEE+PSESIIII概念抑制剂与酶分子活性中心以外的其它部位结合而抑制酶活性,I和S与酶结合不存在竞争关系。非竞争性抑制作用过程:

非竞争性抑制的动力学方程:1v=KmVmax(1+)+[I]Ki1[S]1Vmax(1+)[I]Ki非竞争性抑制的特征曲线:1v正常[I]1[S]-1Km1Vmax(1+)[I]Ki概念抑制剂仅与酶和底物的中间复合物结合而抑制酶活性。

反竞争性抑制作用过程:

EEE+PEIISSS(5)反竞争性抑制(uncompetitiveinhibition)反竞争性抑制的动力学方程:v=Vmax[S]Km+(1+[I]/Ki)[S]1v=KmVmax(1+)[I]Ki1[S]1Vmax反竞争性抑制的特征曲线:[I]正常1v1[S]1Vmax-1Km[I]Ki+(1+)-1Km1Vmax(1+)[I]Ki反竞争性抑制的特点:1、I与S分子结构不同,I只与ES结合2、Vmax和表观Km都减小;3、抑制程度取决于[I]和[ES]二者的浓度。氰化物或肼对芳香硫酸酯酶的抑制6、激活剂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1)激活剂:凡能使酶由无活性变为有活性或使酶活性增加的物质。如:金属离子:Mg2+、

K+、Mn2+阴离子:Cl-

有机物:胆汁酸盐(2)分类:必需激活剂Mg2+对己糖激酶非必需激活剂Cl-

对淀粉酶四、酶活性测定1、酶活性酶的催化能力,以酶促反应速度来衡量。2、酶活性单位指酶促反应在单位时间(s,min,h)内生成一定量(mg,μg,μmol)的产物或消耗一定量的底物所需的酶量。一个国际单位(IU,1976年):在特定条件下,1min内使底物转变1μmol所需的酶量;一个催量(kat):在特定条件下,1Sec内使底物转变1mol所需的酶量

1I.U.=16.6710-9kat=16.6710-3

Kat;

1Kat=6107I.U.

酶比活:每毫克蛋白所含有的每活力单位数。3、酶活力测定包括两个阶段:反应阶段和测定阶段。一般采取如下步骤:(1)根据酶的专一性,选择适宜的底物,并配制成一定浓度的底物溶液。要求底物均匀一致,具有一定的纯度,新鲜配制。(2)确定酶促反应的温度,pH值等条件。温度可选酶反应最适温度pH值应是酶促反应的最适pH值反应条件在反应过程中应尽量保持恒定不变。(3)酶液与底物溶液在规定状态下混合开始反应。(4)适时测定产物的生成量或底物的减少量。终止酶反应的方法①加热失活:酶反应时间一到立即取出适量的反应液,置于沸水浴中;②变性失活:酶反应时间一到立即加入适宜的酶变性剂,如三氯醋酸等;③酸碱失活:酶反应时间一到使反应液的pH值迅速远离酶催化反应的最适pH,从而终止反应;④低温失活:酶反应时间一到将取出的反应液立即置于冰粒堆中或冰盐溶液中,使反应液的温度迅速降低至10℃以下。固定化酶的活力测定振荡测定法:称取一定重量的固定化酶,放在一定形状,一定大小的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底物溶液,在特定的条件下,一边振荡或搅拌,一边进行催化反应经过一定时间,取出一定量的反应液进行测定。注意点:

(1)在振荡或搅拌速度速度不高时,反应速度随振荡或搅拌速度的增加而升高,在达到一定水平后不再升高。(2)若速度过大,可能引起固定化酶的结构破坏,缩短固定化酶的使用寿命。(3)底物浓度,pH值,温度,反应时间等条件可与游离酶活力测定的条件相同。例题:某无细胞的粗提液,每mL含20mg蛋白质。在0.5mL的标准总反应体积中,含有10L这中提取液。在最适宜条件下,一分钟内生成30ng的产物。求:用下述单位表示反应速度v:nmol/ml/min,nmol/L/min,mol/L/min,mol/L/min若10l该提取液,在1ml总反应体积中进行实验,其反应速度是多少?反应混合液和提取液中酶活性浓度各是多少?酶制剂的比活力是多少?解:V=30/0.5=60nmol/ml/min=60103nmol/L/min=60mol/L/min=610-5mol/L/minV=30/1=30nmol/ml/min=310-5mol/L/min反应液酶活性浓度=60nmol/ml/min

=0.06mol/ml/min=0.06单位/ml0.5ml的反应液内含0.03单位酶,即10l(0.01ml)提取液含0.03单位酶,所以:提取液酶活性浓度=0.03/0.01=3单位/ml酶比活=3/20=0.05单位/mg蛋白五、酶的分类与命名(一)分类1961年国际酶学委员会(EnzymeCommittee,EC)根据酶所催化的反应类型和机理,把蛋白类酶分成6大类:1.氧化还原酶类:主要是催化氢的转移或电子传递的氧化还原反应。AH2+B(O2)A+BH2(H2O2,H2O)(1)脱氢酶类:催化直接从底物上脱氢的反应。AH2+BA+BH2(需辅酶Ⅰ或辅酶Ⅱ)(2)氧化酶类①催化底物脱氢,氧化生成H2O2:AH2+O2A+H2O2(需FAD或FMN)②催化底物脱氢,氧化生成H2O:2AH2+O22A+2H2O(3)过氧化物酶ROO+H2O2RO+H2O+O2(4)加氧酶(双加氧酶和单加氧酶)O2+OHOHC=OC=OOHOH(顺,顺-已二烯二酸)ROH+H2O+氧化型辅助因子RH+O2+还原型辅助因子(又称羟化酶)2.转移酶类:催化化合物中某些基团的转移。A·X+BA+B·X根据X分成8个亚类:转移碳基、酮基或醛基、酰基、糖基、烃基、含氮基、含磷基和含硫基的酶。3.水解酶类:催化加水分解作用。AB+H2OAOH+BH4.裂解酶类:催化非水解性地除去基团而形成双键的反应或逆反应。CH3C=OCOOHC—C键CH3C=OH+CO2C—O键CH2COOHHO—CH—COOHHCCOOHHOOCCH+H2OC—N键COOHCH—NH2CH2COOHCOOHCHHCCOOH+NH35.异构酶:催化各种异构体之间的互变。AB常见的有消旋和变旋、醛酮异构、顺反异构和变位酶类。6.合成酶类:催化有ATP参加的合成反应。A+B+ATPA·B+ADP+Pi7.核酸酶(催化核酸)Ribozyme(1)ribozyme的发现

80年代初期,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的ThomasCech和美国耶鲁大学的SidneryAltan各自独立地发现RNA具有生物催化功能.从而改变了生物催比剂的传统概念。为此,T.Cech和S.Altman共同获得了1989年度诺贝尔化学奖。(2)Ribozyme的种类根据催化底物是否是本身的RNA分为:分子内酶(incis)包括:自我剪切酶、自我剪接酶分子间酶(intrans)包括:RNA剪切酶、DNA剪切酶、多糖剪切、多糖剪接酶、氨基酸酯剪切酶、多功能酶根据结构特点锤头型酶、发夹型酶、IVS酶;自我剪接ribozyme简介自我剪接ribozyme比较复杂,通常包括200个以上核苷酸,主要催化mRNA前体的剪接反应。四膜虫核糖体前体RNA可以在体外无蛋白质参与下除掉它自身413nt内含子。具有核酸内切酶和连接酶活性。自我剪接ribozyme可分为两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