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实施细则解读_第1页
湖北省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实施细则解读_第2页
湖北省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实施细则解读_第3页
湖北省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实施细则解读_第4页
湖北省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实施细则解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省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实施细则解读全科医生和助理全科医生,是在基层承担预防保健、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和转诊、病人康复和慢性病管理、健康管理等一体化服务,被称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国家卫生计生委等6部门《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实施意见(试行)》,积极稳妥推进我省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工作,提升助理全科医生培训质量,省卫生计生委制定了《湖北省助理全科医生培训(西医)实施意见(试行)》,现就有关管理实施细则解读如下:一、组织保障全省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工作实行省、市(州)、县(市、区)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三级管理,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将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工作纳入医疗改革重点工作任务,加强领导,实行专人专班管理。省卫生计生委负责全省统筹、制订具体实施方案、制订相关政策方针、负责项目管理、实施督导评估以及组织结业考核(含发证)等。市(州)卫生计生委是助理全科医生培训项目的组织实施管理的主体,负责培训基地和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培训过程管理、严格培训质量控制、努力提高培训水平、因地制宜地制订激励政策。县(市、区)卫生计生局是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工作日常管理的重心,是培训基地和师资队伍建设的第一责任人,是培训质量控制的守门人,必须深入实际,及时发现和研究解决实施中的有关问题,不断完善相关政策与措施,推动本地区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工作扎实稳妥有效开展。县(市、区)要成立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组长由县(市、区)卫生计生局分管局长担任,常务副组长由县级综合医院的院长或分管院长担任,成员由基层实践基地、公共卫生基地相关领导和医院相关科室负责人、专家组成。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一般设在医院科教科或医教科,办公室设主任、副主任和教学秘书。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确定助理全科医生培训的工作目标和基地建设发展规划;制订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工作的配套政策和相关制度、审批为落实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工作任务而实施的相关方案,督导、检查、指导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工作运行情况,提升培训质量;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对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工作给予多方保障支持;定期(每年至少2次)召开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工作会议,研究解决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工作中的问题。组长的主要职责:对助理全科医生培训中的重大事项做出决策,调动医院乃至全县的各种资源对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工作给予人、财、物多方面的保障与支持,确保培训工作顺利进行。常务副组长的主要职责:是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在组长的领导下,全面负责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工作,组织落实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工作计划,负责临床培养基地的硬件建设及师资队伍建设;指导和监督助理全科医生培训考核工作;负责组织和召集助理全科医生培训领导小组工作会议,保证助理全科医生培训经费的合理使用,及落实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学员(以下简称“培训学员”)的待遇。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办公室”)的主要职责:负责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工作的日常组织与管理,负责通盘考虑制定助理全科医生培训2年104周实施性培训计划(含“一体三翼”的培训内容),完善相关培训制度,督查各临床科室和实践基地、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培训开展情况,负责培训学员档案收集、注册并上报省人才中心等工作,并开展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工作年度检查和评估。教学秘书的主要职责:落实实施性培训计划,制定助理全科医生培训院内临床专科轮转计划;组织入科教育、临床训练、教学查房、病例讨论、专题讲座等培训活动;检查《培训登记手册》,填写《培训考核手册》和保管使用情况;定期组织培训学员出科考核和培训评估。二、基地建设与认定培训基地由临床培养基地、基层实践基地、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和理论培训组成。临床培养基地原则上设在县级综合医院。基层实践基地可选择具有示范作用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条件较好的乡镇卫生院。专业公共卫生机构是指县级专业卫生机构。理论培训由市(州)卫生计生委统筹考虑具体实施方案,积极争取高中等医学院校的支持。以上四者的关系如下图: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基地“一体三翼”结构图理论培训理论培训(共357学时)(共357学时)临床培养基地临床培养基地(县级综合性医院)(培训主体、核心)(培训主体、核心)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县级)基层实践基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 (公共卫生服务技能培训)(全科医疗服务技能、社区生服务管理技能培训)(公共卫生服务技能培训)(全科医疗服务技能、社区生服务管理技能培训)上图说明,临床培养基地处于助理全科医生培训的核心位置,是助理全科医生培训的主体,负有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工作全盘组织整体实施的责任,同时,对上要积极争取高(中)等医学院校(第一翼)的指导和支持,做好师资培训和完成理论培训任务;对同级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第二翼),负有协调责任;对基层实践基地(第三翼)负有指导、督促责任。“一体三翼”齐抓共管,形成医教协同、防治结合、上下联动的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工作体系。各自的建设要点、职责和认定程序如下:临床培养基地培训基地必须高度重视并加强对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工作的领导,主要行政负责人作为培训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切实履行对培训对象的带教和管理职能。1.加强基地硬件建设。临床专业科室需配备的医疗设备应符合《助理全科医生培训标准(试行)》相关专业细则中的各项要求。2.积极筹建全科医学科。全科医学科将是临床培养基地遴选认定的优先条件之一,必须是独立设置的二级学科。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1)指导医师的配备与认定。严格按《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基地认定参考标准》实施。有条件的医院应实行一对一的导师制。(2)明确指导医师职责。督促培训学员遵守医疗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对培训学员的临床实践和品德修养进行全面指导;按照培训标准和基地制订的培训计划开展临床带教工作;指导培训学员依据诊疗规范开展诊疗活动,定期检查各项培训指标完成情况;客观地对培训学员进行评价与考核;积极参加师资培训班,不断提高人文素养,提升医疗、教学和科研能力。(3)加强指导医师培训。指导医师培训实行分级培训制度,实行单位培训、市(州)级培训、省级培训和国家级培训。临床培养基地应对本单位、基层实践基地与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师资统筹开展岗前培训、日常培训和考评,主要以提高指导医师带教能力为目的,可采取院内外相结合的方式,以多种途径和形式、多渠道展开。岗位培训包括助理全科医生培训的相关政策法规、全科医学的理念、专业培训标准和带教基本功等;日常培训和考评内容包括指导医师的带教能力、工作业绩和评教情况等。临床培养基地应积极组织整个培训体系的指导老师按要求参加市(州)级、省级或国家级师资培训,尤其须注重骨干师资队伍建设。(4)指导医师聘任程序。本人提出申请,领导小组审核申请人基本条件,开展岗前培训和考评,合格者聘为指导医师。临床培养基地将指导医师聘任相关信息报送市(州)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汇总,报送省级主管部门备案。4.加强培训制度建设。制度建设要目如下:(1)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实施办法(或临床培养基地管理制度);(2)指导医师管理制度;(3)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学员管理制度;(4)助理全科医生培训考核制度;(5)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学员日常管理制度;(6)培训评价、反馈与持续改进制度;(7)培训奖惩制度;(8)培训保障制度;(9)培训档案管理制度;(10)临床科室轮转制度或管理规定;(11)入科教育制度;(12)各类培训和课程的相关规定;(13)临床带教制度。(二)基层实践基地、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基层实践基地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建设,可参照临床培养基地建设的标准和要求进行实施。原则上做到临床培养基地、基层实践基地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等培训体系,实行一体化建设和管理。(三)理论培训理论培训由市(州)卫生计生委统筹考虑具体实施方案,积极争取高中等医学院校的支持,完成357学时的理论培训任务。(四)培训基地的认定及认定程序培训基地的认定,主要是对临床培养基地、基层实践基地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认定。其认定程序如下:由县级综合医院进行自评申报,县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初审推荐,报送市(州)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市(州)卫生计生委提出审核推荐意见,上报省卫生计生委。省卫生计生委将组织专家,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对申报基地进行复核。根据对申报材料的评估和省级抽样复查的结果,由省卫生计生委最后认定并通报全省基地认定名单(基地认定工作必须在招录开始之前完成)。理论培训由市(州)卫生计生委统筹考虑实施方案。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培训基地的准入和运行监管,建立不合格基地的退出和问责机制,严格实行动态管理。培训实施(即过程管理)(一)招录1.招录计划的申报与审批县领导小组根据培训床位数、收治患者数、门急诊量、师资带教能力,以及学员容量等各种因素提出下一年度培训需求,于每年的4月底之前,上报市(州)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汇总,最后报省卫生计生委审批。2.招录流程(1)发布招录通知。根据国家下达的招录指标和省内核定的培训规模,由省卫生计生委发布年度助理全科医生培训招录通知和招录计划。(2)资格审查。培训对象报名后,由临床培养基地实施资格审查。主要审查报名对象是否符合助理全科医生培训招录条件——即①临床医学专业三年全日制高职(专科)毕业,拟在或已在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从事全科医疗工作的人员,包括应届毕业生以及有培训需求的往届毕业生。②具备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报名的学历要求,且取得临床医学专业成人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也可以报名参加培训。③已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临床医师根据个人和单位需要,自愿选择报名参加培训,不作强制要求。招收对象分单位委派培训和社会人员(无单位的应、往届毕业生)培训两种模式,以招收单位委派培训人员为主。应届毕业生只审查身份证、毕业证;已参加工作的往届毕业生,除审查身份证和毕业证和医师资格证外,还要审查乡村医生执业证书、或工作单位出具的委托参加培训的相关证明。(3)招录考试。对资格审查合格者,临床培养基地应发布招录考试通知,包括时间、地点、考试形式等,对资格审查合格的对象进行招录考试。考试形式:笔试、面试或技能操作等。考试内容:考核综合素质、专业知识和临床技能等。考官组成:由3名以上具有高级职称且有带教经验的指导医师及培训管理人员组成并实施考试。录取原则:根据招录考试成绩及招生计划,择优录取,确定招录名单。(4)告知招录结果。临床培养基地在录取时段内完成录取,并告知拟录取的培训学员。将录取培训学员花名册及相关审查材料上报市(州)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汇总后上报省卫生计生委人才中心。(5)培训学员报到。培训学员应按规定时间到临床培养基地报到并办理相关手续。签署培训协议。临床培养基地应于招录工作结束后一周内与培训学员签订培训协议。培训协议应包括临床培养基地与培训学员的基本信息、培养年限及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单位委派的培训对象,培训期间原人事(劳动)、工资关系不变,委派单位、临床培养基地和培训对象三方签订委托培训协议。对未就业应届生的培训对象,县领导小组有责任为其联系就业单位,并签订三方协议。建档、办证及执业变更。培训学员填写《助理全科医生信息登记表》,并提供本人照片、身份证、学历证书、医师(助理)资格证书等相关材料原件,复印后由临床培养基地建档留存,社会生的档案结业前移交省人才中心。基地协助培训学员办理工资卡、胸卡、饭卡、图书借阅证及开通网络权限等。已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证书》的培训学员,应办理执业变更注册手续,应将培训基地注册为执业地点,可不限执业范围。发放手册。向培训学员发放《培训登记手册》,要求培训学员妥善保管并及时填写;向培训学员发放《培训考核手册》,由培训学员填写首页后收回,由教学秘书保管,供临床专科轮转、基层实践基地、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理论培训时指导医师填写,该手册严禁与培训学员见面。培训学员因各种原因未报到,培训基地应及时向市(州)及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反馈。学员岗前培训新招录的培训学员须参加岗前培训并通过考核后,方可安排正式培训。岗前培训由县级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相关职能科室和临床医技科室共同完成。1.制定岗前培训计划临床培养基地应在新培训学员报到前,由办公室制定岗前培训计划。培训时间一般不少于3天,培训内容包括:①综合素质。包括医院简介、全科医学理念、培训要求、医德医风、法律法规、管理制度、医疗安全及人际沟通等。②通用技能。包括图书馆资源使用、医疗文书撰写、医师工作站使用、感染管理及医疗保险制度等。③基本临床技能。包括体格检查、常用穿刺技术、无菌术及心肺复苏技术等。2.岗前培训实施岗前培训由办公室负责实施。授课教师及培训分工由办公室、临床科室及相关职能科室提前商定、遴选。提前准备场地、设施设备及相关教材或讲义,并按培训计划实施培训。建立班级管理模式和联络方式,做好培训考勤登记。收集整理岗前培训课件和培训资料,及时归档。3.岗前培训考核岗前培训设立考核环节,了解培训效果。确定考核(试)内容与形式。遴选和组织考官进行命题,有序实施。考试结果及时向学员及临床科室和其他培训基地通报,考核不合格者应补考。考核成绩计入学员培训档案,考核资料存档。临床科室轮转1.制定轮转计划(包括“大轮转计划”和“小轮转计划”)“大轮转计划”是指培训学员在2年104周的时间内,完成临床科室培训、基层实践基地培训、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培训和理论培训任务的总体培训计划或轮转计划。大轮转计划由办公室负责制定,应严格按《培训标准》的要求,适当参照“早进临床、早进门诊、早进基层、早进社区”的“四早四进”等杭州经验进行编排。“小轮转计划”是指临床培养基地院内临床科室培训的轮转计划,也由办公室负责制定,应严格按照《培训标准》的要求和培训人员数量,科学合理地进行编排,要明确轮转科室、轮转时间、入科及出科时间。大轮转计划应在“一体三翼”联席会议上予以确认并分类实施。小轮转计划应适时发放给培训学员和相关轮转临床科室。办公室要定期督查大、小轮转计划的落实情况。2.学员入科(1)入科登记。临床科室教学秘书应对新报到的培训学员填写入科登记本。未按时入科报到的学员,应在24小时内上报办公室。(2)入科教育。由科主任指定教学秘书或其他人员完成。入科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科室情况介绍(学科特点、学术特色、科室人员、师资结构、指导医师安排),熟悉科室环境、规章制度、工作安排及流程、劳动纪律、值班要求等。培训及考核要求、学术活动安排(教学查房、病例讨论、学术报告等)。具有专科特色的临床基本技能操作。入科教育培训资料应存档。(3)安排指导医师。指导医师与培训学员的比例原则上为1:2,有条件的医院可试行一对一的导师制。学员入科后,师生通过交谈加深了解,互留联系方式,保持随时沟通。3.临床培训要点临床科室除严格按照《培训标准》要求,安排培训学员管理床位、门急诊训练、完成规定的病例病种和技能操作外,重点加强以下方面的培训:(1)加强培训学员劳动纪律、医疗素养训练和培养。实行培训学员第一年24小时负责制。除上班和值班外,主管的患者如有病情变化和需要抢救,应做到随叫随到。培训学员在交接班前半小时进入病房,巡视自己主管的所有患者,做好主治医师查房前的一切准备工作;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下开具医嘱;离开病房前要进行巡视,向值班医师交待后方可离开;值班时新收的患者,需按规定时间完成首次病程记录,早交班时报告病历摘要、当前病情,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在24小时内完成病历书写。(2)加强病历书写训练。医院和科室应根据国家《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实施细则》等,结合具体病例,定期对培训学员进行病历书写的专题培训。指导医师要指导培训学员规范书写病历和临床常用的医疗文书,尤其要强调手写住院病历的培训。病历书写质量控制方面,主要有两个环节:一是指导医师应及时对培训学员书写的病历进行检查和修改,发现问题及时指正,不合格的必须重写。对病历书写反复出现问题的培训学员,指导医师应向科室教学秘书及办公室反映,并进行针对性辅导。二是医院病案室对终末病历进行质量控制,并将结果及时反馈给科室。提倡医院开展对培训学员终末病历评比,对好的病历在全院进行展示交流并存档。(3)积极开展临床病例讨论,加强培训学员临床思维能力培养。临床培养基地要把临床病例讨论作为抓手,加强培训学员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临床病例讨论包括疑难病例讨论、术前病例讨论、死亡病例讨论以及多学科病例讨论等等。每次临床病例讨论,必须组织全体培训学员参加,要求培训学员认真听取老师们对病例的分析、做好记录并积极发言参与讨论。讨论结束后,培训学员必须出具病例讨论的书面小结,并报指导医师审阅修改。通过多次反复的训练,以提高学员的临床思维能力。病例讨论小结计入培训学员档案。(4)重视门诊带教,训练培训学员独立接诊能力。各临床科室要根据本专业特点和《培训标准》要求,安排培训学员门诊实践。一方面使培训学员掌握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以弥补病房病种病例的不足。另一方面更要重视培训学员独立接诊能力的培训。提倡临床培养基地(含基层实践基地)创造条件,配备指导医师,开设教学门诊。积极推广杭州邵逸夫医院总结的“门诊四步教学法”(见下图):诊室1诊室2带教老师带教老师等候并观察培训学员接诊病人的全过程培训学员单独接诊病人(单独询问病史并进行体格检查)第一步 培训学员向带培训学员向带教老师汇报病史及体格检查结果,并给出自己的诊断及处理意见病人在诊室等候第二步带教老师带教老师和培训学员一起回到病人所在诊室,再次诊治病人第三步带教老师带教老师与培训学员一起讨论接诊的病人,并进行总结第四步门诊四步教学法,对迅速提高培训学员的独立接诊能力肯定大有裨益,特提出供各地借鉴。提倡各临床培养基地,根据本院的实际情况,开创性地探索门诊培训教学的独特经验。(5)开展临床教学查房,培养培训学员的诊疗能力。临床培养基地及轮转科室必须建立并执行临床教学查房制度。临床教学查房区别于针对在校实习学生的教学查房,是在日常医疗查房的基础上按照培训要求,结合具体病例,密切联系临床实践,运用多种灵活形式、有的放矢进行的临床教学活动。其重点在于临床知识的运用和对诊疗能力的培养。指导医师临床教学查房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培训学员的培训质量。临床教学查房每月至少2次。明确主讲人资质,由指导医师选择能充分体现有利于培训学员临床能力培养、符合《培训标准》要求的典型病例,开展有目的的临床教学查房。查房前做好准备工作,包括参加人员、病历、患者、场地及查房物品准备。查房资料要留存归档。(6)积极开展学术活动和专题培训,提高学员的综合能力。专业(题)讲座。每两周至少一次,由科室或医院统一组织,安排指导医师主讲。按《培训标准》要求,办公室制定全年计划,确定讲座内容及主讲人,按时实施。小讲课。指导医师结合临床实际工作,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随时进行相关知识的讲解,或对共性问题进行答疑解难。学术活动。基地定期举行学术活动,要求培训学员参加。培训学员要结合学术活动主题,主动进行文献复习。④带教能力培训。科室对高年资培训学员,结合临床工作需要,有意识的为其安排带教任务,承担对实习生和见习生的教学责任。医院和专业基地要对其进行带教内容、带教方法等教学能力的培训。⑤培训学员报告会。旨在提高培训学员的文献学习能力、临床思维的归纳总结及汇报能力,增加培训学员对疾病诊疗决策的学习机会。医院和科室可根据自身条件举行报告会,由指导医师选择主题,组织培训学员围绕主题检索和阅读本专业相关文献,轮流指定培训学员重点报告,全体培训学员讨论,指导医师点评和总结。报告会资料要及时归档。⑥学术论文撰写训练。临床培养基地要将培训学员学术论文撰写训练纳入培训计划,结业前每位培训学员至少完成一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