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加题训练16(课堂版)_第1页
附加题训练16(课堂版)_第2页
附加题训练16(课堂版)_第3页
附加题训练16(课堂版)_第4页
附加题训练16(课堂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8-2014届高淳高级中学附加题训练16(兼答卷)一、阅读材料,完成19~21题。(10分)19.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6分)寄吴中曲论良是。“唱曲当知,作曲不尽当知”,此语大可轩渠。凡文以意、趣、神、色为主,四者到时,或有丽词俊音可用,尔时能一一顾九宫四声否?如必按字摸声/即有窒滞迸拽之苦/恐不能成句矣/弟虽郡住/一岁不再谒有司/异地同心/惟与儿辈时作磻溪之想(选自汤显祖《答吕姜山》)汤显祖的《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并称为“临川四梦(或“玉茗堂四梦”)”。《牡丹亭》塑造了杜丽娘(填姓名)这一反抗封建礼教,为爱出生入死的不朽艺术形象。(2分)21.用原文的词句概括这段文字的主旨,不超过12字。(2分)文以意、趣、神、色为主二、名著阅读题(15分)22.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AE)A.《红楼梦》中,黛玉见风吹残红飘落满地,不禁勾起身世飘零的孤独伤感,遂惜花而葬。这反映了黛玉因对宝玉一往情深而不为宝玉理解的苦恼。B.《头发的故事》中的N先生在纪念双十节时大发感慨:“他们忘却了纪念,纪念也忘却了他们!”这表达了鲁迅先生对辛亥革命的深刻反思。C.《欧也妮·葛朗台》中,葛朗台家庭内的专制、家庭外银行家和公证人之间的明争暗斗、欧也妮的倾心相爱和查理背信弃义,三条线索相互交织。D.《家》中的觉民面对家族的婚姻安排,在反对无效后逃婚,最后迫使高老太爷在临死前作出让步。这说明他讲究反抗策略,更重视行动后的效果。E.《老人与海》中老人看到星鲨时,像“一个人感到钉子穿过他的双手钉进木头里而不由自主发出的喊叫声”,极富象征意味,暗示其具有基督精神。(A.黛玉葬花并非因对宝玉一往情深;E.暗示基督精神的死亡,表达了对现实的悲观情绪)23.简答题(10分)(1)下面五句话是老舍《茶馆》中的人物台词,请依次写出这些台词相对应的人物。(5分)①告诉您,谁敢改祖宗的章程,谁就掉脑袋!②嗯,顶大顶大的工厂!那才救得了穷人,那才能抵制外货,那才能救国!③卖青菜哪!铁杆庄稼没有啦,还不卖膀子力气吗?④大英帝国的烟,日本的“白面儿”,两大强国侍候着我一个人,这点福气还小吗?⑤改良,我老没忘了改良,总不肯落在人家后头。①庞太监②秦仲义③常四爷④唐铁嘴⑤王利发(2)下面这段话反映出茶馆老板王利发是个怎样的人?(5分)改良,我老没忘改良,总不肯落在人家后头。卖茶不行啊,开公寓。公寓没啦,添评书!评书也不叫座儿呀,好,不怕丢人,想添女招待!人总得活着吧?我变尽了方法,不过是为活下去!是呀,该贿赂的,我就递包袱。我可没有作过缺德的事,伤天害理的事,为什么就不叫我活着呢?我得罪了谁?谁?皇上,娘娘那些狗男女都活得有滋有味的,单不许我吃窝窝头,谁出的主意?(选自老舍《茶馆》)他不肯落后,不断挣扎;善良本分,生活无奈;对不公正的社会充满疑虑,满怀悲愤却又无力反抗。三、材料分析鉴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4~26题。意象是“意”与“象”的统一。意象派诗人庞德对意象的表述是:“一个意象是瞬息间呈现出来的一个理智和情感的复合体。”在传统文艺作品中,意与象是同一作品中两个不同的内容层面,“象”指作品中直观的外在形象,“意”指作品包含的意蕴,“象”是“意”的特质载体,是“意”得以显现、能够被接受者感知的审美中介。两者密不可分,在作品中化合为同一个复合的形象,物象的外在形态特征和内在审美意蕴,与创造者主观的情感体验有机地统一,客观的物象有了神韵,原本无形的主观情感体验有了寄托,达到了观象与达意,形式与内容,外物与自我的水乳交融。意象的获取过程便是艺术作品的产生过程。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将自己内心的情感、体悟外化为一种直观的审美形态,捕捉到、创造出主客观统一的意象,直接关系到作品的艺术魅力。意象的普遍性和传承性使得某些意象在历代诗文中反复出现,绵延不绝,形成了不言自明的象征意义。像“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像屈原开创的“香草美人”意象,已成为传统的诗歌意象。而庄周的“蝴蝶梦”就像那只翩翩飞舞的蝴蝶一样让人梦魂牵绕,其独具特色的艺术魅力使无数文人墨客为之倾醉,此后“梦”与“蝶”交织在一起,以其迷离的梦幻色彩为历代迁客骚人所吟唱,这一文学意象也变得越来越迷人而富有魅力,“梦”与“蝶”的意象寄托了不同时代文人的复杂感情。24.这段材料阐释了意象的哪些特性?(6分)24.(1)寄寓了作者的意蕴和情感;(2)体现了作者的创作过程(3)普遍性、传承性和象征性。(每点2分)25.“一个意象是瞬息间呈现出来的一个理智和情感的复合体。”如何理解庞德的这一表述?(3分)说明意象是创造者主观情感体验与物象的外在形态特征和内在审美意蕴的有机统一。(3分)26.写出白居易《琵琶行》中两处描写“月”的诗句,并简要分析“月”这一意象在其中的作用。(1)“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月色朦胧,醉意朦胧,一轮昏黄的月亮浸泡在江水里,仿佛是泪眼,又像月会随水流去。这里的月,起到渲染烘托诗人感情的作用,为下文写“忽闻水上琵琶声”的惊喜埋下伏笔。(2)“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皎洁的秋月烘托了四周的寂静,表达了听众如痴如醉的情感。(3)“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秋月春风”写出了时间的流逝,浓缩了琵琶女的卖唱人生,感慨幸福人生的短暂,写人的老去、失宠,衬托琵琶女的寂寞与孤独。(4)“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