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课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 课件_第1页
第29课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 课件_第2页
第29课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 课件_第3页
第29课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 课件_第4页
第29课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 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两个一百年”,即到建党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从现在到二〇二〇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从二〇二〇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教学目标:1通过多元资料信息的方法,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各个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2.结合教材梳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过程,掌握其核心要义,习得把握理论发展时代特征的方法,提升历史解释与理论认知能力;3.通过了解当代我国所面临的社会问题及国际形势,体会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增强对国家发展方向的信心,激发理性的爱国情怀。重点难点:重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难点:结合历史时段特征把握理论发展的时代特征。第29课

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一、伟大理论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是立于时代前沿、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一子目内容归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概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等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1)形成: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逐步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2)核心: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即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3)影响:指引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前进。(4)地位:1997年中共十五大被写入党章,并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邓小平理论(1)形成:1989年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核心: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3)影响: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4)地位:2002年中共十六大上被写入党章,并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与发展(1)形成:2002年中共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新的发展要求,形成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2)核心: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3)影响: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中国化的重大成果。(4)地位:2007年中共十六大上被写入党章,2012年中共十八大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1)背景:中共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中共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历史性变化。(2)核心: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3)影响: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4)地位:2017年中共十九大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2018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被载入宪法。阶段理论领导人提出解决问题党的指导思想意义形成邓小平理论邓小平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1997年中共十五大指引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前进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江泽民1989年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2002年中共十六大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科学发展观胡锦涛2002年16大以后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2007年中共十七大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中国化的重大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2012年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以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017年中共十九大(2018年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写入宪法)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程呈现的基本特点是什么?基本特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一脉相承,与时俱进,不断创新。⑴

英日之路:戊戌变法实行君主立宪制。实践证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

旧中国行不通。⑵

美法之路: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实行民主共和。实践证明,

在半殖半封的中国,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行不通。⑶苏俄革命道路:“城市中心论”,城市暴动夺取政权。⑷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首创“农村包围城

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⑸苏联建设道路: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⑹中国特色的建设道路: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邓小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实行改革开放。探究:近现代中国人探索民主革命道路和建设中走过的路学思之窗

中华民族追求梦想的道路艰难曲折。为了实现民族复兴,亿万人魂牵梦萦,几代人上下求索,奋勇不屈的中国人民在黑暗中艰难前行。直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勇担民族复兴大任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登上历史舞台,中华民族才终于迎来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曙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综合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基本国情和资源最重要的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科技、教育、人力资源等实力的综合性指标。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的主要表现二.辉煌的成就:对内---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二.辉煌的建设成就:对内---综合国力不断提升(1)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增长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一大工业国材料:在从1978年到2016年的38年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以平均每年9.6%的增速增长,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经济规模占世界经济的比重从1978年的2.3%提升至14.9%。“以这么高的速度持续这么长时间的增长,人类历史上不曾有过。”林毅夫说。——《改革开放40年中国经济发展成就及其对世界的影响》(张建平沈博)世界第一外汇储备国2.基础设施建设走在世界前列交通建设高速铁路总总里程数达到2.9万千米,高速公路里程突破14万千米,都居世界第一港口建设世界港口吞吐量前10位里面中国占有7席◎移动支付:全球将近40%的网上交易发生在中国◎“蛟龙号”载人深潜器目前最大下潜深度为7062米◎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FAST(天眼)◎国产民用大飞机C919◎“北斗”导航(3)高新科技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实现跨越式发展。4.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突破◎

五大战区示意图二、综合国力不断提升5、

思想文化事业不断发展(1)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筑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2)继续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上;文化产业持续发力,公共文化服务面向基层,均等化、标准化水平明显提升。(3)中国文化加快走出去步伐,推动文明互鉴,传播中国声音。运20运输机探究: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的原因和意义?原因(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中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3)中国坚持改革开放,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4)中国科技、文化的发展,提升了中国的国际竞争力。(5)中国国防实力的增强和军队力量的壮大。意义:(1)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宏伟目标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2)为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争取主动提供了充分的话语权;(3)为国际秩序稳定及全球性难题的解决提供了中国方案。1.表现(1)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相互尊重、公平公正、合作共赢。①方向: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扩大同各国的利益交会点。②大国:推动大国协调和合作,构建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框架。③周边:按照“亲、诚、惠、容”的理念,深化同周边国家关系。④非洲:形成中国与非洲国家休戚与共、共同发展、文明互鉴的友好合作关系。⑤欧拉:同欧洲、拉美之间也相互增进了解,加强合作。探究:如何理解“新型国际关系”二.辉煌的建设成就:对外---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中国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新型国际关系即以合作取代对抗,以共赢取代独占,不再搞零和博弈与赢者通吃,得道才能多助,合作才能共赢。它是对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的继承与发展,也是对传统国际关系的超越和创新。三、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2)倡导和平发展理念: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支持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核心作用,推动和平解决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3)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①积极促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完善,推动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生效。②倡议设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是对既有国际金融体系的有益补充。③共商、共建、共享是中国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理念。影响(1)中国正从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参与者变成更具有影响力和作用力的推动者。(2)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中国方案。(3)充分说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1、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不结盟。2、中国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不诉诸武力,不干涉他国内政,反对把自己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强加于人。3、中国积极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其他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4、中国愿意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建立和发展友好合作关系。实行全方位,无敌国外交。5、中国实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政策,愿在平等互利原则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和地区广泛开展贸易往来、经济技术合作和科学文化交流,促进共同繁荣。6、中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成为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的坚定力量。新时期中国外交的特点?本课结构

思考:“修昔底德陷阱”是指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而现存大国也必然会回应这种威胁,这样战争就变得不可避免。此说法源自古希腊著名历史学家修昔底德,他认为,当一个崛起的大国与既有的统治霸主竞争时,双方面临的危险多数以战争告终,结果也会是灾难性的,两个强国都将走向衰弱。

今天,中国正在崛起,美国的发展显得慢了下来,世界正处在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复杂的双边关系,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也是世界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中美关系已超出了双边范畴,对世界影响深远;中美关系合作共赢是唯一正确选择。正如习近平强调指出,中美要牢牢把握两国发展正确方向,坚持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原则,增强互信,深化合作,以建设性方式管控分歧,推动中美关系持续健康稳定发展。中美应怎样避免“修昔底德陷阱”?坚持和平发展理念,反对霸权主义,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课堂检测1、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毛泽东在1957年提出“赶英超美”的口号,发动了“大跃进”运动;1978年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进入21世纪后,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上变化是()A.国际形势不断缓和的结果B.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结果C.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体现D.不断改善人民生活的需要B2.21世纪以来中国外交在不断转型,进一步从“被动应对”向“争取主动”转变,中国对国际体系的参与由融入向塑造转变,即角色从“接受者”、“应对者”向“建设者”、“塑造者”转变。这一转型(

)A.表明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

B.缓和了亚太地区的紧张局势C.开启了中国融入全球的进程

D.解决了经济的逆全球化问题A3.十八大以来中国实施了共建“一带一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