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与溺水-现场紧急救护课件_第1页
地震与溺水-现场紧急救护课件_第2页
地震与溺水-现场紧急救护课件_第3页
地震与溺水-现场紧急救护课件_第4页
地震与溺水-现场紧急救护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震自救知识你感受到什么了?你感受到什么了?地震唐山大地震倒塌的房屋被损坏的桥梁当你们看到这些图片时你想说什么?学校自救必须躲避在课桌、讲台旁,教学楼内的空间小、有管道支撑的房间里,决不可乱跑或跳楼。在户外要避开高大建筑物,要远离高压线及石化、化学、煤气等有毒的工厂或设施。在街上走时,最好将身边的皮包或柔软的物品顶在头上,无物品时也可用手护在头上,尽可能作好自我防御的准备,要镇静,应该迅速离开电线杆和围墙,跑向比较开阔的地区躲避。户外自救设计意图:概括出故事的主要内容,是初一学生的基本能力,要在不同的课文中反复强化,用梯度式练习可以逐步提高学生能力。四、说教学过程本文讲了一个什么样的童话故事?

?你一定要知道的

“地震活命三角区”什么是地震活命三角区发生地震时一定要找到可以构成三角区的空间去躲避这是倒下的墙和梁物体越结实

形成三角形空间就越大大床桌子沙发汽车活命三角区活命三角区这是倒下的墙和梁很多人不懂这个三角区,所以他们教孩子这样!假如地震发生,你不能这样做1、躲到桌子,床下和汽车里2、靠墙站立或蹲下3、站在门框边上假如地震发生,你应该这样做:1、迅速寻找一个大而坚实的物体2、移动并靠近它的一侧3、尽量卷缩自己身体靠下哪里可以迅速找到活命三角区?如果你来不及逃到室外,这里都可以是:最好躲在支撑多空间小的卫生间假如你正好在汽车边上?在车内的人会被路边坠落的物体砸伤地震无辜受害者都是呆在车内离开车辆,靠近车辆坐下

或躺在车边所有被压垮的车辆旁边都有一个3英呎高的空间,除非车辆是被物体垂直落下震前有预兆鸡飞上树猪拱圈牛羊骡马乱蹦跳鸽子惊飞不回巢鸭不下水狗狂叫冰天雪地蛇出洞家家户户都观察综合异常作预报老鼠搬家往外逃怎样做好防震准备呢?

固定物品,以免震倒。清洁楼道,保持畅通。清理小间,以便躲避。备防震包,方便自救。

珍爱生命播种幸福安全至上财务莫贪小小宣传员我要做:比死于地震更可悲的是死于无知就在上这节课前,我也是这样的无知者我们不知道下次灾难何时降临在地球调整为震动状态的时代希望你尤其是在教室上课的同学们一定要记住这节知识别再接受错误的地震逃生训练你一定要记住“地震活命三角区”谢谢

首都师范大学红十字学生分会一.何为溺水溺水又称淹溺,是指人淹没于水中,常因失足落水或游泳时发生意外所致。由于呼吸道被水、污泥、藻草等物堵塞(湿性溺死占90%)或因喉头、气管发生反射性痉挛(干性溺死占10%)而造成窒息和缺氧,甚至造成呼吸、心跳停止而死亡。(一)溺水后表现溺水后常见病人全身浮肿,紫绀,双眼充血,口鼻充满血性泡沫、泥沙或藻类,手足掌皮肤皱缩苍白,四肢冰冷,昏迷,瞳孔散大,双肺有罗音,呼吸困难,心音低且不规则,血压下降,胃充水扩张。恢复期则可能出现肺炎、肺脓肿。溺水整个过程十分迅速,常常在4~5分钟或5~6分钟内即死亡。

(二)溺水早期的死亡原因①水、污泥、藻草类等物进入口鼻、气管和肺阻塞呼吸道而窒息(湿性溺死);②因呛水、惊恐、寒冷等刺激,反射性的喉头、气管、支气管痉挛所致的呼吸道梗阻而窒息(干性溺死);③淡水溺水的血液稀释,出现溶血,血钾升高所致的心室纤颤、心跳停止;

(二)溺水早期的死亡原因④海水溺水的电解质紊乱和急性肺水肿,导致心力衰竭而死亡;⑤跳水时,可因头部撞击硬物或木桩等引起颅脑外伤,在水中发生昏迷、死亡。⑥发生溺水时,救护人员在水中寻找溺水者时间过久,使溺水者被救上岸时已经丧失抢救时机而死亡

二.溺水防止?不要私自外出游泳,尤其是单独外出游泳不要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游泳训练时,要严密组织,科学施训二.溺水防止?游泳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不要在不明水情的情况下跳水和潜水不要在身体状况不佳和自然条件不好时游泳学会游泳,掌握基本的溺水自救互救的技能三.抽筋怎么办?抽筋,就是肌肉强直性的收缩。往往因过度疲劳,游泳过久或突然受冷水刺激造成。1、如果发现有抽筋现象,应马上停止游泳,立即上岸休息,并对抽筋部位进行按摩。2、如果在深水中发生抽筋,且自己无力处理,而周围又无同伴时,应向岸边呼救,千万不要慌张。3、不管发生什么样的抽筋,都先向同伴或其他游泳者呼叫:“我抽筋了,快来人呀!”三.抽筋怎么办?手指抽筋:将手握成拳头,然后用力张开,张开后,又迅速握拳,如此反复数次,至解脱为止。手掌抽筋:用另一手掌将抽筋手掌用力压向背侧并作振颤动作。手臂抽筋:将手握成拳头并尽量曲肘,然后再用力伸开如此反复数次小腿或脚趾抽筋:用抽筋小腿对侧的手,握住抽筋腿的脚趾,用力向上拉同时用同侧的手掌压在抽筋小腿的膝盖上,帮助小腿伸直。三.抽筋怎么办?四.自救?自救:不会游泳者,不必惊慌,迅速采取自救:头后仰,口向上,尽量使口鼻露出水面,进行呼吸,不能将手上举或挣扎,以免使身体下沉。五.他救?呼救“来人啦,救命啊!有人溺水了!”

路牌

五.他救?

1.可以远距离牵拉的物品

衣服、领带、毛巾2.棍子和长杆等3.漂浮物救生圈泡沫干枯的木头

空心气球体五.他救1.首先应将溺水者尽快救出水面。五.他救2.保持呼吸道通畅:将溺水者平放在地面,迅速撬开口腔,清除口腔和鼻腔异物如淤泥、杂草、假牙等,并拉舌于口外,防止后坠,使其呼吸道通畅。五.他救3.倒出腹腔内吸入物:但要注意不可一味倒水而延误抢救时间。倒水方法:将溺水者置于抢救者屈膝的大腿上,头部朝下,按压其背部迫使呼吸道和胃里的吸入物排出;五.他救4.迅速恢复有效循环和呼吸:当溺水者呼吸停止或极为微弱时,应该立即实施心肺复苏,并一直坚持到专业救护人员到来。六.心肺复苏(CPR)C.胸部挤压。A.保持气道通畅。B.人工呼吸。心肺复苏的意义心跳停止4分钟内进行CPR-BLS,并于8分钟内进行进一步生命支持(ALS),则病人的生存率43%。强调黄金4分钟:通常4分钟内进行心肺复苏,有32%能救活,4分钟以后再进行心肺复苏,只有17%能救活。心肺复苏要点1.发现病人倒地,确认现场是否存在危险因素,以免影响救治。2.判断病人意识,(注意做到轻拍重唤!)如无反应,立即呼救并请求他人拨打电话,与急救医疗救护系(EMS)统联系。注意:如现场只有一个抢救者,则先进行1分钟的现场心肺复苏后,再联系求救。但对一个溺水或其他窒息者在EMS到达前优先予施5组(约2分钟)常规心肺复苏(包括人工呼吸)。此外,新生儿心脏骤停更可能是呼吸道病因,通常复苏按ABC顺序,除非已知心脏病的.心肺复苏要点3.立即将病人置于复苏体位(平卧位),触摸颈动脉,未触及立即施行胸外心脏按压!心肺复苏要点4.按压30次后立即开放气道,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5.人工呼吸与胸外按压比例为2:30。6.单纯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时,每分钟频率至少为100次。7.成人胸骨下限>5cm8.有条件要及早实施体外除颤。C:即人工循环

人工循环的基本技术是胸外心脏按压。在心脏停止跳动后,用胸外心脏按压的方法使得心脏被动射血,以带动血液循环,只要判断心脏停止跳动,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实施心脏按压首先要找准按压的位置,正确位置在两乳头连线中点。此时可将定位之手重叠放在另一只手的手背上,双手掌根重叠,十指相扣,使下面手的手指抬起(以避免按压时损伤肋骨)。以掌跟按压两乳头连线中点

左手的掌根部放在按压区,右手重叠在左手背上,两手手指跷起(扣在一起)离开胸壁。双肩正对人胸骨上方,两肩、臂、肘垂直向下按压。平稳地、有规律地进行,垂直向下按压,每次抬起时,掌根不要离开胸壁,保持已选择好的按压位置不变。按压位置两手手指跷起(扣在一起)离开胸壁按压时上半身前倾,腕、肘、肩关节伸直,以髋关节为轴,垂直向下用力,借助上半身的体重和肩臂部肌肉的力量进行按压按压方法婴幼儿胸外心脏按压方法定位:双乳连线与胸骨垂直交叉点下方1横指。

幼儿:一手手掌下压。

婴儿:环抱法,双拇指重叠下压;或一手食指、中指并拢下压。

下压深度:幼儿至少2.5~3.5厘米,婴儿至少1.5~2.5厘米

按压频率:每分钟至少100次。

胸外心脏按压注意事项1.专业急救人员双人或多人复苏时,应每隔两分钟轮换位置以避免胸外按压者疲劳导致按压的质量和频率下降。轮换时要求动作尽可能快(最好不超5秒钟),以避免中断胸外按压。2.手指也压在胸壁上,这容易引起肋骨或肋软骨骨折;3.按压位置不正确,向下错位易使剑突受压折断而致肝破裂,向两侧错位易致肋骨或肋软骨骨折,导致气胸或血胸;胸外心脏按压注意事项4.抢救者按压时肘部弯曲,因而用力不垂直,按压力量减弱,按压深度达不到5cm;5.冲击式按压,猛压,其效果差,且易导致骨折。6.放松时手离开胸骨定位点,造成下次按压部位错误,引起骨折;7.放松时未能使胸部充分松弛,胸部仍承受压力,使血液难以回到心脏;8.按压速度不自主的加快或减慢,会影响按压的效果;9.两手掌不是重叠放置,而是交叉放置.A:即判断有无意识、畅通呼吸道。可以轻拍病人面部或肩部,并大声喊叫名字或其他称呼。如果没有反应,说明意识已丧失,可用手指掐其人中,同时立即高声呼救,呼唤其他人前来帮助救人,并尽快拨打急救电话120或附近医院电话。使病人去枕后仰于地面或硬板床上,解开衣领及裤带。畅通呼吸通道,清理口腔、鼻腔异物或分泌物,如有假牙一并清除,畅通气道。(只有气道畅通后,人工呼吸提供的氧气才能到达肺部,人的脑组织以及其他重要器官才能得到氧气供应)开放气道手法:仰面抬颌法、仰面抬颈法、托下颌法。开放气道手法仰面抬颌法要领:用一只手按压伤病者的前额,使头部后仰,同时用另一只手的食指及中指将下颏托起。B:即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就是用人工的方法帮助病人呼吸,是心肺复苏基本技术之一。开放气道后要马上检查有无呼吸,如果没有,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最常见、最方便的人工呼吸方法是采取口对口人工呼吸和口对鼻人工呼吸。口对口人工呼吸时要用一手将病人的鼻孔捏紧(防止吹气气体从鼻孔排出而不能由口腔进入到肺内),深吸一口气,屏气,用口唇严密地包住昏迷者的口唇(不留空隙),注意不要漏气,在保持气道畅通的操作下,将气体吹入人的口腔到肺部。吹气后,口唇离开,并松开捏鼻的手指,使气体呼出。观察人的胸部有无起伏,如果吹气时胸部抬起,说明气道畅通,口对口吹气的操作是正确的。口对鼻人工呼吸与口对口人工呼吸类似,一般用于婴幼儿和口腔外伤者。

人工呼吸注意事项必须在气道充分打开的情况下进行。吹气1秒以上,可见胸廓明显起伏。儿童吹气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