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专题5-折叠问题课件_第1页
中考数学专题5-折叠问题课件_第2页
中考数学专题5-折叠问题课件_第3页
中考数学专题5-折叠问题课件_第4页
中考数学专题5-折叠问题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数学专题5折叠问题数学专题5折叠问题1中考数学专题5-折叠问题课件2折叠操作就是将图形的一部分沿着一条直线翻折180°,使它与另一部分图形在这条直线的同旁与其重叠或不重叠,其中“折”是过程,“叠”是结果.折叠的问题的实质是图形的轴对称变换,折叠更突出了轴对称知识的应用.折叠(或翻折)在三大图形变换中是比较重要的,考查的较多,无论是选择题、填空题,还是解答题都有以折叠为背景的试题.常常把矩形、正方形的纸片放置于直角坐标系中,与函数、直角三角形、相似形等知识结合,贯穿其他几何、代数知识来设题.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可以得到:折叠重合部分一定全等,折痕所在直线就是这两个全等形的对称轴;互相重合两点(对称点)之间的连线必被折痕垂直平分;对称两点与对称轴上任意一点连结所得的两条线段相等;对称线段所在的直线与对称轴的夹角相等.在解题过程中要充分运用以上结论,借助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结合相似形、锐角三角函数等知识来解决有关折叠问题.折叠操作就是将图形的一部分沿着一条直线翻折180°,使它与另3中考数学专题5-折叠问题课件41.以下四种沿AB折叠的方法中,不一定能判定纸带两条边线a,b互相平行的是()A.如图1,展开后测得∠1=∠2B.如图2,展开后测得∠1=∠2且∠3=∠4C.如图3,测得∠1=∠2D.如图4,展开后再沿CD折叠,两条折痕的交点为O,测得OA=OB,OC=OD解析:根据折叠后图形的不变性得出等量关系,对每一选项逐一进行判断.C1.以下四种沿AB折叠的方法中,不一定能判定纸带两条边线a,52.如图,矩形ABCD中,AB=3,BC=5,点P是BC边上的一个动点(点P与点B,C都不重合),现将△PCD沿直线PD折叠,使点C落到点F处;过点P作∠BPF的角平分线交AB于点E.设BP=x,BE=y,则下列图象中,能表示y与x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是()解析:利用折叠的性质,说明△BEP与△CPD相似,得出y与x的关系式.C2.如图,矩形ABCD中,AB=3,BC=5,点P是BC边上6①③④

①③④74.如图,E是矩形ABCD中BC边的中点,将△ABE沿AE折叠到△AEF,F在矩形ABCD内部,延长AF交DC于G点,若∠AEB=55°,求∠DAF的度数.解析:由△ABE沿AE折叠到△AEF,得出∠BAE=∠FAE,由∠AEB=55°,∠ABE=90°,求出∠BAE.解:∵△ABE沿AE折叠到△AEF,∴∠BAE=∠FAE.∵∠AEB=55°,∠ABE=90°,∴∠BAE=90°-55°=35°,∴∠DAF=∠BAD-∠BAE-∠FAE=90°-35°-35°=20°4.如图,E是矩形ABCD中BC边的中点,将△ABE沿AE折85.如图,在边长为6的正方形ABCD中,E是边CD的中点,将△ADE沿AE对折至△AFE,延长EF交BC于点G,连结AG.(1)求证:△ABG≌△AFG;(2)求tan∠EGC的值.解析:(1)根据正方形和折叠对称的性质,应用HL即可证明△ABG≌△AFG(HL);(2)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BG=FG,设BG=FG=x,将GC和EG用x的代数式表示,从而在Rt△CEG中应用勾股定理列方程求解即可.5.如图,在边长为6的正方形ABCD中,E是边CD的中点,将9中考数学专题5-折叠问题课件10中考数学专题5-折叠问题课件11中考数学专题5-折叠问题课件128.(2017·预测)如图,在边长为2的菱形ABCD中,∠A=60°,点M是AD边的中点,连结MC,将菱形ABCD翻折,使点A落在线段CM上的点E处,折痕交AB于点N,求线段EC的长.解析:过点M作MF⊥DC于点F,根据在边长为2的菱形ABCD中,∠A=60°,M为AD中点,得到2MD=AD=CD=2,从而得到∠FDM=60°,∠FMD=30°,进而利用锐角三角函数关系求出EC的长即可.8.(2017·预测)如图,在边长为2的菱形ABCD中,∠A13中考数学专题5-折叠问题课件149.(原创题)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9,将正方形折叠,使顶点D落在BC边上的点E处,折痕为GH.若BE∶EC=2∶1,求线段CH的长.解析:根据折叠的性质可得DH=EH,在直角△CEH中,若设CH=x,则DH=EH=9-x,CE=3,可以根据勾股定理列出方程,从而解出CH的长.9.(原创题)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9,将正方形折叠,1510.(2016·绍兴)如图,矩形ABCD中,AB=4,BC=2,E是AB的中点,直线l平行于直线EC,且直线l与直线EC之间的距离为2,点F在矩形ABCD边上,将矩形ABCD沿直线EF折叠,使点A恰好落在直线l上,求DF的长.10.(2016·绍兴)如图,矩形ABCD中,AB=4,BC16中考数学专题5-折叠问题课件17中考数学专题5-折叠问题课件1812.将一张宽为4cm的长方形纸片(足够长)折叠成如图所示图形,重叠部分是一个三角形.(1)判断该三角形的类型,并证明你的结论;(2)求这个三角形面积的最小值.解析:当AC⊥AB时,重叠三角形面积最小,此时△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12.将一张宽为4cm的长方形纸片(足够长)折叠成如图所示1913.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2,BE=EC,将正方形边CD沿DE折叠到DF,延长EF交AB于点G,连结DG,求△BEF的面积.解析:由折叠和正方形的性质,在Rt△BEG中,由勾股定理求出AG后再求△BGE的面积,最后由△BEF与△BGE的面积关系求△BEF的面积.13.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2,BE=EC,将正20中考数学专题5-折叠问题课件21中考数学专题5-折叠问题课件2215.如图,在矩形ABCD中,E是AB边的中点,沿EC对折矩形ABCD,使B点落在点P处,折痕为EC,连结AP并延长AP交CD于点F,(1)求证:四边形AECF为平行四边形;(2)若△AEP是等边三角形,连结BP,求证:△APB≌△EPC;(3)若矩形ABCD的边AB=6,BC=4,求△CPF的面积.解析:(1)由折叠的性质得到BE=PE,EC与PB垂直,利用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即可得证;(2)由折叠的性质及邻补角定义得到一对角相等,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得到一对角相等,再由AP=EB,利用AAS即可得证;(3)过P作PM⊥CD,分别求出高PM和底边FC,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求解.15.如图,在矩形ABCD中,E是AB边的中点,沿EC对折矩23中考数学专题5-折叠问题课件24中考数学专题5-折叠问题课件25中考数学专题5-折叠问题课件2616.如图1,在矩形ABCD中,AB=4,AD=3,将矩形沿直线AC折叠,使点B落在点E处,AE交CD于点F,连结DE.(1)求证:△DEC≌△EDA;

(2)求DF的值;(3)如图2,若P为线段EC上一动点,过点P作△AEC的内接矩形,使其顶点Q落在线段AE上,顶点M,N落在线段AC上,当线段PE的长为何值时,矩形PQMN的面积最大?并求出其最大值.16.如图1,在矩形ABCD中,AB=4,AD=3,将矩形沿27中考数学专题5-折叠问题课件28中考数学专题5-折叠问题课件29中考数学专题5-折叠问题课件30中考数学专题5-折叠问题课件31解决折叠问题时,一是要对图形折叠有准确定位,抓住图形之间最本质的位置关系,从点、线、面三个方面入手,发现其中变化的量和不变的量,发现图形中的数量关系;二是要把握折叠的变化规律,充分挖掘图形的几何性质,将其中基本的数量关系用方程的形式表达出来.解决折叠问题时,一是要对图形折叠有准确定位,抓住图形之间最本32数学专题5折叠问题数学专题5折叠问题33中考数学专题5-折叠问题课件34折叠操作就是将图形的一部分沿着一条直线翻折180°,使它与另一部分图形在这条直线的同旁与其重叠或不重叠,其中“折”是过程,“叠”是结果.折叠的问题的实质是图形的轴对称变换,折叠更突出了轴对称知识的应用.折叠(或翻折)在三大图形变换中是比较重要的,考查的较多,无论是选择题、填空题,还是解答题都有以折叠为背景的试题.常常把矩形、正方形的纸片放置于直角坐标系中,与函数、直角三角形、相似形等知识结合,贯穿其他几何、代数知识来设题.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可以得到:折叠重合部分一定全等,折痕所在直线就是这两个全等形的对称轴;互相重合两点(对称点)之间的连线必被折痕垂直平分;对称两点与对称轴上任意一点连结所得的两条线段相等;对称线段所在的直线与对称轴的夹角相等.在解题过程中要充分运用以上结论,借助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结合相似形、锐角三角函数等知识来解决有关折叠问题.折叠操作就是将图形的一部分沿着一条直线翻折180°,使它与另35中考数学专题5-折叠问题课件361.以下四种沿AB折叠的方法中,不一定能判定纸带两条边线a,b互相平行的是()A.如图1,展开后测得∠1=∠2B.如图2,展开后测得∠1=∠2且∠3=∠4C.如图3,测得∠1=∠2D.如图4,展开后再沿CD折叠,两条折痕的交点为O,测得OA=OB,OC=OD解析:根据折叠后图形的不变性得出等量关系,对每一选项逐一进行判断.C1.以下四种沿AB折叠的方法中,不一定能判定纸带两条边线a,372.如图,矩形ABCD中,AB=3,BC=5,点P是BC边上的一个动点(点P与点B,C都不重合),现将△PCD沿直线PD折叠,使点C落到点F处;过点P作∠BPF的角平分线交AB于点E.设BP=x,BE=y,则下列图象中,能表示y与x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是()解析:利用折叠的性质,说明△BEP与△CPD相似,得出y与x的关系式.C2.如图,矩形ABCD中,AB=3,BC=5,点P是BC边上38①③④

①③④394.如图,E是矩形ABCD中BC边的中点,将△ABE沿AE折叠到△AEF,F在矩形ABCD内部,延长AF交DC于G点,若∠AEB=55°,求∠DAF的度数.解析:由△ABE沿AE折叠到△AEF,得出∠BAE=∠FAE,由∠AEB=55°,∠ABE=90°,求出∠BAE.解:∵△ABE沿AE折叠到△AEF,∴∠BAE=∠FAE.∵∠AEB=55°,∠ABE=90°,∴∠BAE=90°-55°=35°,∴∠DAF=∠BAD-∠BAE-∠FAE=90°-35°-35°=20°4.如图,E是矩形ABCD中BC边的中点,将△ABE沿AE折405.如图,在边长为6的正方形ABCD中,E是边CD的中点,将△ADE沿AE对折至△AFE,延长EF交BC于点G,连结AG.(1)求证:△ABG≌△AFG;(2)求tan∠EGC的值.解析:(1)根据正方形和折叠对称的性质,应用HL即可证明△ABG≌△AFG(HL);(2)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BG=FG,设BG=FG=x,将GC和EG用x的代数式表示,从而在Rt△CEG中应用勾股定理列方程求解即可.5.如图,在边长为6的正方形ABCD中,E是边CD的中点,将41中考数学专题5-折叠问题课件42中考数学专题5-折叠问题课件43中考数学专题5-折叠问题课件448.(2017·预测)如图,在边长为2的菱形ABCD中,∠A=60°,点M是AD边的中点,连结MC,将菱形ABCD翻折,使点A落在线段CM上的点E处,折痕交AB于点N,求线段EC的长.解析:过点M作MF⊥DC于点F,根据在边长为2的菱形ABCD中,∠A=60°,M为AD中点,得到2MD=AD=CD=2,从而得到∠FDM=60°,∠FMD=30°,进而利用锐角三角函数关系求出EC的长即可.8.(2017·预测)如图,在边长为2的菱形ABCD中,∠A45中考数学专题5-折叠问题课件469.(原创题)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9,将正方形折叠,使顶点D落在BC边上的点E处,折痕为GH.若BE∶EC=2∶1,求线段CH的长.解析:根据折叠的性质可得DH=EH,在直角△CEH中,若设CH=x,则DH=EH=9-x,CE=3,可以根据勾股定理列出方程,从而解出CH的长.9.(原创题)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9,将正方形折叠,4710.(2016·绍兴)如图,矩形ABCD中,AB=4,BC=2,E是AB的中点,直线l平行于直线EC,且直线l与直线EC之间的距离为2,点F在矩形ABCD边上,将矩形ABCD沿直线EF折叠,使点A恰好落在直线l上,求DF的长.10.(2016·绍兴)如图,矩形ABCD中,AB=4,BC48中考数学专题5-折叠问题课件49中考数学专题5-折叠问题课件5012.将一张宽为4cm的长方形纸片(足够长)折叠成如图所示图形,重叠部分是一个三角形.(1)判断该三角形的类型,并证明你的结论;(2)求这个三角形面积的最小值.解析:当AC⊥AB时,重叠三角形面积最小,此时△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12.将一张宽为4cm的长方形纸片(足够长)折叠成如图所示5113.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2,BE=EC,将正方形边CD沿DE折叠到DF,延长EF交AB于点G,连结DG,求△BEF的面积.解析:由折叠和正方形的性质,在Rt△BEG中,由勾股定理求出AG后再求△BGE的面积,最后由△BEF与△BGE的面积关系求△BEF的面积.13.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2,BE=EC,将正52中考数学专题5-折叠问题课件53中考数学专题5-折叠问题课件5415.如图,在矩形ABCD中,E是AB边的中点,沿EC对折矩形ABCD,使B点落在点P处,折痕为EC,连结AP并延长AP交CD于点F,(1)求证:四边形AECF为平行四边形;(2)若△AEP是等边三角形,连结BP,求证:△APB≌△EPC;(3)若矩形ABCD的边AB=6,B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