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九 走向生态文明 高二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期末复习_第1页
专题九 走向生态文明 高二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期末复习_第2页
专题九 走向生态文明 高二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期末复习_第3页
专题九 走向生态文明 高二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期末复习_第4页
专题九 走向生态文明 高二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期末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期末复习专题九走向生态文明1.下图中的甲、乙、丙、丁代表生态文明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读下图,完成下题。2.下列对图中所表达的含义的理解,正确的是()A.生态文明建设就是把可持续发展提升到绿色发展的高度B.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加强对外开放,拓展能源进口渠道,从源头上改变能源来源C.生态文明建设就是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只是工业文明的进一步发展D.生态文明建设在一定时空范围内不会制约经济发展3.下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举措,不合理的是()A.生态文明建设要重点调整经济结构和能源结构,优化国土空间开发布局B.要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C.要积极谋求生产与消费、经济与社会、城乡与地区之间的协调发展D.生态文明建设要加强区域资源开发力度,大力推进区域经济水平快速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下列行为,与生态文明建设相违背的是()A.购物时使用廉价的塑料袋 B.就餐中减少一次性餐具的使用C.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到指定位置 D.上下班尽量使用公共交通5.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符合()A.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B.人定胜天的观点 C.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D.天人相关论的观点读人类文明进程与人口、资源、环境变化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6.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四个阶段中,人类只是被动地适应环境的是()A.史前文明时代 B.农业文明时代 C.工业文明时代 D.生态文明时代7.在生态文明阶段,资源曲线呈上升趋势,主要得益于()A.人口数量的下降 B.科技的进步 C.环境质量的改善 D.资源质量的提高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我们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据此回答下面小题。8.生态文明的具体体现是()A.人类半依附自然 B.人类崇拜自然 C.人与自然矛盾尖锐 D.人与自然和谐共生9.下列人类活动中,符合“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理念的是()A.在丘陵山地退耕还林 B.全面关停重化工业C.毁林开荒、围湖造田 D.在缺水地区增加地下水开采10.人类文明发展过程形成了四个时期,每个时期文明结构不同。下图为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示意图,图中坐标横轴为社会生产力结构,纵轴为社会生产力水平。圆圈代表工具制造革命、农业革命、工业革命和知识革命(包含信息革命和生态革命)等。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根据材料,下列关于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判断正确的是()A.人地关系是不可能和谐的 B.农业社会时期人地关系最和谐C.人类一直在努力使人地关系和谐 D.知识社会和原始社会人地关系较为和谐(2)农业劳动力处于上升阶段的时期是什么时期?(3)原始社会时期,人类对环境的破坏_________,人地关系_________;农业社会时期,环境问题开始_________,人地关系开始不和谐;工业社会时期,环境问题开始_________;知识社会时期,人类开始重新认识人地关系,努力使其和谐发展。11.材料一2020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中国活动主题是“美国中国·我是行动者”,旨在通过集中宣传,广泛凝聚共识,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引导和推动社会民众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践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努力改善环境质量,保卫我们赖以生存的共同家园。材料二目前煤炭仍为我国的主要能源,针对煤炭在开发利用过程中的环境问题,鄂尔多斯地区某工业园区按照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构筑了如下产业链。(1)目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仍然以煤为主,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煤炭的开采与使用过程中,分别会产生哪些环境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哪些?(3)材料二中的工业园区循环经济的发展,有哪些积极意义?

答案以及解析答案:1.C解析:图中甲代表自然资源;乙代表物质文明;丙代表生态文明;丁代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答案:2.A;3.D解析:2.图中“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表达出生态文明建设就是把可持续发展提升到绿色发展的高度。图示不能体现加强对外开放,拓展能源进口渠道,从源头上改变能源来源。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不只是工业文明的进一步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在一定时空范围内会制约经济发展。3.生态文明建设要重点调整经济结构和能源结构,优化国土空间开发布局;要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要积极谋求生产与消费、经济与社会、城乡与地区之间的协调发展。生态文明建设要合理控制区域资源开发力度,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推进区域经济水平提高。答案:4.A;5.C解析:4.塑料袋难降解,不利于环保,购物时使用塑料袋与生态文明建设相违背。少用一次性餐具,可减少环境污染。分类投放生活垃圾,方便垃圾回收利用,有利于环保。使用公共交通,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有利于环保。5.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符合可持续发展观,既满足当代人的生活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自身需求的能力造成危害。答案:6.A;7.B解析:6.史前文明时代,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改造环境的能力微弱,人类对环境既崇拜又依赖。故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小,而人类主要是被动地适应环境;其他文明皆不是被动适应,有主动改造的特点。7.在生态文明时期,科技创新与进步使人类在获取和利用资源手段、方法等方面有很大提升,使人们利用资源的潜力变大,原来不能利用的一些资源现在可以使用,因此资源曲线呈上升趋势;读图可知,人口数量并没有下降,环境质量改善对资源潜力没有直接联系;资源质量提高,还是得益于科技的进步。答案:8.D;9.A解析:8.人类半依附自然是农业社会时期的人地关系;人类崇拜自然是采集渔猎时代的人地关系;人与自然矛盾尖锐是工业社会时期的人地关系;现代,人类认识到应主动谋求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不能继续对自然一味地征服、索取和破坏。因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资源与环境安全观是生态文明的一种具体体现。9.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在丘陵山地退耕还林,可有效控制水土流失,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A项正确。全面关停重化工业,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应该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同时大力改造传统的重化工业,B项错误。毁林开荒、围湖造田,破坏生态环境,且湖泊面积减小,易加剧洪涝灾害,C项错误。增加地下水的开采,易产生地面沉降等问题,D项错误。10.答案:(1)D(2)原始社会、农业社会时期。(3)较小;基本和谐;严重(加剧);恶化解析:(1)读图可知,知识社会和原始社会人地关系较为和谐,人地关系经历了由和谐(原始社会)到不和谐(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再到和谐(知识社会)的过程。(2)人类在原始社会时期对环境破坏较小,人地关系基本和谐,农业劳动力比例上升;农业社会时期,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开始加剧,人地关系开始对立,农业劳动力比例继续上升;工业社会、知识社会农业劳动力比例下降。(3)读图可知,原始社会时期人类依赖自然、崇拜自然,对环境破坏较小,人地关系基本和谐;农业社会时期,人类开始开发自然和适应自然,对环境的破坏开始加剧,人地关系开始对立;工业社会时期,人类开始改造自然、征服自然,对环境的破坏到了最严重的程度,恶化的环境威胁人类生存的同时,开始让人类重新思考人地关系;知识社会时期,人类开始走与环境和谐发展的道路。15.答案:(1)我国煤炭储量大;煤炭开采和使用成本低,技术难度小(2)开采中——植被破坏、地表塌陷、水土流失;使用中——酸雨、粉尘等大气污染,水体和土壤污染等。措施:矿区土地复垦和植被恢复;发展清洁煤技术或脱硫技术;加强硫氧化物的综合利用;加大技术投入,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率;采取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宣传教育手段进行治理。(3)废弃物综合循环利用,减少污染排放;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投入,经济效益提高;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增加就业机会。解析:第(1)题,我国煤炭资源储量大;煤炭开采和使用成本低,技术难度小,因此目前和今后的一段时间内,我国能源仍然以煤炭为主。第(2)题,煤炭开采中的问题——植被破坏、地表塌陷、水土流失;煤炭使用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