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人教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秦末农民大起义-PPT_第1页
初中历史人教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秦末农民大起义-PPT_第2页
初中历史人教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秦末农民大起义-PPT_第3页
初中历史人教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秦末农民大起义-PPT_第4页
初中历史人教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秦末农民大起义-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习目标

1.知道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2.弄清陈胜、吴广,项羽、刘邦在推翻秦朝暴政过程中分别起什么作用。

3.学会分析秦朝灭亡的原因。

1.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本“秦的暴政”,然后思考:秦朝的暴政表现在哪些方面?一、自习交流材料一:秦朝的赋税,主要有田租、口赋、杂赋三种。这些赋税加在一起,要占到农民收获物的三分之二。材料二:秦朝法律规定,男子17岁就需要到官府登记户籍,从此开始服徭役,直到60岁才能免除。据估计,当时全国人口有2000万,秦始皇北筑长城征调三十万,南戍五岭又五十余万,修建阿房宫、骊山陵又七十余万,加上修驰道等其他徭役,每年征调服役的不下三百万人。材料三:“赭衣塞路,囹圄成市。“——《汉书·刑法志》译文:秦朝时道路上挤满了穿囚衣的犯人,监狱里关满了人,如同集市一样。赋税沉重徭役兵役繁重刑罚残酷材料四:胡亥,即秦二世(前230年-前207年),秦二世即位后下令将秦始皇无子的妃嫔全部陪葬,把修骊山墓地里机弩的工匠全部活埋在墓中,诛杀兄弟、姊妹22人,杀害蒙恬等大臣不计其数,不断增加赋税和徭役。“刑者相半於道,而死人日成积於市。杀人众者为忠臣……“——《史记·李斯列传》译文:路上的行人,有一半是犯人,在街市上每天都堆积着刚杀死的人的尸体,而且杀人越多的越是忠臣。指鹿为马秦二世更加残暴2.阅读教材第二目即:“陈胜吴广起义”,找出起义的时间、地点、原因、领导人、经过、结果,影响(意义)(提示:农民战争是我们第一次学习的课题,注意把握以上7个要素)。诛暴秦(前期)陈胜、吴广起义时间:地点:领导人:公元前209年夏大泽乡陈胜、吴广原因:大雨,戍守误期(直接原因)秦的暴政(根本原因)

大泽乡起义(公元前209年)杀秦军攻县城占领陈,建张楚政权挺进关中天下响应秦二世反扑陈胜、吴广被部下杀害影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经过:斩木为兵、揭竿为旗结果:(二)后期:刘邦、项羽继续反秦1.项羽:巨鹿之战时间:

公元前207年地点:

巨鹿交战双方:项羽(近10万)VS秦(30万)结果:秦军主力被歼灭,从此便无力抵抗.成语典故:破釜沉舟2.刘邦率军入咸阳,秦朝灭亡(公元前207年)项羽刘邦3.阅读教材“楚汉之争”一目内容,填写空白内容:

秦朝灭亡后,刘邦和项羽为争夺_____,展开历时四年(公元前206-公元前202年)的战争,史称____。请同学们交流讨论,如果陈胜、吴广在前进途中,没有遇到大雨,秦末农民起义还会爆发吗?二、合作探究三、探究提升楚汉之争

项羽死前叹道:“天亡我也,非战之罪也。”请同学们思考在“楚汉之争”中项羽为什么会败给刘邦呢?刘邦项羽进驻咸阳,废除秦法,“约法三章”,得民心。放纵部下烧杀抢掠,失民心。广纳人才,势力壮大刚愎自用,众叛亲离,实力削弱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1.

发动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最后推翻秦王朝的是

领导的农民起义军。2.秦的暴政在文化思想领域的集中表现为()

A.修长城B.焚书坑儒C.修宫殿D.修陵墓3.成语“破釜沉舟”来源于()

A.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