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上饶环保局_第1页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上饶环保局_第2页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上饶环保局_第3页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上饶环保局_第4页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上饶环保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36PAGE63表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上饶古县渡110kV输变电工程建设单位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赣东北供电分公司法定代表人赖永萍联系人李敏通讯地址乐平市人民中路116号联系电话传真/邮政编码333000建设地点上饶市鄱阳县古县渡镇张袁村西南面500米处立项审批部门江西省能源局批注文号赣能电力字﹝2013﹞214号建设性质新建eq\o\ac(□,√)改扩建□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电力供应D4420占地面积(平方米)变电站:5174.4m2线路塔基:627.27m2总投资(万元)2835其中:环保投资(万元)39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1.38%评价经费(万元)4.0预期投产日期2016年工程内容及规模1、工程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根据鄱阳县110kV变电容量平衡计算结果,“十二五”期间,鄱阳县110kV变电容量均存在较大缺额,古县渡110kV变电站的建设,将补充部分容量缺额,对于理顺电网结构,合理划分供电区域,提高工业用电,提高电网经济运行水平及供电可靠性有积极重要的作用。为加强和优化鄱阳供电区电网结构,提高110kV容载比,提高供电质量,增加电网安全运行稳定性。根据《江西赣东北供电区“十二五”电网规划滚动调整报告》中的目标网架要求,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赣东北供电分公司拟在上饶市鄱阳县古县渡镇张袁村西南面500m处建设古县渡110kV输变电工程。2、工程进展情况及环评过程2013年11月江西赣东北电力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完成了本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上饶古县渡110kV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根据环境保护部令第2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本工程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江西核工业环境保护中心(以下简称“我中心”)受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赣东北供电分公司的委托,承担本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我中心依据该可研报告于2014年5月对变电站周围及拟建线路路径沿线进行了实地踏勘、调查,收集了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及有关资料,并委托江西省核工业地质局测试研究中心进行了工程所在区域电磁环境及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在现场踏勘、调查和现状监测的基础上,结合本工程特点及实际情况,根据相关的技术规范、技术导则要求,进行了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制定了环境保护措施,在此基础上编制完成了本环境影响报告表,报请审批。3、编制依据3.1环境保护法规、条例和文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起施行);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1日起施行);3)《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1996年4月1日起施行);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年3月1日起施行);5)《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11月29日起施行);6)《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实施细则》(1999年3月18日起施行);7)《电力设施保护条例》(1998年1月7日起施行);8)《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1997年3月25日起施行);9)《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08年10月1日起10)《委托书》;11)《上饶古县渡110kV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12)《关于上饶古县渡110kV输变电工程环评使用标准的复函》(鄱阳县环境保护局)3.2相关的标准和技术导则1)《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4)《高压交流架空送电线无线电干扰限值》GB15707-1995;5)《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50545-2010;6)《高压架空送电线、变电站无线电干扰测量方法》GB/T7349-2002;7)《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HJ/T24-1998;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9)《架空送电线路可听噪声测量方法》DL501-1992;10)《高压架空送电线路无线电干扰计算方法》DL/T691-1999;11)《高压交流架空送电线路、变电站工频电场和磁场测量方法》DL-T988-2005;12)《交流输变电工程电磁环境监测方法(试行)》HJ681-2013。4、工程概况根据电网规划,本工程新建古县渡110kV变电站,主变容量本期1×50MVA,远期3×50MVA;新建110kV输电线路本期2回,远期4回;新建35kV出线本期2回,远期6回。上饶古县渡110kV变电站设计为全户外变电站,变电站站址经纬度为东经116°52'57.70",北纬29°5'52.76"(项目位置详见附图1)。上饶古县渡110kV输变电工程建设规模情况如表1-1所示。表1-1上饶古县渡110kV输变电工程建设规模一览表规模项目本期规模终期规模变电站新建上饶古县渡110kV变电站,主变容量为1×50MVA,为全户外变电站。新建110kV出线间隔2个,35kV出线间隔2个。3×50MVA110kV出线新建110kV线路2回,为110kV鄱高Ⅱ线破口接入古县渡变电站110kV双回线路。新建线路从110kV鄱高Ⅱ线#51~#53铁塔之间破口(拆除#52铁塔,恢复110kV鄱高Ⅰ线#51-#53铁塔之间导线),π接至110kV古县渡变电站,线路采用同塔双回架设,线路路径长约4.3km,导线选用LGJ-300/40钢芯铝绞线,地线2根采用OPGW光缆。4回35kV出线2回6回无功补偿(3.6+4.8)MVar3×(3.6+4.8)MVar注:本次环境影响评价规模为本期建设内容4.1、变电站(1)站址概况上饶古县渡110kV变电站位于上饶市鄱阳县古县渡镇张袁村西南面500m处,古县渡至皇岗县级公路旁。地形为低山丘陵,地表植被为杂草,位于百年一遇洪水位之上。自然高差约1-2米,地势比较平坦开阔,无妨碍进出线障碍物,进出线方便。根据现场踏勘,站址四周均为空地。站址范围内及附近无可熔岩,亦无滑坡、崩塌、泥石流等不良地质作用、站址及周边未涉及矿产开发等工程经济活动、站址及周边地表可见范围内均无文物、遗址、遗迹和化石群,站址附近无明显的军事设施、电台、风景旅游区。站址现状详见图1-1。站址位置站址位置图1-1拟建古县渡110kV变电站站址现状(2)站区总体规划和总体布置根据本工程站址条件及线路出线方向,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和江西省电力公司有关“三通一标”的输变电工程的设计要求,参照“国网110-500kV变电站通用设计方案”,电气总平面布置如下:110kV配电装置采用户外软母线中型布置,瓷柱式断路器,架空出现,布置在站区北侧。35kV配电装置采用户内开关柜单列布置,全电缆出线,布置在站区西南侧。10kV配电装置采用户内开关柜双列布置,全电缆出线。配电综合楼布置在站区南侧,变电站进站道路从站区东侧中部接入。主变压器布置在110kV与配电综合楼之间。10kV无功补偿装置布置在站区西北角。具体平面布置图详见图1-2。(3)占地及土石方量本工程按远期规模一次征地,站址拟占地约8000m2(合12亩),其中站区围墙内用地面积约5174.4m2(合7.76亩)。站址场地开阔,地貌有一定起伏,为建设用地,不占用基本农田。本工程建设挖方量986m3,填方量986m3,建筑垃圾外运交由政府相关部门统一处理。图1-2上饶古县渡110kV变电站电气总平面布置图(4)给水、排水、事故油池1)站区给水:站内采用打深井作为生产生活用水来源,站内生活用水管采用DN25PVC管。2)站区排水:工程排水系统采雨污分流制,站区内雨水通过设置在场地上的集水井收集,汇入地下雨水管网,由管网排出站外,最终排入附近的沟渠中。生活污水采用化粪池进行处理,处理后定期清掏,不外排。3)事故油池:主变附近设有事故油池,事故时变压器油通过暗管排入事故油池,事故油池设计容积为30m3。(5)消防站内设置一套智能型火灾探测报警及控制系统。站内各建筑物和变压器严格按照DL2027-1993《电力设计典型消防规程》和GBJ140-1990《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规范要求设置不同类型的移动式灭火器。室内灭火器设置在灭火器箱内,放置在建筑物门厅、走道、楼梯间、房间门口等明显和便于取用的地点。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GB50229-2006)的有关规定,在主变压器附近配置推车式干粉灭火器,此外还配置了一定数量消防铲、消防斧、消防用砂及消防铅桶等消防设施。(6)变电站主要电气设备电气设备依据导体和电器选择设计技术规定(DL/T5222-2005)及国家电网公司110kV~500kV变电站通用设备典型规范(2012版)进行选择,主要电气设备详见表1-2。表1-2主要电气设备选择表序号设备名

设备型式1主变压器自冷三相三线圈有载调压降压变压器SSZ11-50000/110。电压等级为110±8×1.25%/38.5±2×2.5%/10.5kV,接线组别为YN,yno,d11。各线圈容量为50/50/50MVA。2断路器SF6126kV,2000A,40kA,4s3隔离开关GW4126kV,2000A,40kA,4s4电流互感器油浸式110kV,2×300/5A10P30/10P30/0.2S/0.2S5电压互感器TYD-110/-0.02H110//0.1//0.1//0.1//0.1kV6线路电压互感器TYD-110/-0.01H(单相)110//0.1//0.1kV7氧化锌避雷器Y10W-102/2664.2、输电线路(1)线路概况根据本工程可研,上饶古县渡110kV输变电工程本期110kV出线2回,为110kV鄱高Ⅱ线破口接入古县渡变电站110kV双回线路。新建线路从110kV鄱高Ⅱ线#51~#53杆之间破口,向东经枫林村至新建古县渡变电站110kV进线构架,全线采用双回路铁塔架空架设,架空线路路径长约4.3km。导线选用LGJ-300/40钢芯铝绞线,地线2根采用OPGW电缆,具体线路路径详见图1-3。本工程所涉及的110kV鄱高Ⅱ线,于2011年取得江西省环境保护厅《关于江西省电力公司220kV井冈山等二十四项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赣环辐字﹝2011﹞40,详见鄱阳高家岭110kV变电站新建工程),暂未履行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手续,具体批复文件详见附件5。图1-3上饶古县渡110kV输电线路路径图图1-4上饶古县渡110kV输电线路破口点现状(2)线路交叉跨越情况表1-3线路交叉跨越情况一览表项目鄱高Ⅱ线破口接入古县渡110kV输电线路交叉跨越一级公路4次10kV及低压线4次水塘3次通信线5次房屋0次拆迁无地形比例:平地30%,丘陵70%(3)导线选型本工程110kV架空线路导线均选用LGJ-300/40型钢芯铝绞线,导线机械特性见下表1-4。表1-4导线机械特性一览表类别导线LGJ-300/40标称截面300计算截面

mm2

铝股300.09钢芯38.90综合338.99计算外径mm23.94(4)架空线路塔型本工程共需新建铁塔19基,其中双回终端铁塔3基,双回转角铁塔4基,双回直线铁塔12基。具体杆塔型号及数量,详见表1-5。表1-5架空铁塔塔型一览表工程塔型呼高铁塔占地面积(m2)数量铁塔永久占地面积(m2)备注上饶古县渡110kV输电线路工程1D5-SDJ2149.003147.00双回终端铁塔1D5-SJ12442.25284.50双回转角铁塔1D5-SJ22443.56143.56双回转角铁塔1D5-SJ32454.76154.76双回转角铁塔1D3-SZ12418.807131.6双回直线铁塔1D3

SZ22733.17399.51双回直线铁塔3033.17266.34双回直线铁塔总计19627.27图1-5古县渡110kV输电线路工程塔型图本次新建线路工程共计杆塔数19基,线路工程杆塔永久占地约627.27m2,临时占地约为400m2。(5)其他=1\*GB3①杆塔对地距离:根据《110~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50545-2010),110kV送电线路在不同地区的相对距离取值见表1-6。表1-6110kV送电线路在不同地区的相对距离序号线路经过地区110kV最小距离(m)计算条件1居民区7.0最大弧垂2非居民区6.0最大弧垂3导线与交通困难地区垂直距离5.0最大弧垂4对建筑物(对城市多层或规划建筑

指水平距离)垂直距离5.0最大弧垂净空距离4

0最大风偏5对树木自然生长高垂直距离4.0最大弧垂净空距离3.5最大风偏6对果树、经济作物及街道行道树之

的垂直距离3.0最大弧垂=2\*GB3②交叉跨越情况:导线与各类建筑物的交叉跨越间距详见表1-7。表1-7交叉跨越间距序号线路经过地区110kV最小垂直距

(m)1等级公路(至路面)7.02通讯线3.03电力线(杆顶)3.0本线路工程在规划、设计时,对沿线的环境敏感目标尽可能地进行了避让,依据可行性研究报告,本工程线路无拆迁。在跨越公路、通信线路时,均将按照设计规范要求的跨越高度和距离建设,并满足相关标准的要求。5、环保投资本期工程总投资为2835万元。本期输变电工程环保总投资为39万,本期环保投资占本期工程总投资的比例为1.38%。环保投资的具体情况见表1-8。表1-8项目环保投资一览表序号项目组成环保措施投资概算(万元)1变电站施工期临时沉淀池、排水沟5变压器油池5变压器基础垫衬减振材料,低噪声风机5化粪池42线路绿化及生态恢复63环境影响评价44竣工环境保护验收10总计396、选址合理性分析及路径协议情况本输变电工程选址选线时已充分征得了当地规划、国土部门的意见,详见表1-9。表1-9上饶古县渡110kV输变电工程协议情况一览表序号单位名称意见附加条件针对附加条件的解决方案附件1鄱阳县林业局原则同意如需占用林地或采伐林木等,要依法办理相关征用占用林地手续和采伐手续方可动工兴建按要求及程序办理附件4-12鄱阳县环境保护局同意及时办理环评及审批手续正办理附件4-23鄱阳县水利局原则同意变电站建设及线路架设不得危及河道等水利工程设施防洪安全,施工过程中应主动接受我局监督按要求及程序办理附件4-34鄱阳县规划局同意//附件4-45鄱阳县国土资源局同意//附件4-56鄱阳县交通运输局原则同意//附件4-67鄱阳县文化广播电影电视局原则同意在架设途中必须避开地面文物,并在施工中发现地下文物及时报告我局按要求及程序办理附件4-78鄱阳县人武部原则同意施工中发现军事设施自行回避按要求及程序办理附件4-87、工程与政策及规划相符性本工程属于城乡电网建设项目。根据国务院国发[2005]40号“国务院关于发布实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的决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9号《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电网改造与建设”列为“第一类鼓励类”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本工程建设项目已取得江西省能源局的核准,同时本工程选址及输电线路路径取得了鄱阳县规划局及国土部门的同意意见,因此本项目建设符合当地的城乡规划。综上所述,本工程的建设与国家产业政策、鄱阳县的城乡发展规划及电网发展规划是相符的。8、工程建设计划根据电力系统要求,本工程预计将于2016年建成投产。环境影响评价范围、评价重点及评价因子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目录》中的有关规定,本项目应该编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同时,根据HJ/T24-1998《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的要求,确定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评价重点及评价因子如下:1、评价范围(1)变电站评价范围参照《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HJ/T24-1998)确定以变电站围墙外100m范围内的区域为工频电场、工频磁场的评价范围;以变电站围墙外100m范围内区域为无线电干扰评价范围;以变电站围墙外1m为噪声达标排放评价范围。生态评价范围为围墙外300m的区域范围。(2)送电线路评价范围以送电线路走廊两侧30m带状区域为工频电场、工频磁场的评价范围;以送电线路走廊两侧50m带状区域为无线电干扰评价范围;以送电线路走廊两侧30m内区域两侧为噪声评价范围;以送电线路走廊两侧300m范围内及为生态评价范围。2、评价重点本评价以工程污染源分析和工程所在地区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及生态环境现状调查分析为基础,评价重点为施工期生态评价为重点,其中包括土地植被保护、水土保持措施及施工管理和防范措施;运营期为工频电场、工频磁场环境影响预测,无线电干扰场强预测,提出针对性的防护措施。3、评价因子施工期:粉尘、噪声、生态、固体废物营运期: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无线电干扰、噪声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1、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本工程属新建工程,与本项目有关的污染源主要有:电磁环境:依据江西省核工业地质局测试研究中心对建设项目电磁环境本底的监测数据可知,项目区域电磁环境现状良好。声环境:工程建设地附近环境状况良好,无环境污染源。2、与本项目有关的主要环境问题根据现场踏勘和调查,上饶古县渡110kV变电站位于上饶市鄱阳县古县渡镇张袁村西南500米处,站址四周均为空地。输电线路均位于农村地区,区域环境质量良好,生态环境也较好,未出现过环境空气、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环境污染问题。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本项目环境保护目标是确保项目建成投运后,以站址围墙外100米及输电线路走廊30m范围区域内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符合国家标准水平;确保项目所在区域各种电气设备及通信系统不受本项目工频电场、工频磁场的影响。根据现场踏勘及本工程相关设计资料,结合上饶古县渡110kV输变电工程周围的情况,确定本工程评价范围内无环境保护目标。变电站离最近居民房为北侧越500m的赵家村,输电线路离最近居民房为线路北侧约200m的枫林村。古县渡古县渡110kV变电站图例:工频电磁场监测点位无线电干扰监测点位噪声监测点位N空地空地空地空地D1N1D2N2D3N3D4N4W1图1-6古县渡110kV变电站四至图及监测布点示意图表二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地形地貌地质:本工程站址位于上饶市鄱阳县古县渡镇张袁村西南面500米处,站址四周均为空地。该站址地势较高,高于百年一遇的洪水位,且无内涝影响。站址范围内及附近无可熔岩,亦无滑坡、崩塌、泥石流等不良地质作用、站址及周边未涉及矿产开发等工程经济活动、站址及周边可见范围内均无文物、遗址、遗迹和化石群、站址附近无明显的军事设施、电台、风景旅游区。根据野外地质调查和地质调资,站址范围内不具有可开采价值的矿产。站址范围内无大的断列构造,断列构造不发育,裂隙不发育。场地属<0.05g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抗震设防烈度为小于6度。气候气象:本工程位于上饶市鄱阳县境内,站址及线路所经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主要特点是: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雨量丰沛,光照充足,无霜期较长。冬夏长,春秋短。冬季多偏北风,气候寒冷干燥;夏季多偏南风,降雨量大。累年平均气温17.7℃,累年极端最高气温40.0℃,累年极端最低气温-8.5℃。累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1%,累年平均风速1.7m/s,累年最大风速为25.0m/s。水文:拟建站址地下水主要来自耕表土。耕表土,松散状态,孔隙较大,水的渗透性较强,赋存与下层土的接触部位,属层间滞水,水量受季节变化及大气降水影响,其余地层为弱含水层。勘察期间测得地下水位在0.8米至1.20米之间,地下水位标高在24.24米至27.73米之间,主要与钻进冲洗液渗漏情况有关。本场地地下水位埋深变化,春夏季为地面下0.6-0.90米,秋冬季为0.8-1.50米。植被、生物多样性:古县渡110kV变电站站址现状为空地,根据现场踏勘,站址及输电线路周边区域主要为丘陵及平地,站址及输电线路周边区域无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输电线路沿线主要位于农村地区,根据现场踏勘,本工程线路沿线不涉及珍惜野生植物集中分布区域。根据现场踏勘和调查、资料收集可知,工程所在区域人为活动干扰频繁,野生动物种类较为单一,可见的有小型鸟类、鼠类及蛙类等。本工程评价范围内没有自然保护区,不涉及国家级、省级保护的珍稀濒危野生动物集中栖息地。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2012年财政总收入突破十亿大关。24个乡镇财政收入跨上千万台阶,较上年新增14个,其中1个迈上亿元台阶、1个迈上六千万台阶、6个迈上两千万台阶。主体税种增收同比增幅均在30%以上。2012年,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15.2亿元,增长11.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0.4亿元,增长57.2%。总收入10.01亿元,增长41.8%,其中一般预算收入7.71亿元,增长48.8%;园区主营业务收入102亿元,增长79.8%;粮食总产量106.02万吨,增长3.2%;主景区接待游客116万人次,增长86.2%;外贸出口9200万美元,增长2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6亿元,增长13.6%;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5343元,增长19.28%;农民年人均纯收入4347元,增长14.3%。鄱阳县辖14个镇、15个乡:鄱阳镇、高家岭镇、双港镇、谢家滩镇、石门街镇、四十里街镇、油墩街镇、田畈街镇、金盘岭镇、凰岗镇、古县渡镇、饶丰镇、乐丰镇、饶埠镇、侯家岗乡、莲花山乡、响水滩乡、枧田街乡、柘港乡、鸦鹊湖乡、银宝湖乡、游城乡、珠湖乡、白沙洲乡、团林乡、昌洲乡、三庙前乡、莲湖乡、芦田乡。共有32个居委会、495个村委会、2个水库管理局。县人民政府驻鄱阳镇,总人口近150万,鄱阳县城人口达28万,以5公里为半径人口将达60万人,半小时车程有100万人,周边县市辐射近1000万人。表三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为了解项目所在地周围电磁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单位委托江西省核工业地质局测试研究中心对项目站址的电磁场强度、无线电干扰水平及噪声环境现状情况进行了监测。监测单位于2014年5月13日对现场进行了监测工作。测量时天晴,大气压强101.5kPa,温度26℃,相对湿度48%。1、电磁环境现状(1)测量方法《高压架空送电线、变电站无线电干扰测量方法》GB/T7349-2002;《高压交流架空送电线路、变电站工频电场和磁场测量方法》DL-T988-2005;《交流输变电工程电磁环境监测方法(试行)》HJ681-2013。(2)测量仪器电磁环境现状监测仪器见表3-1。表3-1电磁环境现状监测仪器序号名称规格型号测量范围证书编号证书有效期检定单位1工频电磁场仪PMM8053B电场:0.01V/m~100kV/m磁场:1nT~10mT2013F33-10-0022962014-07-24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2信号分析仪PMM90100dB~120dB2013F33-10-0022952014-07-

24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3)监测点布设在站址四周布设监测点,监测点位示意图详见图1-6。(4)监测结果本工程各监测点的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场强度、无线电干扰环境现状监测结果如表3-2、表3-3所示。表3-2古县渡110kV输变电工程工频电磁场环境现状测量结果序号监测点位描述工频电场强度(V/m)工频磁感应强度

µT)备注D1站址东侧5m1.240.019D2站址南侧5m1.100.020D3站址西侧5m0.890.019D4站址北侧5m1.020.022规范限值4000100表3-3古县渡110kV输变电工程无线电干扰现状测量结果序号监测点描述频率(MHz)无线电干扰[dB(μV/m

]备注W1站址中心0.1540.210.2538.300.535.571.035.021.534.663.033.296.033.011030.751528.423025.11110kV电压等级无线电干扰限值0.546由表3-2、表3-3可知,本项目各测量点的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现状测量范围值分别为0.89~1.24V/m和0.019~0.022µT;在频率0.5MHz的无线电干扰水平为35.57dB(μV/m)。根据上述结果,本项目监测点位处的工频电场强度及工频磁感应强度监测值均能够满足《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HJ/T24-1998)推荐值:工频电场强度4000V/m、工频磁感应强度0.1mT;监测点的无线电干扰水平值满足频率0.5MHz《高压交流架空送电线无线电干扰限值》(GB15707-1995)规定:110kV电压等级的为46dB(μV/m)。区域电磁环境质量现状良好。2、声环境质量现状(1)监测布点在站址四周布设监测点,监测点位示意图详见图1-6。(2)监测项目1min等效连续A声级。(3)监测频率监测频率:每个监测点昼、夜各监测一次;(4)监测方法及测量仪器监测方法:按《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监测方法进行。测量仪器:见表3-4。表3-4噪声环境现状监测仪器序号名称规格型号测量范围出厂编号证书编号证书有效期校准单位

1多功能声级

HS6288E30~135dB(A)22009396SN-20140092015-02-25国防科技工业3611二级计量站(5)监测结果监测结果见表3-5。表3-5古县渡110kV输变电工程噪声现状监测数据表序号测量点位描述昼间dB(A)夜间dB(A)备注N1站址东侧1m46.338.7N2站址南侧1m46.038.5N3站址西侧1m45.939.0N4站址北侧1m46.139.2标准值6050由表3-5可见,本项目各测量点环境昼间噪声水平为45.9~46.3dB(A),夜间噪声水平为38.5~39.2dB(A)。项目各测量点声环境质量现状良好,因此本项目变电站周边噪声现状监测结果可以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的限值要求。3、生态环境现状本工程场地所在区域多为丘陵,附近生态状况良好,不属于生态保护区和环境敏感区。工程所在区域生态环境人为干扰较明显,呈人工生态系统。4、环境质量状况小结经现场监测,建设项目区域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场强度、无线电干扰和噪声均满足相应评价标准的要求。表四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执行Ⅲ类标准;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执行二级标准;3、变电站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环境噪声限值、输电线路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环境噪声限值4、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及无线电干扰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及无线电干扰执行标准值参见表4-1。表4-1工频电场、工频磁感应强度及无线电干扰评价标准值污染物名称评价标准标准来源工频电场强度居民区:4kV/m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HJ/T24-1998)工频磁感应强度居民区:0.1mT无线电干扰46dB(μV/m)(0.5MHz、变电站围墙外或线

相导线投影外20m)高压交流架空送电线无线电干扰限值

(GB15707-1995)污染物排放标准变电站运营期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功能区噪声排放限值要求(即昼间≤60dB(A),夜间≤50dB(A));施工期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总量控制指标/表五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简述(图示)场地场地平整基础开挖、建设设备安装投产使用噪声、粉尘、水土流失噪声、粉尘、水土流失噪声、粉尘工地污水、固体废物工地污水、固体废物工地污水、固体废物噪声、生活污水、固体废物工频电磁场、无线电干扰图5-1变电站建设流程及产污图图5-2架空线路建设流程产污图主要的污染工序及环节1、变电站(1)施工期:变电站建设大致流程为场地平整(包含填土)、建构筑物建设、电气设备安装以及场地道路硬化等,站址自然标高可满足本项目建站防洪防涝要求。施工期主要污染工序有施工机械、车辆产生的噪声、施工场地扬尘、施工废水、建构筑物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等。=1\*GB3①噪声:施工机械主要有挖掘机、推土机、升降机等,施工车辆主要是土方运输车以及建筑材料运送车。施工噪声在70~105dB(A)之间。=2\*GB3②废水:变电站施工期污水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施工泥浆废水,二是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3\*GB3③废气:扬尘主要由运输车辆产生,此外在天气干燥、有风条件下也会产生扬尘。=4\*GB3④固体废物:变电站施工期间固体废弃物主要为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5\*GB3⑤生态:站区土地属于非基本农田保护区,施工期将进行挖方和填方作业。图5-3变电站施工期污染因子分析示意图(二)营运期营运期间主要有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无线电干扰和噪声。站内值守人员将产生少量的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1\*GB3①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无线电干扰工频即指工业频率,我国输变电工业的工作频率为50Hz,工频电场、工频磁场。=2\*GB3②可听噪声:变压器、交流110kV及110kV断路器和机械噪声。=3\*GB3③废水:变电站在正常工况下,无生产性用水。站址按“无人值班、少人值守”原则设计,日常值守仅1人,污水产生量较小,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定期清掏。=4\*GB3④固体废物:变电站运营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为值守人员的生活垃圾,产生量较小,站内设置垃圾箱分类收集,由当地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图5-4变电站营运期污染因子分析示意图2、输电线路输电线路是从电站向消耗电能地区输送电能的主要渠道或不同电力网之间互送电能的联网渠道,是电力系统组成网络的必要部分。输电线路一般由绝缘子、杆塔、架空线以及金具等组成。架空线是架空敷设的用以输送电能的导线和用以防雷的架空地线的统称,架空线具有低电阻、高强度的特性,可以减少运行时的电能损耗和承受线路上动态和静态的机械荷载。地线导线高压输电线路基本工艺示意图见图5-5地线导线塔杆塔杆图5-5高压输电线路基本工艺示意图输电线路施工主要包括:材料运输、基础施工、杆塔建设以及导线架设等。输电线路的建设主要是建设处地表的开挖、回填以及物料运输等施工活动,线路高压走廊的建立对植被的清除将会使植被受到破坏,临时征用土地、土石方开挖可能会引起局部生态破坏,施工扬尘、噪声、生活废水、垃圾都可能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1、施工期(1)噪声在输电线路施工中,各牵张场内的牵张机、绞磨机等设备也将产生一定的机械噪声。(2)废水输电线路施工废水主要来源于塔基施工,施工中混凝土一般采用人工拌和,塔基的施工废水量很小。(3)固体废弃物架设线路的塔基采用现浇混凝土板式基础,塔基施工开挖的土石方基本回填,就地平整填埋。(4)植被损坏线路架设、输电线路塔基开挖所设的牵张场以及施工临时道路都将损坏原有植被,使土层裸露。(5)扬尘在整个施工期,扬尘来自于平整土地、开挖土方、道路铺浇、材料运输、装卸和搅拌等过程,如遇干旱无雨季节扬尘则更为严重。运输车辆行驶也是施工工地的扬尘产生的主要来源。2、营运期(1)电磁辐射电能输送过程中,高压输电线路与周围环境存在电位差,形成工频(50Hz)电场;高压输电线路导线内通过较强电流,在其表面形成工频磁场。无线电干扰由高压输电线导体运行过程中的电晕放电、火花放电产生,主要干扰频率在0.15~30MHz。无线电干扰主要影响无线电设施的发射和接收。输电线路运行产生的电磁场及无线电干扰值大小与线路的电压等级、运行电流、导线排列及周围环境有关。(2)噪声输电线路噪声主要是由导线、金具及绝缘子的电晕放电产生。在晴朗干燥天气条件下,导线通常在起晕水平以下运行,很少有电晕放电现象,因而产生的噪声不大。但在湿度较高或下雨天气条件下,由于水滴导致输电线局部电场强度的增加,会产生频繁的电晕放电现象,从而产生噪声。图5-6输电线路工程污染因子分析示意图3、环境风险情况变电站的事故风险可能有变压器油外泄污染环境意外事故。针对变压器箱体贮有变压器油,项目在变压器下方设封闭环绕的集油沟,并设1个地下事故油池,古县渡110kV变电站事故油池设计有效容积为30m3,集油沟和事故油池等建筑进行防渗漏处理,防止出现漏油事故时而污染环境。按照国家标准GB50229-1996《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及DL5027-1993《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的规定,变压器采用推车式灭火器。根据电力部门提供事故油池设计资料,古县渡110kV变电站事故油池有效容积为30m3;本期工程中变电站设计的事故油池的有效容积能满足《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GB50229-2006)中“屋外单台油量为1000kg以上的电气设备,应设置贮油或挡油设施。挡油设施的容积宜按油量的20%设计,并应设置将事故油排至安全处的设施;当不能满足上述要求且变压器未设置水喷雾灭火系统时,应设置能容纳全部油量的贮油设施。其容量宜按最大一个油箱容量的60%确定。”的标准要求。表六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内容类型排放时段污染物名称处理前产生浓度及产生量(单位)排放浓度及排放量(单位)大气污染物施工期粉尘、汽车尾气较少较少营运期水污染物施工期混凝土搅拌废水车辆冲洗废水生活污水较少施工废水预处理后回用于工程用水及道路降尘等、生活污水经临时化粪池处理后定期清掏营运期生活污水较少经化粪池处理后定期清掏固体废物施工期弃土、建筑垃圾、边角料、生活垃圾较少废角料回收处理,不外排、其余环卫部门处理,不外排营运期生活垃圾较少环卫部门处理,不外排噪声施工期:变电站施工期主要噪声来自主变基础及电气设备架设等;输电线路施工期的噪声主要来自基础施工,杆塔建设,导线架设施工等几个阶段,主要噪声源有混凝土搅拌机、振捣器、电锯等。营运期:变电站营运期主要噪声为变电站主变等电气设备产生的噪声;输电线路主要为运行过程中电晕放电产生,在晴朗干燥天气条件下,导线通常在起晕水平以下运行,很少有电晕放电现象,因而产生的噪声不大。但在湿度较高或下雨天气条件下,由于水滴导致输电线局部电场强度的增加,会产生频繁的电晕放电现象,从而产生噪声。工频电磁场、无线电干扰变电站及输电线路建成运行后,会在变电站厂界及输电线路高压走廊周围产生一定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和无线电干扰。主要生态影响本输变电建设工程由于地表的开挖、工程车辆的行驶、施工人员的施工、生活等,对区域生态环境会造成一定影响,其余临时占用土地施工结束后恢复其原有功能。架空输电线路营运期对当地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影响极其微弱,对附近生物群落的生物量、物种的多样性的消失影响较小。本工程对生态环境的主要影响主要产生在施工期,属于近期影响,长期影响为当地景观的改变。因此,本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小。表七环境影响分析本输变电工程建设项目施工主要是变电站的建设、输电线路的架设:1、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1.1、声环境影响分析变电站施工阶段的噪声主要来自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的运作,该类噪声虽然是暂时的,但是施工过程中采用的机械设备大部分具有噪声高、无规则等特点,且施工过程中往往是多种机械同时工作,各种噪声源相互叠加,噪声级将更高,影响范围也更大,所以施工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其对环境的影响。施工期施工场地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采用《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进行评价,如表7-1所示:表7-1施工作业噪声限值表噪声限值dB(A)昼间夜间7055工程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施工机械所产生的噪声大多数属于中低频噪声,因此在预测其影响时可只考虑其扩散衰减,可近似视为点声源处理。点声源受传播距离、空气吸收、阻挡物的反射与屏蔽等因素的影响,声级产生衰减。根据HJ2.4-2009《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施工噪声预测计算公式如下:式中:L1——为距施工设备r1(m)处的噪声级,dB;L2——为与声源相距r2(m)处的施工噪声级,dB。根据上述模式,可以计算出施工机械挖掘机、混凝土搅拌机等的施工噪声值随距离衰减后的情况见表7-2。表7-2施工噪声值随距离的衰减值计算表距离(m)源强1050100150200250300挖掘机噪声值(dB)9676625652.5504846.5搅拌机噪声值(dB)8969554945.5434139.5在架线施工过程中,各牵张场内的牵张机、绞磨机等设备也将产生一定的机械噪声,但其噪声值不大,施工量小、历时短。牵张场场地远离居民住宅等敏感点,并且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可以减少对周围环境和居民的影响。由于施工期历时短且是暂时性的,通过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噪声源强高的设备放置远离居民住宅等措施,施工过程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1.2、水环境影响分析站址及线路施工期有生活污水产生,在施工生活区应设置简易厕所和化粪池,污水在池中充分停留处理后定期清掏,不外排。1.3、环境空气影响分析施工初期,土石方的开挖、回填和道路运输会产生扬尘和粉尘,预计施工现场近地面空气中的悬浮颗粒物的浓度将超过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的要求。但这种施工产生的悬浮颗粒物粒径较大,产生地面扬尘沉降速度较大,很快落至地面,其影响范围较小局限在施工现场附近。且施工扬尘对周围环境影响是短期的,随着施工作用结束而基本恢复原来的水平。1.4、固体废物影响分析施工期的固体废物主要有建筑垃圾与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可能会暂时的影响周围环境带来影响。施工期的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应分别堆放,生活垃圾委托环卫部门妥善处理,及时清运。1.5、生态环境影响分析本工程属于普通的高压输变电工程,架空输电线路对当地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影响极其微弱,对附近生物群落的生物量、物种的多样性的消失都没有影响。工程对生态环境的主要影响主要产生在施工期,属于短期影响,长期影响为当地景观的改变。输电线路路径所经区域为丘陵。架空线路塔基开挖时原有植被将被损坏。施工结束后,对塔基施工基面遗留的弃土进行清理,对硬化地面进行翻松,以便原有植被的恢复。输电线路沿线无珍稀动植物,再加上施工结束后,马上栽种植被,在亚热带湿热多雨的气候条件下,植被的生长较快,生物修复效果好,因此输电线路的建设对生态影响较小。1.6、施工期的水土流失施工期可能导致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是降雨和地表开挖。降雨量大部分集中在雨季(4月至6月),夏季暴雨较集中,降雨大,降雨时间长。这些气象条件可能会造成项目建设施工期的水土流失。在施工过程中土壤暴露在雨、风和其它干扰之中,陡坡、边坡的形成和整理,会使土壤暴露情况加剧。同时,施工过程土壤结构会受到破坏,土壤抵抗侵蚀的能力会大大减弱,由降雨所产生的土壤侵蚀,将可能会造成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水土流失。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挖填土方采取编织袋装土堆砌成护坡,对临时堆土进行防护,减少水土流失产生。针对表层的耕植土采取分层剥离措施,利用表土恢复原地貌,利于植被的恢复生长,减少施工对生态带来的不利影响。综上所述,工程施工期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建设中施工扬尘、机械噪声、泥浆废水等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及进出线路的架设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影响,但通过采取适当的环境保护措施后,项目施工期对环境影响较小。2、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建成后,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主要有工频电磁场、无线电干扰、噪声、废水、固体废弃物和环境风险等。2.1、工频电磁场与无线电干扰环境影响类比预测与评价(一)变电站变电站内的主变压器及各种高压电气设备会产生一定强度的工频电场和工频磁场,但由于变电站内电气设备较多,布置复杂,其产生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与无线电干扰难于用模式进行理论计算,因此采用类比测量的方法进行影响评价。本项目选择高安蔡家110kV变电站作为类比对象,进行工频电场、工频磁场与无线电干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1)类比的可行性古县渡110kV变电站与蔡家110kV变电站主要指标对比见表7-3。表7-3主要技术指标对照表主要指标古县渡110kV变电站蔡家110kV变电站电压等级110kV110kV主变规模1×50MV

2×50MVA110kV出线回数2回3回布置方式全户外布置全户外布置由表7-3可见,古县渡110kV变电站与蔡家110kV变电站的布置方式、周围环境特征相似,其主变规模、110kV出线回数大于古县渡110kV变电站,具有较好的比较性。因此本项目选择蔡家110kV变电站作为类比古县渡110kV变电站建成后的电磁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是可行的。(2)工频电磁环境类比测量布点1)工频电磁场的类比监测布点:变电站四个边界5m处和以出线方向(避开进出线)变电站围墙边界为监测起点,沿垂直于围墙边界方向每5m布设监测点,至围墙外50m处止。2)无线电干扰的类比监测布点:变电站四个边界中心20m处,频率为0.5MHz,进出线方向频率为0.15、0.25、0.5、1.0、1.5、3.0、6.0、10、15、30MHz。(3)测量时间及结果类比测量时间为2014年6月7日,天气晴,温度25℃,相对湿度52%,气压101.5kPa,风速1.2m/s,监测时变电站的运行工况为56.82MW。工频电磁场监测结果见表7-4、衰减线曲线图见图7-1所示。表7-4蔡家110kV变电站工频电磁场类比测量结果测量点位描述电场强度(V/m)磁场强度(μT)备注站址围墙外东侧5m16.480.056站址围墙外西侧5m20.320.062站址围墙外北侧5m27.340.049站址围墙外南侧5m264.50.169站址围墙外南侧

10m142.60.144站址围墙外南侧15m90.210.092站址围墙外南侧20m61.440.064站址围墙外南侧25m38.190.043站址围墙外南侧30m14.520.029站址围墙外南侧35m6.340.024站址围墙外南侧40m3.220.021站址围墙外南侧45m1.380.020站址围墙外南侧50m1.050.019规范限值4000100图7-1类比变电站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场强度衰减线曲线图由表7-4及图7-1可见,蔡家110kV变电站围墙外5m离地面1.5m高处测量的工频电场强度为16.48~264.5V/m,工频磁感应强度为0.049~0.169μT;变电站南侧衰减断面围墙外离地面1.5m高处的工频电场强度为1.05~264.5V/m,工频磁感应强度为0.019~0.169μT。均远小于《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HJ/T24-1998)中4kV/m和0.1mT的限值要求。表7-5高安蔡家110kV变电站无线电干扰水平类比测量结果[dB(μV/m)]点位描述频率(MHz)准峰值dB(μV/m)备注站址东侧围墙外20m0.538.55站址西侧围墙外20m0.539.21站址北侧围墙外20m0.537.49站址南侧围墙外20m0.1542.350.2541.090.540.401.037.861.536.553.035.716.032.621030.191528.073026.66由表7-5可见,高安蔡家110kV变电站东、南、西、北侧围墙外(20m处)0.5MHz频率处的无线电干扰值为37.49~40.40dB(μV/m),满足《高压交流架空送电线无线电干扰限值》(GB15707-1995)中晴天条件下110kV为46dB(μV/m)的限值要求。(4)营运期变电站电磁环境影响预测评价由表7-4、表7-5可知:古县渡110kV变电站建成后,站址围墙边界处的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场强度均小于《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HJ/T24-1998)中工频场电场强度推荐限值4000V/m,工频磁场强度推荐限值0.1mT的要求。站址围墙边界处的无线电干扰预测结果均满足《高压交流架空送电线无线电干扰限值》(GB15707-1995)中晴天条件下110kV为46dB(μV/m)的限值要求。变电站周围的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场强度、无线电干扰在变电站运行的情况下,与环境本底值相比,理论预测值大于环境本底值。因此环境中变电站附近的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场强度、无线电干扰在变电站运行后会有一定的增加,但均符合相关标准限值的要求。(二)输电线路上饶古县渡110kV输变电工程本期110kV出线2回,为110kV鄱高Ⅱ线破口接入古县渡变电站110kV双回线路。新建线路从110kV鄱高Ⅱ线#51~#53杆之间破口,向东经枫林村至新建古县渡变电站110kV进线构架,全线采用双回路铁塔架空架设,架空线路路径长约4.3km。导线选用LGJ-300/40钢芯铝绞线,地线2根采用OPGW电缆。本工程架空线路电磁环境预测分析①理论计算模式根据HJ/T24-1998《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本评价采用“国际大电网会议第36.01工作组”推荐方法以及GB15707-1995《高压交流架空送电线无线电干扰限制》推荐方法,计算高压送电线下空间工频电磁场强度与无线电干扰水平。1)工频电场强度值的计算高压送电线上的等效电荷是线电荷,由于高压送电线半径r远远小于架设高度h,所以等效电荷的位置可以认为是在送电导线的几何中心。设送电线路为无限长并且平行于地面,地面可视为良导体,利用镜像法计算送电线上的等效电荷。可写出下列矩阵方程:式(1)式中:;。矩阵可由送电线的电压和相位确定,从环境保护考虑以额定电压的1.05倍作为计算电压。矩阵由镜像原理求得。电位系按下式计算:式(2)式中:;;;。式(3)式中:-分裂导线半径;-次导线根数;-次导线半径。由矩阵和矩阵,利用式(1)即可解出矩阵。当各导线单位长度的等效电荷量求出后,空间任一点的电场强度可根据叠加原理计算得出,在(x,y)点的电场强度分量和可表示为:式(4)式(5)式中:;;。空间任一点合成场强为:式(6)2)工频磁场强度的计算工频磁场强度预测根据“国际大电网会议第36.01工作组”推荐的计算高压输电线单相导线对周围空间的工频磁场强度贡献的计算公式:式(7)式中:;h-导线与预测点垂直距离;L-导线与预测点水平距离。对于三相线路,由相位不同形成的磁场强度水平和垂直分量都必须分别考虑电流间的相角,按相位矢量合成。3)无线电干扰场强值的计算无线电干扰场强值的计算按照《高压交流架空送电线无线电干扰限值》(GB15707-1995)推荐的基本公式。0.5MHz时高压交流架空送电线的无线电干扰场强:式(8)式中:-无线电干扰场强值,dB(µV/m);-导线半径,cm;-被干扰点距离导线的直线距离,m;-导线表面最大电位梯度,kV/m。其中:式中:R-通过次导线中心的圆周直径,cm;n-次导线根数;d-次导线直径,cm;g-导线的平均表面电位梯度,。②计算参数计算软件选用国家电网公司武汉高压研究所电磁兼容研究所开发的“线路工频电磁场及无线电干扰计算程序”进行理论计算。线路的主要架设参数见表7-6。表7-6理论计算参数表项目参数电压等级110kV架设方式双回路架设塔型1D3-SZ1悬挂方式逆相序垂直排列线型LGJ-300/40导线总截线面积338.99mm2导线外径23.94mm计算电流356A底导线对地距离6m、7m续表7-6理论计算参数表计算范围=1\*GB3①工频电场、磁场:水平方向:边导线0m起,向外40m,间距1m。垂直方向:地面1.5m②无线电干扰:水平方向:边导线1m起,向外64m,间距2nm。垂直方向:地面2m计算塔型选型原则:本理论计算塔型选择以直线塔型、出现频率较大且对环境影响最大的塔型来作为理论计算塔型。本工程理论计算塔型塔头图详见图7-2。ABCABCABCABC图7-21D3-SZ1型杆塔塔头图③预测结果预测结果详见表7-7。表7-71D3-SZ1塔型110kV双回线路综合工频电磁场强度理论计算结果距边导线水平投影距离(m)底导线对地距离6m底导线对地距离7m离地1.5m高处电场综合值(kV/m)离地1.5m高处磁场综合值(μT)离地1.5m高处电场综合值(kV/m)离地1.5m高处磁场综合值(μT)01.8829.021.3525.8411.7727.991.3225.0421.5326.441.2023.9431.2424.661.0222.6640.9622.910.8421.3350.7321.290.6720.0460.5519.840.5218.8470.4118.550.4017.7480.3017.400.3116.7490.2316.390.2415.83100.1715.470.1815.00110.1314.650.1414.25120.1013.910.1113.56130.0813.230.0812.93140.0712.620.0712.35150.0612.050.0511.82160.0511.530.0511.32170.0511.050.0410.87180.0410.610.0410.45190.0410.200.0310.05200.049.820.039.69210.049.460.039.34220.039.130.039.02230.038.820.038.72240.038.530.028.44250.038.260.028.17260.038.000.027.92270.037.760.027.69280.027.530.027.47290.027.310.027.26300.027.110.027.06310.026.920.026.87320.026.730.026.69330.026.560.026.52340.026.390.016.35350.026.240.016.20360.026.080.016.05370.015.940.015.91380.015.800.015.77390.015.670.015.65400.015.550.015.52图7-31D3-SZ1塔型底导线对地距离不同高度的理论计算综合工频电场强度分布图图7-41D3-SZ1塔型底导线对地距离不同高度的理论计算综合工频磁感应强度分布图由表7-7可以看出,本工程110kV双回线路在采用1D3-SZ1塔型挂线时,导线经过非居民区最低离地高度6m时,离地面1.5m高处工频电场强度为0.01~1.88kV/m,工频磁场强度为5.55~29.02μT;导线经过居民区最低离地地高度为7m时,离地面1.5m高处工频电场强度为0.01~1.35kV/m,工频磁场强度为5.52~25.84μT。依据国务院令第239号《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第十条,110kV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为边导线外10m(110kV高压走廊),任何单位或个人在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内,不得兴建建筑物、构筑物。根据理论计算数据可知,边导线外的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数据均满足《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HJ/T24-1998)中工频电场强度推荐限值4000V/m,工频磁场强度推荐限值0.1mT的要求。表7-81D3-SZ1塔型110kV双回线路无线电干扰水平理论计算值距边导线水平投影距离(m)底导线对地6m底导线对地7m距离边导线水平投影距离(m)底导线对地6m底导线对地7m离地2m高处0.5MHz无线电干扰值dB(μV/m)离地2m高处0.5MHz无线电干扰值dB(μV/m)138.7835.832615.3215.17237.3834.862814.3814.25433.9432.273013.5013.38630.6529.533212.6712.56827.7927.003411.8911.791025.3624.773611.1411.051224.4023.943810.4410.351422.7222.35409.769.681621.2020.89458.208.141819.8219.56506.806.742018.5618.34555.525.472217.4017.21604.344.302416.3216.15643.473.42图7-51D3-SZ1塔型底导线对地距离不同高度的理论计算无线电干扰水平分布图由表7-8可以看出,本工程在使用1D3-SZ1塔型架设110kV双回线路时,根据设计规范要求,在经过非居民区和居民区要求的架线高度时,评价范围内无线电干扰值均能满足《高压交流架空送电线无线电干扰限值》(GB15707-1995)中晴天条件下110kV为46dB(μV/m)的限值要求。④预测结论本工程110kV输电线路采用双回路架设时,边导线外的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数据均满足《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HJ/T24-1998)中工频电场强度推荐限值4000V/m,工频磁场强度推荐限值0.1mT的要求,同时也能满足《高压交流架空送电线无线电干扰限值》(GB15707-1995):在0.5MHz,无线电干扰水平,110kV:46dB(μV/m)的要求。2.2、营运期变电站及输电线路电磁环境影响预测评价综上所述,根据理论计算预测与类比分析预测,本工程变电站及输电线路评价范围内的电磁环境,均能满足《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HJ/T24-1998)中工频电场强度4kV/m,工频磁场强度0.1mT的限值要求,无线电干扰满足《高压交流架空送电线无线电干扰限值》(GB15707-1995)中晴天条件下110kV为46dB(μV/m)的限值要求。2.3、噪声环境影响分析2.3.1变电站噪声环境影响分析古县渡110kV变电站营运期的噪声源主要来自变压器本体噪声及其冷却系统风机噪声,本项目所用主变压器为三相双线圈自冷有载调压降压变压器,运行时在离主变压器1m处噪声(含冷却风机噪声)不大于65dB(A)。噪声理论预测将拟建1台主变压器(含冷却风机)看作点声源。主变压器噪声(已含冷却器风机噪声)经距离衰减和空气吸收衰减到达预测点的噪声值采用式(1)计算。(式1)式中:LA(r)-预测点的噪声A声压级(dB);LAref(r0)-参照基准点的噪声A声压级(dB);r-预测点到噪声源的距离(m);r0-参照点到噪声源的距离(m);a-空气吸收附加衰减系数(1dB/100m)。预测按照HJ/T2.4-2009《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中的预测模式进行。根据变电站的总平面布置图,本工程新建主变压器距离变电站围墙边界的距离见表7-9。表7-9古县渡110kV变电站主变压器距边界距离单位(m)主变编号距站址东边界(m)距站址南边界(m)距站址西边界(m)距站址北边界(m)#122.36144.916根据噪声源到各预测点的距离,计算本工程新建主变压器噪声在变电站边界所产生的厂界排放值,噪声计算预测结果见表7-10。表7-10古县渡110kV变电站边界噪声贡献值位置主变压器本工程厂界噪声排放值dB(A)站址东围墙外1m#1主变38.0站址南围墙外1m#1主变29.3站址西围墙外1m#1主变32.0站址北围墙外1m#1主变40.9根据理论预测可知,古县渡110kV变电站建成后,变电站边界围墙外侧噪声排放值为:29.3~40.9dB(A),厂界噪声排放符合GB12348-2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2类区标准限值要求。2.3.2输电线路噪声环境影响分析输电线路下的可听噪声主要是由导线表面在空气中局部放电(电晕)产生的,输电线路产生的电晕放电频次随电压等级的升高而增加,通常在电压等级高于500kV时才考虑输电线路的噪声影响。一般说来,在干燥的天气条件下,导线通常运行在电晕起始电压水平以下,线路上只有很少的电晕源,因而也就不可能造成很大的可听噪声。本评价采用类比分析的方法来预测本工程输电线路声环境的影响,类比线路选择110kV盐宏Ⅰ、Ⅱ线。类比监测结果详见表7-11。表7-11类比线路运行期噪声测量单位:dB(A)点位描述110kV盐宏Ⅰ、Ⅱ线昼间夜间边导线下49.641.5边导线外5m48.741.1边导线外10m48.240.7边导线外15m46.940.5边导线外20m46.240.1由表7-11类比结果可知,110kV送电线路运行期噪声较小,线路运行期噪声与环境本底噪声值相差很小,声环境基本能保持本底水平。故项目建成后噪声变化水平不大,昼、夜间噪声均符合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1类区标准限值要求。2.4、水环境影响评价变电站正常运行时,生活污水主要为主控制楼、运行人员宿舍楼的少量的生活污水,生活污水采用化粪池进行处理,处理后污水定期清掏,不外排。线路营运期无废污水产生,对水环境无影响。2.5、环境空气影响评价本工程变电站及输电线路运行过程中,没有工业废气排放,对周围环境空气不会造成影响。2.6、固体废物影响评价变电站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是值守人员的生活垃圾,产量约1.0kg/d,设置垃圾箱分类收集,由当地环卫部门定期清运。输电线路在正常运营期不会对环境外排任何固体废物,对周围环境不会造成影响。2.7、生态环境影响分析本工程变电站及输电线路所在区域主要为丘陵,植被主要为杂草及绿化植物,经现场调查,本工程占地较少,且不涉及珍惜野生植物集中分布区及古树名木。根据江西省已投入运行的多个类似110kV输变电工程调查结果显示,变电站周围及线路塔基周围、输电线路下植被生长正常。本工程的建成投运后不会对项目区域内的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2.8、营运期间事故风险分析变电站的事故风险可能有变压器油外泄污染环境、设备被盗或遭人为破坏、变电站维修引起触电以及火灾等意外事故。本项目所使用的变压器油为环烷基变压器油,具有较好的低温流动性,有利于发挥冷却散热功能,经过精制的环烷烃多数为五元环,结构稳定,具有良好的电场析气性、氧化安定性、较好的热稳定性,无毒性,无挥发性气体的产生,生成酸和油泥的倾向大大低于石蜡基油,因此,可以保证主变压器的正常运行。项目在变压器所在四周设封闭环绕的集油沟,并设1个地下事故油池,集油沟和事故油池等建筑进行防渗漏处理。防止出现漏油事故的发生或检修设备时污染环境。在消防措施方面,主变压器采用自动报警系统,其余电气间均设置温感、烟感自动报警系统,电容器设备间采用七氟炳烷气体灭火系统,因此可防止各项消防事故的发生。输电线路的事故风险有:线路设备在营运期受损。本项目线路的设计原则根据DL/T5092-1999等规程进行;导线的结构和物理参数按规范选用,并购用国家定点厂家生产的产品。参考《高压架空线路和发电厂、变电所环境污区分级及外绝缘选择标准》,本线路导线和地线均采用国家标准型防震锤;导线、地线在与公路、输电线路等重要交叉档不得有接头,为线路的持久、安全运行打下了牢固的基础。表八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内容类型排放时段污染物名称防治措施预防治理效果大气污染物施工期扬尘、汽车尾气(1)及时清扫运输过程中散落在施工场地和路面上的泥土;(2)运输车辆应进行封闭,离开施工场地前先冲水;(3)合理使用施工车辆,减少尾气排放,施工场地定期洒水对周围大气环境影响较小营运期水污染物施工期混凝土搅拌废水车辆冲洗废水生活污水废水预处理后回用于工程用水及道路降尘等对周围水环境影响较小营运期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定期清掏固体废物施工期弃土、建筑垃圾、边角料、生活垃圾废角料回收处理,不外排、其余环卫部门处理,不外排对周围环境无影响营运期生活垃圾环卫部门处理,不外排噪声①进入施工场地车辆的速度应低于20km/h;②施工用混凝土应用搅拌车集中运输;③加强施工机械的维修管理,保证施工机械处于低噪声的正常工作状态;工频电磁场、无线电干扰变电站:①采用牢固各接头,合理总平面布置②做好电磁屏蔽防护措施

输电线路:①导线对地、交叉跨越距离满足电力设计规程的要求;

②明确线路保护范围,根据国务院令第239号《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第十条,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导线边线向外侧延伸所形成的两平行线内的区域,在一般地区110kV为10m;

③设置安全警示标志与加强宣传,输电线路杆塔上应于醒目位置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标明严禁攀登、线下高位操作应有防护措施等安全注意事项。同时加强对线路走廊附近居民有关高压输电线路和环保知识的宣传、解释工作;生态保护措施及预期效果:项目附近没有特别的生态环境敏感点,主要的生态影响是在施工过程中开挖地基对周围植被和水土的影响,由于工程量小,项目建设对区域生态的破坏非常有限。1、变电站=1\*GB3①加强管理,严禁烟火,杜绝跑、冒、滴、漏现象以防止对土壤的污染;=2\*GB3②主变压器周围地面应有防渗漏措施,设置防火沙池,防火器具,挂禁烟火牌等,一旦发生跑油事故,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清理跑出的油品,并上报有关上级部门;2、输电线路(1)生态环境影响减缓措施1)优化路径方案,减少植被破坏。2)在基面土方开挖时,结合现场实际地形慎重进行,不可贸然大开挖,尽量少挖土方,并同时做好防护工作。3)基础施工时,应尽量缩短基坑暴露时间,一般应随挖随浇基础,同时做好基面及基坑排水工作,保证塔位和基坑不积水。4)在施工期选用先进的施工手段,按设计要求施工,减少开挖土石方量以及植被的破坏,减少建筑垃圾量的产生,及时清除多余的土方和石料,严禁就地倾倒覆盖植被,并按原有植被种类进行复植,以使其恢复原有生态状态。5)塔基开挖时采取表土保护措施,进行表土剥离,将表土和熟化土分开堆放,并按原土层顺序回填,以便塔基占地处未固化的部分的土地恢复。(2)生态环境影响恢复措施施工结束后施工单位应及时清理施工场地,对输电线路的施工临时占地和塔基未固化的部分,根据原占地类型进行生态恢复。对于永久占地照成的植被破坏,建设单位应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向政府和主管部门缴纳相关青苗补偿费、植被恢复费,并由相关部门统一安排植被恢复。线路施工时会对植被造成少量损坏,但影响一般最多一季,施工结束后即可恢复;因此线路施工对所经过地区的生态环境影响较小,施工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暂时的、可逆的、随着施工活动的结束、自然植被的恢复而消失。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一、变电站(1)优化设计1)统筹规划施工布局及工序,力争地下设施施工一次到位,避免重复开挖。回填土回填后及时碾压夯实,大面积的回填采用碾压机碾压,小范围基槽或边角处的回填用蛙式夯土机夯实,夯实要严格按照施工工艺要求进行,压实系数要达到工程地基处理要求。工程中采用合理的施工平整工序、科学的施工布局、严格的施工工艺使扰动破坏地表面积减少。2)变电站施工用地在站址围墙内空地解决,不另外租地。(2)工程措施古县渡110kV变电站场地采用公路型、水泥混凝土路面。根据场地地质、地形特点,对挖、填方地段设计相应的挡土墙。二、输电线路输电线路拟采取的水土保持措施主要包括塔型改进、基础优化、基面综合治理、路径与塔位合理选址及采用合理施工方案等。(1)合理选择塔位在选线和定位时,应尽量避开陡坡和易发生塌方、滑坡、冲沟或其它地质灾害的不良地质段。(2)优先采用原状土基础本工程地质条件适宜优先采用原状土基础,如掏挖式基础和嵌固式岩石基础。这类基础避免了基坑大开挖,塔位原状土未受破坏,并大幅度减少了对环境的不良影响。(3)综合治理基面1)基面挖方放坡基面挖方放坡必须按规定要求放坡,并且一次要放足。并要求在基础浇制或埋没之前清除杆塔附近有可能活动的危岩滚石,以免影响杆塔的安全。2)基面外设排洪沟、排水沟、防止水土流失。3)砌护坡和挡土墙,基础边坡。4)采用人工植被,保护基面和边坡。5)工程建设过程中不设取土场,塔基开挖余土本着就近、经济的原则,首先用于塔座基面四周的平整,就地堆放在杆塔附近较平缓的坡面,使土石方就地堆稳,确实无法堆稳时,修建挡土墙,不允许余土乱推乱放,影响生态环境。(4)施工措施为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