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江苏省南京市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自考预测试题(含答案)_第1页
2022-2023学年江苏省南京市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自考预测试题(含答案)_第2页
2022-2023学年江苏省南京市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自考预测试题(含答案)_第3页
2022-2023学年江苏省南京市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自考预测试题(含答案)_第4页
2022-2023学年江苏省南京市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自考预测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江苏省南京市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自考预测试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20题)1.提出直观性教学原则的主要依据是()

A.学生的认识规律

B.遗忘的规律

C.学科的逻辑系统

D.教学内容的思想性

2.《论语》上提出的“举一反三”的教学要求体现了教学的()。A.巩固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智力的是()

A.观察力

B.记忆力

C.想象力

D.意志力

4.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备课B.上课C.课外作业D.成绩评定

5.在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下,所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称之为()。

A.激情B.心境C.应激D.热情

6.班主任在课余和学生聊天以了解学生的方法是()

A.观察法

B.访问法

C.问卷法

D.作品分析法

7.我国第一次规定男女同校,废除读经,并且充实了自然科学内容,将学堂改为学校的现代学制是()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

8.个性心理特征的结构成分主要包括()

A.认识、情感和意志B.感知、记忆、思维、想象C.能力、气质和性格D.需要、动机、兴趣、爱好

9.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是()

A.带好班级,教好学生

B.做好家长及社会有关方面的配合工作

C.组织学生参加劳动和其他社会活动

D.做好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工作

10.

25

关心集体,关心社会,助人为乐,诚实,正直,属于()

11.在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以外,利用课余时问,对学生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叫()

A.深外教育B.校外教育C.课外校外教育D.团队教育

12.受过去经验与习惯影响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是()

A.定势

B.定义

C.变式

D.同化

13.在我国现代学制沿革中,第一次规定男女同校、废止读经,并将学堂改为学校的学制是()。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

14.儿童的发展包括()

A.身体和心理

B.精神和物质

C.成长与发展

D.学习与成长

15.同一班的学生,听同一节课,每人对讲课内容的理解不尽相同,这是因为人的心理具有()

A.主观性

B.客观性

C.社会性

D.自发性

16.写作、阅读、运算、解题等所属的技能类型是()。

A.操作技能B.动作技能C.运动技能D.智力技能17.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所带来的行为效率的提高,这种现象称为()。A.社会惰化B.社会促进C.社会干扰D.群体规范

18.情绪兴奋性比较弱,心境平稳,行为缓慢,墨守成规,沉着冷静但热情不足。这是对哪一种气质类型的描述()。

A.胆汁质B.多血质C.黏液质D.抑郁质19.我国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教学计划”改为“课程计划”的文件颁布于()。A.1985年B.1992年C.1993年D.1994年20.由短时记忆转入长时记忆的条件是()。A.A.思维B.想象C.注意D.复述二、填空题(20题)21.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属性及其规律的反映称之为____________过程。

22.教学任务受人们追求的_______决定,它指明各教育阶段、各科教学应实现的目标要求。

23._______是以学科为中心设计的课程。

24.表象是从_______到_______的过渡阶段,是_______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25.在马斯洛的价值体系中有两种潜能或基本需要:一类是_______,一类是_______。

26.填空题

根据识记材料有无意义或对识记材料的意义是否了解,把识记分为______和______。

27.我国1902年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________。28.思维的基本过程包括分析与综合、_______、_______和体系化与具体化。

29.与再造想象相比,创造想象具有的特点有:首创性、_______和_______。

30.自我认识是在_______、_______的基础上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

31.记忆过程包含___、___、再认或回忆三个基本环节。32.在班主任工作中,班主任应将学校教育和__教育、__教育相配合,协调各方面的教育力量。

33.在斯坦福一比奈智力量表中,计算智商的公式是:智商等于__除以__再乘以100。

34.了解与研究学生包括学生个人和_______两方面。

35.学校文化由学校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组织文化和____________构成。

36.品德评价的方式主要有奖励、惩罚、_______和_______。

37.义务教育具有普遍性和_______的特点。

38.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者认为课程应该围绕当代重大的_______来组织,帮助学生在社会方面得到发展。

39.培养全面发展人的方法是________。

40.首先对班级授课制给予系统理论描述和概括的教育学家是________。

三、简答题(5题)41.简要说明教师的劳动特点。42.简述“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这一德育过程规律。43.简要说明“大五”人格理论。

44.试简析个人本位论的教育目的论。

45.简述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的作用。

四、论述题(5题)46.试述人的发展对教育的制约。

47.要培养创造性人才,就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请联系教学实际,论“启发性教学原则。”

48.注意的品质有哪些?49.结合思维品质的特性,谈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50.根据知觉规律,如何灵活运用直观教学的方法?五、辨析题(5题)51.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内教育没有共同之处。

52.霓虹灯的一亮一暗,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是因为它亮。

53.人们在能力的发展速度上,不存在着差异。54.知识多了,智力自然就提高了。

55.采用问答式进行教学必然是一种启发式教学。

参考答案

1.A

2.B

3.D

4.B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最直接的体现。

5.C应激是在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下,所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当遇到突然出现的事件或意外发生危险时,人们为了应付这类瞬息万变的紧急情境,就得果断地采取决定,迅速地做出反应。而应激正是在这种情境中产生的内心体验。

6.A

7.C

8.C

9.A

10.A

11.B

12.A

13.C

14.AA

[解析]儿童的成长包括身体和心理两方面健康成长。

15.A

16.D操作技能与动作技能是同一概念,只是提法不同。

17.B社会促进也称社会助长,是指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所带来行为效率的提高,它是一种十分复杂的现象。

18.C黏液质的表现为情绪兴奋性比较微弱,心情比较平稳,变化缓慢,他们经常心平气和,很难出现波动的情绪状态,不容易发出强烈的不安和激情。

19.B

20.D

21.认识

22.教学价值取向教学价值取向

23.学科课程学科课程

24.感知思维认识感知,思维,认识

25.匮乏需要成长需要匮乏需要,成长需要

26.意义识记机械识记意义识记,机械识记27.壬寅学制28.比较与分类,抽象与概括

29.独立性新颖性独立性,新颖性

30.自我感觉自我表象自我感觉,自我表象31.识记保持32.社会家庭

33.智龄(心理年龄)实龄(生理年龄)智龄(心理年龄)实龄(生理年龄)

34.学生集体学生集体

35.制度文化

36.评比操行评定评比,操行评定

37.强制性强制性

38.社会问题社会问题39.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40.夸美纽斯夸美纽斯41.(1)复杂性、创造性。

(2)连续性、广延性。

(3)长期性、间接性。

(4)主体性、示范性。

注意要对教师的每一个劳动特点给予简单的解释。42.(1)德育过程的长期性是由人的认识规律决定的。德育内容、方法不会总停留在一个水平上,会不断地发展、变化,德育任务的完成是一个长期过程。(2)青少年可塑性强、思想不成熟、缺乏生活经验,常表现为品德水平时高时低,说明了德育过程的反复性。(3)每一次反复都不是前一次的简单重复,而是注入了新的内容,带有逐步提高的性质。这就要求教育者抓反复、反复抓。43.“大五”人格理论。塔佩斯等运用词汇学的方法对卡特尔的特质变量进行了再分析,发现了5个相对稳定的因素。这五个因素就是神经质性,外向性,求新性,随和性和尽责性。①神经质性纬度依据人们情绪的稳定性和调节情况而将其置于一个连续统一体的某处。②外向性纬度一端是极端外向,一端是极端内向。③求新性是指对经验持开放、探求态度,而不仅仅是一种人际意义上的开放。④在随和性纬度上得分高的人是乐于助人的、可信赖的和富有同情心的,而那些低分者多报有敌意、为人多疑。⑤尽责性是指我们如何控制自己、如何自律。

44.(1)个人本位论认为,确定教育目的应该根据人的本性和需要。

(2)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健全发展的人,发展人的本性,挖掘人的潜能。

(3)它在批判资本主义制度方面有一定的进步性,但是忽视了社会对教育目的的制约,是片面的。

45.(1)教材建设的突破。

(2)教学组织形式的突破。

(3)师生关系的突破。

(4)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提高。

(5)教学规模的扩大。

46.(1)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循序渐进地促进人的发展。

(2)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不均衡性,在人的身心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

(3)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既考虑稳定性,不任意改动教育内容和方法,又注意可变性,充分挖掘受教育者的发展潜力。

(4)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

【解析】该题是一道重点题。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的发展规律有哪些;二是要求我们如何按这些规律做好教育工作。

47.(1)含义: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通过独立思考,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

(2)依据:它是教与学相统一的规律在教学上的反映。

(3)贯彻要求:第一,讲解要少而精,抓住重点和难点;第二,加强学习目的性的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第三,设置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积极思考;第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

联系实际进行阐述。

【解析】该题要把含义和贯彻要求联系起来记忆。从含义上说,有两个要点:一是学习动机上,要启发学生的主动性;二是在学习方法上,要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学会思考。贯彻要求也是围绕这两点来展开的。在联系实际时,可以举一些自己或者别人在某门课程教学中运用启发式原则的事例。48.注意的品质有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和注意的转移。注意的广度又称注意的范围,是指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内能够清楚地把握注意对象的数量。它反映的是注意品质的空间特征;注意的稳定性也称为注意的持久性,是指注意在同一对象或活动上所保持时间的长短。注意的-稳定性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稳定性是指注意在某一事物上所维持的时间,广义的稳定性是指注意在某项活动上保持的时间;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和活动;注意的转移是指根据活动任务的要求,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49.良好思维品质的特性有:(1)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2)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3)思维的逻辑性和严谨性。(4)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应注意以下几点:(1)加强辩证唯物主义思维方法的训练,学会全面地、发展地、实事求是地看问题。(2)运用启发式进行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3)加强言语交流训练。(4)发挥定势的积极作用。(5)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品质。50.(1)根据学习任务的性质,灵活运用各种直观方式。根据学习任务的性质,正确地运用直观性原则,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知觉,从而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领会、理解和掌握,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

(2)运用知觉的组织原则,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在教学中,教师应按照知觉的组织原则,正确地组织直观,才能提高学生的感知效果。

(3)教会学生观察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与任务,是良好观察的重要条件。充分的准备、周密的计划、提出观察的具体方法,是引导学生完成观察任务的重要条件。教师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是必要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记录并整理观察结果,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写出观察报告、日记或作文;同时,还应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交流并汇报观察成果,不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良好的观察品质。

此题要联系实际或举例说明。51.错误。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内教育有共同之处。它们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

52.错误。霓虹灯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是因为它的运动变化,这属于无意注意的条件:刺激物的变化和运动引起的。53.错误。人们在能力的发展速度上,也存在着差异。根据能力表现的早晚,一般可分为:能力早熟、能力晚熟、一般发展。54.错误。要使知识的掌握促进智力的发展必须具备如下条件:第一,从传授知识的内容看,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应是规律性的知识。只有掌握了规律性的知识,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才能实现知识的迁移,才能由已知推至未知,才具有真正的思维能力。而且也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