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古典精神分析课件_第1页
弗洛伊德古典精神分析课件_第2页
弗洛伊德古典精神分析课件_第3页
弗洛伊德古典精神分析课件_第4页
弗洛伊德古典精神分析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弗洛伊德的古典精神分析弗洛伊德的古典精神分析精神分析之父:弗洛伊德SigmundFreud,(1856-1939)关键词:潜意识,性和本能,儿童期性欲,梦,神经症影响深远的著作:《梦的解析》(1900)《日常生活的心理病理学》(1901)《性学三论》(1905)《图腾与禁忌》(1913)《精神分析引论》(1917)

……弗洛伊德的古典精神分析一、生命历程与精神分析的发展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思想体系作为一种人格体系的精神分析作为一种治疗方法的精神分析弗洛伊德的古典精神分析一、生命历程与精神分析的发展弗洛伊德出生时,父亲已经40岁且已经做了祖父,而他的母亲只有20岁。弗洛伊德有一个与他母亲同龄的同父异母的哥哥和一个比他还大的侄子。生日之谜与家庭秘密:→1856年5月6日,还是3月6日?→第二任妻子,第三任妻子?父母之爱:→年长的父亲性格极为严厉和独裁,弗洛伊德从儿童时期开始就对父亲充满着恐惧和敬畏之爱;→弗洛伊德的母亲对自己的第一个孩子充满了骄傲,并给予他无微不至的关爱、保护和支持,她相信她的儿子未来为成为一个伟大的人物。这使年少的弗洛伊德对其母亲产生了感情上的依恋。弗洛伊德的古典精神分析一、生命历程与神经分析的发展父母之爱:→弗洛伊德成年后,其性格中具有的充分自信、雄心、渴望成功、梦想荣耀和名望的特征,这和他与母亲在早年形成的安全依恋尤为相关。“一个一直能得到母亲赞赏的人在他的整个一生中都会有一种征服者的感觉和成功的信心,而这往往又诱发了真正的成功。”→对父亲的恐惧和对母亲的依恋后来成为弗洛伊德俄狄浦斯情结的主要特征弗洛伊德的古典精神分析一、生命历程与精神分析的发展弗洛伊德4岁时,其家庭由最初迁居的莱比锡移至维也纳定居。弗洛伊德在维也纳生活了近80年。8岁开始阅读莎士比亚的戏剧,并一生都为莎士比亚的表达天赋和对人性的理解仰慕不已。9岁入中学,表现出惊人的语言天赋和极强的学习能力。在对达尔文进化论的学习中,对科学知识产生兴趣,立志学习医学。1873年,弗洛伊德17岁时,他进入维也纳大学医学院学习。但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听了布伦塔诺的课,激起了他学习哲学的热情,以至于完成医学学业用了8年的时间。弗洛伊德的古典精神分析一、生命历程与精神分析的发展大学经历(1873-1881)→学医期间对弗洛伊德影响最大的是著名的生理学家布吕克。他在布吕克的实验室里,解剖了400多条雄性鳗以研究睾丸的结构。有趣的是,弗洛伊德研究的第一个问题就涉及性。→可卡因实验1881年,弗洛伊德获医学博士学位。1882年,弗洛伊德与马莎﹒伯莱斯订了婚,但是直到1886年她们才最后完婚。在他们四年的恋爱过程中,弗洛伊德嫉妒任何获得马莎的注意和感情的人,即使马莎的家庭成员也不例外。“从现在开始,你仅仅是你的家庭中的一个客人。我不会把你留给任何人……如果你不能给我以足够的喜欢,为我放弃你的家庭,那么你就会失去我,并毁掉你的生活……我的确具有一种专横的癖性。”弗洛伊德的古典精神分析一、生命历程与精神分析的发展布洛伊尔与欧安娜病例歇斯底里症→歇斯底里(hysteria)意为毫无来由的情绪,源自希腊文的hyster,指“子宫”,古代西方人认为此症病患所以会呈现出奇怪各式各样的症状是因为子宫在女性体内四处移动所导致的。当时的普遍观念也是将歇斯底里症视为一种妇女病。临床表现为各种认知障碍、情绪障碍和躯体的瘫痪症状。→中世纪时,把本病患者看做是妇女意志薄弱导致的魔鬼灵魂附身,终究都被认为是一种不守妇道的道德沦丧。对其治疗的方式在起初是异常的恐怖和残忍,如窒息、用湿毛巾击打、嘲弄、洗冰水浴、用试管插入直肠、用烧红的铁块烫脊柱,甚至使用卵巢切除术或用烙器烧灼阴蒂;后来发展出电击疗法,其温和形式是“感应电疗法”。弗洛伊德的古典精神分析一、生命历程与精神分析的发展布洛伊尔对欧安娜(O·Anna)的治疗欧安娜是一个聪明而富有魅力的年轻女性。她的歇斯底里正在表现为躯体瘫痪、记忆丧失、视觉和语言上的认知障碍等。这些症状最初出现在她照顾病重父亲的时候,她的父亲很宠爱她,据说她体验对父亲的某种爱恋。催眠:布洛伊尔开始用催眠法对欧安娜进行治疗,在催眠状态下,欧安娜可以回忆起导致某些症状的特定经验,而当谈及这些经验常常症状就得到缓解。(如欧安娜的持续性斜视症状)谈话疗法或清扫烟囱:在一年多的时间,欧安娜每天向布洛伊尔自由地倾诉令她烦恼的事件,而当这些烦恼事件被清晰表达出来后,症状也就消失了。弗洛伊德的古典精神分析一、生命历程与精神分析的发展弗洛伊德访学沙可(1885.10—1886.2)弗洛伊德于1985年到巴黎跟随著名的沙可学习,很快他将沙可视为自己生命中第二个父亲般的人物。他想象如果能娶沙可的女儿为妻对他的职业生涯会多么有利,甚至写信给未婚妻马莎描绘沙可的女儿多么具有魅力。沙可运用催眠治疗歇斯底里,但弗洛伊德却提出沙可注意到歇斯底里中性的角色,“在这类病例中,它总是涉及到生殖器问题——总是!总是!总是!”神经症的性基础→神经症(neurosis),在当代的意义上其实就是指心理障碍,但是在过去却将心理障碍视为一种有躯体原因的疾病,其病因是患者的神经出现障碍,被认为是神经障碍,所以有神经症这一术语。歇斯底里是神经症的一种。→跟随沙可的学习,让弗洛伊德意识到神经症很可能不是一种躯体原因导致的疾病,而是具有心理学病因,而这个病因则关涉到性问题。弗洛伊德的古典精神分析一、生命历程与精神分析的发展1886年4月,弗洛伊德作为神经科医师在维也纳开私人诊所。同年9月与订婚4年的马莎结婚,生育3男3女,其中最小的女儿安娜·弗洛伊德承继父学成为著名的儿童精神分析专家,也是后弗洛伊德运动的领导者。在私人诊所,弗洛伊德除了运用传统的方法治疗神经症之外,他开始运用布洛伊尔的宣泄法和沙可的催眠技术治疗神经症。但是,他发现催眠法存在问题:→有些神经症患者不易进行催眠,或不能进入深度催眠;→催眠的疗效出现反复,催眠中解除症状后不久,这一症状或其它症状还会再次出现;→一些患者拒绝催眠所揭示的被遗忘的东西,从而妨碍对已恢复记忆的深入探讨。弗洛伊德的古典精神分析一、生命历程与精神分析的发展1889年,为了提高催眠技术,弗洛伊德访学南锡学派的李厄保(1823-1904)和伯恩海姆(1840-1919)。催眠与暗示→南锡学派的研究表明,催眠成功与否与个人的受暗示性相关。虽然,所有人都有受暗示性,但高受暗示性比低受暗示性更容易被催眠;→催眠后暗示现象:在催眠状态下,催眠师将某种观念灌输给被受催眠者,这种观念能够影响此人的行为,但他却并不意识到是这一观念的影响。也就是说,人们没有意识到的潜在观念可以决定其行为。通过布洛伊尔潜在创伤记忆导致躯体症状,沙可、让内的分离意识观念以及南锡学派的催眠后暗示现象,弗洛伊德潜意识的观点开始浮出水面。不过,他开始寻求新的技术来探索这种潜在观念。弗洛伊德的古典精神分析一、生命历程与精神分析的发展在神经症的治疗实践中,弗洛伊德放弃了催眠术,而保留布洛伊尔的宣泄法,并从宣泄法中发展出自由联想(freeassociation)技术。他宣称真正的精神分析恰恰始于催眠术被抛弃之时。自由联想技术→在自由联想中,让患者闭上眼睛舒服地躺在睡椅上,但是不加催眠。治疗师鼓励患者自由地、无拘束地谈话,对每一种观念都进行完全表达,不管这种观念听起来是多么令人难堪、琐碎或可笑。自由联想的状态是一种意识放松警惕的状态,一些受压制的观念就会自由浮现在脑海。→自由联想的目标是把那些被压抑而潜伏的创伤或难以启齿的记忆或思维带到意识觉察水平。按弗洛伊德的观点,恰好是这些被压抑的潜伏记忆或思维是异常行为的根源。弗洛伊德的古典精神分析一、生命历程与精神分析的发展自由联想技术→在自由联想中,当患者接近某种创伤或难堪记忆时,会出现阻抗,妨碍自由联想的继续进行。自由联想中的阻抗(resistance)是指患者对被唤起的创伤记忆的潜意识抗拒反应,这是一种自我保护行为,但也是一种积极信号,表明已经唤起关键的记忆之处。弗洛伊德认为,精神分析的治疗就在于帮助患者克服阻抗并理智地对待创伤经验。→通过自由联想技术,弗洛伊德发现患者的记忆都回到儿童时代,而那些记忆起来的被压抑经验涉及的都是性问题。新的治疗技术实践中,弗洛伊德总结认为神经症的根源在于潜在的创伤和难堪记忆或思维,而这些记忆和思维都与性相关,并且它们都留存于人的儿童时期。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中的三个关键点:潜意识、性或本能、早期经验(儿童期性欲)已经初具雏形。弗洛伊德的古典精神分析一、生命历程与精神分析的发展1896年,弗洛伊德在《歇斯底里的病因学》论文中提出了儿童期性诱奸理论。他认为,歇斯底里患者无一例外的都在童年期受到过性攻击的伤害。弗洛伊德报告称,通过自由联想技术,他的患者泄露出儿童时代被性诱奸的体验,诱奸者通常是一个年长的亲属,多数情况下是患者的父亲。这些诱奸的创伤成为成年以后神经症行为的主要原因。1897年,弗洛伊德放弃了他性诱奸理论。他指出,在大多数病例中,性诱奸并没有真实发生,而只是出于患者的想象。但是,他同时强调,这种想象出来的创伤对于患者确实异常真实的,仿佛就像真的发生过一样。弗洛伊德仍然坚持神经症的基础是被压抑的性观念,不管这种观念是基于真实事件还是想象出来的经验。这一观点的转变,即由真实的性诱奸到想象的性诱奸,开启了弗洛伊德后来提出的儿童期性诱惑的俄狄浦斯情结。弗洛伊德的古典精神分析一、生命历程与精神分析的发展弗洛伊德关于性压抑、冲突、诱奸的观点,将男女之间充满诱惑的性关系最大的凸显出来。这使他吸引了大量漂亮的女性,这些女性是被他的引力吸入到他的信徒圈。评论者指出,在弗洛伊德的学生中“有那么多漂亮的女性,以至于看起来并不是一种偶然的巧合”。同时,弗洛伊德自己就是其理论教科书的范例,他的性挫折、不安全感、对父亲去世的反应导致了其患上神经官能症。因此,他自己也需要自我的精神分析,而弗洛伊德选择的方法就是梦的解析。弗洛伊德的古典精神分析一、生命历程与精神分析的发展梦的解析梦既然是经过伪装后被压抑愿望的表达或虚假满足,因此需要解析梦。梦的形成有两个典型的加工工程:→凝缩:梦中的某一个因素象征着清醒状态下的几件事情。→移置:梦中所现事物或情景是与引起焦虑不安的事物或事件相似的东西。弗洛伊德的古典精神分析梦的移置中象征所潜在的精神分析意义弗洛伊德的古典精神分析一、生命历程与精神分析的发展俄狄浦斯情结弗洛伊德认为儿童时代对母亲的爱和对父亲的嫉妒是正常儿童普遍存在的自发性活动和创伤性体验。年轻男子的爱母仇父的倾向,父亲成为了障碍和敌人,导致他想取代父亲的地位而占有母亲,但一方面这样做是不道德的,另一方面父亲的力量(体力、权威等)他又是无法企及的。于是,他不得不压抑对母亲的爱和对父亲的敌意,转而屈服认同父亲、向其学习而成长起来。但是,这种压抑观念并没有消失,成年后它通过梦、口误甚至是神经症症状表现出来。这种涉及儿童个体自身、所爱恨的双亲对象、道德羞耻与压抑屈服,伴随着爱与恨、恐惧与冲突的矛盾情绪,弗洛伊德称之为俄狄浦斯情结。俄狄浦斯情结论证了儿童期性欲,这种欲望与它的被压抑都是自然和普遍的。弗洛伊德从患者观察到的性诱惑幻想,其实就代表着占有异性父母并消灭同性父母的这一被压抑的欲望。弗洛伊德的古典精神分析一、生命历程与精神分析的发展俄狄浦斯情结弗洛伊德认为,俄狄浦斯情结的发展决定了个人未来成长的方向,也是神经症的根源。因此,儿童期性欲成为弗洛伊德潜意识动机的理论的基本组成部分。弗洛伊德不仅假定俄狄浦斯情结是神经症的核心,而且试图在此基础上来解释文化和社会现象。他于1913年出版的《图腾与禁忌》一书中提出,在人类发展的早期,父亲拥有对其妻子、姐妹和女儿独占的性权利。于是儿子进行反抗,杀掉父亲并吃掉。由于感到罪孽深重,儿子压抑了对母亲、姐妹和他的女儿的性欲。乱伦禁忌和族外婚就是这样产生的。弗洛伊德的古典精神分析一、生命历程与精神分析的发展弗洛伊德在1900年以后开始扩展自己的理论,1901年他出版了《日常生活中的心理病理学》一书。书中描述了著名的弗洛伊德式疏忽(Freudianslip)现象。弗洛伊德认为,在日常行为中,潜伏观念(即潜意识)总是努力表现自己,因而一直影响着我们的思想和行动,那些看起来似乎是偶然的口误或遗忘其实是一种真实动机的反映,尽管这种动机没有被意识到或得到承认。弗洛伊德式疏忽又称为失误倒错(parapraxis),指日常生活中的微小错误。弗洛伊德认为,日常生活中的失误动作有三种:→口误、读误、听误以及笔误→暂时性遗忘、忘记某件事→贻误行为、误放、遗失东西等弗洛伊德的古典精神分析一、生命历程与精神分析的发展1902年,弗洛伊德在维也纳举办每周一次的精神分析讨论会。而荣格和阿德勒就是早期参加讨论的信徒。这群人被称为心理学星期三讨论会,1908年发展成维也纳精神分析学会。1905年,弗洛伊德出版《性学三论》一书,对他所谓的“性”给出了自己的全新解释。1909年,弗洛伊德受霍尔的邀请到美国参加克拉克大学的20周年校庆,并发表一系列演讲。讲座结束后,被克拉克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学位。演讲的内容后来被扩充为他的另一部名著《精神分析引论》(1915)。弗洛伊德在美国,受到了广泛的欢迎。不过,弗洛伊德并不对美国有所好感。他认为美国是一个真实的错误,即使14年以后他仍然说:“我并不恨美国,我只是为它感到遗憾,我为哥伦布发现了它而遗憾。”弗洛伊德的美国之行让他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荣誉,也拥有了广泛的听众和信徒。他认为自己作为科学家和治疗家,“一个重要的经验发现,听众的反应是崇敬和逢迎”,他们并不真正懂精神分析,准确地说,他们不懂得弗洛伊德。弗洛伊德的古典精神分析一、生命历程与精神分析的发展真正懂精神分析和弗洛伊德的只有弗洛伊德自己。他容不得任何对他观点的异议和争论,精神分析声名鹊起之时也是其分裂的开始。1911年,弗洛伊德和其早期弟子阿德勒决裂;三年后则是荣格的背叛,荣格曾被弗洛伊德视为是他精神上的儿子和精神分析的继承人,被称为“精神分析的王储”。1923年,弗洛伊德的声望达到了顶峰。但此时,他被诊断患了口腔癌。在以后16年中,他忍受着持续的痛苦,进行了33次手术,切除了部分口盖和上颚,还接受了放射治疗和输精管切除。尽管口腔安装上了人工装置,影响其发音。但是,弗洛伊德仍然坚持接待病人和会见信徒,当然也坚持每天抽20根雪茄的习惯。弗洛伊德的古典精神分析一、生命历程与精神分析的发展1936年纳粹侵占奥地利,作为犹太人、又鼓出性本能的弗洛伊德显然是危险的。他的书被当众焚毁,纳粹的一位领导人说:“反对为夸大性生活而毁灭灵魂,以人类灵魂高贵的名义,我要把弗洛伊德的书付之一炬。”而弗洛伊德则幽默的评论说:“我们的进步有多么大,要是在中世纪,烧掉的不会仅是我的书而是将我也烧掉。”纳粹几乎摧毁了整个精神分析,据当时的心理学专业学生回忆说:“从未有人提到过弗洛伊德的名字,他的书被紧紧锁在书柜里。”1938年,德国军队进驻维也纳,纳粹分子闯进他的家,并抓走他的一个女儿。出于安全的考虑,弗洛伊德最终离开维也纳,移居英国伦敦。在英国弗洛伊德受到热情的接待,但健康状况却日益恶化,他意识到自己无法享受最后的岁月了。1939年9月21日,弗洛伊德提醒他的私人医生舒尔履行他的诺言,“你曾经答应过我,当那个时候来临时,你不会抛弃我。现在除了忍受折磨以外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舒尔在24小时的时间内给他注射了过量的吗啡,1939年9月23日凌晨,弗洛伊德毫无痛苦地安详离开人世,享年83岁。弗洛伊德的古典精神分析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思想体系1.作为一种人格体系的精神分析→潜意识与人格结构(人格结构模型)→性与本能(人格动力)→人格的心理性欲发展阶段(人格发展阶段)2.作为一种治疗方法的精神分析→神经症→焦虑与防御机制→自由联想与梦的解析当代精神分析专家阿帕波特(R.Apaport)将弗洛伊德的古典精神分析总结为以下几种观点:→分区观点→结构观点→动力学观点→发展观点→适应观点弗洛伊德的古典精神分析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人格理论潜意识发现潜意识心灵的思想先驱

著名心理学史专家波林曾说:“莱布尼茨预先揭示了整个潜意识学说,而这一学说实际上是从赫尔巴特开始。”→莱布尼茨的单子论→赫尔巴特的意识阈观点→叔本华、尼采、费希纳、哈特曼等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人格理论潜意识弗洛伊德潜意识观点的发展→1895年弗洛伊德和布洛伊尔合作出版了《歇斯底里研究》→1915年《潜意识》一文中,他详尽阐释了潜意识的心理地形图→1923年在《自我与伊底》中由心理地形图发展出心理结构模型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人格理论弗洛伊德潜意识观点的演进过程→描述性用法:我们不是总能完全意识到我们行为的原因。→潜意识心理空间或“地形”(topographical)概念:即是想法和欲望还没有变成意识之前所存在的地方。弗洛伊德的这一观点类似于尼采:意识只是居于一个巨大的、不为人所知的、看来很晦暗的王国的表层。所有的心理事件均始于潜意识,在那里它们受到检验以确定是否能够被意识所接受。潜意识的想法,只有通过审查,才有可能成为意识;如果通不过审查,就不会允许进入意识。但是通过审查者的检验,不会直接导致意识,只是使它“可能成为意识”,以这种方式晋升到足以被意识的想法存在于“前意识”(preconscious)中。精神分析关注那些没有通过心理审查者检验的想法和欲望的命运,这些想法和欲望非常强烈,持续寻求表达,因此潜意识是动力的。→动力潜意识(dynamicunconscious):压抑(repression)促成动力潜意识。压抑是一种动力行为,而不是一种关闭行为。被压抑的想法和欲望仍旧存在,为审查和压抑所禁锢,并在神经症的症状、梦、心理失误和升华中,以更易接受的思想和行为方式间接的表达出来。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人格理论潜意识:心理地形图的系统观潜意识并非心灵空间的唯一领域,心灵空间包含着正意识到的想法(意识)、可以想起的想法(前意识)和被压抑的想法(动力潜意识)。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人格理论潜意识:心理地形图的系统观潜意识包括所有我们意识不到的,但却激发我们大多数的言语、情感和行为的驱力、冲动和本能。→儿童期受压抑的经验:如儿童期的性欲望、攻击行为和创伤体验等事件→种系发生的天赋:我们祖先经以数百代复制和传递下来的经验前意识包括所有当时意识不到但随时可以意识到的那些心理经验。→有意识知觉焦点转移后的淡化,这是没有焦虑负荷的→来自于潜意识的衍生物,可以唤起焦虑体验意识是指任何时刻都被知觉到的心理经验→内外环境刺激所引起的知觉和思想体验→前意识中无威胁的思想和有威胁但经过巧妙伪装的潜意识愿望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人格理论潜意识:心理地形图的系统观——冰山模型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人格理论潜意识:心理地形图的系统观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人格理论潜意识:心理地形图→人格结构模型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人格理论潜意识:心理地形图→人格结构模型伊底(id),dases,“它”:→人格的最深层部分,人之行为的驱动力量,代表着本能的欲望冲动,如饥、渴、性和攻击性等;伊底是先天的,新生婴儿出生就具有的初始系统;同时,它又是非理性和非现实性的,只是追求欲望的满足和快乐。自我(ego),dasich,“我”:→自我是人格结构的表层,在婴儿期由伊底产生,因此其运作力量源于伊底,是服务于伊底、力图满足伊底的欲望;自我又是唯一的与外部现实世界接触的人格区域,他参考现实来调解伊底的欲求,所以,自我是现实和理性的,遵从现实原则。超我(superego),dasuberich,“我之上”:→超我是儿童成长中将父母和社会的规范内化而形成的良心、道德和自我理想等,亦即是由自我发展而来;超我不与现实接触,因此他不关心自我的幸福,盲目对完善的追求是不现实的;超我遵从道德原则和理想原则,与伊底矛盾冲突,而监督自我的行动和意图。

伊底欲求

自我的决定和行动

超我的限制食欲憎恨父亲求生欲望性欲去食品市场离家出走神经症结婚偷吃别人的东西是犯罪仇恨父亲是罪过逃避战场是胆小鬼非婚性行为不道德例:一个新兵在要上战场时突然手瘫痪了。现实原则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人格理论潜意识:心理地形图→人格结构模型我或自我的角色:协调者?忙碌者?妥协者?悲哀者?自我在发挥认识和智力的时,必须兼顾彼此不相容、但同样是不现实的伊底和超我的要求;自我除了要伺候这两个暴君之外,还要伺候第三个暴君——外部世界。自我经常要努力协调伊底与超我盲目的、不合理的要求与外部世界的现实要求之间的冲突。自我被这三种力量所包围,只能以一种态度做出反应——焦虑不安,自我就通过动用压抑和其它防御机制来摆脱焦虑。人格结构中伊底、自我和超我之间,唯有自我足够强大才能获得平衡和健康。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人格理论人格结构模型→第一种人伊底统治着软弱的自我和衰弱的超我,阻止自我平衡它持续不断的要求,让个人一味寻欢作乐,而不管快乐是否可能是否合适。→第二种人具有强烈的内疚感和自卑感,和一个软弱的自我。这种人因为不能断然拒绝超我和伊底互相抵触的要去,将体验很多冲突。→第三种人具有强大的自我,并能很好的协调超我与伊底的要去。因此,这种人具有健康的心理,在快乐原则和道德原则的双重控制之下。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模型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人格理论潜意识:心理地形图→人格结构模型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人格理论性与本能:人格动力弗洛伊德认为人格动力源自伊底中本能冲动、欲望或者驱力。本能(instinct),德文Trib,弗洛伊德用此表明一种内驱力或有机体的内部刺激;本能是一种以动机力量的方式起作用的内部驱力或冲动。作为内部刺激,本能与外部区别在于它不能通过逃跑来避免。弗洛伊德认为动物仅有少数几种本能,人类具有与动物同样的本能,在他早期的阐述中最重要的本能是性。让弗洛伊德声名显赫也是让其声名狼藉的是他将每一种症状,每一个梦,以及每一类外显行为皆归因于性。→有人将精神分析看做是一条阴沟,是“播种色情”;→有人却认为弗洛伊德对性的直率态度给一个禁欲的年代带来了清新的气息,并且是一种关于人类主要驱力的重要认识。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人格理论性与本能:人格动力为什么是性?①心理障碍的生物学基础:性为神经症提供了器官基础,为弗洛伊德的理论心理学提供了普遍性的生物基础;②弗洛伊德“发现”了儿童期性欲是神经症的根本原因;③他是依据社会历史而发现的,在弗洛伊德所处的年代,男女确实难以处理性的问题。什么是性?→性本能是通过消除紧张状态而给身体带来愉快,或者说性就是通过身体获得快乐。→很多学者主张用“愉快的”来取代“性欲的”,对弗洛伊德而言,任何令人愉快的事物都可以归结为“性欲的”东西。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人格理论性与本能:人格动力什么是性?海德布雷德的总结: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人格理论性与本能:人格动力性本能的表现方式→自恋:将性的力量全部灌注在自我身上。①婴儿基本上是自我中心的,这被称作初级自恋;②随着婴儿自我的发展,其初级自恋表现出关心他人的倾向。但是,到了青春期,青年又将性本能转移到自我,特别关注自我的外表和其它自我的特征,这被称作次级自恋。→爱:爱是将性的力量灌注到自我之外的某个对象发展而来。爱的对象最早是母亲,但对家庭成员的性爱通常是受压抑的,于是发展出对他人和异性的爱。爱往往伴随自恋,当爱上一个人,这个人就成为他理想中的爱人。→施虐狂和受虐狂:施虐狂表现为使另一个人痛苦或受到羞辱以获得性的满足;受虐狂则从自己和别人施加到他身上的痛苦和羞辱中体验到性满足。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人格理论性与本能:人格动力本能概念的扩展,后期弗洛伊德不仅将性本能扩大为生本能,还提出了死本能的概念。死本能概念上可以再次看到弗洛伊德思想的自传性质:他的癌症加重、目睹战争的恐怖以及自己心爱的女儿年级轻轻就失去,这一切让弗洛伊德悲痛欲绝,不到三个星期,他就提出死本能的观点。生本能:饥、渴、性以及一切涉及自我保存和种系生存的本能,它是维持生命的创造性的力量。生本能的能量形式被称为力比多(libido)。死本能:它是一种破坏性的力量,向内表现为受虐和自杀,向外表现为仇恨和攻击。弗洛伊德后期越来越确信攻击和性欲一样是人的行为的强大动机力量。每种本能都有自己特定的动力、根源、目的和对象,其根源是产生兴奋或紧张状态的机体内部区域或部位;本能的目的是消除或缓解兴奋和紧张,其对象指向能达到目的的人与物。生本能追求延续生命,死本能则终止生命。由此,弗洛伊德在伊底、自我、超我、现实世界的冲突与斗争中,又增加了生与死的斗争。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人格理论心理性欲发展阶段:人格发展阶段弗洛伊德认为整个躯体都是性快感的源泉,但在人格发展上,性快感区随生理进程集中并不断转移到身体的不同部位,每一发展阶段都有相应的兴奋和力量投注到一定的性感区。(一)口唇期(Oralstage)(二)肛门期(Analstage)(三)性器期(Phallicstage)(四)潜伏期(Latencystage)(五)生殖期(Genitalstage)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人格理论心理性欲发展阶段:人格发展阶段(一)口唇期(0~1岁)口唇期贯穿生命的第一年,口腔活动是性快感区。这一年龄段内婴儿的活动大多以口唇为主,快感来自于唇舌等部位和吸吮、咀嚼、吞咽等动作。口唇期需要如果得到满足,成年后倾向于乐观、慷慨、开放和活跃等积极的人格特征;婴儿的口唇活动如果受到限制,成年后则倾向于依赖、悲观、被动、猜疑和退缩等消极的性格特征。当口唇期性欲需要没有满足或过度满足,就会在这一水平产生固着,儿童成年后表现出口唇人格。→口唇期早期固着形成口唇吞并性人格:良好的听众;过度的饮食、酗酒、接吻或吸烟;强烈的依赖性和容易上当受骗→口唇期晚期固着形成口唇施虐性人格:喜欢冷嘲热讽,表现出攻击性口唇期即使成年后仍然是性感区,成年人通过抽烟、吃零食、嚼口香糖、咬笔头、暴饮暴食以及冷嘲热讽等满足口腔需要。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人格理论心理性欲发展阶段:人格发展阶段(二)肛门期(1~3岁)肛门期儿童的性快感集中在肛门臀部区域,如大便产生肛门区域粘膜上的愉快感觉,或以排泄为快乐,以抹粪或玩弄粪便而感到满足。在这一时期,儿童必须学会控制生理排泄过程,使它们的功能符合社会要求。也就是说,儿童必须接受在厕所中大小便的训练。大小便排泄对成人的人格有很大的影响。→肛门排泄活动如果不加限制,成年后倾向于肮脏、浪费、凶暴、无秩序或者慷慨与浪漫,被称作肛门排出性人格。→肛门排泄活动如果受到严格限制,成年后性格倾向于清洁、忍耐、吝啬、秩序和强迫性以至是完美主义者,被称作肛门滞留性人格;典型的肛门三联症:整洁、吝啬、固执。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人格理论心理性欲发展阶段:人格发展阶段(三)性器期或生殖器期(3~5岁)性快感集中在生殖器上,性器官成为儿童获得快感的中心。这一阶段男性女性首次分开发展,源于两性解剖学的差异。按弗洛伊德的观点,拿破仑“历史即命运”说法应改为“解剖即命运”。此时儿童以异性父母为“性恋”的对象,产生俄狄浦斯情结。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人格理论心理性欲发展阶段:人格发展阶段(四)潜伏期(5~11岁)从口唇期到性器期者三个阶段统称为前生殖阶段。弗洛伊德认为,它们是人格发展的最重要的阶段,为成年后的人格奠定了基础,成年人格实际上是在人生的前五年就已形成。而自5、6岁开始一直到青春期,性的需要被压抑,性活动从意识中暂时消失而进入潜伏期。儿童在这一时期将上一阶段以父亲或母亲为对象的性冲动转移到环境中的其它事物上去,如学习、体育、歌舞、艺术、游戏等。这个时期儿童离开家庭和父母进入学校学习,他的兴趣在同伴不在双亲,但总是躲避着异性,男女儿童界限清楚,团体活动也常常男女分开进行,在游戏中以同性者为伴,甚至男女同学间不相往来。这种现象持续到青春期才有改变。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人格理论心理性欲发展阶段:人格发展阶段(五)生殖期(12岁以后)这是人格发展的最后阶段,发生在随之而来的青春期,男女在身体上和性上趋于成熟,性的能量和成人一样涌现出来,异性恋的行为明显。个体在这个时期的最重要任务是力图从父母那里摆脱出来,必须与父母分开,以建立自己的生活,个体生殖期的人格发展是在前面几个阶段的发展基础上的发展,个体这时已从一个自私的、追求快感的孩子转变成具有选择异性配偶或抚养子女的异性爱权利的、现实的和社会化的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人格理论心理性欲发展阶段:人格发展阶段按照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发展阶段,发展到生殖期标志着成年人人格形成。但这个过程是存在危机的,如发生固着和倒退。固着是性欲不能满足或过分满足而停滞在早期的发展阶段上。倒退是由于性欲受到挫折而退至先前的发展阶段。如果在发展过程中,性欲固着或倒退某个发展阶段,就形成与该阶段密切相关的人格。弗洛伊德重视在心理性欲发展阶段中,个人体验到的不满足或过度满足以及出现的固着现象,它决定着个人成年后的人格。因此,儿童期的性体验是神经症和正常人格的决定要素。弗洛伊德相信:“儿童是成人之父。”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心理病理学神经症真性神经症:它是真正的躯体病症,是由“某种神经病毒过剩或不足所引起的”。心理神经症:包括歇斯底里,是由“心因性的和依靠潜意识(压抑的)观念的情结作用所引起的”。神经症是伊底的欲望、现实世界的限制、超我的道德监控三者的冲突在自我中表现出来的焦虑症状。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心理病理学焦虑与防御机制现实性焦虑或客观焦虑:对现实世界中实际威胁的担忧和恐惧。道德性焦虑:对超我中良心谴责的恐惧,自我的行为违背超我的道德价值观时,体验到的内疚、羞愧和负罪感。神经症性焦虑:对伊底潜意识欲望寻求满足和表达时感到的恐惧。恐惧并不是对伊底本身的害怕,而是害怕不加分辨受伊底支配后可能到来的惩罚。焦虑是一种自我的保护机制,它提醒自我威胁即将到来;同时,焦虑又是一种自我调节,它促使自我的防御行为以保护自我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