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7页共27页六年级下册语文讲义-素养拓展:「古」婉约词的南北双峰——周邦彦和姜夔部编版【古】周邦彦、姜夔【教学目标】1.让学生对周邦彦和姜夔的生平有所了解,感受其命运是与宋朝的背景联系在一起的。2.赏析《苏幕遮》、《扬州慢》等作品。【教学主题】【教学重点】1.周邦彦姜夔的生平2.《苏幕遮》、《扬州慢》的赏析【课程大纲】一、周邦彦(一)简介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北宋末期著名词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有《清真集》传世。(二)生平1.少年——博涉百家,生活放浪2.青年——汴都一赋,得幸神宗3.中年——党争获罪,辗转各地4.晚年——召还京师,提举大晟(shèng)府(三)作品赏析《苏幕遮》二、姜夔(一)简介姜夔(1154—1221),字尧章,别号白石道人,南宋词人。工诗词、精音律、善书法、对词的造诣尤深,为格律词派的代表人物,有《白石道人歌曲》、《白石道人诗集》等作品传世。(二)生平1.少年丧父,屡试不第;2.浪迹天涯,以词会友;3.晚年困顿,归葬杭州。(三)作品赏析《扬州慢》【知识点总结】一、人物生平及创作(70分钟)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周邦彦,为什么被人们称为“词家之冠”到底他有着怎样的不凡经历,创作了什么样的词作而摘得这个桂冠的呢?1.少年——博涉百家,生活放浪周邦彦的幼年,主要是受到他们家乡和家族文化的培育。为什么这么说呢?周邦彦到底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文化氛围中呢?周邦彦出生钱塘,也就是古老的杭州,俗话说的好“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既是风景名城,又是文化名邦。江南胜景自古令人魂牵梦绕,富有天堂美誉的杭州更有天赐的美景,钱塘大潮是晴空排浪怒涛卷霜雪,西湖美景则是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美的景致,美的画面,美的笔调,美的神韵,美的音律,美不胜收。宋代是历史上的全盛时期,那个将宋朝风流写尽的才子柳永,初到杭州时就被这繁华所震惊,欣喜若狂地写了《望海潮》,生长于这方青山绿水间的周邦彦自然而然的深受这种文化积淀的影响。而另一方面,钱塘周氏是一个从五代十国后期就有名于乡邦的诗礼仕宦之家。他的父亲周原虽终身布衣,但却是一个崇敬诗书以至于顶礼膜拜的人,为小儿子取名“邦彦”,就是取用《诗经·羔裘》“彼其之子,邦之彦兮”和晋陆机诗“邦兮应运兴,繁若春处葩”的含义。“邦”国也,也就是国家的意思。“彦”呢?美士为彦,就是说才德出众的人。那周邦彦的爸爸给他起这个名字我们大概就知道有什么含义了。是希望他能成为对国家有用的杰出人才。这点影响到周邦彦,所以他年轻时便已“博涉百家之书”了。另外,《宋史·文苑传》这本书中曾经记载过,周邦彦“性落魄不羁,疏隽少检,不为乡里推重”,可见少年时期的周邦彦还并不是一个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在读书之余还经常出入秦楼楚馆,个性是比较放荡的,所以在家乡的名声也不是很好,自然也就得不到重用了。2.青年——汴都一赋,得幸神宗二十岁左右的时候,周邦彦从钱塘来到当时的首都汴京(也就是现在的河南省开封)上学。当时宋朝的皇帝是宋神宗,这个时候的宋神宗正在起用王安石实行新法。新法中扩展了太学,太学就是中国古代的大学,新法把太学的招生人数加了倍,所以南方钱塘的周邦彦才有了机会到首都“太学”(即国立大学)学习。按当时的整治情况来说,他是新法的受惠者。在上学期间,周邦彦这个人和许多年轻人一样,急于表现自己,就想了一个办法——写了一篇赋,就是《汴都赋》【链接2】。在这篇赋中他一方面赞美了京城汴京的繁华,另一方面,又结合当时的政治背景把宋神宗支持的王安石的新法歌颂了一番。大家想象一下,如果神宗看了之后,会有什么反应?神宗看了以后,觉得这里都是赞美我实行新法的好处,于是非常高兴,对这篇赋十分欣赏,就找了一个人每天给他朗诵。于是做赋的这个人因为水涨船高也因此被从太学的学生提升为“太学正”(学正相当于官学中的老师或行政人员),所以周邦彦也就从学生变成学生的领导了。本来有这样一个机会,周邦彦可以一帆风顺、平步青云了,但是人间的事情很多是难以预料的,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3.中年——党争获罪,辗转各地周邦彦因为《汴都赋》引起了神宗的注意,身份也由太学生变成了太学正。但是就在他献赋以后一年左右的时候,宋神宗去世了。新即位的哲宗由于年幼,所以大权就由太皇太后——高太后主事。高太后这个人很保守,她是反对新法的,她一上台,就把所有推行新法的人都贬黜出去了,把当年维护旧法、反对新法而受到新党打击迫害的人重新起用了,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党上台掌权。那我们想象一下,周邦彦曾经课写过《汴都赋》赞美过新法,那他的下场会是什么样呢?所以就被当成了新党的人,也被贬出京。幸亏,他当初只是由太学生变成了太学正,没有过早地飞黄腾达,所以在这次的政海波涛中,受到的打击还不算大,只是把他从首都的学校贬到地方的学校去教书,为庐州教授。后来又到过荆州教书,又做过江苏溧水县的知县。4.晚年——召还京师,提举大晟(shèng)府(注:大晟府是北宋宫廷音乐机构,提举官是大晟府的官职之一)就在周邦彦辗转漂泊外地的十几年中,北宋的政海波澜又有了一次翻覆,不久高太后去世,宋哲宗亲政,又实行了新法,将旧党贬黜,重新召回新党。于是周邦彦又被召回京师做官,62岁的时候提举为大晟府。后来哲宗病逝,宋徽宗即位,任用蔡京为相。但所谓的新党不过是些借着变法旗号谋权的小人,周邦彦看到了这点,中立于新旧两党之间,既对当权者不满,又无力改变现实,于是专心致力于文学创作和对音乐曲调的整理、审定及规范等事。这个时候的北宋正处于末年时期,以汴京为首的城市生活越来越向享乐方面发展。从士大夫阶层来说,由于政治风波反复不已,他们的政治热情已经减退了许多,很少再有欧阳修、王安石、苏轼那样的人了。虽然庄严的议论还是在发,但是这些士大夫的真正的情感和企望却转化在享乐主义的和艺术化的私生活中了。而恰巧又是一个精通艺术、善于享乐的宋徽宗【做了皇帝,就更助长了这种气氛。周邦彦本来也有些文人常有的建功立业之想,但他既不具备相应的才能,也没有升迁到必要的地位,也就自然地走进这种生活圈子,把精力放在音律研究、填词作曲上。提举大晟府,其实是发挥了他的专长。宋徽宗重和元年(1180),63岁的周邦彦又一次因“不能俯仰取容”而“自触罢度”――被调出大晟府,远放到真定府(今河北下定县)任知府。这时的周邦彦身体条件极差,连读书看字尚且有困难。身心交困的周邦彦就在宋朝“斜阳冉冉”的残照中,走向自己“斜阳冉冉”的暮景。其后又调往安徽,曾回到杭州故里短住。又因为方腊的起义而全家北上,而周邦彦就在这次漂徙中久病不起,于1121年溘然长逝。再也没回到他梦萦魂绕的汴京,也没能回到杭州故里。李师师是北宋东京名妓。李师师最擅长的是“小唱”。徽宗时期,她的小唱在东京瓦肆总结:周邦彦晚年与蔡京集团的人有交往,蔡京集团的人也确实举荐和提拔过他。但仅仅根据这个就批评周邦彦缺乏政治操守,有失武断。周邦彦毕竟只是个文人,而非政客。无论是身前的自我认同,还是后人的评价,周邦彦都不是一个政客。两宋时期的大文人,大多与政治关系密切。北宋的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苏轼,南宋的辛弃疾、陈亮,都有鲜明的政治立场,且被卷入政治斗争的旋涡。周邦彦和他们不同。周邦彦的策略是淡化政治立场和远离政治。总的来说,周邦彦在政治上是一个无所作为的人。他绝不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也没有太多治国平天下的抱负。他的自我定位是文人和艺术家。周邦彦为官多年,但从未担当过重要职位,不足以对朝廷政治产生巨大的影响。周邦彦做过很多任地方官,也无政绩可言,固然不能说对国家和人民有什么贡献,但他也没有做过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周邦彦实在是一个比较平庸的文官。这一点,他自己,以及同时代的人,也都很清楚。即使是仕宦生涯,周邦彦也是因为文学才能而被朝廷赏识。他一生中三次比较大的机遇,都和文学艺术才能有关。元丰六年(1083)七月,周邦彦28岁,第一次献《汴都赋》,得到宋神宗赏识,被提拔为太学正。元符元年(1098),哲宗皇帝召对崇政殿,周邦彦重进《汴都赋》,除秘书省正字。这两次机遇,都是因为《汴都赋》。宋徽宗政和七年(1117),周邦彦提举大晟府,则是因为他在音乐方面的特殊造诣。周邦彦本就是一个远离政治的人,他不是政治家,我们也不必在政治方面苛责于他。四、作品赏析【赏析】
苏幕遮[宋]周邦彦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苏幕遮:词牌名,原是唐玄宗时教坊曲名,来自西域。苏幕遮,曾经是龟兹国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又名祈寒节,由祈求冬天寒冷、天降大雪而来,每年七月初开始。于唐代传入中原,成为唐和宋时的一个重要节日。唐人写的关于苏幕遮歌舞的诗词,数量繁多。到宋时,苏幕遮就成了词牌名。《苏幕遮》的格律:格律的基本知识是平仄和押韵。阴平、阳平属于平声,上声、去声属于仄声。押韵是指在某些句子的最后一个字,都使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使朗诵或咏唱时,产生铿锵和谐感。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仄平平,平仄仄(韵),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仄(韵)。中仄平平平仄仄(韵)。中仄平圆、一一风荷举。平、中仄平平仄(韵)。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仄平平,平仄仄(韵),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仄(韵)。中仄平平平仄仄(韵)。中仄平舟、梦如芙蓉浦。平、中仄平平仄(韵)。(注:“中”表示可平可仄。(韵)前的字表示韵脚。上下阕平仄相同,押四个仄韵。否和浦在宋代的时候是和前面的暑、语等字一样,是押韵的。)我们之前讲过周邦彦是精通音律的,在写词的时候也很注意词的格律,从上面的标注可以看出来,《苏幕遮》这首词无论是平仄还是押韵都是全部符合格律要求的,没有一个字违背格律,可见他在技巧上是非常成熟的。一般认为,周邦彦的词在思想上和苏轼、辛弃疾没有可比性,但在艺术技巧上十分讲究,超越了前代的词人。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这首词,在艺术技巧上有什么突出的地方?我们都知道,读书求仕,是古代文人普遍的人生选择,一旦踏入仕途,便游宦四方,长期远离家乡,难免不思念故乡的亲人与风物,因此,思乡成为古代诗词中的永恒主题,最能引发天涯游子的共鸣。思乡的情怀往往借助作家记忆中印象最深刻的故乡景物来表达,周邦彦的这首《苏幕遮》正如此,它是以荷为媒介,表达对故乡杭州的深深眷念。我国古代的诗人对“莲”也就是“荷”情有独钟,他们用一支生花妙笔写下了许多关于“荷”的诗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周邦彦的这首和“荷”相关的宋词《苏幕遮》。“燎沉香,消溽暑”燎沉香:燎,烧。沉香,名贵香料,因放入水中下沉而得名。也称“水沉”、“沉水”。消溽(rù)暑:消除潮湿的暑气。溽,湿润、潮湿。角度1:意境美。在一个梅雨季节的清晨,天气既潮湿又闷热,“我”心情也变得烦闷。为了消除暑气,我点燃了古韵的沉香,青烟袅袅,徐徐上升,直到淡得看不见了。淡雅的清香,沁人心脾;舒缓的烟雾,调和心境。于是,“我”烦闷的心情也变得平和淡然。角度2:表现技巧。嗅觉、触觉——淡雅的沉香弥漫室内,沁人心脾,属于嗅觉上的反应。“消溽暑”,能让人感觉到潮气和闷热,属于触觉上的反应。“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呼晴:唤晴。旧有鸟鸣可占晴雨之说。侵晓:快天亮之时。侵,渐近。晓:早晨。角度1:意境美。屋檐上的鸟雀正在欢快地叫着,声音清脆悦耳。雨快要停了吧!我偷偷地观察这些小精灵,他们正探头探老,蹦来蹦去,可爱极了!清晨,显得格外宁静。角度2:炼字。“呼”写出小鸟叽叽喳喳的欢快叫声和活泼灵动的神态;同时,古诗词中鸟雀呼唤还暗示着雨过天晴,所以这一句暗示昨夜有雨,今朝即将放晴。“窥”写出了鸟儿们在屋檐下探头探脑、东张西望的神态。角度3:拟人手法。“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角度1:炼字。宿雨:隔夜的雨。清圆:写出了荷的形状是圆的,一种很饱满的感觉。再加上是雨后,显出荷叶的清新;一一:把荷叶在水面上错落有致、疏密相间,高低起伏的层次感刻画得惟妙惟肖;风荷:微风吹过荷塘,荷叶有垂着头的,有卷着叶子的,这样把荷的妩媚、娇羞的姿态不动声色的勾勒出来了;举:把荷茎修长挺拔、亭亭玉立、英姿飒爽的精气神表现得淋漓尽致,有一种非常阳刚的健康向上的美;那“风荷举”合起来,就是妩媚中有风骨。角度2:意境美。池塘里的水清澈丰沛,翠绿的荷叶残留着昨夜的水珠,初升的阳光照耀在水珠上,水珠晶莹透亮,慢慢蒸发。有的荷叶贴在水面上,圆润饱满的荷叶使整个水面是圆形的,池水也是绿色的。有的荷叶被直立的荷蔓支撑着,错落有致、疏密有间。微风袭来,只是荷叶有半卷着叶子,荷蔓却直直地挺立着,不弯曲、不折断,表现出一种风骨美。我们刚才说,上阕写景,下阕抒情,二者是通过哪一个意象连接起来的?词人的故乡盛产莲荷,于是词人由眼前的“风荷”自然联想到家乡。也就是说“景”与“情”的结合点是“风荷”。由写景到抒情,过渡自然,不着痕迹。在词的下片,诗人抒发了自己的思乡之情,那么他抒发情感的方式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词人的家乡在钱塘,那里有西湖的荷花“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于是词人喃喃自语:故乡是那样遥远,我何时才能够回去呢?吴门:即现在的江苏苏州。长安:借指北宋的都城汴京。旅:客居。我的家在吴门,可是我长期羁留京城,旅居他乡,词人的思绪沿着这缕乡愁回到了故乡。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楫:桨。芙蓉浦:有荷花的水边。芙蓉,又叫“芙蕖”,荷花的别称。浦,水湾,河流。角度1:“对写法”。明明是自己思念家乡,却问“渔郎”是否想起我。这样写,不但把自己对故乡及亲友的思念之情表达得更细腻真切,而且独辟蹊径,不落俗套。角度2:虚实结合。上阙实写,下阙虚写,整首词虚实结合,似真似幻。“五月渔郎”真的正在想念我吗?不一定。这是没有发生的事情,只是作者的想象。在文学上,把没有发生的或者已经发生的事情成为虚写。而写景是诗人看到听到的,属于实写。全词虚实结合。词人的思归、思乡之情是怎样得到片刻的满足的?“梦入芙蓉浦”终于把时间和空间的距离缩短,使词人思归、思乡之情得到片刻满足。此词上片描写盛夏早晨的风景:词人一早醒来,便嗅到昨夜点燃的沉香依旧弥漫在空气中,令人烦闷的暑热也已退去。窗外传来鸟儿叽叽喳喳的欢叫声,据说鸟鸣声能预测晴雨,莫非天已放晴?词人抬头朝窗外望去,只见天色才微微放亮,鸟雀在屋檐上跳来跳去,晃动着头脑争噪不停,似乎也在为雨后新晴而喜悦。盛夏酷暑时节,难得有这样一个清爽的早晨,词人漫步荷塘边,只见荷叶上的雨珠在朝阳下渐渐变干,看上去更加碧绿净洁,一张张圆圆的荷叶铺满水面。一株株荷花亭亭玉立在荷叶间,微风吹过,微微颤动着更显丰姿绰约。“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被誉为写荷名句,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称赞此语“真能得荷之神理”,寥寥几笔,将荷的摇曳多姿、神清骨秀写尽,营造出一种清新恬静的境界,下片转入思乡的愁怀与回忆。眼前的荷塘,勾起了词人的乡愁:故乡遥遥,就在那莲叶田田的江南,羁旅京师已经很久,何时才能归去?汴京(今河南开封)的荷塘唤起了词人的思乡浓情,思绪飞回故乡,不知儿时的玩伴是否还记得五月同游西湖的情景?多少次梦回故乡,依然是划着轻巧的小船驶向荷塘。杭州西湖上的“十里荷花”闻名天下,杨万里曾写道:“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词人生长于斯,他对荷花的记忆是与童年的水乡生活联系在一起的。京城夏日雨后荷塘的景致牵动了词人对故乡最亲切的回忆,荷花成了词人思乡的媒介,同时将这首词的上下片联成一气,成为一篇写荷绝唱。这首词天然真美,不事雕饰,它以质朴无华的语言,准确而又生动地表现出荷花的风神与词人的乡愁,有一种从容雅淡、自然清新的风韵,这在周邦彦以雕饰取胜的词作中当为别具一格之作,陈延焯称赞此词“风致绝佳,亦见先生胸襟恬淡。”词人这份恬淡的胸襟不正是故乡“天然去雕饰”的荷花所赋予的吗?一、姜夔简介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姜夔的一些基本信息,打开课本到27页,在书上找到简介【可以找同学读一下】。姜夔(1154—1221),字尧章,别号白石道人,南宋词人。工诗词、精音律、善书法、对词的造诣尤深,为格律词派【链接1】的代表人物,有《白石道人歌曲》【链接2】、《白石道人诗集》等作品传世。我们先来看姜夔的名字,姜夔的名字很特别。“夔”的本义是指古代的一种龙形怪兽,那姜夔的父亲是希望自己的儿子将来变成一个怪兽吗?肯定不是,那为什么要用“夔”字做名字呢?据说“夔”还是虞舜时代掌管国家音乐的官员。姜夔的父亲姜噩是一个好古的读书人,所以才会选这样一个不常用的字。姜夔也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据说他抓周的时候就抓了一个笛子。长大后果然成为了一位才华横溢的音乐家和词人,这也算是达到了父亲的期望吧。【链接1】格律派格律派?什么是格律派呢?我们知道婉约派,豪放派,怎么又来一个格律派呢?格律派词人多精通音律,能自创新词调,作品格律严谨,音调谐美,辞句工巧典丽,内容以抒情和咏物为主。周邦彦被尊为格律派的创始人,开南宋姜夔、吴文英格律词派先河。姜夔是格律派的宗主。该词派尚雕琢,重音律、求典雅,造境遣词,均避俗崇雅。姜夔、张炎尚清空,吴文英词主密丽。【链接2】《白石道人歌曲》姜夔是我国古代杰出的词曲作家,他的词调音乐无论在艺术上及思想上都达到了较高水平,并具有独创性。姜夔的词调音乐创作继承了古代民间音乐的传统,对词调音乐的格律、曲式结构及音阶的使用有新的突破,并且形成了独特风格。姜夔对于音乐史的主要贡献就是留给后人一部有“旁谱”的《白石道人歌曲》六卷,包括他自己的自度曲、古曲及词乐曲调。其代表曲有《扬州慢》、《杏花天影》、《疏影》、《暗香》等,成为南宋唯一词调曲谱传世的杰出音乐家。【知识点总结】姜夔,字尧章,别号白石道人,南宋词人,为格律词派的代表人物,有《白石道人歌曲》、《白石道人诗集》等作品传世。二、姜夔生平——清贫自守,布衣终身1.少年丧父,屡试不第;姜夔出生于一个破落官宦之家,他父亲姜噩,绍兴十八年的(1160)进士,先后官任新喻(今江西新余)县丞,汉阳(今湖北武汉)知县,姜夔很小的时候,就跟随父亲到任职地。然而不幸的是,大约在姜夔14岁左右的时候,父亲就病逝了,整个家庭也跟着迅速衰败。少年姜夔只好寄居于姐姐家中,直到长大成人。可以想象,在家庭败落之后,年轻的姜夔是多么希望通过科举考试来光耀门楣,回报姐姐的养育之恩。不料事与愿违,自小就聪慧过人的他四次回家乡参加科举考试,均名落孙山。2.浪迹天涯,以词会友;仕途不顺的姜夔四处流寓,曾涉足过扬州、江淮一带,后来又客居湖南。大约在淳熙十二年(1185)左右,认识了诗人萧德藻,因为情趣相投,两人结为忘年之交。萧德藻是福建闽清人,绍兴十一年(1151)进士,曾官任龙川县丞、湖北参议,后调湖州乌丞县令,擅长作诗,与范成大、杨万里、陆游、尤袤齐名。由于非常赏识姜夔的才华,他特将自己的侄女许配给姜夔。淳熙十三年(1186)冬天,萧德藻调官湖州,姜夔也决定和萧家随行。第二年暮春,萧德藻正式去湖州上任,途经杭州,介绍姜夔认识了著名诗人杨万里。杨万里对姜夔的诗词嗟赏不置,称赞他“为文无所不工”,酷似唐代著名诗人陆龟蒙,也和他结为忘年之交。之后杨万里还专门写信,把他推荐给另一著名诗人范成大。范成大曾官任参知政事(副宰相),当时已经告病回老家苏州休养,他读了姜夔的诗词,也极为喜欢,认为姜夔高雅脱俗,翰墨人品酷肖魏晋间人物。得到杨、范两位诗坛大家的揄扬,姜夔名声大噪,此后寓居湖州达十多年。湖州弁(biàn)山风景优美,绍熙元年(1190),他正式卜居弁山苕溪的白石洞天,朋友潘德久遂称他为“白石道人”。姜夔为人潇洒不羁,以陆龟蒙自许,当时的名流士大夫都争相与他结交,连大学者朱熹也对他青眼相加,不但喜欢他的文章,还佩服他深通礼乐。著名词人辛弃疾对他的词也深为叹服,曾和他填词互相酬唱。在湖州居住期间,姜夔仍旧时时四处游历,往来于苏州、杭州、合肥、金陵、南昌等地,这些经历在他的词集和诗集中多有反映。绍熙元年(1190),他客游合肥,寓居赤阑桥,和范仲讷为邻,在合肥,他有相好的两位歌妓姐妹,彼此之间情深意厚,后来他做了很多诗词,纪念这段美好时光。绍熙二年(1191),姜夔从合肥出发,泛巢湖,作《满江红》词,以浪漫的笔法和想像,讴歌巢湖仙姥,兼怀古叹今。这年夏天,又到金陵谒见杨万里,期间作了《醉吟商小品》词,怀念合肥情侣。秋天,再度奔赴合肥,作《凄凉犯》词,通过对合肥城邑荒凉景色的描写,抒发自己的忧国之思。姜夔和合肥姐妹的感情,是他一生中极为重要的感情经历。从二十多岁认识这对姐妹以来,他有过多次合肥寓居之举,直到绍熙二年秋,那对姐妹离开合肥才止。他在这年作的《秋宵吟》中无可奈何的说:“卫娘何在,宋玉归来,两地暗萦绕。摇落江枫早,嫩约无凭,幽梦又杳。”对她们的离去表现出无比伤感和眷恋。绍熙二年冬天,姜夔再次来到苏州,谒见范成大,作《雪中访石湖》诗,范成大作诗见答。姜夔在范家踏雪赏梅,范成大向他征求歌咏梅花的诗句,姜夔填《暗香》、《疏影》二词,范成大让家妓习唱,音节谐婉,大为喜悦,特意把家妓小红赠送给姜夔。除夕之夜,姜夔在大雪之中乘舟从石湖返回苕溪之家,好不浪漫。途中作有七绝十首,过苏州吴江垂虹桥之时,写下了“小红低唱我吹箫”的名句。绍熙四年,姜夔大约三十九岁,他在杭州结识了世家公子张鉴。张鉴是南宋大将张俊的诸孙,家境豪富,在杭州、无锡都有田宅。他对姜夔的才华也很欣赏,因为姜夔屡试不售,曾经想出资为姜夔买官,但姜夔却不想用这种让人羞愧的方式进入仕途,婉言谢绝。此后姜夔经常出入张鉴家,相互作诗填词唱和。庆元二年(1196)左右,萧德藻被侄子萧时父迎归池阳,姜夔在湖州失去依傍,遂干脆移家杭州,依附张鉴及其族兄张镃,后不再迁徙,在杭州居住终老。张鉴是姜夔晚年最好的知己,两人友谊极深,姜夔自己说:“十年相处,情甚骨肉。”嘉泰二年(1202),张鉴死后,姜夔非常悲痛,作诗哀挽,后在自述中说“惜乎平甫下世,今惘惘然若有所失。人生百年有几?宾主如某与平甫者复有几?抚事感慨,不能为怀。平甫既殁,稚子甚幼。入其门则必为之悽然”,字里行间,充满凄凉,可见其情意之深。当时南宋朝廷定都杭州已经六七十年之久,原来的乐典散落。庆元三年(1197),四十三岁的姜夔曾向朝廷献《大乐议》、《琴瑟考古图》,希望获得提拔,但朝廷没有重视。两年之后,姜夔再次向朝廷献上《圣宋铙歌鼓吹十二章》,这次朝廷下诏允许他破格到礼部参加进士考试,但他仍旧落选,从此完全绝了仕途之念,以布衣终老。3.晚年困顿,归葬杭州。自张鉴死后,姜夔生活开始逐年走向困顿,嘉泰四年(1204)三月,杭州发生火灾,尚书省、中书省、枢密院等政府机构都被波及,二千零七十多家民房也同时遭殃,姜夔的屋舍也在其列,家产图书几乎烧光,这对于姜夔无疑又是一个打击,由于亲朋好友相继故去,姜夔投靠无着,难以为生,六十岁之后,还不得不为衣食奔走于金陵、扬州之间,死后靠友朋吴潜等人捐资,才勉强葬于杭州钱塘门外的西马塍,这也是他晚年居住了十多年的地方。三、姜夔作品赏析《扬州慢》扬州慢[宋]姜夔淳熙丙申正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壁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注释】①千岩老人:宋代诗人萧德藻,自号千岩老人,姜夔曾向他学诗。②淮左:宋在苏北和江淮设淮南东路和淮南西路,淮南东路又称淮左。③竹西:扬州城东一亭名,景色清幽。竹西佳处,扬州城东禅智寺旁有竹西亭,曾是著名风景区。杜牧《题扬州禅智寺》:“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④春风十里:借指昔日扬州的最繁华处。⑤胡马窥江:1129年和1161年,金兵两次南下,扬州都遭惨重破坏。这首词作于1176年。⑥杜郎:唐朝诗人杜牧,他以在扬州诗酒清狂著称。⑦青楼梦:杜牧《遣怀》,“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⑧二十四桥:在扬州西郊,传说有二十四美人吹箫于此。⑨桥边红药:二十四桥又名红药桥,桥边生红芍药。【译文】扬州是淮河东边著名的大都,在竹西亭美好的住处,解下马鞍少为停留,这是最初的路程。经过春风吹遍了扬州十里,都是荠菜麦子一派青青。自从金兵进犯长江回去以后,荒废了池苑,伐去了乔木,至今还讨厌说起旧日用兵。天气渐渐进入黄昏,凄凉的画角吹起了冷寒,这都是在劫后的扬州城。杜牧有卓越的鉴赏,料想今天,重来此地一定吃惊。即使“豆蔻”词语精工,青楼美梦的诗意很好,也困难表达出深厚的感情。二十四桥仍然还在,却桥下江中的波浪浩荡,凄冷的月色,处处寂静无声。怀念桥边的红芍药,可每一年知道它替什么人开花繁生!【赏析】这首词抒发了诗人<黍离>之悲,作者即事写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抒发了内心的郁愤,表达出一片爱国的深情。但是,由于作者生活和思想的局限,反映在作品的思想内容上,尽管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情调却过于低沉;与辛弃疾、陆游等诗人相比,即可看出其差距,不只是风格不同。今昔对比在这阕词中是比较突出的,上片用昔日的“名都”来反衬今日的“空城”,以昔日的“春风十里扬州路“来反衬今日的一片荒芜景象——“尽荠麦青青”,下片以昔日的“杜郎俊赏”、“豆蔻词工”、“青楼梦好”等风月繁华,来反衬今日的风流云散,对景难排和深情难赋。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围墙施工承包合同范例
- 2024贷款咨询合同范文
- 卫生材料供应链的管理与优化考核试卷
- 玻璃加工测绘合同模板
- 机械设备运维服务合同模板
- 2021年中医执业医师资格统考题库(含各题型)
- 物资釆购合同范例
- 泳池转让合同范例
- 潮鸣租房合同范例
- 江北施工电梯出租合同范例
- 【新教材】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英语Unit 2 Were Family!教案
- 【我国绿色债券市场发展现状及问题探究9100字(论文)】
- 小学教育集团三年发展规划(2024年-2027年)
- (高清版)TDT 1015.1-2024 地籍数据库 第1部分:不动产
- JT-T-1214-2018港口高杆灯技术要求
- JT-T-1168-2017公路桥梁用氟碳面漆
-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专题01绝对值化简的四种考法(原卷版+解析)
- T-CNFPIA 1003-2022 采暖用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释放限量
- 爆破安全技术交底书
-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进食护理试题及答案
- 医院培训课件:《护理不良事件预防与管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