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讲世界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及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课件_第1页
第23讲世界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及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课件_第2页
第23讲世界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及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课件_第3页
第23讲世界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及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课件_第4页
第23讲世界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及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3讲世界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及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课件单元知识体系单元知识体系第23讲世界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及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考纲]

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2.罗斯福新政。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课标]

1.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2.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3.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第23讲世界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及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考一、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1.原因(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2)主要原因: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而人民生活相对贫困,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中,造成生产与需求的矛盾。(3)直接原因:股票等投机活动使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受到严重冲击。2.爆发________年10月,美国华尔街股价狂跌。1929

一、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19293.表现大批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市场萧条,生产锐减;农产品价格猛跌;失业人数剧增。4.特点(1)范围广泛,从美国扩展到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2)持续时间相当长。(3)破坏性特别大。5.影响(1)加深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2)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加紧在国际市场上的争夺,进一步加紧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掠夺,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3.表现二、罗斯福新政1.背景(1)____________反危机措施的失败。①措施:依旧推行“____________”经济政策。②结果:危机继续恶化。(2)罗斯福在1932年大选中,以绝对的优势当选。【关键点拨】政府在调整生产关系方面要发挥应有的作用,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否则就会给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造成阻力甚至破坏。1929-1933年,美国的胡佛总统执政就是例证。注意自由放任不同于自由主义经济理论中的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胡佛政府

自由放任

二、罗斯福新政胡佛政府自由放任2.措施(1)在整顿______________方面:恢复银行信用;放弃金本位制;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等。(2)在工业方面:政府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通过《________________》,并通过国家干预,调整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3)在农业方面:政府成立农业调整署,用行政手段调整农业政策,调控市场。(4)在社会福利方面:政府加强了救济工作;加强社会保障措施;推行“____________”,兴办公共工程。(5)进行了一系列社会立法:签署《全国劳工关系法》,使工人有权组织自己的工会。财政金融体系

全国工业复兴法

以工代赈

2.措施财政金融体系全国工业复兴法以工代赈3.实质(特点)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局部调整生产关系,加强国家对经济的________。干预

法西斯

3.实质(特点)干预法西斯干预

国家干预经济

干预国家干预经济凯恩斯主义

干预

凯恩斯主义干预【特别提醒】国家干预与市场调节都是经济手段,应根据国情合理运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国家固有的矛盾和问题,不是彻底救治资本主义弊病的灵丹妙药。【特别提醒】国家干预与市场调节都是经济手段,应根据国情合理社会保障

财政

社会保障财政第23讲世界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及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课件信息技术

90

信息技术90【关键点拨】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是资本主义为克服危机、缓和矛盾而寻求自我调节和调整的结果。【关键点拨】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1)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经济强国,其经济状况对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和世界市场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2)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加强,整个世界形成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使一国发生的经济危机迅速波及全世界。经济大危机主题1迅速波及全世界的原因(1)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经济强国,其经济状况对其他资本(1)美国:采用罗斯福新政强化国家干预,同时保持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制度。(2)英法:英国实行保护关税,协调帝国内部关系,通过威斯敏斯特法案,实行帝国特惠制;法国调整劳资关系,改革税收制度等。(3)北欧国家:普遍出现社会民主党、工党掌权的政府,实行被称为中间道路的福利国家政策,实行保障就业,调整扩大社会保险,多种合作。(4)德意日:强化国家对经济的直接干预,实施法西斯管理,推行国民经济军事化。主题2各国应对危机的对策(1)美国:采用罗斯福新政强化国家干预,同时保持资本主义自由史料一蒙大拿州有个牧场主,赊到了一些子弹,花两个小时把一群牲口全部杀了,扔进山沟,原因是卖牲口的钱还抵不过饲料。上千人却排队到苏联大使馆申请签证和赴苏工作。有记者称:“看到美国农民就想起画刊上的蒙古农民。悲惨的阴影长长地投在美国的大平原上。”罗斯福新政主题1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史料一蒙大拿州有个牧场主,赊到了一些子弹,花两个小时把一群史料二1932年康涅狄格州100余家工厂的工人,每周工资竟只有0.6美元。连《时代》周刊也写道:“无法无天的雇主,把美国工人的工资压低到中国苦力的水平了。”1932年,退伍老兵和一战伤残军人山穷水尽,聚集在华盛顿露营,希望政府能提前发放他们的退伍费和伤残抚恤金。胡佛总统下令麦克阿瑟将军镇压,群众示威蜂起,闹事不断。史料二1932年康涅狄格州100余家工厂的工人,每周工资竟史料三胡佛根本就没想过:动用国家力量,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那时候,这些都属于社会主义思想,在美国是犯禁的。史料三胡佛根本就没想过:动用国家力量,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1)新的理论和政策:资本主义经济思想,自由资本主义→凯恩斯主义,新政就是对凯恩斯主义的最大规模的实践。(2)新的特点:尽量避免采用国有化形式而力图保持资本主义的自由企业制度,政府对经济全面干预,同时采取有利于工人和小生产者的措施,以缓和国内阶级矛盾。(3)新的起点:新政是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私人垄断资本→国家垄断资本。(4)新的模式: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主题2罗斯福新政“新”的含义(1)新的理论和政策:资本主义经济思想,自由资本主义→凯恩斯罗斯福新政取得了一定成效,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时代。(1)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恢复和改善。(2)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缓解了经济危机引发的社会危机;使美国避免走上法西斯道路。(3)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迎来了以国家干预经济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主题3罗斯福新政的成效罗斯福新政取得了一定成效,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时代史料一美国工业指数1929年为125,1932年跌到58,1935年上升到101,1936年达121。史料一美国工业指数1929年为125,1932年跌到58,史料二1935年,罗斯福严厉指责直接救济“伤了国家元气”。他建议:失业者仍由州政府和市县政府负责照顾;联邦政府则可设立一个新机构为有劳动能力的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1933年4月,一向热心于造林、水土保持和水力发电的罗斯福总统向国会提交综合治理田纳西河流域的法案,并签署生效。史料二1935年,罗斯福严厉指责直接救济“伤了国家元气”。(1)近代化史观:罗斯福新政通过国家干预的手段,调整美国的经济模式,缓和了经济危机,探索了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的新模式。(2)社会史观:罗斯福通过加强救济工作、强化社会保障、加强社会立法等措施有效地解决了经济危机带来的严重社会问题(失业、贫困、流浪等),缓解了社会紧张局势。(3)生态史观:罗斯福减少农业耕种面积、修建田纳西水利工程等措施保护了美国的生态环境,保证了可持续发展。主题4多种史观看待罗斯福新政(1)近代化史观:罗斯福新政通过国家干预的手段,调整美国的经(4)整体史观:罗斯福新政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了自由放任政策占统治地位的时代,迎来了以国家干预经济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代。同时罗斯福新政、苏俄新经济政策、中国的改革开放反映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相互借鉴,说明市场和计划都是调节经济的手段。(4)整体史观:罗斯福新政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了自由放任政策占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主题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主题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1)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资本主义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2)西方福利国家发展起来,社会福利政策普遍实行。(3)第三产业蓬勃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经济”出现并发展。主题2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表现(1)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资本主义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史料一1945年底,(英国)议会通过大英银行国有化法案,1946年开始实施煤炭工业国有化。法国(20世纪60年代)鼓励和积极推进科技进步和全民教育事业,不惜投入巨额资金发展高科技产业和支持科学研究活动,国家投资开办职工职业培训工作。1949年1月5日,杜鲁门在提交国会的年度咨文中,正式提出“公平施政”的政策纲领,把过去各种建议合并起来,形成一个更广泛、更系统、更具体的计划。史料一1945年底,(英国)议会通过大英银行国有化法案,1史料二在凯恩斯主义的影响下,贝弗里奇爵士在《自由社会中的充分就业》中明确地提出:“保护国民免于大规模的失业……这必须确定无疑的是国家的职能,就像国家现在保护国民免于来自国外的威胁和来自内部的强盗和暴力的威胁一样。”史料二在凯恩斯主义的影响下,贝弗里奇爵士在《自由社会中的充史料三费希尔1935年在《安全与进步的冲突》一书中将国民经济部门划分为三类产业:产品直接取自自然界的部门称为第一产业,初级产品进行再加工的部门称为第二产业,为生产和消费提供各种服务的部门称为第三产业。史料三费希尔1935年在《安全与进步的冲突》一书中将国民经当代资本主义出现的新变化是资本主义主动地寻求自我调节和调整的结果。资本主义之所以要主动地变化,既是利润最大化的需要,同时也是在与社会主义制度较量的过程中,不得不采取的一些改善措施,包括借鉴社会主义的一些建设经验。但是,这些变化并不能真正解决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基本矛盾。主题3对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出现的新变化是资本主义主动地寻求自我调节和调整的从文明史观看现代化模式下经济的创新与调整从文明史观看现代化模式下经济的创新与调整例1(2014·福建文综·21)根据罗斯福总统的建议,国会授权政府设立了工程振兴局,并拨款用于重新造林、修建住宅和兴办教育等,到1943年该局共花费了110亿美元用于种类繁多的兴建项目。这表明罗斯福希望()A.借助多渠道提供就业机会B.采取金融手段以解决危机C.通过制定法规来复兴经济D.设立新的机构以控制市场答案A例1(2014·福建文综·21)根据罗斯福总统的建议,国会审题突破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从材料“设立了工程振兴局,并拨款用于重新造林、修建住宅和兴办教育”等分析,其目的是要借助多种渠道提供就业机会以应对经济危机带来的影响,故选A项,排除D项。B项的“金融手段”和C项的“制定法规”无法从材料信息中得出,故均排除。审题突破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从材料“设立了工程振兴局,并拨例2(2014·安徽文综·21)1933年,罗斯福总统签署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法案,实施对该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全面发展计划。其“代表现代政府中一种真正新颖而富于想象力的设计。……它将不受那些不相干的国家界限的禁制,而且将是独立经营的、政府所有的公司”。这种经营方式()A.表明国家放弃对企业干预B.改变了田纳西河流域国有制C.抑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D.具有私营企业的某些灵活性答案D例2(2014·安徽文综·21)1933年,罗斯福总统签署审题突破依据题干中“1933年”可以直接排除A项,因为当时政府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B项的表述不符合史实,罗斯福新政的措施没有改变企业的国有制性质;C项与题意无关;依据材料中“它将不受那些不相干的国家界限的禁制,而且将是独立经营的、政府所有的公司”可知,其只是使企业具有私营企业的某些灵活性,故选D项。审题突破依据题干中“1933年”可以直接排除A项,因为当时例3(2014·全国新课标卷Ⅱ文综·34)20世纪30年代,美国每周有成千上万的人去电影院,轻歌曼舞的幻想型影片备受欢迎,当红童星秀兰·邓波儿通常在电影中扮演孤儿去感化富人。这一现象()A.表明了新政已使全国重现繁荣的景象B.体现了民众身陷危机淡定应对的精神C.反映了民众逃避现实希求慰藉的心态D.说明了现代主义艺术得到社会的认同答案C例3(2014·全国新课标卷Ⅱ文综·34)20世纪30年代审题突破本题考查1929年的经济危机。据材料时间,美国全国未摆脱危机影响,故排除A项;材料表明当民众身陷危机无法克服时的回避态度,故排除B项,选择C项;现代主义艺术得到社会的认同应该突出社会各阶层的认可,这一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出来,故排除D项。审题突破本题考查1929年的经济危机。据材料时间,美国全国例4(2013·安徽文综·21)下图是1950—1989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变化曲线图。对图中②时段解读正确的是()A.美国经济出现“滞胀”现象B.“新经济”得以快速发展C.美国经济处于“黄金时期”D.国家干预经济得到强化答案A例4(2013·安徽文综·21)下图是1950—1989年审题突破本题考查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状况及其政策,应注意图中的时间并结合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状况进行对应和排除。①阶段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经济处于“黄金时期”;②美国经济出现“滞胀”现象;③是美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时期,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新经济”在20世纪90年代才兴起。故选A项。审题突破本题考查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状况及题型突破数字、表格、趋势图试题的一般解法(1)两头看,项间比:两头看,先看头——看对材料的概括说明,包括对表格内容的说明,尤其要注意时间、地点等。再看尾——看材料的出处和针对材料所提出的问题。项间比:按表中所给信息找备选项进行比较或分析,找出数字的变化或获取特殊数字的含义。(2)察变化、译文字:把这些数字的变化或特殊数字的信息译成文字信息。(3)联教材、掘信息:据译成的文字信息,联系教材,揭示其深层的隐含信息。(4)细审题、扣而答:仔细阅读问题,据问而作答。题型突破数字、表格、趋势图试题的一般解法1.二战后西欧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社会福利政策,福利国家的发展日趋完备。对此,20世纪80年代,联邦德国总理科尔说:“我们太贵了,这些既得利益现在都需要打破。”对此话的准确理解应是()A.福利政策不利于社会稳定 B.资本主义国家福利太高命题思想一隐含社会热点【题点】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1.二战后西欧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社会福利政策,福利国家的发C.福利政策存在弊端需要调整D.福利政策减少了社会消费【答案】C[材料主要反映了福利国家实行高福利制度,造成财政开支过大,故选C项。]C.福利政策存在弊端需要调整2.(2015·广东广州调研·22)有学者认为,它“开始了关于政府的社会和福利责任的一场思想革命……政府对于经济方面发生的事不能袖手旁观这一原则,在此之后已不再受到严重挑战了”。这场“思想革命”是指()A.启蒙运动 B.新经济政策C.新文化运动 D.罗斯福新政命题思想二紧扣主干知识和核心概念【题点】主干知识——罗斯福新政2.(2015·广东广州调研·22)有学者认为,它“开始了关【答案】D[启蒙运动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与材料所提及的政府的经济责任无关,故A项错误;新经济政策是利用市场、商品货币关系来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后来被斯大林体制所取代,故B项错误;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宣传民主与科学,与材料无关,故C项错误;从“政府的社会和福利责任”“政府对于经济方面发生的事不能袖手旁观”等可以看出其强调政府中经济发展的作用,要求政府干预经济,故D项正确。]

【答案】D[启蒙运动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与材料所提及的政府3.1948年,英国首先宣布建成了福利国家,随后,北欧、西欧、日本等国也纷纷建立起各自的社会福利制度。这一制度的建立对社会产生的影响有()①低收入阶层的生活得到基本保障②国家财政支出扩大③扩大了社会消费④提高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A.①③ B.①②③C.①③④ D.①②③④【题点】核心概念——福利国家制度3.1948年,英国首先宣布建成了福利国家,随后,北欧、西欧【答案】B[二战后西方国家普遍实施福利国家制度,这一制度的实施,保障了低收入阶层的基本生活,扩大了社会消费,同时国家财政支出扩大,但也造成了人的懒惰心理,①②③理解正确,④错误,故选B项。]【答案】B[二战后西方国家普遍实施福利国家制度,这一制度的4.罗斯福在1933年3月对公众的讲演中说:“我们金融体系调整的过程中有个比货币、比黄金都要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公众的信心。你们必须坚定信念,不能被传言和猜疑打垮……”其中人们的“猜疑”主要是()A.新政府自由放任能否摆脱金融困境B.国家以工代赈是否能够刺激消费和生产C.国家实行金本位制可否刺激出口D.国家整顿银行能否恢复银行信用命题思想三凸显新史观、新价值观【题点】新价值观——面对困境的积极进取精神和社会责任感4.罗斯福在1933年3月对公众的讲演中说:“我们金融体系调【答案】D[罗斯福新政最大的特点就是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而不是自由放任,所以排除A项;“猜疑”应是针对“金融体系调整的过程”,所以B项也不符合题意;C项与罗斯福新政的做法相反,新政在金融体系调整的过程中实行的是放弃金本位,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只有D项与题干要求相符。]【答案】D[罗斯福新政最大的特点就是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而不是5.(2014·广东六校二联)20世纪70年代后,西方出现了新的经济学流派,有人认为该流派就是“对凯恩斯革命的反革命”。下列哪一主张属于该流派的思想?()A.加强自由经济成分,减少国有企业的比重B.通过高福利来消除贫富差距C.完全肯定国家计划的市场改革D.反对经济全球化命题思想四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题点】战后西方新的经济学主张5.(2014·广东六校二联)20世纪70年代后,西方出现了【答案】A[凯恩斯主张国家应干预经济,以扩大需求,刺激经济发展。所以,对凯恩斯革命的“反革命”就是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减少国有企业的比重,增加自由经济成分,故选A项。]【答案】A[凯恩斯主张国家应干预经济,以扩大需求,刺激经济第23讲世界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及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课件第23讲世界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及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课件54第23讲世界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及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课件单元知识体系单元知识体系第23讲世界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及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考纲]

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2.罗斯福新政。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课标]

1.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2.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3.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第23讲世界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及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考一、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1.原因(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2)主要原因: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而人民生活相对贫困,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中,造成生产与需求的矛盾。(3)直接原因:股票等投机活动使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受到严重冲击。2.爆发________年10月,美国华尔街股价狂跌。1929

一、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19293.表现大批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市场萧条,生产锐减;农产品价格猛跌;失业人数剧增。4.特点(1)范围广泛,从美国扩展到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2)持续时间相当长。(3)破坏性特别大。5.影响(1)加深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2)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加紧在国际市场上的争夺,进一步加紧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掠夺,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3.表现二、罗斯福新政1.背景(1)____________反危机措施的失败。①措施:依旧推行“____________”经济政策。②结果:危机继续恶化。(2)罗斯福在1932年大选中,以绝对的优势当选。【关键点拨】政府在调整生产关系方面要发挥应有的作用,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否则就会给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造成阻力甚至破坏。1929-1933年,美国的胡佛总统执政就是例证。注意自由放任不同于自由主义经济理论中的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胡佛政府

自由放任

二、罗斯福新政胡佛政府自由放任2.措施(1)在整顿______________方面:恢复银行信用;放弃金本位制;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等。(2)在工业方面:政府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通过《________________》,并通过国家干预,调整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3)在农业方面:政府成立农业调整署,用行政手段调整农业政策,调控市场。(4)在社会福利方面:政府加强了救济工作;加强社会保障措施;推行“____________”,兴办公共工程。(5)进行了一系列社会立法:签署《全国劳工关系法》,使工人有权组织自己的工会。财政金融体系

全国工业复兴法

以工代赈

2.措施财政金融体系全国工业复兴法以工代赈3.实质(特点)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局部调整生产关系,加强国家对经济的________。干预

法西斯

3.实质(特点)干预法西斯干预

国家干预经济

干预国家干预经济凯恩斯主义

干预

凯恩斯主义干预【特别提醒】国家干预与市场调节都是经济手段,应根据国情合理运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国家固有的矛盾和问题,不是彻底救治资本主义弊病的灵丹妙药。【特别提醒】国家干预与市场调节都是经济手段,应根据国情合理社会保障

财政

社会保障财政第23讲世界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及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课件信息技术

90

信息技术90【关键点拨】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是资本主义为克服危机、缓和矛盾而寻求自我调节和调整的结果。【关键点拨】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1)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经济强国,其经济状况对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和世界市场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2)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加强,整个世界形成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使一国发生的经济危机迅速波及全世界。经济大危机主题1迅速波及全世界的原因(1)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经济强国,其经济状况对其他资本(1)美国:采用罗斯福新政强化国家干预,同时保持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制度。(2)英法:英国实行保护关税,协调帝国内部关系,通过威斯敏斯特法案,实行帝国特惠制;法国调整劳资关系,改革税收制度等。(3)北欧国家:普遍出现社会民主党、工党掌权的政府,实行被称为中间道路的福利国家政策,实行保障就业,调整扩大社会保险,多种合作。(4)德意日:强化国家对经济的直接干预,实施法西斯管理,推行国民经济军事化。主题2各国应对危机的对策(1)美国:采用罗斯福新政强化国家干预,同时保持资本主义自由史料一蒙大拿州有个牧场主,赊到了一些子弹,花两个小时把一群牲口全部杀了,扔进山沟,原因是卖牲口的钱还抵不过饲料。上千人却排队到苏联大使馆申请签证和赴苏工作。有记者称:“看到美国农民就想起画刊上的蒙古农民。悲惨的阴影长长地投在美国的大平原上。”罗斯福新政主题1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史料一蒙大拿州有个牧场主,赊到了一些子弹,花两个小时把一群史料二1932年康涅狄格州100余家工厂的工人,每周工资竟只有0.6美元。连《时代》周刊也写道:“无法无天的雇主,把美国工人的工资压低到中国苦力的水平了。”1932年,退伍老兵和一战伤残军人山穷水尽,聚集在华盛顿露营,希望政府能提前发放他们的退伍费和伤残抚恤金。胡佛总统下令麦克阿瑟将军镇压,群众示威蜂起,闹事不断。史料二1932年康涅狄格州100余家工厂的工人,每周工资竟史料三胡佛根本就没想过:动用国家力量,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那时候,这些都属于社会主义思想,在美国是犯禁的。史料三胡佛根本就没想过:动用国家力量,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1)新的理论和政策:资本主义经济思想,自由资本主义→凯恩斯主义,新政就是对凯恩斯主义的最大规模的实践。(2)新的特点:尽量避免采用国有化形式而力图保持资本主义的自由企业制度,政府对经济全面干预,同时采取有利于工人和小生产者的措施,以缓和国内阶级矛盾。(3)新的起点:新政是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私人垄断资本→国家垄断资本。(4)新的模式: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主题2罗斯福新政“新”的含义(1)新的理论和政策:资本主义经济思想,自由资本主义→凯恩斯罗斯福新政取得了一定成效,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时代。(1)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恢复和改善。(2)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缓解了经济危机引发的社会危机;使美国避免走上法西斯道路。(3)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迎来了以国家干预经济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主题3罗斯福新政的成效罗斯福新政取得了一定成效,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时代史料一美国工业指数1929年为125,1932年跌到58,1935年上升到101,1936年达121。史料一美国工业指数1929年为125,1932年跌到58,史料二1935年,罗斯福严厉指责直接救济“伤了国家元气”。他建议:失业者仍由州政府和市县政府负责照顾;联邦政府则可设立一个新机构为有劳动能力的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1933年4月,一向热心于造林、水土保持和水力发电的罗斯福总统向国会提交综合治理田纳西河流域的法案,并签署生效。史料二1935年,罗斯福严厉指责直接救济“伤了国家元气”。(1)近代化史观:罗斯福新政通过国家干预的手段,调整美国的经济模式,缓和了经济危机,探索了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的新模式。(2)社会史观:罗斯福通过加强救济工作、强化社会保障、加强社会立法等措施有效地解决了经济危机带来的严重社会问题(失业、贫困、流浪等),缓解了社会紧张局势。(3)生态史观:罗斯福减少农业耕种面积、修建田纳西水利工程等措施保护了美国的生态环境,保证了可持续发展。主题4多种史观看待罗斯福新政(1)近代化史观:罗斯福新政通过国家干预的手段,调整美国的经(4)整体史观:罗斯福新政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了自由放任政策占统治地位的时代,迎来了以国家干预经济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代。同时罗斯福新政、苏俄新经济政策、中国的改革开放反映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相互借鉴,说明市场和计划都是调节经济的手段。(4)整体史观:罗斯福新政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了自由放任政策占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主题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主题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1)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资本主义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2)西方福利国家发展起来,社会福利政策普遍实行。(3)第三产业蓬勃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经济”出现并发展。主题2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表现(1)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资本主义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史料一1945年底,(英国)议会通过大英银行国有化法案,1946年开始实施煤炭工业国有化。法国(20世纪60年代)鼓励和积极推进科技进步和全民教育事业,不惜投入巨额资金发展高科技产业和支持科学研究活动,国家投资开办职工职业培训工作。1949年1月5日,杜鲁门在提交国会的年度咨文中,正式提出“公平施政”的政策纲领,把过去各种建议合并起来,形成一个更广泛、更系统、更具体的计划。史料一1945年底,(英国)议会通过大英银行国有化法案,1史料二在凯恩斯主义的影响下,贝弗里奇爵士在《自由社会中的充分就业》中明确地提出:“保护国民免于大规模的失业……这必须确定无疑的是国家的职能,就像国家现在保护国民免于来自国外的威胁和来自内部的强盗和暴力的威胁一样。”史料二在凯恩斯主义的影响下,贝弗里奇爵士在《自由社会中的充史料三费希尔1935年在《安全与进步的冲突》一书中将国民经济部门划分为三类产业:产品直接取自自然界的部门称为第一产业,初级产品进行再加工的部门称为第二产业,为生产和消费提供各种服务的部门称为第三产业。史料三费希尔1935年在《安全与进步的冲突》一书中将国民经当代资本主义出现的新变化是资本主义主动地寻求自我调节和调整的结果。资本主义之所以要主动地变化,既是利润最大化的需要,同时也是在与社会主义制度较量的过程中,不得不采取的一些改善措施,包括借鉴社会主义的一些建设经验。但是,这些变化并不能真正解决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基本矛盾。主题3对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出现的新变化是资本主义主动地寻求自我调节和调整的从文明史观看现代化模式下经济的创新与调整从文明史观看现代化模式下经济的创新与调整例1(2014·福建文综·21)根据罗斯福总统的建议,国会授权政府设立了工程振兴局,并拨款用于重新造林、修建住宅和兴办教育等,到1943年该局共花费了110亿美元用于种类繁多的兴建项目。这表明罗斯福希望()A.借助多渠道提供就业机会B.采取金融手段以解决危机C.通过制定法规来复兴经济D.设立新的机构以控制市场答案A例1(2014·福建文综·21)根据罗斯福总统的建议,国会审题突破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从材料“设立了工程振兴局,并拨款用于重新造林、修建住宅和兴办教育”等分析,其目的是要借助多种渠道提供就业机会以应对经济危机带来的影响,故选A项,排除D项。B项的“金融手段”和C项的“制定法规”无法从材料信息中得出,故均排除。审题突破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从材料“设立了工程振兴局,并拨例2(2014·安徽文综·21)1933年,罗斯福总统签署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法案,实施对该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全面发展计划。其“代表现代政府中一种真正新颖而富于想象力的设计。……它将不受那些不相干的国家界限的禁制,而且将是独立经营的、政府所有的公司”。这种经营方式()A.表明国家放弃对企业干预B.改变了田纳西河流域国有制C.抑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D.具有私营企业的某些灵活性答案D例2(2014·安徽文综·21)1933年,罗斯福总统签署审题突破依据题干中“1933年”可以直接排除A项,因为当时政府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B项的表述不符合史实,罗斯福新政的措施没有改变企业的国有制性质;C项与题意无关;依据材料中“它将不受那些不相干的国家界限的禁制,而且将是独立经营的、政府所有的公司”可知,其只是使企业具有私营企业的某些灵活性,故选D项。审题突破依据题干中“1933年”可以直接排除A项,因为当时例3(2014·全国新课标卷Ⅱ文综·34)20世纪30年代,美国每周有成千上万的人去电影院,轻歌曼舞的幻想型影片备受欢迎,当红童星秀兰·邓波儿通常在电影中扮演孤儿去感化富人。这一现象()A.表明了新政已使全国重现繁荣的景象B.体现了民众身陷危机淡定应对的精神C.反映了民众逃避现实希求慰藉的心态D.说明了现代主义艺术得到社会的认同答案C例3(2014·全国新课标卷Ⅱ文综·34)20世纪30年代审题突破本题考查1929年的经济危机。据材料时间,美国全国未摆脱危机影响,故排除A项;材料表明当民众身陷危机无法克服时的回避态度,故排除B项,选择C项;现代主义艺术得到社会的认同应该突出社会各阶层的认可,这一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出来,故排除D项。审题突破本题考查1929年的经济危机。据材料时间,美国全国例4(2013·安徽文综·21)下图是1950—1989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变化曲线图。对图中②时段解读正确的是()A.美国经济出现“滞胀”现象B.“新经济”得以快速发展C.美国经济处于“黄金时期”D.国家干预经济得到强化答案A例4(2013·安徽文综·21)下图是1950—1989年审题突破本题考查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状况及其政策,应注意图中的时间并结合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状况进行对应和排除。①阶段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经济处于“黄金时期”;②美国经济出现“滞胀”现象;③是美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时期,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新经济”在20世纪90年代才兴起。故选A项。审题突破本题考查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状况及题型突破数字、表格、趋势图试题的一般解法(1)两头看,项间比:两头看,先看头——看对材料的概括说明,包括对表格内容的说明,尤其要注意时间、地点等。再看尾——看材料的出处和针对材料所提出的问题。项间比:按表中所给信息找备选项进行比较或分析,找出数字的变化或获取特殊数字的含义。(2)察变化、译文字:把这些数字的变化或特殊数字的信息译成文字信息。(3)联教材、掘信息:据译成的文字信息,联系教材,揭示其深层的隐含信息。(4)细审题、扣而答:仔细阅读问题,据问而作答。题型突破数字、表格、趋势图试题的一般解法1.二战后西欧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社会福利政策,福利国家的发展日趋完备。对此,20世纪80年代,联邦德国总理科尔说:“我们太贵了,这些既得利益现在都需要打破。”对此话的准确理解应是()A.福利政策不利于社会稳定 B.资本主义国家福利太高命题思想一隐含社会热点【题点】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1.二战后西欧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社会福利政策,福利国家的发C.福利政策存在弊端需要调整D.福利政策减少了社会消费【答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