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江油市某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_第1页
四川省江油市某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_第2页
四川省江油市某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_第3页
四川省江油市某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_第4页
四川省江油市某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PAGE8*2-115页共=SECTIONPAGES8*216页◎第=PAGE8*216页共=SECTIONPAGES8*216页第=PAGE7*2-113页共=SECTIONPAGES8*216页◎第=PAGE7*214页共=SECTIONPAGES8*216页四川省江油市某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左传》的叙事艺术

童庆炳

任何事件都发生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面。这是普通常识。但在文学叙事中,就出现了两个时间:一个是原本故事发生的时间,一个是讲故事人讲的时间。原本故事发生的时间就是故事发生的自然时间,可以称为“故事时间”;讲故事人可以根据讲故事人的需要,把时间打乱,把后面发生的事情放到前面讲,或把前面发生的事情放到后面讲,这就是所谓的“文本时间”。

一般来说,中国古代叙事文学顺时序的演进多,而逆时序的演进少。《左传》中倒叙、插叙也有,但不是很多,“几大战役”的描写莫不按自然时间演进。可能受中国叙事文学的开篇《左传》影响,像后来的《史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等莫不如此为何《左传》和中国古代叙事文学多按自然时间顺叙呢?这主要是中国古代“尚农”,是一种农业文明。农业文明看重耕田种地,而耕田种地当然要对四时的更替特别敏感。因为春夏秋冬四时的变化直接影响农业的生产。守时、顺时,是中国古人根深蒂固的观念,所谓“不误农时”。就是对于那些在精神领域活动的人来说,也明白“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的道理。这种从农业文明所滋长出来的文化观念,都不能不影响叙事文学对于事件演进时间的把握与运用。即从守时到顺时,折射到文学叙事上则是更重视顺叙,认为顺叙最为自然,也最能为大家所接受。

《左传》和其后中国古代叙事文学即使有倒叙的逆时间演进,也与西方神话、小说的那种倒叙的功能有所不同。西方叙事作品擅长逆时的倒叙演进,把人带到一种令人震惊的、出人意料的状态中,由此造成强烈的悬念,出现惊心动魄的效果。这就让人联想到西方人在大海上坐船来往做生意,此时还是风平浪静,突然风暴兴起,船只摇荡,甚至不幸沉没。因此西方小说的倒叙往往留下了海洋文明的印痕。中国古代叙事作品也有逆时的倒叙演进,但往往是激烈冲突过后的一种绵长的回忆,一般很少那种惊心动魄的效果。如《左传》“郑伯克段于鄢”以“初”开始叙述,所有的矛盾都已经结来,郑庄公已经打败了向他挑战的亲弟弟,他在颍考叔的帮助下,得以在“黄泉”下与母亲姜氏相见,挽回些许与母亲的感情。这种逆时倒叙演进,决无惊心动魄的效果,也没有让读者有猝不及防的感受。

《左传》对中国文学叙事发展的影响很大,从叙事文学的角度来研究《左传》是有意义的。

(摘编自童庆炳《中国叙事文学的起点与开篇》)(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讲故事人可以改变原本故事发生的时间,使故事按照“文本时间”向前发展。B.由于共同的深层文化原因,《史记》《三国演义》等作品都是按照自然时间来讲述故事的。C.在农业文明中,四时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使得中国古人形成了守时、顺时的观念。D.中国叙事作品更重视顺叙,排斥倒叙,是因为顺叙更能为大家接受。(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以《左传》的叙事艺术为例,具体阐释了其对中国古代叙事作品的影响。B.文章突破了故事本身的限制,主要从“文本时间”的角度分析中国古代叙事艺术。C.文章通过对中西方叙事文学的对比,折射出农业文明和海洋文明的不同特点。D.文章先界定基本概念,接着逐层分析,既有事例评述,又有道理推演,深入浅出。(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学叙事中有两个时间,中国古代叙事文学作品中二者往往是一致的。B.“物色之动,心亦摇焉”,说明那些在精神领域活动的人也懂得守时、顺时的道理。C.如果采用西方的倒叙方法来讲述,“郑伯克段于鄢”的故事也可出现惊心动魄的效果。D.同样是倒叙手法,西方的叙事作品更追求惊心动魄的效果,中国的叙事作品则不然。

2.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徐志摩的另一面1897年1月15日,徐志摩出生在浙江省海宁市硖石镇。徐志摩的父亲徐申如是硖石镇首富,对于儿子,徐老先生不仅给他丰厚的物质、无私的爱和呵护,更多的是给他优越的教育条件。徐志摩上的小学、中学,都是当地最好的学校。1915年,徐志摩中学毕业,考入北京大学预科,攻读法律专业。在北京求学期间,徐志摩最重要的收获是他在父亲的支持下,由内兄张君劢介绍,于1918年夏拜在了梁启超的门下。带着亲友的厚望,1918年8月14日,徐志摩赴美,进入克拉克大学学习历史,当时他的抱负是未来在中国的政治经济舞台上大显身手,改造中国社会,使之尽快走向民主、独立与富强。他选修了社会学、心理学、商业管理、19世纪欧洲社会政治学等课程,还参加了国防训练团,和同学携手并进,显示了中国留学生的气节。1919年年底,徐志摩来到纽约,进入哥伦比亚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学习政治学。徐志摩对于社会主义抱有同情的看法。在纽约的这一年,他购买了相关书籍,并撰写了一系列论文和书评,宣传社会主义学说。他因此被叫作“鲍雪微克”,就是布尔什维克。值得一提的是,徐志摩是从人道主义出发的,他接受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与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相距甚远。为了追随罗素,徐志摩于1920年9月前往伦敦,此行的代价是他放弃了即将拿到的哥伦比亚大学的博士学位。这是徐志摩的又一次转折。从此,“中国少了一个政治经济学家,多了一个诗人、文人”。在伦敦,徐志摩喜欢这里频繁的社交活动和自由的民主学术气氛,他和陈西滢、章士钊等留英的中国学者混熟了,也结识了傅斯年、赵元任、刘半农等中国留学生,还认识了不少英国的作家、诗人。这对于徐志摩从事文学创作并加深对文学的认识,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1921年春,徐志摩进入剑桥大学皇家学院学习,从此开始了剑桥生活。他说:“我在康桥的日子,可真幸福;生怕这辈子再也得不到那样甜蜜的洗礼。”可以说,康桥的美唤起了徐志摩心中的灵性,让他苏醒。康桥的一切给了徐志摩新的洗礼——生命的蓬勃、自然的和谐。在这里,他开始步入文学殿堂,情感的孤独与美景的融合,个性的追求与现实的困顿,使徐志摩在康河的波光潋滟中沉淀了丰富的文学孕思。可以说,康桥情结贯串在徐志摩一生的诗文中。1922年10月,徐志摩回国。在他回国之前,已经出现了两个颇具声势的文学社团,一个是1921年年初在北京成立的文学研究会,一个是同年7月在东京成立、很快移师上海的创造社。这两个文学社团可以说都是由“五四”运动精神催生的,都有不可抹杀的功绩。但赓续“五四”精神、影响广泛的还要数1923年徐志摩首倡成立的新月社。梁实秋晚年回忆说:“胡(适)先生当然是新月的领袖,事实上志摩是新月的灵魂。”领袖要的是德高望重,应者云从,而灵魂即是生命。有他在,不管人多人少,这一轮新月升起落下、落下升起,运转自如;没了他,这轮新月只会落下,不复升起。事实上也确实如此,1931年11月,徐志摩遇难后,标志着新月派活力的《新月》月刊,虽经叶公超等人艰难支撑,终是气数已尽,不久便寿终正寝。徐志摩是这么悄悄地来,又这么悄悄地去了。他虽然不曾带走人间的一片云彩,却把永远的思念留给了中国诗坛。像徐志摩这样做一个诗人是幸运的,因为他被人们谈论。徐志摩以他短暂的一生而被人们谈论了这么久(相信今后仍将被谈论下去),而且人们的谈论中毁誉的“反差”是如此之大,这一切就说明了他的价值。不论是人们要弃置他,或是要历史忘掉他,也许他真的曾被湮没,但他却在人们抹不掉的记忆中顽强地存在着。(摘编自韩石山《揭秘徐志摩的另一面》、孙晓娅《读懂徐志摩》等)相关链接①我觉得在他所有努力过的文学体裁里,他最高的成就是在他的散文方面。(梁实秋《谈徐志摩的散文》)②徐志摩是一位说不清楚的复杂的人。他的思想驳杂这一事实,长期地受到了忽视。特别是50年代以后,一些评论家论及他的艺术,往往以漫不经心的方式进行概括,判之以“唯美”“为艺术而艺术”一类结论;论及他的思想倾向,则更为粗暴,大概总是“反动、消极、感伤”一类。在徐志摩那里,由于视野的开阔,培养了一个世界性的文化性格。(选自谢冕《云游》,有删改)(1)下列对材料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徐申如先生具有长远的教育眼光,徐志摩能成为现代中国著名的诗人与文化人,与他的教育和支持是分不开的。B.徐志摩对社会主义学说抱有同情,他购买相关书籍、撰写论文和书评、获称“鲍雪微克”等都是很有力的证据。C.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是20世纪20年代初国内很有影响的文学社团,但就文学创作的实绩而言,二者远远不如新月社。D.徐志摩在国外结交中西方贤达名流,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游学于西方名校,涉猎广泛,在多个领域均有建树。(2)下列对材料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徐志摩的思想性格复杂多变,对这样一位文化名人不应该只是简单地肯定或否定,而应站在历史的高度做出全面评价。B.徐志摩进入克拉克大学学习历史,立志在中国的政治经济舞台上大显身手,这是他人生中的一次最重要的转折。C.在康桥的学习经历,对徐志摩而言至关重要,因为他的创作灵感是由康桥唤醒的,这一时期是他的文学观和美学观形成的重要阶段。D.徐志摩是一位具有世界性文化性格的著名诗人,同时也是著名的散文家,其散文创作获得同时代名家的高度评价。E.胡适和徐志摩,一为新月社的领袖,一为新月社的灵魂,对于新月社而言,两人的地位与发挥的作用同等重要。(3)徐志摩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散落在乡间的诗人刘星元他姓关,是我的语文老师,也是我们这里的小学校长。学校的教师都是清一色本乡本土的农人,闲时教书,忙时兼顾农活,而关校长却是我们这所小学唯一的外来人。关校长来我们这里做校长那年,我恰好上一年级。他顶替因病退休的老校长,担任我们的语文老师。第一节课,他并不讲授书本上的内容,而是带着我们参观校园。我们像一个个威武的士兵,在关校长的带领下,仰着头,挺着胸,把整个校园一处不落地走了一圈。操场、厕所、办公室、教室门前的小花园……每到一处,他就蹲下身子,告诉我们这个地方应该注意一些什么。学校里有十多个教师呢,从没有一个人像他这么做过,我觉得他真了不起。让我觉得关校长更为了不起的地方是,他还能写一手好字。某个周末,恰逢本村老教师的儿子结婚,母亲拉着我去吃喜席。先去封礼,礼桌乌压压围了一圈人,时而传出叫好声。小孩子淘气,好奇心重,从大人们的身体间挤进脑袋向里看,只见那礼桌后面端坐着关校长。关校长在写喜联,喜联上写的什么,不认识。只见关校长提笔运腕,一个个方方正正的汉字就跑到了喜庆的红纸上面。那些字端端正正的,行距、尺寸、字体,都那么有条不紊,仿佛那些字本来就躺在那个位置,关校长只是用笔一点,就都蹦了出来。那些蹦出的字,似乎比躲在课本田字格里的字要好看,也似乎比在课堂上他写在黑板上的板书要好看。每写一个字,围在四周的人就叫上一阵好。关校长微微笑了笑,并不说话,继续写字。显然,我比关校长更为兴奋。一听谁再叫好,我就赶忙补一句,他是我们的校长,他是我们的老师。那些大人看着我笑了笑,我似乎感觉他们是在赞赏我呢。那时候,我们乡把教书的先生放在高高的位置上,谁家不过年不过节就布置下一桌好菜,必定是请学校的老师去家中做客。关校长家在别镇,向来吃住在学校里,一个月回一次家,每次都带些粮食、煎饼和咸菜回来。我们乡日子过得苦,却见不得教书的先生过得苦,于是总有人家按照旧例,请关校长去家中做客,但似乎没有一家请得动关校长。我们家也请过关校长。从我们村到学校,两里路,往返就是四里。父亲派我去请关校长,往返三次,每一次关校长都有理由拒绝。直到饭菜凉了,父亲才决定放弃。父亲感慨地说,真是个好先生。请不来关校长,我觉得很委屈。我们当时的学制是五年,关校长教了我们五年语文。在他那里,我知道了“床前明月光”,知道了“春眠不觉晓”,知道了“二月春风似剪刀”,知道了“映日荷花别样红”。我懂得了表达喜悦不必非用“喜悦”这个词,也可以是一朵盛开的花,一树摇曳的叶,一曲动人的歌;我懂得了描写时间不是非得用“光阴似箭”,还可以是学校斑驳的旧墙,去年脱掉的衣裳,家中悬挂的照片,爷爷脸上的皱纹。我于无意之中得到一位高明的老师在文学上的点拨,这种点拨日后让我受用一生。有一次,我在县城的旧书摊上淘到一本诗歌集。那是三十多年前本地的几个文学爱好者编印的一本手写蜡刻小书,已经泛黄得有些发黑。在目录的后半部分,我惊奇地发现了关校长的名字。我的手哆哆嗦嗦地打开印有他名字和作品的那一页,看到了他的简介和诗作。简介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上面印着:关未山,笔名微草,小学教师,视诗歌如命,视学生为歌。下面是一首小诗,题目叫“乡间的孩子”。他说,每一缕风只围着孩子绕。他说,每一朵花只迎着孩子开。他说,每一只鸟只向着孩子唱。这么多年,我从不知道他竟然还是一位散落在乡间的诗人,也从未把他视为园丁或者蜡烛。没错,他注定不是园丁或蜡烛,正如他在诗中吟唱的那般,他是一缕风、一朵花、一只鸟。除此之外,我想不出更为确切的词语表达。有一年在曲阜,我去拜访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在明清走廊,处处可见诸如”仁者爱人”“有教无类”“逝者如斯”之类的汉字,那些汉字凑在一起,就像一张巨大的网,把我擒了进去。仿佛我就是老夫子那三千弟子中的一个,即便逃离了三千年之久,还是要规规矩矩地回来,聆听自上而下的教诲。我想起了关校长,想起在乡间小学,他曾手把手教我在田字格上写下横竖撇捺,教授我那些绝妙诗文。他走路时的步伐,他诵读时的声调,似乎就在我眼前耳畔。于混沌中,我发现,不期而至的关校长的影像,竟与三千年前的先师重合到了一起。我无意拿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与关校长作比较,我只是想说,无论我们去往何方,遇见怎样卓越的人物,我们内心深处与之产生共鸣的,往往来源于故乡。也就是说,乡间的关校长,才是我对于教师和教育的终极理解。即便如此,他作为一位散落乡间的诗人,他视之如歌、视之如命的学生又能对他了解多少呢?这个问题,我不敢回答。(有删改)(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关校长的语文第一课,是带一年级学生一处不落地参观校园,他寓教其中,平等待人,给孩子留下了美好的印象。B.为了请生活清苦的关校长到自己家做客,乡民们会布置一桌好菜,但没有哪一家能请动关校长,突出了关校长的优秀品质。C.作者借关校长的诗句来形容他像“一缕风、一朵花、一只鸟”,是对他诗人特征的发现,也是对他诗歌教育价值的肯定。D.“不期而至的关校长的影像,竟与三千年前的先师重合到了一起”,这句话凸显了关老师在作者心目中的特殊地位。(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四段关校长写喜联这一情节中,既有细节描写,又通过周围乡民和“我”的反应侧面突出了关校长的形象。B.文章第七段大量引用名诗句,既突出了关校长对“我”的教育和影响,又增加了文章的文化韵味,富有诗意。C.文章先用大段笔墨描述关校长精心育人的师者形象,后面写他是“散落在乡间的诗人”,丰富了其形象内涵。D.文章以“这个问题,我不敢回答”的议论、抒情结束全文,突出了人物形象,深化了文章主旨,意味悠长。(3)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4)请结合全文,探究文题“散落在乡间的诗人”的意蕴。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胡世宁,字永清,仁和人。弘治六年进士。性刚直,不畏强御,且知兵。除德安推官。岐王初就藩,从官骄,世宁裁之。迁广西太平知府。太平知州李浚数杀掠吏民,世宁密檄龙英、知州赵元瑶擒之。母丧归。服阕赴京。道沧州,流寇攻城急,世宁即驰入城,画防守计。贼攻七日夜,不能拔,引去。迁江西副使。当是时,宁王宸濠骄横有异志,莫敢言,世宁愤甚。正徳九年三月上疏曰:“敕王止治其国,毋挠有司,以靖乱源,销意外变。”宸濠闻,大怒,列世宁罪,遍赂权幸,必杀世宁。世宁已迁福建按察使取道还里宸濠遂诬世宁逃驰使令浙江巡按潘鹏执送江西鹏尽系世宁家人索之急李承勋为按察使,保护之。世宁乃亡命抵京师,自投锦衣狱。狱中三上书言宸濠逆状,卒不省。系岁余,言官程启充、徐文华、萧鸣凤、邢寰等交章救,乃谪戍沈阳。居四年,宸濠果反。世宁起戍中为湖广按察使。寻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四川,以父忧归。世宁风格峻整,居官廉,疾恶若仇,而荐达贤士如不及。都御史马昊、陈九畴坐累废;副使施儒、杨必进考察被黜;御史李润、副使范辂为时所抑,连章荐之。与人语,呐不出口,及具疏,援据古今,洞中窾会。与李承勋善,而持议不苟合。始以议礼与张璁、桂萼合,璁、萼德之,欲援以自助,世宁不肯附会,论事多牴牾。诸大臣皆忌之。帝始终优礼不替。九年秋卒。赠少保,谥端敏。(节选自《明史·列传第八十七》,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世宁已迁/福建按察使取道还里/宸濠遂诬世宁逃/驰使令浙江巡按潘鹏执送江西/鹏尽系世宁家人/索之急/B.世宁已迁福建按察使/取道还里/宸濠遂诬世宁逃/驰使令浙江巡按潘鹏执送江西/鹏尽系世宁家人/索之急/C.世宁已迁/福建按察使/取道还里/宸濠遂诬世宁逃/驰使令浙江巡按潘鹏执送江西/鹏尽系世宁家人/索之急/D.世宁已迁福建按察使/取道还里/宸濠遂诬世宁逃/驰使令浙江巡按潘鹏执送江西/鹏尽系世宁/家人索之急/(2)下列对文中画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弘治,是明孝宗朱祐樘的年号。年号,是我国古代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始于汉武帝。B.疏,又称“奏议”或“奏疏”,是臣僚向帝王进言使用文书的统称。疏的本意为“疏通”,引申为分条说明的文字。C.父忧,为“丁父忧”的省写。丁忧,古代官员父母亲去世后必须停职服丧的制度。通常情况下,丁忧期间,丁忧人不得为官。D.谥,谥号,仅针对去世的君主、诸侯的生平功德而由朝廷给予的一个概括性评价的称号,分为褒扬的“美谥”和贬低的“恶谥”两种。(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胡世宁通晓军事。他的军事才能在流寇攻打沧州时展现出来,流寇攻打沧州七天七夜,沧州城还是没有被攻破,最后,流寇被迫撤离。B.胡世宁疾恶如仇。他为人风格端庄、峻严,任广西太平知府时,太平知州李浚几次三番杀害吏民,掠夺财产,胡世宁亲自逮捕了他。C.胡世宁不畏权贵。他果断揭发宁王宸濠骄横不法和造反的意图,而遭受迫害。在监狱里,他也毫不屈服,继续上书揭发宁王宸濠的谋逆意图。D.胡世宁举荐贤才。虽然那些贤才被罢官,考评中被黜斥,被当时大臣压制,他还是接连上奏章推荐他们,唯恐错失了人才。(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道沧州,流寇攻城急,世宁即驰入城,画防守计。

②璁、萼德之,欲援以自助,世宁不肯附会,论事多牴牾。四、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小寒食​①舟中作

杜甫

佳辰强饮食犹寒,隐几萧条戴鹖冠​②。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

云白山青万余里,愁看直北是长安。

注:①小寒食:指寒食的次日,清明前一天。②鹖(hé)冠:传为楚隐者鹖冠子所戴的鹖羽所制之冠。(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强饮”既写不耐酒力,也写出漂泊中勉强过节的心情,刻画了诗人老迈又穷愁潦倒的形象。B.“鹖冠”点出诗人去官离朝的身份特征,既概括了诗人此时遭遇,也蕴含他一生的无穷辛酸。C.老眼昏蒙的诗人在飘荡起伏的舟中观景,反而有坐在天上仙境雾里看花之感,充满美的享受。D.作者将舟居的观感与对时局多难的伤感凝缩在“愁”字上,自然流转中显出苍茫沉郁的特色。(2)请对本诗的颈联加以赏析。五、情景默写

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沁园春长沙》中高度概括“同学少年”往昔的革命岁月的句子是:________。(2)在《再别康桥》中写我与康桥离别时“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无声为有声”的比喻句是:_________。(3)在描写易水送别的场景时,“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景抒情,很好地抒发了荆轲的悲壮之情。(4)《记念刘和珍君》中警告反动派,召唤人民反抗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六、选择题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狄更斯十五岁进律^甲事务所当学徒,后来靠自学掌握了复杂的速记技术,当上了民事诉讼法庭的审案记录员,接着又充任报社派驻议会的记者。这两项工作使他年纪轻轻就比同龄人无法比拟的对社会人生有了深刻而丰富的认识。同时,他还练就了奋笔疾书、_____的写作本领。他曾爱上一位富家千金,因阶级地位悬殊而遭拒绝。他没有因此而_____,反而更加奋发向上。他领到大英博物馆图书室的借书证,拼命读书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

他善于向生活学习,社会上各色人物的____、生活习性、矛盾纠纷都是他观察研究的对象。(),他终于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23岁时就以长篇小说《匹克威克外传》赢得声名,从此事业____,一生共创作十四部半长篇小说和大量其他作品。(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这两项工作使他年纪轻轻就比同龄人有了无法比拟的对社会人生深刻而丰富的认识。B.这两项工作使他年纪轻轻就有了同龄人无法比拟的对社会人生丰富而深刻的认识。C.这两项工作使他年纪轻轻就比同龄人有了无法比拟的对社会人生丰富而深刻的认识。D.这两项工作使他年纪轻轻就有了同龄人无法比拟的对社会人生深刻而丰富的认识。(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比常人更勤奋的学习,为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B.受社会上各色人物的长期影响C.生活积累的雄厚,加上他特殊的天赋D.善于学习,善于观察,善于研究(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一蹴而就萎靡不振声情并茂一帆风顺B.一挥而就自甘堕落言行举止如日中天C.一挥而就萎靡不振言行举止一帆风顺D.一蹴而就自甘堕落声情并茂如日中天七、语言表达

给下面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语句,使文段语意连贯。每处不超过15字。

当然,“仁”绝不只是个人的修养问题,它也是人与人的相处之道。因此,孔子进一步提出了“仁者爱人”的思想。怎样才能达到这种“仁”呢?孔子认为用一句话来说,就是“(1)________”,即不把自己不想要的强加给别人。从更积极的角度说,还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在此基础上,孔子又将“仁”的思想提升到理想社会的高度。他希望建设的正是一个充满仁爱的社会。而为政者最主要的责任,(2)________

,他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他强调为政者必须关注民众的需求,同时还要宽刑罚而重教化,对民众应该“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而不只是“道之以政,齐之以刑”(《论语•为政》)。而要做到这一点,(3)________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2019年的永定河补水工程于3月13日启动。本次补水工程加大了补水力度,到4月2日,已累计输水3100万立方米。另外,拦截在河道上的官厅水库发电站、珠窝水库下马岭发电站、落坡岭水库的下苇甸发电站全都停用,以保证补水全部灌入河道。目前,门头沟区城内102公里的永定河山峡段,近40年来首次实现全线通水。八、材料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灯再亮,也有照不到的地方。但有的时候,灯不是用来照亮的,而是用来引路的。

阅读上面的文字,你有什么经历和感悟呢?

要求:请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四川省江油市某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1.【答案】CAB【考点】社会科学类【解析】(1)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答题时要找出词语相关的信息,然后与选项比较。

(2)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作答时注意把握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等。

(3)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答题时要注意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在原文中找到依据。【解答】A.“讲故事人可以改变原本故事发生的时间”错,讲故事人不能改变原本故事发生的时间,原文第一段为“讲故事人可以根据讲故事人的需要,把时间打乱,把后面发生的事情放到前面讲,或把前面发生的事情放到后面讲,这就是所谓的‘文本时间’”;B.“《史记》《三国演义》等作品都是按照自然时间来讲述故事的”错,这些作品中也有倒叙、插叙,原文第二段为“为何《左传》和中国古代叙事文学多按自然时间顺叙呢”;D.“排斥倒叙”无中生有。A.“具体阐释了其对中国古代叙事作品的影响”错,文章具体阐释了《左传》叙事艺术的形成原因。B.“说明那些在精神领域活动的人也懂得守时、顺时的道理”错,“物色之动,心亦摇焉”的意思是“景物之变化,叫人不觉心旌摇动,受到感染”,只能说明季节变化对人的心理有影响。2.【答案】CB,E(3)①优越的教育条件和良好的教育环境。求学于名校,受教于名师,结交贤达名流,是徐志摩学有所成的重要原因。

②具有远大的抱负。改造中国社会,使中国尽快走向民主、独立与富强的宏愿,是徐志摩研究和传播社会主义学说、投身于社会活动的内在动力。

③海纳百川的学术素养。法律、历史、政治、经济等领域的专业训练,再加上努力好学,勤奋热情,使他具有与众不同的视野与眼光。

④身体力行的社会实践。创办新月社,主编《新月》杂志,使“五四”精神得以赓续,也使新月社产生了广泛影响。【考点】概括内容,归纳要点筛选并整合信息传记阅读【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1)C项,“就文学创作的实绩而言,二者远远不如新月社”于文无据。(2)B项,“最重要的转折”在文中依据不足。

E项,“两人的地位与发挥的作用同等重要”错,从原文第七段可以看出,徐志摩的地位与发挥的作用更重要一些。(3)解答此类“析因题”,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掌握析因角度。这种题型一般都是一果多因的。对于传主来说,原因有表层与深层,更有客观与主观。客观原因,包括特定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现实变化,传主特定的生活环境,传主与亲人、同事、上下级的关系。主观原因,包括传主的理想追求、个人愿望,工作环境对传主身心的影响,传主个人修养等内在精神变化。②析因题一般都要求分析,哪怕是探究题,答题一般是先概括为“方面”(角度),即把原因大致相同的合并到一类,然后是分点解释,具体分析。分析时点到为止,不可过多展开。③答题要紧扣文本,尽量在文本中找答案,尽量用文本中的语句作答;要全面、简练,有条理。就本题而言,也应从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两方面入手来分析。如从第一段中可概括出客观原因“优越的教育条件和良好的教育环境”,从对徐志摩的人生经历、行为、思想的描述中可概括出与他自身相关的主观原因。二、文学类文本阅读【答案】CD(3)①传统教育精神博大深厚,代代相承;②暗指作者受关校长的教海,是传统教育精神的受益者;③体现了作者对这种教育精神的敬畏与热爱。(4)①关校长不仅是良师,也是“视诗歌如命,视学生为歌”的诗人;②关校长的诗作、诗情被埋没多年;③得到关校长教育和爱的学生,并未真正了解他;④从对教师和教育终极理解的高度,传达了对关校长的怀念和礼赞之情;⑤隐含了对关校长诗人身份未能被人了解的遗憾之情。【考点】理解内容,概括归纳要点(散文)艺术特色(散文)体会语句含意(散文)标题的含义(散文)【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1)C项,“也是对他诗歌教育价值的肯定”表述有误。文中说“他注定不是园丁或蜡烛,正如他在诗中吟唱的那般,他是一缕风、一朵花、一只鸟”,只是体现他作为诗人和教师的价值和牺牲。(2)D项,“议论、抒情”错。“这个问题,我不敢回答”没有抒情,而是以议作结,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3)解答此类题时,先仔细阅读画线句,概括其主要内容,然后判断其中是否使用了表现手法,表达效果是什么,还要分析其表达了什么观点态度、思想情感。本题中的画线句写的是作者在曲阜明清走廊看到孔子语录时内心的感受,表达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不断传承。作者能领悟到这个道理,是因为他是关校长的学生,也就暗示出作者受到关校长的教诲,也是传统教育精神的受益者。在表达情感上,画线句表现了作者对传统教育精神的敬畏与热爱。(4)解答此类题时,要注意从字面意义和深层意义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字面的意思较为浅显,不难理解;深层意义要结合文章的主旨进行分析,明确标题中蕴含的作者的观点态度等。结合文章内容来看,“散落在乡间的诗人”指的是关校长。由原文第八段可知,关校长“视诗歌如命,视学生为歌”,由此可得出答案要点①;原文第八段说“我”在旧书摊上淘到了一本诗歌集,上面有关校长的一首小诗,题目叫“乡间的孩子”,第九段说“我从不知道……蜡烛”,第十二段说“即便如此……了解多少呢”,由此可得出答案要点②③;原文第十一段说“我无意……教育的终极理解”,由此可得出答案要点④;由文章中作者的观点句可知,关校长的诗人身份未能被人知道,作者内心有一种遗憾之情,由此可得出答案要点⑤。

三、文言文阅读【答案】BDB(4)①胡世宁取道沧州时,流寇正猛烈攻打州城,胡世宁于是骑马飞奔入城,帮着策划守城的办法。

②张璁、桂萼感激他,想拉他一把,让他来帮助自己,世宁却不肯依附他们,议论政事常常和他们意见抵触。【考点】宗法礼俗其他古代文化常识姓名称谓内容概括与分析文言翻译文言断句【解析】【参考译文】

胡世宁,字永清,浙江仁和人。弘治六年(1493)榜进士。他性情刚直,不怕威胁,并且懂得军事。开始他做德州推官。岐王初登王位,下属官吏骄横,胡世宁制裁了他们。他又升任广西太平知府。太平知州李浚几次三番杀害吏民,掠夺财产,胡世宁密令龙英、知州赵元瑶捕捉了他。母亲死后他回家守孝。三年守孝完后又赴京候补去。胡世宁取道沧州时,流寇正猛烈攻打州城,胡世宁于是骑马飞奔入城,帮着策划守城的办法。流寇攻打了七天七夜,打不下来,才撤退走了。他升任江西副使。这个时候,宁王宸濠骄横不法,有造反的意图,但是没人敢说起此事。胡世宁恼火极了,正德九年(1514)三月就上书说:“皇上命令宁王只治理自己的封国,不要干扰地方官府,以期铲除作乱的根源,灭绝无法设想的祸变。”宸濠知道这件事后大为恼火,就罗列了胡世宁的罪过,贿赂当权的宠臣们,非杀掉胡世宁不可。胡世宁当时已升为福建按察使,赴任途中取道还乡。宸濠就诬蔑说他逃跑了,派人传令浙江巡按潘鹏将他抓住送到江西来。潘鹏把胡世宁全家人关了起来,紧急追捕胡世宁。李承勋当时是浙江按察使,暗中保护了他。胡世宁于是逃出,去到北京,自己投案住进了锦衣卫的监狱。在监狱中他三次上书陈述宸濠大逆不道的罪状,最后无人理会。关押了一年多,谏官程启充、徐文华、萧鸣凤、邢寰等人递上奏章搭救他,才把他放出,贬往沈阳戍守。过了四年,宸濠果然造起反来,胡世宁从贬戍地被重新启用,做了湖广按察使。不久升任右佥都御史前往巡抚四川,因为父亲去世回乡守孝去了。胡世宁为人风格端庄、峻严,居官廉洁,疾恶如仇,而推荐贤人,却惟恐他们仕路不通。都御史马昊、陈九畴因罪被罢官,副使施儒、杨必进在考评中被黜斥,御史李润、副使范辂被当时大臣压制,他都连章推荐。与人说话,好像嘴笨说不出什么,等撰写奏章时,却援引古今,切中要害。他和李承勋关系很好,但议论政事从不苟且迎合。起初议论“大礼”时他和张璁、桂萼意见一致,张璁、桂萼感激他,想拉他一把,让他来帮助自己,胡世宁却不肯依附他们,议论政事常常和他们意见抵触。朝中大臣都忌恨他。好在世宗皇帝对他始终恩礼不衰。九年(1530)秋天去世后,被追赠为少保,谥端敏。【解答】(1)根据句意来断句。句意:世宁当时已升为福建按察使,赴任途中取道还乡。宸濠就诬蔑说他逃跑了,派人传令浙江巡按潘鹏将他抓住送江西来。潘鹏把世宁全家人关了起来,紧急追捕世宁。

“福建按察使”是“迁”的宾语,其后断句;排除A、C两项;“世宁家人”为世宁全家人,中间不可断;排除D项。

故选B。(2)D项,谥号是朝廷对死去的皇帝、后妃、诸侯、大臣以及其它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迹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分为美谥、平谥、恶谥。此外还有私谥。

(3)B项,“胡世宁亲自逮捕了他”错,原文为“世宁密檄龙英、知州赵元瑶擒之”。(4)①道,取道、路过;驰,骑马飞奔;画,策划、谋划。

②德,感激;附会,依附、附和;牴牾,抵触、冲突。四、古代诗歌阅读【答案】C(2)①近景远景,层次美,娟娟蝴蝶穿空而过,是近景;白鸥轻快,逐流而去,是远景,②叠词,律美。③蝶鸥往来自如,对比反衬困居舟中的诗人心情的沉重。【考点】诗【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1)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本提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C项,“反而有坐在天上仙境雾里看花之感,充满美的享受”解读有误,“美感”二字不妥。“天上坐,雾中看”二句切合年迈多病舟居观景的实际,把作者起伏的心潮也带了出来。这种心潮起伏不只是诗人暗自伤老,也包含着更深的意绪:时局的动荡不定,变乱无常,不也如同隔雾看花,真象难明么!故选C。(2)本题考査学生对诗歌表达技巧和思想感情的把握能力。这类题目,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也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内容涉及对诗歌的表达技技巧和思想感情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目的具体要求,然后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并逐句翻译诗句,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的表现手法,最后有条理的按照题目要求整理出答案即可。本题要求对本诗的颈联加以赏析。颈联是“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句中“娟娟”“片片”运用叠词,使诗句充满音韵美;“戏蝶”是近景,“轻鸥”是远景,远景近景结合,富有层次美;“戏蝶过闲幔”和“轻鸥下急湍”,写出了蝴蝶和鸥鸟的轻松自如,来去自由,以此来对比反衬困居舟中的诗人沉重的心情。五、情景默写【答案】(1)忆往昔峥嵘岁月稠(2)悄悄是别离的笙箫(3)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4)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考点】名篇名句默写【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峥嵘、笙箫、萧、爆”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六、选择题组【答案】BC(1)B(2)C(3)C【考点】综合读写【解析】(1)本题考查补写句子的基本能力。这是考核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重点考核语句连贯,语句衔接的题目是课标卷必考的题目,有时是排序,有时是填写衔接句,排序的题目主要从陈述对象的转换、关联词语的呼应、指代性词语的指代意义、和上下文的顺序照应、和空格前后的衔接等角度分析。填写衔接句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和音韵的和谐的角度选取。此题考核选填衔接句,此题注意语意的衔接。

(2)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和修改。应先浏览划线句,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

(3)本题考查成语的运用的基本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词语的含义,然后比对给出的句子,看使用是否合乎语境。【解答】A、C两项“比同龄人”与“无法比拟”重复,“比同龄人有了”语义含混,删除其中一个即可;A、D“深刻而丰富”顺序不合逻辑,应是先丰富后深刻。故选B。根据语境“他终于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23岁时就以长篇小说《匹克威克外传》赢得声名”可知,终于走上文学创作道路的原因,只有C项表述更全面准确,其它各项或片面。故选C。①一蹴而就:踏一步就成功。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一挥而就:形容才思敏捷,一动笔就写成。句子中“他还练就了奋笔疾书、……的写作本领”,突出的是一笔动成,应为“一挥而就”。

②萎靡不振:形容精神不振,意志消沉。自甘堕落:自己甘心思想行为向坏的方向发展。本文中恋爱失败,不存在“向坏”之意,应为“萎靡不振”。

③言行举止:指一个人的言语和行为,姿态与风度。声情并茂:指演唱的音色、唱腔和表达的感情都很动人。词性不符。根据语境“他善于向生活学习,社会上各色人物的____、生活习性”可知,突出的是谚语和行动,应为“言行举止”。

④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没有任何阻碍。如日中天:好像太阳正在天顶。比喻事物正发展到十分兴盛的阶段。文段中23岁开始,写作事业还远没有如日中天,应为“一帆风顺”。

答案:(1)B(2)C(3)C七、语言表达【答案】(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勿施于人)(2)就是用道德感化来治理国家(3)为政者首先必须端正自己【考点】语境填句【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空,联系前文“仁者爱人”和“怎样才能达到这种‘仁’”以及“孔子认为用一句话来说”可知,应选一句孔子的原话来表达达到“仁

”的方法;再联系后文“不把自己不想要的强加给别人”可知应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第二空,联系上文可知这里要写的是“为政者最主要的责任”,再联系后文”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可知为政者

要注重以“德”来治理,可以写“就是用道德感化来治理国家”;

第三空,联系后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可知这里应当写“身正”的内容,可以写”为政者首先必须端正自己【答案】2019年3月13日,永定河补水工程启动,加大补水力度,停用了发电站,永定河山峡段近40年来首次全线通水。【考点】一句话概括内容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屠呦呦)【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解答此题,需找出新闻材料的基本信息点,如时间、地点、事件等,按一定的逻辑把这些信息组合成一句话。阅读语段可知,本则新闻的时间为“2019年3月13日”,地点和事件为“永定河补水工程启动”,措施为“本次补水工程加大了补水力度”,结果为“门头沟区城内102公里的永定河山峡段,近40年来首次实现全线通水”。据此将上述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即可,注意字数限制。八、材料作文【答案】例文:

冬日梅看

赛场外,寒风凛冽,我无力地抱着琴,茫然地看着远处一株伸出墙外的梅树,它只有几朵花无精打采地瑟缩在枝头,冷风

吹过,摇摇欲坠。

两天前,我随父母一起赶到这里参加比赛。我自视实力当属中上游,这次比赛拿个二等以上的奖应该是没有问题的,更何

况不久之后赵老师还会赶来指导我,所以这两天我只是随意地练了两遍。

可是,就在昨天,赵老师的一个电话让我不知所措。他说,有急事来不了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