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轮复习之宋元城市的兴盛专题训练
一、单选题1、美国学者斯塔夫里阿诺斯说:“宋代‘经济活动的迅速发展还增加了贸易量。中国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是以政务活动为中心的大城市’。”这段论述可用于说明,宋代()A.传统经济结构的变动 B.海外商业贸易的繁盛C.南方新兴城市的涌现 D.城市经济职能的增强2、驱傩是驱鬼逐疫酬神纳吉为目的的祭祀活动,在宋代更是盛极一时,成为民间广泛参与的一种雅俗共赏的艺术表演形式,寻常百姓和皇帝都来观赏大傩活动。由此可知宋代()A.市井生活的丰富多彩 B.理学对社会的影响有限C.民间娱乐活动没有等级差别 D.商业经营方式丰富多样3、北宋时期商业区已扩展至城郭之外,被称为“草市”。《清明上河图》中,沿汴河分布有许多草市。这一情况表明()A.城市有扩大化的趋势 B.官府对商业的管控逐渐放松C.城市空间布局突破坊市界限 D.城市治理水平有了显著提升4、宋代对城市市场实行“以税代管”的管理模式,取消了“市令”,设立了“务”这一税收和市场管理机构。这一改变()A.使政府开始直接监管市场 B.说明官府取消了抑商政策C.缘于市的发展影响了坊内生活 D.推动了城市商品经济的繁荣5、据文献记载,北宋都城汴京“南通一巷,并是金银彩帛交易之所,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这表明()A.固定交易场所开始出现 B.汴京主要职能是经济功能C.城市商品贸易规模巨大 D.官商分利推动了商业繁荣6、有学者将中国历史上“城”与“市”的演变概括为“有城无市,城中有市,城区即市区,城在市中”等多个阶段。下列城市,展示了“城区即市区”阶段较早期面貌的是()A.秦都咸阳 B.唐都长安 C.宋代东京 D.明代苏州7、《析津志》所载,元大都城内外商业行市即达30余种。其中,米市、面市、缎子市、皮帽市、穷汉市、鹅鸭市、珠子市等,皆在今北京积水潭(当时是南北大运河的终点)北面的钟、鼓楼一带,这是因为南方来的漕运船只皆停泊在积水潭上的缘故。这一商业布局体现出()A.水陆交通不畅阻碍了商业发展 B.元朝时期南北物资交流频繁C.市的细化便于征税和百姓购物 D.元政府积极鼓励工商业发展8、观察下面两图,北宋东京与唐朝长安相比在城市规划与布局等方面出现了巨大变化。这主要是()A.经济发展的自然结果 B.巩固城防的军事要求C.加强皇权的统治需要 D.社会生活的必然要求9、下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名画《清明上河图》,图中城门不设任何城防工事,没有驻兵,而是在城门内侧设了一间税务所。这反映了当时()A.实行不抑兼并政策 B.民众税收负担沉重C.城市经济职能增强 D.对外贸易高度繁荣10、鲁迅认为,宋代世俗文学话本“不但体裁不同,文章上也起了改革,用的是白话,所以实在是小说史上的一大变迁导致这一变迁产生的主要因素是()A.专制制度的松弛 B.市民阶层的扩大 C.城市经济的发展 D.程朱理学的影响11、据《东京梦华录》载,宋代茶坊酒肆已经遍布开封城的大街小巷,这类酒店往往“绣旌相招,掩翳天日”,勾栏瓦肆消费异常丰富:有小唱、嘌唱、般杂剧、傀儡、讲史、小说、影戏、散乐、诸宫调、商谜、杂班、弄虫蚁、合声、说诨话、叫果子等等。同时出现大量以女性命名的著名店铺如曹婆肉饼、宋五嫂鱼羹、王妈妈茶肆、王小姑酒店、丑婆婆药铺等等。从材料可知()A.商业发展推动了北宋社会转型 B.北宋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兴起C.北宋城市的管理机构十分完备 D.北宋男尊女卑的观念已被社会摒弃12、据文献记载,两宋时期,“士大夫发迹垄亩,贵为公卿,谓父祖旧庐为不可居……复以医药弗便,饮膳难得,自村疃而迁于邑,自邑而迁于郡者,亦多矣”。又如奉化李雄飞之父,“隆于教子,其徙城市,便二子之从师也”。这主要反映了两宋时期()A.土地兼并导致农村经济萧条 B.工商业市镇吸引大量人口C.科举考试促进重学风气形成 D.城市职能呈现多元化特征13、宋代的临安城,除了有瓦舍勾栏这样固定的娱乐市场外,还存在着大量的定期文化集市和走街串巷演出的各种艺人。临安城娱乐市场繁荣的原因是()A.受到理学格物致知理论的影响 B.市民阶层的成长和壮大C.农商皆本政策助推了商业发展 D.城市政治功能逐渐消亡14、南宋时期,“杭城(杭州)乃四方辐辏之地……客贩往来,旁午于道,曾无虚日。……其余坊巷桥道,院落纵横,城内外数十万户口,莫知其数。处处各有茶坊、酒肆、面店……”材料主要表明当时()A.城市经济功能增强 B.小农经济丧失主导地位C.政府放弃抑商政策 D.商品生产地域分工明显15、《梦粱录》记载:“坝北修义坊,名曰肉市,巷内两街,皆是屠宰之家,每日不下宰数百口,皆成边及头蹄等肉,俱系城外诸面店,分茶店,酒店,把鲊店及盘街卖熬肉等人。”这反映出宋代的“市”()A.不再受官吏直接监管 B.开始突破时间的限制C.已突破了空间的界限 D.演进为地方商业中心16、唐代承袭传统,城内有市门坊墙隔断。北宋城市则呈现为街道的线形布局。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当时开封城沿街店铺排比,各业杂陈,行人熙熙攘攘。由此可见,北宋()A.开始打破传统的坊市隔离 B.城市经济有了突破性发展C.摈弃城市的军事防御功能 D.城市布局相对简约而保守17、中国古代有一朝代在社会诸多方面都出现了新气象,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时期,如“市”已经不再被封闭在政府规定的墙垣之内,而是分散于宅屋之间。该朝代的“新气象”还有()A.人们在井水饮处吟唱柳永歌词 B.长沙铜官窑首创釉下彩绘技术C.设立内阁以辅助皇帝处理国政 D.活字转轮排字盘的发明和使用18、南宋时宋高宗说:“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当,所得动以百万计,岂不胜取之于民?”朝廷对招商有功官吏实行奖励政策,并在泉州设立市舶司。到12世纪末,中国取代穆斯林,确立了在东亚和东南亚的海上优势。由此可知,当时海外贸易发展主要得益于()A.开放的外贸政策环境的推动 B.传统手工业和航海技术发达C.海上贸易主导权发生转移 D.经济重心南移和商业发达19、元朝出现了许多以卖画度日的街头画家,常借画讽刺时弊。有些画家还直接为通俗小说、剧本等作插图。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A.中国绘画艺术的繁荣 B.中国小说、戏剧的繁荣C.中国城市经济的兴盛 D.中国政治的腐朽黑暗20、宋仁宗景佑年间,允许临街开设邸店,商人只要纳税就可以到处开设商店。熙宁年间,开封府的鼓楼已不再击鼓,京师的警卫也不再执行夜巡制度。材料说明()A.推行工商皆本的政策 B.重农抑商政策被废止C.城市的职能发生了变化 D.商人的身份地位提髙了21、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到北宋进入一个新阶段。其中“新阶段”主要是指()A.商业活动不再严格限制在“市”里 B.由政治中心向经济中心转变C.出现了一批工商业城市 D.城市向南方发展22、下列各项史料中,能够反映南宋都城临安面貌的是()A.“(崇仁坊北街)一街辐辏,遂倾两市,昼夜喧呼,灯火不绝。”B.“有大市,自余(其余)小市十余所。大市备置官司,税敛既重,时甚苦之。”C.“酒楼歌馆,直至四鼓方静,而五鼓朝马将动,其有趁早市者,复起开张,无论四时皆然。”D.“郭(廓)城绕宫城南,悉筑为坊,坊开巷。坊大者容四五百家,小者六七十家。”23、宋朝都城景象:“巷陌路口,桥门市井,皆卖各种时令水果、吃食饮品”,这一现象说明()A.“市”有专门的管理机构B.“交子”广泛使用C.“市”突破了空间的限制D.出现了雇佣关系24、在市镇勃兴的宋代,前代军事功能突出的军镇逐渐转化为经济功能日渐凸显的城镇,管理也逐步民政化.行政化。这种变化()A.和政治环境的改善有关 B.促成全新生产关系产生C.不利于对地方加强控制 D.是对郡县制的继承和发展25、《武林旧事》是南宋人周密追忆都城临安城市风貌的笔记体著作。下表是《武林旧事》(卷10·下)记载10人以上艺人的娱乐项目统计。据此可知,南宋时期的临安()项目小说角抵杂剧杂扮唱赚演史唱耍令说经说浑话嘌唱鼓板弹唱因缘数量524438262220181715141411A.市民文化成为正统思想的载体 B.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已经打破C.说唱艺术是娱乐表演主要形式 D.社会各阶层间的差别逐渐消失26、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城市在宋代已经背离了传统的格局,而进入了真正的“城市革命”时期。下列记载中最能体现这一演变趋势的是()A.“有买及卖也,各婴(婴:悬挂)其贾(贾:价钱)”B.“两市居四坊之地,凡一百一十坊”C.“坊巷桥门及隐蔽去处,俱是铺席买卖”D.“商贾捐资,建设会馆,以便往还而通贸易”27、宋代,晋江县建桥43座。安平桥使漳州商品径直运入蕃舶下碇津埠,东洋桥沟通围头湾东侧沿岸,龙津桥、长溪桥便利了洛阳江物资的调运。其他桥梁均对南关港、石井港、泉州湾三大口岸呈辐射格局。这反映了当时()A.地理位置决定经济发展水平B.城市规模扩大推动商业繁荣C.交通设施影响贸易发展状况D.桥梁建造技术取得实质进展28、传统的以名贵土特产品和奢侈品为主的贩运贸易,进入宋代后变化加速,粮、帛、茶、盐、铁、瓷、纸、糖、什器(生产用具或生活器物)等,均成为地区间流转的商品。这种变化反映了宋代()A.长途贩运贸易繁荣 B.市场时空限制打破
C.放弃传统经济政策 D.城市新兴阶层壮大29、据考证,南宋的都城临安,与以往都城的方正格局截然不同,其南北长、东西窄,皇宫位于城市的南端,从皇宫北面的宁和门往北通向城市中心的是一条用石板铺成的御街,最引人瞩目的是在御街中段设立的“金银盐钞引交易铺”,生意兴隆。这可以佐证,南宋时期()A.都城设计不再体现皇权至上B.都城布局出现革命性的变化C.“钞引”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D.“市”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30、南宋临安城内同类商品的经营有了相对集中的区域,或一处或数处,称为“团”“行”或“市”,如花团、青果团、布行、销金行、米市、珠子市等。这主要反映出当时()A.商品交换的活跃B.城市消费趋向奢华C.工商业市镇兴起D.政府加强市场管制二、材料题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七月七夕,潘楼街东宋门外瓦子,州西粱门外瓦子,北门外、南朱雀门外街及马行街内,皆卖磨喝乐,乃小塑土偶耳。悉以雕木彩装栏座,或用红纱碧笼,或饰以金珠牙翠,有一对直数千者。禁中及贵家与士庶为时物追陪。又以黄蜡铸为凫雁、鸳鸯、龟、鱼之类,彩画金缕,谓之“水上浮”。又以小板上傅土,旋种粟令生苗,置小茅屋花木,作田舍家小人物,皆村落之态,谓之“谷板”。又以瓜雕刻成花样,谓之“花瓜”·.····皆于街心彩募帐设出络货卖·······至初六日七日晚,贵家多结彩楼于庭,谓之“乞巧楼”。铺陈磨喝乐、花瓜、酒炙、笔砚、针线,或儿童裁诗,女郎呈巧,焚香列拜,谓之“乞巧”。妇女望月穿针,或以小蜘蛛安合子内,次日看之,若网圈正,谓之“得巧”。——[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材料二七夕,(汴京)潘楼前买卖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车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车马不通行,相次壅遇,不复得出,至夜方散。——[宋]罗烨《醉翁谈录》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宋汴京七夕节的特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北宋汴京七夕节特点的成因。
参考答案1、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中国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是以政务活动为中心的大城市”的信息,这说明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表明城市的经济职能的增强,宋代传统经济模式没有发生变动,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海外贸易的信息,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南北地理方位的区别,排除C项。故选D项。2、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驱傩”从祭祀发展成为雅俗共赏的艺术表演,甚至连皇帝都来观赏,客观上反映出宋代市井生活的丰富多彩,故A选项正确;题干所给材料信息反映不出理学对社会的影响有限,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君民同乐傩戏并不意味着等级差别消失,也不符合史实,故C项错误;题干所给材料信息不涉及经营方式丰富多样,故D项错误。故选:A。3、答案:A解析:依据“北宋时期商业区已扩展至城郭之外”“沿汴河分布有许多草市”,可知这表明城市商业活动进一步打破了空间的限制,城市有扩大化的趋势,A项正确;题干没有体现官府对商业的政策,无法得出管控逐渐放松,排除B项;题干反映的是商业区扩展至城郭之外,已经不仅仅是突破原来城市中坊市界限,排除C项;题干反映的是城市商业区空间的扩展,无法体现城市治理水平的提升,排除D项。故选A项。4、答案:D解析:据材料可知,宋代对城市市场的管理由直接监管变为了“以税代管”的间接管理模式,这有利于推动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繁荣,故选D项,排除A项;宋代商业环境宽松,但官府并没有取消抑商政策,排除B项;宋代市场管理模式的改变是城市经济发展的结果,排除C项。5、答案:C6、答案:C7、答案:B8、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唐宋时期城市布局的变化。据图可知唐代时市和坊严格区分,宋代时市和坊的界限被打破,这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故选A项;城防军事变化主要体现在城墙和城门,但图片主要体现市和坊的变化,排除B项;从唐宋都城城市布局中看不出皇权的加强,排除C项;“必然要求”用词不准确,排除D项。9、答案:C解析:材料“图中城门不设任何城防工事,没有驻兵,而是在城门内侧设了一间税务所”可知,北宋城市设税务所负责征税管理,这说明城市的经济功能增强,故选C项;“不抑兼并”政策是宋代的土地政策,但材料中并未提及,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税收量的变化,不能说明民众税收负担沉重,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北宋汴河沿岸商业发展的情况,而未提及对外贸易,排除D项。10、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宋代文学的发展。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宋代城市经济的发展促使市民队伍扩大,推动世俗文学的出现,而话本是用通俗文字写成,适应广大市民生活的需要,C项正确;A项与史实不符;城市经济发展促使市民阶层扩大,B项从属于C项,排除;D项不是主要原因,排除。11、答案:B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城市消费异常丰富,市场比较繁荣,这是市民阶层崛起的结果A选项不符合史实,北宋的社会性质没有发生改变C选项古代城市功能主要是政治功能和军事功能,属于统治中心。D选项错误,男尊女卑思想仍然存在。12、答案:D解析:题干中的文献记载,指出了两宋时期人们从农村迁徙到城市居住的原因:一是为了孝顺父母,方便给父母治病;二是为了让子女在城市接受更好的教育。由此可知,当时城市的医疗功能和教育功能相对完备,说明城市职能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故选D项。A项在题干中体现不出。题干主要说明的是城市的社会功能增强,而不是经济功能,故B项错误。C项表述不能完整体现题意。13、答案:B14、答案:A15、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根据题干中“坝北修义坊……皆是屠宰之家”可知,宋代“市”已经突破了空间的界限,C项正确;题干中未涉及政府管理情况,排除A项;题干中反映的是“市”打破空间限制,不是突破时间限制,排除B项;题干中未涉及“市”的发展和影响,排除D项。16、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商业。根据材料“北宋城市则呈现为街道的线形布局”“开封城沿街店铺排比,各业杂陈,行人熙熙攘攘”可知,北宋城市打破坊市分离格局,商业街十分繁荣,说明相较于唐代,北宋时期的城市经济已经有了突破性的发展,故B项正确。唐朝后期坊市制度开始被打破,故A项错误;北宋城市的经济功能凸显,但并未放弃军事防御功能,故C项错误;北宋时城市布局更加开放,而非“保守”,故D项错误。17、答案:A18、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宋朝时期商业的发展。材料中宋高宗对市舶之利的态度、泉州设市舶司、奖励招商有功官吏等信息均属于政府实行开放外贸政策的表现,这些政策调整是推动当时海外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故A项正确。中国取代穆斯林,确立了在东亚和东南亚的海上优势是海外贸易发展的表现,不是主要原因,故排除C项。丝织业、制瓷业、造船业等传统手工业的发展和指南针等科技的应用、经济重心南移、商业发达等都是宋朝海外贸易发展的影响因素,但材料主要体现的是政府政策方面的因素,故排除B,D项。19、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元朝艺术,难度较大。元朝的绘画“街头”“通俗”反映了世俗文化的兴起,但无法说明是因为绘画艺术的繁荣而兴起的,故A项错误;小说、戏剧也是世俗文化的一种表现,不能反映“原因”,故B项错误;世俗文化兴起的根本原因是城市经济的繁荣,故C项正确;“讽刺时弊”作为世俗文化表现形式的一种方法,与政治清明、黑暗没有直接联系,故D项错误。20、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宋朝城市职能的变化,难度较大。题干内容主要反映北宋时期商业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市”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说明城市的经济功能增强,故选C项;A、B两项表述错误,材料也未涉及商人地位的问题,排除D项。21、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宋朝时期,市坊界限打破,经营时间也被打破;城郊和乡村的“草市”更加普遍;出现商业名镇:(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因此选A.22、答案:C解析:宋代商业的一个特点是实行街市制,即商业活动不受经营时间、活动区域的限制,同时也不再受政府的直接监视。选项A中的市仍有活动区域的限制,排除;选项B中的市“备置官司,税敛既重”,即市受到政府的管理,排除;选项D中的市只能在固定的区域即“坊”中经营,属于宋以前的商业活动特点,排除D项。因此本题选C。23、答案:C解析:材料中没有提及故A项错,题目体现的是宋代城市商业打破了市与坊的界限故B错误。C项正确。24、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前代军事功能突出的军镇……管理也逐步民政化.行政化”并结合所学可知,宋代结束了唐后期以来藩镇割据局面,实现局部统一,社会政治坏境有所改善,宋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福建华南女子职业学院《嵌入式控制系统及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天津科技大学《培训与开发B》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长春光华学院《植物营养综合2(农业资源与环境分析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数据访问技术框架方向》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河南省三门峡市重点中学2025届高三5月期末练习(二模)生物试题含解析
- 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随州一中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二模)数学试题含解析
- 江苏省常州市14校联盟2025年高三高考考前质量监测英语试题含解析
- 四川省成都市简阳市2025年三下数学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
- 西南交通大学《新媒体数据分析与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福建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光纤通信系统》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2-2023学年上海市徐汇中学七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
- 《促进儿童个性发展之策略研究》17000字(论文)
-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电子教案 专题七 学习情境一 陕西省课时教案
- 创伤失血性休克中国急诊专家共识(2023)解读课件
- 项目管理工程师招聘笔试题与参考答案(某大型集团公司)2024年
- 高中文言文实词虚词总集(打印版)
- 咨询实施顾问能力素质模型
- 婚礼主要工作人员及分工职责
- 2024年铁路线路工(高级技师)技能鉴定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工程造价预算书
- TGDNAS 043-2024 成人静脉中等长度导管置管技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