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海项目海域使用动态监测技术规程(试用稿)_第1页
填海项目海域使用动态监测技术规程(试用稿)_第2页
填海项目海域使用动态监测技术规程(试用稿)_第3页
填海项目海域使用动态监测技术规程(试用稿)_第4页
填海项目海域使用动态监测技术规程(试用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d......wd......wd...填海工程海域使用动态监测技术规程目录1主要内容和适用范围11.1主要内容11.2适用范围12标准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23.1海域使用23.2利益相关者23.3纵向23.4横向24总则24.1监测目的24.2监测重点24.3动态监测方案设计的总体要求35动态监测工程、内容、范围和技术要求45.1岸线变化监测45.2地形测量45.3海洋水文泥沙观测55.4海洋环境监测55.5吹填溢流口悬浮泥沙监测65.6海域使用现状影响调查66监测数据处理和质量控制77监测报告的编写77.1前言77.2监测区域及监测内容77.3填海工程概况77.4监测结果分析77.5监测结论与对策、建议88附那么88.1监测方案调整8填海工程海域使用动态监测技术规程1主要内容和适用范围1.1主要内容本规程规定了填海工程施工期海洋水文动力、水下地形、海洋环境以及海域使用等动态监测的基本要求和技术方法。包括监测内容、范围、技术方法和监测报告的编写等。1.2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海、领海及其他管辖海域内的填海工程海域使用动态监测。2标准性引用文件以下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程的引用而成为本规程的条款。但凡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订正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程,然而,鼓励根据本规程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但凡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程。GB/T17108海洋功能区划技术导那么HY070海域使用面积测量技术标准GB1750—1998海洋工程地形测量标准GB/T12763.2-91海洋调查标准GB17378-2007海洋监测标准GB/T19485-2004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那么GB3097-1997海水水质标准GB3552—83船舶污染物排放标准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11607—89渔业水质标准GB18668-2002海洋沉积物质量GB18421海洋生物质量海籍调查规程国海管字[2008]273号海域勘界技术规程国海管字[2002]139号2002年4月27日海域使用论证技术导那么〔试行〕3术语和定义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程。3.1海域使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水、领海持续使用特定海域三个月以上的排他性用海活动。3.2利益相关者与工程用海有直接或间接连带关系或者受到工程用海影响的开发、利用者。3.3纵向平行于海岸线方向或潮流主流方向的方向。3.4横向垂直于海岸线或潮流主流方向的方向。4总则4.1监测目的通过填海工程施工对海域资源、环境及使用产生影响的动态监测,了解和掌握填海工程施工过程对海洋水文动力、水下地形、海洋环境及海域使用等影响,并评价其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验证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的有关预测结论,并提出相应的海域使用管理对策措施。4.2监测重点根据填海工程的规模和施工工艺,填海海域的地理位置、社会经济、海域使用现状以及海洋环境特征,制定动态监测目标和监测重点,到达有效监测的效果。——对海洋水文动力和泥沙运动的影响,以工程区附近海域的潮流和含沙量为监测重点。——对海岸线和岸滩冲淤变化的影响,以海岸线及工程附近海域和取沙区的地形变化为监测重点。——对水质、沉积物和生物的环境影响,以吹填溢流口和挖泥区的水质〔尤其是悬浮泥沙〕、沉积物环境和底栖生物生态环境的影响与变化为监测重点。——对周边海域用海的影响,应考虑其相应的资源环境特点,选取对应的环境指标,作为监测重点。4.3动态监测方案设计的总体要求4.3.1历史资料的使用在制定填海工程海域使用动态监测方案之前,应尽量收集和仔细研究工程海域的历史资料,但所选用的历史资料应当是具有相应海洋监测资质的监测调查机构在近4年内所获得的监测调查资料数据。4.3.2填海工程工程施工情况调查——填海工程业主单位及海域使用权证书的批准情况;——填海工程的工程可行性报告审查部门、专家意见和审查结论;——填海工程的工程设计报告及相关图纸;——填海工程施工工艺、工程量及施工进度安排等资料;——填海工程海域使用论证情况及专家意见。4.3.3动态监测站位和指标的选取原那么——海域使用动态监测站位和监测指标的选取应以到达监测目的和实现监测目标为首要选取原那么。——站位与参数的选择,应尽可能与该填海工程海域使用论证时的监测站位保持一致,以利于工程前后的比照性分析。——制定监测方案,应充分考虑该填海工程论证时对海洋环境及利益相关者的影响分析结果,以使监测结果可以对预测进展验证。——制定监测方案和实施监测过程时,所选用的采样、检测、分析、计算和评价方法和手段应尽可能与所选用的历史资料〔尤其是海域使用论证的历史资料〕保持一致或相近,防止因所选方法和手段的差异而造成评价结果的混乱和出现前后矛盾的评价结果。4.3.5动态监测范围动态监测的范围应大于原海域使用论证时分析预测的影响范围。4.3.6相关社会调查在填海工程可能影响到的海域进展调查。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用海类型、规模、位置、产值等。5动态监测工程、内容、范围和技术要求5.1岸线变化监测5.1.1监测内容填海工程施工造成海岸线的变化,施工期需定期进展工程海域岸线测量,并给出工程施工过程岸线变化过程图。5.1.2监测范围填海工程工程海域岸线,重点监测围填海所形成的人工新海岸线。5.1.3监测技术要求执行?海籍调查标准?〔国海管字[2008]273号〕对工程海域形成的最终岸线进展边界测量。使用DGPS型差分信标机定位设备进展测量数据的采集工作,实时差分定位精度:平面<1米〔95%置信度〕。施工期根据测量条件参照?海籍调查标准?进展岸线测量。自然海岸线以平均大潮高潮的痕迹所形成的水陆分界限确定。包括围堤、码头、防波堤、护岸〔坡〕等多种用途的最终人工海岸线以人工构筑物向海一侧的外边缘线确定。5.1.4测量比例尺测量比例尺为1:5000。5.1.5监测周期根据围堤工程周期确定监测周期。工程周期1年内的,每2个月监测1次;工程周期1年以上的,每3个月监测1次。5.2地形测量5.2.1监测内容填海施工可能造成工程区附近的岸滩冲淤变化,对周边的海洋开发活动产生影响。填海施工期间,应定期进展工程围堤附近岸滩地形测量,并给出工程前后的地形定量变化数据。对施工过程中涉及采泥吹泥〔或采砂吹砂〕上滩的填海工程,监测泥砂开采造成海底地形的变化以及附近泥砂回填对周边开发活动的影响。在泥砂开采期间,定期进展海底地形测量,并给出泥砂开采前后的地形定量变化数据。5.2.2监测范围填海工程区依据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中主要冲淤变化区域和敏感区向外围延伸500m;泥砂开采区向外围延伸500m。5.2.3测量比例尺测量比例尺为1:5000。5.2.4监测技术要求按照?海洋工程地形测量标准?GB17501-1998执行。5.2.5监测周期根据工程工程周期确定监测周期。工程周期1年内的,监测2次;工程周期1年以上的,每6个月监测1次。遇灾害性天气加密监测。5.3海洋水文泥沙观测5.3.1监测内容填海工程施工可能产生工程区附近潮流流场和水体含沙量的变化以及沉积物的粒径变化。填海施工期间,定期进展工程区附近海域水文泥沙测量,分析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水文泥沙变化。5.3.2监测范围填海工程区沿主流向向两侧各延伸5Km,垂直主流向向两侧各延伸2Km;水文观测站位布设原那么上不少于3个,工程区及其上、下游各布设1个。5.3.3监测工程同步进展流速、流向和水体含沙量观测,同时采集沉积物进展沉积物粒径分析。5.3.4监测技术要求按照?海洋调查标准?GB12763.2-91执行。5.3.5监测周期工程施工后每6个月监测1次,原那么上安排在丰水期或枯水期的大潮期进展。5.4海洋环境监测5.4.1监测内容填海工程施工过程对工程海域海洋环境的影响及其影响范围和程度。填海施工期间,定期进展工程海域海洋环境监测,并给出工程施工活动对海洋环境影响的主要污染物以及对海域敏感区域的影响程度。5.4.2监测范围动态监测的范围应不大于原海域使用论证时分析预测的影响范围;站位布设原那么上与海域论证时的监测站位保持一致,站位个数不少于原监测站位的1/2,有吹填作业的填海工程站位需加密。5.4.3监测工程常规水质监测内容为悬浮泥沙、油类、PH、溶解氧、COD、叶绿素a。根据填海工程特点,可以适当增加相关监测工程。填海工程区附近有底播养殖的需增加沉积物监测,监测内容为粒度、硫化物、有机质、油类、重金属。根据填海工程特点,可以适当增加相关工程。5.4.4监测技术要求按照?海洋调查标准?GB12763.2-91和?海洋监测标准?GB17378-1998执行。5.4.5监测周期工程施工后每6个月监测1次,安排在丰水期或枯水期;监测航次原那么上要求进展大潮期监测,与水文泥沙观测同步。5.5吹填溢流口悬浮泥沙监测5.5.1监测内容吹填溢流口处的悬浮泥沙。5.5.2监测技术要求按照?海洋监测标准?GB17378-2007执行。5.5.3监测周期吹填作业前后各1次,作业中每月1次。5.6海域使用现状影响调查5.6.1调查内容填海工程区附近海域的用海类型、用海人、用海面积、海域使用管理情况、用海效益、填海施工对其影响原因及程度。5.6.2技术方法对填海海域附近海洋部门及当地用海人或用海户进展调访。5.6.3调访周期填海施工期及完毕后竣工验收前,每年1次。6监测数据处理和质量控制对监测工程海域取得的历史和现场调查资料、数据按照?海洋监测标准?GB17378-2007执行。应当建设填海工程海域使用动态监测的质量控制保证体系,采取全程质量控制手段,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科学性。7监测报告的编写7.1前言填海工程海域使用动态监测目的,任务来源,工作内容以及需要说明的事项。7.2监测区域及监测内容填海范围,监测范围,监测站位,监测工程及分析方法,评价标准及方法等。7.3填海工程概况填海工程业主、施工及监理单位、填海工程工程的设计方案、平面布置、施工工艺及工程、工程量等情况。7.4监测结果分析7.4.1填海工程工程对岸线的影响比照填海工程施工过程中以及施工前后工程海域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