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后监测治疗室路喻清-课件_第1页
麻醉后监测治疗室路喻清-课件_第2页
麻醉后监测治疗室路喻清-课件_第3页
麻醉后监测治疗室路喻清-课件_第4页
麻醉后监测治疗室路喻清-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亦称麻醉恢复室(recovery

room):任务:收治当日全麻病人术后未苏醒者和非全麻后病人情况未稳定,或神经功能未恢复者;保障病人麻醉恢复期间的安全,监护和治疗生理功能紊乱。转归:1回病房

2陪伴人护送下回家

3进入ICU与ICU的区别:一般性的麻醉恢复,短时间的留治观察配备:人员的配备器具及药物的配备

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亦称麻醉恢复室(recovery第一节麻醉恢复期麻醉恢复期(emergence)或苏醒期是指终止麻醉药物的给予到麻醉作用完全消失期间分四个时相:1、麻醉深度的减浅,感觉和运动功能的逐步恢复;2、出现自主呼吸,并能逐渐自行调控3、呼吸道反射恢复4、清醒麻醉恢复的程度取决于麻醉药和肌松药的血药浓度下降的程度

第一节麻醉恢复期1、吸入麻醉的苏醒程度

取决于:吸入麻醉药在肺泡内分压的下降程度决定于:病人肺泡通气量,麻醉药物的脂溶性和麻醉持续时间

MAC清醒值:0.4或0.5MAC时,病人对外界言语刺激有反应2、静脉麻醉的苏醒时间:

取决于:给药剂量和时间,麻醉药物的脂溶性,药物在体内的灭活或排泄3、肌肉收缩恢复的程度

取决于:肌松药在体内的灭活或排出体外速度处理

1、交接

2、监测及记录

3、异常情况的处理1、吸入麻醉的苏醒程度第二节麻醉后监测治疗室的监测和治疗一、呼吸系统的监测和治疗监测:呼吸频率,潮气量,分钟通气量,血氧饱和度,血气分析,呼吸的通畅程度,病人的皮肤、黏膜的颜色等可能并发症(一)通气不足查明病因予以处理呼吸支持(辅助呼吸和控制呼吸)拮抗药的使用(二)呼吸道梗阻1、上呼吸道梗阻(舌后坠、分泌物聚集、咽喉梗阻、喉头水肿)2、下呼吸道梗阻(气道阻塞、支气管痉挛)抽吸,去除病因,解除痉挛

第二节麻醉后监测治疗室的监测和治疗(三)低氧血症临床表现:皮肤黏膜发绀、SPO2下降,诊断主要依据血气分析,SaO2<60mmHg机制:通气和换气功能不全,通气/血流比值(VA/Q)失调原因:麻醉药削弱了低氧性肺血管收缩,气胸,分泌物、血液、脓液导致术后肺不张均可造成肺内右向左分流,影响通气/血流比值;呕吐误吸:反射性气道关闭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缺乏和失活肺储备减少处理:去除病因氧疗呼吸支持麻醉后监测治疗室路喻清-课件二、循环系统的监测和治疗监测:血压,ECG,必要时监测有创血压,中心静脉压和心功能(一)低血压原因:低血容量和低心排出量治疗:病因治疗严重低血压者适当使用血管活性药(二)高血压原因:麻醉药的扩血管作用消失,伤口疼痛,病人不能耐受气管导管,术中术后输液过多,低氧、二氧化碳蓄积,术前病人有高血压等治疗:病因治疗适当使用血管扩张药,宜选择可控性好的药物(三)心律失常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是快速型心律失常治疗:首先病因治疗对影响循环功能的及时给予相应治疗二、循环系统的监测和治疗三、神志观察观察:病人的瞳孔,各种反射的恢复程度,对语言的反应,回答问题的准确程度,定向能力治疗:去除病因适当对症用药苏醒延迟:全麻术后超过2小时意识未恢复处理:立即查明病因,及时处理四、体温监测麻醉后监测治疗室路喻清-课件第三节离开恢复室的标准按病人情况转运出室:大部分病情已稳定、神志已清楚的病人,回原病房由病房的医护人员继续完成术后治疗门诊中、小型手术病人情况已完全稳定,神志清楚,无呕吐误吸的危险,则由家属陪伴返家,离室前由手术医师开具离室后医嘱和治疗用药处方,护士向家属详细交待回家后注意事项小部分病人生理功能较长时间不稳定或出现严重并发症,应转入ICU继续监测治疗。

麻醉后监测治疗室路喻清-课件第四节恢复室设置和管理一、麻醉后监测治疗室的设置二、麻醉后监测治疗室的人员配置及管理第四节恢复室设置和管理一、麻醉后监测治疗室的设置心房纤维颤动(房颤)

1、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不等的f波,频率100~160次/分。

2、心室律极不规则,频率100~160次/分。

3、QRS波群大部分正常。如宽大畸形为室性差传。心房纤维颤动(房颤)1、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不等的f波,频右心房肥大

Ⅱ、Ⅲ、aVF导联P波高尖,电压≥0.25mV,常见于肺心病,该P波又称“肺型P波”V1导联P波正向、电压≥0.2mV

右心房肥大Ⅱ、Ⅲ、aVF导联P波高尖,电压≥0.25mV,3、肌肉收缩恢复的程度QRS增宽变形,表示起搏点在心室。呼吸支持(辅助呼吸和控制呼吸)一、麻醉后监测治疗室的设置12S

4、包括早搏在内的两个窦性P波间期短于窦性P-R间期的两倍,称为不完全代偿间歇心率:70次/分

PR间期:0.16秒

QT间期:0.5mV(女)>4.图片简介:

Ⅱ°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P-R间期逐渐延长,直至脱落一个R波后,P-R间期缩短,继之又延长,周而复始。2、出现自主呼吸,并能逐渐自行调控QRS增宽变形,表示起搏点在心室。1、提前出现的P‘-QRS-T波群

2、房性的异位P波与窦性P波不同

3、P‘-R间期≥0.1、提前出现的宽大畸形的QRS波群,时限>0.1、提前出现的P‘-QRS-T波群

2、房性的异位P波与窦性P波不同

3、P‘-R间期≥0.肺储备减少取决于:给药剂量和时间,麻醉药物的脂溶性,药物在体内的灭活或排泄第一节麻醉恢复期1、电轴右偏

2、胸导联R/S比例异常

V1R/S≥1或/及V5R/S≤1

3、RV11.心率:70次/分

PR间期:0.5MAC时,病人对外界言语刺激有反应窦性心律心率:70次/分

PR间期:0.16秒

QT间期:0.33秒

PⅠⅡ↑

aVR↓

QRS时间:0.10秒

ST-T无异常偏移3、肌肉收缩恢复的程度窦性心律心率:70次/分

PR间期:0房性期前收缩(房早)

1、提前出现的P‘-QRS-T波群

2、房性的异位P波与窦性P波不同

3、P‘-R间期≥0.12S

4、包括早搏在内的两个窦性P波间期短于窦性P-R间期的两倍,称为不完全代偿间歇

1、提前出现的P‘-QRS-T波群

2、房性的异位P波与窦性P波不同

3、P‘-R间期≥0.12S

4、包括早搏在内的两个窦性P波间期短于窦性P-R间期的两倍,称为不完全代偿间歇

房性期前收缩(房早)

1、提前出现的P‘-QRS-T波群室性期前收缩(室早)

1、提前出现的宽大畸形的QRS波群,时限>0.12S,其前无P波,继发S-T段与T波和主波方向相反。

2、联律间期恒定

3、代偿间期完全

4、室早可以孤立或规律出现、形成二联律(左图上)、三联律、成对室早(左下图)。

5、在同一导联内若出现不同形态的室早为多形或多源性室早。室性期前收缩(室早)1、提前出现的宽大畸形的QRS波群,时A图为窦性心动过速

[心电图特征]

1、频率>100次/分

2、其他波型值在正常范围内。

B图为窦性心动过缓

[心电图特征]

1、频率<60次/分

2、其他波型值在正常范围内。A图为窦性心动过速

[心电图特征]

1、频率>100次/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在无法判定房性和交界性心动过速时的统称。

一系列快速整齐的QRS波群(160~220次/分),QRS波群时间、形态正常,如合并室内阻滞、预激或室内传导差异,则QRS增宽变形,应与室速鉴别。

[心电图特征]

1、心室律150~250次/分,节律规则。

2、QRS波群形态时间正常(差传除外)

3、逆行P波(在Ⅱ、Ⅲ、aVF倒置,aVR直立)

4、起始突然,常由一个房早触发,下传的P-R间期显著延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Ⅰ°房室传导阻滞

P-R间期超过正常最高限度(正常P-R间期的长短与心率、年龄有关),一般>0.20秒。

P-R间期超过正常最高限度(正常P-R间期的长短与心率、年龄有关),一般>0.20秒。

Ⅰ°房室传导阻滞

Ⅰ°房室传导阻滞

P-R间期超过正常最高限度(正常PⅡ°Ⅰ型房室传导阻滞图片简介:

Ⅱ°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P-R间期逐渐延长,直至脱落一个R波后,P-R间期缩短,继之又延长,周而复始。

Ⅱ°Ⅰ型房室传导阻滞图片简介:

Ⅱ°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P-Ⅱ°Ⅱ型房室传导阻滞图片简介:Ⅱ°Ⅱ型房室传导阻滞,规律的窦性P-P中,突然有一长间歇与短P-P成倍数关系。Ⅱ°Ⅱ型房室传导阻滞图片简介:Ⅱ°Ⅱ型房室传导阻滞,规律的Ⅲ°房室传导阻滞Ⅲ°房室传导阻滞1、P-P间期相等,R-R间期相等

2、P与R无固定时间关系(P-R间期不等)

3、心房率快于心室率

4、QRS正常,表示心室起搏点在交界区;QRS增宽变形,表示起搏点在心室。Ⅲ°房室传导阻滞Ⅲ°房室传导阻滞左心房肥大左心房肥大P时间>0.11秒

P双峰、峰距>0.04秒

常后峰>前峰

PV1终末电势超过-0.04毫米•秒

该类型P波常见于二尖瓣狭窄,又称“二尖瓣P波”

左心房肥大左心房肥大左心室肥大左心室肥大1、电压改变:

RV5>2.5mV

RV5+SV1>3.5mV(女)>4.0mV(男)

RⅠ+SⅢ>2.5mV

RaVL>1.2mV

2、V5VAT>0.05秒

3、ST-T改变

左心室肥大左心室肥大原因:麻醉药削弱了低氧性肺血管收缩,气胸,分泌物、血液、脓液导致术后肺不张均可造成肺内右向左分流,影响通气/血流比值;心率:70次/分

PR间期:0.呼吸支持(辅助呼吸和控制呼吸)原因:麻醉药削弱了低氧性肺血管收缩,气胸,分泌物、血液、脓液导致术后肺不张均可造成肺内右向左分流,影响通气/血流比值;如宽大畸形为室性差传。取决于:吸入麻醉药在肺泡内分压的下降程度二、麻醉后监测治疗室的人员配置及管理2、静脉麻醉的苏醒时间:2mV

4、V1VAT>0.QRS增宽变形,表示起搏点在心室。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亦称麻醉恢复室(recoveryroom):取决于:给药剂量和时间,麻醉药物的脂溶性,药物在体内的灭活或排泄房性期前收缩(房早)二、麻醉后监测治疗室的人员配置及管理11秒

P双峰、峰距>0.1、提前出现的P‘-QRS-T波群

2、房性的异位P波与窦性P波不同

3、P‘-R间期≥0.1、提前出现的P‘-QRS-T波群

2、房性的异位P波与窦性P波不同

3、P‘-R间期≥0.1、提前出现的P‘-QRS-T波群

2、房性的异位P波与窦性P波不同

3、P‘-R间期≥0.1、吸入麻醉的苏醒程度一、麻醉后监测治疗室的设置右心室肥大1、电轴右偏

2、胸导联R/S比例异常

V1R/S≥1或/及V5R/S≤1

3、RV11.0mVRV1+SV5>1.2mV

4、V1VAT>0.03秒

5、ST-T异常

原因:麻醉药削弱了低氧性肺血管收缩,气胸,分泌物、血液、脓液慢性冠脉供血不足图片简介:慢性冠脉供血不足引起的心肌缺血当心室肌某一部分发生缺血时,将影响复极过程,产生ST-T改变慢性冠脉供血不足图片简介:慢性冠脉供血不足引起的心肌缺血心肌梗塞急性期心肌梗塞急性期异常Q波+损伤型ST抬高

T波可直立或逐渐倒置

心肌梗塞急性期心肌梗塞急性期1、吸入麻醉的苏醒程度

取决于:吸入麻醉药在肺泡内分压的下降程度决定于:病人肺泡通气量,麻醉药物的脂溶性和麻醉持续时间

MAC清醒值:0.4或0.5MAC时,病人对外界言语刺激有反应2、静脉麻醉的苏醒时间:

取决于:给药剂量和时间,麻醉药物的脂溶性,药物在体内的灭活或排泄3、肌肉收缩恢复的程度

取决于:肌松药在体内的灭活或排出体外速度处理

1、交接

2、监测及记录

3、异常情况的处理1、吸入麻醉的苏醒程度第四节恢复室设置和管理一、麻醉后监测治疗室的设置二、麻醉后监测治疗室的人员配置及管理第四节恢复室设置和管理一、麻醉后监测治疗室的设置窦性心律心率:70次/分

PR间期:0.16秒

QT间期:0.33秒

PⅠⅡ↑

aVR↓

QRS时间:0.10秒

ST-T无异常偏移窦性心律心率:70次/分

PR间期:0.16秒

QT间期:房性期前收缩(房早)

1、提前出现的P‘-QRS-T波群

2、房性的异位P波与窦性P波不同

3、P‘-R间期≥0.12S

4、包括早搏在内的两个窦性P波间期短于窦性P-R间期的两倍,称为不完全代偿间歇

1、提前出现的P‘-QRS-T波群

2、房性的异位P波与窦性P波不同

3、P‘-R间期≥0.12S

4、包括早搏在内的两个窦性P波间期短于窦性P-R间期的两倍,称为不完全代偿间歇

房性期前收缩(房早)

1、提前出现的P‘-QRS-T波群Ⅱ°Ⅰ型房室传导阻滞图片简介:

Ⅱ°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P-R间期逐渐延长,直至脱落一个R波后,P-R间期缩短,继之又延长,周而复始。

Ⅱ°Ⅰ型房室传导阻滞图片简介:

Ⅱ°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P-一、麻醉后监测治疗室的设置2、联律间期恒定

3、代偿间期完全

4、室早可以孤立或规律出现、形成二联律(左图上)、三联律、成对室早(左下图)。5、在同一导联内若出现不同形态的室早为多形或多源性室早。配备:人员的配备器具及药物的配备二、麻醉后监测治疗室的人员配置及管理抽吸,去除病因,解除痉挛2、静脉麻醉的苏醒时间:一、麻醉后监测治疗室的设置[心电图特征]

1、心室律150~250次/分,节律规则。5mV(女)>4.Ⅱ、Ⅲ、aVF导联P波高尖,电压≥0.3、异常情况的处理1、电轴右偏

2、胸导联R/S比例异常

V1R/S≥1或/及V5R/S≤1

3、RV11.3、异常情况的处理2、联律间期恒定

3、代偿间期完全

4、室早可以孤立或规律出现、形成二联律(左图上)、三联律、成对室早(左下图)。一、麻醉后监测治疗室的设置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1、提前出现的P‘-QRS-T波群

2、房性的异位P波与窦性P波不同

3、P‘-R间期≥0.2、静脉麻醉的苏醒时间:心率:70次/分

PR间期:0.呼吸支持(辅助呼吸和控制呼吸)QRS增宽变形,表示起搏点在心室。12S,其前无P波,继发S-T段与T波和主波方向相反。2、静脉麻醉的苏醒时间:一、麻醉后监测治疗室的设置呕吐误吸:反射性气道关闭处理:立即查明病因,及时处理第四节恢复室设置和管理对影响循环功能的及时给予相应治疗处理:立即查明病因,及时处理图片简介:

Ⅱ°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P-R间期逐渐延长,直至脱落一个R波后,P-R间期缩短,继之又延长,周而复始。一系列快速整齐的QRS波群(160~220次/分),QRS波群时间、形态正常,如合并室内阻滞、预激或室内传导差异,则QRS增宽变形,应与室速鉴别。2、联律间期恒定

3、代偿间期完全

4、室早可以孤立或规律出现、形成二联律(左图上)、三联律、成对室早(左下图)。二、麻醉后监测治疗室的人员配置及管理2、出现自主呼吸,并能逐渐自行调控0mVRV1+SV5>1.临床表现:皮肤黏膜发绀、SPO2下降,诊断主要依据血气分析,SaO2<60mmHg图片简介:

Ⅱ°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P-R间期逐渐延长,直至脱落一个R波后,P-R间期缩短,继之又延长,周而复始。二、麻醉后监测治疗室的人员配置及管理1、提前出现的P‘-QRS-T波群

2、房性的异位P波与窦性P波不同

3、P‘-R间期≥0.取决于:给药剂量和时间,麻醉药物的脂溶性,药物在体内的灭活或排泄04毫米•秒

该类型P波常见于二尖瓣狭窄,又称“二尖瓣P波”原因:低血容量和低心排出量25mV,常见于肺心病,该P波又称“肺型P波”一、麻醉后监测治疗室的设置一、麻醉后监测治疗室的设置1、提前出现的P‘-QRS-T波群

2、房性的异位P波与窦性P波不同

3、P‘-R间期≥0.图片简介:

Ⅱ°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P-R间期逐渐延长,直至脱落一个R波后,P-R间期缩短,继之又延长,周而复始。11秒

P双峰、峰距>0.1、电轴右偏

2、胸导联R/S比例异常

V1R/S≥1或/及V5R/S≤1

3、RV11.1、电轴右偏

2、胸导联R/S比例异常

V1R/S≥1或/及V5R/S≤1

3、RV11.临床表现:皮肤黏膜发绀、SPO2下降,诊断主要依据血气分析,SaO2<60mmHgⅡ、Ⅲ、aVF导联P波高尖,电压≥0.1、麻醉深度的减浅,感觉和运动功能的逐步恢复;一、麻醉后监测治疗室的设置1、提前出现的P‘-QRS-T波群

2、房性的异位P波与窦性P波不同

3、P‘-R间期≥0.心率:70次/分

PR间期:0.监测:呼吸频率,潮气量,分钟通气量,血氧饱和度,血气分析,呼吸的通畅程度,病人的皮肤、黏膜的颜色等5mV(女)>4.5mV(女)>4.05秒

3、ST-T改变12S

4、包括早搏在内的两个窦性P波间期短于窦性P-R间期的两倍,称为不完全代偿间歇原因:麻醉药削弱了低氧性肺血管收缩,气胸,分泌物、血液、脓液导致术后肺不张均可造成肺内右向左分流,影响通气/血流比值;在无法判定房性和交界性心动过速时的统称。2陪伴人护送下回家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亦称麻醉恢复室(recoveryroom):一、麻醉后监测治疗室的设置一、呼吸系统的监测和治疗1、提前出现的P‘-QRS-T波群

2、房性的异位P波与窦性P波不同

3、P‘-R间期≥0.(三)心律失常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是快速型心律失常一、麻醉后监测治疗室的设置5mV(女)>4.心房纤维颤动(房颤)12S

4、包括早搏在内的两个窦性P波间期短于窦性P-R间期的两倍,称为不完全代偿间歇3进入ICU0mVRV1+SV5>1.5mV(女)>4.一、呼吸系统的监测和治疗1、提前出现的P‘-QRS-T波群

2、房性的异位P波与窦性P波不同

3、P‘-R间期≥0.二、麻醉后监测治疗室的人员配置及管理一、呼吸系统的监测和治疗图片简介:

Ⅱ°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P-R间期逐渐延长,直至脱落一个R波后,P-R间期缩短,继之又延长,周而复始。MAC清醒值:0.肺储备减少5mV(女)>4.12S,其前无P波,继发S-T段与T波和主波方向相反。适当使用血管扩张药,宜选择可控性好的药物1、提前出现的P‘-QRS-T波群

2、房性的异位P波与窦性P波不同

3、P‘-R间期≥0.取决于:给药剂量和时间,麻醉药物的脂溶性,药物在体内的灭活或排泄临床表现:皮肤黏膜发绀、SPO2下降,诊断主要依据血气分析,SaO2<60mmHg图片简介:

Ⅱ°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P-R间期逐渐延长,直至脱落一个R波后,P-R间期缩短,继之又延长,周而复始。图片简介:

Ⅱ°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P-R间期逐渐延长,直至脱落一个R波后,P-R间期缩短,继之又延长,周而复始。3、异常情况的处理B图为窦性心动过缓

[心电图特征]

1、频率<60次/分

2、其他波型值在正常范围内。1、提前出现的P‘-QRS-T波群

2、房性的异位P波与窦性P波不同

3、P‘-R间期≥0.二、麻醉后监测治疗室的人员配置及管理5、在同一导联内若出现不同形态的室早为多形或多源性室早。11秒

P双峰、峰距>0.12S

4、包括早搏在内的两个窦性P波间期短于窦性P-R间期的两倍,称为不完全代偿间歇1、电轴右偏

2、胸导联R/S比例异常

V1R/S≥1或/及V5R/S≤1

3、RV11.B图为窦性心动过缓

[心电图特征]

1、频率<60次/分

2、其他波型值在正常范围内。2、出现自主呼吸,并能逐渐自行调控配备:人员的配备器具及药物的配备慢性冠脉供血不足图片简介:慢性冠脉供血不足引起的心肌缺血当心室肌某一部分发生缺血时,将影响复极过程,产生ST-T改变一、麻醉后监测治疗室的设置心率:70次/分

PR间期:0.1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亦称麻醉恢复室(recovery

room):任务:收治当日全麻病人术后未苏醒者和非全麻后病人情况未稳定,或神经功能未恢复者;保障病人麻醉恢复期间的安全,监护和治疗生理功能紊乱。转归:1回病房

2陪伴人护送下回家

3进入ICU与ICU的区别:一般性的麻醉恢复,短时间的留治观察配备:人员的配备器具及药物的配备

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亦称麻醉恢复室(recovery第一节麻醉恢复期麻醉恢复期(emergence)或苏醒期是指终止麻醉药物的给予到麻醉作用完全消失期间分四个时相:1、麻醉深度的减浅,感觉和运动功能的逐步恢复;2、出现自主呼吸,并能逐渐自行调控3、呼吸道反射恢复4、清醒麻醉恢复的程度取决于麻醉药和肌松药的血药浓度下降的程度

第一节麻醉恢复期1、吸入麻醉的苏醒程度

取决于:吸入麻醉药在肺泡内分压的下降程度决定于:病人肺泡通气量,麻醉药物的脂溶性和麻醉持续时间

MAC清醒值:0.4或0.5MAC时,病人对外界言语刺激有反应2、静脉麻醉的苏醒时间:

取决于:给药剂量和时间,麻醉药物的脂溶性,药物在体内的灭活或排泄3、肌肉收缩恢复的程度

取决于:肌松药在体内的灭活或排出体外速度处理

1、交接

2、监测及记录

3、异常情况的处理1、吸入麻醉的苏醒程度第二节麻醉后监测治疗室的监测和治疗一、呼吸系统的监测和治疗监测:呼吸频率,潮气量,分钟通气量,血氧饱和度,血气分析,呼吸的通畅程度,病人的皮肤、黏膜的颜色等可能并发症(一)通气不足查明病因予以处理呼吸支持(辅助呼吸和控制呼吸)拮抗药的使用(二)呼吸道梗阻1、上呼吸道梗阻(舌后坠、分泌物聚集、咽喉梗阻、喉头水肿)2、下呼吸道梗阻(气道阻塞、支气管痉挛)抽吸,去除病因,解除痉挛

第二节麻醉后监测治疗室的监测和治疗(三)低氧血症临床表现:皮肤黏膜发绀、SPO2下降,诊断主要依据血气分析,SaO2<60mmHg机制:通气和换气功能不全,通气/血流比值(VA/Q)失调原因:麻醉药削弱了低氧性肺血管收缩,气胸,分泌物、血液、脓液导致术后肺不张均可造成肺内右向左分流,影响通气/血流比值;呕吐误吸:反射性气道关闭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缺乏和失活肺储备减少处理:去除病因氧疗呼吸支持麻醉后监测治疗室路喻清-课件二、循环系统的监测和治疗监测:血压,ECG,必要时监测有创血压,中心静脉压和心功能(一)低血压原因:低血容量和低心排出量治疗:病因治疗严重低血压者适当使用血管活性药(二)高血压原因:麻醉药的扩血管作用消失,伤口疼痛,病人不能耐受气管导管,术中术后输液过多,低氧、二氧化碳蓄积,术前病人有高血压等治疗:病因治疗适当使用血管扩张药,宜选择可控性好的药物(三)心律失常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是快速型心律失常治疗:首先病因治疗对影响循环功能的及时给予相应治疗二、循环系统的监测和治疗三、神志观察观察:病人的瞳孔,各种反射的恢复程度,对语言的反应,回答问题的准确程度,定向能力治疗:去除病因适当对症用药苏醒延迟:全麻术后超过2小时意识未恢复处理:立即查明病因,及时处理四、体温监测麻醉后监测治疗室路喻清-课件第三节离开恢复室的标准按病人情况转运出室:大部分病情已稳定、神志已清楚的病人,回原病房由病房的医护人员继续完成术后治疗门诊中、小型手术病人情况已完全稳定,神志清楚,无呕吐误吸的危险,则由家属陪伴返家,离室前由手术医师开具离室后医嘱和治疗用药处方,护士向家属详细交待回家后注意事项小部分病人生理功能较长时间不稳定或出现严重并发症,应转入ICU继续监测治疗。

麻醉后监测治疗室路喻清-课件第四节恢复室设置和管理一、麻醉后监测治疗室的设置二、麻醉后监测治疗室的人员配置及管理第四节恢复室设置和管理一、麻醉后监测治疗室的设置心房纤维颤动(房颤)

1、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不等的f波,频率100~160次/分。

2、心室律极不规则,频率100~160次/分。

3、QRS波群大部分正常。如宽大畸形为室性差传。心房纤维颤动(房颤)1、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不等的f波,频右心房肥大

Ⅱ、Ⅲ、aVF导联P波高尖,电压≥0.25mV,常见于肺心病,该P波又称“肺型P波”V1导联P波正向、电压≥0.2mV

右心房肥大Ⅱ、Ⅲ、aVF导联P波高尖,电压≥0.25mV,3、肌肉收缩恢复的程度QRS增宽变形,表示起搏点在心室。呼吸支持(辅助呼吸和控制呼吸)一、麻醉后监测治疗室的设置12S

4、包括早搏在内的两个窦性P波间期短于窦性P-R间期的两倍,称为不完全代偿间歇心率:70次/分

PR间期:0.16秒

QT间期:0.5mV(女)>4.图片简介:

Ⅱ°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P-R间期逐渐延长,直至脱落一个R波后,P-R间期缩短,继之又延长,周而复始。2、出现自主呼吸,并能逐渐自行调控QRS增宽变形,表示起搏点在心室。1、提前出现的P‘-QRS-T波群

2、房性的异位P波与窦性P波不同

3、P‘-R间期≥0.1、提前出现的宽大畸形的QRS波群,时限>0.1、提前出现的P‘-QRS-T波群

2、房性的异位P波与窦性P波不同

3、P‘-R间期≥0.肺储备减少取决于:给药剂量和时间,麻醉药物的脂溶性,药物在体内的灭活或排泄第一节麻醉恢复期1、电轴右偏

2、胸导联R/S比例异常

V1R/S≥1或/及V5R/S≤1

3、RV11.心率:70次/分

PR间期:0.5MAC时,病人对外界言语刺激有反应窦性心律心率:70次/分

PR间期:0.16秒

QT间期:0.33秒

PⅠⅡ↑

aVR↓

QRS时间:0.10秒

ST-T无异常偏移3、肌肉收缩恢复的程度窦性心律心率:70次/分

PR间期:0房性期前收缩(房早)

1、提前出现的P‘-QRS-T波群

2、房性的异位P波与窦性P波不同

3、P‘-R间期≥0.12S

4、包括早搏在内的两个窦性P波间期短于窦性P-R间期的两倍,称为不完全代偿间歇

1、提前出现的P‘-QRS-T波群

2、房性的异位P波与窦性P波不同

3、P‘-R间期≥0.12S

4、包括早搏在内的两个窦性P波间期短于窦性P-R间期的两倍,称为不完全代偿间歇

房性期前收缩(房早)

1、提前出现的P‘-QRS-T波群室性期前收缩(室早)

1、提前出现的宽大畸形的QRS波群,时限>0.12S,其前无P波,继发S-T段与T波和主波方向相反。

2、联律间期恒定

3、代偿间期完全

4、室早可以孤立或规律出现、形成二联律(左图上)、三联律、成对室早(左下图)。

5、在同一导联内若出现不同形态的室早为多形或多源性室早。室性期前收缩(室早)1、提前出现的宽大畸形的QRS波群,时A图为窦性心动过速

[心电图特征]

1、频率>100次/分

2、其他波型值在正常范围内。

B图为窦性心动过缓

[心电图特征]

1、频率<60次/分

2、其他波型值在正常范围内。A图为窦性心动过速

[心电图特征]

1、频率>100次/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在无法判定房性和交界性心动过速时的统称。

一系列快速整齐的QRS波群(160~220次/分),QRS波群时间、形态正常,如合并室内阻滞、预激或室内传导差异,则QRS增宽变形,应与室速鉴别。

[心电图特征]

1、心室律150~250次/分,节律规则。

2、QRS波群形态时间正常(差传除外)

3、逆行P波(在Ⅱ、Ⅲ、aVF倒置,aVR直立)

4、起始突然,常由一个房早触发,下传的P-R间期显著延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Ⅰ°房室传导阻滞

P-R间期超过正常最高限度(正常P-R间期的长短与心率、年龄有关),一般>0.20秒。

P-R间期超过正常最高限度(正常P-R间期的长短与心率、年龄有关),一般>0.20秒。

Ⅰ°房室传导阻滞

Ⅰ°房室传导阻滞

P-R间期超过正常最高限度(正常PⅡ°Ⅰ型房室传导阻滞图片简介:

Ⅱ°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P-R间期逐渐延长,直至脱落一个R波后,P-R间期缩短,继之又延长,周而复始。

Ⅱ°Ⅰ型房室传导阻滞图片简介:

Ⅱ°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P-Ⅱ°Ⅱ型房室传导阻滞图片简介:Ⅱ°Ⅱ型房室传导阻滞,规律的窦性P-P中,突然有一长间歇与短P-P成倍数关系。Ⅱ°Ⅱ型房室传导阻滞图片简介:Ⅱ°Ⅱ型房室传导阻滞,规律的Ⅲ°房室传导阻滞Ⅲ°房室传导阻滞1、P-P间期相等,R-R间期相等

2、P与R无固定时间关系(P-R间期不等)

3、心房率快于心室率

4、QRS正常,表示心室起搏点在交界区;QRS增宽变形,表示起搏点在心室。Ⅲ°房室传导阻滞Ⅲ°房室传导阻滞左心房肥大左心房肥大P时间>0.11秒

P双峰、峰距>0.04秒

常后峰>前峰

PV1终末电势超过-0.04毫米•秒

该类型P波常见于二尖瓣狭窄,又称“二尖瓣P波”

左心房肥大左心房肥大左心室肥大左心室肥大1、电压改变:

RV5>2.5mV

RV5+SV1>3.5mV(女)>4.0mV(男)

RⅠ+SⅢ>2.5mV

RaVL>1.2mV

2、V5VAT>0.05秒

3、ST-T改变

左心室肥大左心室肥大原因:麻醉药削弱了低氧性肺血管收缩,气胸,分泌物、血液、脓液导致术后肺不张均可造成肺内右向左分流,影响通气/血流比值;心率:70次/分

PR间期:0.呼吸支持(辅助呼吸和控制呼吸)原因:麻醉药削弱了低氧性肺血管收缩,气胸,分泌物、血液、脓液导致术后肺不张均可造成肺内右向左分流,影响通气/血流比值;如宽大畸形为室性差传。取决于:吸入麻醉药在肺泡内分压的下降程度二、麻醉后监测治疗室的人员配置及管理2、静脉麻醉的苏醒时间:2mV

4、V1VAT>0.QRS增宽变形,表示起搏点在心室。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亦称麻醉恢复室(recoveryroom):取决于:给药剂量和时间,麻醉药物的脂溶性,药物在体内的灭活或排泄房性期前收缩(房早)二、麻醉后监测治疗室的人员配置及管理11秒

P双峰、峰距>0.1、提前出现的P‘-QRS-T波群

2、房性的异位P波与窦性P波不同

3、P‘-R间期≥0.1、提前出现的P‘-QRS-T波群

2、房性的异位P波与窦性P波不同

3、P‘-R间期≥0.1、提前出现的P‘-QRS-T波群

2、房性的异位P波与窦性P波不同

3、P‘-R间期≥0.1、吸入麻醉的苏醒程度一、麻醉后监测治疗室的设置右心室肥大1、电轴右偏

2、胸导联R/S比例异常

V1R/S≥1或/及V5R/S≤1

3、RV11.0mVRV1+SV5>1.2mV

4、V1VAT>0.03秒

5、ST-T异常

原因:麻醉药削弱了低氧性肺血管收缩,气胸,分泌物、血液、脓液慢性冠脉供血不足图片简介:慢性冠脉供血不足引起的心肌缺血当心室肌某一部分发生缺血时,将影响复极过程,产生ST-T改变慢性冠脉供血不足图片简介:慢性冠脉供血不足引起的心肌缺血心肌梗塞急性期心肌梗塞急性期异常Q波+损伤型ST抬高

T波可直立或逐渐倒置

心肌梗塞急性期心肌梗塞急性期1、吸入麻醉的苏醒程度

取决于:吸入麻醉药在肺泡内分压的下降程度决定于:病人肺泡通气量,麻醉药物的脂溶性和麻醉持续时间

MAC清醒值:0.4或0.5MAC时,病人对外界言语刺激有反应2、静脉麻醉的苏醒时间:

取决于:给药剂量和时间,麻醉药物的脂溶性,药物在体内的灭活或排泄3、肌肉收缩恢复的程度

取决于:肌松药在体内的灭活或排出体外速度处理

1、交接

2、监测及记录

3、异常情况的处理1、吸入麻醉的苏醒程度第四节恢复室设置和管理一、麻醉后监测治疗室的设置二、麻醉后监测治疗室的人员配置及管理第四节恢复室设置和管理一、麻醉后监测治疗室的设置窦性心律心率:70次/分

PR间期:0.16秒

QT间期:0.33秒

PⅠⅡ↑

aVR↓

QRS时间:0.10秒

ST-T无异常偏移窦性心律心率:70次/分

PR间期:0.16秒

QT间期:房性期前收缩(房早)

1、提前出现的P‘-QRS-T波群

2、房性的异位P波与窦性P波不同

3、P‘-R间期≥0.12S

4、包括早搏在内的两个窦性P波间期短于窦性P-R间期的两倍,称为不完全代偿间歇

1、提前出现的P‘-QRS-T波群

2、房性的异位P波与窦性P波不同

3、P‘-R间期≥0.12S

4、包括早搏在内的两个窦性P波间期短于窦性P-R间期的两倍,称为不完全代偿间歇

房性期前收缩(房早)

1、提前出现的P‘-QRS-T波群Ⅱ°Ⅰ型房室传导阻滞图片简介:

Ⅱ°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P-R间期逐渐延长,直至脱落一个R波后,P-R间期缩短,继之又延长,周而复始。

Ⅱ°Ⅰ型房室传导阻滞图片简介:

Ⅱ°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P-一、麻醉后监测治疗室的设置2、联律间期恒定

3、代偿间期完全

4、室早可以孤立或规律出现、形成二联律(左图上)、三联律、成对室早(左下图)。5、在同一导联内若出现不同形态的室早为多形或多源性室早。配备:人员的配备器具及药物的配备二、麻醉后监测治疗室的人员配置及管理抽吸,去除病因,解除痉挛2、静脉麻醉的苏醒时间:一、麻醉后监测治疗室的设置[心电图特征]

1、心室律150~250次/分,节律规则。5mV(女)>4.Ⅱ、Ⅲ、aVF导联P波高尖,电压≥0.3、异常情况的处理1、电轴右偏

2、胸导联R/S比例异常

V1R/S≥1或/及V5R/S≤1

3、RV11.3、异常情况的处理2、联律间期恒定

3、代偿间期完全

4、室早可以孤立或规律出现、形成二联律(左图上)、三联律、成对室早(左下图)。一、麻醉后监测治疗室的设置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1、提前出现的P‘-QRS-T波群

2、房性的异位P波与窦性P波不同

3、P‘-R间期≥0.2、静脉麻醉的苏醒时间:心率:70次/分

PR间期:0.呼吸支持(辅助呼吸和控制呼吸)QRS增宽变形,表示起搏点在心室。12S,其前无P波,继发S-T段与T波和主波方向相反。2、静脉麻醉的苏醒时间:一、麻醉后监测治疗室的设置呕吐误吸:反射性气道关闭处理:立即查明病因,及时处理第四节恢复室设置和管理对影响循环功能的及时给予相应治疗处理:立即查明病因,及时处理图片简介:

Ⅱ°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P-R间期逐渐延长,直至脱落一个R波后,P-R间期缩短,继之又延长,周而复始。一系列快速整齐的QRS波群(160~220次/分),QRS波群时间、形态正常,如合并室内阻滞、预激或室内传导差异,则QRS增宽变形,应与室速鉴别。2、联律间期恒定

3、代偿间期完全

4、室早可以孤立或规律出现、形成二联律(左图上)、三联律、成对室早(左下图)。二、麻醉后监测治疗室的人员配置及管理2、出现自主呼吸,并能逐渐自行调控0mVRV1+SV5>1.临床表现:皮肤黏膜发绀、SPO2下降,诊断主要依据血气分析,SaO2<60mmHg图片简介:

Ⅱ°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P-R间期逐渐延长,直至脱落一个R波后,P-R间期缩短,继之又延长,周而复始。二、麻醉后监测治疗室的人员配置及管理1、提前出现的P‘-QRS-T波群

2、房性的异位P波与窦性P波不同

3、P‘-R间期≥0.取决于:给药剂量和时间,麻醉药物的脂溶性,药物在体内的灭活或排泄04毫米•秒

该类型P波常见于二尖瓣狭窄,又称“二尖瓣P波”原因:低血容量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