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心肺复苏课件_第1页
中西医结合心肺复苏课件_第2页
中西医结合心肺复苏课件_第3页
中西医结合心肺复苏课件_第4页
中西医结合心肺复苏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猝死(心肺复苏)猝死猝者,突然也。死者,丧失活力。《素问.调经论》:“气复返则生,不返则死。”猝死是指各种内外因素导致心之藏真脏器受损,阴阳之气突然离决,气机不能复返,心搏接近停止跳动或刚刚停止跳动而表现为发病疾速,忽然神志散失,寸口、人迎、阴股脉搏动消失,呼吸微弱或绝,全身青紫,瞳仁散大,四肢厥冷等一系列临床病象的危重疾病病因病机中医学认为本病因宗气外泄,心脏藏真逆乱外现,真气耗散,或邪实气机闭阻,升降否隔,气血暴不周流,阴阳偏竭不交,气机离决,神散而成。邪实气闭心脑脏器突破痰瘀、邪毒之邪所闭阻,脑之神机与心脏藏真之气相互对接受阻隔,枢机闭死或失散而致。或痰瘀内闭心脉,或气逆血冲,逆犯心之神机,均造成心神不内伏,开合之枢机骤止,从而导致心气闭绝,血滞脉阻,神机化灭而成。疾病诊断要点

突发神志丧失,或在一短阵抽搐后神志丧失,呼之不应,不闻气息,面色苍白或灰绀,口唇青紫,或两目正圆,人迎、寸口、阴股脉、趺阳脉搏动消失,虚里搏动消失,身冷如冰诊断与鉴别诊断证候诊断要点

本病急危,以抢救生命为先,而不以辨证为要鉴别诊断要点本病要与厥证相鉴别,厥证有突然神昏,呼之不应,四肢厥冷,但可触及人迎脉、阴股脉搏动,心音存在,心电图可资鉴别急救处理猝死属于急诊中最凶险之病,一旦发现须急救护命为主,采取一切措施,综合救治,迅速就地抢救,旨在恢复患者心跳和呼吸,从而恢复脏腑功能心肺复苏—(CAB)脉搏检查:

●1岁以上触颈动脉,1岁一下肱动脉

●医务人员检查脉搏的时间不应超过10秒,如10秒内没有明确触摸到脉搏,应开始心肺复苏并使用AED(如果有的话)。

心肺复苏—(CAB)判断循环:触摸颈动脉搏动

1、颈动脉位置:气管与颈部胸锁乳突肌之间的沟内。2、方法:一手食指和中指并拢,置于患者气管正中部位,男性可先触及喉结然后向一旁滑移约2-3cm,至胸锁乳突肌内侧缘凹陷处。心肺复苏—(CAB)胸部按压:部位:胸骨下1/3交界处或双乳头与前正中线交界处定位:用手指触到靠近施救者一侧的胸廓肋缘,手指向中线滑动到剑突部位,取剑突上两横指,另一手掌跟置于两横指上方,置胸骨正中,另一只手叠加之上,手指锁住,交叉抬起。

●按压方法:按压时上半身前倾,腕、肘、肩关节伸直,以髋关节为支点,垂直向下用力,借助上半身的重力进行按压。心肺复苏—(CAB)心肺复苏—(CAB)●频率:100次/分→至少100次/分●按压幅度:胸骨下陷4~5cm→至少5cm压下后应让胸廓完全回弹●压下与松开的时间基本相等●按压-通气比值:30:2两手手指跷起(扣在一起)离开胸壁心肺复苏—(CAB)心肺复苏—(CAB)正确错误心肺复苏—(CAB)开放气道:●去除气道内异物:舌根后坠和异物阻塞是造成气道阻塞最常见原因。开放气道应先去除气道内异物。如无颈部创伤,清除口腔中的异物和呕吐物时,可一手按压开下颌,另一手用食指将固体异物钩出,或用指套或手指缠纱布清除口腔中的液体分泌物。●仰头-抬颏法托颌法(外伤时)心肺复苏—(CAB)托颌法将肘部支撑在患者所处的平面上,双手放置在患者头部两侧并握紧下颌角,同时用力向上托起下颌。如果需要进行人工呼吸,则将下颌持续上托,用拇指把口唇分开,用面颊贴紧患者的鼻孔进行口对口呼吸。托颌法因其难以掌握和实施,常常不能有效的开放气道,还可能导致脊髓损伤,因而不建议基础救助者采用。仰头-抬颏法将一手小鱼际置于患者前额部,用力使头部后仰,另一手置于下颏骨骨性部分向上抬颏。使下颌尖、耳垂连线与地面垂直。心肺复苏—(CAB)123心肺复苏—(CAB)心肺复苏—(CAB)重新评价:单人:5个按压/通气周期(约2min)后,再次检查和评价,如仍无循环体征,立即重新进行CPR。双人:一人行胸部按压,另一人保持患者气道通畅,并进行人工通气,同时监测颈动脉搏动,评价按压效果。如果有2名或更多急救者在场,应每2min应更换按压者,避免因劳累降低按压效果。心肺复苏高级生命支持1、改善通气和给氧2、除颤或起搏3、药物治疗

心肺复苏心脏复苏成功后,需要继续维持有效的循环和呼吸,防治脑缺氧和脑水肿,并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防治急性肾衰竭及感染,积极治疗原发病等,给予护脑醒神的清开灵注射液或醒脑静注射液以及益气固脱的参注射液治疗,或配合针刺人中,百会等穴脉,从而转入辨证治疗辨证救治虚证

阴虚,唇干,手足蠕动,语声低微,或神志不清,舌瘦红少苔或短缩,脉细无力证机概要:气血津液耗散,机体失治法:益气救阴处理:方药:生脉散加减,药用人参、麦冬、五味子等,加山萸肉、黄精以增加药力;气滞者,加枳实、当归以行气通脉;瘀血者加丹参、当归以养血活血中成药:生脉注射液辨证救治虚证

阳虚目闭口开,神昏,面色苍白,身凉肢厥,呼之多不应,舌淡或无法见及,脉沉微绝或迟或数证机概要:气机闭阻,心神失养,阳气暴脱治法:回阳固脱处理:方药—通脉四逆汤加减,药用川附片、干姜、炙甘草等,加山萸肉滋阴敛气;寒凝血阻者,加桂枝、当归以加强散寒通脉之力中成药—参附注射液辨证救治实证

面赤,身热,呼吸急促,喉中有痰声,呼之多不应,舌红赤胖大或无法见及,脉洪大证机概要:痰瘀、热毒之邪闭阻,痰瘀毒蒙窍治法:豁痰化瘀解毒,开窍醒神处理:方药—菖蒲郁金汤加减,药用石菖蒲,广郁金,炒山栀,连翘,菊花,滑石,竹叶,牡丹皮,牛蒡子,竹沥,姜汁中成药—醒脑静综合诊疗猝死复苏贵在急速救治心、肺、脑三脏,心主血脉,运行气、血、水、津等以供人体之用;肺主气,使百脉朝肺,推行营卫,布散津液,以供脏腑,经络生理之需;脑为元神之府,神机之源,脑神统领脏腑诸神及肌肤、筋骨、经络、气血、形体胜利活动,为生命活动之中枢综合诊疗复苏后若症见心灵顿失,神明内乱,妄言谵语者,投石氏犀地汤;症见心中动悸,气短胸闷,头晕乏力,心烦不宁,脉见雀啄或釜沸者,急予交泰丸加麦冬、仙鹤草、生地、百合、莲子心、伏神、炒远志。若见脉沉迟或如屋漏,心慌不宁者,急投麻黄附子细辛汤加鹿角胶。症见咳喘胸闷,气短难续,口吐涎沫者,予清宣瘀热汤。调护与预防调护保持气道通畅及氧气供给,保持静脉通路通畅病情监测,密切注意呼吸,脉搏,体温,血压,神志,瞳仁,舌脉,色泽,心电图,血气改变,并做好相应的记录调节水、电解质平衡及脂肪、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平衡,注意预防性护理调节情志,加强饮食,防寒保暖,防止外邪侵入调护与预防预防猝死病人病起顷刻,预后难以预料,当治病于未发之先,定期检查身体,发现心、肺、脑有病则治疗之,平素宜注意控制调整饮食,忌食肥甘厚味及辛辣之品,以防痰浊内生,适当参加保健性运动,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