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化学仪器分析检测技术》教学大纲_第1页
《材料化学仪器分析检测技术》教学大纲_第2页
《材料化学仪器分析检测技术》教学大纲_第3页
《材料化学仪器分析检测技术》教学大纲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仪器分析技术》教学大纲课程英文名TechnologyofInstrumentalAnalysis课程代码G0713Z62学分4总学时64课程类别专业课课程性质必修先修课程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材料性能基础适用专业材料化学开课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课程地位与目标本课程面向材料化学专业大三年级学生开设的专业核心课程,它起到了承接理论和实验知识融合、二者相互检验的关键作用。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当今世界各类分析仪器、分析方法及发展趋势,为今后更深一步地从事科研和生产工作奠定重要基础,面对分析测试任务,可以提出基本解决方案,并了解相关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一)课程地位本课程面向材料化学专业大三年级学生开设的专业核心课程,它起到了承接理论和实验知识融合、二者相互检验验证的关键作用,使学生走向工作岗位之前专业知识的学以致用环节,在课程体系中处于特殊重要的地位。(二)课程目标1.通过仪器分析课程理论部分的教学,使学生对常用仪器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有较深入的了解;并对相关专业理论基础知识部分加固强化2.培养学生正确操作和使用仪器的能力,在实验操作和实验数据的处理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针对具体分析测试任务,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测试方案,为日后从事相关产品质量检测工作或科研工作打下坚实基础二、课程目标达成的途径与方法由于本课程针对本科大三学生,开展大型精密分析仪器的原理及使用技术的教学,难度较大,存在几个难点:仪器昂贵难求,操作复杂,相关理论及原理部分知识还需要花时间讲述,所以本课程采取理论实验教学相同重视,仪器校内外广泛联系使用,与下沙其它高校和企业广泛合作,把这门课上好三、课程目标与相关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课程目标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程度(H、M、L)毕业要求2毕业要求4毕业要求7课程目标1HHM课程目标2HHM课程目标3HHM注:1.支撑强度分别填写H、M或L(其中H表示支撑程度高、M为中等、L为低);四、课程内容及基本要求序号实验项目名称学时基本要求学生任务实验性质实验类别1X-射线衍射法表征NaCl和CuSO4.5H2O的晶体结构6掌握XRD法定性鉴定物质的原理及热分析仪的操作用掌握晶体结构及其XRD图谱解析方法完成理论讲解部分作业,认真预习,写好预习报告及实验报告综合性必做2五水硫酸铜热重分析表征61.了解热重分析仪的结构和工作原理2.掌握利用热重分析仪测试材料热重性能的方法3.掌握热重曲线的分析方法完成理论讲解部分作业,认真预习,写好预习报告及实验报告综合性必做3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铝粉表面形貌8掌握SEM物质表面分析的原理及应用了解SEM与其他材料表面分析方法的异同点完成理论讲解部分作业,认真预习,写好预习报告及实验报告综合性必做4ICP-M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婴幼儿配方奶粉硒含量8掌握ICP-MS的方法原理掌握样品前处理过程步骤及仪器各部件作用及操作方法流程完成理论讲解部分作业,认真预习,写好预习报告及实验报告综合性必做5上转换荧光纳米颗粒标记抗体的合成及其发射光谱的测定81、掌握荧光原理及上转换荧光原理2、熟练荧光仪操作,了解生物免疫荧光标记原理完成理论讲解部分作业,认真预习,写好预习报告及实验报告综合性必做6液相色谱-质谱法(HPLC---MS)检测鱼肉产品中的抗生素磺胺嘧啶、磺胺甲恶唑及恩诺沙星的含量检测8掌握质谱法的原理,了解软电离和硬电离离子化方法了解元素同位素存在在质谱分析中的影响及应用实际分析样品的质谱图能力的提高完成理论讲解部分作业,认真预习,写好预习报告及实验报告综合性必做7甲基紫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定性及定量分析61通过实验熟悉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基本原理、过程通过实验掌握朗伯比尔定律的含义3、通过实验,进一步加深对基础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做到举一反三,了解、这种方法在其他领域应用完成理论讲解部分作业,认真预习,写好预习报告及实验报告综合性必做8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蔬菜中农药毒死蜱残留量81、掌握气质联用的原理及应用2、掌握该方法中不同的试样离子化方法3、培养解决问题和动手能力。完成理论讲解部分作业,认真预习,写好预习报告及实验报告综合性必做9溴化钾压片法测苯甲酸红外吸收光谱6掌握红外吸收光谱法定性定量分析纯物质的原理掌握有机物和无机物中各典型基团的伸缩振动和弯曲振动特征吸收峰比较无机基团和有机基团的红外吸收频率及峰形的差异完成理论讲解部分作业,认真预习,写好预习报告及实验报告综合性必做注:1.实验性质指演示性、验证性、设计性、综合性等;2.实验类别指必做、选做等。五、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考核内容考核方式评定标准(依据)占总成绩比例过程考核实验报告、作业、考勤三者综合评定考勤7次:2*7=14分6次作业:5*6=30分8次实验报告:7*8=56分100%期末考核因平时实验工作量巨大,期末不考核考核类别考查成绩登记方式百分制六、推荐教材与主要参考书(一)推荐教材:《仪器分析实验》叶宪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