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习心得一杨琴华我们处在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我们面临的教育对象是国家与民族的未来,教师惟有不断的自我发展、自我提高、自我完善,才能更好的履行教育这神圣的职责。“做一个现代人必须取得现代的知识,学会现代的技能,感觉现代的问题,并以现代的方法发挥我们的力量。时代在继续不断的前进,我们必得参加在现代生活里面,与时代俱进,才能做一个长久的现代人”,“我们做教师的人,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教师要不断的更新教育理念,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武装头脑;不断的掌握广泛的文化科学知识,更新知识结构;不断的学习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手段提高工作效率;不断的反思总结,在理论的指导下大胆实践、勇于探索,“我们确不能懈怠,不能放松,一定要鞭策自己,努力跑在学生前头引导学生,这是我们应有的责任”。一名教师,应该是教学能手,更是科研先锋,这样的教师,才能可持续发展,才能更好的履行自己的职责。教师应该紧密结合教学实际,立足课堂,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进行积极探究,以形成规律性的认识。一名教师“只有研究和分析事实,才能使教师从平凡的,极其平凡的事物中看出新东西,能够从平凡的、极其平凡的、司空见惯的事物中看出新的方向、新的特征、新的细节,——这是创造性的劳动态度的一个重要条件,也是兴趣,灵感的源泉。”教师只要增强自己的科研意识,把自己的课堂、班级当成自己的“实验室”、“试验田”,并投入精力去做,就一定能使自己变科研的局外人为局内人,变可能性为现实性,实现经验型向科研型的转变。当我们的教师走上了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就会得到教师职业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同时也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展示了新的希望。我认为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是培养自己在教育中智慧性行动的不二法门。网络学习在确定树立教学风格,形成教学思路,预计教学问题的过程中不断丰富自己的认识和能力,积累有意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在情境教学中,根据已有经验对各种可能性进行猜想和假设,教学情境准备的意向框架越周全,即兴发挥就越敏捷,智慧性行动也就越自然、越高效!激情是教育智慧性行动的点金石,没有激情的教师即使再有智慧,再机智,也不能在情境教学中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参与意识。所以,只有通过教师不断的学习,才能展现自身智慧行动能力,表现他的机智和光彩。时代的呼唤,事业的使命,教育的责任,激励着我们长期精心耕耘,终身学习,在教育这方热土上,一位位教师,桃李芬芳,硕果累累,赢得了家长和社会的敬重,这正是教师职业的魅力所在。学习心得二杨琴华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何做一名合格的教师,这是值得我用一生去思考的问题。合格的教师不是终身的。过去是“不进则退”,现在是“慢进则退”,不进将会很快被淘汰,昨天的合格教师,今天不一定合格。只有与时俱进,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不断的学习、探索,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我校教务科组织广大教师进行了为期两天的业务培训,从教学技能的方方面面带来了比较科学的理念,让我受益匪浅。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是教学能手,更是科研先锋,这样的教师,才能可持续发展,才能更好的履行自己的职责。教师应该紧密结合教学实际,立足课堂,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进行积极探究,以形成规律性的认识。一名教师“只有研究和分析事实,才能使教师从平凡的,极其平凡的事物中看出新东西,能够从平凡的、极其平凡的、司空见惯的事物中看出新的方向、新的特征、新的细节,——这是创造性的劳动态度的一个重要条件,也是兴趣,灵感的源泉。”教师只要增强自己的科研意识,把自己的课堂、班级当成自己的“实验室”、“试验田”,并投入精力去做,就一定能使自己变科研的局外人为局内人,变可能性为现实性,实现经验型向科研型的转变。当我们的教师走上了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就会得到教师职业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同时也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展示了新的希望。能够让学生实现有效学习的课,是好课;让大多数甚至让每个学生都能在相当程度上实现有效学习的课,是最好的课;而不能让学生实现有效学习,或不能让大多数学生实现有效学习的课,则是不好的课,是失掉了课堂教学价值的课学习。经过两天的业务学习,确实对今后的课堂教学敲响了警钟,对实际教学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每次上完课,教师在说自己的教学设计时,都明显地表达了全面关注学生的愿望,从各个可能的环节来渗透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发展。但是,在课堂现场实施的时候,教师仍然不自觉地把关注的焦点放在自己身上,这导致了教师在课堂上的紧张和压力。例如,在学生分小组活动时,老师注意到,各个小组的学习进程出现了差异,小组的讨论也非常热烈,他们甚至提出很多的问题。这时,老师的第一个想法可能是:呀,我驾驭不了啦,会不会说我的课堂太乱了,而不是想,学生在做什么,他们的学习进行得怎么样了,他们需要什么,我得想办法帮助他们。如果老师能把关注的焦点放在学生身上,就会忙于深入各个小组的讨论,了解他们的认知情况,从而灵活地组织安排下一个活动,紧张感也将不复存在。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应特别注意关注全体学生。这就意味着以往被忽视的学生群体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每堂课上,都会有一些非常积极的参与者,还会有一些很被动的参与者,或者根本不参与的。专家提出,要特别关注:那些没有参与的学生在干什么。他们是在认真地倾听、思考,还是神游在外,或者在很被动地接受。教师的任务是帮助调动这些学生的积极性,并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如何让更多的学生卷入到活跃的学习活动中来。教师必须做到与时俱进。“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时代的日新月异就是我们面临的第一挑战,教育观念、教学方法、专业知识、业务能力都必须紧随时代车轮,不断地更新、拓展、充实、提高。要勇敢地摈弃旧事物,勇敢地接受新事物。要敏锐地了解新思想,认真地研究新理论,迫切地学习新技术,不断地提升自身素质。大浪淘沙,真金百炼,去除外在约束之后,更需要的是心灵的准绳,这种准绳,对于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职责而言,不能一概而论,但我认为,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有一点是不变的,那就是我们只有将个人的发展与国家、社会、党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树立民族意识、社会意识、责任意识,这样个人才不会迷失方向。而今天,我们要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解和把握其深刻内涵,并贯彻到教学工作中去。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信而有做出自己的贡献,是其先进性的具体体现和要求。学习心得三杨琴华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为祖国的建设与发展培养人才的历史使命。怎样才能不辜负“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一光荣的称号,怎样才能完成党赋予的培养人才的责任,这是每个教师必须认真对待并要用实践作出回答的问题。从教十几年来,我越来越感觉到,好教师首先必须有敬业精神,要毕生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要做到这一点,就应充分认识教师工作的意义,从而深深地热爱教育事业。现代的时代是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国与国的竞争主要体现为综合国力的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靠的是教育,靠的是教师兢兢业业的工作。只有深深地认识这一点,才能激发对教师工作的热爱,也才能把这种爱倾注到对学生的教育中去。“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具体工作在于“传道、授业、解惑”,也就是说教师要通过自身的教学实践,给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懂得、各种事理。这就要求教师应具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来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教师要有崇高的理想,完善的道德情操,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品质,并用它们对学生进行浅够默化的影响和熏陶。这样,才能培养出祖国需要的,全面发展的,能适应竞争形势的有用之才。其次,必须热爱自己的教育对象——学生。教师应该是一位雕塑大师,能将一块坯材,用自己的思想与感情,将它雕塑成一件艺术精品。从本质上看,学生并不存在好与不好之分,“学困生”之所以“落后”,原因在于他们潜能被种种主客观因素所束缚,而未得到充分的释放而已。来自学生自身的主观因素和来自客观的影响。主客观的因素,都会严重束缚学生内在潜能的发挥,都会成为学生健康成长与发展的障碍。正因如此,我们教师对这些所谓的“学困生”,更应加备的关爱与呵护。在他们身上,我们要倾注全部的爱,去发现他们学习上每一点滴的进步,去寻找他们生活中,品德上每一个闪光点,然后运用激励机制,加以充分的肯定和激励,恢复感到温暖,增强自信,从而缩小师生间心灵上的距离,使他们产生“向师性”。这样,才会在他们成长与发展的道路上有一个质的飞跃。第三,一个好教师还必须十分重视“言传”外的“身教”,要以自身的行为去影响学习,真正成为学生的表率使学生从教师身上懂得什么应为之,什么不可为。因此,教师的教学,待人接物,行为举止,一言一行都必须认真、稳重、规范、得体,切不可马虎、轻率、任性、不负责任。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和学生进行经常性的心灵沟通,向学生畅开心灵,既可以向学生谈自己从人生中取得的宝贵经验,也可以向学生坦诚地公开自己的生活教训,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你不仅是良师还是益友。学习心得四杨琴华新课程的发展与变革已越来越显现出多元目标导向下的过程生成性态势,也就是说在宏观与整体上,是以多元目标的达成作为课程开发的基础和核心,围绕课程目标的确立及其实现、评价,制定课程标准、实施方案、编写教材等,而在大量的课程微观甚至一些中观领域,课程的开发任务便是选择并确立活动内容,建立丰富多彩的学习过程,将各种各样的课程资源加工成具有针对性的、学生乐意接受的学习材料。从一定这个意义上说,教师不再是预设课程”跑道”上的行走者,而是课程“跑道”设计的参与者。由此,作为新课程构建实施的关键与核心,迫切需要广大教师的专业角色较之传统的课程文件的忠实执行者迅速向课程的开发者、实践者和验证者转换,就目前课程改革的事实与经验来看,教师的这种角色转换是否彻底到位,将直接影响课程的改革实效。上海市的新一轮课程改革把课程分为基础性、拓展性和探究性课程三个板块,相对说来在后两个板块的构建与实施中,学校和教师比较容易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变“怎么教”为“教什么”。比如,大量富有个性色彩的综合主题活动的开发及其实施,校本化的探究性课程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无不说明教师在这些课程领域焕发出的新鲜活力与创造性。然而,作为学校课程的主体部分,以学科课程为代表的基础性课程的开发,除了按照学科课程标准和既定的课程计划用好新教材,上好课之外,在这一领域学校和广大教师似乎难有更进一步的实质性作为,对于这种跷脚现象,比较直观的解释便是学科课程的内容浓缩了人类几千年智慧的结晶,具有规定性和强制性,再加上各级各类选拔性考试(如中考、高考等)都是根据现有学科标准和内容进行和展开的,事关学生的升学以及将来的前途,谁敢在这一领域无所顾忌轻举妄动因此在学科课程领域,教师自主活动的空间到底有多大底线是什么往往成了大家经常思考的敏感问题。从理想的状况讲,教师是课程变革状态的决定因素,新课程能否体现设计者的最终目的和意图,能否在学生的内心产生影响乃至震撼,充分展现新课程的实质魅力,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在这一进程中,依据课程标准,理应主动承担起课程的开发、实践和验证者的角色,除了在拓展性、探究性等这些所谓的“外围”课程中大显伸手,更应在学科课程改革中有所作为,成为名副其实的深度参与者。当前,课程资源十分丰富,就学科课程而言,既有教育行政部门颁布的课程标准、相应的实施方案以及提供的教材和教学参考等学习材料,又有名目繁多的教学软件、习题集以及网络信息等,再加上各类展示研究活动,这些外在的课程硬资源都必须汇集到教师这个口子并转换为学生学习的主流材料和教师的教学材料,面对浩如烟海的资源,一定程度上讲,课程开发的实质性活动是教学,也是课程开发的微观形态,这其中教师自我开发什么那就是自己基于对课程以及学生充分了解而产生的聪明才智与教学智慧,它的基本承载就是如何看待教材及其使用,即根据自己的目的和需要对教材等课程资源进行积极的加工和开掘。在现有条件下,教师如何成为学科课程资源的自我开发者,在积极的富有创意的自我加工过程中活化课程资源,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这其中既有观念问题,又有策略方法问题,两者相互制约,互为作用。笔者以为,教师要步入课程资源开发的自由王国,并且做到游刃有余,关键可能要解决下面几个问题。第一,确立正确的课程角色意识。在学科课程的改革中,教师是参与其中的关键人物,这是因为任何一门课程的改革甚至构建的成功,都离不开各方力量的密切配合,鼎力相助。在有关教育行政部门的统筹下,由相关的教育和学科专家在广泛的调查研究取得第一手资料的前提下,借鉴吸收来自各方的成功经验,制定出学科课程标准、实施方案、组织力量编制出学科教材及其配套材料,但这些课程资源是否科学,是否可行,教师在加工使用过程中最有发言权,课堂实践是唯一的检验。从这一点来看,教师的地位一点都不“卑微”,他们理应克服课改中的奴化与依赖思想,充分树立和认同自己是这一进程中的开发、实践以及检验者角色,而不仅仅只是课程方案的被动执行者,这是有效地自我开发课程资源的前提。第二,以动态和辨证的眼光看待学科课程的变革。首先,任何一项教育改革(包括学科课程改革),说到底可能更多的是一种纠偏调控行为,就是把那些有意无意的过分强调以致于渐显不合理的思潮和做法及时加以调整,使之回到更加科学、符合现实需要的轨道上来。其次,我们不妨退后几步审视课程变革的历史和走向,在这一流程中,课程教材由于受教学时间、编写者的认识水平和编写周期等因素的制约,多少总是处在有限、片面以及滞后的状态,它需要广大教师在具体的实施中,用大量鲜活的教学事实和由此产生的深刻感受来加以完善。因而,课程的变革是一个不断地追求辨证平衡的动态过程,并不是按照某些指令简单地用“现代”替代“传统”,来一个翻天覆地所谓全新的改革。例如,在目前课改中大力倡导的探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体系中,我们可以隐约看到历史上杜威、布鲁纳、施瓦布、萨其曼等人的影子。在课堂的合作学习中,又常常会感觉到“苏格拉底式”的教学对话。认识并理解到这些,有利于教师减少和消除惧怕心理,把握课程改革的“神”,增强自我开发课程资源的自信和意识,合理地利用自己或他人的成功经验,在较高与开阔的视野上产生开发加工现有学科资源的线索和思路。第三,探索并掌握有效的开发策略。教师有了主动迎对学科课程变革的强烈欲望和动机,随后跟进的是不断地探索有效的开发方法与策略。概括起来主要有这么几条:适度的统整:就是以课程标准为指导,以某一种教材为依据(通常这种教材是被规定使用的),根据学生的现状分析,把握本学科的核心知识——概念原理性的、过程方法性的。多种教材相互比较,从单元到课时,纵向上打破常规,依据需要与可能,将学习内容作合理的前后调整;横向上多种教材相互比较,将相应的教学内容从呈现方式、范例选择、练习巩固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入等角度加以系统设计,采取改编、新编、拓编等手段,构成自己独特的教学思路与方案,充分体现取各家之长优势互补的统整思想。看看那些学科教学方面的“老法师”,哪一位手头上没有几个版本教科书在同时使用而他们教给学生的却是最精华的东西。这恰恰就是教师对课程资源精致化自我开发的写照。所以,具有系统的思考习惯,对教科书持一种健康的批判与开放性态度,也是学科课程变革中教师必备的素质。学习心得五杨琴华二期课改纲要关注把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起来,使信息技术作为资料的使课堂教学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更加拓展,视野更加开阔,用更简捷的方式了解和认识高新技术。可以预言,当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取得突破之际,实施素质教育才得以真正的落实。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把信息技术应用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个偏向,就是把信息技术作为演示工具,把太多的注意力放在单纯事物的演示和知识呈现上,而未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具有数字化的优势,更忽视了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效整合。为此,必须考虑以下问题:编制的教学课件是不是地理学科的基本事实、基本原理、基本技能、基本规律;课件内容的编排和呈现方式是否有利于实现地理教学所规定的目的和要求;是否符合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课件中所体现出的教学思想是否符合启发式教学的原则,是否符合个性化教学的思想,是否能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望,等等。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确实体现以学生为本,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精心设计教学,信息技术的选用体现以学生为本1分析学生特征。现代教育理论对学习者的个性差异是持肯定态度的,而且这些差异本身就是因材施教的源泉。对学生的特征进行分析就是要我出学生的个性差异,运用适当的方法来确定学生关于当前地理知识的原有认识结构、原有认识能力和学习背景等,把它作为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以使设计的教学内容对学生更具有针对性。2确定教学目标和选择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导向,是学习评价的依据。确定教学目标应考虑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社会的需要,二是学习者的特征,三是教学的内容。在确定教学内容时,应考虑:重点和难点是什么利用信息技术整合教学的什么突出特点来解决教学中的这一重点和难点在确定教学内容后,还应进一步根据地理学科的特点,将教学内容分解为许多的知识点,分析这些知识点的知识内容,是属于事物、概念、技能、原理、问题解决等哪一类别,并考虑学习者的特点和社会需要,把知识点的教学目标进一步细化。为了达到传授知识,提高能力的教学目标,地理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并抓住教材加工的两个环节:选择和转换。所谓选择,一是要选择教材中的关键内容,便于以点带面,以线成串;二是要选择能启迪学生思维的良机。所谓转换,就是把现成的教材转换成既有教学内容又有活动步骤的"超文本"。以《德国》一课为例,德国是目前世界上仅次于美、日,经济实力最雄厚的国家之一,在世界政治、经济舞台上,特别是在欧洲国际事务中经常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时,德国在地理位置上的重要性和工业布局上的特色,对学生今后区域地理的学习有借鉴作用。教材本身图片较多,我又大量引入生活中的事例、网上资料进行补充。在设计教学流程时,我将整个章节化为位置、工业、地域文化、首都四大板块,通过多媒体进行展示,重点强调德国地理位置、工业大国,增加了德国工业区的环境治理,产业结构调整等内容。编制课件,利用信息技术的整合读图、讨论、分析、竞赛,实施教学。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寻找还有哪些可供该课教学利用的且有价值的资源如学生课外的生活经验包括家庭的、社区的、教学过程中生成的资源、声像资源等,有些资源是要求教师或学生在课前认真搜集整理的,或是制作的等等,在考虑可供利用的教学资源时,还要特别思考如何对这些教学资源进行多元整合,有效地利用,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在教学过程中与教材资源的互补作用。如上海友好城市汉堡港、德国著名产品、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成立二十周年,德国地名相声等,我在课前安排学生分组收集德国相关资料:历史名人、商标、著名企业,做成PPT文件。安排学生查找大众资料,安排角色扮演,挑选学生表演相声,并要求各组内容相对“保密”,学生课堂展示、表演气氛热烈。二、合理设计教学课件,提高信息技术的利用效率教学课件的开发必须以教学设计理论为指导。这就要求应用系统科学的观点和方法,按照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合理地选择和设计教学媒体信息,并在系统中有机的组合,形成优化的教学结构,才能取得最优的教学效果。(1)合理选择与设计教学媒体在教学中由于多媒体技术可以通过计算机技术把文字、图表、图像、活动影像和声音等多种媒体的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将计算机、录音、录像等技术融为一体,因此,在设计教学软件时,关于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设计,应注意明确原来课堂教学中使用的媒体类型与现有软件中的信息形式的对等关系,根据对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分析的结果和各种媒体信息的特征,选择合适的媒体信息。并把它们作为要素分别安排在不同的信息单元节点中。在实际制作时,考虑教室条件,学生信息技术基础,教学内容,字体大小,图象质量等因素,选择PPT、网站、简单的动画演示等多种形式,都可以构成良好的信息技术整合地理教学的良好范例。(2)将多种信息有机组合,形成优化的教学结构根据系统理论,系统是由要素构成的,要素间的相互联系便形成系统结构,不同的结构会产生不同的功能,因此,在多媒体地理教学课件中,要把多种媒体信息有机组合,以便形成一个合理的教学系统的结构,使他发挥最佳的功能,以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在新教材《德国》一节课前设计中,读德国地图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点过程,简单的在多媒体课件中插入地图,让学生指图,与传统黑板挂图没什么两样,如何体现信息技术的交互性呢我在为学生学习德国地图的过程中,设计了一个FLASH动画,将邻国、河流、运河的名称隐藏,只有学生用鼠标点中地图中正确的位置,这些地理事物的名称才显示出来,这种“点图即填图”的多媒体课件运用,充分体现了现代教学手段——信息技术的优势功能,采用先进技术培养学生读图能力,为学生掌握德国地图提供了方便。学习心得六杨琴华一些老师在课题申报书中会写到,本课题采用行动研究的方法,但之后既没有具体的研究设想,也没有具体的计划。问老师原因,得到的回答是:行动研究的特点不是行动与研究相结合吗我们的工作就是研究,为什么还要有计划呢其实,这是对行动研究的误解。行动研究的确是和教师的工作结合在一起的,在展开的过程中,不规定具体的行动步骤和策略,但既然是研究,事先就需要有个初步的假设和计划,这样才能提高研究效率,拓展研究深度。另一方面,有了研究计划也有利于督促研究者在过程中不断地反思和调节,调节计划,更调节行为。客观地说,行动研究的计划是教师研究之旅的一种指南,制定计划的目的并不是以后要不折不扣地执行,而是通过这样一个环节,希望教师们在进行行动研究时,明确“我要进行的研究是什么”,这就是提出行动研究的设想和制订计划的意义和价值之一。2、怎样的行动研究计划是合适的按照我们的经验和认识,一份比较合适的行动研究计划可能应该包括以下内容:①研究的问题。问题是工作中要解决的问题,也是研究中要解决的问题。行动研究所针对的问题应该比较集中,题目不易过大,关于这一点前面《教师研究的起步》这一章中有详细的说明,这里不再赘述。②研究的设想。设想就是关于怎样解决问题的假设,强调的是在展开的过程中,用怎样的方法将行动与研究结合在一起,使问题得到比较好的解决。对于我们中小学教师来说,更应该将我们的教学与研究联系起来。③过程的规划。需要规划的是行动的过程,以及伴随在一起不可分离的讨论、反思、调节、资料的搜集积累等等研究过程,行动与研究是融为一体的。④研究的大致时间表。由于行动研究中研究与工作改进是同步的,所以研究的时间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可以适当地缩短或延长。⑤怎样进行资料积累、处理等技术性的问题。读到这里,可能老师会提出这样的问题:行动研究中“研究计划”和“行动计划”是什么关系从理论上说,一项研究的行动计划和研究计划应该是分开的,但从老师进行行动研究的实际来看,两者却是结合的。一个大家能比较认同的行动研究计划中有行动,包括实践过程的各个环节;计划中也应该有研究,设想、反思、调节、资料积累等等。只是这样的计划并不是研究一开始就有了,而是老师在行动过程中一点一滴地完善、“建设”起来的。无论是研究还是行动,归根结底要解决教育的实际问题。这里有几个必要的提醒:①当研究的目标和解决实际问题游离时,不是好计划;②当工作目标完全取代研究目标时,行动研究就没有研究只有行动;③计划有大有小,要根据实施的时间长短来加以考虑。(二)不断澄清研究问题虽然教师行动研究中,工作与研究是不可分离的,但毕竟教师工作中面临大量的琐碎的问题,研究要从大量琐碎问题中,提炼出有研究价值的(即这个问题的解决没有非常现成的答案),问题解决的本身会对实践产生关键性影响的,同时又有研究可能的问题。这是一个不断发现和提出问题,又不断澄清问题的过程。提炼出来关键问题后,要以此为中心将工作中的其他问题与它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探索的思路或者说框架。每个教师能找到的问题和能研究的问题是不同的,因为在不同的层面上都存在有价值的问题,在常规化教学下有常规的问题,水平高的教师也善于把“不是问题之处问题化”。任何教师只要处处留心、用心,就会有问题,就能够研究。只是要注意的是,由于教师的行动研究中行动与研究在整个过程中是密不可分的,有时容易混淆行动与研究,因此我们是在思考研究的目标时,还是应该将工作与研究适当地剥离。学习心得七杨琴华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现代化教学工具进入了课堂,为课堂教学带来极大的便利。书法是一门较为抽象、枯燥的学科,运用多媒体进行书法教学可以直观演示,化难为易,使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年龄特征,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一、多媒体在写字知识传授中的运用运用多媒体在写字教学中,能激发学生学习写字的兴趣,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对一些关键笔画、部首及字的结构进行仔细观察、分析、综合,突破难点、重点,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1.电脑显示,教学关键笔画在写字读帖时,首先要让学生仔细观察,寻找关键笔画,了解笔画的特征,即笔画的长短、轻重、粗细、俯仰、斜正、曲直及起笔和收笔的方圆、藏露等。在教学中如能运用多媒体电脑显示,则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表达直观,学生兴趣盎然。例如:在教写“飞”字时,有的我首先在荧屏上打出一个“飞”字,让学生说说哪一笔最难写,有的学生说:“⺄”。于是屏幕上“⺄”由原来的白色变成红色,并且一闪一闪的,学生一看就知道“⺄”是“飞”的重点笔画。然后,在屏幕中打了一个田字格,再把“⺄”放入田字格中,指导学生观察它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尤其在讲到弯钩时,老师打出一只飞翔的小鸟,启迪学生想像小鸟展翅欲飞的样子,使学生明白,把弯钩写得稍有弧度,这样字就显得舒展而有美感。2.投影协助,分析字的间架结构字的笔画、部首只有恰当的组合,才会使字显得端正、美观。在分析字的间架结构时,合理使用投影,通过直观的演示,可使语言难以表达的内容具体化,静止的内容活动化,复杂的内容简单化。例如:左右结构的字有左窄右宽、左右相等等几种:教师如单纯用语言来表达宽窄到多少,是无法讲清楚的。于是我在教“木”字旁字的写法时,把“木”写成不同宽窄的投影片,另外再写一些“寸、对…….”等投影片,让学生在投影机上摆放,给这些“木”字旁找朋友,根据不同的右边部分,配上不同宽窄的“木”字旁,让学生一起来评判怎样相配字才显得更美。学生通过摆放,不仅自己摸索出了“木”字旁字的结构规律,也给其他学生较直观的印象:右边部分笔划多的,“木”字旁应写得宽些;右边部分笔划与“木”旁差不多的,“木”字旁应写得窄些;右边部分笔划少的,“木”字旁的宽窄可与右边部分基本相等。这样,学生在活泼的课堂气氛中轻松地学到了知识。二、多媒体在作业反馈中的运用在写字教学中,作业反馈是尤为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反馈能及时纠正学生书写不正确的地方,找出其错误的原因,并能及时鼓励写得较好的学生,为其他同学树立榜样。传统的反馈方法有两种:一是对个别学生反馈,费时费力,效率较低;二是全班反馈,因学生书写的字小,尤其是硬笔书写,后面学生看不清,效果不好。用多媒体进行反馈,就能大大提高反馈效果。1.纠错写字课上,当学生练习书写时,教师在巡视中可有意识地发现书写不正确的学生作业,通过实物投影仪把这些练习显示出来,让学生评议,指出不正确之处。这样既及时帮助了这些学生,同时也能提高其他学生的书写能力。这种电脑运用的方法在低年级书法教学中尤为适合。通过电脑的直观显示,可以让学生很清楚地看到笔画在田字格中的确切位置,关键笔画的倾斜角度等。2.表扬在写字教学中及时运用实物投影仪反馈学生较好的作业,能起到激励作用,使学生树立进一步提高书写水平的信心,同时也能为其他学生树立榜样。例如,我在教学中发现有位学生写的“菊”字特别漂亮,我就请这位学生当场在实物投影仪上演示,并请他边演示边说说写好这个字的注意点。这位学生很自豪,俨然像位小老师一样边演示边讲解。这样,既表扬了这个学生,又为其他学生树立了榜样。学生练字的积极性更高了,都想争着为大家演示,认真练习书写,水平也就自然提高了。3.直观对比在教学中还可以运用实物投影仪将写得好的和写得差的作业进行对比,找出书写好与不好的原因。也可以将同一学生前后两次练习进行反馈比较,让学生评判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例如:在指导书写“相”字时,有的学生把“相”写成了“木目”,没有写出左高右低的特点。我在黑板上进行纠错后,再让学生练写,有一个学生注意到了这点,写的时候也有所进步。于是我就把这位学生前后两次练习放在实物投影上让全班来评议,哪个字写得好。通过直观反馈,学生能及时发现自己书写错误的地方,并及时纠正,达到了提高书写水平的效果。三、多媒体在写字复习课中的运用复习课一般容量较大,要求学生对近一段所学的书法知识和技能进行强化巩固。教师要在短时间内把一些书写方法分门归类,复习其书写规律,那么就必须依赖于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这样能使教学容量、教学节奏紧凑,达到较好的复习效果。例如:在复习大“口”框字的书写规律时,教师可在实物投影上出示一系列的大“口”框,有相向、相对、相背等多种形式,及各种不同的字心,让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把这些大“口”框与字心,让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把这些大“口”框的书写规律进行评议是否正确,这样复习,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巩固了“大‘口’框的书写方法需根据字心来确定”的书写规律,达到了较好的复习效果。然后,教师再次在实物投影上出示另一些字,让学生进行分类练习,进一步达到强化的效果。可见,在写字课中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合理运用多媒体,能使原本难以理解或枯燥的书法知识,变得易于接受而又形象直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学习心得八杨琴华当今,许多的学校都遭遇着德育工作难以深入和学生入耳不入心的尴尬。经常的情形是,当人们意识到环保问题日益严重时,学校就开设一门环保课程;当中国共产党的生日临近时,学校就组织党的知识的教育。结果往往是学校的课程不断地被打乱,教师和学生也不断地表面应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如何使德育更加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开始成为静安教育学院附校行动研究的课题。张人利校长这样总结道附校几年以来研究的发现,即“学校的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内化学生的思想,改变学生的行为。不同年龄的学生,又具有不同的目标。学校德育必须走向校本,这是由德育的价值取向所决定的。”本文以叙事研究的方式对附校新德育的卓越实践做一描述和点评。一难以忘怀的精彩片段1.课本从有到无在这里,没有所谓的专题教育,不会因为国防教育上面有布置而停下其他的主题专门进行国防教育;在这里,充满着专题教育,一个个鲜活的主题,都来自于学生的实际,来自于生活,环保、国防、禁毒样样不少。德育不仅要解决一个知的问题,而且要解决一个行的问题,实现知行合一。德育课程的内容,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代表国家意志的政治思想教育、法律教育、国防教育等,另一方面是学生的情感道德与价值观等。随着学生的年龄不同,所处时代的不同,学习时间、空间的不同,达成德育目标所需要的载体也各不相同。取消德育课本的真正意义在于从学生的行为与思想着手,来确定德育课程的内容与方法,增强德育的针对性与有效性。2.三个铅笔盒没有了课本,德育课不等于就可以开无轨电车了,不是老师容易上了,而是更难上了,要求更高了。学校根据课程标准来确定教学专题,专题的内容必须充分考虑学生不同年龄段的生理、心理特点,考虑他们的生活经验、考虑他们自身道德发展接受教育的最佳期。以往的教师备课,主要是正确理解观点,概括知识关键,其次是让课堂生动活泼。但如今,教师必须对本课题的学生思想进行摸底,再寻找一个学生比较关心的共同话题切入主题进行讨论,在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敢说的碰撞下,形成主导性观点,在体验与感悟中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行为规范。就拿“艰苦奋斗”这个主题来说,把它作为知识来处理是比较简单的,只要教师告诉什么叫艰苦奋斗,艰苦奋斗的意义,等等。如果作为现实生活中的一个话题,就不是那么简单说教就能解决的。面对学校中普遍存在的名牌潮、攀比风,“艰苦奋斗”教育显得何等重要,但用“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训条来教育,又显得那样苍白。通过对学生课前调查,老师把切入口锁定在学生的文具----铅笔盒上。在课堂上,教师利用来自学生的三个铅笔盒展开讨论。一个是100美元的高级铅笔盒;第二个是100元左右的新铅笔盒;第三个是跟随学生上课多年的铅笔盒。让学生说说铅笔盒的功能,说说更新铅笔盒的理由与不更新的想法,说说铅笔盒背后的故事,谈谈自己的想法与看法,感悟其中的多元价值。一堂课,给学生留下的影响,可能是深刻的也可能是不深刻的,区别就在于是否是他感兴趣的话题,是否让他去切身领悟过,体验过。从知到行是一个复杂的品德形成的心理过程,要经历以情感和意志为中介的内化和外化两次飞跃,这其中只要个体在情感和意志的任何一个环节上出现障碍,飞跃就难以实现。道德目标,只有被学生自己去追求和亲身体验的时候,只有当它们变成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3.大雁已经飞过,天空不留痕迹余秋雨说过一段话,闯一回红灯可以准时上班,而每一次都是反面教育。但在欧洲既使没有车,也没人闯红灯。他曾经问一位老人,为什么不闯,老者说了一句深刻的话:“我不能保证,在对面的窗户里没有孩子的眼睛。”学校的德育,就如同不闯红灯一样,如果光靠新德育课堂也是不够的,在附校,德育是大家每个人的事。曾经有一堂科学课,学生学习过程中生成了一个问题,“兔子的眼睛为什么是红的”,不仅学生答不上来,老师也答不上来,于是出现了好多不同的猜测。此问题一提出来,有一位学生多次举手希望发言,这是班级中一个平时成绩不怎么好,又有点调皮捣蛋的学生,老师开始一直不予理会,直到这位学生坐不住几乎站起来了,老师才不得不让他发言。“兔子的眼睛不是红红的,是透明的,因为我们看到的是兔子的血液。”事后证实,这位学生的发言是正确的。这件事,给同学和上课老师很大的教育,尊重学生,说起来大家都知道,做起来,又往往会有偏差的。也许就那么一点点的不同,你就会让学生体验到不尊重或不公平,你同时也就失去了平等待人的机会。德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共同作用。即使在学校的范围内,德育也绝不仅仅是德育课的任务。在学校里发生的每一件事情都有可能成为德育的资源和契机。优秀的有意识的教师总是善于捕捉这样的契机,能够巧妙地把握契机且采取有效的方法,使学生体验和感悟“正确的价值观”并“做出正确的决策”。“大雁已经飞过,天空不留痕迹。”这也许是德育的最高境界。“我的第一支粉笔”的故事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学习心得九杨琴华我们是教师,都是些普通人,但我们从事着神圣的事业。我们每天面对的是人,我们的学生,他们天真、可爱、充满生命的活力和幻想,他们对我们无限的信任和敬慕。我们付出了爱,得到的是更多的爱。读过《教师人文读本》这本书,感受最深的是爱,对教育,对学生贯穿始终的是爱,最多的爱。读过这本书,经常思考的问题是:如何在人生的大航船上确定自己的位置,是船员还是舵手,是大副还是士兵。每个人在世界上所扮演的角色不同,关键在于定位。冥冥中有双大手在指挥着我,从师范中学习的艺术到工作中教的课好似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但要想教好课不也是一门艺术吗有句话说:“活在当下”。其实,每个人的命运还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虽然从出生到长大,基本是家长在为自己做主。但今后还有漫长的几十年,仍然有自己选择的机会,是选择努力踏实地度过还是空虚而归,全在自己。在学校所学的专业直到现在也拾不起来。工作上的杂事与生活中的事情搅得没有时间,没心情(其实我知道这些都是找借口)。既然经常思考,我想这件事很快会提上我的生活日程的.每看到书上的某一个片段,总在不停地在反思自己,自己在对待学生的态度,对待家人的态度。我慨叹自己太平凡了,平凡得没有一双慧眼,去发现学生的长处与潜力。平凡得没有一双巧手,把学生引领到更加广阔的天地中去。工作几年,能够得到学校领导和家长的肯定,心里自然很高兴,但又觉得自己做得实在是太少了,有点愧对家长的信任,领导的表扬。“公平公正”“爱心”“教师的发展”“教师的专业”等等,新教育为教师提出了那么多的努力方向。所谓坚持,所谓勤奋,所谓的所谓……。教师自身的前进动力,外在的推动力不论怎样,都去做一个问心无愧的教师,努力的教师。在《教师人文读本》中,还收录了古今中外很多名家的各种类型的文章,每一篇都让我有所获益。《学习的革命》一文告诉我:“做教师首先要相信你所有的学生都是天才,你才会认真地教每一个人。”我领悟到,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育不是要改变一个人,而是要帮助一个人。教育的本体性是育人。如何在教育的过程中让一个人具备品德的高尚我想: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不论他为金钱去奋斗还是为理想奋斗,只要是正常的奋斗,正当的争取。在奋斗的过程中不忘父母,不忘时时去帮助别人,他都可以说是品德高尚的人。《教师人文读本》同时也为我们指明了新的教学观。这就是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品德,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在教学中创设使人思考、激励探索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获得知识信息的过程真正成为学生心智发展的过程。与此同时,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者也应成为实践“终身学习”理念的楷模。重视和加强继续教育,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总之,终身学习是我们教师能走在时代前列必不可少的前提。《教师人文读本》给了我很多新的启示,我将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努力向上。最后,让我用徐匡迪先生的一句话来结束此文吧!——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献身;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学习心得十杨琴华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给教师的建议》,我受到了深深感触。的确,这些建议使作为教师的我们有了更明确的方向,给了我们极大的帮助,它就象一盏指路明灯一样。尽管今天的教育形势比之苏霍姆林斯基所写书的年代有了很大的变化,但他的闪光的思想、精练的语言,对今天的教育工作者来说,丝毫不显过时,它仍像一场及时雨,滋润着一颗颗干渴的灵魂。它像与教师面对面一样,针对着教师的苦《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建议:那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他还在书中举了一个例子:一天,一位老教师上了一堂非常精彩的公开课,她的风采吸引了在场的所有老师。当别人问她:“你花了多少时间来准备这节课”时,这位老教师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准备的!”感动之余,我也豁然开朗。我们总在抱怨着时间的流逝如水似箭,可老天总是最公平的,它给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天24小时,问题还是出在疲于应付上,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艺术学校学生停车场租赁协议
- 奥体中心租赁合同
- 风景区建设起重机租赁合同
- 软件开发企业的二手房交易合同
- 美发服务租赁合作合同
- 市政工程招投标策略填空题
- 校园锌钢栏杆安全施工合同
- 电子竞技选手聘用合同律师
- 医疗建筑建造师聘用合同模板
- 光伏医院供电系统安装协议
- 期末复习基础卷(试题)-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 第十章 专题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综合问题 集体备课说课稿模板 -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三册
- 高中数学64数列求和省公开课获奖课件市赛课比赛一等奖课件
- 《基于单片机的送餐机器人定位功能设计》9800字(论文)
- 产品经理100道面试题
- 胡颓子育苗技术规程-地方标准修订说明
- 2024年度施工员(市政工程)专业技能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共四套)
- 2024年金融理财-金融理财师(AFP)考试近5年真题附答案
- 数字资产管理与优化考核试卷
- 2024年内部审计年度工作计划范文(六篇)
- 四川省成都市2021-2022学年物理高一下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