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张拉工程作业指导书_第1页
预应力张拉工程作业指导书_第2页
预应力张拉工程作业指导书_第3页
预应力张拉工程作业指导书_第4页
预应力张拉工程作业指导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预应力张拉工程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适用于XX铁路XX标段制梁场预制T梁的预应力张拉施工工程其作业内容主要包括:钢束制束及穿束、千斤顶的校验、预应力初张拉、终张拉等。2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预制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简支T梁技术条件》TB/T3043-2005《高速铁路预制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TB/T3432-2016《铁路桥涵工程质量验收标准》TB10415-2004《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5-2004《铁路工程预应力筋用夹片式锚具、夹具和连接器》TB/T3193-20163作业准备3.1物机部负责按要求购进原材料,钢绞线、橡胶抽拔管、锚具、夹片等原材料进场时通知试验室。3.2试验室负责原材料检验、张拉设备检验和试件强度的检测,将检测结果以书面形式及时反馈物机部、工管部、安质环保部等,并对张拉班组脱模通知单、预(初)张拉通知单、终张拉通知单;对于无质保单和出厂合格证的产品有权拒绝试验,并报工管部、安质环保部。3.3工管部负责发放有效的施工图纸,明确工序流程和控制参数,进行张拉技术交底和旁站,指导施工。3.4质检工程师负责对工序产品检查,并报请监理工程师检查,工序产品必须经监理工程师签认合格。3.5张拉班组负责按要求配置人员、设备,负责施工机具、机械设备的运行及检修,其中钢筋班组负责制孔,张拉班组负责钢绞线下料、编束、穿束,并按施工图纸及规范要求预施应力。4技术要求4.1采用单束两端同步张拉并左右对称进行、张拉应力与伸长值双控的施工工艺。张拉时,做到“三同心,两同步、三控制”。4.2三同心:预留孔道、锚具、千斤顶三者同心。4.3两同步:两侧同步张拉,同时达到同一荷载值,不同步率不大于5%。4.4三控1张拉前:混凝土强度、弹性模量、龄期。即张拉时的混凝土强度达到58.5Mpa、弹性模量达到30GPa、龄期14d。2张拉中:张拉油顶油表读数、钢绞线伸长量、持荷时间。4.5钢绞线角度:钢绞线水平角、竖直角、折角。4.6预应力布置及张拉顺序1预应力筋布置断面图图4.6T梁32m预应力筋布置图2张拉顺序表4.6张拉顺序表初张序号12345编号N2N2N5N6N7终张序号123456789编号N3N6N1N1N4N5N7N2N24.7钢束张拉力及钢绞线用量表表4.7-1钢束张拉力及钢绞线用量表(直线边梁无声)张拉时间初张拉(抗压强度大于33.5MPa)传力锚固时钢绞线应力δy(MPa)10900张拉程序12345张拉时的控制应力δk(MPa)1374(744)钢束编号N2N2N5N6N7张拉时的张拉力Ayδk(kN)1927.0/1348.9(1041.6/729.1)张拉时间终张拉及复位混凝土强度等级C55张拉程序123456789钢束编号N3N6N1N1N4N5N7N2N2钢束伸长值(mm)203.5钢束下料长度(mm)L+1700每束钢绞线根数10/7每片梁钢束数4/5每片梁钢绞线总长(m)2557.112每片梁钢绞线总重(t)2.815表4.7-2钢束张拉力及钢绞线用量表(曲线边梁无声)张拉时间初张拉(抗压强度大于33.5MPa)传力锚固时钢绞线应力δy(MPa)1065.44张拉程序12345张拉时的控制应力δk(MPa)1339.2(744)钢束编号N2N2N5N6N7张拉时的张拉力Ayδk(kN)2437.3/1312.4(1354.1/729.1)张拉时间终张拉及复位混凝土强度等级C55张拉程序123456789钢束编号N3N6N1N1N4N5N7N2N2钢束伸长值(mm)197.95钢束下料长度(mm)L+1700每束钢绞线根数13/7每片梁钢束数4/5每片梁钢绞线总长(m)2965.616每片梁钢绞线总重(t)3.265表4.7-3钢束张拉力及钢绞线用量表(直线边梁有声)张拉时间初张拉(抗压强度大于33.5MPa)传力锚固时钢绞线应力δy(MPa)1084.18张拉程序12345张拉时的控制应力δk(MPa)1357.8(744)钢束编号N2N2N5N6N7张拉时的张拉力Ayδk(kN)1520.7/2281.1(833.3/1249.9)张拉时间终张拉及复位混凝土强度等级C55张拉程序123456789钢束编号N3N6N1N1N4N5N7N2N2钢束伸长值(mm)201.0钢束下料长度(mm)L+1700每束钢绞线根数8/12每片梁钢束数4/5每片梁钢绞线总长(m)3137.328每片梁钢绞线总重(t)3.454表4.7-4钢束张拉力及钢绞线用量表(曲线边梁有声)张拉时间初张拉(抗压强度大于33.5MPa)传力锚固时钢绞线应力δy(MPa)1084.31张拉程序12345张拉时的控制应力δk(MPa)1357.8(744)钢束编号N2N2N5N6N7张拉时的张拉力Ayδk(kN)1710.8/12471.2(937.4/1354.1)张拉时间终张拉及复位混凝土强度等级C55张拉程序123456789钢束编号N3N6N1N1N4N5N7N2N2钢束伸长值(mm)201.1钢束下料长度(mm)L+1700每束钢绞线根数9/13每片梁钢束数4/5每片梁钢绞线总长(m)3444.306每片梁钢绞线总重(t)3.7925施工工序与工艺流程图5.1施工工序原材料进场→试验各项性能指标→施工准备→制孔→预应力筋下料→穿束→锚具安装→初张拉→终张拉→切割钢绞线(终张拉后24-36h)→进入下道工序5.2工艺流程图钢绞线进场钢绞线进场钢绞线报检钢绞线检验、试验钢绞线下料孔道清理拔橡胶管穿束安装工作锚、夹片锚具报检(物机部)安装千斤顶、工具锚梁体强度达到33.5Mpa初张拉(复核油表读数)记录伸长量值并校核测量钢绞线内缩量、检查滑丝情况梁体弹模达到100%设计弹模(36Gpa)梁体龄期不少于14天梁体强度达到100%设计强度+3.5Mpa(58.5Mpa)终张拉(复核油表读数)记录伸长量值并校核测量钢绞线内缩量、检查滑丝情况同初张拉真空辅助压浆(终张拉48h内)测量梁体终张拉后30天上拱度确定梁型张拉设备标定下达张拉通知书检查千斤顶、油表、油泵对应情况检查工作锚、限位板、油顶、工具锚对中情况、工具夹片安装情况放置安全警示牌、安全线锚具检验(试验室)图5.2预应力张拉工艺流程图6施工要求1制孔1穿橡胶管前,清除胶管表面杂物。2纵向3梁体底腹板钢筋与定位网绑扎好后,从两端向跨中将胶管穿入定位网的设计坐标中,在跨中处用铁皮管连接,接头管包裹铁皮的长度为300mm,铁皮厚度为0.5mm。铁皮管内两胶管对接的长度相等,两端用防水胶带封口并用铁线绑扎牢固,以防止灰浆进入。用铁线将铁皮管与梁体钢筋固定不少于两扣,保证界面平整、顺直。图1抽拔管接头铁片包裹4固定胶管的定位网间距为50cm,铁丝不能勒入自然状态下胶管胶体内。胶管穿好后,对胶管必须反复调整检查,使胶管无死弯,位置准确,预应力管道位置极限偏差为±4mm。为增强胶管的刚度,在胶管内衬穿Φ15.2mm的钢绞线。5穿抽拔橡胶管前,在梁端锚垫板后套入螺旋筋,待橡胶管固定好后,在调至设计位置。6在橡胶管内穿入预应力钢绞线,以提高橡胶管的刚度。抽拔棒采用定位网定位。2抽拔橡胶管1抽拔时间1)混凝土浇筑完毕后,胶管抽拔时间以不造成孔道变形、塌陷、裂纹或无法抽拔事故为准。在常温下,“宁晚勿早”。当混凝土强度约在6~8Mpa时即可抽拨胶管,抽拔后混凝土孔道不至于发生变形或坍落现象,并且混凝土表面手压不留凹坑。2)抽拔胶管时间(自混凝土灌筑完毕后起算):30℃以上时3小时;30℃~20℃3~5小时;20℃~10℃5~8小时;10℃以下时8~10小时。2抽拔顺序1)抽拔橡胶管应执行先灌先拔的原则。拔管顺序,从主梁混凝土先灌筑的一端开始,自下而上进行,每次拔管的根数最多不超过2根,抽拔方向与孔道出口切线方向大致一致;抽拔橡胶管的绳索工具与胶管不得挤压,磨损胶管;拔管速度缓慢进行以免损伤橡胶抽拔管。2)拔出的胶管应清理掉污碴,用水清洗干净,并仔细检查有无损伤,严重损伤或压扁的不能继续使用。3注意事项1)拔管采用5T卷扬机,并用直径16mm钢丝绳,采用拔橡胶抽拔棒专用卡具将梁端外露橡胶抽拔棒顶端固定住,接上卷扬机的钢丝绳,然后开动卷扬机往外拉,即可将橡胶抽拔棒拔出来。特别注意,使用前卷扬机必须预先检查维修保养完好,不能临时拔管出机械故障。2)拔管时如遇到橡胶抽拔棒被拔断,则采用单根钢丝探入孔道找出断管或死弯位置(也可用别的办法探查),然后在内腔相应位置将其混凝土凿开一个小洞,再从此处把橡胶抽拔棒拔出来。最后将开刀部位的混凝土洞修补好,注意此处管道孔的顺直。3)拔出来的橡胶抽拔棒,应立即将其表面的粘灰污物清理干净,并理顺放好,以备下次再用。如发现橡胶抽拔棒表面破损剥皮,则必须将其抽出来,禁止再次使用。4)橡胶抽拔棒存放时,禁止在上面施压重物,以免橡胶抽拔棒变形。5)橡胶抽拔管抽拔完毕后立即进行孔道检查,堵孔后在穿钢绞线之前清孔。6)对拔出的胶管需及时清除其表面粘带的灰浆,同时检查其表面有无破损,剥皮或割裂,如有则必须予以剔除。3钢绞线的制作和穿束1下料与编束钢绞线下料场地平坦,钢绞线的下料采用砂轮切割机切割。1)备料:领取抗拉极限强度为1860MPa,直径为15.20mm,并经复验合格的钢绞线,吊至放线场地,并做好放线时防止钢绞线松盘的措施。在下料平台上作出显著准确的下料长度标记。2)下料:预应力筋下料长度=孔道的实际长度+1700mm,孔道的实际长度为两端锚具之间的预应力筋长度。其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符合表3的规定。表3预应力筋下料长度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钢绞线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与设计或计算长度差±10尺量束中各根钢绞线长度差±53)编束:编束时应先将钢绞线用梳溜板理顺,并尽量使各根钢绞线松紧一致。按每束规定根数、规定长度,用扎丝绑扎,两头距端5~10cm处用双根扎丝绑扎,其余每隔1.5m绑扎一道,成束后,将钢绞线束人工抬移至堆放地点,分开堆放并标识。4)钢绞线在开盘后应检查外观,及时纠正钢绞线的乱盘、扭结等情况。如发现有裂纹、小刺、机械损伤、死弯、油迹等情况,应局部剪除,若发现有脆断、劈裂等情况则必须及时反映,并复验材质。决定报废的钢绞线单独存放作好标记,严禁混杂流入下道工序。5)质量要求EQ\o\ac(○,1)每片梁内钢绞线应由同一厂家、同一规格、同品种、同批号的钢绞线组成,不混用。EQ\o\ac(○,2)下EQ\o\ac(○,3)每束钢绞线根数必须与施工图一致。EQ\o\ac(○,4)钢绞线盘重大、盘卷小、弹力大,为了防止下料过程中钢绞线紊乱后弹出伤人,事先制做一个简易防护架。下料时,将钢绞线盘卷装在防护架内,从盘卷中央逐步抽出,确保安全。2穿束1)预应力筋安装宜自下而上进行,先穿直线预应力筋,再穿折线预应力筋;折线预应力筋应通过转折器相应的槽口。2)穿束注意事项EQ\o\ac(○,1)钢绞线从下料场地搬运时,应按图纸规定复查:编束后的钢绞线长度、每束根数和编束的质量是否符合要求。EQ\o\ac(○,2)钢绞线束搬运时,支点距离不大于3m,端部悬出长度不大于1.5m。EQ\o\ac(○,3)在搬运过程中,要防止出现死弯,其最小弯曲半径不得小于1m。EQ\o\ac(○,4)穿束前钢绞线不得沾上油渍、泥土,并应顺直、无死弯。EQ\o\ac(○,5)穿束前对孔道应当用通孔器全程疏通,以保穿束顺利通过。EQ\o\ac(○,6)穿束前应检查锚垫板及喇叭口周围及喇叭口内和压浆孔内的灰浆是否清除和畅通。EQ\o\ac(○,7)穿束时5人一组将钢绞线抬至梁端穿束,在穿束过程中,地上垫方木,避免穿束过程中钢绞线拖动与混凝土地面摩擦,破坏钢绞线表面保护层。同一孔道穿束整束整穿。EQ\o\ac(○,8)钢绞线穿入孔道后,两端各伸出0.75-0.85m,并佩戴钢绞线保护套。3)安全注意事项:EQ\o\ac(○,1)穿束周围影响安全生产的对象应清除出去。EQ\o\ac(○,2)穿束时在上部作业人员,应与下部作业人员相互配合,保证安全。4千斤顶校验1张拉千斤顶张拉千斤顶选用四平力拓预应力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YDCW300B,根据张拉阶段张拉力值初张拉、终张拉采用YDCW300B型千斤顶。2张拉油泵油泵选用四平力拓预应力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2YBZ2-55型电动油泵。3张拉油压表张拉油表选用0.4级,防震型油表(最大量程60MPa,最小刻度0.5MPa,表盘直径150mm)10套。每月计量测试员标定一次,每周必须自校准一次。4校验过程为保证张拉力的准确性,应定期对张拉设备进行“油压值及输出力”的标定。张拉油泵及油压表与张拉千斤顶配套标定效验,以确定张拉力与压力表之间的关系曲线,作为张拉时的依据。千斤顶、油表在使用前进行标定,否则不得使用。图4千斤顶校验千斤顶与压力表配套标定时,要采用千斤顶顶压试验机或压力传感器的标定方式,其活塞的外露量约等于试验最大荷载时的外露量。配套标定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回归方程为:y=a+bx,线性回归相关系数不小于0.9999,检验系数不大于1.05,并根据加载等级计算各级荷载下的表示值。1)张拉用的设备、仪表应由专人使用并负责维护管理;张拉设备在使用前应进行检查并满足以下要求:a.油泵运转正常;b.润滑良好;c.油箱储油量不少于张拉过程中总输油量的150%,根据气温不同选用不同型号的机械油,给油箱加油必须用铜丝布过滤;d.油泵安全阀能在额定压力下灵敏开启回油;e.高压输油胶管完好,使用时无小半径弯曲;f.油泵及油管接头清洁;g.张拉设备包括油泵和YDCW系列千斤顶。千斤顶校正有效期不得超过一个月,校正系数不得大于1.05。千斤顶和压力表均在校正有效期内。按使用应力值分点校正。如长期不用,在使用前应全面检查和校验。2)千斤顶与已校正过的油压表要配套使用。3)采用传感器校正法:将千斤顶、传感器安装在校验架上,检查张拉油泵与千斤顶之间的油路连接情况,在张拉油泵上安装好压力表,将二次仪表与传感器连接好。先开动油泵使其达到要校正的张拉读数位置,观察压力机的保压情况是否良好,如果良好即可回油。进行千斤顶的校正工作,分级加载,每5MPa一级,读取油泵上压力表的相应读数。校正系数=压力表读数(MPa)×千斤顶面积(mm2)/传感器读数×1000,校正三次,取其平均值即为千斤顶校正系数。校正有效期为一个月且不超过200次张拉作业,在此期间不超过一周压力表进行一次自校,拆修更换配件的张拉千斤顶必须重新校正。4)张拉油泵及油压表与张拉千斤顶配套标定。油压表使用0.4级耐震压力表。5)千斤顶在下列情况时应预以校验:a.出厂后初次使用;b.千斤顶漏油严重;c.千斤顶调换油压表;d.油压表受到碰撞或出现失灵现象,油表指针不能退回零点;e.千斤顶每次检修后;f.千斤顶使用超过1个月。6)油压表在下列情况下必须重新进行校正:a.使用周期超过一个月进行从新标定,每周进行一次自校。b.压力表经过修理。c.压力表显示异常、与理论值偏差较大时。5张拉1张拉准备1)张拉准备程序:清理锚垫板→安装工作锚环及夹片→安装限位板→安放垫环→千斤顶就位→工具锚夹片打紧。2)试生产时,由铁道部质检站到梁场进行预制梁预应力的管道、锚口和喇叭口摩阻测试,以确定预应力的实际损失,对张拉控制应力做适当调整,并由中铁咨询桥梁工程设计研究院认可,出具有效张拉力变更单。正常生产后每100孔进行一次损失测试。3)检查梁体混凝土实际强度,确保张拉前达到设计值要求,并下达张拉作业通知单给张拉作业班组。4)千斤顶采用4台YDCW3000B型穿心式千斤顶,额定最大张拉力3000KN,为设计最大张拉力的1.2倍,张拉千斤顶校正系数不大于1.05(采用传感器效验),并进行线性回归,根据线性回归方程计算油压表读数。校正有效期为一个月且不超过200次张拉作业,拆修更换配件的张拉千斤顶必须重新校正。5)油表采用防震型,其精度等级不成低于1.0级,最小分度值不大于0.5Mpa,表盘量程应在工作最大油压的1.5-2.0倍之间。其有效期不超过一个月。油压表自校周期不超过一周,由计量人员负责按期检定。压力表发生故障后必须重新校正,压力表与张拉千斤顶配套校正使用。6)油泵的额定油压55Mpa,油箱容积42L。油箱注油油面高度为150~200mm,油温不超过60℃。7)锚具、夹具必须符合TB/T3193-2016的要求。锚具产品需通过中国铁路产品认证中心(CRCC)认证合格。在首次使用前对外观、强度、硬度、锚固效率系数、极限拉力总应变、锚口摩阻、喇叭口摩阻等项目进行检验。8)张拉前必须实测每束钢绞线的直径,根据钢绞线的实测直径选择对应槽深的限位板张拉,必须将槽深数值刻于限位板明显位置以便区分;同时限位板不得厂家互用,必须配套使用。9)清除锚具下支承垫板上灰浆,孔口锚下垫板不垂直度大于10时,用钢垫板垫平,防止切断钢绞线。10)在雨季钢绞线生锈,为避免滑丝,再穿束后,对未张拉的钢绞线进行防锈处理。图5-1钢绞线预留及防锈措施11)严禁不同弹模的钢绞线用于同一孔道。严禁将不同批次的钢绞线编入一束内,片)根据钢绞线每批不大于30t的抽验频次要求,梁场每10片梁钢绞线做一次检验,根据试验得出的实际弹模值计算这10片梁对应的理论伸长量。2张拉作业顺序1)张拉作业班组按工管部技术交底进行。2)张拉作业时,监理、技术人员旁站监督。3)预应力筋张拉必须两端两侧同步进行加压,其张拉程序:EQ\o\ac(○,1)初张拉:0→初应力0.2σk(作伸长值标记)→张拉至设计要求的控制应力(测伸长值)→回油(测量总回缩量)。EQ\o\ac(○,2)终张拉:0→初应力0.2σk(作伸长值标记)→1.0σk(测伸长值、持荷2min)→回油、夹片自行锚固(测量总回缩量、测夹片外露量、划线标记)。EQ\o\ac(○,3)终张拉(已初张拉)钢束操作流程:0→初张拉控制应力(作伸长值标记)→l.0σk(测伸长值、持荷2min)→回油、夹片自行锚固(测量总回缩量、测夹片外露量、划线标记)EQ\o\ac(○,4)预应力张拉分初张拉和终张拉二个阶段。预施应力时两端千斤顶同时进行张拉,并以张拉力为控制,以伸长值为校核。初张拉:T梁预施应力按初张拉和终张拉两个阶段进行。预应力束张拉前,清除管道内的杂物及积水。拆除端模,松动侧模,不对梁体压缩造成阻碍,预制梁初张拉时,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33.5MP,张拉数量及张拉力值按设计控制。终张拉:当梁体混凝土强度达到58.5MPa以上,弹性模量达到36GPa且混凝土龄期大于14天时,进行终张拉。T梁终张后需实测弹性上拱度,实测弹性上拱值不大于1.05倍的设计计算值;终张拉30d后实测上拱值在≤L/1000。3梁体纵向钢绞线束张拉操作工艺:

1)安放锚板,将夹片装入锚板,采用短钢管套在钢绞线上。2)沿着钢绞线方向把夹片敲击打平,装入限位板。

3)用手拉链条葫芦吊装千斤顶,使之与孔道中心对位。安装工具锚,打紧夹片使其夹紧钢绞线。

4)开始张拉,千斤顶缓慢进油至初始油压,在此过程中随时调整千斤顶位置,使千斤顶与锚具、管道三者同心。

5)两端同时对千斤顶主缸充油,加载至钢束的初始应力0.2σK,测量千斤顶主缸伸长量,作为测量钢绞线伸长值的起点。

图5-2张拉作业及量取油缸伸长量6)采用梁体两端张拉千斤顶同时分级加载办法进行。应两端同步张拉,保持千斤顶升、降压速度相近,使两端同时达到同一荷载值。每次加载应报与另一端操作人员,以保证其同步张拉,不同步率不得大于5%。

7)张拉至钢束设计控制应力,持荷2min,在持荷状态下,如发现油压下降,应立即补至设计控制应力。

8)测量钢束伸长值,检查两端钢束伸长值之和及其偏差是否在规定范围的±6%以内,若超出规定允许范围,应查明原因后重新张拉。

9)千斤顶回油,测钢束总回缩量和测夹片外露量有无超标。若超出规定允许范围,应查明原因后重新张拉。

10)在整个张拉过程中,要认真检查有无滑丝、断丝现象。

11)终张拉完成后,在锚圈口处的钢束做上记号,24h后检查确认无滑丝、断丝现象方可割束,切断处距夹片尾30-40mm且保证封锚保护层不小于35mm。钢束切割应采用角磨机,严禁使用氧焰切割。

12)终张拉完成后,应及时测量梁体弹性上拱度和压缩值。

13)张拉完毕,应填写张拉记录,有关人员签字,原始记录不得任意涂改,并及时将记录交工程部。

6横向预应力施工1横向预应力钢束采用公称直径为15.2mm,钢绞线抗拉强度1860MPa。单线梁一端采用夹片式锚具,一端采用低回缩式锚具;双线梁两端采用夹片式锚具;锚垫板采用配套锚垫板,张拉千斤顶采用配套千斤顶。2端隔板、跨中处隔板、联结板焊接牢靠后,灌注细石混凝土,混凝土标号与梁体相同,当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张拉横向预应力筋,然后使用水泥基胶粘剂将联结板处缝隙封好。3横向预应力预留孔道采用Φ60钢管成孔(允许偏差±1mm)。预留孔应采取定位措施,保证孔道位置准确。湿接缝处管道可用波纹管,接缝处应进行密封处理,不得漏浆。4横向联结施工步骤:穿横向波纹管、穿横向预应力钢绞线绑扎桥面、中间隔板钢筋浇注中间隔板混凝浇筑桥面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张拉横向预应力钢束压浆封锚使用聚氨酯防水涂料封缝铺设桥面防水层浇筑保护层。双线时先施工边梁与中梁间湿接缝,然后施工中梁与中梁间湿接缝。5横向预施应力1)封锚前,应对锚具进行防水处理,采用强度级别同梁体的补偿收缩混凝土填塞。2)横向预应力钢筋管道采用梁体部位预埋钢管抽拔成孔以及波纹管成孔;形成横向预应力钢筋管道,且必须密贴、不漏浆。3)穿横隔板接缝处的金属波纹管应插入预留孔道200mm以上且应密贴、不漏浆。4)桥面板的侧面湿接缝、横向连接湿接缝在拆除模板后,应及时进行凿毛处理,保证现场横向施工质量,便于操作。5)细石混凝土和聚合物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即可进行横向预应力的施工。横向预应力钢筋一端固定由另一端张拉。5)横向预应力的施工为桥梁架设后现场施工。架梁时对已就位的四片梁先焊接梁端及跨中的三个横隔板,其余六个中间隔板可先穿上预应力钢筋,同时用木杆将隔板的上下翼缘支撑好,做临时连接。然后拉紧横向预应力钢绞线,在保证架梁时稳定的前提下架设下一孔梁。其它注意事项参见纵向张拉工艺。7劳动组织根据本梁场工程的规模、数量、工期、施工组织安排等确定施工项目所需的人员构成、数量、使用安排和作业指标。

表7预应力张拉作业人员配置表序号工序数量备注1技术人员2人负责张拉施工并记录张拉数据、旁站2油泵操作人员4人负责张拉油泵操作3工班长1人负责张拉作业操作4测量操作人4人负责每一级的活塞和夹片的外露量5电工1人负责设备及机具节点及供电保障合计12人8材料要求8.1预应力钢绞线采用1×7标准型强度级别为1860MPa、弹性模量为195±10GPa、公称直径为15.20mm的高强低松弛钢绞线(允许偏差+0.4mm,-0.2mm);每延米重量1.101Kg;其技术条件必须符合GB/T5224-2014的规定。8.2锚具、夹具必须符合TB/T3193-2008的要求。锚具产品需通过中国铁路产品认证中心(CRCC)认证合格。8.3原材料进场后,严格按照有关检验项目、批次规定实施进厂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用于预施应力作业。8.4限位板和工具锚采用同一锚具生产厂的配套产品。8.5锚具必须设专人保管。贮存、运输须妥善保护,避免锈蚀、沾污、遭受机械损伤或散失。临时性的防护措施必须不影响安装操作的效果和永久性防锈措施的实施。锚具必须按批作好标识,防止混用。8.6每批预应力钢绞线由同一牌号、同一规格、同一生产工艺制度和同一交货状态的预应力钢绞线组成,并不得大于30t。8.7钢绞线在仓库保管时,仓库干燥、防潮、通风良好,无腐蚀气体和介质,在室外存放时,时间不超过6个月,必须垫起离地不小于20cm并设防雨篷布;分批堆放,并做上标识牌,严禁堆积,以免压弯砸伤。8.8锚具以1000套的同厂家、同品种、同规格、同批号的锚具为一验收批,不足者也按一批检验。8.9锚具设专人保管。贮存、运输妥善保护,避免锈蚀、沾污、遭受机械损伤或散失。临时性的防护措施应不影响安装操作的效果和永久性防锈措施的实施,作好标识,防止混用。8.10张拉期间采用活动雨棚避免锚具、预应力筋受雨水、养护用水浇淋,防止锚具及预应力筋出现锈蚀。锚具、锚垫板、夹片等必须存放在通风防潮的仓库货架上。9机械设备配置根据本梁场工程的规模、数量、工期、施工组织安排等确定施工项目所需张拉设备的数量的配置。表9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置表序号机械设备名称数量备注1300t穿心式千斤顶5台1台备用2张拉油泵2YBZ2-556台2台备用30.4级耐震压力表8块4块初张、4块终张4350t测力传感器1台51t微型电机5台63t叉车1台7张拉架4套8穿束机2台9切割机2台10放线架(钢绞线)9个10质量控制及检验

10.1质量控制

10.1预施控制应力后,钢绞线两端张拉伸长值之和不超过计算理论值的±6%(超出此限时应查明原因),但梁体应以张拉力控制为主,伸长量控制为辅。

10.2全梁断丝、滑丝总数不超过钢丝总数的0.5%,并不得位于梁体的同一侧,且一束内断丝不得超过一丝。

10.3钢绞线回缩量不大于6mm。

10.4锚固后夹片表面应平整,同束夹片外露量差不超过1mm。

10.5处理滑丝、断丝而引起钢绞线束重复张拉时,同一束不超过3次;若钢丝与锚具因滑丝而留有明显刻痕时,应予更换。

10.6认真作好张拉记录和张拉过程中出现各种情况的原始记录,终张拉后经检查并确认全部合格后方可割丝。

10.7张拉千斤顶、油泵、油压表配套标定(采用测力环或传感器),并做好标识,配套使用。千斤顶校正系数在1.0-1.05之间。油压表校正有效期为一周。标定后的千斤顶正常有效期为一个月。

10.8终张拉完24h后,方可进行锚外钢绞线切割。钢绞线切割处距锚具30-40mm,采用砂轮机切割,防止对锚具造成损害。切割完成后用防水涂料对锚具进行防锈处理。

10.9两片梁在灌注时采用同一配合比、同一坍落度,灌注、张拉时间不超过5天。10.10在立模过程中,预留孔道的位置偏差不得大于4mm。10.2质量检验

1张拉前检查锚具及夹片,如有裂纹或破损应及时更换。张拉时锚垫板下若有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