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答题模板(二轮专用)_第1页
诗歌鉴赏答题模板(二轮专用)_第2页
诗歌鉴赏答题模板(二轮专用)_第3页
诗歌鉴赏答题模板(二轮专用)_第4页
诗歌鉴赏答题模板(二轮专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诗歌鉴赏答题模板(二轮专用)一、人物形象答题步骤(1)概括形象特点(一般为“思想性格+人物身份”)(2)结合诗句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3)指出形象的意义或包含的作者感情注:是作者自己(情感可以不写)还是塑造的人物形象举例:寻陆鸿渐不遇皎然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注:带郭,意即靠近外城。【提问】:诗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答案】:(1)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超尘绝俗、潇洒疏放的高人逸士(隐者)形象。(2)前四句通过对陆鸿渐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表现了他的高洁不俗。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3)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二、景物形象答题步骤1、意象的作用①借助意象(组合)营造氛围、意境,暗示背景或社会环境。②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意象不仅仅是客观的景物,而且满含着诗人的快乐忧伤。③借景抒情、为下文抒发情感作铺垫。④或对比衬托人物节气、品质或性格。⑤贯穿全诗,成为线索举例:吴松道中二首(其二)晁补之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提问】请结合全诗分析“孤舟”这一意象的作用。(5分)【答案】(1)孤舟联结者雁、鸟、鱼、霜月、枫桥等意象,把航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想贯穿在一起,是全诗的线索;(2)作者融情于景,表达了漂泊、思乡、孤寂之感。2、诗歌(或某一联、或上阙等)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一幅怎样的画面)?(1)、用形象生动的文字翻译(修饰语)或提炼出意象。(2)、用一句话总体概括画面。举例:游栖霞寺李建勋养花天气近平分①,瘦马来敲白下②门。晓色未开山意远,春容犹淡月华昏。琅琊③冷落存遗迹,篱舍稀疏带旧村。此地几经人聚散,只今王谢独名存。[注]①平分:春分节气。②白下:南京的别称。③琅琊:六朝时南京设琅琊郡。【提问】:中间两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答案】:天还未亮,月色朦胧,春意未显,篱村旧舍稀疏。描绘了一幅冷落萧条的春景图3、这首诗(或者某一联、两联)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1)描绘诗歌中所展示的图景画面。抓住主要的景物,用描写的方式再现画面。描绘时一要忠于原诗,二要想象合理,三要语言优美。(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的词语(意境三大类:豪放类、清幽类、伤感类)概括。(3)分析作者借助景色所抒发的情感。表述时切忌空洞,要具体阐述。答出“为什么”或“是如何表现的”。比如感伤一定要点明为何感伤。离愁别绪、羁旅情愁、思乡怀远、闲适恬淡、乐山好水、感时伤世、吊古伤今、忧国忧民、言志抒怀、叹惋讽谏等。举例:漫成一首杜甫江月人去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鸟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注:安史之乱开始,他一直流亡颠沛,后弃官西行,入蜀定居成都,这首诗是杜甫流寓巴蜀时期写的。【提问】: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答案】江中月影近船;风灯在月下灯光显得冲淡柔和;月照沙岸如雪,夜宿白鹭团聚在沙滩上,睡得那样安恬;忽然船尾传来“拨剌”的声音,显然刚有一条大鱼跃出水面(以动写静),营造出清幽、静谧的意境。洋溢着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界小生命的热爱.三、事物形象(咏物诗)答题步骤(1)描绘诗歌中的物象。(什么形象)(2)结合诗句具体分析物象的基本特征;关注描写用语及评价用语的感情色彩。(结合诗句分析形象的特点,有手法点出手法)(3)归纳物象所寄托的作者(或抒发自己的情怀,或借物自况)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通过这一形象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感情)举例:早

梅张

渭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提问】: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答案】(1)本诗展现了早梅耐寒而立、迎风而发的形象。(2)“寒”字点明早梅生存条件的恶劣;“迥”字表现出早梅的孤单;“白玉条“之喻、疑梅为雪之错觉,鲜明地表现出早梅冰清玉洁之质。(3)作者以梅自喻,展示了一个孤寂傲世、坚韧刚强、超凡脱俗的自我形象。四、景物描写技巧的答题步骤及角度答题步骤(1)指出手法(2)结合具体诗句分析该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该景物的何种特征(3)作用 或表达了作者何种情感答题角度:(1)、是描写手法。空间上,有远近高低,上下左右;色彩上,有青绿红紫,黑白灰暗;感觉上,有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方式上,有动静正侧,虚实点面,渲染烘托(2)、是表现手法。抒情上,有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以乐写哀。(3)、是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4)、是炼字。(5)、结构特点。照应,铺垫,以景作结,富有层次举例一:子规①吴融举国繁华委逝川,羽毛飘荡一年年。他山叫处花成血,旧苑春来草似烟②。雨暗不离浓绿树,月斜长吊欲明天。湘江日暮声凄切,愁杀行人归去船。【注】①这首诗的作者吴融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唐昭宗时在朝任职,一度受牵累罢官,流居荆南(今湖北全境和湖南北部),本诗大约作于此时。②旧苑:指京城。草似烟:指草青葱拂郁,含烟吐雾。【提问】这首诗中,作者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请简要分析。【答案】①托物言志。诗人借杜鹃的凄惨遭遇,表达了自己的故乡之思和深切的失志之悲。②寓情于景。在诗中,雨昏风冷,月落影斜,包括杜鹃鸟的哀啼声,都融入了诗人官场的失意和思乡的悲切。③反衬(乐景衬哀情)。故国春来,草木荣生,春景宜人,含烟吐雾,更反衬了杜鹃鸟孤身飘荡,哀告无门的悲哀凄苦。举例二:菩萨蛮①李晔登楼遥望秦宫殿,茫茫只见双飞燕。渭水一条流,千山与万丘。远烟笼碧树,陌上行人去。安得有英雄,迎归大内②中。【提问】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简要赏析本词上片。(6分)【答案】(1)乐景衬哀情。(1分)词人登上齐云楼,遥望长安的宮室,目力不及,只见燕子快乐双飞。词人用燕的快乐反衬自己的失落和痛苦。(2分)(2)寓情于景。(1分)遥望远方,渭水长流,千山阻隔,表达了词人思念旧日宫殿却欲归不能的忧愤之情。(2分)举例三:省试湘灵鼓瑟唐·钱起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流水传潇浦,悲风过洞庭。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注】该诗为钱起唐玄宗天宝十载参加进士考试的应试诗。冯夷,传说中的河神名。【提问】同样是写音乐,白居易《琵琶行》中的“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与本诗画线句子在艺术手法上有何异同?请简要赏析。(6分)【答案】①同:都是直接(正面)描写乐音及其变化。(2分)②异:《琵琶行》中的“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主要运用了比喻、通感的修辞手法,“花底滑”突出了琵琶声的婉转流利,而“冰下难”突出了琵琶声的滞塞难通,属于实写;《省试》一诗,“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指瑟声哀婉悲苦,能使坚硬的金石为之凄楚;瑟声清亢响亮,它可以传到那穷高极远的苍穹中去。这两句运用拟人和夸张,虚写想象的瑟音的凄苦、清亢。(4分)五、景物描写的作用答题步骤及角度答题步骤及角度(1)、所写的内容。(描写(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是否交待时间、季节及天气情况等)(2)、在结构上的作用。A营造氛围,奠定基调。B渲染环境、气氛,烘托心境(形象)。C衬托照应,铺垫过渡D先言他物,领起下文。(比兴)E含蓄蕴藉,意味无穷(多指以景结情)举例一:送人到松江俞桂西风萧瑟入船窗,送客离愁酒满缸。

要记此时分袂处,暮烟细雨过松江。【提问】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答案】①描写了萧瑟的秋风吹打着江中即将远行的小舟的景象(内容)②交代了送别的季节(秋天)、地点(内容)③渲染了离别时萧瑟凄凉的氛围④烘托了诗人的凄凉之情⑤为下文写离愁做铺垫。举例二:南歌子(黄庭坚)槐绿低窗暗,榴红照眼明。玉人邀我少留行。无奈一帆烟雨画船轻。

柳叶随歌皱,梨花与泪倾。别时不似见时情。今夜月明江上酒初醒。【提问】:请分析“槐绿低窗暗,榴红照眼明”两句写景的特色及作用。【答案】(1)写景特色:色彩搭配,明暗对比.窗前槐树绿叶繁茂,榴花在室外竞放,红艳似火,色泽鲜艳,耀人双眼,“绿”与“红”相映衬、“暗”与“明”相对照,在色彩与光度上构成强烈对比,构筑了浓艳明丽之景.(写景技巧+景物特点)(2)作用:描绘了窗前槐树绿叶繁茂、室外榴花红艳似火耀人双目的初夏美景,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形象,以乐景写哀情,反衬出离别时的无限凄楚和伤感.六、练字答题步骤: (1)解释该字的含义(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句中描述景象(翻译)(3)有手法时要点出(4)作用或描绘了…的景象(姿态、神态、氛围、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举例:早发

罗邺一点灯残鲁酒醒,已携孤剑事离程。愁看飞雪闻鸡唱,独向长空背雁行。

白草近关微有路,浊河连底冻无声。此中来往本迢递,况是驱羸客塞城。【提问】(1)请赏析“独向长空背雁行”中“背”字的表达效果。【答案】:(1)“背”是背着,也就是方向相反。诗人孤独地一人在与长空飞行的大雁相背而行的路上前行着,一个“背”字,描写了诗人与大雁相背而行的情境,使诗人向北向寒与大雁向南向暖形成强烈对比。(3)表现了诗人旅程的艰辛和心情的愁苦(孤独寂寞的飘泊之感和浓重的思乡之情)。七、炼句答题步骤:(一)赏析(精妙)类(1)描述诗句描绘的景象。(2)抓住最突出的一点(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结构特点或练字)简析。(3)点出该句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举例:早发剡中石城寺赵嘏暂息劳生树色间,平明机虑又相关。吟辞宿处烟霞去,心负秋来水石闲。竹户半开钟未绝,松枝静霁鹤初还。明朝一倍堪惆怅,回首尘中见此山。【提问】.请结合全诗,赏析这首诗的颈联。【答案】:①写景上视听结合。竹编的门半开半掩,寺院晨钟声隐隐在回荡,松枝在雨后苍翠而宁静,白鹤刚刚飞回停歇,描绘了一幅山林清晨图景,营造出幽深、静谧、出尘的氛围。②借景抒情(或“融情于景”)。通过描绘竹门半掩、寺院晨钟隐隐回荡、雨后松林苍翠宁静、白鹤刚刚飞回的清幽静谧的景象,寄托了诗人对山中世界的喜爱。③反衬(或“对比”“衬托”)。“松”“竹”象征高洁,“鹤”象征闲适,与俗世中奔忙忧劳的自己形成对比,呼应尾联末句,表达自己在世俗中奔走时内心的无奈、凄苦。④巧妙扣题。“竹户半开”,可见更有早起之人;“钟未绝”,表明时间尚早,都照应了题目“早发”二字,用笔绵密严谨。⑤前后呼应(或“与尾句呼应”“结构缜密”)。颈联描写了山中优美宁静的景象,与末句在尘世中回首遥望“此山”相呼应,表达了对山中闲适生活的喜爱和留恋。⑥用词精当(或“精于炼字”)。“静”字表现了松间的宁静,“霁”字写出了雨后的清新,渲染出了静谧、出尘的氛围。含义(意蕴)类翻译手法(如果有,请分析)情感举例:崇胜寺后,有竹千余竿,独一根秀出。人呼为竹尊者,因赋诗惠洪高节长身老不枯,平生风骨自清癯。爱君修竹为尊者,却笑寒松作大夫①。未见同参木上座.空余听法石於菟②。戏将秋色分斋钵.抹月批风得饱无?【注释】①大夫:秦始皇东巡泰山,避雨于松树下,因树护驾有功,遂封为“五大夫”爵位。②於菟:老虎,佛经中有老虎听法的故事。【提问】诗的颔联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6分)【答案】八、思想情感答题步骤(1)概括出情感+结合诗句分析(情感字词、手法或翻译等)(2)概括出情感+结合诗句分析(情感字词、手法或翻译等)举例一:早秋山中作【唐】王维无才不敢累明时,思向东溪守故篱。岂厌尚平婚嫁早,却嫌陶令去官迟。草间蛩响临被急,山里蝉声薄暮悲。寂寞柴门人不到,空林独与白云期。【提问】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答案】:①对自己不被知遇的抱怨。首句说自己“无才不敢累明时”,是谦词反语,埋怨自己满腹才华,却不被知遇重用。②对仕途世事的厌倦,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颔联两个典故,表明诗人与尚子平、陶渊明一样的意欲归隐山林的思想,而且归隐之心非常迫切③理想落空、独守山林生活的些许落寞。颈联的环境渲染悲凉的氛围,烘托悲戚的心境,尾联的“寂寞”“空”“独”更是直接点出了这种情感。(每点2分,一共6分)(如果第三点答闲适的田园生活的惬意。每天在林中散步,独与白云相伴,如闲云野鹤一般,充满幽居的情趣。可酌情给分)举例二秋风二首(其二)杜

甫秋风浙淅吹我衣,东流之外西日微。天清小城捣练急,石古细路行人稀。不知明月为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