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那个疯子是否会再次挣脱锁链》([英]伯纳德·帕特瑞吉1933年)如果一定要我用一句话为20世纪做个总结,我会说,它为人类兴起了所能想象的最大希望,但是同时却也摧毁了所有的幻想与理想。——[英]埃里克•霍布斯鲍姆:《极端的年代(1914-1991)》[英]埃里克•霍布斯鲍姆:《极端的年代(1914-1991)》第17课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两次世界大战,理解20世纪上半期国际秩序的变动。教学目标:1、通过分析德意日的侵略行径与慕尼黑阴谋引导学生理解“法西斯主义”与“绥靖政策”。2、通过展示一战后世界各国的发展相关材料,引导学生思考二战兴起的原因。3、通过展示地图、数轴图与相关史料带领学生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4、通过多元史料的展示,引导学生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世界格局变动的影响,5、通过对战争对世界发展与人民生活的巨大破坏力的展示,渗透和平与发展的理念。一、法西斯主义与亚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1、法西斯主义——含义法西斯(拉丁语fasces)是指用很多木头将一个斧头的手柄缠绕起来的一种象征物。在罗马,是权力、刑罚的象征。这种象征后来被很多国家使用。法西斯主义是帝国主义的极端形式,以极端民族主义为基本特征,反对自由主义和共产主义,主张对内实行恐怖独裁统治,对外侵略扩张,发动战争,争霸世界。面对1929年的经济大危机,法西斯分子鼓吹通过战争寻找出路。意大利国家法西斯党“法西斯主义为民族而奋斗”“要重振古罗马帝国的霸业,要实现自己历史上的完全统一”德国纳粹党“雅利安种族是对人类进步作出显著贡献的唯一民族理应统治世界”“建立在劣等民族的奴隶劳动基础之上的统治民族的帝国”少壮派组成的法西斯团体樱会宣扬大和民族优越论,日本国体“万世一系”“万国无比”“国家六合,八纮一宇”建立大东亚共荣圈冈村宁次东条英机法西斯主义的崛起一、法西斯主义与亚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1、法西斯主义——形成与发展【课堂活动1】阅读课本第一子目的第一、三自然段,梳理20世纪初德、意、日法西斯主义的诞生与发展情况。1919年1922年1920年1921年1933年1936年意大利·墨索里尼成立“战斗的意大利法西斯党”德国·希特勒成立纳粹党日本·冈村、东条等军人以军部开展法西斯运动意大利·墨索里尼建立法西斯政权德国·纳粹党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治日本建立军事法西斯专政意大利与德国结成轴心国1919年7月21日,德国工人罢工24小时,抗议签订《凡尔赛和约》。凡尔赛和约签订后材料一:“德意志人民将以不懈的劳动奋勇向前,重新夺回应享有的国际地位。到那时,为1919年耻辱复仇的时候到了。——1919年6月28日《德意志报》头版一、法西斯主义与亚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2、亚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二战的背景德国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不满,战后德国民族复仇主义的勃兴材料二:1929年世界经济大危机,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斗争空前加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间展开了激烈的关税战、货币战和倾销战。
——方连庆等《国际关系史》2、亚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二战的背景一、法西斯主义与亚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1929年经济大危机,法西斯鼓吹通过战争寻找出路,加剧了国际形势的紧张;面对法西斯大肆侵略扩张,英、法两国对法西斯国家持什么态度?采取了什么政策?绥靖政策材料三:英法同为战胜国,但经济地位和军事地位都因战争受到了巨大的削弱……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经济危机使英法两国政局动荡,很难指望政府在法西斯进攻面前实行连续的外交政策……英法资产阶级对社会主义苏联本能的仇恨,对弱小国家固有的蔑视……希特勒竭力造成一种唯有共产国际、唯有苏联才是德国敌人的假象,英法集团相信了这一点。
——刘德斌主编《国际关系史》根据材料思考:为什么英、法两国对法西斯国家采取绥靖政策?①英法综合国力的衰弱;②经济危机、政治动荡的影响;③对社会主义的仇视(“祸水东引”);④无视小国利益;⑤希特勒的欺骗《慕尼黑协定》签字现场一下飞机,张伯伦就得意地宣称:“我带来了整整一代人的和平!”温斯顿·丘吉尔则评价:“让你在战争与耻辱之间作一抉择,你选择了耻辱,而你将来还得进行战争。”张伯伦与希特勒亲切握手绥靖政策(1)德意日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不满;
(2)法西斯主义的兴起并对外侵略扩张;
(3)1929年经济大危机,法西斯鼓吹通过战争寻找出路,加剧了国际形势的紧张;
(4)西方大国的绥靖政策,助长法西斯国家的侵略野心,加速了世界大战的爆发;
(5)资本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是根本原因;2、亚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二战的背景一、法西斯主义与亚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1936年意大利吞并埃塞俄比亚后,获得德国承认。10月25日,德国和意大利达成协调外交政策的协定。11月1日,墨索里尼声称:“从柏林到罗马的这一条垂直线不是区分线,而是一个轴心,所有怀着合作与和平愿望的欧洲国家都可以围绕这个轴心运转。”后来常说的“轴心国”一词,即来源于此。
11月25日,德国与日本签订了《反共产国际协定》,意大利于1937年11月6日加入,法西斯同盟初步形成。1940年9月27日,三国在柏林签署了《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法西斯同盟正式建立。还包括匈牙利、罗马尼亚等国。结盟的目的如果不包括战争,这种结盟就毫无意义,毫无价值。我们缔结同盟就是为了战争。
——希特勒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二、第二次世界大战——从局部战争到全球战争亚洲-太平洋战场欧洲战场非洲战场局部阶段1931年九一八事变,拉开了_______①1937年七七事变,成为_________②1938年德国吞并奥地利,《慕尼黑协定》签订,德国割占苏台德地区19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全面爆发1939年9月,____③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战争扩大1941年6月,德国入侵苏联,____④成为抗击纳粹德国的主要战场1941年12月,_____⑤(偷袭珍珠港),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发展到全球阶段战争转折1942年中途岛战役是太平洋战场的转折点1942-1943年,_____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转折点1942年阿拉曼战役是非洲战场转折点1942年1月,26个国家签订《联合国家宣言》,成立_______⑦战争结束1945年9月2日,___⑨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1945年5月8日,_____⑧标志着欧洲战场的结束1943年5月,非洲战场结束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影响材料一
二战的胜利,打破了欧洲为中心的格局。德、日、意三个帝国主义国家被彻底打败。曾是世界一等强国的英、法也受到严重削弱。
美国凭借在战争中膨胀起来的经济、军事实力,爬上了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的地位。它野心勃勃,狂妄地宣布要控制全世界。
在战争中,苏联不仅建立了世界上最强大的陆军,而且由于它为战争作出的卓越贡献,大大提高了它在国际社会中的威信与地位。
——张建华《世界现代史1900-2000》1、原有的世界体系被打破,世界需要新的体系来维持秩序。
材料四法西斯发动的世界性侵略战争,给人类和世界造成了严重的浩劫。军队和平民伤亡总数达9000多万人,物质损失4万亿美元以上。——方连庆等《国际关系史》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影响
材料五
在二战胜利的影响下,亚、非、拉地区掀起民族解放运动,印度、缅甸等国也纷纷走上独立的道路。民族独立运动大大削弱了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势力范围。
——金永华编著《第二次世界大战》2、给人类带来了空前的灾难和损失3、推动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材料三二战使原子能技术、航空技术、火箭技术、计算机和通讯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科研取得突破性进展,加之其他方面的大量发明创造和技术革新,终于催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
——牛力《论二战对战后世界的影响》3、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第三次科技革命奠定了基础4、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第三次科技革命奠定了基础小结:二战的影响1、给人类带来了空前的灾难和损失。2、推动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3、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第三次科技革命奠定了基础。
4、原有的世界体系被打破,世界需要新的体系来维持秩序。(1)含义:二战中后期反法西斯同盟国的首脑相继在开罗、德黑兰、雅尔塔和波茨坦等地召开会议缔结了一系列条约和协定建立了战后国际秩序,史称“雅尔塔体系”。德黑兰会议开罗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三、战后国际秩序的建立1、“雅尔塔体系”◆秩序重构1943年11月开罗会议1943年11月德黑兰会议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1945年7月波茨坦会议雅尔塔体系①领土问题:①重新确定欧亚国家的版图:德国被分区占领,日本由美国单独占领;②日本归还侵占中国的领土;③承认朝鲜独立;②战败国处理问题:④审判战犯,肃清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国③殖民地问题:⑤对德、日、意的殖民地及国联的委任统治地实行托管,原则上承认被压迫民族的独立权利;⑥美、苏、英划分势力范围;④体系保障问题:
⑦成立联合国领土问题:战败国处理问题:殖民地问题:体系保障问题:促进民族解放运动大国间相互妥协,带有大国强权政治色彩,严重损害了一些国家的利益。抑制法西斯主义势力体现了不同制度国家间的包容与合作,划分美苏势力范围促进中国的领土主权完整采用“大国一致”原则解决国际争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三、战后国际秩序的建立2、“雅尔塔体系”的内容三、战后国际秩序的建立2、联合国(1)时间:
(2)原则:(3)宗旨:1945年10月24日“大国一致”原则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加强国家合作,促进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学思之窗”P104《联合国宪章》规定:安全理事会以联合国十五会员国组织之;安全理事会关于程序事项之决议,应以九理事国之可决票表决之;对于其他一切事项之决议,应以九理事国之可决票包括全体常任理事国之同意票表决之。思考:你如何看待安理会的上述投票程序?①程序体现了“大国一致”原则,强调大国的协调与合作;②保护大国利益的同时也突出了大国的责任和作用;③使和平解决争端和制裁侵略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联合国会徽【课堂探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国际联盟与联合国的异同点。比较项国际联盟联合国不同点原则强调全体一致原则参与国会员国不具有普遍性,参与国家少,主要集中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国家作用国联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世界发展上无所建树,而且在30年代推行绥靖政策,纵容了法西斯集团的侵略。相同点强调大国一致原则联合国较之国联更具有普遍性,不仅会员国多于国联,尤其是有不同社会主义的国家联合国推动世界和平,对维护世界和平起到了良好的作用①都是世界大战的产物;
②都反映了战后世界要求和平的共同愿望;③都具有明显的大国强权色彩;
④其宗旨都宣称为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材料一:日本战败后,面对如何管理好一个七千多万且具有好斗、尚武、粗暴、刻板、叛逆等鲜明性格特征的人口的国家,对美国来说是一个十分关切和头疼的问题……《菊与刀》通过对日本传统民族习俗的剖析与解读,为很好地解决上述这些问题提供了一份非常有价值的参考资料。……美国战后对日本的政策和日本相应的反应与本书的分析基本一致。可谓是美国改造日本、分析日本的指导书。
——《菊与刀》导言部分材料二:国际联盟形成决议的“全体一致”原则;联合国实行形成决议的五个常任理事国的“大国一致”原则。
——节选自《中外历史纲要》1、根据材料一,结合凡尔赛体系的相关内容分析二战后美国对日本的管理与一战后战胜国对德国的处理有什么区别?这两种方法分别会产生什么影响?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国际联盟与联合国的决议原则分别会产生什么影响?3、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请谈谈你对“雅尔塔体系”作用的认识。合作探究:材料一:三国之宗旨,在于剥夺日本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在太平洋上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
——《开罗宣言》三、战后国际秩序的建立3、“雅尔塔体系”的评价材料二:维护苏俄在大连商港的优先权益,并使该港国际化;中苏设立公司共同经营合办中东铁路、南满铁路,并保障苏俄的优先利益。
——《雅尔塔协定》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