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宏观经济政策理论与实践课件_第1页
第7章宏观经济政策理论与实践课件_第2页
第7章宏观经济政策理论与实践课件_第3页
第7章宏观经济政策理论与实践课件_第4页
第7章宏观经济政策理论与实践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宏观经济学山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肖卫东(2012)宏观经济学山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肖卫东(2012)第1节宏观经济政策及其目标第2节宏观经济政策工具及其效应分析

第3节宏观经济政策的运用

第7章宏观经济政策:理论与实践第1节宏观经济政策及其目标第7章宏观经济政策:理论与实一、宏观经济政策二、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三、中国采用宏观经济政策进行宏观调控的目标

第1节宏观经济政策及其目标一、宏观经济政策第1节宏观经济政策及其目标一、宏观经济政策

经济政策:国际或政府为增进社会经济福利

而制定的解决经济问题的指导原则和措施,

它是政府为了达到一定经济目的而对经济活

动有意识的干预

宏观经济政策:国家进行总量调控,以达到

宏观经济目标的手段。

本章就介绍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工具,及宏

观经济政策的决策机制。一、宏观经济政策经济政策:国际或政府为增进社会经济福利【1】经济持续均衡发展

持续、均衡、和谐【2】充分就业

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3】价格稳定物价总水平趋于稳定【4】国际收支平衡开放经济状态

总体目标:AD=AS二宏观经济政策目标【1】经济持续均衡发展二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三、中国采用宏观经济政策进行宏观调控的目标【1】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2】以人为本、全面持续协调发展

【3】五个统筹【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4】构建和谐社会:民生、民心和民主人际关系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

三、中国采用宏观经济政策进行宏观调控的目标【1】落实科学发“十二五规划建议”的主要目标【1】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就业持续增加,国际收支趋向基本平衡,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2】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居民消费率上升,服务业比重和城镇化水平提高,城乡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增强。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3】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贫困人口显著减少,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十二五规划建议”的主要目标【1】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价格总水【4】社会建设明显加强。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全民受教育程度稳步提升,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健全,人民权益得到切实保障。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社会管理制度趋于完善,社会更加和谐稳定。【5】改革开放不断深化。财税金融、要素价格、垄断行业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明显进展,政府职能加快转变,政府公信力和行政效率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互利共赢开放格局进一步形成。【4】社会建设明显加强。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2010定调2011:积极稳健、审慎灵活;重点是更加积极稳妥地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2009定调2010:调结构促转变;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2008定调2009:保增长,促发展2007定调2008:防过热、防通胀、重民生

2006定调2007:经济发展新座标:又好又快平衡发展

2005定调2006:继续搞好宏观调控

2004定调2005:稳健财政政策,巩固宏观调控成果2003定调2004: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2002定调2003:继续实施积极财政和稳健货币政策2001定调2002:扩大内需

2000定调2001: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1999定调2000:突出抓好国有企业改革

1998定调1999:继续实行积极财政政策

1997定调1998:稳健的货币政策与积极的财政政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宏观调控的定调2010定调2011:积极稳健、审慎灵活;重点是更加积极稳第7章宏观经济政策理论与实践课件第7章宏观经济政策理论与实践课件一、需求管理政策(一):财政政策二、需求管理政策(二):货币政策三、需求管理政策(三):国际经济政策四、供给管理政策第2节宏观经济政策工具

及其效应分析

一、需求管理政策(一):财政政策第2节宏观经济政策工具

一、需求管理政策(一):财政政策(一)需求管理政策的含义需求管理:通过调节AD来达到一定政策目标的宏观经济政策工具。这是凯恩斯主义所重视的政策工具。

需求管理是要通过对AD的调节,实现AD=AS,达到既无失业又无通货膨胀的目标。

AD<AS:在经济中会由于AD不足而产生失业,这时就要运用扩张性的政策工具来刺激AD

AD>AS:在经济中会由于AD过度而引起通货膨胀,这时就要运用紧缩性的政策工具来压抑AD

一、需求管理政策(一):财政政策(一)需求管理政策的含义需(二)财政政策的含义【1】为促进就业水平提高,减轻经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稳定增长而对政府支出、税收和借债水平所进行的选择,或对政府收入和支出水平所作的决策。【2】政府通过改变财政收入和支出来影响社AD,以便最终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宏观经济政策(二)财政政策的含义【1】为促进就业水平提高,减轻经济波动,(三)财政政策的内容【1】税收:最主要的财政收入

流转税、所得税、财产税、行为税、资源税

比例税、定额税、累进税【2】公债:政府对公众的债务

国债

地方政府债券

财政收入政策(三)财政政策的内容【1】税收:最主要的财政收入财政收入政策【1】政府购买支出

购买商品

购买劳务【2】政府转移支付

社会保障

财政补贴【3】政府投资支出

公共项目工程国家特大项目的固定资产和存货投资财政支出政策【1】政府购买支出财政支出政策【1】含义: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

【2】财政赤字方式:发行公债

货币筹资:把债券卖给央行政府不必还本付息,减轻政府债务负担。但会增加货币供给量引起通货膨胀。因央行可把政府债务作为准备金发行货币债务筹资:把债券卖给他人不会增加货币量,也不会直接引发通货膨胀,但政府必须还本付息,债务负担沉重【3】作用短期:可刺激经济增长长期:引发通胀,不利经济发展赤字财政可以用,但要有限制财政赤字政策【1】含义: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财政赤字政策我国2000-2009年财政收支及赤字年份财政收入财政支出赤字或结余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13395.2316386.0418903.6421715.2526396.4731649.2938760.2051321.7861330.3568518.3015866.5018902.5822053.1524649.95284868933930.2840422.7349781.3562592.6676299.93-2491.27-2516.54-3149.51-2934.70-2004.91-2080.14-2950我国2000-2009年财政收支及赤字年份财政收入财政支出赤财政部发行1.55万亿元特别国债

国务院2007年6月27日提请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8次会议审议一项议案,拟由财政部发行1.55万亿元特别国债,用于购买约2000亿美元外汇,作为即将成立的国家外汇投资公司的资本金。这将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发行的最大一笔特别国债。财政部部长金人庆从4个方面说明了财政发行特别国债购买外汇的必要性:有利于抑制货币流动性,缓解人民银行对冲压力;有利于促进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改善宏观调控;有利于降低外汇储备规模,提高外汇经营收益水平;有利于支持国内企业“走出去”,提升国家经济竞争力。财政部发行1.55万亿元特别国债国务院2007年6财政部将于下周二(2007.12.18日)发行7500亿元特别国债,即第七期特别国债,这也预示着今年1.55万亿元特别国债的发行任务即将圆满完成。但,国债发完了,并不意味着就真的“圆满完成”了,接下来的重要问题就是如何使用这批特别国债,并且怎样才能使用好的问题了。

目前的使用打算是,在这1.55万亿元特别国债中,拔出一部分购买约2000亿美元外汇,作为即将成立的“国家外汇投资公司”的资本金。将组建一个脱于任何部门的外汇投资机构,依法来经营外汇,有偿使用,接受监管,保值增值。财政部将于下周二(2007.12.18日)发行7500亿元特(四)内在稳定器1.定义:指某些财政政策由于其本身的特点,

具有自动调节经济,使经济稳定的机制

这种内在稳定器自动地发生作用,调节经济,无需政府作出任何决策,但这种内在稳定器调节经济的作用是十分有限的。它只能减轻萧条或通货膨胀的程度,并不能改变萧条或通货膨胀的总趋势;只能对财政政策起到自动配合的作用,并不能代替财政政策。因此,尽管某些财政政策具有内在稳定器的作用,但仍需要政府有意识地运用财政政策来调节经济。(四)内在稳定器1.定义:指某些财政政策由于其本身的特点,

【1】累进税:企业与个人所得税经济萧条:收入T自动抑制C与I,有助于减轻萧条的程度。经济繁荣:收入T自动抑制了C与I,

有助于减轻由于需求过大而引起的通货膨胀

【2】政府转移支付经济萧条:失业人数和需要其他补助的人数增加,这类转移支付会自动增加,从而抑制了C与I的减少,有助于减轻经济萧条的程度。经济繁荣:失业人数和需要其他补助的人数减少,这类转移支付会自动减少,从而抑制了C与I的增加,有助于减轻由于需求过大而引起的通货膨胀。【3】农产品支持价格

避免农产品P下跌,增加农民收入扩大AD内在稳定器【1】累进税:企业与个人所得税内在稳定器(五)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1.定义:指政府要审时度势,主动采取一些财政措施,变动支出水平或者税收以稳定AD水平,使之接近物价稳定的充分就业水平

2.类型: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交替使用的扩张性和紧缩性财政政策,被称为补偿性财政政策(五)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1.定义:指政府要审时度势,主动采取(六)功能性财政(凯恩斯主义)1.功能性财政与预算盈余或者赤字(1)功能性财政是一种财政方面的积极政策,其政策目标是实现无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水平,在该目标下,预算可以是盈余,也可以是赤字。(2)功能财政思想认为,政府为了实现充分就业和消除通胀,需要赤字就赤字,需要盈余就盈余,而不应为实现财政收支预算年度平衡和周期平衡妨碍政府财政政策的正确制定和实行(3)功能财政是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的指导思想,而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是功能财政思想的实现和贯彻(六)功能性财政(凯恩斯主义)1.功能性财政与预算盈余或者赤山东师范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肖卫东(2008)2.充分就业预算盈余与财政政策方向(1)预算盈余或者赤字变动的原因:一是经济本身的变动,即经济趋向繁荣会使盈余增加或赤字减少;经济趋向衰退会使盈余减少或赤字增加;二是财政政策的变动:扩张性政策会使盈余减少或赤字增加,紧缩性政策会使盈余增加或赤字减少。因此,单凭盈余或者赤字的变动还难以看出财政政策的扩张性或者紧缩性,要使预算盈余或者赤字成为衡量财政政策扩张还是紧缩的标准就必须消除经济周期波动本身的影响,于是美国经济学家布朗在1956年提出了充分就业预算盈余的概念山东师范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肖卫东(2008)2.充分就业山东师范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肖卫东(2008)(2)充分就业预算盈余:是指既定的政府预算在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上所产生的政府预算盈余。如果这种盈余为负值,则表示充分就业预算赤字。(3)充分就业预算盈余的作用:

一是把收入水平固定在充分就业水平上,消除经济中收入水平周期性波动对预算状况的影响,从而就能更加准确地反映财政政策对预算状况的影响,并为判断财政政策的扩张性或者紧缩性提供了一个较为准确的依据;例如,若充分就业预算盈余增加或者赤字减少,则财政政策为紧缩性政策;

二是使政策制定者充分注重充分就业问题,以充分就业为目标确定预算规模,从而确定财政政策。

山东师范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肖卫东(2008)(2)充分就(七)财政政策的效应分析财政政策效应是指政府收支变化(变动税收、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等)使IS曲线变动对国民收入变动产生的影响,其大小受到“挤出效应”大小的影响。(七)财政政策的效应分析财政政策效应是指政府收支变化(变动税1.挤出效应定义:指扩张性财政政策导致利率上升,从而挤出私人投资,总需求减少,导致国民收入下降的情形具体地说,就是政府和企业都在投资,在投资项目一定的条件下,政府投的多就把企业挤出去了,这就是挤出效应。1.挤出效应定义:指扩张性财政政策导致利率上升,从而挤出私人0Y0RLMY2Y1YR0R1IS1IS2E0E1E2挤出效应0Y0RLMY2Y1YR0R1IS1IS2E0E1E2挤出效【1】整体效应:政府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如增加G或TR,则使IS0向右上方移动到IS1,则均衡点由E0移到E2,决定了利率为R1,国民收入为Y2,显然,R1>R0,Y2>Y0,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引起国民收入增加和利率提高,这就是其整体效应。【2】分步效应:若利率不变,则因AD而使Y,均衡点由E0移动到E1而不是E2,均衡收入是Y1而不是Y2,此时产品市场实现了均衡,但货币市场却处于非均衡状态:Y增加了L,在原来利率水平R0上,L>M。若M不变,则R将提高,RIAD,该过程直到E1点,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此时决定的均衡利率为R1,均衡国民收入为Y2【1】整体效应:政府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如增加G或TR,则使【3】综合考虑:若综合考虑财政政策对两个市场的影响,其传导机制不会象原来分析那么简单:

△GADY

而是扩张性财政政策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增量,会因货币市场供不应求导致的利率上升和投资下降而被抵消了一部分,其传导机制如下:

△GADYLRIADY产品市场货币市场产品市场财政政策首先作用于产品市场,引起GDP,间接影响货币市场,引起利率上升进而在产品市场上产生反响,引起GDP【3】综合考虑:若综合考虑财政政策对两个市场的影响,其传导机【4】挤出效应的影响因素政府支出乘数:乘数越大,政府支出所引起的产出增加越大,但利率提高使投资减少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减少也越多,即挤出效应越大货币需求对产出变动的敏感程度:即货币需求函数L=ky-hr中的k的大小,k越大,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一定产出水平增加所导致的对货币需求的增加也越大,因而使利率上升也越多,从而挤出效应也就越大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即h的大小,若h越大,则政府支出增加引起货币需求增加所导致的利率上升越小,因而挤出效应也就越小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即d的大小,d越大,则一定量利率水平的变动对投资水平的影响越大,挤出效应就越大【4】挤出效应的影响因素一般来说,因边际消费倾向被认为较为稳定,所以政府支出乘数也较为稳定;k主要取决于支付习惯和制度,一般也被认为较为稳定。因此,挤出效应的决定性因素就是h和d,即货币需求的利率系数和投资需求的利率系数在凯恩斯主义极端情况下,h为无限大,而d趋于零,因此,政府支出的挤出效应为零,财政政策效果极大。在古典主义极端情况下,h趋于零,而d为无限大,因此,挤出效应是完全的,财政政策无效。一般来说,因边际消费倾向被认为较为稳定,所以政府支出乘数也2.财政政策效应的IS—LM模型分析【1】LM曲线不变,IS曲线对财政政策影响财政政策效应取决于挤出效应,挤出效应大,政策效应就小;挤出效应小,政策效应大。影响政策效应和挤出效应的主要因素是IS曲线和LM曲线的斜率IS曲线斜率小且平坦

IS曲线越平坦,斜率越小,挤出效应越大,政策效应越小2.财政政策效应的IS—LM模型分析【1】LM曲线不变,IIS曲线斜率大且陡峭

IS曲线越陡峭,斜率越大,挤出效应越小,政策效应越大IS曲线斜率大且陡峭IS曲线越陡峭,斜率越大,挤出效应越小【2】IS曲线不变,LM曲线对财政政策影响LM曲线斜率小且平坦LM曲线越平坦,斜率越小,挤出效应越小,政策效应越大【2】IS曲线不变,LM曲线对财政政策影响LM曲线斜率小LM曲线斜率大且陡峭

LM曲线越平坦,斜率越大,挤出效应越大,政策效应越小LM曲线斜率大且陡峭LM曲线越平坦,斜率越大,挤出效应越大3.凯恩斯主义的极端情况如果LM水平,IS垂直时,则财政政策完全有效,而货币政策完全无效的情况,称为凯恩斯极端,因为凯恩斯认为,当利率较低时,而投资对利率反应不敏感时,只有财政政策才能对克服萧条、增加就业和收入产生效果,而货币政策无效。3.凯恩斯主义的极端情况如果LM水平,IS垂直时,则财政政策LM曲线水平,IS曲线垂直

LMIS1YY1AIS2BY2RIS1YY1R1A财政政策有效货币政策无效G↑Ms↑IS1IS2LM曲线水平,IS曲线垂直LMIS1YY1AIS2BY2R二、需求管理政策(二):货币政策(一)货币政策的含义指中央银行为实现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信用及利率等货币变量的方针、措施的总称。

二、需求管理政策(二):货币政策(一)货币政策的含义指中央银(二)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的三大业务:

负债业务、资产业务、中间业务

中央银行的三大功能: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国家的银行(二)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商业银行的三大业务:中国的银行与金融中介中国人民银行商业银行(1)国有商业银行:中工商、中银、中农行、中建行(2)以公有制为主体的股份制银行:交通银行、中信实业银行、中国光大银行、华厦银行、招商银行、广东发展银行、福建兴业银行、深圳发展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海南发展银行(3)民营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国民生银行(4)中外合资银行——厦门国际银行、青岛国际银行、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5)外资银行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的银行与金融中介非银行金融机构(1)城市信用合作社(2)农村信用合作社(3)信托投资公司(4)财务公司(5)金融租赁公司(6)证券公司(7)证券交易所(8)保险公司(9)其它:①投资基金组织,②典当行非银行金融机构(三)存款创造与货币供给[1]存款准备金制度[2]货币创造乘数[3]基础货币(高能货币)(三)存款创造与货币供给[1]存款准备金制度存款创造和货币供给关于货币供给

——是相对于货币需求而言,它包括货币供给行为和货币供给量两大内容。

货币供给行为是指银行体系通过自己的业务活动向再生产领域提供货币的全过程,研究的是货币供给的原理和机制。

货币供应量是指银行系统根据货币需求量,通过其资金运用,注入流通中的货币量,它研究银行系统向流通中供应了多少货币,货币流通与商品流通是否相适应等问题。1、存款货币的创造过程——货币供给机制存款创造和货币供给关于货币供给1、存款货关于货币供给机制

——研究货币供给量是怎样形成的,其原理是什么,如何调控。

(1)在二级银行体制(央行与商行),货币供给量(Ms)等于基础货币(H)与货币乘数(K)之和。即:Ms=K·H

所以,中央银行只要能控制住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就能有效调控货币供应量。

(2)基础货币的构成虽然比较复杂,但却是由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创造的,可以由中央银行直接控制。中央银行投放基础货币的渠道主要有以下三条:

①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②收购金、银、外汇等储备资产投放的货币。③对政府部门(财政部)的贷款。关于货币供给机制(1)在二级银行体制(央行与商行),货币

如果中央银行能够有效控制基础货币H的投放量,那么,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关键,就在于中央银行能否准确测定和调控货币乘数。K=MsH=1法定准备金率如果中央银行能够有效控制基础货币H的投放量,那么,控2、货币乘数效应例如:中央银行在外汇市场收购出口商所卖出价值1000元之外汇。假设rd=20%中央银行甲出口商甲银行乙厂商乙银行丙企业丙银行丁企业丁银行戊企业1000元存入1000元贷出800元1000(1–20%)存入派生存款贷出640800(1–20%)存入640贷出5126400(1–20%)存入贷出409.6512(1–20%)………1–0.8

存款总和(D)=1000+800+640+512+409.6+=1000(1+0.8+0.8²+0.8³++0.8=1000)+n–1…×1=50002、货币乘数效应例如:中央银行在外汇市场收购出口商所卖出价值①由银行贷款而来的存款——派生存款②运用派生存款来扩大贷款——信用扩张=1000=5=5000K1法定准备金率=1rd存款总和(D)=原始存款(R)/rd货币乘数(K)=存款总和(D)/原始存款(R)即:①由银行贷款而来的存款——派生存款=1000=5=500

货币乘数为法定准备率的倒数是有条件的。商业银行没有超额储备。设超额储备率为re,如果有超额储备率,则:

商业银行客户不抽出现金。设抽出现金率为rC

如果有抽取现金,则:货币乘数为法定准备率的倒数是有条件的。商业

存款扩张的基础是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总额(包括法定的和超额的)加上非银行部门持有的通货,可称为基础货币或货币基础。由于它会派生出货币,因此是一种高能量的或者说是活动力强大的货币,故又称高能货币或强力货币。则:存款扩张的基础是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总额(包括法定(四)货币政策的内容【1】公开市场业务央行在公开市场上购买或出售政府债券,以增加或减少商业银行准备金,从而影响利率和货币供给量以达到既定目标的政策工具【2】再贴现率

中央银行给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3】存款准备金率一般性货币政策(四)货币政策的内容【1】公开市场业务一般性货币政策【存款准备金】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存款准备金】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第7章宏观经济政策理论与实践课件第7章宏观经济政策理论与实践课件第7章宏观经济政策理论与实践课件第7章宏观经济政策理论与实践课件【1】消费者信用控制

首期付款的多少贷款期限的长短贷款利率的高低

【2】不动产信用控制

【3】证券市场信用控制

选择性货币政策选择性货币政策只对某个领域起到调节作用,因为通胀可以只由某个领域的失控引起,如果采取一般性政策工具,则出现全面性的紧缩,缩了不该缩的领域,这是对症下药。【1】消费者信用控制选择性货币政策选择性货币政策只对某个领域【1】信用配额:贷款额度控制

【2】央行直接干预

【3】流动性比率规定流动资产对存款的比重

【4】利率最高限额

强制性货币政策【1】信用配额:贷款额度控制强制性货币政策【1】道义劝告

【2】窗口指导

劝导性货币政策道义劝告指中央银行运用自己在金融体系中的特殊地位和威望,通过对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劝告,影响其贷款和投资方向,以达到控制信用目的的政策。特点:道义劝告没有法律地位,也不同于强制性行政手段。【1】道义劝告劝导性货币政策道义劝告指中央银行运用自己在(五)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上述各内容就是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内容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的运行机制货币供给量增加债券价格上升利息率下降投资增加消费增加货币供给量减少债券价格下降利息率上升投资减少消费减少(五)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上述各内容就是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六)货币主义的货币政策1.强调货币政策的主导地位

货币主义学派反对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政策,赞成运用货币政策:

【1】国民收入的变动主要是由货币供给量的变动引起的,所以货币政策对熨平宏观经济波动最为有效

【2】利率对货币需求量影响较小,即LM曲线较为陡峭,运用货币政策,政策效应较大,即国民收入变动较大;相反,利率对投资影响较大,即IS曲线较为平坦,运用财政政策,政策效应不大,即Y变动较小。

(六)货币主义的货币政策1.强调货币政策的主导地位

货币主义2.强调价格稳定为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

货币主义学派认为,从长期看,货币供给量主要影响价格,而不能影响就业量和实际国民收入,只有从短期看,货币供给量才能影响就业量和实际国民收入。因此,重点应该分析货币供给量和价格的关系。同时物价稳定又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通货膨胀不仅导致了市场功能消失,而且破坏自由经济的正常发展。所以弗里德曼认为货币政策控制通货膨胀比减少失业更具有重大意义。2.强调价格稳定为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

货币主义学派认为,从长3.实行有规则的货币政策,反对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

【1】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应该是货币供给量

【2】取消再贴现率政策工具

认为中央银行无法限定利率,利率所具有的

效应可以由公开市场业务来代替

【3】规定货币M年固定增长率为货币政策工具

提出确定一个固定的货币M增长率,将其作为“单一的规则”,央行根据这一比率稳定地向流通领域注入货币。它们提出这个货币供给量的年增长率=实际国民收入增长率+通货膨胀率3.实行有规则的货币政策,反对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

【1】货币

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与货币主义货币政策

对比内容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货币主义货币政策目标通过利率调节总需求通过控制货币量实现物价稳定机制货币量→利率→总需求货币量→物价手段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率、准备金率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与货币主义货币政策对比凯恩斯主义货币政(七)货币政策的效应分析货币政策的效果取决于两个因素:

一是投资对利率变化的反应的敏感程度二是货币需求对利率的反应的敏感程度,或利率对货币供给反应的敏感程度货币政策效果的大小也与IS曲线和LM曲线的斜率相关。(七)货币政策的效应分析货币政策的效果取决于两个因素:Ms增加RLM1ISYY1R1ALM2BR2Y2Ms增加RLM1ISYY1R1ALM2BR2Y2rLM1IS1YY0

r0ALM2r1Y1IS2Y2r2CIS曲线越平缓,货币政策越有效BMPS越小,Y↑越大rLM1IS1YY0r0ALM2r1Y1IS2Y2r2CI两种极端的情况利率很低,LM呈水平状,货币供应呈“凯恩斯陷阱区域”,货币政策失效,财政政策最为有效。利率很高,LM呈垂直状,称为“古典区域”,财政政策失效,货币政策最为有效。

iYLM1i1IS1IS2Y1Y2凯恩斯陷阱IS1IS2

i2i3LM2Y3Y4古典区域两种极端的情况利率很低,LM呈水平状,iYLM1i1I三、需求管理政策(三)国际经济政策1.国际金融政策2.国际贸易政策三、需求管理政策(三)1.国际金融政策四、供给管理政策1.收入政策

通过控制工资与物价来制止通货膨胀的政策,因为控制的重点是工资,故称收入政策。主要有三种形式:

【1】工资-物价冻结

政府采用法律手段禁止在一定时期内提高工资与物价。

【2】工资与物价指导线

规定工资与物价上涨的限度,其中主要是规定工资增长率

【3】税收刺激计划:以税收来控制工资增长

政府规定货币工资增长率,若企业的工资增长率超过这一指导线,就课以重税;若低于则减税四、供给管理政策1.收入政策

通过控制工资与物价来制止通货膨2.指数化政策

通过定期地根据通货膨胀率来调整各种收入的名义价值,以使其实际价值保持不变。主要有三种形式:

【1】工资指数化

据通货膨胀率指数来调整名义工资,以保持实际工资不变

【2】税收指数化

据通货膨胀率指数来调整税收起征点与税率等级

【3】利率指数化

据通货膨胀率指数来调整名义利率,以保持实际利率不变

2.指数化政策

通过定期地根据通货膨胀率来调整各种收入的名义3.人力政策

人力政策又称就业政策,是一种旨在改善劳动市场结构,以减少失业的政策。主要有三种形式:

【1】人力资本投资

教育、医疗保健、劳动培训、迁徙等

【2】完善劳动市场

完善和增加各类就业介绍结构,提供完备信息

【3】协助职工进行流动

3.人力政策

人力政策又称就业政策,是一种旨在改善劳动市场结4.经济增长政策

从长期看,影响总供给的最重要因素还是经济潜力或生产能力,因此,提高经济潜力和生产能力的经济增长政策就是供给管理政策的重要内容。主要有四种形式:

【1】增加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

【2】资本积累,主要来源于储蓄

【3】技术进步

【4】计划化与平衡增长4.经济增长政策

从长期看,影响总供给的最重要因素还是经济潜一、反馈规则:相机抉择二、固定规则:以不变应万变三、宏观经济政策运用之争的实质第3节宏观经济政策的运用

一、反馈规则:相机抉择第3节宏观经济政策的运用一、反馈规则:相机抉择

1.反馈规则和相机抉择的含义

【反馈规则】指政策行为要对经济状态的变动作出反应,即根据经济状况的变动制定相应的稳定经济的政策。在采用反馈规则时,制定经济政策的方法称为相机抉择。

【相机抉择】指政府在运用宏观经济政策来调节经济时,可以根据市场情况和各项调节措施的特点,机动地决定和选择当前究竟应采取哪一种或哪几种政策措施。一、反馈规则:相机抉择1.反馈规则和相机抉择的含义

【反馈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混合使用经济萧条但不太严重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经济过热且产生严重的通货膨胀

紧缩性的财政政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经济出现通货膨胀但不太严重

紧缩性的财政政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经济严重萧条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混合使用经济萧条但不太严重

第7章宏观经济政策理论与实践课件二、固定规则:以不变应万变(一)固定规则的含义

固定规则是所采用的经济政策不取决于经济状况,无论经济进入衰退还是繁荣,经济政策都不会改变。例如,货币主义提出的简单规则货币政策,即按一个固定比率增加货币供给量,无论经济发生什么变动,这个比率都不变,就是一种固定规则的政策。所以,这种规则的中心是以不变应万变。

二、固定规则:以不变应万变(一)固定规则的含义

固定规则是(二)采用固定规则的原因解释1.政策时滞【1】内在时滞

从经济中发生了引起不稳定的变动到决策者制定出适当的经济政策并付诸实施之间的时间间隔

认识时滞:从经济中发生了引起不稳定的变动到决策者认识到有必要采取某种政策的时滞

行动时滞:认识到有必要采取某种政策到实际作出决策的决策时滞以及从作出决策到政策付诸实施的实施时滞(二)采用固定规则的原因解释1.政策时滞【1】内在时滞

从经【2】外在时滞

从政策实施到政策在经济中完全发生作用,达

到预期目标之间的时间间隔

各种宏观经济政策的时延是不同的财政政策从决策、议会批准到实施,需要经过许多中间环节,内在时延较长,但其作用比较直接,见效快。外在时延较短。货币政策由央行直接决定,所经过中间环节少,内在时延较短,但它作用较间接,外在时延就较长。缩短政策时延,使政策更快地发挥作用是十分必要的。但是时延是客观存在的,无法消除。在决定政策时一定要考虑到各种政策的时延,以免政策无法达到预定的目标。【2】外在时滞

从政策实施到政策在经济中完全发生作用,2.预期【1】决策者对未来经济走势的预期

【2】公众的预期

3.非经济因素对政策的影响【1】国内外政治因素的变化

【2】自然事件

2.预期【1】决策者对未来经济走势的预期

【2】公众的预期三、宏观经济政策之争的实质要不要国家的干预三、宏观经济政策之争的实质要不要国家的干预宏观经济学山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肖卫东(2012)宏观经济学山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肖卫东(2012)第1节宏观经济政策及其目标第2节宏观经济政策工具及其效应分析

第3节宏观经济政策的运用

第7章宏观经济政策:理论与实践第1节宏观经济政策及其目标第7章宏观经济政策:理论与实一、宏观经济政策二、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三、中国采用宏观经济政策进行宏观调控的目标

第1节宏观经济政策及其目标一、宏观经济政策第1节宏观经济政策及其目标一、宏观经济政策

经济政策:国际或政府为增进社会经济福利

而制定的解决经济问题的指导原则和措施,

它是政府为了达到一定经济目的而对经济活

动有意识的干预

宏观经济政策:国家进行总量调控,以达到

宏观经济目标的手段。

本章就介绍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工具,及宏

观经济政策的决策机制。一、宏观经济政策经济政策:国际或政府为增进社会经济福利【1】经济持续均衡发展

持续、均衡、和谐【2】充分就业

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3】价格稳定物价总水平趋于稳定【4】国际收支平衡开放经济状态

总体目标:AD=AS二宏观经济政策目标【1】经济持续均衡发展二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三、中国采用宏观经济政策进行宏观调控的目标【1】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2】以人为本、全面持续协调发展

【3】五个统筹【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4】构建和谐社会:民生、民心和民主人际关系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

三、中国采用宏观经济政策进行宏观调控的目标【1】落实科学发“十二五规划建议”的主要目标【1】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就业持续增加,国际收支趋向基本平衡,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2】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居民消费率上升,服务业比重和城镇化水平提高,城乡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增强。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3】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贫困人口显著减少,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十二五规划建议”的主要目标【1】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价格总水【4】社会建设明显加强。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全民受教育程度稳步提升,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健全,人民权益得到切实保障。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社会管理制度趋于完善,社会更加和谐稳定。【5】改革开放不断深化。财税金融、要素价格、垄断行业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明显进展,政府职能加快转变,政府公信力和行政效率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互利共赢开放格局进一步形成。【4】社会建设明显加强。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2010定调2011:积极稳健、审慎灵活;重点是更加积极稳妥地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2009定调2010:调结构促转变;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2008定调2009:保增长,促发展2007定调2008:防过热、防通胀、重民生

2006定调2007:经济发展新座标:又好又快平衡发展

2005定调2006:继续搞好宏观调控

2004定调2005:稳健财政政策,巩固宏观调控成果2003定调2004: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2002定调2003:继续实施积极财政和稳健货币政策2001定调2002:扩大内需

2000定调2001: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1999定调2000:突出抓好国有企业改革

1998定调1999:继续实行积极财政政策

1997定调1998:稳健的货币政策与积极的财政政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宏观调控的定调2010定调2011:积极稳健、审慎灵活;重点是更加积极稳第7章宏观经济政策理论与实践课件第7章宏观经济政策理论与实践课件一、需求管理政策(一):财政政策二、需求管理政策(二):货币政策三、需求管理政策(三):国际经济政策四、供给管理政策第2节宏观经济政策工具

及其效应分析

一、需求管理政策(一):财政政策第2节宏观经济政策工具

一、需求管理政策(一):财政政策(一)需求管理政策的含义需求管理:通过调节AD来达到一定政策目标的宏观经济政策工具。这是凯恩斯主义所重视的政策工具。

需求管理是要通过对AD的调节,实现AD=AS,达到既无失业又无通货膨胀的目标。

AD<AS:在经济中会由于AD不足而产生失业,这时就要运用扩张性的政策工具来刺激AD

AD>AS:在经济中会由于AD过度而引起通货膨胀,这时就要运用紧缩性的政策工具来压抑AD

一、需求管理政策(一):财政政策(一)需求管理政策的含义需(二)财政政策的含义【1】为促进就业水平提高,减轻经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稳定增长而对政府支出、税收和借债水平所进行的选择,或对政府收入和支出水平所作的决策。【2】政府通过改变财政收入和支出来影响社AD,以便最终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宏观经济政策(二)财政政策的含义【1】为促进就业水平提高,减轻经济波动,(三)财政政策的内容【1】税收:最主要的财政收入

流转税、所得税、财产税、行为税、资源税

比例税、定额税、累进税【2】公债:政府对公众的债务

国债

地方政府债券

财政收入政策(三)财政政策的内容【1】税收:最主要的财政收入财政收入政策【1】政府购买支出

购买商品

购买劳务【2】政府转移支付

社会保障

财政补贴【3】政府投资支出

公共项目工程国家特大项目的固定资产和存货投资财政支出政策【1】政府购买支出财政支出政策【1】含义: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

【2】财政赤字方式:发行公债

货币筹资:把债券卖给央行政府不必还本付息,减轻政府债务负担。但会增加货币供给量引起通货膨胀。因央行可把政府债务作为准备金发行货币债务筹资:把债券卖给他人不会增加货币量,也不会直接引发通货膨胀,但政府必须还本付息,债务负担沉重【3】作用短期:可刺激经济增长长期:引发通胀,不利经济发展赤字财政可以用,但要有限制财政赤字政策【1】含义: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财政赤字政策我国2000-2009年财政收支及赤字年份财政收入财政支出赤字或结余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13395.2316386.0418903.6421715.2526396.4731649.2938760.2051321.7861330.3568518.3015866.5018902.5822053.1524649.95284868933930.2840422.7349781.3562592.6676299.93-2491.27-2516.54-3149.51-2934.70-2004.91-2080.14-2950我国2000-2009年财政收支及赤字年份财政收入财政支出赤财政部发行1.55万亿元特别国债

国务院2007年6月27日提请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8次会议审议一项议案,拟由财政部发行1.55万亿元特别国债,用于购买约2000亿美元外汇,作为即将成立的国家外汇投资公司的资本金。这将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发行的最大一笔特别国债。财政部部长金人庆从4个方面说明了财政发行特别国债购买外汇的必要性:有利于抑制货币流动性,缓解人民银行对冲压力;有利于促进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改善宏观调控;有利于降低外汇储备规模,提高外汇经营收益水平;有利于支持国内企业“走出去”,提升国家经济竞争力。财政部发行1.55万亿元特别国债国务院2007年6财政部将于下周二(2007.12.18日)发行7500亿元特别国债,即第七期特别国债,这也预示着今年1.55万亿元特别国债的发行任务即将圆满完成。但,国债发完了,并不意味着就真的“圆满完成”了,接下来的重要问题就是如何使用这批特别国债,并且怎样才能使用好的问题了。

目前的使用打算是,在这1.55万亿元特别国债中,拔出一部分购买约2000亿美元外汇,作为即将成立的“国家外汇投资公司”的资本金。将组建一个脱于任何部门的外汇投资机构,依法来经营外汇,有偿使用,接受监管,保值增值。财政部将于下周二(2007.12.18日)发行7500亿元特(四)内在稳定器1.定义:指某些财政政策由于其本身的特点,

具有自动调节经济,使经济稳定的机制

这种内在稳定器自动地发生作用,调节经济,无需政府作出任何决策,但这种内在稳定器调节经济的作用是十分有限的。它只能减轻萧条或通货膨胀的程度,并不能改变萧条或通货膨胀的总趋势;只能对财政政策起到自动配合的作用,并不能代替财政政策。因此,尽管某些财政政策具有内在稳定器的作用,但仍需要政府有意识地运用财政政策来调节经济。(四)内在稳定器1.定义:指某些财政政策由于其本身的特点,

【1】累进税:企业与个人所得税经济萧条:收入T自动抑制C与I,有助于减轻萧条的程度。经济繁荣:收入T自动抑制了C与I,

有助于减轻由于需求过大而引起的通货膨胀

【2】政府转移支付经济萧条:失业人数和需要其他补助的人数增加,这类转移支付会自动增加,从而抑制了C与I的减少,有助于减轻经济萧条的程度。经济繁荣:失业人数和需要其他补助的人数减少,这类转移支付会自动减少,从而抑制了C与I的增加,有助于减轻由于需求过大而引起的通货膨胀。【3】农产品支持价格

避免农产品P下跌,增加农民收入扩大AD内在稳定器【1】累进税:企业与个人所得税内在稳定器(五)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1.定义:指政府要审时度势,主动采取一些财政措施,变动支出水平或者税收以稳定AD水平,使之接近物价稳定的充分就业水平

2.类型: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交替使用的扩张性和紧缩性财政政策,被称为补偿性财政政策(五)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1.定义:指政府要审时度势,主动采取(六)功能性财政(凯恩斯主义)1.功能性财政与预算盈余或者赤字(1)功能性财政是一种财政方面的积极政策,其政策目标是实现无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水平,在该目标下,预算可以是盈余,也可以是赤字。(2)功能财政思想认为,政府为了实现充分就业和消除通胀,需要赤字就赤字,需要盈余就盈余,而不应为实现财政收支预算年度平衡和周期平衡妨碍政府财政政策的正确制定和实行(3)功能财政是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的指导思想,而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是功能财政思想的实现和贯彻(六)功能性财政(凯恩斯主义)1.功能性财政与预算盈余或者赤山东师范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肖卫东(2008)2.充分就业预算盈余与财政政策方向(1)预算盈余或者赤字变动的原因:一是经济本身的变动,即经济趋向繁荣会使盈余增加或赤字减少;经济趋向衰退会使盈余减少或赤字增加;二是财政政策的变动:扩张性政策会使盈余减少或赤字增加,紧缩性政策会使盈余增加或赤字减少。因此,单凭盈余或者赤字的变动还难以看出财政政策的扩张性或者紧缩性,要使预算盈余或者赤字成为衡量财政政策扩张还是紧缩的标准就必须消除经济周期波动本身的影响,于是美国经济学家布朗在1956年提出了充分就业预算盈余的概念山东师范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肖卫东(2008)2.充分就业山东师范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肖卫东(2008)(2)充分就业预算盈余:是指既定的政府预算在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上所产生的政府预算盈余。如果这种盈余为负值,则表示充分就业预算赤字。(3)充分就业预算盈余的作用:

一是把收入水平固定在充分就业水平上,消除经济中收入水平周期性波动对预算状况的影响,从而就能更加准确地反映财政政策对预算状况的影响,并为判断财政政策的扩张性或者紧缩性提供了一个较为准确的依据;例如,若充分就业预算盈余增加或者赤字减少,则财政政策为紧缩性政策;

二是使政策制定者充分注重充分就业问题,以充分就业为目标确定预算规模,从而确定财政政策。

山东师范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肖卫东(2008)(2)充分就(七)财政政策的效应分析财政政策效应是指政府收支变化(变动税收、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等)使IS曲线变动对国民收入变动产生的影响,其大小受到“挤出效应”大小的影响。(七)财政政策的效应分析财政政策效应是指政府收支变化(变动税1.挤出效应定义:指扩张性财政政策导致利率上升,从而挤出私人投资,总需求减少,导致国民收入下降的情形具体地说,就是政府和企业都在投资,在投资项目一定的条件下,政府投的多就把企业挤出去了,这就是挤出效应。1.挤出效应定义:指扩张性财政政策导致利率上升,从而挤出私人0Y0RLMY2Y1YR0R1IS1IS2E0E1E2挤出效应0Y0RLMY2Y1YR0R1IS1IS2E0E1E2挤出效【1】整体效应:政府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如增加G或TR,则使IS0向右上方移动到IS1,则均衡点由E0移到E2,决定了利率为R1,国民收入为Y2,显然,R1>R0,Y2>Y0,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引起国民收入增加和利率提高,这就是其整体效应。【2】分步效应:若利率不变,则因AD而使Y,均衡点由E0移动到E1而不是E2,均衡收入是Y1而不是Y2,此时产品市场实现了均衡,但货币市场却处于非均衡状态:Y增加了L,在原来利率水平R0上,L>M。若M不变,则R将提高,RIAD,该过程直到E1点,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此时决定的均衡利率为R1,均衡国民收入为Y2【1】整体效应:政府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如增加G或TR,则使【3】综合考虑:若综合考虑财政政策对两个市场的影响,其传导机制不会象原来分析那么简单:

△GADY

而是扩张性财政政策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增量,会因货币市场供不应求导致的利率上升和投资下降而被抵消了一部分,其传导机制如下:

△GADYLRIADY产品市场货币市场产品市场财政政策首先作用于产品市场,引起GDP,间接影响货币市场,引起利率上升进而在产品市场上产生反响,引起GDP【3】综合考虑:若综合考虑财政政策对两个市场的影响,其传导机【4】挤出效应的影响因素政府支出乘数:乘数越大,政府支出所引起的产出增加越大,但利率提高使投资减少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减少也越多,即挤出效应越大货币需求对产出变动的敏感程度:即货币需求函数L=ky-hr中的k的大小,k越大,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一定产出水平增加所导致的对货币需求的增加也越大,因而使利率上升也越多,从而挤出效应也就越大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即h的大小,若h越大,则政府支出增加引起货币需求增加所导致的利率上升越小,因而挤出效应也就越小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即d的大小,d越大,则一定量利率水平的变动对投资水平的影响越大,挤出效应就越大【4】挤出效应的影响因素一般来说,因边际消费倾向被认为较为稳定,所以政府支出乘数也较为稳定;k主要取决于支付习惯和制度,一般也被认为较为稳定。因此,挤出效应的决定性因素就是h和d,即货币需求的利率系数和投资需求的利率系数在凯恩斯主义极端情况下,h为无限大,而d趋于零,因此,政府支出的挤出效应为零,财政政策效果极大。在古典主义极端情况下,h趋于零,而d为无限大,因此,挤出效应是完全的,财政政策无效。一般来说,因边际消费倾向被认为较为稳定,所以政府支出乘数也2.财政政策效应的IS—LM模型分析【1】LM曲线不变,IS曲线对财政政策影响财政政策效应取决于挤出效应,挤出效应大,政策效应就小;挤出效应小,政策效应大。影响政策效应和挤出效应的主要因素是IS曲线和LM曲线的斜率IS曲线斜率小且平坦

IS曲线越平坦,斜率越小,挤出效应越大,政策效应越小2.财政政策效应的IS—LM模型分析【1】LM曲线不变,IIS曲线斜率大且陡峭

IS曲线越陡峭,斜率越大,挤出效应越小,政策效应越大IS曲线斜率大且陡峭IS曲线越陡峭,斜率越大,挤出效应越小【2】IS曲线不变,LM曲线对财政政策影响LM曲线斜率小且平坦LM曲线越平坦,斜率越小,挤出效应越小,政策效应越大【2】IS曲线不变,LM曲线对财政政策影响LM曲线斜率小LM曲线斜率大且陡峭

LM曲线越平坦,斜率越大,挤出效应越大,政策效应越小LM曲线斜率大且陡峭LM曲线越平坦,斜率越大,挤出效应越大3.凯恩斯主义的极端情况如果LM水平,IS垂直时,则财政政策完全有效,而货币政策完全无效的情况,称为凯恩斯极端,因为凯恩斯认为,当利率较低时,而投资对利率反应不敏感时,只有财政政策才能对克服萧条、增加就业和收入产生效果,而货币政策无效。3.凯恩斯主义的极端情况如果LM水平,IS垂直时,则财政政策LM曲线水平,IS曲线垂直

LMIS1YY1AIS2BY2RIS1YY1R1A财政政策有效货币政策无效G↑Ms↑IS1IS2LM曲线水平,IS曲线垂直LMIS1YY1AIS2BY2R二、需求管理政策(二):货币政策(一)货币政策的含义指中央银行为实现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信用及利率等货币变量的方针、措施的总称。

二、需求管理政策(二):货币政策(一)货币政策的含义指中央银(二)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的三大业务:

负债业务、资产业务、中间业务

中央银行的三大功能: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国家的银行(二)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商业银行的三大业务:中国的银行与金融中介中国人民银行商业银行(1)国有商业银行:中工商、中银、中农行、中建行(2)以公有制为主体的股份制银行:交通银行、中信实业银行、中国光大银行、华厦银行、招商银行、广东发展银行、福建兴业银行、深圳发展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海南发展银行(3)民营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国民生银行(4)中外合资银行——厦门国际银行、青岛国际银行、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5)外资银行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的银行与金融中介非银行金融机构(1)城市信用合作社(2)农村信用合作社(3)信托投资公司(4)财务公司(5)金融租赁公司(6)证券公司(7)证券交易所(8)保险公司(9)其它:①投资基金组织,②典当行非银行金融机构(三)存款创造与货币供给[1]存款准备金制度[2]货币创造乘数[3]基础货币(高能货币)(三)存款创造与货币供给[1]存款准备金制度存款创造和货币供给关于货币供给

——是相对于货币需求而言,它包括货币供给行为和货币供给量两大内容。

货币供给行为是指银行体系通过自己的业务活动向再生产领域提供货币的全过程,研究的是货币供给的原理和机制。

货币供应量是指银行系统根据货币需求量,通过其资金运用,注入流通中的货币量,它研究银行系统向流通中供应了多少货币,货币流通与商品流通是否相适应等问题。1、存款货币的创造过程——货币供给机制存款创造和货币供给关于货币供给1、存款货关于货币供给机制

——研究货币供给量是怎样形成的,其原理是什么,如何调控。

(1)在二级银行体制(央行与商行),货币供给量(Ms)等于基础货币(H)与货币乘数(K)之和。即:Ms=K·H

所以,中央银行只要能控制住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就能有效调控货币供应量。

(2)基础货币的构成虽然比较复杂,但却是由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创造的,可以由中央银行直接控制。中央银行投放基础货币的渠道主要有以下三条:

①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②收购金、银、外汇等储备资产投放的货币。③对政府部门(财政部)的贷款。关于货币供给机制(1)在二级银行体制(央行与商行),货币

如果中央银行能够有效控制基础货币H的投放量,那么,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关键,就在于中央银行能否准确测定和调控货币乘数。K=MsH=1法定准备金率如果中央银行能够有效控制基础货币H的投放量,那么,控2、货币乘数效应例如:中央银行在外汇市场收购出口商所卖出价值1000元之外汇。假设rd=20%中央银行甲出口商甲银行乙厂商乙银行丙企业丙银行丁企业丁银行戊企业1000元存入1000元贷出800元1000(1–20%)存入派生存款贷出640800(1–20%)存入640贷出5126400(1–20%)存入贷出409.6512(1–20%)………1–0.8

存款总和(D)=1000+800+640+512+409.6+=1000(1+0.8+0.8²+0.8³++0.8=1000)+n–1…×1=50002、货币乘数效应例如:中央银行在外汇市场收购出口商所卖出价值①由银行贷款而来的存款——派生存款②运用派生存款来扩大贷款——信用扩张=1000=5=5000K1法定准备金率=1rd存款总和(D)=原始存款(R)/rd货币乘数(K)=存款总和(D)/原始存款(R)即:①由银行贷款而来的存款——派生存款=1000=5=500

货币乘数为法定准备率的倒数是有条件的。商业银行没有超额储备。设超额储备率为re,如果有超额储备率,则:

商业银行客户不抽出现金。设抽出现金率为rC

如果有抽取现金,则:货币乘数为法定准备率的倒数是有条件的。商业

存款扩张的基础是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总额(包括法定的和超额的)加上非银行部门持有的通货,可称为基础货币或货币基础。由于它会派生出货币,因此是一种高能量的或者说是活动力强大的货币,故又称高能货币或强力货币。则:存款扩张的基础是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总额(包括法定(四)货币政策的内容【1】公开市场业务央行在公开市场上购买或出售政府债券,以增加或减少商业银行准备金,从而影响利率和货币供给量以达到既定目标的政策工具【2】再贴现率

中央银行给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3】存款准备金率一般性货币政策(四)货币政策的内容【1】公开市场业务一般性货币政策【存款准备金】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存款准备金】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第7章宏观经济政策理论与实践课件第7章宏观经济政策理论与实践课件第7章宏观经济政策理论与实践课件第7章宏观经济政策理论与实践课件【1】消费者信用控制

首期付款的多少贷款期限的长短贷款利率的高低

【2】不动产信用控制

【3】证券市场信用控制

选择性货币政策选择性货币政策只对某个领域起到调节作用,因为通胀可以只由某个领域的失控引起,如果采取一般性政策工具,则出现全面性的紧缩,缩了不该缩的领域,这是对症下药。【1】消费者信用控制选择性货币政策选择性货币政策只对某个领域【1】信用配额:贷款额度控制

【2】央行直接干预

【3】流动性比率规定流动资产对存款的比重

【4】利率最高限额

强制性货币政策【1】信用配额:贷款额度控制强制性货币政策【1】道义劝告

【2】窗口指导

劝导性货币政策道义劝告指中央银行运用自己在金融体系中的特殊地位和威望,通过对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劝告,影响其贷款和投资方向,以达到控制信用目的的政策。特点:道义劝告没有法律地位,也不同于强制性行政手段。【1】道义劝告劝导性货币政策道义劝告指中央银行运用自己在(五)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上述各内容就是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内容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的运行机制货币供给量增加债券价格上升利息率下降投资增加消费增加货币供给量减少债券价格下降利息率上升投资减少消费减少(五)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上述各内容就是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六)货币主义的货币政策1.强调货币政策的主导地位

货币主义学派反对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政策,赞成运用货币政策:

【1】国民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