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近代史名词解释7_第1页
世界近代史名词解释7_第2页
世界近代史名词解释7_第3页
世界近代史名词解释7_第4页
世界近代史名词解释7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世界近代史名词解释7世界近代史名词解释7世界近代史名词解释7xxx公司世界近代史名词解释7文件编号:文件日期:修订次数:第1.0次更改批准审核制定方案设计,管理制度1832年议会改革

19世纪英国新兴的工业资产阶级同土地贵族进行斗争,争取重新分配政治权及扩大选举权的政治改良运动。整个19世纪经国会批准的重大改革有三次(1832年;1867年;1884年)。在1832年议会改革中,资产阶级的全国政治联合会等团体同辉格党政府相呼应,利用人民运动的声势,迫使议会通过法案,撤销了56个“衰败选区”(指地处农村,已无人烟,由大地主指派议员的选区),增加了在工业革命过程中新兴起的工业城市的代表名额,并降低了选民的财产数额限制,扩大了资产阶级选举权

宪章运动

19世纪30—40年代英国无产阶级为争取实现《人民宪章》而展开的革命运动。列宁称它是:“世界上第一次广泛的、真正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人民宪章》是伦敦工人协会在1837年拟订、1838年用法案形式公布的一个争取普选权的文件。内容包括普选权的要求以及为保障工人享受此项权利而规定的一系列条件。运动曾出现过3次高潮,第一次(1838—1839)在请愿书上签名者约128万人;第二次(1842年)签名者达330万人;第三次(1848年)在新请愿书上签名的人数达550万人。三次请愿书皆遭国会否决。工人们集会、游行、总罢工和抗暴斗争也相继被镇压,领袖遭逮捕判刑。由于工人阶级在政治上还不成熟;工人阶级还没有一个用正确的革命理论武装起来的革命政党的领导等原因,运动最后失败。但它教育了工人阶级,也推动了欧洲工人运动。英国的宪章运动和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德国西里西亚织工起义,是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的标志。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都给予了高度评价。

伦敦工人协会

1836年在伦敦成立的英国工人组织。主要由手工业者组成。领导人为木匠洛维特。其宗旨是:用一切合法手段废除统治阶级的各种反动立法,争取人民自由权利,使社会一切阶级处于平等地位,争取改善工人的生活条件。该会于1838年颁布宪章运动的政治纲领《人民宪章》。在各地建立地方协会。出版刊物《二便士快讯》(后改为《伦敦快讯》)。积极领导了宪章运动前期的斗争。但其上层领导人日趋妥协和改良。1840年,协会的大部分成员均加入了奉行改良主义路线的伦敦宪章联盟。

人民宪章

英国宪章运动中的纲领性文件。1837年伦敦工人协会拟定了一份递交国会的请愿书草案,次年5月8日,以《人民宪章》的名称公布。此后,为实现宪章内容的斗争就称为“宪章运动”。宪章的内容有以下六点:①凡年满21岁,精神健全的男子皆有选举权。②无记名秘密投票,以保障选民可充分地自由运用其投票权。③废除议员候选人的财产资格限制,以便使各选区得以选举他们最爱戴的人。④议员应支付给薪俸,以便使当选议员的人能离开原来的职务,用全部精力为国家利益服务。⑤平均分配选举区域,按各自选民的人数分配代表名额。⑥议会每年改选一次。另外,“人民宪章”中也包含了工业资产阶级的要求,如取消谷物法,保障企业家“应得之利润”等。不过“人民宪章”的核心内容是以普选权为基础的议会民主化的问题

“物质力量派”

宪章运动的左翼。主张,如果议会不采纳人民宪章的要求,就将用一切手段进行斗争,包括总罢工甚至武装起义。主要领导人为布朗特尔奥布莱恩和裘利安哈尼。由于对“伦敦工人协会”的一些领导人甚为不满,认为他们只宣传消极的顺从,不能完成工人斗争的使命。他们于1838年退出“伦敦工人协会”,创建“伦敦民主协会”,吸收低薪工人参加,出版了自己的报纸。

“道义派”

宪章运动的右翼。主张用和平的向议会递交请愿书的方式来争取实施宪章,达到宪章派的要求。主要领导人是洛维特(1800—1877)。另外,阿特乌德等人也支持这一派的要求。

新港起义

英国宪章运动中唯一的一次武装起义。部分物质力量派在合法斗争中受挫之后,成立了一个秘密集团,决定武装起义。1839年11月3日起义在新港爆发,由福洛斯特率领的数千工人袭击新港,营救被囚禁的宪章派领袖。但事泄失败。福洛斯特等领导人和450名宪章派人士被捕。起义的失败,宣告宪章运动最初阶段的结束。

全国宪章协会

一译“全国宪章联合会”。英国宪章运动的领导组织。1840年在曼彻斯特成立。设有中央执行委员会,执委会每年改选一次。参加该组织必须填写志愿书,表示赞成宪章运动的原则,缴纳会费,领取会员证,并参加所在地区的基层组织的活动。因此,它“实际上是世界上第一个工人阶级政党的雏形”。1841年地方分会有200多个,1842年达到高潮,组织扩大到全国,会员总数约5万余人。1848年宪章运动失败后领导人相继被捕,逐渐停止活动。

正义者同盟

流亡法国的德国工人秘密革命组织。1836年在巴黎成立。成员大多为手工业者。主要领导人有卡尔沙佩尔、亨利希鲍威尔、约瑟夫莫尔等。1839年5月同盟成员参加布朗基派在巴黎发动的密谋起义失败后,同盟中心移到伦敦,活动范围逐渐扩大,在英、法、德和瑞士相继建立支部,成为当时国际性的工人组织。在早期,该组织的思想十分混乱,主张以少数精英人物的起义推翻反动统治,直接在德国建立“共产主义”,其口号是超阶级的“人人皆兄弟”。在马克思、恩格斯的帮助下,同盟成员逐步转到科学社会主义方面。1847年6月接受马克思、恩格斯的建议,改组为共产主义者同盟。

科学社会主义

又称科学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以《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为标志。马克思和恩格斯根据他们所发现的唯物主义历史观,深入地研究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总结了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经验,批判地继承了空想社会主义的合理部分而创立的共产主义学说。它阐明了下面一系列问题:无产阶级为推翻资本主义建立社会主义而奋斗的世界历史作用;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进行阶级斗争的形式;为建立无产阶级专政而斗争的战略和策略;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高速度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共产党在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无产阶级国际主义;阶级和阶级差别的消灭、国家消亡的条件等。无产阶级专政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也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主要的内容。科学社会主义是世界无产阶级斗争有力的思想武器,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指南。

共产主义者同盟

在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基础上建立的第一个国际无产阶级的秘密革命组织。1847年6月在伦敦由正义者同盟改组而成。同盟的口号是“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纲领食马克思、恩格斯为其起草的《共产党宣言》。同盟的宗旨是推翻资产阶级专政,建立无产阶级统治,消灭资本主义,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同盟团结了各国工人,广泛宣传了科学社会主义。其盟员积极参加了欧洲1848年革命。革命失败后,同盟惨遭迫害,停止了活动。1852年11月17日,根据马克思的提议,宣告解散。它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早期无产阶级革命家,是马克思、恩格斯创建无产阶级政党的一次伟大实践;它为第一国际的建立在思想上和组织上作了准备

《共产党宣言》

马克思、恩格斯受“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委托为同盟起草的纲领。1848年2月在伦敦公诸于世。全书除前言外,分为四章:一、资产者与无产者;二、无产者与共产党人;三、社会主义的和共产主义的文献;四、共产党人对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宣言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宣言是一部划时代的著作,它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指导无产阶级进行革命斗争的锐利思想武器,鼓舞和推动了全世界无产阶级争取解放的斗争。

巴黎公社

一指1871年3月18日巴黎工人起义胜利后建立的工人政权,是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法国在普法战争中失败后,1870年9月4日巴黎爆发革命,成立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革命后成立的国防政府及随后以梯也尔为首的政府实行卖国和镇压工人的政策,社会矛盾尖锐。1871年3月18日,巴黎无产阶级发动武装起义,夺取了政权。28日公社宣告成立。公社打碎了旧国家机器,进行了无产阶级民主的实验:废除资产阶级常备军,代之以人民武装--国民自卫军,建立了由选举产生的治安委员会取代警察局;通过了政教分离法令;废除议会制,实行立法、行政合一的公社委员会制;采取措施防止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由社会公仆变成人民的主宰。在经济和文教方面,实行了许多旨在保护工人利益的措施和改革。但公社没有没收法兰西银行,没有同农民结成联盟,没有及时向凡尔赛的梯也尔反动政府发动进攻等。在凡尔赛政府勾结普军的猛攻下,于5月28日被镇压。马克思总结了巴黎公社的经验,指出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无产阶级必须用革命暴力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实行无产阶级专政。

又指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巴黎的城市自治机构。1789年7月25日正式成立,又称“1789年公社”。该公社的领导权初为君主立宪派和吉伦特派所掌握,对推进革命影响较小。其他一些省份也建立了类似的组织。1792年8月9日,在人民准备起义的强大压力下改组,8月10日晨6时,巴黎48个区中的28个区的89名代表来到市政厅集会,以多数区的名义宣布废除旧市府,成立以肖梅特为首的新的巴黎公社(又称“1792年公社”),任命桑泰尔为国民自卫军司令,领导了8月10日巴黎人民起义,推翻了君主立宪派的统治,废黜了国王。在吉伦特派统治时期,巴黎公社成为雅各宾派领导的与立法议会并存的政权机关。雅各宾专政时期,是革命政权的主要支柱之一,推动了雅各宾派各项革命措施的实施。1794年热月政变后被解散。

斯文运动

1830年英国爆发的大规模农村政治暴动,以捣毁农业机器为主要内容,与城市的卢德运动相当。首先爆发于肯特郡,导火线是农场主采用打谷机而严重威胁了以打谷为生的农民的生计。1830年8月,400余人捣毁打谷机,焚烧农场主的谷垛,并提出了自己的社会纲领:“今年我们要烧毁谷垛和打谷机;明年我们将转而进攻教区长,后年我们要进攻政客们。”以信函形式散发,因具名“斯文上尉”(意为秋千,但转义即为绞刑架),故名。农业工人纷纷响应。由于缺乏严密的组织和领导,运动被镇压。

重商主义

15至18世纪西欧国家的一种经济政策和早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一种经济学说。亚当斯密称之为“商业的或重商的体系”,故名。中心内容是:货币拥有量是国家贫富的标志,发展对外贸易以获取金银是积累国家财富的重要途径,国家采取鼓励制成品出口、颁布航海法令、大力发展航海业和军需工业、奖励造船、给予贸易公司以垄断特权等方法直接干预经济。早期重商主义持货币差额论,主张禁止硬币输出,增加金银输入;晚期重商主义持贸易差额论,主张发展制造业,扩大外贸出超,以获得大量货币输入。重商主义是资本原始积累时期代表商业资本利益的意识形态,错误地认为利润来自流通过程,但其对商业保护主义政策在当时曾促进了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随着工业革命的产生和发展,重商主义逐渐废弃。

1867年议会改革

英国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同土地贵族斗争,争取重新分配政治统治权及扩大选举权的政治改良运动。随着英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工业资产阶级要求进一步参加政治统治,同时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也展开了争取普选权的广泛斗争。保守党政府被迫于1867年通过新的选举法,选民人数从100余万人增至250余万人。小资产阶级和一部分工人取得了选举权。

民族同盟

亦称民族联盟,德国自由资产阶级政党。1859年9月在法兰克福成立,是德意志各邦自由资产阶级松散的政治同盟组织。其基本核心是1849年6月退出法兰克福国民议会的自由派右翼分子。主要领导人有本尼格森和舒尔采-德里奇。拥有成员约3万人。主张排除奥地利,在普鲁士领导下统一德国,建立中央集权制的君主国家。1866年普奥战争以及次年北德意志联邦成立后,于1867年自行解散

“铁血政策”

普鲁士通过王朝战争实现德意志统一的政策。1862年9月30日,普鲁士首相俾斯麦代表容克贵族和大资产阶级利益,在议会上宣称:“当代重大问题不是演说和多数派决议所能解决的……而必须用铁和血来解决,德意志所瞩目的不是普鲁士的自由派,而是普鲁士的武装。”竭力主张以强权和武力统一德意志并进行统治。俾斯麦的这种用“铁”和“血”的武力统一的政策被称为“铁血政策”,而他本人也被称为“铁血宰相”。“铁血政策”一词后成为战争政策的同义语。

克里米亚战争

即克里木战争,亦称东方战争。发生于1853年至1856年的俄国与土耳其的战争,也是沙俄同英法为争夺巴尔干而进行的战争。19世纪中叶,土耳其成为欧洲列强瓜分的对象。俄国力图击败土耳其,控制黑海海峡,插足巴尔干半岛,引起英法的反对。1853年7月3日,俄国出兵占领摩尔多瓦和瓦拉几亚(土耳其控制的多瑙河两公国)。10月,俄土战争爆发。11月,沙俄海军全歼土耳其舰队直逼君士坦丁堡。1854年3月,英法对俄正式宣战,撒丁王国和奥地利也加入英法一方。后来战事集中在克里米亚半岛,并很快以俄国失败宣告结束。战争加重了俄国的国内危机,沙皇尼古拉一世服毒自杀,他的后继者亚历山大二世只得停战求和,1856年3月签订巴黎和约,俄国让出多瑙河三角洲和比萨拉比亚南部,并不得在黑海保有舰队。这次战争使沙俄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充分暴露了沙俄农奴制度的腐败与落后,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俄国1861年的农奴制改革。

普奥战争

亦称七星期战争。1866年普鲁士和奥地利为争夺德意志统一领导权的王朝战争。19世纪中期,德意志开始大规模的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有了很大发展,但在政治上依然四分五裂。普鲁士和奥地利的统治者都想扩充自己的地盘和势力,竭力想把德意志各邦并入自己版图,形成了普奥争霸的局面,终于导致了1866年普奥战争。战争从6月7日开始,在7月3日的萨多瓦战役中,普鲁士获得决定性的胜利。因法国出面调解,7月26日缔结停战协定。战争前后仅七个星期,故有七星期战争之称。根据1866年8月的“布拉格和约”,奥地利退出德意志联邦,普鲁士统一了整个北部和中部德意志。1867年以普鲁士为首的莱因河以北22个德意志国家和3个自由市组成了北德意志联邦。普鲁士基本上完成德意志统一。

西西里起义

西西里岛人民反对西班牙波旁王朝统治的起义。最著名的有两次。(1)1848年1月12日西西里岛首府巴勒莫爆发起义,波旁王朝驻军被逐,国王斐迪南二世被迫颁布宪法。4月,西西里国会宣布独立。但1849年5月西班牙又攻占了巴勒莫。(2)1860年4月初爆发了西西里农民反对波旁王朝的起义,民族解放运动日趋高涨。5月,加里波第率军在西西里岛登陆,击溃波旁王朝军队,以撒丁国王艾曼努尔二世名义建立政权,并渡海解放那不勒斯。两地均并入撒丁王国,促成了意大利自上而下的统一。

俄国1861年改革

俄国废除农奴制度的改革。19世纪中期,农奴制已成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严重障碍。农民运动不断高涨,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国内矛盾,农奴制危机日益严重。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政府被迫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即《关于农民脱离农奴依附关系的法令》和《1861年2月19日宣言》。规定农民有人身自由;土地仍归地主所有;农民为获得人身自由和份地必须交付高额赎金。这样,农民获得“自由”时受到了残酷的剥夺。这场由农奴主实行的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使俄国获得了发展资本主义所必需的劳动力、市场和资金,加速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但也使俄国保留了浓厚的封建残余。

锁国政策

日本德川幕府实行的闭关自守政策。实行该政策的直接原因是防止农民在西方天主教耶稣会的宗教掩护下进行武装起义,而其根本目的是力图切断外国资本主义的影响,巩固其封建统治。德川幕府从1633年开始正式发布“锁国令”;至1639年,几年间颁布了一系列法令(即宽永锁国令)。1633年法令规定:偷渡出海者处死;1635年下令禁止日本人航海;1638年又下令禁造大型船舶;1639年颁布最后一个锁国令,驱逐外国商人和传教士,除开放长崎同中国、荷兰进行极有限的贸易外,严禁同外国接触。此后200多年间幕府统治者一直推行锁国政策,企图杜绝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影响,把日本社会禁锢在封建统治之下。直到1854年《日美神奈川条约》(又称《日美亲善条约》)签订,美国迫使日本“开国”,220多年的锁国政策,严重阻碍了日本社会的发展。

废奴运动

19世纪上半期美国人民要求废除黑人奴隶制度的群众运动。美国独立后,南部的种植园奴隶制保留了下来,并逐渐成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严重障碍,对黑奴的残酷压迫也激起了人民强烈不满。因此,从19世纪30年代起,要求废除黑奴制的群众运动日益高涨。参加者有工人、农民、黑人和部分资本家等。1831年著名废奴主义者加里森在波士顿创办《解放者报》,号召立即无条件地解放黑奴;1832年“废奴协会”成立,到1840年已在全国设有两千多个分会,拥有会员20万人。他们秘密组织了“地下铁路”,用群众掩护、分段护送等办法将黑奴从南方蓄奴州送到北方自由州或加拿大。1852年出版的斯托夫人的名著《黑奴吁天录》,对废奴运动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1859年废奴主义者约翰布朗发动解放黑人的武装起义。1861年南北战争爆发,以革命暴力推翻了南方黑奴制。

约翰布朗起义

19世纪50年代,美国南部爆发的影响最大的反黑奴制的武装起义。领导人是当时美国反对黑人奴隶制运动的领袖,坚定的废奴主义者白人约翰布朗(1800—1859)。1859年10月16日,布朗带领其3个儿子、13个白人和5个黑人,袭击了弗吉尼亚境内的哈泼斯渡口,目的是占领渡口附近的军火库,推动那里的黑人奴隶举行起义。17日凌晨,奴隶主调来大批军队把布朗团团围住。经过两昼夜的激战。起义者有9个牺牲,6人突围,布朗等7人被俘并被全部绞死。这次起义激励了美国人民的反奴隶制的斗争。

第一次工业革命

亦称产业革命,有些著作也称科技革命。在世界近代史上先后出现第一次、第二次两次工业革命,“产业革命”一词为恩格斯在1845年出版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中首先使用。第一次工业革命通常指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代替工场手工业的过程。它于18世纪60年代首先发生在当时资本主义最发达的英国,从棉纺织业发明织布机、纺纱机开始,逐步发展到采掘、冶金、机器制造和运输行业等部门也广泛使用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