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产业经济学
第三章完全垄断第一节完全垄断的产生原因第二节自然垄断第三节买方垄断第一节完全垄断的产生原因一、规模经济“规模经济”(EconomiesofScale)也称“规模利益”(ScaleMerit)。根据拉夫经济学辞典的解释,规模经济是指技术水平一定的前提下,对于某一产品而言,如果企业的平均成本在某些产量范围内呈现下降态势,意味着规模扩张能够带来额外的收益,此时我们就能够断定该企业存在着规模经济,在图形上具体表现为企业的LAC曲线斜率为负的区间,LAC曲线的最低点就是“最小最佳规模(MininumOptimalScale)”。第一节完全垄断的产生原因二、原材料的独家占有
当某个产品生产者自身拥有且能够对生产过程中必然涉及到的一种或多种要素进行控制时,其他企业难以获得此类生产要素,进而无法组织生产的状况,在经济学上称之为“原材料的独家占有”,这种完全垄断原因的形成具有两方面的途径:一是先行优势。如果某个企业率先进入一个行业,从而在某些要素的生产中具有了优势,例如生产技术和生产经营的经验优势,加大了新企业的进入壁垒,率先进入的企业就能够逐渐实现在该行业的完全垄断地位;二是自然地理优势。假若某个生产者拥有一种或几种生产要素生产的自然地理优势,其他企业无法占据有力的地理位置,从而不能获得有效的原材料供给,进入该行业也就变得异常艰难,从而拥有自然地理优势的企业就能够阻止行业类其他企业的进入竞争,从而形成完全垄断的格局。第一节完全垄断的产生原因三、专利权
专利权是企业拥有排他性使用某种专利的权利,专利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专利垄断可以简单理解为企业以专利的名义行使垄断的权利。专利制度对推动技术创新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却造就了垄断先进技术的行业巨头。如果一个企业拥有生产某种产品的专利权,那么其他企业就无法进入该市场进行生产,专利的独家享有权使得单个企业拥有生产和经营某种产品的垄断权利,也就是由于拥有专利权引发的对某产品的“完全垄断”。
第一节完全垄断的产生原因四、行政垄断
“行政垄断”是中国经济特有的一个概念,来源于市场以外、和市场生产和运行法则没有直接关系的约束力构成的一定市场条件下的完全垄断现象,具体包括两个类型:“政府垄断”和“政府授予垄断”。政府垄断指的是政府直接行使某些产品的垄断经营权利(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例子是政企合一体制条件下某些特殊产品或者服务的专营、专卖行为,邮政专营、烟草专卖、酒类专卖等),这类完全垄断是政府机关合法的垄断现象,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府垄断必然会产生一些变化,具体可以通过修改《烟草专卖法》《邮政法》来解决这类问题。第一节完全垄断的产生原因政府授予垄断指的是政府基于国家经济安全或行业发展需要等方面的考虑,将某种产品或者服务的排他性经营权赋予某个企业,其行为主体是政府以及其所属部门,通常采用发放经营许可证的方式使得某市场具有控制新企业进入的能力,保持单个企业运转,实现完全垄断的市场结构形式。
第一节完全垄断的产生原因行政垄断从行为主体对行为客体的作用方式上看,主要体现在排除、支配和妨碍等三个方面:⑴排除,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使得某些企业主体的日常经营难以进行下去;⑵支配,直接约束和限制企业主体的经营决策权⑶妨碍,行政垄断对公平竞争可能会带来不良的影响。第一节完全垄断的产生原因
行政垄断从表现形式上看主要体现在地区垄断、部门垄断和行政性强制行为等三个方面:⑴地区性垄断,政府职能部门违法行为构建市场进入壁垒的方式;⑵部门垄断,为了维护本行业的切身利益而滥用行政权利来排除和限制竞争的行为;⑶行政性强制行为,通过强制企业购买或出售某些产品、或者通过拒绝给予行政许可证的方式迫使他人购买和消费指定产品的方式。行政垄断有合法和违法之分,而中国的反垄断法在对待行政垄断时,不应当将行政垄断列入反垄断法的豁免性规定范围内,况且行政垄断行业本身关系着国家大计和民生安危,反垄断的方向和步伐应与国家改革发展的步调一致。第二节自然垄断一、自然垄断的理论基础
西方的自然垄断理论从产生到后期发展大致一共经历了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成本次可加性三个阶段,各自的理论均解释了自然垄断的产生原因和存在基础,推动了社会对自然垄断的理解和认识。第二节自然垄断
自然垄断是“完全垄断”的一个传统类型,对自然垄断的早期研究主要集中在资源条件汇集在单个企业中,从而无法形成有效的市场竞争格局。传统意义上的自然垄断是与规模经济息息相关的,单一企业在很高的产量范围内能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满足整个市场需求;二是生产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依然处于下降状态,因而我们把由于巨大的产量范围内的独家企业运行产生的规模经济所引发的垄断形式称为“自然垄断”。然而在现实的生活中,企业往往生产多种商品和服务,亦即采取多元化的经营形式。第二节自然垄断威廉·杰克·鲍莫尔等于1982年对自然垄断的概念进行了重新定义,他们认为成本的“劣加性”是自然垄断的最显著特征。他们的理论假设是:某个行业中有X个厂商生产Y种不同的产品,并且任意一个企业至少能够生产一种或多种产品。假设单一企业生产所有的产品成本小于多个企业分别生产这些产品的总成本,那么这个行业的成本函数是部分可以加的;若所有相关的产量上企业的成本都是部分可加的,那么就有理由认为这个行业属于自然垄断行业。第二节自然垄断
换句话说,即便是平均成本上升,只需单个企业生产所有产品的总成本小于多个企业分别生产这些产品的总成本,此时单个企业的社会成本依然最小的话,那么我们就能够认定该行业属于自然垄断行业。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企业的平均成本下降是自然垄断的充分不必要条件。该定义实质上是扩大了自然垄断的范畴,亦即传统的自然垄断是“强自然垄断”,而进一步包括了所谓的“弱自然垄断”。第二节自然垄断以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的生产情况为例,用代表第个企业的产量,生产所需的总成本表示为。假定所有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相同,亦即所有企业具有相同的成本函数。用表示生产相同产品企业的数目,代表整个市场的总需求量,则有若成立,则成本函数满足成本劣加性。
第二节自然垄断二、自然垄断行业的特征分析1.自然垄断存在的基础是为了追求效率的提高从自然垄断的理论基础来看,不管是规模经济还是范围经济或者是成本的次可加性,自然垄断主导取决于经济效率而非其它因素。规模经济意味着生产更多产品时平均固定成本被逐渐摊销,变得越来越小;而范围经济则意味着在追加生产相关新产品和服务时进行联合生产要比单独生产的成本低;成本次可加性则意味着独家垄断经营的总成本小于多家分散经营的成本之和。自然垄断通过以上所述的三种模式,建立在效率目的基础上并且有效地保障了产品供给效率的实现,如果说多家企业进行生产就不能够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导致生产效率的下降,因而整个市场中只存在一家企业进行生产。第二节自然垄断2.自然垄断企业生产的产品呈现出网络经济特征
一方面,很多自然垄断行业在提供产品或者服务时形成一个庞大的网络系统。比如说一个城市的电力、热力供应、电信、煤气、自来水、邮政等行业,都是属于网络性行业,它们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必须具备一个完整统一的网络才能提供社会化服务。综观世界各国的自然垄断存在的行业和产业,如供水、电力、煤气、热力供应、电信、铁路、航空等。我们不难发现采取自然垄断经营的产业一般具有网络经济的特征即依赖一定的产业网络为市场提供商品和服务。如果没有这些产业网络,企业所生产或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务是无法流转到社会消费领域。衡量这些产业网络作用的最佳指标是网络上的流量(交通、电力、通讯信号等),而网络上的流量将随网络节点的几何级数增加。网络节点数量越多,边际投资收益越大。第二节自然垄断
另外一方面,自然垄断行业在提供服务时,存在一系列的复杂工序。这些工序之间要求相互稳定衔接,即在技术上是联接的。在具体的产业组织上,往往要求全程全网联合作业和统一兼容性。虽然从理论上讲可以将不同阶段的作业交由不同企业分别完成,但垂直一体化的产业组织往往具有更大的经济效益性,以保证供产销的协调,节约市场交易费用,防止机会主义行为给企业带来的损失。因此,自然垄断企业生产的产品具有网络经济的特征。第二节自然垄断3.自然垄断企业的资产具有专用性与沉淀性
由于自然垄断行业具有网络性,决定了需要对其进行大量的固定资本投资,而大规模的固定资本使用时间长,折旧时间长,其资产专用性较强,因此,固定资本的沉淀性很大。由于自然垄断依赖于网络经济为整个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因此企业在经营自然垄断行业时,将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基础产业网络的建设。这些产业网络形成了大规模的固定资本,它们折旧时间长,变现能力较差,从而导致了整个垄断产业大量的资本沉淀。另外,由于基础产业网络占有的资产往往具有相应产业或者行业的专用性,所以资金一旦投入也就很难收回,所形成的企业资产也难以改为其他用途。第二节自然垄断4.自然垄断企业具有普遍服务性
大多数自然垄断行业的“产品”是居民生活所需要的基本服务,需要保证所提供服务的稳定性、质量的可靠性和可信赖性。供水、电力、煤气、热力供应、电信、铁路、航空等自然垄断行业,他们所提供的产品都是人们的日常生活必须品,具有日常性与必须性的特征。自然垄断行业通过它们的网络触角将这些日常生活必须资料转流到千家万户,以保持社会生活的稳定与有序。
第二节自然垄断三、自然垄断的规制模式选择1.自然垄断产业规制的重要性(a)无规制的自然垄断者的总剩余
第二节自然垄断图(a)显示的是不受规制的自然垄断的情况,选择的垄断产量为,制定的价格为,此时由于自然垄断企业满足>,获得经济利润。经济利润正好等于市场中的生产者剩余(用黑色阴影矩形来表示),灰色阴影三角形则表示消费者剩余。此时如果规制者对自然垄断企业实施了价格规制——例如设定价格,满足<<,此时对应的需求量为。接下来的问题是,自然垄断企业是否愿意生产该产量?答案是肯定的。第二节自然垄断如果自然垄断企业的所有产品的价格都被规制者限定,企业的产量就不会影响市场价格——因此,自然垄断企业会忽略边际收益()曲线,且乐意增产满足市场需求,只要满足它的下一单位的产品价格大于,并且在总产量上至少能够实现收支相抵即可。因此,在价格规制的条件下,垄断者以更低的价格供给更多的产量。第二节自然垄断(b)有规制的自然垄断者的总剩余第二节自然垄断2.自然垄断产业规制的模式(1)自然垄断企业实行公有制形式。很多国家在解决自然垄断问题上的一个优先选择是实行自然垄断企业的公有制,具体做法是由政府建立起提供公共产品的公共机构并且保护消费者的利益不受损害。从形式上看,公有制企业的优势是从自然垄断所产生的成本节约不是由自然垄断企业所有,而是自动由社会整体获得。公有制的自然垄断企业能够以效率优先、而非利润最大化为基准确定产品价格。第二节自然垄断2.自然垄断产业规制的模式但在现实中,公有制企业解决自然垄断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第一,公有制企业缺少降低成本和提高产品质量的动力。第二,公有制企业一般主要服务于政治利益,使得整个社会福利不能够实现最大化。在英国等国家,自然垄断的主要组织形式是公有制企业,而规制在美国则占支配地位。美国主要关注的是如何放松规制并改善报酬率规制,而英国等国关注的是公企业“私有化”,在私有化过程中建立起新型规制。第二节自然垄断(2)自然垄断产业的激励性规制。对自然垄断行业进行规制是治理自然垄断的传统方式,在美国有独立的规制委员会来施加规制政策。但是传统的规制会产生许多问题,报酬率规制会产生“A-J”效应。为了弥补这一不足,洛伯和马盖特(Loeb&Magat)、福格桑和凡辛格(Vogelsang&Finsinger)克鲁、克林多佛尔和萨迪特(Crew,Kleindorfer&Sudit)等人于1979年所提出激励性规制方案,相对于报酬率规制来说效果要更好。激励性规制理论实质上反映的是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委托代理关系的契约设计,规制的设计受到信息结构、不完美规制者等条件的约束。第二节自然垄断(3)自然垄断产业的特许投标。德姆塞茨(Demsetz,1968)提出特许投标是治理自然垄断的一种方式,特许投标的基本思路是周期性地公开拍卖特许经营自然垄断企业的权利。若某个投标者出价所带来的剩余大于目前在位的特许经营企业,在位的企业就要将特许的所有权转移给获胜的出价者。获胜者应补偿在位者的专用性固定资产的价值。威廉姆森(Williamson,1976)则反驳认为:这种投标订契约的过程存在着巨大的交易成本,要求每个潜在出价者要指定其现在或未来准备提供服务的价格,甚至指定未来如果环境变化,所需做的价格变化,制定、谈判及执行完全合同几乎是不可能的。替代完全合同的方法是不完全合同,但这会引起机会主义行为。(4)自然垄断产业的放松规制。波斯纳(Posner,1969)认为公用事业部门规制的逻辑与经验基础很不牢固,无法促使规制理论的进一步扩展,这种不可扩展性为最终取消规制提供了充分的理由与前景。因为在长期,自然垄断产业很少,也可能没有,这是由消费者需求与技术变化的步伐所决定的。放松规制作为治理自然垄断问题的最后一种替代方式。第二节自然垄断支持放松规制的主要依据在于:从规模经济与价格规制所获得的收益相对于规制的无效率而言是非常小的。放松规制主要有不受规制的垄断、自我规制与“伪竞争”等形式,最主要是不受规制的垄断,这涉及到取消现存的价格规制措施。在公用事业部门,这会涉及到取消规制任务,尽管一些安全规制、服务标准与环境要求仍要继续。同时也要取消行业的特许经营权,不存在法律上的进入障碍。第二节自然垄断第二节自然垄断四、自然垄断与行政垄断的区别自然垄断与行政垄断的区别比较明显,主要有:产生的原因不同法律性质不同第三节买方垄断一、买方垄断势力的形成机理分析
传统的买方垄断被定义为:市场中只存在唯一的买主,买主迫使生产要素或者投入品的价格压低于竞争性的价格,而且具有保持这种低价格水平的能力,实质上就是独家买方垄断(monopsony)。另外,经合组织于1998年重新定义了买方势力:若某个零售商能够对至少一家供应商采取相关的某项行动,造成该供应商的长期损失在比例上能够显著大于对自己的损失,那么就能够说明该零售商具有了买方垄断势力。该定义强调的是交易双方的讨价还价的能力,显示了交易双方之间的机会成本的差异。
一、买方垄断势力的形成机理分析
1.规模、谈判力量与外部选择价值
这里的规模有两层涵义:一是反映大型零售商自身竞争实力的经济指标(比如零售商的营业面积、店面数量、销售数量等);二是对供应商的原材料或者产品的采购数量。规模影响买方势力的原因在于零售商的规模越大,就提升了大型零售商的外部选择价值(通过增加零售商与供应商的谈判力量),并且压低了供应商的外部选择价值(规模增强了零售商转换供应商的可能性,大型零售商由于采购数量的巨大可以威胁供应商,不再向供应商采购更多的产品,这样必然导致供应商之间存在激烈的竞争,进而增强了零售商的买方垄断势力)。一、买方垄断势力的形成机理分析2.纵向一体化和横向兼并
纵向一体化能够使得产业链得到扩展,进而能够降低零售商的采购成本,从而使得新的潜在进入企业面临着成本上的劣势,由此形成进入壁垒。通过纵向一体化使得很多市场交易得到内部化,与上游的供应商结成利益联盟从而能够收获规模经济效应,使得零售商的规模和市场势力得到很大的提升,进而垄断了整个产业链的需求。同时,大型零售商的跨区域甚至跨国的横向兼并也能够使得零售商的市场规模越做越大,极大地促进了零售商买方垄断势力的形成。总而言之,纵向一体化和横向兼并很有可能实现零售市场上的买方垄断,消费者在这样的市场结构下获得较低价格水平的唯一的途径是减少从零售商手中购买的产品数量。一、买方垄断势力的形成机理分析3.消费者的需求特征
与供应商相比,由于消费者的偏好往往受到零售商提供产品的影响,所以供给商的产品能否畅销是由零售商决定的,这样就形成了供应商对零售商的一种经济性的依赖,进而导致零售商产生买方势力。Poter(1974)的研究认为,由于零售商与消费者是直接的打交道,零售商能够更加接近于消费者,所以相对于产品或服务的供应商来讲,零售商能够对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产生重要的影响,从而具有超越供应商的谈判势力,进而形成买方垄断势力。一、买方垄断势力的形成机理分析4.零售商对供应商施加纵向约束行为
零售商拥有买方垄断势力表明零售商能够控制上游的市场价格、对相关市场主体的行为进行约束以及具有瓜分市场利润的能力。这些具体的纵向约束能够保证零售商降低经营成本并且转移经营风险;另一方面,零售商还能够倡议供应商在零售商之间实施纵向约束,以此达到降低零售商市场竞争的目的。一、买方垄断势力的形成机理分析4.零售商对供应商施加纵向约束行为
例如,一个具有买方势力的零售商倡导供应商对所有销售该品牌的零售商实施转售价格控制的纵向约束,则该零售商实际上是在利用转售价格控制向其他销售同品牌的零售商作出价格承诺,引领其他零售商避开低价竞争,该种价格合谋信号的发送最终将弱化下游零售市场价格竞争,促进所有零售商利润增加,所以零售商有倡导供应商实施纵向约束的动机。而零售商买方势力的存在使得纵向产业链的利润流向零售商,保证了零售商更具有财力去“贿赂”供应商实施零售商合意的纵向约束,从而提高了纵向产业链上供应商实施纵向约束行为的可能性。二、买方垄断势力的衡量
买方垄断势力的均衡二、买方垄断势力的衡量竞争性边缘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用表示,支配性购买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用表示,要素供给曲线用表示。因为竞争性边缘厂商只能接受既定的支配性厂商制定的价格水平,所以支配性购买厂商的净剩余供给曲线为支配性购买厂商增加要素购买的边际要素成本是位于的上面。支配性购买厂商的购买量则由和的交点决定,在该购买量的条件下,根据市场价格是。由此可以得到竞争性边缘购买厂商的购买量为,供给商的供给数量。二、买方垄断势力的衡量
所以,我们能够看出,支配性买者的买方垄断势力指数的大小取决于供给曲线的供给弹性、竞争性边缘厂商的需求弹性以及支配性厂商的市场份额。从反垄断的角度来看,我们不能只从支配性买者的市场份额出发就认定其对市场会产生不利的影响,而应当同时考虑和的大小。三、买方垄断的经济效应分析
1.买方垄断的福利效应三、买方垄断的经济效应分析
曲线表示买方的边际产品价值,表示供给者增加一单位供应的边际成本,表示买方增加一单位商品购买的边际支出。所以,点决定了最优价格和数量。另外一方面,因为买方垄断会考虑如果扩大购买产品数量的话,那么将会使得价格得到提高,所以买方垄断者的边际支出会比商品供给的价格要高一些。这样导致的结果是买方垄断者选择的购买数量<(社会最优数量)。由于限制了购买的数量,买方垄断者能够成功地使得价格降低到的水平上,所以我们可以看出买方垄断的经济效率损失为三角形表示的无谓福利损失,而买方从卖方获得的额外福利是用矩形表示。三、买方垄断的经济效应分析
2.买方垄断的水床效应在现实的日常生活中,完全垄断的卖方市场是极其特殊的,大部分的零售市场基本表现为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形式,在这种情况下,零售商的买方势力不是内生于市场结构的,它是由大型零售商和供应商的谈判势力所生产的。借助于强大的谈判力量,依靠谈判势力的大型零售商能够以较低的采购价格或者较大的折扣从供应商那里采购原料或产品,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供应商为了稳定自身的利润,必然会对中小型的零售商开出更高的价格,从而恶化了中小零售商的交易条件,此时就产生了水床效应(waterbedeffect)。这反映出中小型零售商的损失被大型零售商所获得,水床效应的具体作用原理能够通过横向和纵向两个途径得以发挥出来。三、买方垄断的经济效应分析
3.买方垄断的抗衡效应
约翰肯尼思加尔布雷斯(JohnKennethGalbraith)于1952年的专著《美国资本主义:抗衡势力的概念》中提出了治理垄断除了可以利用规制政策和竞争(反垄断)政策以外,还可以通过一种垄断势力来中和另外一种垄断势力:“具有一定程度垄断势力的卖方可以攫取一定程度的垄断收益。这一事实意味着,该卖方的上下游企业也有提高垄断势力的动力,因为,藉此它们可以使自己免于被剥削。三、买方垄断的经济效应分析
3.买方垄断的抗衡效应
这也意味着它们这样做有利可图,因为可以分享对手的市场势力收益。通过这种途径,一种市场势力的存在会创造出另外一种市场势力形成的激励,并且中和前一种市场势力”。这种可以中和卖方垄断势力的买方垄断势力被称之为买方抗衡势力(countervailingp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石家庄托管合同范例
- 保安转正合同范例
- 乐清店面拆除合同范例
- 工程分包协议合同范例
- 合同与协议企业运营中的重要区分3篇
- 交通规划项目启动典礼合同3篇
- 瓷砖加工生产合同范例
- 合同摘要快速掌握职场规则3篇
- 共享办公空间租赁协议3篇
- 农副产品合同范文集合3篇
- 临床提高脓毒性休克患者1h集束化措施落实率PDCA品管圈
-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 水利工程中的堤防与护岸工程考核试卷
- 华南理工大学《自然语言处理》2022-2023学年期末试卷
- 2024年广西安全员C证考试试题题库
-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规程(中职)电子电路装调与应用
- 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效能评估规范DB41-T 2292-2022
- 公交公司春运春节安全生产方案
- 教育统计自查报告范文(31篇)
- 产教融合项目合同5篇
- 期末 (试题) -2024-2025学年外研版(三起)(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