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贵州省六盘水市成考专升本文科综合自考测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2-2023学年贵州省六盘水市成考专升本文科综合自考测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2-2023学年贵州省六盘水市成考专升本文科综合自考测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2-2023学年贵州省六盘水市成考专升本文科综合自考测试卷(含答案)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贵州省六盘水市成考专升本文科综合自考测试卷(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20题)1.我国既有大煤田、大油田又有大型铁矿的省级行政区是()

A.内蒙古B.河北C.辽宁D.山东

2.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是

A.夏B.秦C.西汉D.隋

3.图3是南美洲略图,若欲由哥伦比亚首都圣菲波哥大搭乘飞机飞往巴西首都巴西利亚,据此回答39~30题。由圣菲波哥大飞往巴西利亚,其飞行方向应为A.东北B.东南C.西北D.西南

4.列宁说:"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无产阶级同农民的联盟,是先锋队无产阶级同广大农民群众的结合。"理解列宁所说,最能体现这一"实质"的是()

A.废除实物配给制B.恢复市场经济C.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D.实行工资级别制

5.为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元朝设立了

A.中书省B.枢密院C.行中书省D.宣政院

6.1897年派军舰强占胶州湾,由此掀起了瓜分中国狂潮的是()

A.英国B.法国C.日本D.德国

7.1894年9月黄海海战中,清朝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受伤,代为指挥作战的是

A.邓世昌B.林永升C.刘步蟾D.徐邦道

8.“郑和下西洋”的伟大历史壮举发生在()A.北宋B.南宋C.明代D.清代

9.图4中可能有地下水自流出的钻井是()

图4A.A.①B.②C.③D.④

10.下列有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是两大帝国主义集团重新瓜分世界、争夺势力范围和霸权的斗争

B.战争规模不断扩大,战火波及亚、非、欧、美四洲

C.为俄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创造了条件

D.使国际关系出现了新的格局

11.三国时期实行招抚流民、发展生产的土地制度是

A.屯田制B.井田制C.占田制D.均田制

12.

13.33.关于黄河特点的叙述()

a.我国第二水量大河

b.地上河段超过2000km

c.黄土高原是黄河的泥沙源地

d.中下游河段内河航运便利

14.关于东南亚丰富的物产及其主要出口国家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南亚著名的矿产锡和石油,均以印度尼西亚出口最多

B.马来西亚是油棕的最大产地

C.菲律宾是稻米的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

D.盛产椰子的国家是印度尼西亚

15.位于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地形有

A.黄土高原、三江平原B.渭河谷地、汾河谷地C.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D.泰山、庐山

16.明中期的抗倭斗争中,在台州取得九战九捷重大胜利的将领是

A.王阳明B.戚继光C.俞大猷D.郑成功

17.“十·一”国庆节时,太阳直射点正处在()

A.赤道至北回归线之间B.赤道至南回归线之间C.南回归线上D.北回归线上

18.

根据下列材料,请回答39~40题:

第39题

19.19世纪末20世纪初工业生产总值居世界第一位的是()A.A.美国

B.德国

C.英国

D.日本

20.3世纪下半期,东晋打败前秦的战役是()A.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C.淝水之战

D.土木堡之战

二、简答题(2题)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1955年4月,亚非会议在万隆举行。会议呼吁,亚洲和非洲只有团结起来才能得到繁荣,如果没有一个团结的亚洲和非洲,甚至全世界的安全也不能得到保证。从谅解中将产生彼此间更大的尊重,从尊重中将产生集体的行动。——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简要说明亚非会议召开的目的和倡导的基本原则。

2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7分)独龙族聚居的独龙江流域(图7)自然资源丰富,被称为“野生生物天然博物馆”。新中国成立前,独龙族农业生产以刀耕火种为主。水冬瓜地农业生产是独龙族传统农耕文化中最有特色的一种生产方式。水冬瓜是一种亚热带落叶阔叶树,生长快,落叶量大,喜光喜湿,固氮能力强。图8示意独龙族水冬瓜地的土地利用时序。新中国成立后,独龙族从原始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进入21世纪,国家对该民族实行重点扶持,目前该族已整族脱贫。(1)独龙族人口较少,居住相封闭。指出独龙族与外界联系不便的自然原因。(5分)(2)根据图8示意的土地利用时序,分析该生产方式的农业生态价值。(6分)(3)为了促进独龙族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出你的合理建议。(6分)

三、图表题(2题)23.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中伊朗的阿巴丹至日本横滨的航海线,沿途经过的重要海域和海峡名称,依次有()(2)图中港口D为()港,港口C为()港。(3)—艘油轮由阿巴丹出发,沿途经过红海、地中海、大西洋、北海,到波罗的海沿岸的圣彼得堡,沿途经过的海峡、运河依次有()(4)日本横滨某客轮跨太平洋去B海港,沿途是顺风顺水还是逆风逆水?请说明原因。

24.读地球绕日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A点的日期是(),B点的节气(北半球)是(),C点的季节(北半球)是()、D点的曰期是()。(2)当地球由B运行到C的过程中,其极昼范围由()向()逐渐扩大。(3)当地球由A运行到B的过程中,其公转速度的变化状况()(4)当地球由D运行到A的过程太阳直射点由()向()逐渐移向。

四、非选择题(5题)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我们开放了十四个沿海城市,都是大中城市。我们欢迎外资,也欢迎外国先进技术,管理也是一种技术。这些会不会冲击我们的社会主义呢?我看不会的。因为我国是以社会主义经济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很大,吸收几百亿、上千亿外资,冲击不了这个基础。吸收外国资金肯定可以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补充。——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84年6月)概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对外开放局面的形成。

26.读图5,回答问题。(1)在图中代码①②③④⑤⑥中,既代表我国老工业基地又代表我国重工业基地的是_____,该基地重要工业中心有_____、_____、_____。(2)在图中代码①②③④⑤⑥中,代表我国结构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工业基地的是_____,该基地中最大工业中心布局的优势是_____。(3)填出图中下列符号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商品粮生产基地名称:A_____,B_____;C_____海港,D_____海港。(4)图中③附近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是_____,该地区发展农业有利的自然条件是_____。

27.读黄河流域沿某纬线的局部地区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A地形区名称为_______________B地形区的地貌特征是: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关系是:_______________

(2)黄河流经A区时,河水与河流两侧地下水的_______________

(3)试从生态环境的角度简要说明B地区主要环境问题及形成原因和治理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主要环境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

②主要治理措施:_______________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女,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杂以九等。……好丑各半。……务使天下共享天父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摘自《天朝田亩制度》(1)上述制度是在中国近代哪一次革命运动中制定的?(2)上述所引材料的主要内容是针对当时中国的什么背景而制定的?(3)怎样评价这个制度?

29.读沿40°N亚欧大陆的1月和7月气温变化曲线图及各地年降水量分布图(图3),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地降水量比B地少的原因是什么?(2)图中各地气温年较差最小的是。原因是什么?(3)C地所在的半球是_____(填东或西)半球。B地所在的国家是_____,其发展工业有利的自然条件和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是什么?

五、问答题(2题)3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女,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杂以九等。……好丑各半。……务使天下共享天父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摘自《天朝田亩制度》

(1)上述制度是在中国近代哪一次革命运动中制定的?

(2)上述所引材料的主要内容是针对当时中国的什么背景而制定的?

(3)怎样评价这个制度?

31.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各举一例说明。

参考答案

1.B

2.B本题考查了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公元前230~公元前221年,秦王羸政灭六国,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朝。

3.B本题考查了地图上地理方位的判读等知识点。题中地图没有指向标和经纬网,则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原则,可判断出巴西利亚在圣菲波哥大的东南方向。

4.C本题考查的是对新经济政策主要措施在政治意义方面的理解。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关键的一点就是放松对农民的束缚,通过经济上的交流,在工人阶级和农民群众、城市与农村之间架起桥梁。正是由于实行了粮食税,农民可以自由处理多余产品,才能调动其积极性,使其拥护苏维埃政权,从而巩固工农联盟。A项和D项是稍后实行的政策,并且主要适用于城市居民和工业领域,与农民关系不大;与列宁此话意思不符。B项不是这时在苏俄实行的政策。

5.C本题考查了元朝加强地方管理的措施。为了有效加强对地方的统治和管理,元朝在各个地方上设立了原来只有在中央才设立的中书省,地方上的中书省称为“行中书省”。

6.D本题考查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的开端。19世纪末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是由德国强占胶州湾开始的。

7.C本题考查甲午中日战争中黄海海战的相关知识点。1894年9月,中国北洋舰队和日本舰队在黄海海面展开了一场激战。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受伤,由管带刘步蟾代替督战。

8.C该小题考查了郑和下西洋。解析:郑和下西洋,是指自明朝永乐三年(1405年)至宣德八年(1433年)的二十八年间,郑和率众七次远航的历史。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最多、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是明朝强盛的直接表现。

9.B

10.B本题考查的是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宏观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性质,从双方来说,都是帝国主义战争。德国的目的是实现世界霸权、摧毁英国的海上垄断权、夺取英法的殖民地;奥匈帝国的目的是奴役巴尔干;英国的目的是保住世界霸主地位,打败最大的竞争对手德国,瓜分德国的殖民地和德国舰队;法国的目的是收复阿尔萨斯和洛林两省,进而夺取德国的萨尔区,打垮德国,树立法国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俄国的目的是摧毁德、奥在土耳其和巴尔干的势力,确立自己在这一地区的统治;日本的参战是为了夺取德国在太平洋上的属地和攫取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进一步侵中国;意大利则要瓜分北非沿岸的突尼斯等地,建立在地中海等地的霸权。由此可见战争的性质对于双方来说都是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由此可见A选项是对第一次世界大战正确的评价。在战争进行的过程中,反动、腐朽的沙皇政府在各交战国中危机最深,因此在这里首先爆发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正如列宁所言:"沙皇制度的极端老朽和腐败(加上极其痛苦的战争的打击和负担)造成了一种反对自己的莫大的破坏力量。"由此可见,C选项也是对第一次世界大战正确的评价。19世纪的国际格局是欧洲列强统治世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兴起了两股巨大的政治力量,是帝国主义无法摆布的:其一是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以及各国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其二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这两股力量结合在一起,使得帝国主义国家统治世界的政治格局再也无法维持下去了。由此,D选项也是对第一次世界大战正确的评价。所以,作为逆向选择题,只有B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错误表述,错在战火并未波及美洲。

11.A本题考查了三国时期实行的土地制度。井田制出现于西周时期,屯田制出现于三国时期,占田制是西晋实行的土地制度,均田制是南北朝及隋唐时期实行的土地制度。

12.B

13.C

14.B本题考查东南亚富饶的物产等知识点。马来西亚锡的产量和出口量均占世界首位,马来西亚油棕的产量和出口量也占世界首位;东南亚盛产椰子的国家是菲律宾;泰国和缅甸是稻米的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

15.D本题考查我国三级阶梯的划分和内外力作用等知识点。A、C两项均由外力作用形成,B项位于我国第二级阶梯。

16.B嘉靖年间,东南倭患愈烈,戚继光和俞大猷均为抗倭名将。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参将戚继光率领戚家军在台州(今浙江临海)附近的新河、花街、上峰岭、长沙等地连续九次挫败倭寇,史称“台州大捷”亦称“台州九战九捷”

17.B

18.D

19.AA项的工业总产值在19世纪中期为世界第四位,1894年上升到第一位.B项在19世纪末期上升到第二位,D项由19世纪中期的第一位下降到19世纪末期的第三位.

20.CA项是公元200年曹操以少胜多打败袁绍的战役,B项是公元208年孙刘联军以少胜多打败曹操的战役,D项发生于1449年,是蒙古族瓦剌首领也先率军对明军的战斗.

21.(1)目的:反对殖民主义,保卫和平,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进行友好合作。(4分)(2)倡导的基本原则: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4分)②“求同存异”方针,“同”指共同的历史遭遇、现实问题、目的等,“异”指不同的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建设道路等。(4分)

22.(1)山高谷深,地形起伏大,东西交通不便;地质破碎,多滑坡、泥石流;冬季大雪封山,独龙江与外界联系中断;北高南低,河流流速快,水运不便。(5分)(2)水冬瓜生长迅速,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能力强;大量落叶,提供土壤肥力;根瘤菌发达,固氮能力强,提高土壤肥力.,采用轮作和休耕方式,可以让土地得以恢复;还可以防止杂草丛生和病虫害问题。(6分)(3)改善当地的交通条件,便于与外界联系;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延长农业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6分)

23.(1)阿巴丹→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南海→巴士海峡→太平洋→横滨⑵孟买开普敦(3)阿巴丹→霍尔木兹海峡→曼德海峡→苏伊士运河→直布罗陀海峡→英吉利海峡→多佛尔海峡→北海→波罗的海运河(基尔运河)→圣彼得堡(4)顺风顺水。原因:日本横滨与B海港位于北半球的西风带,在西风吹拂下形成了由西向东的北太平洋暖流。所以由横滨向东去B海港,是顺风顺水航行。本题考查考生对世界主要大洋、海域、海峡、运河空间位置的识记能力,同时还考查洋流流向和风向与远洋航行的关系等知识及相应的判断能力。

24.(1)12月22日前后春分日夏季9月23日前后(2)北极北极圈(3)由A到近日点时渐快,由近日点到B时渐慢(4)赤道南南回归线本题是对地球公转运动的考查。解答该题的思路有三条:第一,掌握本图中A、B、C、D四处所代表的日期、节气和这四天太阳直射点的位置;第二,掌握地球绕日公转的方向,近日点和远日点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第三,掌握地球上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1)问中,A点的地球北极背向太阳,太阳直射南回归线,这一天为12月22日前后,即冬至日。根据地球公转方向和季节变化顺序,B点为春分日,C点的季节是夏季,D点是秋分日,即9月23日前后。(2)问中,地球运动由B到C,太阳直射点从赤道移向北回归线,北极附近的极昼范围在不断扩大。(3)问中,已知A点为12月22日前后,近日点的日期是1月初。根据地球公转速度在近日点附近变快,在远日点附近变慢的规律,可知,由A到近日点时地球公转速度渐快,由近曰点到B时地球公转速度渐慢。(4)问中,地球运行由D到A的过程中,太阳直射点由赤道向南回归线移动。

25.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建国以来历史性的伟大转变。(2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首先在条件较好的东南沿海地区实行了对外开放,(4分)并逐步形成了“经济特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沿海经济开发区一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线面结合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6分)

26.【答案】(1)⑤沈阳大连鞍山(2)③海陆交通便利;劳动力资源丰富;科技力量雄厚;区内农业发达(3)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青岛厦门(4)水稻雨热同期,热量充足,降水丰富;水源充足;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解析】本题考查了我国沿海工业基地、工业中心、海港的分布,以及农业区位因素等知识点。我国老工业基地有多个,其中重工业基地是辽中南重工业基地,即图示中数字⑤,该工业基地的主要工业中心是:沈阳、鞍山、大连等。沪宁杭工业基地是我国工业部门结构最完整、规模最大、技术水平最高、效益最好的工业基地。该基地以上海、南京、杭州为主要工业中心,工业发展历史悠久,工业基础好,从北人员的技术水平比较高,大专院校和科研部门多。基地交通便利,陆上、海上、内河航运均发达,人口密集,劳动力资源丰富,农业发达,为工业发展提供原料及农副产品。长江南岸的两个商品粮基地分别是紧临两大湖的洞庭湖平原和鄱阳湖平原。山东半岛南部著名的港口是青岛港;图中位于台湾海峡南部的海港是福建的厦门港。图中③所在地区为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应是水稻,农业发展的优势自然条件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文等几方面分别回答,该地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优势气候条件是雨热同期、水热资源丰富;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从水文角度看,这里河湖众多,水资源丰富。

27.(1)华北平原沟壑纵横

(2)河水补给地下水黄河在此处为地上河

(3)①水土流失严重降水少且较为集中,黄土疏松,植被缺乏②植树种草,减少裸露地表

【解析】本题考查黄河流域河流水文与环境变迁的关系.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由于黄土的土质疏松,夏季暴雨集中,再加上植被缺乏,水土流失严重.黄河下游流经华北平原,流速减慢,大量的泥沙淤积在河床中,年复一年,黄河成为高出两岸平地的地上河.治理黄河的关键在于治理黄河的泥沙.而黄河的泥沙主要来自黄土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