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1资料:必修1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二节同步练习_第1页
高中地理必修1资料:必修1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二节同步练习_第2页
高中地理必修1资料:必修1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二节同步练习_第3页
高中地理必修1资料:必修1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二节同步练习_第4页
高中地理必修1资料:必修1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二节同步练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33页地球上的大气第一、二节同步练习大气的组成及垂直分层同步练习(答题时间:30分钟)1.大气的组成物质及作用是()A.氮气和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 B.CO2和水汽只吸收太阳辐射C.水汽和固体尘埃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D.氧气和氮气供植物呼吸作用读“地球大气的垂直分层(部分)示意图”,回答问题。2.从大气垂直分层看,图示大气层是()A.低纬度的对流层 B.中纬度的平流层C.高纬度的对流层 D.高层大气3.下列关于大气的垂直分层,说法不正确的是()A.对流层大气中,气温随着海拔的上升而下降B.对流层的高度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变大C.平流层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太阳短波辐射D.大气的根本能量来源是太阳短波辐射4.大气的垂直分层中,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容易成云致雨的大气层是A.电离层 B.平流层 C.对流层 D.高层大气如图为“地球大气的垂直分层图”,回答5,6题。5.①、②、③、④四条曲线中,正确表示图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分布情况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6.该大气层气温的垂直变化()A.受地面影响明显 B.主要与二氧化碳气体有关C.主要与臭氧气体有关 D.主要与人类活动有关7.关于逆温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A.盆地底部,白天容易出现逆温B.逆温出现时,对流运动将会增强C.逆温出现时,气温随海拔升高会增高D.逆温出现时,气温垂直递减率会变大一般情况下,在低层大气中,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但有时在某些层次可能出现相反的情况,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这种现象称为逆温。出现逆温现象的大气层称为逆温层。有人说,逆温层是雾霾的帮凶。据此判断下列各题。8.下图是某地某日(晴天)不同时刻近地面气温随高度变化图。图中无逆温现象的是()9.逆温层成为雾霾帮凶的原因是()A.逆温使得工业污染排放量增多B.逆温层的存在不利于空气的水平运动C.逆温层的存在不利于空气的对流运动D.逆温层的存在使得大气运动形式主要为下沉运动10.读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代表_______层,B代表_______层。(2)A层大气随高度增加温度,原因是该层大气的直接热源是__________。(3)B层气流平稳、利于高空飞行,原因是该层大气以___运动为主。该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______,原因是该层的__________。(4)C层中的_____层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天气最复杂的是________层,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划分大气垂直分层的依据是: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和。

大气的组成及垂直分层同步练习参考答案1.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大气的组成物质及作用,难度较小。氮气是生物体的基本组成物质,臭氧可以大量吸收紫外线,A错。二氧化碳和水汽吸收红外线长波辐射,B错。水汽和固体尘埃是成云致雨必不可少的物质,C对。氧气可以供生物吸收,而氮气没有此功能,D错。故选C。2.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大气的垂直分层,难度中等。大气垂直分层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对流层随纬度不同厚度不同,低纬度上界为17-18km,中纬度为10-12km,高纬度上界为8-9km;平流层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增加,观察图可知,该层下界为12km,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增加,应为中纬度平流层,所以答案选B项。3.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其特点,难度中等。对流层大气中,气温随着海拔的上升而下降,A正确。大气的垂直分层中,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对流层的高度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变小,B不正确。平流层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太阳短波辐射,C正确。大气的根本能量来源是太阳短波辐射,D正确。4.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其特点,难度较小。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与人类关系最密切。平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上升。高层大气,温度先下降再上升。5.A6.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其特点,难度中等。第5题,根据图示坐标信息及该大气层的高度位置可判断,该大气层为平流层,平流层的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在平流层顶,气温约为0°C,故①曲线符合,选A。第6题,结合上题,该大气层为平流层,平流层的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这主要是由于该层大气的上部有臭氧层,能强烈吸收太阳紫外线使平流层温度升高,即该层热源并非来自地面,据此选C。7.C解析:本题考查逆温现象,难度较大。逆温就是气温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增加的现象。逆温有辐射逆温,一般发生在冬季晴朗的夜晚。正确的是C项。8.A9.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逆温现象的成因及影响,难度中等。第8题,正常情况下,对流层大气的气温随着高度增加而降低,逆温现象是指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的现象。读图,图A是正常现象,无逆温现象,A对。图B、C、D均存在随着高度增加温度升高的现象,即存在逆温现象,B、C、D错。第9题,逆温层成为雾霾帮凶的原因是逆温层存在,空气上热下冷,是稳定结构,空气对流弱,污染气体不易扩散,C对。逆温与工业污染排放量无关,A错。逆温层的存在不利于空气的垂直运动,B错。逆温层的存在使得大气运动微弱,对流微弱,D错。技巧点拨:逆温现象是高考中的易考点,难度适中。分析逆温要注意出现的位置和特征。位置在大气的对流层,特征是由于近地面温度降低导致下冷上热,大气稳定。10.(1)对流;平流;(2)降低(减小);地面;(3)平流;增加(升高);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4)电离;A;该层集中了几乎整个大气的水汽和杂质、大气以对流运动为主;(5)物理性质;运动状况。解析:本题考查大气的垂直分层及特点,难度较大。(1)从图中可以看出,A是离地面最近的对流层,B是位于对流层上面的平流层。(2)对流层的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因为该层大气的热源是来自于地面辐射,所以受地球引力的作用,海拔越高,大气越稀薄,所以大气的辐射作用就越弱,气温就会越低。(3)B层气流平稳、利于高空飞行,是因为该层大气是上部气温高,下部气温低,无对流运动,以平流运动为主,该层的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是由于该层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使大气温度升高,所以大气层越高,气温也越高。(4)C层是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短波,对无线电短波通信有重要的作用;天气最复杂的是对流层,因为该层集中了地球表面绝大部分的水汽和杂质,因为底层气温高,上层气温低,所以气流是以对流运动为主。(5)划分大气垂直分层的依据是根据大气的物理性质和大气的运动状况来划分的。

大气的受热过程同步练习(答题时间:30分钟)《齐民要术》中有文字记载:“凡五果,花盛时遭霜,则无子。常预于园中,往往贮恶草生粪。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是夜必霜,此时放火做煴(无焰的微火),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问题。1.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是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②→④→③2.“天雨新晴,北风寒切”造成“是夜必霜”的主要原因是A.多雨的夜晚,云层反射地面辐射,气温降幅大B.晴朗的夜晚,大气透明度高,大气逆辐射较弱C.北方的冷空气,加速地面蒸发,增强地面辐射D.雨后的夜晚,空气湿度大,吸收大气辐射较少3.“放火做煴,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是因为“烟气”可以A.吸收大气逆辐射,增加地面湿度B.反射大气逆辐射,增加大气温度C.阻挡冷空气南下,防止冻害发生D.吸收地面辐射,增加大气逆辐射4.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图中箭头代表各种辐射。为抵御北方冬季冻害,北方农民燃放烟雾来保暖,这个过程可以A.增加a B.减少b C.增加c D.减少d当人们把目光还停留在温室效应引起“全球变暖”时,研究人员通过观察、研究,发现自1954年以来,在我国每过10年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便下降约2%。目前我国大地的光照比50年前平均减弱了10%。于是提出与温室效应相伴随的还有“地球变暗”效应。读图完成下面问题。5.与“全球变暖”有关的环节是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6.与“地球变暗”有关的环节是A.① B.② C.③ D.④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地膜覆盖栽培一般都能获得早熟增产的效果,其效应表现在增温、保温、保水、保持养分、增加光效和防除病虫害等几个方面。结合大气受热过程图(甲)及华北某地地膜覆盖景观图(乙)。读图及材料完成下列各题。7.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提高地温,保障了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其主要原理是()A.减弱了① B.增强了③ C.减弱了② D.增强了④8.山东胶东的一些果农夏季在苹果树下覆盖地膜,其主要的作用是()A.减弱地面辐射,保持地温B.反射太阳辐射,降低地温C.吸收太阳辐射,增加地温D.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下图为地球表面受热过程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9.从数量上看,①>②的原因是A.②大部分被地面吸收 B.②大部分被大气吸收C.①大部分被大气吸收 D.大气对①具有削弱作用10.阴天夜晚比晴天夜晚气温高,是因为A.①减弱 B.④增强 C.③增强 D.②增强11.我国北方农民在冬季用塑料大棚种植蔬菜,用塑料大棚的主要目的是A.增强太阳辐射,提高夜间的温度B.阻止太阳辐射,防止夜间温度过低C.减少地面辐射的损失,提高大棚内部的温度D.削弱地面辐射,减少作物水分蒸腾12.读“大气受热过程图”“我国某地区两天的气温日变化曲线图”和“东亚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左图中,各字母代表的含义是A_____B_____C_____。(2)左图中,相对于太阳辐射来说,地面辐射为_____(长波、短波)辐射;受雾霾天气影响而增强的是_____(填字母)。(3)右图中a、b两条曲线,表示阴天气温变化的是_________。阴天的夜晚,气温比晴天______。13.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下图为我国东北地区广泛使用一种高效节能日光温室示意图。这种日光温室前屋面上覆盖的材料包括透明薄膜和保温材料两层,后墙采用多层复合结构。(1)日光温室前屋面最好的朝向是(东、南、西、北),这种温室主要在季节(冬季,夏季)使用。(2)日光温室前屋面上覆盖的材料包括透明薄膜和保温材料两层,白天需要覆盖层,请用温室效应原理解释原因。(3)后墙的作用是。(4)沈阳,长春,哈尔滨三地区后墙体厚度由厚到薄的顺序是。大气的受热过程同步练习参考答案1.B2.B3.D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大气受热过程原理,难度较大。1.图中①是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②是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③是大气逆辐射,④是地面辐射。太阳辐射穿过地球大气层到达地面,使地面增温,地面吸收热量,又通过地面辐射将热量传给大气,使大气增温。所以过程顺序是①—②—④,B对。A、C、D错。2.多雨的夜晚,云量多,大气逆辐射强,气温降幅小,A错;“天雨新晴,北风寒切”造成“是夜必霜”的主要原因是晴朗的夜晚,大气透明度高,大气逆辐射较弱,地面降温快,水汽凝结成霜,B对;北方的冷空气,使地面温度低,蒸发减少,C错;雨后的夜晚,空气湿度大,吸收地面辐射较多,D错。故选B。3.“烟气”可以吸收地面辐射,增加大气逆辐射,增加地面温度,A错误;“烟气”吸收地面辐射,是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将热量还给地面,增加大气温度,不是反射作用,B错误;“烟气”不能阻挡冷空气南下,C错;“放火做煴,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是因为“烟气”可以吸收地面辐射,增加大气逆辐射,减少地面辐射热量损失,起到保温作用,D对。故选D。4.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大气受热过程原理的应用,难度较小。燃放烟雾目的是为了增强大气逆辐射,从而防止农作物受冻。从图中箭头方向可判断出,a为太阳辐射,b为地面辐射,c为大气逆辐射,d为大气吸收地面辐射。故C正确。总结提升: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汽等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将地面辐射释放的能量绝大部分截留在大气中,并通过大气逆辐射直接补偿地面损失的热量,因此燃放烟雾可以增加大气逆辐射,从而起到保温作用。5.C6.D解析:该题组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难度中等。5.全球变暖为温室效应增强的后果。图中①为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②为地面辐射,③为大气逆辐射,④为云层反射的太阳辐射;温室效应实质是由于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增温后,以长波辐射的形式重新辐射地面使地面保温的过程,因此图中与“全球变暖”有关的环节为①和③,正确答案为C。6.“地球变暗”实际是由于太阳辐射被削弱的缘故,图中①为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②为地面辐射,③为大气逆辐射,④为云层反射的太阳辐射;其中④属于大气的削弱作用,故正确答案为D。总结提升:大气的受热过程:7.C8.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大气热力作用的原理及应用,难度较小。7.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可以有效地提高地温,保障了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①是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不受地膜影响,A错;②是地面辐射,受地膜阻挡,地面辐射热量散失减少,地膜内截留的地面辐射多,使地膜内的温度高,热量充足,据此,②应减弱,C对;由于地膜阻挡,地面辐射减弱,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减少,大气逆辐射减弱了,B错;④是到达该地的太阳辐射,地膜覆盖不能影响太阳辐射,故④不会因地膜而增强,D错。据此分析选C。8.山东胶东的一些果农夏季在苹果树下覆盖地膜,其主要的作用是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利于苹果上色均匀鲜亮,D对,C错。地面温度较低,覆盖地膜能减弱地面辐射,不是主要目的,A错。反射太阳辐射,使太阳辐射从底部照射果实,降低地温不是主要作用,B错。据此分析选D。9.D10.B11.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大气受热过程原理,难度较大。9.根据图示得知①是太阳辐射,大于②主要是②要透过大气层,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削弱作用,①太阳辐射很少一部分被大气吸收,C错误,D正确。②进入地面的太阳辐射大部分被地面吸收升温,B错误。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和①>②没有关系,A错误。10.图示①表示太阳辐射,②表示被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③表示地面辐射,④表示大气逆辐射。阴天夜晚大气保温作用比晴天夜晚强,气温较高,是因为阴天云层厚,大气逆辐射作用更强,即④增强,故选B。11.我国北方冬季采用塑料大棚种植,主要是利用大棚的保温作用,防止蔬菜遭遇冻害。塑料大棚无法增强太阳辐射,达到大气层上界的太阳辐射与人类活动无关,A错误。太阳辐射能透过塑料大棚进入棚内,B错误。地面吸收了太阳辐射升温,向外辐射能量形成地面辐射,地面长波辐射无法穿过塑料大棚进入宇宙空间,所以塑料大棚减少了地面辐射损失,提高了棚内温度,C正确。地面辐射的强弱受塑料大棚影响较小,D错误。提升总结:大气保温作用原理应用(1)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