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生活题库9:树立正确的消费观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0816e6f0f5d0b23d348094d0ba37d8d/00816e6f0f5d0b23d348094d0ba37d8d1.gif)
![经济生活题库9:树立正确的消费观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0816e6f0f5d0b23d348094d0ba37d8d/00816e6f0f5d0b23d348094d0ba37d8d2.gif)
![经济生活题库9:树立正确的消费观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0816e6f0f5d0b23d348094d0ba37d8d/00816e6f0f5d0b23d348094d0ba37d8d3.gif)
![经济生活题库9:树立正确的消费观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0816e6f0f5d0b23d348094d0ba37d8d/00816e6f0f5d0b23d348094d0ba37d8d4.gif)
![经济生活题库9:树立正确的消费观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0816e6f0f5d0b23d348094d0ba37d8d/00816e6f0f5d0b23d348094d0ba37d8d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专心---专注---专业专心---专注---专业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专心---专注---专业经济生活题库9: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经济生活题库九: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一、单项选择题消费者追随偶像,追赶潮流的消费,属于___心理引发的消费(A)A.从众B.求异C.攀比D.求实近几年来,我国青少年中肥胖者日益增多,这主要表明(C)A.生活消费必须与经济承受能力相适应,提倡适度消费,反对铺张浪费B.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要协调发展C.要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方式、观念,提高消费理性D.要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反对大吃大喝的不良陋习下列消费心理正确的是(D)A.盲目从众心理B.过分求异心理C.互相攀比心理D.求实心理适度消费就是(B)A.抑制消费B.量入为出的消费C.减少消费D.尽量不消费绿色消费的核心是(D)A.减少不必要的消费B.保护环境C.节约资源D.可持续性消费当前,部分中学生在日常生活消费中出现了追求名牌的风气。针对这种现象,你认为正确的态度应该是①摒弃盲目攀比,但不反对名牌;②名牌就是现代、前卫、崇尚名牌合情合理;③反对盲目攀比,摒弃名牌;④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理性对待名牌(C)A.②④B.②③C.①④D.③④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消费心理主要有(D)①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②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③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④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人们的消费活动往往受到多种消费心理的影响,下列属于不健康的消费心理的是(C)①从众心理;②求异心理;③攀比心理;④求实心理A.①②③B.②③C.③D.①②③④近年来,一些农村的某些“大款”,红白喜事大操大办,甚至在修坟墓上比阔斗富。这些消费行为(D)A.属于超前消费,不符合适度消费的原则B.属于能赚会花,符合量入为出的原则C.属于享受性消费,符合理性消费的原则D.属于愚昧无知,不符合消费的科学性下列消费正确的是:(D)A、从众心里引发的消费B、求异心里引发的消费C、攀比心里引发的消费D、求实心里引发的消费每逢过年,同学之间免不了互送小礼物。前几年送贺卡,现在送的礼物价格越来越高。家长无奈的表示:“这样的过节,对家庭有压力。不过人家的孩子都这样,我也不能让自己的孩子矮半截、抬不起头。”回答下题这种消费心里是(C):A、从众心里B、求异心里C、攀比心里D、求实心里对这种消费心里所引发的消费活动,我们应该怎样对待?(B)A、是健康文明的消费方式,应积极倡导B、是不健康的消费方式,应予以正确引导C、是腐朽落后的消费方式,应进行坚决抵制D、是量入为出的消费方式,应大力推广某山区一户农家,合理安排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除每年订3份报纸外,还陆续购买了1万余册的图书。男主人坚持业余学文化、学科学技术,获得了五项发明专利,成了远近闻名的种田技术员,女主人自学养猪技术,每年也有可观的收入。这说明:(C)①精神消费是人主要的消费②搞好精神消费能为物质生产发展服务③任何精神消费都能促进生产的发展④这户农家建立了健康、文明的消费方式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苏东坡有诗云:“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人瘦尚可肥,人俗不可医。”这对我们的启示是:(A)A要坚持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的协调发展B要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C要改变落后的消费习惯D量入为出、合理消费下列属于正确的消费原则的有:(D)①量入为出,适度消费②避免盲从,理性消费③保护环境,绿色消费④勤俭节约,艰苦奋斗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时下兴起一种自费种植纪念树的时尚。种树人或是新婚夫妇,或是结发夫妻,或是绿化自愿者。他们自掏腰包,买下树苗,在青山上种下一株株具有纪念意义的树。回答,自费种树是:(D)A、从众心里引发的消费B、求异心里引发的消费C、攀比心里引发的消费D、健康文明的绿色消费从上题结论看绿色消费的核心是:(A)A、可持续性消费B、健康文明的消费方式C、以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为主旨D、中华民族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因此,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A、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B、要提倡健康、文明的科学的消费C、要加大物质消费,促进经济发展D、必须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之风近几年来,青少年中肥胖者日益增多,这主要表明(C)A、提倡适度消费,反对铺张浪费B、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要协调发展C、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提高消费合理性D、要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一家知名杂志社进行环保征文,奖项丰厚,应征稿件不乏出自名家巨匠之手,可是特等将却颁发给了一名中学生,面对质问与怀疑,评委会负责人答道:“他的文章也许不是最优秀的,但却是唯一把文章打印在稿纸正反两面的人。如果能节约四千张纸,便可以少砍一棵树,只有他真正做到了环保!”材料中的中学生遵循的消费原则是:(C)A、量入为出,适度消费B、避免盲从,理性消费C、保护环境,绿色消费D、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节俭朴素,人之美德;奢侈华丽,人之大恶。”这两句谚语表达的意思是:(D)A勤俭节约能致富B劳动与节俭是不可分割的C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D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必须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二、不定项选择题对于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我们(CD)A.要坚决反对B.要任其自然,不要干涉C.是否从众,要具体分析D.要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人们的消费心理主要有(ABCD)A.从众心理B.求异心理C.攀比心理D.求实心理某同学见别人穿耐克运动鞋,回家哭着向家长要钱买耐克运动鞋。这位同学的消费心理是(A)A.从众心理B.求异心理C.攀比心理D.求实心理我们要树立的正确消费观是(ABCD)A.理性消费B.适度消费C.绿色消费D.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现在某些中学生,饮食消费向广告看齐、服装消费向名牌看齐、娱乐消费向流行看齐、人情消费向成人看齐。通过学习《多彩的消费》后,我们中学生应该(ABCD)A.量入为出,适度消费B.避免盲从,理性消费C.保护环境,绿色消费D.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三、简答题有某同学上学不穿校服,穿有很多洞的牛仔裤,还向同学炫耀是很贵的名牌。老师批评时,他说,校服抹杀个性,我这样穿是追求个性。你如何看待这个同学的消费行为?A该同学的消费是求异心理和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B人们可以借助消费活动来体现个性,但要考虑社会认可和代价。作为学生,过分标新立异是不值得提倡的,这与其身份不符,社会不认可。C作为学生,用父母的钱,消费向名牌看齐,目的是为了炫耀,这种攀比心理是不健康的。目前在人们的日常消费中仍比较普遍的存在下列消费行为:购物跟着“打折”走,买保健品跟着广告走,过度装修、面制品越白越好、盲目使用化妆品、过度燃放烟花炮竹、滥用家庭清洁剂、滥食野生动物。(1)材料中反映的消费观念是否正确?为什么?(2)上述消费观念有什么危害?(1)这是一种错误的消费观念,因为这种行为是从众、攀比、、不求实、不理智、铺张浪费、不符合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只注重了物质消费,忽视了物资消费与精神消费的协调发展;是一种盲目、浪费、不健康的消费习惯,与科学的消费相违背。(2)这种消费观念危害个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成长。危害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甚至会有害国家和集体的利益。在一些比较富裕的农村,普遍流行六七层高的小楼,即使是3口之家也不例外,其实绝大部分房间都白白空置。有些青年男女结婚,仅装修住房,采购家具、家电、置办酒宴,就要花费近20万元。另外,殡葬消费少的花三四万元,多的甚至花10万元。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材料反映的问题是什么?(2)我们应树立怎样的消费观?(1)在我国还存在着愚昧、落后的生活习惯,存在着不文明、不科学的消费观念和盲目高消费的消费行为。(2)应树立科学、健康、文明的消费观念。①生活消费必须于国情及家庭收入相适应,提倡适度消费,反对铺张浪费。②物质消费于精神消费要协调发展。③改变落后的生活习惯,提高消费的科学性,建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为什么还要提倡艰苦奋斗精神?(1)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作为一种精神财富,可以帮我们克服物质生活的困难,帮我们获取新成就。(2)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要戒奢以俭。实践证明,艰苦奋斗精神与国于民都是必不可少,非常重要的。因此,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作为一种精神财富,仍要发扬光大。认为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作风已经过时的观点是非常错误的、有害的。四、辨析题据调查,有70%以上的人表示愿意“打包”。“打包”是勤俭节约的体现,但现在我国经济发展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勤俭节约已经过时。(1)题中认为“打包”是勤俭节约的体现有一定道理。“打包”意味着把吃剩的饭菜带回去,避免了浪费,70%以上的人表示愿意“打包”表明了社会大多数人已经有了勤俭意识。但“打包”毕竟是盲目点菜的结果,比“打包”更好的是精打细算,合理点菜,这才更符合勤俭节约的精神。(2)认为现在我国经济发展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勤俭节约已经过时的观点是错误的。因为勤俭节约是我国人民的优良传统;我们的国家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离不开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没有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作为支撑,一个民族难以自立自强,一个人难以战胜困难,成就事业。现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仍然需要发扬这一精神,即使将来国家富裕了,也需要继续发扬光大。勤俭节约是生活困难时期的要求,现在已经实现了小康,可以不必勤俭节约了。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优良作风。这种精神可以帮助我们克服困难。我国是一个发展中人口大国,更要戒奢从俭。实践表明,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的人,难以战胜困难,成就事业。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生活困难时期的要求,现在已经实现了小康,仍然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作为一种精神财富,任何时候都要发扬光大。所以题目观点是错误的。五、分析说明题材料一、2004年4月23日《市场报》指出,大学生负债消费是一种预期消费,对自己的未来收入比较有把握,觉得预支一点也无妨。材料二、对学生而言,应当把精力更多地集中在学业上,不必在物质享受上过分追求。但现实生活中很多大学生仍不能理智消费。大学生应该量力而行,防止超前消费或过度消费。(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经济现象?(2)结合材料一、二,说明大学生应该怎样做到理智消费?(1)材料一说明,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人们的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对于未来的收入,如果有非常乐观的预期,那么预支将来收入的可能性就会加大;反之,就会节制当前的消费。(2)①量入为出,适度消费。大学生作为消费者,创造性收入少,因此,要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进行消费。②避免盲从,理性消费。大学生要有自己的主见,要保持冷静的头脑,避免跟风随大流;避免情绪化消费;特别是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重视精神消费,反对只重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消费的倾向。③保护环境、绿色消费,要保持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④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优良传统,在任何时候都是应该发扬的。作为大学生,更应该发扬光大。2004年8月13日,第28届奥运会在希腊雅典开幕。在此前后,到希腊观光旅游的游客比同期增加了5倍以上,奥运会门票销售很快,这些游客中有的是单纯观光,有的是观看体育赛事,感受赛场气氛。奥运期间,开发商利用体育明星大做文章,引导消费者的追星心理推销产品,但大部分消费者还是注重产品是否适用,是否物美价廉。运用相关知识,回答材料反映的经济学道理。①体育经济、奥运经济是一种时尚经济。②从众心理可引发个人消费。奥运期间,开发商利用体育明星大做文章,即利用了人们追星心理来推销产品。③个人兴趣会引导个人消费方向。奥运期间,观光旅游收入、奥运赛事门票收入等受个人兴趣的影响。④求实心理会引发个人消费。“消费者还是注重产品是否适用,是否物美价廉”,体现了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目前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购物跟着“打折”走,买保健品跟着广告走等跟风现象、讲排场摆阔气、滥食野生动物、滥用塑料袋、盲目使用化妆品等行为严重存在。根据材料分析说明应该树立怎样的消费观。①购物跟着“打折”走,买保健品跟着广告走从整体上讲是一种跟风行为,具有一定仿郊性、重复性和盲目性,是一种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行为。对于这种消费行为,要做具体分析。如果是符合自己需求的产品,跟着“打折”走,可以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买保健品参考广告也具有可行性,是无可厚非的;但如果是不管自己是否需要,是否符合自己的要求,盲目跟风是不可取的,要克服盲目性,就要坚持理性消费原则。②讲排场摆阔气是一种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行为,具有夸耀性和盲目性,同时这种行为也是一种铺张浪费,违背了适度消费则。因此要坚持量入为出、适度消费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消费原则。③滥食野生动物、滥用塑料袋、盲目使用化妆品等行为,则属于愚昧、无知、不文明、不健康的消费习惯及消费行为,既不利于人们的生命健康,又不利于环保且浪费资源,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坚持绿色消费原则。材料一、某中学高一同学在探讨对消费的认识时,甲、乙、丙同学各自发表了见解:甲同学说:某手机广告云:“我的手机自已喜欢就行了,管它是否时尚潮流,管它有没有摄像头,我喜欢就行。”乙同学说:食品消费,向广告看奇;人情消费,向父母看奇;服装消费,向名牌看奇;美容消费,向名星看奇。丙同学:现在提倡“科学消费”,所以,“只买对不买贵的”材料二、如今,都市里这样的年轻人越来越多:有着稳定且较高的收入的工作,可因为生活无计划,消费超能力,过着“今朝有酒今朝醉、月月收入月月光”的生活,不得不做起“月光公子”、“月光公主”。(1)你对三位同学的消费观念如何评价?结合个人实际,你更推崇哪种消费观念?并阐明理由。(2)对于“月光一族”的做法,如何评价?(1)①甲同学的观点,属于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该种消费行为追求与众不同、展示个性、张扬自我,符合青年人的追求个性、追求多元化的特点。这虽然能推动新工艺和新技术的发展,使新产品层出不穷,但展示个性要考虑社会认可,还要考虑代价。过分标新立异,不值得提倡。②乙同学的观点,属于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该种消费观点带有“夸耀性”心理,有时拥有商品不是为了实用,而是为了向别人看奇。这种消费不健康、不应提倡。③丙同学的观点,属于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这种消费观念是比较成熟和理性的,消费者选购物品时考虑的因素相当多,实用性、价格、功能、售全服务、价格可比性等。希望能得到“物美价廉”的商品来满足自己的需要。(2)①都市里这样的年轻人有着稳定且较高收入的工作,他们可支配的收入较多,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往往较大,因为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并且对于未来的收入有着比较乐观的预期,所以消费的量较大,成为了“月光公子”、“月光公主”。这种消费行为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但还是不可取的。②面对当前的国情和实际,这些人应做理性的消费者,应遵循以下原则:见上题。近年来,在国家政策引导下,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可支配收入增加,人们除解决温饱外,还十分重视精神文化消费。人们认识到文化消费的意义并增加文化消费。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健康、低级、庸俗、不文明的倾向,造成了一些不好影响。结合材料回答:现实生活中人们在文化消费中应树立什么样的消费观。①应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倡导积极向上的健康文化,摒弃低级趣味的低俗文化。②物质消费和文化消费要协调发展,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应逐步增加文化消费支出。③文化消费应与收入水平相适应,提倡量入为出,适度消费。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普遍提高。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音符”:一方面,有的人花10万元的天价买一盒“月饼”;有的人乱吃野生动物;也有的人宁肯一掷千金吃一顿饭,却不舍得花几十元钱订购一份报纸;另一方面,城市和农村也还有为数不多少的特殊困难群众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如果任其存在和发展,则会影响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结合材料,说明怎样解决上述消费问题,以更好地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①大力发展经济,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增加城乡居民的收入。②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克服错误的消费心理,坚持正确的消费原则。坚持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做到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协调发展;坚持保护环境,绿色消费,保持人与环境相和谐;要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③采取措施,缩小人们之间的收入差距,促进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提高。材料一:一位中学生一次生日晚会就花掉了父母800元,还辩称同学过生日都是这样,否则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一个下岗的母亲哭着诉说,孩子偷拿了她辛苦挣来的钱去买名牌运动鞋,在学校非“名牌”不穿;有些同学还喜欢穿奇装异服、戴饰品、烫发等;但绝大多数同学在消费时都能考虑自己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和自己的实际需要。材料二:不少家庭开展了“家庭小会计”活动,上孩子当一个月家。这一活动令孩子们感叹不已,原来家里用钱的地方那么多,家里原开支那么大。怪不得妈妈面对喜爱的衣服,摇摇头走开;爸爸的皮鞋没有光泽了却仍不肯换新的。有些学生过去动不动就要求父母买MP3、手机等,现在则宁愿参加一些“千古名篇音乐朗诵会”等不花钱的活动;即使偶尔和家人外出吃饭,也是主动要求父母“打包”,其他方面的消费也做到了精打细算。请问:(1)材料一体现了当代中学生存在着什么样的消费心理?怎样看待这些消费心理?(2)联系材料二,分析中学生怎样才能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1)中学生过生日、赶时髦、追时尚、买名牌、受偶像影响、买手机等多是由从众心理、攀比心理引起的,是不可取的。中学生着奇装异服等多为求异心理在消费中的表现。应当肯定张扬个性的必要,但不应是流于家眷打扮,而应把寻求差异的心理更多地放在创造性思维上。大多数中学生在消费时能考虑家庭的承受能力和自己的实际需要,这是一种求实心理,是一种理智的消费。(2)①应当做到量入为出,适度消费。要保证消费与自己的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相适应。②避免盲从,理性消费。消费中心理避免情绪化,应有自己的主见,不盲从。避免只重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消费的倾向。③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并做到可持续发展。④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艰苦奋斗无论对国家、对个人都是极为重要的。材料一:2005年2月27日,徐匡迪、宋健、钱正英、潘家铮、吴良镛等33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共聚一堂,痛陈经济发展中掠夺性利用资源能源的弊端和消费领域铺张浪费的现象,呼吁强化全民族的节约意识,依靠科技进步,尽快实现资源节约型增长方式。材料二:广东是能源匮乏省份,为大力推进节能节电,广东省政府制定了《广东省加强节能节电管理工作的具体规定》(草案)。草案提出,在用电高峰时段(18:30-21:30),各城市景观照明、公路路灯、休闲广场等减少照明用电50%(重大节、假日除外)。草案建议,各办公、商场、宾馆、酒楼及居民家庭,夏季使用空调温度控制在26℃以上,室内无人时应关闭空调。草案提出推广使用节能灯及灯具,淘汰白炽灯。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本课有关消费的知识分析:(1)为什么要提倡节约?(2)我们应如何在消费中做到节约?(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工程作业指导书
- 食品质量与安全检测技术作业指导书
- 医院医疗器械质量保证协议书
- 2025年沈阳货运从业资格证模拟试题答案
- 2025年吐鲁番货运资格证考试答案
- 小学二年级下册口算验收练习题
- 2025年镇江年货运从业资格证考试题大全
-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听课评课记录
- 2024-2025学年九年级科学上册第3章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第6节电能作业设计新版浙教版
- 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4 角平分线的性质》听评课记录
- 涉密计算机保密培训
- 2024年浙江省五校联盟高考地理联考试卷(3月份)
- 在线心理健康咨询行业现状分析及未来三至五年行业发展报告
- 电动三轮车购销合同
- 淋巴瘤的免疫靶向治疗
- 校园驻校教官培训
- 炎症性肠病的自我管理
- 自然辩证法论述题146题带答案(可打印版)
- 储运部部长年终总结
- 物业管理装修管理规定(5篇)
- (新版)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三级)职业鉴定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