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家一级美术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隶书委员会委员
山西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山西书法院院长
二〇一六年七月隶书讲稿
国家一级美术师隶书讲稿1一隶书的演变一隶书的演变2一隶书的演变文字的草写促进了文字的演变。到汉末,文字的演变完成,进入书法艺术的自觉时期,各种笔法也随之出现并完成。文字(字体):甲骨文金文帛书正体草化汉简(八分书)草化小篆石鼓文隶意出现变连为断圆转为方折汉简章草草化正体隶书今草行草通俗隶书标准隶书草化正体行书楷书行楷秦朝(前221-前206年)西汉(前205-25年)一隶书的演变文字的草写促进了文字的演变。到汉末,文字的演变3(一)隶书的起源、成熟和兴盛——秦、西汉、东汉1、秦——隶书的起源(前221—前206年)隶书(古隶、草隶)的产生在秦朝。它是篆书的一种便于书写的简体。大多数出现了隶书的笔势、笔顺和笔画连结方式。是一种亦篆亦隶的典型的过渡型书体。战国里耶秦简秦《峄山碑》(一)隶书的起源、成熟和兴盛——秦、西汉、东汉1、秦——隶书4(一)隶书的起源、成熟和兴盛——秦、西汉、东汉2、西汉、东汉早期——隶书的发展(前205年-25年)
隶书又叫八分、八分书。在古文中,“八”与“分”两字的意义完全相同。《说文解字》作“别也”,即分开。中国书法形式构成中最重要的审美内容——线条的审美开始走上了它的历史舞台。在西汉早中期我国成熟的分书形态已经形成。分书典型特征的蚕头雁尾产生有两种原因:一是文字的快写、草写;二是人们美的追求。分书的章法也在汉简中开始孕化。西汉敦煌马圈湾习字觚(一)隶书的起源、成熟和兴盛——秦、西汉、东汉2、西汉、东汉5(一)隶书的起源、成熟和兴盛——秦、西汉、东汉3、隶书的兴盛——汉碑的产生(25-220年)树碑刊石以歌颂德行、记录事功的社会风气成云涌之势。同时,书法雕刻既已成为可以博酬之业,各地都有书刻的名手良工。刻碑的夸饰心态进一步强化了分书的装饰特征。(一)隶书的起源、成熟和兴盛——秦、西汉、东汉3、隶书的兴盛6隶书讲稿――韩少辉主讲于有东课件7(一)隶书的起源、成熟和兴盛——秦、西汉、东汉隶变的意义:汉字形体演变过程中,由篆至隶是最重要的一次革命,是一次质的飞跃。这次变革使汉字的点画和结构发生了极其重大的变化。汉字由古文字进入今文字。第一,结体由长变扁;第二,在线条上一改篆书粗细等匀的平面线条(二维);第三,汉字的象形意味减少,结构日趋简化(由象形性变而为图案化),升华到高度抽象的线的艺术境界。分书标志着中国书法作为独立的艺术形式已经成熟。
(一)隶书的起源、成熟和兴盛——秦、西汉、东汉隶变的意义:汉8《会稽刻石》《礼器碑》《会稽刻石》《礼器碑》9
(二)分书的衰落——魏-明隶书在汉代作为字体的演变已经结束,书写更快捷的草书、行书、楷书已经产生。启功先生说:“汉至魏晋(隶书)已非日用之体,于是作隶者必夸张其特点,以明其不同于当时之体,而矫揉造作之习生焉。魏晋之隶故求其方,唐之隶故求其圆,总归失之于自然也”。作隶者受楷书影响,点画和结体都光挺平直,缺少变化和元气,非常刻板、局促。(二)分书的衰落——魏-明隶书在汉代作为字体的演变已经结束10李隆基《石台孝经》三国魏《受禅表碑》东汉《西狭颂》李隆基《石台孝经》三国魏《受禅表碑》东汉《西狭颂》11(三)隶书的复兴——清明末清初的傅山在《霜红龛集》中说:“楷法不得篆隶之变,任写到妙境,终是俗品”。碑学大兴,考古风行,一批专门的金石著作相继问世,有代表性的书家有:郑簠、金农、伊秉绶、陈鸿寿、何绍基、邓石如等,隶书的第二个高峰出现了。(三)隶书的复兴——清明末清初的傅山在《霜红龛集》中说:“楷12何绍基隶书金农隶书伊秉绶隶书何绍基隶书金农隶书伊秉绶隶书13(四)隶书的第三个高峰——当代1、资料比清代更为丰富,秦简、汉简、帛书以及未刻书迹的发现2、风格更加多元——由于资料的丰富以及行草书的影响3、方法更加科学——篆书的学习;理性分析的临摹4、隶书展的推动5、设计美术学科的渗透,趣味增强。(四)隶书的第三个高峰——当代1、资料比清代更为丰富,秦简、14二隶书的分类二隶书的分类15二隶书的分类隶书按体裁可分为:标准隶书和通俗隶书。(一)标准隶书以扁方为主的字形,左挑右波的笔势和左右背分的体势为典型特征,是字体规范的八分书体。用于正规庄重的场合。张迁碑史晨碑鲜于璜碑二隶书的分类隶书按体裁可分为:标准隶书和通俗隶书。张迁碑16(一)标准隶书艺术风格上可分为如下5种:1、结体以横势为主,意态端雅,空间分布工整,法度谨严者。《礼器碑》(一)标准隶书艺术风格上可分为如下5种:《礼器碑》17(一)标准隶书2、以秀逸流丽的意韵见长,突出地代表了巧雅华美的新的审美追求。其飞动舒畅的笔姿和显然的横扁背分的体势,与简书之间有着相当明显的移植关系。《曹全碑》(一)标准隶书2、以秀逸流丽的意韵见长,突出地代表了巧雅华美18(一)标准隶书3、出于作者松活自如的意度,率捷而为,不矜于工而其书自佳。表现出鲜活自然近于简书的新意趣,而作者纯熟的标准隶书技巧自在其中。如《礼器碑》侧、《曹全碑》阴等。《曹全碑碑阴》《礼器碑碑侧》(一)标准隶书3、出于作者松活自如的意度,率捷而为,不矜于工19(一)标准隶书4、以方朴、雄浑的艺术特质见长。从用笔或结体,这类作品都表现出对方劲之美的追求。这种追求主要有两层意义:一是弱化左挑右波的笔势与横扁背分的体势,透露出楷变的消息。二是书刻结合,充分而突出地创造了方笔刚峻而骨力外拓的美。在汉隶中,方笔与源于篆书,具有遒韧而筋力内含之美的圆笔对立统一,交互为用,形成了线运动最基本的一种空间形式。这是汉隶刻石对书法艺术的重要贡献。最突出的代表作品有《张迁》、《衡方》、《鲜于璜》等。(一)标准隶书4、以方朴、雄浑的艺术特质见长。从用笔或结体,20《张迁碑》《衡方碑》《鲜于璜碑》《张迁碑》《衡方碑》《鲜于璜碑》21(一)标准隶书5、摩崖刻石。①崖面不能如碑面磨治平滑,给艺术效果的细致表现带来困难,但只要书刻者善于因石面之势而为之,便会给笔画、结字造成种种意外的变化和意趣;②因崖面比碑面更加阔大,书刻者可放胆挥运,充分展示心胸;③摩崖地处边野,作者多为民间书家,情性质朴少拘谨,因而书法往往纵横朴野,与大自然通气(消)息,非庙堂碑刻所能比拟。代表作有《石门颂》、《郙阁颂》、《西狭颂》、《杨淮表记》等。(一)标准隶书5、摩崖刻石。①崖面不能如碑面磨治平滑,给艺术22《石门颂》《西狭颂》《杨淮表记》《石门颂》《西狭颂》《杨淮表记》23(二)通俗隶书体裁受八分影响不大,用笔简捷迳直,结构率意自然,书写方便的特点,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呈现出隶书向楷书过渡的状态。主要见于各种题记、题字、铭文,如墓志、画像石、墓门、石柱、石块、石像以及摩崖等。书写坦率不拘,表现出质直、劲健的运动的气势力量和简率純真的性情美,充满了清新、自由、蓬勃的原始的创造力,显示了大朴不雕的审美境界。(二)通俗隶书体裁受八分影响不大,用笔简捷迳直,结构率意自然24东汉《阳嘉二年题记》长沙五一广场东汉简东汉《苍山画像石题记》东汉《阳嘉二年题记》长沙五一广场东汉简东汉《苍山画像石题记》25三隶书线的运动三隶书线的运动26三隶书线的运动(一)书法的线条,其审美品格表现为四个方面:力强气厚势活意富三隶书线的运动(一)书法的线条,其审美品格表现为四个方面:27线的运动力量。即充沛而刚柔相继的笔势力量。力强韩少辉临《袁安碑》线的运动力量。即充沛而刚柔相继的笔势力量。力强韩少辉临《袁安28具有充分的富有立体感的厚度、是立体的、圆的。如案置箸。气厚韩少辉临碑额具有充分的富有立体感的厚度、是立体的、圆的。如案置箸。气厚韩29即线条生动的运动状态。势活韩少辉临《秦诏版》即线条生动的运动状态。势活韩少辉临《秦诏版》30即一组线的对比变化,意味丰富,不单调、贫乏。韩少辉临《祀三公山》意富即一组线的对比变化,意味丰富,不单调、贫乏。韩少辉临《祀三公31(二)用笔的几个概念1、笔势:运用毛笔写出点画形态的过程中笔锋运动的状态。2、笔形:人眼所能看到的线的形态。3、笔法:造成一定形态的点画所使用的方法。(二)用笔的几个概念1、笔势:运用毛笔写出点画形态的过程中笔32笔法分类笔法(邱振中):(1)摆动法(2)平动法(3)绞转法(4)提按法笔法分类笔法(邱振中):33(二)用笔的几个概念4、笔意:通过点画的可视形象所表现出的点画审美内涵或曰精神内涵。5、印印泥(力度、沉着、向下的力)屋漏痕(直而含曲、沉着、留而流)折拆股(圆、有韧性、弹性)锥画沙(劲健、起止无痕、灭迹隐端)6、金石气:契刻又对原作进行了再创造,并产生了新的价值。这就是书法品评中的一个主要审美范畴——金石气。它是刀锋在石上切凿出来的点、线所特有的坚劲、浑厚、质朴之美。(二)用笔的几个概念4、笔意:通过点画的可视形象所表现出的点34(二)用笔的几个概念①涩势得以强化,点线增强了力度和重量感。②增加了深刻感和立体感。③石上运刀直势易于曲势,增强了质直、方峻之势。④时间、自然、人为所赐予石面的剥浊,增添了石刻浑古拙朴之美。(二)用笔的几个概念①涩势得以强化,点线增强了力度和重量感。35(三)隶书线的形态以笔势的运动变化为契机,引发出笔法和笔形的变化。疾势与涩势、中锋与侧锋、藏锋与露锋、轻与重、快与慢、方与圆、裹与铺等等交并互用,矛盾统一,便能暗示出起伏变化、刚柔相济的运动力量——线形态极为生动的变化和丰富的表现力及由此产生。(三)隶书线的形态以笔势的运动变化为契机,引发出笔法和笔形的36(四)用笔中的辩证规律线条是组成字构成篇的基础。①顺势和逆势②中锋和侧锋③藏锋和露锋
④方笔和圆笔
⑤轻和重
⑥快和慢
⑦疾和涩
(四)用笔中的辩证规律线条是组成字构成篇的基础。37韩少辉作品顺势和逆势里耶秦简韩少辉作品顺势和逆势里耶秦简38中锋和侧锋
韩少辉作品侯马盟书中锋和侧锋韩少辉作品侯马盟书39藏锋和露锋
敦煌马圈湾简东武睢瓦砖文藏锋和露锋敦煌马圈湾简东武睢瓦砖文40方笔和圆笔
《张迁碑》《曹全碑》方笔和圆笔《张迁碑》《曹全碑》41轻和重
《礼器碑》韩少辉作品轻和重《礼器碑》韩少辉作品42快和慢
韩少辉临《礼器碑》《居延误死马驹册》快和慢韩少辉临《礼器碑》《居延误死马驹册》43疾和涩
张掖都尉棨信《石门颂》疾和涩张掖都尉棨信《石门颂》44四空间形式构成四空间形式构成45隶书空间形式构成隶书着重于横向开张的笔势运动,结字以横方为主要趋势,核心的内容还在于结构内在关系的变化,即调动多种艺术手法,使字内笔画、结构单位的主次,形状的长短、宽窄、大小,势态的俯仰、向背、伸缩、斜正、曲直等等艺术因素在多样的对比变化中求得呼应、统一。就空间构造的整体而言,则是虚与实、黑与白的对立统一。有的表现为中敛旁肆、左右背分;或表现为闳中肆外;或表现为中肆旁敛。隶书空间形式构成隶书着重于横向开张的笔势运动,结字以横方为主46(一)线的方向:横、纵、斜三个方向,与笔(字)势相关。︶
俯_平︵仰
()向|直)(背(二)线的长度:起止点(三)线的位置:起止和经过的地方(一)线的方向:横、纵、斜三个方向,与笔(字)势相关。47(四)空间形式辩证规律1、主与次
2、大与小
3、斜与正
4、曲与直
5、收与放
6、向与背(俯与仰)7、横与纵
8、争与让
9、纤与秾
10、疏与密
11、虚与实
(四)空间形式辩证规律1、主与次481、主与次主与次:指线与线空间结构的组织状态。《礼器碑》《西狭颂》1、主与次主与次:指线与线空间结构的组织状态。《礼器碑》《西492、大与小大与小:是指线的空间构造的形状和体量。《张迁碑》韩少辉作品2、大与小大与小:是指线的空间构造的形状和体量。《张迁碑》503、斜与正斜与正:指线与线的空间构造的势态,是一种运动的势态。何应辉临杨淮表莱子侯刻石3、斜与正斜与正:指线与线的空间构造的势态,是一种运动的势态514、曲与直曲与直:指线与线的空间构造的运动势态。何应辉作品韩少辉临《秦诏版》4、曲与直曲与直:指线与线的空间构造的运动势态。何应辉作品525、收与放收与放:指线与线空间构造的势态。《石门颂》何应辉临《礼器碑》5、收与放收与放:指线与线空间构造的势态。《石门颂》何应辉536、向与背(俯与仰)向与背(俯与仰):指线或线的空间构造左右离合、互为呼应的动态。颜真卿《勤礼碑》欧阳询《九成宫》6、向与背(俯与仰)向与背(俯与仰):指线或线的空间构造左右547、横与纵横与纵:指线运动二维空间的基本形态,是平面的,不涉及立体。《石门颂》《杨淮表记》7、横与纵横与纵:指线运动二维空间的基本形态,是平面的,不涉558、争与让争与让:指线与线空间构造的运动状态。大吉买山地记
《张迁碑》8、争与让争与让:指线与线空间构造的运动状态。大吉买山地记569、纤与秾纤与秾:是线和线的空间构造的组织状态。何应辉临《石门颂》韩少辉作品9、纤与秾纤与秾:是线和线的空间构造的组织状态。何应辉临《5710、疏与密疏与密:线与线的空间构造相对位置的状态。西汉《居延汉简》何应辉临《祀三公山碑》10、疏与密疏与密:线与线的空间构造相对位置的状态。西汉《5811、虚与实虚与实:是指作品当中的黑与白或曰阴与阳。是指运动的线及所分割出来的空间之间的总体关系。何应辉临《礼器碑》韩少辉临《大盂鼎》11、虚与实虚与实:是指作品当中的黑与白或曰阴与阳。是指运动59五书法的临与创五书法的临与创60(一)十二字口诀看一笔写一笔,看形状找位置。(一)十二字口诀看一笔写一笔,看形状找位置。61第一味药(二)药方:医隶弊之药秦汉篆书每日服用,每日两个时辰,连服两年;一年后可兼服商周金文,每日1-2个时辰,连服1-2年。气色可红润,骨骼可硬朗。此乃滋阴之良药,习隶者不可不识。第一味药(二)药方:医隶弊之药秦汉篆书每日服用,每日两个时辰62第二味药汉隶中《礼器》、《乙瑛》、《曹全》择其一每日服用,每日两个时辰,连服两年,可得习隶之法;之后《张迁》、《石门》、《西狭》、《衡方》、《封龙山》等择其一二服之,每日两个时辰,连服两年,可得隶书之意;继之,《广武将军》、《好大王》、西汉刻石、秦隶、简帛书、民间刻石等择其一二服之,每日两个时辰,连服数年,可得隶书之趣。如此,由法及意及趣,方可本正源清,得隶书博、大、雄、拙、强、奇、高、深之一味。此乃壮阳之良药,习隶者不可不知。第二味药汉隶中《礼器》、《乙瑛》、《曹全》择其一每日服用,每63第三味药哲学、美学、文学依据自身体质之需求择之,每日服用,厕上、枕上、车上皆可读之,每日1-2个时辰,服之终生,勿要间断。读书方可明理,明理看事看物方可入木三分,入木三分方可穷究他人不能究之本源和规律。如此,作品自然表现深刻,面目独到,品位高,意韵深。此乃滋阴壮阳大补之药,习隶者不可不晓。此药如六味地黄丸之于男人,服之有益,不妨一试。第三味药哲学、美学、文学依据自身体质之需求择之,每日服用,厕64(三)关于临摹(7个方面)1、一种字体一本法帖:在老师的指导下先选一本喜欢的字帖(字体),这是规定动作。2、两个着眼点:空间和用笔。
3、临摹即排毒:临摹的敌人就是自己的书写习惯。4、不薄今人爱古人:与人学徒和与古为徒并举,即横向继承与纵向继承。(三)关于临摹(7个方面)1、一种字体一本法帖:在老师的指导65(三)关于临摹(7个方面)5、临摹即获取能力6、临摹的四个阶段(状态)①形不似,神不似②形似,神不似③形似,神似④形不似,神似7、一万小时理论
韩少辉临《张迁碑》(三)关于临摹(7个方面)5、临摹即获取能力韩少辉临《张迁碑66(四)关于创作创作是自己审美理想、观念和书写能力的综合体现。1、背临、集字法
2、先写好一张字韩少辉集《散氏盘》(四)关于创作创作是自己审美理想、观念和书写能力的综合体现。67(四)关于创作3、临创互动:创作既依托并强化了临摹时获得的技法支撑,同时也为临摹给出了问题导向、需求导向。4、技巧与情性的交融
5、当代的书法创作有两种不太健康的现象:一是“展览体”的泛滥;另一种是“重口味”。(四)关于创作3、临创互动:创作既依托并强化了临摹时获得的技68结束语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WhenYouDoYourBest,FailureIsGreat,SoDon'TGiveUp,StickToTheEnd结束语69感谢聆听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导PleaseCriticizeAndGuideTheShortcomings演讲人:XXXXXX时间:XX年XX月XX日
感谢聆听演讲人:XXXXXX时间:XX年70
国家一级美术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隶书委员会委员
山西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山西书法院院长
二〇一六年七月隶书讲稿
国家一级美术师隶书讲稿71一隶书的演变一隶书的演变72一隶书的演变文字的草写促进了文字的演变。到汉末,文字的演变完成,进入书法艺术的自觉时期,各种笔法也随之出现并完成。文字(字体):甲骨文金文帛书正体草化汉简(八分书)草化小篆石鼓文隶意出现变连为断圆转为方折汉简章草草化正体隶书今草行草通俗隶书标准隶书草化正体行书楷书行楷秦朝(前221-前206年)西汉(前205-25年)一隶书的演变文字的草写促进了文字的演变。到汉末,文字的演变73(一)隶书的起源、成熟和兴盛——秦、西汉、东汉1、秦——隶书的起源(前221—前206年)隶书(古隶、草隶)的产生在秦朝。它是篆书的一种便于书写的简体。大多数出现了隶书的笔势、笔顺和笔画连结方式。是一种亦篆亦隶的典型的过渡型书体。战国里耶秦简秦《峄山碑》(一)隶书的起源、成熟和兴盛——秦、西汉、东汉1、秦——隶书74(一)隶书的起源、成熟和兴盛——秦、西汉、东汉2、西汉、东汉早期——隶书的发展(前205年-25年)
隶书又叫八分、八分书。在古文中,“八”与“分”两字的意义完全相同。《说文解字》作“别也”,即分开。中国书法形式构成中最重要的审美内容——线条的审美开始走上了它的历史舞台。在西汉早中期我国成熟的分书形态已经形成。分书典型特征的蚕头雁尾产生有两种原因:一是文字的快写、草写;二是人们美的追求。分书的章法也在汉简中开始孕化。西汉敦煌马圈湾习字觚(一)隶书的起源、成熟和兴盛——秦、西汉、东汉2、西汉、东汉75(一)隶书的起源、成熟和兴盛——秦、西汉、东汉3、隶书的兴盛——汉碑的产生(25-220年)树碑刊石以歌颂德行、记录事功的社会风气成云涌之势。同时,书法雕刻既已成为可以博酬之业,各地都有书刻的名手良工。刻碑的夸饰心态进一步强化了分书的装饰特征。(一)隶书的起源、成熟和兴盛——秦、西汉、东汉3、隶书的兴盛76隶书讲稿――韩少辉主讲于有东课件77(一)隶书的起源、成熟和兴盛——秦、西汉、东汉隶变的意义:汉字形体演变过程中,由篆至隶是最重要的一次革命,是一次质的飞跃。这次变革使汉字的点画和结构发生了极其重大的变化。汉字由古文字进入今文字。第一,结体由长变扁;第二,在线条上一改篆书粗细等匀的平面线条(二维);第三,汉字的象形意味减少,结构日趋简化(由象形性变而为图案化),升华到高度抽象的线的艺术境界。分书标志着中国书法作为独立的艺术形式已经成熟。
(一)隶书的起源、成熟和兴盛——秦、西汉、东汉隶变的意义:汉78《会稽刻石》《礼器碑》《会稽刻石》《礼器碑》79
(二)分书的衰落——魏-明隶书在汉代作为字体的演变已经结束,书写更快捷的草书、行书、楷书已经产生。启功先生说:“汉至魏晋(隶书)已非日用之体,于是作隶者必夸张其特点,以明其不同于当时之体,而矫揉造作之习生焉。魏晋之隶故求其方,唐之隶故求其圆,总归失之于自然也”。作隶者受楷书影响,点画和结体都光挺平直,缺少变化和元气,非常刻板、局促。(二)分书的衰落——魏-明隶书在汉代作为字体的演变已经结束80李隆基《石台孝经》三国魏《受禅表碑》东汉《西狭颂》李隆基《石台孝经》三国魏《受禅表碑》东汉《西狭颂》81(三)隶书的复兴——清明末清初的傅山在《霜红龛集》中说:“楷法不得篆隶之变,任写到妙境,终是俗品”。碑学大兴,考古风行,一批专门的金石著作相继问世,有代表性的书家有:郑簠、金农、伊秉绶、陈鸿寿、何绍基、邓石如等,隶书的第二个高峰出现了。(三)隶书的复兴——清明末清初的傅山在《霜红龛集》中说:“楷82何绍基隶书金农隶书伊秉绶隶书何绍基隶书金农隶书伊秉绶隶书83(四)隶书的第三个高峰——当代1、资料比清代更为丰富,秦简、汉简、帛书以及未刻书迹的发现2、风格更加多元——由于资料的丰富以及行草书的影响3、方法更加科学——篆书的学习;理性分析的临摹4、隶书展的推动5、设计美术学科的渗透,趣味增强。(四)隶书的第三个高峰——当代1、资料比清代更为丰富,秦简、84二隶书的分类二隶书的分类85二隶书的分类隶书按体裁可分为:标准隶书和通俗隶书。(一)标准隶书以扁方为主的字形,左挑右波的笔势和左右背分的体势为典型特征,是字体规范的八分书体。用于正规庄重的场合。张迁碑史晨碑鲜于璜碑二隶书的分类隶书按体裁可分为:标准隶书和通俗隶书。张迁碑86(一)标准隶书艺术风格上可分为如下5种:1、结体以横势为主,意态端雅,空间分布工整,法度谨严者。《礼器碑》(一)标准隶书艺术风格上可分为如下5种:《礼器碑》87(一)标准隶书2、以秀逸流丽的意韵见长,突出地代表了巧雅华美的新的审美追求。其飞动舒畅的笔姿和显然的横扁背分的体势,与简书之间有着相当明显的移植关系。《曹全碑》(一)标准隶书2、以秀逸流丽的意韵见长,突出地代表了巧雅华美88(一)标准隶书3、出于作者松活自如的意度,率捷而为,不矜于工而其书自佳。表现出鲜活自然近于简书的新意趣,而作者纯熟的标准隶书技巧自在其中。如《礼器碑》侧、《曹全碑》阴等。《曹全碑碑阴》《礼器碑碑侧》(一)标准隶书3、出于作者松活自如的意度,率捷而为,不矜于工89(一)标准隶书4、以方朴、雄浑的艺术特质见长。从用笔或结体,这类作品都表现出对方劲之美的追求。这种追求主要有两层意义:一是弱化左挑右波的笔势与横扁背分的体势,透露出楷变的消息。二是书刻结合,充分而突出地创造了方笔刚峻而骨力外拓的美。在汉隶中,方笔与源于篆书,具有遒韧而筋力内含之美的圆笔对立统一,交互为用,形成了线运动最基本的一种空间形式。这是汉隶刻石对书法艺术的重要贡献。最突出的代表作品有《张迁》、《衡方》、《鲜于璜》等。(一)标准隶书4、以方朴、雄浑的艺术特质见长。从用笔或结体,90《张迁碑》《衡方碑》《鲜于璜碑》《张迁碑》《衡方碑》《鲜于璜碑》91(一)标准隶书5、摩崖刻石。①崖面不能如碑面磨治平滑,给艺术效果的细致表现带来困难,但只要书刻者善于因石面之势而为之,便会给笔画、结字造成种种意外的变化和意趣;②因崖面比碑面更加阔大,书刻者可放胆挥运,充分展示心胸;③摩崖地处边野,作者多为民间书家,情性质朴少拘谨,因而书法往往纵横朴野,与大自然通气(消)息,非庙堂碑刻所能比拟。代表作有《石门颂》、《郙阁颂》、《西狭颂》、《杨淮表记》等。(一)标准隶书5、摩崖刻石。①崖面不能如碑面磨治平滑,给艺术92《石门颂》《西狭颂》《杨淮表记》《石门颂》《西狭颂》《杨淮表记》93(二)通俗隶书体裁受八分影响不大,用笔简捷迳直,结构率意自然,书写方便的特点,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呈现出隶书向楷书过渡的状态。主要见于各种题记、题字、铭文,如墓志、画像石、墓门、石柱、石块、石像以及摩崖等。书写坦率不拘,表现出质直、劲健的运动的气势力量和简率純真的性情美,充满了清新、自由、蓬勃的原始的创造力,显示了大朴不雕的审美境界。(二)通俗隶书体裁受八分影响不大,用笔简捷迳直,结构率意自然94东汉《阳嘉二年题记》长沙五一广场东汉简东汉《苍山画像石题记》东汉《阳嘉二年题记》长沙五一广场东汉简东汉《苍山画像石题记》95三隶书线的运动三隶书线的运动96三隶书线的运动(一)书法的线条,其审美品格表现为四个方面:力强气厚势活意富三隶书线的运动(一)书法的线条,其审美品格表现为四个方面:97线的运动力量。即充沛而刚柔相继的笔势力量。力强韩少辉临《袁安碑》线的运动力量。即充沛而刚柔相继的笔势力量。力强韩少辉临《袁安98具有充分的富有立体感的厚度、是立体的、圆的。如案置箸。气厚韩少辉临碑额具有充分的富有立体感的厚度、是立体的、圆的。如案置箸。气厚韩99即线条生动的运动状态。势活韩少辉临《秦诏版》即线条生动的运动状态。势活韩少辉临《秦诏版》100即一组线的对比变化,意味丰富,不单调、贫乏。韩少辉临《祀三公山》意富即一组线的对比变化,意味丰富,不单调、贫乏。韩少辉临《祀三公101(二)用笔的几个概念1、笔势:运用毛笔写出点画形态的过程中笔锋运动的状态。2、笔形:人眼所能看到的线的形态。3、笔法:造成一定形态的点画所使用的方法。(二)用笔的几个概念1、笔势:运用毛笔写出点画形态的过程中笔102笔法分类笔法(邱振中):(1)摆动法(2)平动法(3)绞转法(4)提按法笔法分类笔法(邱振中):103(二)用笔的几个概念4、笔意:通过点画的可视形象所表现出的点画审美内涵或曰精神内涵。5、印印泥(力度、沉着、向下的力)屋漏痕(直而含曲、沉着、留而流)折拆股(圆、有韧性、弹性)锥画沙(劲健、起止无痕、灭迹隐端)6、金石气:契刻又对原作进行了再创造,并产生了新的价值。这就是书法品评中的一个主要审美范畴——金石气。它是刀锋在石上切凿出来的点、线所特有的坚劲、浑厚、质朴之美。(二)用笔的几个概念4、笔意:通过点画的可视形象所表现出的点104(二)用笔的几个概念①涩势得以强化,点线增强了力度和重量感。②增加了深刻感和立体感。③石上运刀直势易于曲势,增强了质直、方峻之势。④时间、自然、人为所赐予石面的剥浊,增添了石刻浑古拙朴之美。(二)用笔的几个概念①涩势得以强化,点线增强了力度和重量感。105(三)隶书线的形态以笔势的运动变化为契机,引发出笔法和笔形的变化。疾势与涩势、中锋与侧锋、藏锋与露锋、轻与重、快与慢、方与圆、裹与铺等等交并互用,矛盾统一,便能暗示出起伏变化、刚柔相济的运动力量——线形态极为生动的变化和丰富的表现力及由此产生。(三)隶书线的形态以笔势的运动变化为契机,引发出笔法和笔形的106(四)用笔中的辩证规律线条是组成字构成篇的基础。①顺势和逆势②中锋和侧锋③藏锋和露锋
④方笔和圆笔
⑤轻和重
⑥快和慢
⑦疾和涩
(四)用笔中的辩证规律线条是组成字构成篇的基础。107韩少辉作品顺势和逆势里耶秦简韩少辉作品顺势和逆势里耶秦简108中锋和侧锋
韩少辉作品侯马盟书中锋和侧锋韩少辉作品侯马盟书109藏锋和露锋
敦煌马圈湾简东武睢瓦砖文藏锋和露锋敦煌马圈湾简东武睢瓦砖文110方笔和圆笔
《张迁碑》《曹全碑》方笔和圆笔《张迁碑》《曹全碑》111轻和重
《礼器碑》韩少辉作品轻和重《礼器碑》韩少辉作品112快和慢
韩少辉临《礼器碑》《居延误死马驹册》快和慢韩少辉临《礼器碑》《居延误死马驹册》113疾和涩
张掖都尉棨信《石门颂》疾和涩张掖都尉棨信《石门颂》114四空间形式构成四空间形式构成115隶书空间形式构成隶书着重于横向开张的笔势运动,结字以横方为主要趋势,核心的内容还在于结构内在关系的变化,即调动多种艺术手法,使字内笔画、结构单位的主次,形状的长短、宽窄、大小,势态的俯仰、向背、伸缩、斜正、曲直等等艺术因素在多样的对比变化中求得呼应、统一。就空间构造的整体而言,则是虚与实、黑与白的对立统一。有的表现为中敛旁肆、左右背分;或表现为闳中肆外;或表现为中肆旁敛。隶书空间形式构成隶书着重于横向开张的笔势运动,结字以横方为主116(一)线的方向:横、纵、斜三个方向,与笔(字)势相关。︶
俯_平︵仰
()向|直)(背(二)线的长度:起止点(三)线的位置:起止和经过的地方(一)线的方向:横、纵、斜三个方向,与笔(字)势相关。117(四)空间形式辩证规律1、主与次
2、大与小
3、斜与正
4、曲与直
5、收与放
6、向与背(俯与仰)7、横与纵
8、争与让
9、纤与秾
10、疏与密
11、虚与实
(四)空间形式辩证规律1、主与次1181、主与次主与次:指线与线空间结构的组织状态。《礼器碑》《西狭颂》1、主与次主与次:指线与线空间结构的组织状态。《礼器碑》《西1192、大与小大与小:是指线的空间构造的形状和体量。《张迁碑》韩少辉作品2、大与小大与小:是指线的空间构造的形状和体量。《张迁碑》1203、斜与正斜与正:指线与线的空间构造的势态,是一种运动的势态。何应辉临杨淮表莱子侯刻石3、斜与正斜与正:指线与线的空间构造的势态,是一种运动的势态1214、曲与直曲与直:指线与线的空间构造的运动势态。何应辉作品韩少辉临《秦诏版》4、曲与直曲与直:指线与线的空间构造的运动势态。何应辉作品1225、收与放收与放:指线与线空间构造的势态。《石门颂》何应辉临《礼器碑》5、收与放收与放:指线与线空间构造的势态。《石门颂》何应辉1236、向与背(俯与仰)向与背(俯与仰):指线或线的空间构造左右离合、互为呼应的动态。颜真卿《勤礼碑》欧阳询《九成宫》6、向与背(俯与仰)向与背(俯与仰):指线或线的空间构造左右1247、横与纵横与纵:指线运动二维空间的基本形态,是平面的,不涉及立体。《石门颂》《杨淮表记》7、横与纵横与纵:指线运动二维空间的基本形态,是平面的,不涉1258、争与让争与让:指线与线空间构造的运动状态。大吉买山地记
《张迁碑》8、争与让争与让:指线与线空间构造的运动状态。大吉买山地记1269、纤与秾纤与秾:是线和线的空间构造的组织状态。何应辉临《石门颂》韩少辉作品9、纤与秾纤与秾:是线和线的空间构造的组织状态。何应辉临《12710、疏与密疏与密:线与线的空间构造相对位置的状态。西汉《居延汉简》何应辉临《祀三公山碑》10、疏与密疏与密:线与线的空间构造相对位置的状态。西汉《12811、虚与实虚与实:是指作品当中的黑与白或曰阴与阳。是指运动的线及所分割出来的空间之间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6《比例尺》大单元整体设计(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冀教版
- 2023二年级数学上册 七 分一分与除法第4课时 分香蕉配套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
- 2023三年级数学上册 二 观察物体第1课时 看一看(一)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
- 毕业论文课题答辩汇报
- 7 中华民族一家亲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
- Unit5 Drink Lesson 1(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新起点版英语一年级下册
- 胰体尾脾切除护理
- Unit 3 Lesson 2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冀教版(2024)七年级英语上册
- 2024秋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2 原子的结构第2课时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离子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 6《骑鹅旅行记(节选)》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八章运动和力专项训练
- JTT327-2016 公路桥梁伸缩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 2022年10月自考00233税法试题及答案含解析
- (高清版)TDT 1037-2013 土地整治重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
- 意大利古罗马斗兽场课件
- 2023年4月自考11746国际商务与国际营销试题及答案
- 供配电技术 课件 第4章-变配电系统的电气设备及选择
- 国内外先进安全生产管理经验(继续教育)课件
- 二模冲刺动员主题班会通用课件
- 大学国旗护卫班培训方案
- 胃肠术后吻合口瘘的观察与护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