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学 第5章 学前儿童与老师_第1页
学前教育学 第5章 学前儿童与老师_第2页
学前教育学 第5章 学前儿童与老师_第3页
学前教育学 第5章 学前儿童与老师_第4页
学前教育学 第5章 学前儿童与老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节幼儿教师第三节学前儿童与教师的关系

第一节学前儿童

第五章学前儿童与教师

一、走近儿童LOREMIPSUMDOLOR

二、儿童观

三、树立正确的儿童观

第一节学前儿童

童言童语儿童的自我探索儿童与儿童期的界定一、走近儿童我的脚趾真有味!你要不要也尝尝?这只手真香,你要不要也尝尝?儿童的自我探索童言童语儿子(3岁1个月):妈妈,这么多喜羊羊。妈妈:这个黑色的不是喜羊羊,好像是大灰狼。儿子:不,它也是喜羊羊。妈妈:它怎么长得这个模样,它和其它的喜羊羊不一样,你看它还是黑色的。儿子:它是黑妈妈肚子里生出来的,它就黑;这些都是白妈妈肚子里生出来的,所以就白了,它们是不一样的。儿子(2岁9个月):爸爸,我想找墨墨玩。爸爸:墨墨去南戴河了。儿子:墨墨不应该去男戴河,她应该去女戴河。爸爸:不是男女的男,是东西南北的南。儿子:她是女孩,她应该去女戴河。爸爸:南戴河的南,不是男女的男。儿子:?????关于儿童与儿童期:什么是儿童?什么是儿童期?

儿童的生活是处在成人为他们设计的童年的结构之中,而这一切都是成人根据他们对儿童是什么和应该是什么的理解而设计的。——转引自艾伦.彭斯、彼得.莫斯等著,《超越早期教育保育质量:后现代视角》,P50。儿童是小大人吗?儿童是指较幼小的未成年人(年纪比“少年”小)。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将儿童界定为0—15岁的任何人。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1989)第一款规定:儿童系指18岁以下的任何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条规定:未成年人是指未满18周岁的公民。儿童期是指从出生至青春期。儿童与儿童期的界定:

儿童期的个体具有某种特殊的本性,本性把儿童与成人区分开来。

儿童期的确立以认识到儿童的独特性、儿童与成人的不同为前提。幼儿小学儿童少年青年成年童年儿童观的历史演变儿童观的内涵二、儿童观为什么要研究儿童观?儿童观的基础作用

有什么样的儿童观就会形成相对应的教育观,教育观不同,教育行为、方法、手段都会出现很大的差异。为什么有的老师能处处事事替学生考虑?为什么有的老师会体罚伤害学生?

包括:对儿童的地位和权益的看法、对儿童的特质和能力的认识程度、对儿童在其发展过程中所起作用的各种因素的看法。儿童观与教育观一样,属于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的反映。1.什么是儿童观?儿童观是人们对儿童的各种认识和看法。2.儿童观的形成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儿童观与世界观、人生观一样,也属于人的意识形态。儿童观的形成受到政治、经济、科技发展水平、文化传统和社会习俗等多种因素的影响。01对儿童本质和理解在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中不断得到改进。不同历史时期的儿童观0102原始社会的儿童观(公有、公育):生产力低下,儿童是未来的劳动力。阶级社会的儿童观:可分为积极的和消极的两个方面:1.古代社会的儿童观儿童只是“缩小的大人”:教育随社会主要是生产力的发展从生产劳动中分化出来,人们开始重视教育、重视儿童。但在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水平的条件下,人们对儿童的认识和看法还是非常局限的。(1)以成人为本位,儿童对成人具有依附关系,儿童没有作为人的权利。比如:――古代斯巴达人:儿童是国家未来的兵源和劳动者,儿童是缩小的成人。――中世纪的欧洲:儿童生而有罪。

在中世纪的教会学校里,儿童的一点小小的过失往往会招致惨痛的体罚。――古代中国:a.“子子”(儿女要有儿女的样子);

b.推崇“小时了了”;c.家族香火的“延续”,是光宗耀祖的“希望”;d.养子防老。消极的儿童观

(2)性别歧视以男性为中心,男尊女卑,女童地位极其低下。在古代中国如此,西方也同样如此。可见,古代儿童观的主流是成人本位或社会本位的。消极的儿童观古代先哲、宗教典籍对儿童的特质和能力最初的认识:儿童是“无知无能”的,具有教育“可塑性”。――亚里斯多德:“5岁之前,儿童应该通过娱乐来学习。”――普鲁塔克:“童年是娇嫩的,可塑性甚强。”――欧洲古罗马帝国的克莱门特(C1ement,约150—215)认为,人接受教育的目的就是变成儿童。――奥古斯丁:儿童有自己的精神生活。――老子:“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专气至柔,能婴儿乎?”——《新约全书》认为儿童是天生善良无罪的。积极的儿童观2.近代社会的儿童观

欧洲文艺复兴运动(14-15世纪)的影响:

人类从神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认识到自我的存在,并充分肯定自我的价值。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最杰出的贡献在于诞生了一种新人类观,为近代新型儿童观的产生奠定基础。近代的儿童观:承认儿童的自由和兴趣,但未发现儿童自身的独特价值。伊拉斯漠:要研究儿童的自然能力和才智,儿童应该有他们自己的举止。夸美纽斯:种子论“一切儿童都可以造就成人”。

近代儿童观:“儿童的被发现”和“儿童期的确立”是该时代儿童观发展的显著标志。主要表现:(1)对儿童有了“新的发现”,人们开始意识到儿童作为一个独立个体所具有的价值和权益。英国教育家洛克:“白板说”。法国教育家卢梭: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儿童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卢梭有“儿童的发现者”之称。

(2)儿童具有天赋的力量,具有可发展的潜能。(3)儿童的心理发展有科学的规律:“教育心理学化运动”“儿童心理学的建立”。教育应该以心理学规律为依据。教育家必须首先研究儿童的心理,然后才能实施教育。

德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普赖尔在1882年出版了《儿童的精神》一书。在科学的基础上认识儿童是“教育心理学化运动”的突出贡献。(4)女子的地位有所改善,但男女不平等的问题依旧存在。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各国政府广泛开展了教育改革运动。“尊重儿童”成为一个普遍关注的议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随着人权运动的高涨和许多关心儿童问题人士的不懈努力,国际社会开始普遍重视保护儿童的权利。20世纪以来,各国政府或国际组织颁布了一系列和儿童有关的法律、法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儿童观越来越科学化。3.现代社会的儿童观----走向科学化

(1)儿童是人,具有与成年人一样的人的一切基本权益,具有独立人格。(2)儿童是一个全方位不断发展的“整体”的人。(3)儿童个体发展的差异性。参见儿童诗《其实有一百种》。

(4)儿童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5)儿童具有主观能动性。(6)不同性别的儿童应享有均等的机会和相同的权益,受到平等的对待。3.现代社会的儿童观“乖与不乖”是评价儿童的标准吗?儿童是小大人吗?怎样理解“其实有一百”?三、树立正确的儿童观你怎样理解马拉古齐的“儿童其实有一百”?你喜欢什么样的儿童?你认为儿童与大人有何区别?到底该怎样看待儿童呢?

一、幼儿教师的职业素养LOREMIPSUMDOLOR

二、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

第二节幼儿教师幼儿教师的职业素养对学前教育的认识一、幼儿教师的职业素养【课堂讨论】你如何看待自己未来的职业?为了从事这一职业你认为需要哪些准备?你的幸福与你的职业有关系吗?你觉得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幼儿教师是从事什么工作的人?

198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人们对于诺贝尔奖获得者非常崇敬,有个记者问其中一位:“在您的一生里,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到的呢?这位白发苍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平静地回答:“是在幼儿园。”你怎样理解下面案例中老者的话?

1、学前教育的价值是什么?

学前期是个体社会化的起始阶段和关键时期

在后天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与周围人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婴幼儿逐渐形成和发展着最初、也是最基本的对人、事、物的情感、态度,奠定着行为、性格、人格的基础。2、你的教育观是什么?

教育观即是对教育的观点和态度,它决定着教育的航向。

谈谈你怎样看待教育?你的教育观是什么?3、幼儿教师的社会角色是什么?

(1)社会是怎样看待幼儿教师工作的?(2)你对幼儿教师的认识是什么?(3)怎样面对理想与现实的落差?

幼儿教师的职业素养由人格修养和专业素质两部分构成

教师的人格修养:

志趣追求、性格气质、品行涵养等。

教师的专业素质:

职业意识、教育观念、专业知识、教育技能等。根据你的学习经验,谈谈你的看法。在幼儿教师的职业素养中,人格修养和专业素质两部分哪个更为重要呢?揪耳朵火钳烫手胶带封嘴你怎样看待这些“幼儿教师”的行为?我国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幼儿教师专业化的表现对幼儿教师专业化的培养二、教师的专业成长01

幼儿活泼好动、自我控制力差、集中注意的时间短、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模仿性强、可塑性大。02孩子们需要我,我是孩子们的保护者。我是孩子们自信心和安全感的来源。我是孩子们模仿的对象,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为孩子展现自己最好的一面。03尊重平等理解欣赏微笑教师意识:时刻想着我是教师!1、专业资格2、专业精神3、专业素养4、专业学习5、专业活动

幼儿教师专业化的特征

2012年初,教育部正式公布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幼儿园教师是履行幼儿园教育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需要经过严格的培养与培训,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专业标准》是国家对合格幼儿园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是幼儿园教师开展保教活动的基本规范,是引领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幼儿园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维度领域专业理念与师德(第1-20)职业理解与认识对幼儿的态度与行为幼儿保育和教育的态度与行为个人修养与行为专业知识(第21-35)幼儿发展知识幼儿保育和教育知识通识性知识专业能力(第36-62)环境的创设与利用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激励与评价沟通与合作反思与发展

31421、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阶段美国学前教育专家丽莲·凯兹把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求生阶段求新阶段强化阶段成熟阶段教师专业生涯的一般状况适应期成长期高原期转变期成熟期稳定期消退期1-32-88-1515-1818-2525-3535-职初教师经验型教师专家型教师我国学者朱家雄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看法教师专业发展曲线图高原期第一次发展第二次发展我国学者朱家雄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看法2、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0102030405形成并不断反思教育理念营造和谐的工作环境拥有专业发展的需要和意识不断更新的专业知识结构支持性的社会生态环境

一、影响教师与儿童相互关系的因素

二、教师与儿童的良性互动第三节学前儿童与教师的关系影响教师与儿童相互关系的因素教师与儿童的相互关系一、影响教师与儿童相互关系的因素幼儿寻求保护的对象幼儿情感依恋的对象幼儿寻求帮助和支持的对象幼儿模仿的对象幼儿生活的照顾者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者幼儿心灵的塑造者幼儿教师的工作是“要求极多,脏兮兮又令人精疲力竭的事,然而也是一件极具挑战性与满足感的事”。(例如大小便问题的处理;幼儿尿床问题的处理;幼儿初入园哭闹)教师的言行举止和处理方法可能会对幼儿的心灵造成永久而深刻的影响。在幼儿的世界里我是谁?1、教育关系2、保育关系3、合作关系4、朋友关系1、文化2、教育政策3、教师人格特质4、教师的教育能力5、儿童的个性特征永远尊重并不断了解儿童的心理需要对个人在师幼关系中的角色准确定位理解儿童独特的学习方式二、教师与儿童的良性互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