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害治理_第1页
植物病害治理_第2页
植物病害治理_第3页
植物病害治理_第4页
植物病害治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如何正确看待植物病害2、如何正确看待植物病害防治3、如何制定正确的植物病害防治策略4、如何正确采用植物病害防治技术植物病害治理共28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页!任务一

综合治理措施一、植物病害控制的主要目标-------实现三大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植物病害治理共28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2页!二、植病控制的科学观----------

生态观、经济观与社会观(一)生态观病害寄主植物病原物微生态农田生态自然生态系统①病害系统是自然生态系统的构成部分;②病害防治不应损害生态系统的平衡性;不能损害人类的生存环境;③病害防治应发挥微生态对病害的控制作用④病害防治以调节农田生态系统,建立寄主植物——病原物——拮抗微生物三者的平衡关系。植物病害治理共28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3页!(二)经济观病害发生程度金额防治费用(C)N1N2防治的纯效益防治后挽回的损失(B):防治阈值(经济或行动阈值)植物病害强度作物产量损失产品质量下降作物经济价值减少防治不防治费用收益收益:纯经济效益植物病害治理共28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4页!三、植物病害控制的基本方针

(一)中国的植物保护方针:

1958年:消灭病虫害的方针:“全面防治、土洋结合、全面消灭、重点肃清”

1970年的植保方针:“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预防为主是充分利用自然界抑制病虫的因素和创造不利于病虫发生危害的条件;

综合防治是从林业生态系观点出发,协调利用各种必要的防治措施,实现经济、安全、有效地控制病虫害,以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仍是我国的植保工作方针。植物病害治理共28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5页!区别IPCIPMSPM目标经济生态、经济生态、经济、社会策略协调利用防治技术控制有害生物的种群密度在经济受害允许水平以下协调利用生物间相互关系控制有害生物的种群密度在经济受害允许水平以下保持植物生态系统健康,主动抵御有害生物侵害。战术强调以技术手段控制有害生物强调以自然因素或自然因素的产物控制有害生物强调保持植物群体健康和生产系统的持续发展植物病害治理共28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6页!防治原理防治措施主要防治作用主要靶标病害X0r植物健康单循环病害多循环病害回避病原物改变种植地点和位置+++改变种植时间++杜绝病原物无病种苗和种苗处理++++植物检疫+++消灭传播介体+++歼灭病原物生物防治+++++轮作+++土壤处理+++消灭中间或转主寄主++田间卫生++保护植物体药剂保护+++防治传播介体+++利用抗病性植物抗病品种++++植物健身栽培+++诱导抗性利用+++治疗病植物化学治疗++物理治疗+营养治疗?+(二)植物病害防治原理、措施及其作用植物病害治理共28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7页!(二)植物病害管理系统研制的问题1、作物品种抗性利用(1)抗性兴衰循环(2)抗性遗传脆弱(3)病害更替------次要病害上升2、化学防治(“3R”

问题)(1)病原菌抗药性(resistance)(2)生防机制损害----再猖獗(resurgence)(3)农药污染残留(residue)(4)优势倒转----非靶标病害加重3、生物防治(1)自然生防因子的利用技术(2)生防菌制剂开发和应用技术4、林业防治(1)设施栽培中的病原物积累(2)单一作物集约化栽培对轮作系统的限制植物病害治理共28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8页!植物病害控制技术一、植物检疫(一)概念:植物检疫Quarantine:通过法律、法规,禁止或限制植物及其产品等上的危险性病、虫、杂草等生物人为传播的综合管理体系。(二)植物检疫的意义1、预防或推迟重大外来植物病原生物的传播;2、指导扑灭、控制或延缓已传入的有害生物的蔓延.(三)植物检疫的特点1、预防性:把有害生物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2、全局性和长远性:牺牲局部和短期利益。3、法制性:通过行政手段来实施。4、国际性:国家间相互协作,进出境均实行检疫。5、针对性:针对特定的有害生物和传播途径。植物病害治理共28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9页!(六)检疫性病原物检验技术

检验物检验的靶标物:病原物的传播体。菌物(孢子、菌丝片断、菌核);原核生物(细胞、菌浓);病毒(粒体或内含体);线虫(虫体、卵或虫瘿);寄生性种子植物(种子或残体)检验范围:病原传播体的载体(植物、植物产品、种子、苗木和其他繁殖材料,栽培介质、土壤、容器和包装物)。检验方法直接检验

肉眼观察病状和病征过筛检验

虫瘿、菌核、杂草种子、线虫。比重检验

菌核、菌瘿、虫瘿、病秕籽粒和杂草种子染色检验病组织中的真菌、细菌、病毒和线虫诱集检验

诱测介体昆虫洗涤检验

真菌和线虫等保湿培养检验

真菌的营养体和子实体。分离培养检验

真菌和细菌,线虫和病毒可用分离法。噬菌体检验

检测病原细菌PCR检验

检测植物组织带菌情况

植物病害治理共28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0页!二、植物抗病品种的利用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是防治植物病害最经济、有效的途径。

(一)植物抗病品种的挖掘与创造1、引种和系统选育2、杂交育种3、诱变育种4、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育种(二)抗病品种利用策略

原则:减少定向选择,加强稳定化选择。措施:(1)利用聚合品种(多个抗病基因整合到一个品种中)(2)利用多系品种(多个单基因抗性品系混合为多系品种)(3)抗病品种合理布局(4)抗病品种轮换种植植物病害治理共28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1页!四、植物病害生物防治(植病生防)

植病生防(Bio-controlofplantdisease)是利用有益微生物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作物的抗病性能或利用有益微生物拮抗、破坏病原物自身,达到控制病害的目标。

(一)植物微生态:根际微生物、叶围微生物、内生微生物

(二)生物防治机制:

1、拮抗作用2、竞争和占领作用

3、寄生与重寄生作用4、交互保护与诱导抗性

(三)生物防治途径

1、优化微生态环境2、利用土壤添加剂

3、施用生防微生物4、转移抑病土

(四)生物防治剂的开发利用

1、活菌制剂

2、代谢产物制剂

3、仿生制剂植物病害治理共28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2页!六、化学防治植物病害的化学防治是指利用化学药剂抑制、杀灭病原物或钝化病原物的有毒代谢产物,以防治植物病害的方法。

(一)杀菌剂类型:杀真菌剂、杀细菌剂、病毒抑制剂和杀线虫剂。

(二)杀菌剂作用方式:保护剂、治疗剂、铲除剂和钝化剂。

(三)杀菌剂的使用方法:喷雾法、浇施法、浸洗法、拌药法

(四)杀菌剂使用的主要问题:病菌抗药性、破坏自然生防机制、环境及产品污染、药害(五)科学使用杀菌剂:

1.适合药剂:根据适用作物和防治对象,选用农药、轮换用药2、适时施药:

(1)施药适期:病菌侵染期和发病初期;

(2)喷药时间:避免高温和强光,一般在上午或傍晚施药;

(3)安全间隔期:接近采收的蔬菜严禁用药。

3.适量用药:

严格控制用药量,施用药剂浓度和施用次数。植物病害治理共28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3页!CompanyLogoContentsClicktoaddTitle1ClicktoaddTitle2ClicktoaddTitle3ClicktoaddTitle4植物病害治理共28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4页!CompanyLogoDiagramTitleThemeGalleryisaDesignDigitalContent&ContentsmalldevelopedbyGuildDesignInc.TitleThemeGallery

isaDesignDigitalContent&ContentsmalldevelopedbyGuildDesignInc.TitleThemeGalleryisaDesignDigitalContent&ContentsmalldevelopedbyGuildDesignInc.植物病害治理共28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5页!植物病害防治要由纯病害观向生态观转变区别点纯病害观生态观对病害的认识有害的、非自然的、无法共存的自然的、合理的、生态平衡必须的病害防治目标消除病害,经济效益控制病害,三大效益病害防治策略治早治了,彻底消灭建立平衡,控制阈值病害防治后果经济短效,生态失衡社会难容,不可持续经济再生,生态优化社会接受,科学发展植物病害治理共28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6页!(三)社会观植物病害防治安全高效,增产增收绿色环保,节本易行资源循环,持久持续提高人们的生存质量和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安定,构建和谐社会社会效益是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总和或统一体。研制和开发绿色、循环、节本、高效的植病控制技术。植物病害治理共28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7页!(二)国际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概念

1966年:有害生物综合防治(integratedpestcontrol,

IPC)要点:以较高生产效能为目标,从生态学出发,综合运用各种防治技术控制有害生物个体数量到较低水平。

1972年: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ntegratedpestmanagement,

IPM)以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和较高生产效能为目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种群之间相生相克的关系,辅以多种防治措施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经济上可以接受和生态允许水平。

1995年:有害生物持续治理(SustainablePestManagement,SPM)以维持健康和高效的植物生态系统为目标,有效促进和调控生态平衡、保护植物群体健康,达到生态上可恢复,经济上可再生,社会上可接受的林业有害生物防御技术体系。

植物病害治理共28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8页!多循环病害单循环病害病原物越冬(夏)接种体休眠体寄主植物生长期寄主植物休眠期传播再侵染传播初侵染接种体休眠体寄主植物生长期寄主植物休眠期传播侵染越冬病原物四、植物病害防治策略和原理(一)防治策略管理策略:减少侵染菌源量(X0);抑制病害发展速率(r)植物病害治理共28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9页!五、植物病害管理的技术系统(一)植物病害管理系统的结构植物检疫生物防治生态防治其他法规(种子法、农药法等)栽培植物有害生物抗性利用栽培措施林业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理化防治植物病害治理共28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20页!分组讨论汇报1、植物检疫2、营林技术防治3、抗病育种4、物理防治或综合治理5、化学防治6、生物防治植物病害治理共28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21页!(四)确定检疫性病害的依据以有害生物风险分析为科学依据,构成检疫因素:1.病原体的危害性:对经济和环境破坏性大2.地理分布:在国内无或局部分布3.传入的可能性:可人为传播,有效传播途径的传入机率4.适生性:有定殖和扩散的可能性5.治理措施:缺乏有效的治理措施

口岸检疫国内检疫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林业部种植业管理司(五)我国植物检疫管理体系各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省、地、县植保植检站植物病害治理共28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22页!(七)检疫性病害的除害处理技术药剂熏蒸采用熏蒸剂在密闭条件下杀死介体昆虫、害虫、害螨、病菌或其他有害生物化学药剂处理:采用化学杀菌剂浸种、闷种、拌种,防治多种真菌、细菌和线虫无土栽培预防线虫和根部病原物的侵染

组培脱毒预防病毒病和细菌性病害

预防措施铲除措施全面销毁染疫植物和嫌疑植物彻底清除污染土壤、介质和场所封锁染疫区,土地绝对休闲监控措施加强检疫性病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对疫区种子苗木实施严格检疫物理处理:低温、高温、高频、幅射植物病害治理共28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23页!三、林业防治

林业防治(culturalcontrol)是通过合理运用栽培技术及管理措施的,调节病原物、寄主和环境条件之间的关系,创造有利于作物生长,不利于病害发生的环境条件,达到控制病害的目标。

林业防治技术措施使用无病种苗

建立无病留种田

种苗处理

苗木无毒化

合理种植制度

轮作

间作、混作与套作

加强栽培管理

适时播种、适期采收

合理密植与水肥管理

保持田园卫生

调节环境因素

植物病害治理共28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24页!五、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physicalcontrol)指利用物理方法清除、抑制、钝化和杀死病原物,以控制植物病害的方法。

(一)汰除法:机械汰(风选、筛选);比重汰除(清水、泥水和盐水汰除)

(二)热力法:适用于种子、苗木、无性繁殖材料及土壤处理。

1、干热处理(种传病原物);

2、热水处理

又称“温汤浸种”(种子和无性繁殖材料);

3、蒸汽处理(种子、苗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