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学试卷(2015专科)_第1页
方剂学试卷(2015专科)_第2页
方剂学试卷(2015专科)_第3页
方剂学试卷(2015专科)_第4页
方剂学试卷(2015专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脉弦数。脉弦数。辨证:肝胆实火上炎治法:清泻肝胆实火处方:龙胆泻肝汤龙胆草6g黄芩9g栀子9g泽泻9g木通6g当归3g生地黄6g柴胡6g生甘草6g车前子6g(包煎)水煎服方义分析:方中龙胆草,大苦大寒,上泻肝胆实火,下清下焦湿热,泻火除湿,两擅其功,为君药。黄芩、栀子苦寒泻火解毒,燥湿清热,助君药加强清热除湿之力,为臣药。泽泻、木通、车前子清热利湿,导湿热从水道排除;肝为藏血之脏,肝经有热,本易耗伤阴血,且方中诸药以苦燥渗利伤阴之品居多,故用生地、当归滋阴养血,使邪祛而正不伤,以上皆为佐药。肝性喜条达而恶抑郁,火邪内郁则肝气不舒,骤用大剂苦寒降泄之品,既恐肝胆之气被抑,又虑折伤肝胆生发之机,故又用柴胡疏畅肝胆气机,并引诸药归于肝胆经;甘草调和诸药,护胃安中,共为佐使药。诸药配伍,共奏泻肝胆实火之功。(组方用药凡符合治法,均可酌情灵活处理)《方剂学》试卷(C)一、选择题填入题后括号内。1填入题后括号内。1、被誉为“方书之祖”的医著是A、《太平圣惠方》C、《五十二病方》E、《伤寒杂病论》2、治疗少阳湿热痰浊证,首选方剂是A、蒿芩口胆口C、大柴胡汤E、甘露消毒口3、《温病条辨》中所指“辛凉轻剂”是(E)B、《黄帝内经》D、《备急千金要方》(A)B、小柴胡汤D、龙胆口肝汤(B)A、银翘散B、桑菊饮C、口毒散D、香薷散E、止嗽散4、中风,风邪初中经络证,治宜A、地黄口子B、大秦艽汤C、补阳还五口D、九味羌活汤E、独口寄生汤5、凉膈散中用量最重的药物是A、大黄C、连翘E、栀子6、燥痰咳嗽,治当首选A、桑杏汤B、泻口口C、口母瓜蒌散D、口口救肺汤E、止嗽散7、具有温经散寒,养血通脉功用的方剂是A、理中丸B、当归四口汤C、四口汤D、吴茱萸汤E、小建中汤8、天王补心丹的君药是A、酸枣仁C、口子仁E、生地黄9、主治湿温初起,湿重于热的方剂是A、猪苓汤B、藿香正气散C、茵陈蒿汤D、三仁汤E、甘露消毒口10、温病后期,阴虚邪伏,夜热早凉,热退无汗,舌红苔少,脉细数,治宜选用A、清口益气汤B、青蒿鳖甲汤C、大口阴丸D、六味地黄丸E、生脉散A、A、口风止痛C、散寒止痛E、清热止痛12、保和丸主治A、口虚食口证C、肝胃虚寒证E、湿口脾胃口13、常用于治疗阴疽的方剂是A、温脾汤C、复元活血汤E、阳和汤14、具有养血安神,清热除烦功用的方剂是A、天王补心丹C、酸枣仁汤E、朱砂安神丸15、运用“培土生金”法治疗肺气虚久咳痰多的方剂是A、四君子汤C、二口汤E、生脉散(二)选项可以选择A、解表剂B、清热剂C、祛痰剂D、温里剂E、消食剂1、温胆汤属于2、败毒散属于3、健脾丸属于11、川芎茶调散的功用是B、活血止痛D、口气止痛(D)B、肝火口胃口D、食滞胃脘口(E)B、当归四口汤D、仙方活命饮(C)B、温胆汤D、麦门口汤(D)B、半夏厚朴汤D、参苓白口散1型题。答题说明:每题有5个选项,请从中选择1个与题干关系最密切的答案,每个

次或多次,亦可1次都不选,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A、清热解毒,豁痰开窍

B、化痰开窍,辟口解毒。C、清热开窍,化浊解毒。D、清热开窍,熄风止痉E、温通开窍,行气止痛4、苏合香丸的功用是(E)5、紫雪的功用是(D)(三)型题。答题说明:在每题列出的个选项中,选择〜5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1、组成中含有熟地黄的方剂是(ABC)A、大口阴丸B、六味地黄丸C、四口汤D、炙甘草汤E、口胃散2、清营汤中体现“入营犹可透热转气”的药物是(CD)A、黄连B、口参C、生地黄D、银花E、连翘3、越鞠丸所治“六郁”为(ABE)A、气郁、血郁B、湿口、食郁C、痰郁、寒郁D、湿口、寒郁E、火郁、痰郁4、藿香正气散主治证的临床表现有(ABCDE)A、呕吐泄泻B、恶寒发热C、脘腹疼痛D、胸膈满口E、舌苔白腻5、理中丸的组成药物是(ABCE)A、炙甘草B、人参C、干姜D、生姜E、白口二、填空题。将正确的答案写在每小题的空格内,错填或不填均无分。1、止血剂中常配伍活血化瘀之品,其目的是以防止血留瘀2、由厚朴、白扁豆和香薷组成的方剂是香薷散3、君药的含义是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4、具温脏安蛔之效,常用治蛔厥证的方剂是4、具温脏安蛔之效,常用治蛔厥证的方剂是5、《医学心悟》中概括的治疗“八法”是温、清、补、消、6、桃核承气汤由调胃承气汤减芒硝之量,再加7、杏苏散主治外感凉燥8、治疗脾肾虚弱,冲脉不固之崩漏证,首选方剂是9、口肝熄风口的君药是10、桂枝在桂枝茯苓丸中的配伍意义是血。汗、吐、下、和核桃、口枝而成。证。口冲□□□□。既可温通血脉以助桃仁之力,又可得白芍以调和气三、写出下列方剂的组成1、龙胆泻肝汤:龙胆草、生地、黄芩、栀子、泽泻、木通、当归、柴胡、车前子、生甘草2、半夏泻心汤:半夏、黄连、干姜、黄芩、人参、大枣、炙甘草3、独活寄生汤:独口、桑寄生、杜仲、□□、口辛、秦艽、茯苓、肉桂心、防风、口芎、人参、当归、芍药、干地黄、甘草4、羚角钩藤汤:羚羊角、钩藤、桑叶、菊花、生地、贝母、竹茹、白芍、茯神、甘草5、肾气丸:干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茯苓、丹皮、桂枝、附子四、写出下列方剂的功用1、二陈汤:燥湿化痰,理气和中2、茵陈蒿汤:清热利湿退黄3、银翘散:辛凉透表,清热解毒4、黄连解毒汤:泻火解毒5、平胃散:燥湿运脾,行气和胃五、问答题1、白虎汤的组成、功用、主治证及临床表现如何?答:白虎汤由生石膏、知母、粳米和炙甘草组成。功用为清热生津。主治阳明气分热盛证,壮热面赤,烦渴引饮,汗出恶热,脉洪大有力。2、祛湿剂中常配伍行气药的意义何在?答:湿为阴邪,其性重浊粘腻,最易阻碍气机,而气机阻滞,又使湿邪不得运化,故祛湿剂中常配伍行气药,以求气化则湿化。3、简述十枣汤的用法。答:芫花、甘遂、大戟三味等分,各别捣为散。以水一升半,先煮大枣肥者十枚,取八合去滓,纳药末。强人服一钱匕,羸人服半钱,温服之,平旦服。若下后病不除者,明日更服,加半钱。得快下利后,糜粥自养。或:芫花、甘遂、大戟三药为散,大枣煎汤送服。从小量□□□0.5-1g),清晨空腹服用。服药得快利后,口食糜粥以保养脾胃。4、苏子降气汤、定喘汤、麻黄汤、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百合固金汤各治疗何种类型的喘咳证?答:苏子降气汤主治上实下虚之喘咳证;定喘汤主治痰热内蕴,风寒外束之喘咳证;麻黄汤主治外感风寒,肺气失宣之喘咳证;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主治外感风热壅肺之喘咳证;百合固金汤主治肺肾阴亏,虚火上炎之喘咳证。六、分析题分析下例病案,予以辨证,拟定治法,写出处方,并论述方义。某男,62岁,近年来常感胸闷不适,甚则左侧胸部疼痛。数月来发作频繁,胸痛如针刺,且失眠多梦,心悸怔忡,急躁易怒,两目黯黑,唇暗,舌质黯红,舌有瘀斑,脉涩。辨证:瘀血阻胸,气机郁滞(胸中血瘀证)治法:活血化瘀,行气止痛处方:血府逐瘀汤桃仁12g红花9g当归9g生地9g川芎6g赤芍6g牛膝9g枳壳6g柴胡3g桔梗4.5g甘草3g水煎服方义分析:方中桃仁、红花活血化瘀止痛为君药。川芎、赤芍助君活血祛瘀;牛膝活血通经,引胸中瘀血下行,共为臣药。当归、生地养阴血,祛瘀血,祛瘀而不伤新血;生地配赤芍凉解血分瘀热;枳壳、桔梗一升一降,宽胸行气;柴胡疏肝解郁,升达清阳,伍枳壳、桔梗疏泄气机,使气行则血行,以加强活血祛瘀之力;以上均为佐药。桔梗又能载药上行,助祛瘀药以化胸中瘀血;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