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阳区域构造_第1页
长阳区域构造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区域地质背景(一)地形地貌本区域地貌上属鄂西南构造剥蚀中低山区,地势西高东低,西部山区海拔标高一般在1200m以上,最高的向家垴标高1426.1m,往东逐渐过渡至松滋丘陵区,标高降至100m左右,最大相对高差1300m左右。据区域资料,区内1500米以下发育有四级剥夷面,标高分别为1250~1550m、950~1200m、750~900m、350~700m。在碳酸盐分布区,与剥夷面相对应,也可见多级岩溶现象。区内河谷阶地不发育,只在宽谷处见有局部河漫滩堆积。(二)、区域地层岩性区内基岩发育沉积岩,主要为一套浅海——滨海相的碳酸盐类岩石,夹陆相碎屑岩类岩石,从古生界寒武系至中生界三迭系均有出露。第四系零星分布,厚度薄,以残积、崩坡积为主,其次为冲洪积物。各时代地层的分布、岩性和主要特征与接触关系见表1(下载)和图1(下载),库区范围内仅见三叠系下统嘉陵江组地层。三、区域构造背景本区大地构造上位于扬子准地台八面山台褶带西南的长阳台褶带东部。该褶皱带呈北东一一北东东——近东西向弧形展布,由两个背斜带及其间的向斜带组成。西部为长阳一一中营背斜带,包括长阳背斜和中营背斜,呈斜列分布,核部地层为寒武系和奥陶系。东部为马鞍山——柳树庙褶皱群,包括马鞍山向斜、梁山背斜、仁和坪向斜和子良坪背斜等,呈斜列式延伸,背斜呈鞍状,向斜呈槽状。两背斜带之间为鹤峰一五峰向斜带,并伴随有断裂构造。区域地质构造如图2。1.远安断裂.土天电坪断裂.;L仙女山断裂.d九湾溪断翘.5L渔洋美断裂■虬龙王冲断裂,『插揄池断裂.成桃•李浸断裂-琪龟由河断裂.LO.东断裂*II.恩施西断裂.技.曲4断裂,13■建始断裂,14,齐岳山断裂,拓一新毕断裂、16.氏阳复式背斜.17.白杨向斜.18由某坝背料区内断裂按走向可分为北北西向、北东向及东西向三组。北东向断裂主要分布于仁和坪以东刘家场一带,由数条规模较小的断层组成。北北西向断层比较发育,但规模不一。该组断层走向北北西向,切穿东西向褶皱,断层面多较平直,多沿河谷延伸,在一些较大规模的断层带上可见地下水出露。性质多为平推正断层。东西向断层多发育于褶皱翼部,断层与褶皱轴面近平行,均向南倾斜,多为逆断层,规模较大者有:天阳坪断层、渔洋关断层、曲尺河断层等。(三)、新构造运动特征与地震本区新构造运动总的表现是区域性间歇隆坳运动为主导,差异性运动逐渐减弱。区域上西部山区表现为间歇性整体上升,形成多级剥夷面和河谷阶地;东部江汉平原则表现为继承性下沉,沉降中心逐渐东移,在隆起和坳陷之间则主要表现为掀斜运动。不论是隆升区,沉降区还是过渡区,差异性活动均较微弱,主要表现为少数老断裂的复活运动,未发现第四系断层。本区新构造运动强度较低,活动强度有继续降低的趋势,其总的特点是以大面积间歇性抬升为主要活动方式,断裂差异运动微弱,且有明显的继承性特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区域上五峰县城以西地区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小于0.05g(相当于地震基本烈度H度)区;五峰以东、以北地区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等于0.05g区;其中湖南常德到津市一带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