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财政学》课程标准一、课程定位《财政学》是一门宏观的基础性课程,是财经类专业学生涉猎财政、税务方面的学习入门课程。本课程的内容结合现代财政学的理论和实践前沿,以财政技能的培训为重点,既注重财政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阐述,又密切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对近年来财政改革与发展中的重大财政实践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在保持财政学体系的科学性、系统性、完整性的同时,突出了前瞻性、创新性和实践性,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本课程定位为认知:通过本课程的教学,首先要解决的是学生对财税知识的认知问题,培育学生对学习财税知识的兴趣,了解社会实践中的财税现状和在专业工作、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和表现。基础:即本课程是财政、税务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同时是财会专业综合能力的养成课程。基本:即本课程教学内容主体是财税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能力。目标:本课程应实现认知专业知识;夯实专业基础;履行岗位技能;具备观察、理解能力等四个教学目标。二、课程开发思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基础理论与实践前沿相结合的方式来组织课程内容,结合当前实际通过专家讲座、课堂讨论等方式加深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提高其分析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职业技能。本课程以高职教育行家与行业专家对财税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的为基础,以任务驱动、项目导向为课程改革方向,结合专业建设方案与专业教学标准,并结合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特点设计。本门课程主要包括公共支出、公共收入和财政政策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明确公共财政的产生以及财政被赋予的职能;了解公共支出的结构;掌握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的内容;掌握公共收入的分类和了解公共收入的规模;掌握税收的相关原理;了解当前的税收制度;掌握国债的相关理论和了解国债的实践情况;掌握政府预算管理的相关理论,理解政府间的财政关系,掌握财政政策的目标以及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使用。这些学习章节是以现代财税从业人员所需基本财税理论基础为线索设计的。课程根据上述工作流程和内容安排设定教学内容,注重对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了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每一章节的学习都以基础理论与实践相搭配而进行的,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教学过程中,要通过校企、校政合作,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等多种途径,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三、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财税理念和监管意识,使学生具备财政、税务工作人员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技能、法律法规。高等职业学校财税专业的学生将具备以下基本技能,具体如表所示。财税能力目标财税能力财税能力目标社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沟通技巧,社交能力财税职业道德领导策略社会应变能力能进行有效的团队协作熟练进行语言和行为的社交与沟通能有效领导完成一定的工作任务具备应对市场及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专业能力税收筹划能力支出控制能力预算的公众监管能力国债购买能力分配资金能力解决财政问题能力能用市场失灵等相关基础理论解释财政的产生;能用财政职能、财政政策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分析、解释当前国家财政政策的政策意图;能用公共支出的基础知识分析我国政府支出结构是否合理和有效;能用转移性支出的基础理论解释我国社会保障中存在的问题;能用公共收入的基础理论分析目前我国的税收规模、结构情况;能用相关的税收原理分析当前我国税收制度中存在的问题;能用国债的基础理论分析我国国债市场以及宏观经济的运行状况;能用政府预算的相关理论解释当前我国预算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能用政府间财政关系的相关理论分析目前我国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思路;方法能力财政语言表达能力财政应用文写作能力财税数据统计分析能力财税信息获取调查分析能力计量软件及办公自动化软件应用能力财政数据分析能力表达准确、语言流畅准确、规范的撰写工作所需的各类公文熟练运用数学和统计分析的技能能准确获取、整理、分析和运用信息资料能熟练准确进行现代办公工具的操作能准确获取、整理、分析和运用财税数据资料四、课程内容和要求财政学这门课程共有11个章节,各章节的工作任务如下:序号工作任务知识内容和要求技能内容和要求教学组织参考学时1市场经济公共财政1.了解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市场运行机制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点;2.掌握市场失灵的概念及表现、市场缺陷的表现;3.重点掌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政府职能和公共财政的内涵及任务。1.能运用市场经济体制的特征与公共财政掌握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殊性;2.能够联系实际分析市场失灵和市场缺陷的表现;3.能通过财政职能了解公共财政的必要性;3.掌握18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政府职能;4.掌握公共财政的内涵和任务,5.理解新时期民生财政。1.请教师讲授2.学生讨论:案例讨论①金融危机下政府和市场的关系②民生财政如何理解?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的职能有哪些42财政职能1.使学生深刻了解财政职能;2.掌握财政资源配置职能的必要性、主要内容和实现机制;3.掌握财政收入分配职能的实现机制;4.掌握财政的经济稳定职能的含义、内容和实现机制;5.掌握财政管理监督职能的含义、内容和实现机制。1.能够掌握财政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经济稳定职能和管理监督职能的含义,联系我国分析各自职能的表现。2.分析财政在调节资源在地区之间、部门之间、政府部门与非政府部门之间的配置内容。3.联系实际分析财政收入分配职能的实现机制,包括:税收、转移支付、社会福利制度等。4.联系实际分析财政的经济稳定职能,如:应对金融危机。5.运用财政监督职能分析我国财政监督管理的重要性。1.请教师讲授2.学生讨论:案例讨论①民生财政②和谐社会下政府的职责和财政的职能有哪些?③我国的三次分配各自的意义和实现机制。43公共支出总论1.使学生了解公共支出的范围及其界定原则、规模;2.理解公共支出的一般构成;3.掌握公共支出的分类和结构;4.熟悉共支出增长的若干理论和影响公共支出规模的因素5绩效预算管理和绩效评价。1.通过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的区别来分析公共支出的范围;2.掌握公共支出规模的含义和衡量指标;3.分析公共支出增长理论;理解公共支出结构的制约因素;4.联系我国实际掌握如何调整和优化我国公共支出结构;5.掌握新时期我国部门预算制度、政府采购制度、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6.掌握预算绩效管理的概念,理解预算绩效管理和绩效评价的主要内容,了解绩效评价的方法和绩效评价程序。1.请教师讲授2.学生讨论:案例讨论①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和市场各自的职能②如何把握政府公共支出的范围和政府调控的力度?③新时期如何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建立民生财政?44购买性支出1.使学生掌握购买性支出,其对社会再生产的影响。2.理解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的概念内容;3.掌握文教卫生支出的含义、内容和管理;4.了解财政投资性支出;5.掌握财政“三农”支出的内容、存在的问题和完善。6.理解财政扶贫工作的意义。1.分析我国实际生活中哪些属于购买性支出;2.分析一国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的必要性;3.我国新时期文教卫生支出不断增加的原因;4.学会分析我国财政对基础设施投资的重要意义;5.联系我国近几年财政“三农”支出不断加大的必要性;6.分析我国新时期财政扶贫工作的重点。1.请教师讲授2.学生讨论:案例讨论①在财政收入不断增加的同时,如何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将更多的财力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②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的购买性支出如何更好地与国家宏观调控相配合?③如何更好的转变理财方式,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75转移性支出1.使学生掌握转移性支出,理解转移性支出对社会经济的影响;2.掌握社会保障支出,包括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方向;3.理解财政补贴支出的性质、特征、内容和特征;我国财政补贴改革对策;4.掌握税式支出的概念、原则、形式及其管理。1.联系实际分析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意义;2.分析我国当前社会保障存在的主要问题;3.联系18大报告要求明确我国社会保障改革的重点;4.能够分析我国财政补贴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方向;5.联系实际分析生活中存在的税式支出的具体表现。1.请教师讲授2.学生讨论:案例讨论①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的实现?②人口老龄化与我国社会保障的关系?③转移性支出如何实现对社会经济的影响?96公共收入总论1.理解公共收入的概念;2.掌握公共收入依照收入形式、管理权属、收入稳定程度、收入来源不同而形成的不同分类和公共收入的价值结构及经济结构;3.理解公共收入规模的绝对量和相对量衡量指标体系;4.掌握经济发展水平、技术创新因素和变迁能力、收入分配政策和分配制度对政府公共收入规模的影响。用公共收入的理论分析、解释我国公共收入的基本情况。1.能利用公共收入的概念区分公共收入和私人收入;2.能运用公共收入的基本分类去分析我国财政收入体系的构成,了解《中国统计年鉴》中财政收入部分的构成;3.能运用公共收入规模的衡量指标,衡量我国近10年的公共收入规模趋势,运用公共收入理论解释,趋势是否合理,是否与GDP增长一致;4.能运用公共收入规模的影响因素分析我国公共收入规模增长的最主要因素,以及影响因素中的重要贡献因素是那些。1.请教师讲授2.学生讨论:案例讨论①如何看待我国公共收入税收收入的超长增长和非税收入的非正常增长;②我国公共收入未来的增长趋势是否造成了国富民穷的可能;③一般来说FTP对经济增长和公共收入的贡献度要超过其他影响公共收入因素的贡献,才可能使得经济长期发展和公共收入的良心增长,讨论中国是否符合此类说法;④讨论农业税取消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重要意义。67税收原理和税收制度1.理解税收的含义,税收的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特征;2.掌握按照缴纳形式、课税对象的性质、税收负担能否转嫁、税收与价格的关系、税收计征标准、税收管理和受益权限对税收的不同分类;3.理解税收原则理论的形成过程,掌握税收的财政原则、效率原则、公平原则;4.明确税收负担的计量方法,对不同层次、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的税收负担的归纳和分类。经济因素和制度因素这两大因素是如何影响税收负担的。利用宏观税负确定合理宏观税负,用企业合理税收负担和个人合理税收负担确定合理微观税负;5.了解税负转嫁的不同形式、税负转嫁的条件;6.明确掌握纳税人、课税对象、计税依据、税率、纳税期限、纳税环节、课税基础等税制要素的要件;7.掌握我国的现行税收制度中的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关税的商品课税,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的所得课税,财产课税、资源课税、行为课税的五个方向税负的优缺点、计算方法等。用税收原理和税收制度分析、解释我国税收制度和税收规模的基本情况。1.能用税收理论的税收特征解释税收征收的意义;2.能用税收的不同分类来归类我国现有的税收,如地方中央共享税、中央税、直接税、价内税、所得课税等;3.能用财政三原则分析我国现有税收体系的原则体现;4.能用税收负担的衡量方法衡量我国宏观税收负担和微观税收负担是否合理;5.能用具体税种,如增值税或者营业税来分析税负转嫁的形式和税负转嫁的条件;6.能运用所学的具体税种的计算方法计算税负。1.请教师讲授2.学生讨论:案例讨论①从税收特征的角度分析国内外出现的税收违法行为及处理结果;②我国现有税种如何从税收分类的角度进行归类;③讨论我国税收制度的演变历程;④税收体制中培养两性税源的重要性;⑤从税收理论的角度讨论我国近三年进行的税收改革,如营改增、个人保有环节的房产税、消费税税目和税率的变化、资源税的计征方法变革等;⑥我国近10年的宏观税负和微观税负的情况,特别是税负的高低是否能与国民的幸福感挂钩;⑦如何看待我国从2003年开始的新一轮的税制改革,讨论近两年提出的结构性减税的目的和意义何在。128国债1.明确国债的概念和自愿性、有偿性和灵活性的特征;2.了解国债的功能,国债负担和限度。3.理解按发行地域、债务期限、发行载体、债务形式、是否流通和应募条件对国债进行的分类;4.了解国债的期限、应债主体和国债持有者结构;5.熟悉国债规模的衡量指标-相对指标、绝对指标,制约国债规模的因素,判断国债规模的五大标准;6.掌握国债的发行条件、发行方法、发行程序、偿还方法;7.了解国债的发行市场和流通市场。用国债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分析我国国债的基本情况;能初步分析我国国债市场的功能和建制。1.能用国债的概念区别国债、公债、私债、公债券的概念;2.能用国债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分析国债对经济发展的重要贡献;3.能用国债规模的衡量指标衡量我国现期的国债是否合理;4.能用货币政策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解释我国国债的发行情况和运行情况;5.能用货币政策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初步判断我国国债的现行发行方法、现行发行程序;6.能用国债市场的相关理论分析我国国债市场的变革过程。1.请教师讲授2.学生讨论:案例讨论①我国国债使用的具体内容,国债资金运用在科技类、农业类项目上的意义如化纤工业、农村沼气项目等的国债运用;②我国国债市场中的国债承销团对国债发行的重要意义;③参考1990年以来我国国债发行情况表和2005-2010年国债余额表,谈谈我国国债市场发展现状与改革完善思路④利用现有资源查找近10年GDP数据结合同期国债余额变动情况讨论我国近年来国债负担率升降的情况和原因。69政府预算与管理1.掌握政府预算的内涵和原则;2.了解政府预算管理的类型;3.掌握政府预算管理的目标;4.了解政府预算管理的流程,预算与决算程序;5.掌握政府预算监督的内容1.用政府预算的基础知识分析我国公共财政框架的构建情况;2.通过预算监督的相关理论分析目前我国预算监督的实施情况1.请教师讲授2.学生讨论:案例讨论,如何完善我国政府的预算监督体系。610政府间财政关系1.了解西方财政分权理论;2.掌握政府间权责划分的一般原则;3.掌握我国分税制财政体制的内容;4.掌握政府间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1.能够运用财政分权的相关知识谈谈对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启示。2.运用转移支付相关理论分析目前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现状、存在问题和完善思路;3.运用政府间财政关系的相关理论分析分税制改革的成效、存在问题和完善思路。1.请教师讲授2.学生讨论:案例讨论,如何完善我国分税制改革。811财政政策1.理解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含义;2.掌握财政政策的目标和工具;3.重点掌握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4.了解不同经济背景下财政政策的转型。1.运用财政政策的相关理论和工具分析国家财政政策产生的经济影响;2.运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有机搭配分析国家宏观政策的政策意图。 1.请教师讲授2.学生讨论:案例讨论,理解不同经济背景下财政政策的转型。6五、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程主要以教师课堂授课为主,辅之以专家讲座、案例分析的方式向学生。1.任务驱动式教学法每一个学习单元都设计工作任务,以快速准确完成任务为目标,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专业素质。2.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教学法以小组形式,以案例为载体,通过小组之间的竞争,教师与学生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财税案例演示和财税视频新闻播放,让学生了解并参与讨论最新的财税热点,就学生比较关注的财税知识重难点问题开展讨论或辩论,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3.顶岗实习。通过顶岗实习来处理和操作实际财税业务,强化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知识的拓展和延伸,提高业务能力,培养财税职业素养。4.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的应用。积极运用多媒体教学。一方面适当采用公开出版的教学课件,另一方面组织教师着手开发适合高职学生特点,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的教学课件。以提高课堂教学的生动形象性,提高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能力。同时争取实现课程教学内容上网演示。 积极使用实验室,多方面采用虚拟的教学软件进行实践实训。六、教学条件(一)实验实训条件学习领域课程体系学习目标的实现必须借助一定的实验和实训条件,这些条件必须依托校内和校外两类实训基地。通过校内实训进行可控性的和有计划性的技能训练,完成教学计划确定的实训内容;通过校外实训的真实性和业务发生的随机性,实现校内外实训内容、教学手段、教学要求的互补。财政学学习领域校内实训需要建立校内财税业务模拟实训室。该实训室应该是融教学管理功能、市场信息反馈功能于一身的国内领先的财税综合实训中心,硬件设备和空间应该满足75名学生同时进行实训和社会培训的要求,学生只要按质保量的在校内完成分岗位、分阶段、分情境的实训学习活动,就初步具备了财税工作岗位所要求的职业能力。校外实训基地要根据学习目标的要求,致力于为学生打造一个零距离的职业环境,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能练成一身过硬的职业技能。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安排观摩教学、社会调查、毕业实习等实训事项。同时,聘请实训基地的专业人员担任专业指导委员会的顾问、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参加审议专业的教学设计和课程建设等工作。校外实训基地的建立与发展,为财税相关专业的学生实习、实训和教师专业提供有力的保证。(二)教学团队1.专任教师资格(1)专业资格。必须经过财政、税务方面的系统化学习,具备深厚的财税专业理论功底,并取得高等学校教师任职资格。(2)技术职称资格。必须具有与所从事的教学工作相应的专业技术职称,具备从事相关行业的执业能力。(3)工作态度。应具备热爱学生、严谨求实、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态度。(4)职业经历。应来自证券专业工作一线,或每年在相关岗位挂职锻炼10周年以上。(5)实践能力。能熟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年终工作总结个人报告(10篇)
- 中专自我鉴定合集15篇
- 标准设备购买合同
- 西安迈科商业中心连体超高层结构设计-龙辉元张晓宇王福安
- 师德师风个人学习心得范文
- 班级建设目标
- 2023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八单元 28 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教学实录新人教版
- 简爱读后感10篇【100-1000字】
- 教师的辞职报告15篇
- 餐厅服务员辞职申请书集锦6篇
- 傲盾抗DDOS防火墙安装使用手册
- 卫生部健康体检项目目录
-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工程数学》期末题库及答案
- 《碗中日月》:作家丁立梅亲自示范中考、高考真题作文60篇
- 警犬训导专业士兵职业技能鉴定理论考试题库(带答案)
- 流行病学简答题汇总含答案
- 海底喷流沉积型矿床-sedex
- 青岛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 学校安保服务管理理念及服务内容措施
- 医院感染监测清单
- Q∕SY 05592-2019 油气管道管体修复技术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