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浙江海洋学院2015年学术型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自命题大纲目 录2015年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复试大纲 1海洋科学(0707) 1《物理海洋学基础》 1《海水分析化学》 2《海洋生物学》 3《海洋生物制品学》 3《环境评价学》 4《海洋科学导论》 5《公共管理学》 5船舶与海洋工程(0824) 6《船舶原理》 6《轮机工程概论》 8《数字信号处理》 8《海洋工程结构力学》 9《渗流力学》 10水产养殖(090801) 11《鱼类增养殖学》 11《水产养殖综合知识》 11《细胞生物学》 13捕捞学(090802) 15《渔具渔法学》 15《流体力学》 16《机械设计基础》 16渔业资源学(090803) 18《渔业资源学》 18《渔业资源评估》 18《水环境保护与管理》 19渔业经济与管理(0908Z1) 20《渔业经济学》 20《产业经济学》 21《区域经济学》 22水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0908Z2) 23《食品化学》 232015年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加试大纲 23海洋科学(0707) 23《C语言》 23《大学物理》 25《化工原理》 27《环境科学概论》 28《细胞生物学》 28《微生物学》 30《药理学》 31《海洋药物》 32《海洋生物学》 33《环境科学概论》 33《宏观经济学》 34船舶与海洋工程(0824) 36《材料力学》 36《理论力学》 37《船舶柴油机》 38《信号与系统》 39《传热学》 40《工程流体力学》 41水产养殖学(090801) 42《海洋学》 42《养殖水环境化学》 42捕捞学(090802) 43《海洋学》 43《大学计算机基础》 44渔业资源学(090803) 44《海洋学》 44《普通动物学》 45渔业经济与管理(0908Z1) 46《海洋学》 46《大学计算机基础》 46水产品加工与工程贮藏(0908Z2) 47《食品技术原理》 47《食品分析与检验》 48PAGE502015年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复试大纲海洋科学(0707)《物理海洋学基础》一、考查目标本课程旨在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物理海洋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基础与进展,熟悉重要理论的应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海洋的动力系统的基本特征和规律,学会对海洋动力系统进行研究和分析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为系统性地学习后续课程打下必要基础。二、试卷结构1.题型结构:填空题(20%)、判断题(20%)、简答题(30%)及计算与推导题(30%)。2.考核办法:笔试,满分100分。3.内容安排:基本概念、主要物理海洋现象、基本理论主要以填空、判断、简答题形式出题占分值约60%左右,公式推导与计算占40%左右说明:具体题型及内容分值分配可根据需要由出题人员适当调整三、考核内容及要求第一章至第三章海洋基本特征背景知识熟悉海洋的温、盐、密、位温、位密的概念及其时空变化特点与规律;了解海底地形、大地水准面的概念,掌握海水主要热力学性质特点及其状态方程。第四章.海水运动基本方程(1)掌握海水运动所受的各种力、海水运动控制方程组的详细推导过程及其所用原理(2)掌握海洋边界条件的概念及边界条件的方程;(3)熟悉旋转坐标系中的加速度及作用于海水微团的力;(4)理解时间平均的基本方程和边界条件;
第五章海流
(1)掌握地转流、惯性流以及ekman的主要理论及其应用;(2)熟悉风生大洋环流主要理论及其详细推导过程(6)了解热盐环流
第六章.海浪(1)掌握线性波动理论;线性波动的合成;
(2)掌握波动的折射和绕射;有限振幅波动;(3)熟悉海浪谱基本理论;(4)熟悉海浪的统计性质;(5)熟悉内波的基本概念及其传播特点第七章潮波(1)掌握潮汐基本概念、主要天体引潮力.(2)掌握潮汐平衡潮理论,;(3)掌握潮汐动力潮理论(4)熟悉等深广阔水域中的潮波系统;海峡中和矩形海湾中的潮波;(5)潮波变截面海湾和河口中的潮波、浅水潮波;
第八章大尺度波动及海气相互作用熟悉rossby、kelvin以及大陆架波动的主要特点及其详细推导熟悉典型海气相互作用过程(enso、PDO)四、参考书目物理海洋学基础吕华庆主编海洋出版社出版2012。《海水分析化学》一、考查目标“海水分析化学”是海洋化学的专业必修课,其研究内容包括海水采样、样品处理、待测组分的分离、富集和测定方法,在研究和发展其他海洋学科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一门高度实践性和高度综合性的学科。本大纲考察海洋化学、海洋环境化学及海洋污染等有关调查项目(着重介绍常规要素)的分析原理、样品采集、处理、贮存和测试方法。二、试卷结构1、题型结构选择(25%)、简答题(35%)、实验分析与计算(20%)、论述题(20%),共计100分。2、内容结构海水样品的采集、贮存、和预处理(30%)、盐度和氯度(30%)、溶解氧与COD(30%)、pH与总碱度(20%)、海水中的营养盐(40%)。三、考试内容和要求1、海水样品的采集、贮存、和预处理1)海水的水质特性及海水分析化学的分析对象2)海水分析化学测试方式的分类3)海水样品固液分离的方法分类及各自的应用4)海水样品贮存的必要性、不同分析目的对容器的选择5)海水采样与贮存过程中常用的固定剂或固定方法2、盐度和氯度1)盐度和氯度的演变2)电导盐度的定义、电导法测定海水的盐度3)法扬司法测定海水的氯度3、溶解氧与COD1)海水溶解氧样品的特点及样品采集和保存注意事项2)Winkler法测定海水中溶解氧的原理、步骤、注意事项及误差的消除3)对各种溶解氧测定方法的评价4)COD的定义和内涵5)酸性高锰酸钾法、碱性高锰酸钾法及重铬酸钾法的比较及各自的适用范围6)碱性高锰酸钾法测定海水中COD的原理、步骤、注意事项及误差的消除4、pH与总碱度(20%)1)影响海水中pH值变化的因素2)pH值的实用意义3)电极法测定海水中pH的原理、步骤、注意事项及误差的消除4)海水中总碱度、碳酸碱度的定义及其与海水成分变化之间的关系5)pH电测法测定总碱度的原理、步骤、注意事项及误差的消除5、海水中的营养盐(40%)。1)海水中磷的存在形态及其之间的转化和分布关系2)海水中可溶性磷酸盐的测定方法及比较3)磷钼蓝法测定海水中活性磷酸盐的原理、步骤、注意事项及误差的消除4)海水中硅的存在形态及其之间的转化和分布关系5)海水中可溶硅酸盐的测定方法及比较6)硅钼蓝法测定海水中活性磷酸盐的原理、步骤、注意事项及误差的消除7)海水中磷与硅测定时的相互干扰问题及解决方法8)海水中氮的存在形态及其之间的转化和分布关系9)重氮-偶氮法测定海水中可溶性亚硝酸盐的原理、步骤、注意事项及误差的消除;基于此法硝酸盐通过还原为亚硝酸盐的测定和计算以及基于此氨氮通过氧化为亚硝酸盐的测定和计算10)海水营养盐取样和保存的注意事项。《海洋生物学》一、考试目标全面了解学生在本科阶段对基础海洋生物(主要门类的外部形态、内部结构、生活习性、系统分类、演化等基本概念;常见种类的认知;海洋环境、命名规则、学名、检索等相关术语)的掌握程度,提示今后学习的重点、要点,促进学习。二、试卷结构1、题型结构名词解释(18%)、单选或多选选择题(15%)、是非题(10%)、填空题(10%)、选择(填空)题(15%)、简答题(10%)、论述题(22%),共计100分。2、内容结构绪论部分为占15%,海洋藻类占10%;无脊椎动物占50%;脊索动物占25%。三、考试内容分绪论、海洋藻类、无脊椎动物及脊索动物四个部分。1、绪论部分重点为一些基本概念、术语解释主要内容包括海洋生物学的定义及研究内容、研究简史,生物分类系统;生物命名基本规则(书写、命名规则、优先律、同物异名);海洋环境(潮间带、近海、大陆架);生态类型(底栖、浮游、游泳、固着、附着、穴居、洄游);分类阶元(界、门、纲、目、科、属、种);生物多样性及保护。2、海洋藻类部分重点浮游藻类(微藻、单细胞藻类)定生性藻类(大型、多细胞藻类)主要内容包括藻类的基本定义、主要特征(基本结构)、生态类型、生态意义;初级生产力、海洋牧场含义;主要门类的代表种及生活史;赤潮的定义、成因、分类及防治等基本概念。3、无脊椎动物部分包括原生动物、海绵动物(多孔动物)、腔肠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棘皮动物,重点为腔肠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主要内容为各门的主要特征及相关术语、主要代表种、经济及生态意义、生活史(系统发生);分类检索表阅读及分析。4、脊索动物部分包括“桥梁动物”、圆口纲、软骨鱼纲、硬骨鱼纲、爬行纲、哺乳纲。重点为软骨鱼纲、硬骨鱼纲。主要内容为各类动物的主要特征、形态术语、各纲形态分类依据、生态类型、主要代表种;濒危物种评估及保护的相关机构、理论。《海洋生物制品学》海洋生物制品学(OceanBiopreparatics)是依托现代生物技术(Modernbiologicaltechnology或IntroductiontoModernBiotechnology)发展起来的属于生物制品学(Biopreparatics)的一门新兴学科,海洋生物制品学首先了解生物制品学的概念、现代生物技术的起源、发展、分类。它主要学习海洋生物中蛋白质(及多肽、寡肽)、糖类、脂类和酶、疫苗等的生物制品。掌握海洋各类生物制品的结构、功能、制备工艺、开发现状与发展战略等内容。了解生物制品特点,了解海洋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与现状,掌握海洋生物制品的制备技术、海洋动物源性生物制品、植物源性生物制品和微生物物源性生物制品种类与应用、市场开发现状、发展趋势。了解疫苗、菌苗、抗体、和重组细胞因子制备与应用。二、试卷结构1、题型结构名词解释(30%)、简答题(30%)、论述题(40%),共计100分。内容结构生物技术与生物制品学在国内外研究进展、生物制品的制备(约60%)、生物制品的保存与运输、海洋动物源性生物制品(约20%)、基因工程病毒疫苗、基因工程菌苗概述、治疗性抗体概述、治疗性抗体概述(约20%)。三、考试内容和要求1、了解生物技术与生物制品学在国内外研究进展:世界各国生物技术与生物制品发展的特点,国外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概况,我国生物技术与生物制品发展概况,我国生物技术与生物制品的主要成就,我国生物技术与生物制品的发展展望。2、掌握生物制品的制备:一般生物制品的制备方法,各类生物制品的分离纯化方法,基因工程制品的分离纯化方法,生物制品的质量检测与控制。3、掌握生物制品的保存与运输4、掌握海洋动物源性生物制品:海洋动物源性生物制品概述,海洋动物源性生物制品制备实例。5、熟悉基因工程病毒疫苗:疫苗概念,病毒疫苗的种类。6、了解基因工程菌苗概念、治疗性抗体概念、重组细胞因子概念推荐书目《生物制品学》(2007年1月第一版),编著:周东坡、赵凯、马玺。“十一五”高等学校规划教材,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环境评价学》一、考查目标本课程是海岛开发与保护专业的核心课程,系统了解环境评价学的学科内涵,重点考查环境评价的理论基础、技术方法、环境质量评价标准及预测模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环境影响评价程序,建设项目、区域及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程序,水土流失、水资源等资源、环境、生态评价方法。本考纲依据的参考书:环境评价学,张征,2004年,高等教育出版社。二、试卷结构1、题型结构名词解释(10%)、选择题(30分%)、简答题(25%)、计算题(35%),共计100分。2、内容结构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20)、环境质量识别与预测(20)、环境影响评价(40)、其他评价(20)三、考试内容和要求分绪论与基础(1-3章)、环境质量评价(4-7章)、环境影响评价(8-14章)和其他评价四个部分。1、绪论与基础部分重点为一些基本概念、术语解释,理论基础部分以了解为主主要内容包括环境质量、环境影响、环境评价、发展概况等;环境标准体系。2、环境质量评价重点环境评价的方法与环境质量现状评价主要内容包括环境评价指数法、环境评价专家判断法、环境评价的不确定性评价方法。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空气、水、噪声)。3、环境影响评价重点为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体系、污染源评价与工程分析、环境影响预测分析技术、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主要内容包括环境敏感区的界定原则、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污染源调查与分类、污染物排放量确定方法、工程分析主要内容、污染源评价方法;环境影响预测基本技术方法(大气、水、噪声);生态环境影响评价。4、其他评价主要包括水资源数量评价、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海洋科学导论》一、考查目标海洋科学导论主要阐述海洋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为主,要求考生了解海陆分布形态,熟练掌握海水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以及海水温度、盐度、密度的分布变化,深入理解海水各种运动,了解海洋水团、海洋环境调查、海洋开发与环境保护等,并能够结合中国近海进行分析。二、试卷结构1、题型结构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计算题或论述题,共计100分。2、内容结构海陆分布、海水物理、化学性质及温度、盐度、密度分布变化(40%)、海水运动(40%),中国近海区域海洋(20%)三、考试内容和要求1、海陆分布形态海洋的划分、海洋地形包括海岸带、大陆边缘和大洋底的地貌形态。2、海水特性和水文要素的分布变化1)海水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海水的主要热学性质,海水盐度的定义,海水密度的表示方法,海冰的形成和性质,海洋声学与光学现象,海水中的溶解氧、PH值和营养盐。2)海洋温度、盐度、密度的分布和变化海洋的热收支平衡方程、海洋温度的分布与变化,海洋的水量平衡方程、海水盐度的分布与变化,海洋密度的分布与变化。3、海水运动1)海洋环流海流的定义、表示法、成因、分类、所受的作用力,地转流和风海流的概念及特性,大洋表层和中国近海的环流。2)海洋中的波动现象波浪要素、表示法,小振幅重力波的特性,有限振幅波的特性,海洋内波的特性,开尔文波和罗斯贝波的特性,风浪和涌浪的特性,浅水区海浪的变化,中国近海的波浪。3)潮汐潮汐现象、潮汐要素、潮汐类型,潮汐产生的原因,潮汐静力理论,潮高和潮时的计算,潮汐动力理论,三种形态海区的潮汐和潮流,世界大洋近岸及中国近海的潮汐和潮流。4、中国近海区域海洋中国近海的自然环境概况,水文状况,水团与环流分布。《公共管理学》一、考查目标公共管理学是研究政府和其他公共部门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一门应用性学科,旨在帮助公共管理者获取解决公共问题,处理公共事务所需的知识、技能与政策。重点测试考生对公共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范畴、基本原理、基本方法掌握的程度,考察考生运用上述知识和理论分析和解决现实公共管理问题的能力,并由此判断学生是否具有进一步深造的基本素质和培养潜力。二、试卷结构1、题型结构名词解释(25%)、简答题(35%)、论述题(20%)、案例分析(20%),共计100分。2、内容结构基本概念(25%)、基本知识和理论(40%)、知识综合(20%)、知识运用(15%)。三、考试内容和要求1.导论:(1)掌握公共管理、公共行政、公共部门、公共物品、治理、善治、行政国家的基本概念;(2)理解公共物品的基本特征、划分方法和供给方式;(3)理解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相似之处和差别;(4)理解转型期我国传统政府管理模式的弊端、面临的挑战及我国政府管理的创新。2.公共组织理论:(1)理解并掌握公共组织的概念;(2)理解公共组织、第三部门与私人组织的差异;(3)掌握公共组织的构成要素;(4)理解管理层次、管理幅度及其二者之间的辨证关系;(5)了解公共组织的一般结构形式;(6)理解并掌握行政组织体制的基本类型;(7)理解权力的来源、运行和组织授权;(8)掌握公共组织环境的基本构成因素;
3.政府改革与治理:(1)掌握网络治理的新特征;(2)理解网络治理的三种实践类型;(3)理解网络治理的多重困境;(4)理解并掌握当代西方政府改革的基本取向(或“新公共管理”模式的主要特征);(5)理解对以“新公共管理”取向为特征的西方政府改革运动的评价;(6)掌握“新公共服务”模式的基本内容及特征;(7)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历次机构改革的成就、经验和教训;(8)理解我国政府改革的新趋势。
4.政府间关系:(1)掌握政府间关系的概念;(2)理解西方政府间关系发展的新趋势;(3)了解中国政府间关系的传统模式:等级控制模式;(4)理解并掌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间关系等级制结构的变化、地方分权改革和横向联系的扩展;(5)理解并掌握我国政府间关系进一步调整的必然性和措施;(6)理解我国政府间关系的未来走势——网络模式。
5.政府作用:(1)了解物品的分类和特性;(2)理解基于物品特性和提供机制的政府三种基本角色;(3)掌握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我国政府职能;(4)理解并掌握转型期我国政府角色合理定位的思考;(5)理解政府失败现象的表现、类型与成因;政府失败的纠正及防范;(10)理解政府失败理论对于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发挥政府职能等方面启示意义。
6.公共政策:(1)掌握公共政策的性质及功能、种类,公共政策的目标和手段;公共政策系统的构成,公共政策主体,公共政策过程及决策方式;(2)理解并掌握我国公共政策系统及其运行的优化。
7.绩效管理:(1)掌握绩效、绩效评估、绩效管理的概念;(2)掌握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类型;绩效评估的目标、途径和制度安排,绩效评估的信息系统;(3)理解并掌握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程序、方法和技术;(4)理解并掌握公共部门绩效评估面临的困难,改进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途径;(5)理解我国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推进我国绩效评估事业的措施。
8.人力资源管理:(1)理解我国人事制度从传统的人事管理到当代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转变呈现的发展趋势;(2)了解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形成与特点;(3)了解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建立与发展;(4)掌握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基本内容;(5)了解我国公务员制度建设取得的成就、存在的主要,理解完善我国公务员制度的措施;(6)理解加快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
9.公共经济管理:(1)掌握公共财政管理的概念、总体目标和主要内容;(2)掌握公共预算管理的内涵、基本模式和预算过程;(3)掌握公共收入管理:税收管理、政府收费管理和公债管理;(4)掌握公共支出管理的基本目标、内容;公共支出管理的两个方面: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管理;(5)理解并掌握目前我国公共财政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10.第三部门管理:(1)掌握第三部门的概念;(2)了解西方第三部门的发展,理解西方第三部门所起的作用及面临的问题;(3)理解西方国家公共服务部门改革的做法及经验;(4)了解我国第三部门的发展,理解并掌握我国第三部门所起的的作用及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5)理解并掌握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基本方向。四、参考书目陈振明.《公共管理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船舶与海洋工程(0824)《船舶原理》一、考试目标船舶原理是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硕士生选考的专业基础课。它的评价标准是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较好的船舶原理理论基础。二、试卷结构1、题型结构名词解释(10%)、选择题(15%)、判断题(20%)、简答题(30%)、论述题(25%)。2、内容结构静力学占25%,阻力占25%,推进占25%,操纵性占15%,耐波性占10%三、考试内容1、船舶原理的基本概念船舶浮性、稳性、快速性、操纵性、耐波性的基本概念。2、船舶静稳性稳性的一般概念,初稳性公式的建立,初稳性公式的应用,重物移动、增减对稳性的影响,浮吊及自由液面对稳性的影响,浮态及初稳性的计算,倾斜试验方法,稳性曲线的计算及其特性。3、船舶动稳性动稳性概念,稳性衡准,极限重心高度曲线,IMO建议的稳性衡准原则。4、船舶阻力的基本概念船舶阻力的分类,阻力(摩擦阻力、粘压阻力、兴波阻力)产生的机理、特性,曲度影响,粗糙度影响,附体阻力的特点及确定方法。5、船舶阻力的确定方法船模阻力试验方法,阻力换算方法(傅汝德换算法、1+k法),阻力近似计算的概念及方法,艾尔法、海军系数法等。6、船型对阻力的影响船型变化及船型参数,主尺度及船型系数的影响,横剖面面积曲线形状的影响,满载水线形状的影响,首尾端形状的影响。7、浅水阻力特性浅水影响的特点,浅水阻力计算方法,浅窄航道对船舶阻力的影响。8、高速船船型及特性航态和高速船的种类,高速排水型船的船型及其阻力性能,其他高速船船型及阻力特性。9、船舶推进器一般概念推进器的种类、传送效率及推进效率,螺旋桨几何特性。10、螺旋桨基础理论及水动力特性理想推进器及理想螺旋桨理论,效率的表达式,作用在桨叶上的力和力矩。11、螺旋桨与船体的相互作用伴流、推力减额的概念、组成及表达方法,推进效率QPC的分解以及提高推进效率的措施。12、螺旋桨空泡问题空泡成因、条件,螺旋桨空泡现象及影响因素,避免和延缓空泡产生的措施,螺旋桨模型空泡试验方法,空泡校核。13、螺旋桨强度规范校核法,分析计算法的基本概念;桨叶厚度的径向分布,螺距修正。14、螺旋桨图谱设计方法设计问题分类;K-J型及B-型设计图谱及其应用,熟悉初步设计与终结设计的方法,设计时考虑的若干因素,螺旋桨设计综合举例。15、船桨机平衡配合船、桨、机的特性曲线,拖船螺旋桨设计,有效推力计算,螺旋桨设计工况点的讨论。16、船舶操纵运动船舶航向稳定性和回转性的概念,船型对航向稳定性与回转性的影响,船舶对操舵的运动相应,操纵性指数K、T值的意义。17、船舶在波浪上运动船舶在波浪上的6自由度运动,船舶在规则波中与不规则波中的摇荡特性。《轮机工程概论》一、考查目标“轮机工程概论”是轮机工程专业的综合性课程。课程介绍了船舶动力的装置组成和类型,对船舶动力装置的要求,以及各种动力设备的工作原理及特点,包括船舶主推进装置、船舶管路系统、船舶电站、船舶锅炉装置、甲板机械及船舶推进装置的特性与配合。课程主要考查学生对轮机工程专业知识宏观上的掌握程度。二、试卷结构1.题型结构选择题30%;判断题20%;简答题30%;论述题20%。2.内容结构船舶动力装置概述约占20%;船舶柴油机动力装置约占15%;船舶推进装置约占10%;船用泵约占20%;船舶甲板机械约占15%;船舶辅助系统约占20%。三、考试内容和要求1.船舶动力装置概述1)了解船舶动力装置的组成和类型2)掌握对船舶动力装置的要求2.船舶柴油机动力装置1)了解船舶柴油机基本结构2)掌握工作原理3)掌握柴油机的工作系统4)掌握柴油机的运转特性3.船舶推进装置1)掌握船舶推进装置的传动方式2)掌握轴系的组成3)了解诶各种航行条件下主机的工况4.船用泵1了解各种船用泵的用途2)掌握容积式泵、叶轮式泵的结构及工作原理3)了解油马达作用,工作原理及结构特征。5.船舶甲板机械1)了解液压传动的基本知识;2)掌握液压舵机结构及工作原理3)了解锚机和系缆机、侧推装置以及减摇装置的功用及工作原理6.船舶辅助系统1)掌握舱底水系统与压载系统的特征2)了解船舶生活污水处理系统、船用焚烧炉、海水淡化装置与船舶空调系统的功用《数字信号处理》一、考查目标要求掌握数字信号的时域分析、变换域分析、滤波器设计等基本理论,掌握数字信号处理器芯片DSP的硬件结构、汇编语言与C语言混合编程和CCS软件操作,掌握TMS320C54X芯片在数字滤波器设计中的应用。二、试卷结构1、题型结构名词解释(15%)、选择题(10%)、判断题(20%)、简答题(35%)、计算题(20%)。2、内容结构数字信号处理理论(45%)、数字信号处理器芯片(15%)、DSP编程(25%)、数字滤波器的DSP设计(15%)。三、考试内容和要求1、数字信号处理理论:1)离散时间序列的描述与运算。2)数字卷积与差分。3)数字系统的构成与特点。4)数字系统的时域分析5)数字系统的频域分析2、数字信号处理器芯片DSP:1)DSP芯片的发展概况、特点、分类及应用。2)TMS320C54X的硬件结构和指令系统。3)TMS320C54X的应用。3.DSP编程1)DSP汇编程序的格式、常数与字符串表示等。2)DSP控制程序、算术运算程序、重复操作程序、数据块传送程序。3)DSP汇编语言与C语言混合编程。4)CCS软件操作与应用。4.数字滤波器的DSP设计1)FIR及IIR数字滤波器的结构及DSP实现原理。2)FFT算法的DSP程序。3)TMS320C54X的片内外设、中断系统及应用。4)TMS320C54X的存储器扩展和I/O扩展。5)TMS320C54X的A/D/A转换器接口电路和电平转换电路。《海洋工程结构力学》一、考查目标本试卷主要考查考生对结构力学和结构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基本解题方法的掌握情况、掌握的水平,通过\t"/news/2005/7/_blank"试题的求解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试卷结构题型结构简答题、论述题、绘图题、计算题。其中简答题、论述题、绘图题占整个试题的40%,计算题占60%。2.内容结构船舶结构力学占考试内容的70%,结构动力学占考试内容的30%。三、考试内容和要求1.结构力学1)力法、位移法求解超静定结构的基本原理以及相应的基本概念;运用以上两种方法求解船舶中常见结构在外力作用下的位移及内力分布、绘制弯矩图剪力图;正确理解弹性支座及弹性固定端的物理含义,求解相应的弹性系数;正确理解超静定结构内力分布的特点、梁的复杂弯曲问题,并进行定性分析。2)开、闭口薄壁杆件断面自由扭转、非自由扭转的基本概念,求解开、闭口薄壁杆件断面自由扭转应力分布及转动惯性矩。3)能量法求解单跨梁弯曲问题的基本原理及方法,根据梁的约束条件及外力状况选择基函数、写出应变能及力函数。4)板平面问题及板平面问题有限元求解的基本概念,不要求计算。5)板弯曲问题以及板梁组合结构的弯曲问题基本概念。6)杆系结构稳定性、板后屈曲性能的基本概念,能够进行定性分析,不要求具体求解。2.结构动力学单自由度振动的基本概念,单自由度振动方程的建立,单自由度自由振动的特点及分析方法,有阻尼自由振动分析,阻尼对振动的影响,无阻尼强迫振动特点及分析方法,共振的概念及形成,有阻尼强迫振动特点及振动响应计算方法。两个自由度振动方程的建立,可以采用直接平衡法和能量方法,不要求求解。《渗流力学》一、考查目标
渗流力学是海洋油气工程专业和其相关专业的一门主要技术基础课程,是在高等数学、油层物理和流体力学基础上关于油气水地下流动的基础科学。主要是掌握在油气藏中不同流动条件下的基本流动规律和其数学描述方法、不同流动条件下典型渗流问题的基本解法、典型工程问题的渗流力学方法和求解结果的应用和分析。二、试卷结构1、题型结构名词解释(20%)、简答题(30%)、计算题(30%),推导题(20%),共计100分。2、内容结构渗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定律(20%)、单相液体的稳定渗流(20%)、弱可压缩液体的不稳定渗流(20%)、油水两相渗流的理论基础(20%)、油气两相渗流(10%)、天然气渗流(10%)。三、考试内容和要求1、渗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定律油气储集层,多孔介质分类,孔隙空间分类,渗流速度,质点真实速度。油藏静态时油气水分布及各种压力概念,驱油能量,驱油方式。渗流的基本规律(达西定律)和非线性渗流规律。2、单相液体的稳定渗流
渗流数学模型,运动方程,状态方程,连续性方程,基本微分方程,平面径向流、单向流,油层压力分布,油井不完善性分类及确定产量方法,稳定试井,指示曲线,采油指数。3、弱可压缩液体的不稳定渗流弹性不稳定渗流基本微分方程,无限大地层中定产条件下基本微分方程的解,有界地层定产条件下微分方程的解,弹性不稳定渗流的压力叠加原则,弹性不稳定渗流理论在矿场中的应用—不稳定试井。4、油水两相渗流的理论基础
两相区的影响因素,油水两相渗流基本微分方程,贝克莱——列维莱特方程,含水饱和度分布及确定方法,油水两相区压力分布规律。5、油气两相渗流
油气两相渗流的物理过程,油气两相渗流基本微分方程,油气两相稳定渗流,用近似方法确定油气两相不稳定渗流时压力和饱和度变化。6、天然气渗流
气体渗流基本微分方程,稳定渗流条件下基本微分方程的解,二项式、指数式方程;不稳定渗流条件下基本微分方程的解;不稳定渗流基本微分方程的解应用——不稳定试井。水产养殖(090801)《鱼类增养殖学》一、考查目标鱼类增养殖学是水产养殖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鱼类增养殖学是水产养殖专业的一门实用技术课程,它是研究鱼类资源、饲养鱼类繁殖、鱼类育种和引种驯化,饵料与施肥,鱼苗的捕捞、运输及苗种饲养与鱼场建造,池塘养鱼,湖泊河道养鱼,水库养鱼,网箱养鱼及其他养鱼方法,鱼病防治,商品鱼捕捞与运输等内容。重点考察学生掌握鱼类增养殖的相关技术环节及基本技能。二、试卷类型1、 题型结构名词解释(20%)、简答题(50%)、论述题(30%),共计100分。2、 内容结构主要海、淡水经济鱼类种类(5%)、鱼类资源的保护(15%)、鱼类育种和引种驯化(20%)、饵料和施肥(10%)、鱼苗鱼种的运输(10%)、池塘养鱼、水库养鱼、稻田养鱼、网箱养鱼及其他养鱼方法(20%)、鱼病防治(10%)、水生生物的定量调查方法(10%)三、考试内容及要求1、主要海、淡水经济鱼类1) 种类、名称及相关生物学特性2、 鱼类资源的保护1)目的和意义2) 保护鱼类资源的主要途径3、 鱼类育种和引种驯化1)鱼类鱼种及相关生物技术2) 引种和驯化的概念及方法4、 饵料和施肥1)天然饵料种类及影响饵料生物的主要因素2) 水体施肥的意义及方法5、 鱼苗、鱼种的运输1) 影响运输成活率的因素2) 运输方法3) 运输途中管理及注意事项6、 池塘养鱼、水库养鱼、稻田养鱼、网箱养鱼及其他养鱼方法1)池塘环境、轮捕轮放、套养、池塘管理2)水库养鱼、稻田养鱼、网箱养鱼的技术措施3)流水养鱼及工厂化养鱼的技术要点7、鱼病防治1)鱼病的类型2)鱼病的预防和治疗8、水生生物的定量调查方法1)浮游生物现存量和生产力的测定2)渔获物统计《水产养殖综合知识》《水产养殖学》科目(40%)一、考查目标水产养殖学是一门实用技术课程,它是研究水产养殖对象、主要养殖方式、水产养殖技术措施,水生动物疾病防治等内容。重点考察学生掌握水产养殖的相关技术环节及基本技能。二、试卷类型1、 题型结构填空(10分)、名词解释(10分)、简答题(20分),共计40分。2、 内容结构主要水产养殖对象(25%)、水产养殖方式(25%)、水产养殖技术措施(25%)、水生动物疾病防治(25%)。三、考试内容及要求1、水产养殖对象1) 主要养殖鱼类2)主要养殖贝类3)主要养殖甲壳类4)主要栽培藻类及其他水产养殖动物2、 水产养殖方式1)池塘养殖、工厂化养殖、网箱养殖、围拦养殖2) 浅海浮筏养殖、浅海底播增养殖3、水产养殖技术措施1)放养的生物学技术(种类、规格、混养原理、密度、轮养)2)养殖池水质调节及控制措施3)饲料选择和投饲技术4)活鱼运输技术4、水生动物疾病防治1)疾病的发生和预防2) 水生动物疾病的初步检查和诊断3)常用药物及使用方法《鱼类生态学》科目(30%)一、考查目标要求考生全面系统地理解并掌握鱼类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了解细胞生物学的最新进展,掌握鱼类生活史、生长发育、洄游与集群的规律,种群与群落的基本概念、特征,了解水域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及划分。二、试卷结构1、题型结构名词解释(30%)、简答题(70%),共计30分。2、内容结构鱼类生长与摄食(20%),鱼类发育、洄游与集群(40%),种群与群落(20%),水域生态系统(20%)。三、考试内容1、鱼类生活史及其发育阶段的划分、特点;年轮的概念及年轮标志类别。2、生长的基本概念和式型、外源因子对鱼类生长的影响。3、鱼类食性类型及摄食形态学业适应,食物组成变动规律,影响选择性的因子及最适萦饵理论。4、鱼类的两性系统,性腺发育与环境因子,产卵群体,繁殖力变动,繁殖方式及生态类型。5、洄游、集群概念,洄游的类型;了解洄游的原因及定向机制。鱼类分布的理论及鱼类的行为感觉在渔业上的应用。6、种群的基本概念和鉴别,种群丰度估计,种群数量变动基本模型,有效种群,环境承载量,生物量,生产量,剩余渔产量等基本概念。7、群落的基本概念和特征,群落的分类和命名,群落演替;鱼类生物性相关:竞争,捕食,寄生,共生;食物链及其能流过程:食物链和食物网,营养级和生态锥体,能量流和生态效率;鱼类群聚和物种多样性:鱼类群聚结构的特征,鱼类物种多样性的一般式型,影响鱼类物种多样性的因子。8、生态系统概念,水域生态系统的划分;生态系的主要属性;生态系的结构和功能;人类活动对水域环境和鱼类资源再生的影响:过度捕捞,水域污染,水利农田建设;水域综合调查和治理:水域综合调查,水域综合治理生态工程。《水生生物学》科目(30%)一、考查目标水生生物学是一门以生物进化为线索、以适应水域环境为特质,系统阐述水生生物系统分类,形态结构与生命运行规律的演化过程,以及主要经济动植物分类地位、形态特征、生活方式、生态习性、生活史以及经济意义等为主要内容的渔业领域专业基础理论课。考生应了解水生生物学的主要名词和基本概念,掌握水生生物形态分类的基本知识、常见水生动、植物的主要特征和开展水生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具备独立鉴别常见水生动、植物种类的能力,能并能灵活分析水生生物与水域环境间相互关系的应用性问题。二、试卷结构1、题型结构名词解释12分(每题3分);简答题6分(每题6分);论述题12分(每题12分),共计30分。2、内容结构水生植物(40%)、水生动物(60%)三、考试内容和要求1、水生植物(1)藻类:要求考生掌握藻类、浮游植物和着生藻类的定义;藻类细胞构造特点,藻类的\o"查看更多"经济意义及繁殖方法;蓝藻、红藻、甲藻、褐藻、金藻、硅藻、绿藻等各门常见种类的分类地位、形态特征、生态习性、生活周期、生态分布及意义。(2)水生维管束植物:要求考生掌握蕨类植物门的主要特征,常见种类形态特征、分类地位及生物学特点;被子植物门的主要特征,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主要特征,常见种类特征,分类地位及生物学特点;水生维管束植物的生态类群,生态分布及意义。2、水生动物(1)水生原生动物:要求考生掌握水生原生动物的主要特点、繁殖方式及常见属的特征及其浮游生活适应机制。(2)腔肠动物:要求考生掌握腔肠动物的主要特点、繁殖方式、常见属的特征及常见种类的浮游生活适应机制。(3)轮虫动物:要求考生掌握轮虫的主要特征、常见属的特征及常见种类的浮游生活适应机制。(4)水生环节动物:要求考生掌握水生多毛类的主要特征,常见属的特征。(5)水生软体动物:要求考生掌握水生软体动物的主要特点、生态分布、繁殖方式、常见属的特征、主要经济种类的构造及其生态适应机制。(6)水生节肢动物:要求考生掌握水生软体动物的主要特点、生态分布、繁殖方式、常见属的特征、主要经济种类的构造及其生态适应机制。(7)水生棘皮动物:要求考生掌握水生软体动物的主要特点、生态分布、繁殖方式及常见属的特征、主要经济种类的构造及其生态适应机制。(8)毛颚动物:要求考生掌握毛颚动物的主要特征、生态分布、繁殖方式,常见属的特征及其生态适应机制。《细胞生物学》一、考查目标要求考生全面系统地理解并掌握细胞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能熟练运用细胞生物学知识分析生物学基本问题,了解细胞生物学的最新进展。二、试卷结构1、题型结构名词解释(20%)、填空题(15%)、简答题(45%),论述题(20%),共计100分。2、内容结构绪论(5%),细胞基本知识概要(5%),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10%),细胞的结构与功能(50%),细胞增殖及其调控(10%),细胞分化与基因表达调控(10%),细胞衰老与凋亡(10%)。三、考试内容1.绪论细胞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细胞学说的创立及其内容要点和意义,当前细胞生物学研究的总趋势与重点领域。2.细胞基本知识概要细胞的基本概念、原核细胞与古核细胞、真核细胞基本知识概要。3.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细胞形态结构的观察方法和相关仪器的原理和应用范围,细胞化学组成及其定位和动态分析技术的原理和应用范围,动物细胞培养的相关概念和原理。4.细胞膜与细胞表面细胞膜结构模型的基本要点,细胞膜的基本组成成分及其特点和意义,细胞膜的基本功能,细胞表面的特化结构的类型,膜骨架的结构特点和研究方法,细胞连接的方式、特点及生物学意义,细胞外被与细胞外基质的基本概念、组成、化学结构特点和功能。5.物质的跨膜运输与信号传递物质的跨膜运输的基本概念、主要方式、运输的基本过程。细胞通讯与细胞识别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信号传递的类型及其作用机制:包括胞内受体介导的信号通路及信号分子和膜受体介导的信号通路及信号分子:G蛋白偶联的cAMP通路和肌醇磷脂通路、受体本身为酪氨酸激酶的生长因子类受体信号通路、受体为配体门控离子通道的神经递质类受体。6.细胞质基质与细胞内膜系统细胞质基质的不同概念和功能。内膜系统的概念及其组成成员,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的形态结构、标志性酶以及功能。溶酶体与过氧化物酶体的结构特点,功能。信号假说与蛋白质分选信号。蛋白质分选的基本途径与类型。膜泡运输。7.细胞的能量转换——线粒体和叶绿体。线粒体的显微形态特征和主要功能,超微结构与功能定位及各部的结构和化学的组成特点,内膜进行能量转化(氧化磷酸化)的分子和超分子结构基础与转化机制,线粒体的半自性。8.细胞核与染色体核被膜一般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物学意义。核孔复合体的发现,结构模型及功能。染色质的概念及其化学组成,染色体的基本结构单位的结构模型和要点,染色质的类型和各类染色质的定义。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及其相关概念,染色体DNA的功能元件,染色体(质)包装(结构或超分子结构)的两种主要模型。核仁的超微结构分部和各部分的结构组成特点,核仁的功能。9.核糖体核糖体的结构成分及其功能,多聚核糖体。10.细胞骨架细胞骨架的基本概念。细胞质骨架:微丝的基本成分,微丝结合蛋白,组装和解聚,特异性破坏药物和稳定药物,功能;微管的形态结构和微管的种类及分布,微管蛋白和微管结合蛋白,微管的组装、去组装与微管组织中心,微管的“滑车”现象,永久性微管和暂时性微管,微管的功能,微管的特异性药物和微管组成的细胞器;.中间纤维的一般形态和类型及类型的细胞特异性,中间纤维的功能。核骨架和核基质的概念和功能。11.细胞增殖及其调控(一)细胞周期与细胞分裂细胞周期、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的相关概念,如周期内细胞、周期外细胞(休止细胞)、细胞周期检验点、Go期细胞等;细胞周期的时相划分及各时相的主要事件,以及研究细胞周期的最基本方法;细胞有丝分裂的形态学过程,时相划分及各时相的变化标志,早中期染色体的移动与纺锤体的形成和结构,姐妹着丝粒的分离与后期染色体的移动,胞质分裂;减数分裂的形态学过程,时期划分和各期的主要变化特征,重要事件和重要结构分析。(二)细胞周期的调控MPF的发现及其作用,P34cdc2激酶的发现及其与MPF的关系,周期蛋白,CDK激酶和CDK激酶抑制物,细胞周期运转调控。12.细胞分化与基因表达调控细胞分化的基本概念、干细胞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知识、癌细胞的基本特征及肿瘤的发生等。13.细胞衰老与凋亡细胞衰老与凋亡是目前国内外细胞生物学的研究热点。细胞衰老的分子机制。细胞凋亡的概念及其生物学意义。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和生物化学特性,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植物细胞的凋亡,细胞凋亡与衰老。捕捞学(090802)《渔具渔法学》一、考查目标渔具渔法学是捕捞学科的一门主要专业课,要求考生掌握海洋捕捞作业中主要渔具的渔业特点、捕鱼原理、渔具结构原理和装配技术及捕捞操作技术,初步具备海洋渔具的设计、改进及研究能力,它包括主要海洋渔具拖网、围网、刺网、定置网、对网和钓具等类的渔业特点、捕捞原理、各类渔具的分类、渔具结构、制作及装配,以及各渔具的操作技术、生产技能、调整方法及各类渔具的设计原理。二、试卷结构1、题型结构名词解释(15%)、简答题(50%)、计算题(15%)、叙述题(20%),共计100分。2、内容结构拖网、围网、对网渔具渔法(55%)、刺网、定置网、钓渔具渔法(35%)、其他小杂渔具(10%)。三、考试内容和要求(一)拖网渔具渔法掌握拖网渔业的特点、捕鱼原理,了解拖网的分类及其作业适应性和国内外拖网发展状况、动向,和拖网的结构原理,掌握拖网网图绘制方法、识别和核对技术,拖网的制作及装配,拖网的捕鱼技术,起放网的操作和调整技术,了解拖网设计原理和步骤,能进行一定初步的拖网具设计。(二)围网渔具渔法掌握围网渔业的特点、捕鱼原理,了解围网的分类及国内外围网渔业发展状况,掌握围网网具结构原理及制作装配技术,围网的操作技术,了解围网设计原理和步骤,进而对围网进行设计计算。(三)刺网渔具渔法掌握刺网渔业的特点和捕鱼原理,了解刺网的种类和网具结构原理,掌握刺网渔业的操作技术,了解刺网的设计原理。(四)定置网渔具渔法了解定置网的生产概况,掌握定置网网具结构和捕捞技术,了解网具设计原理和张网渔业现状及管理。(五)对网渔具渔法了解对网的生产概况,掌握对网网具结构和捕捞技术特点,了解网具设计原理和编织方法。(六)钓具渔具渔法掌握钓具捕鱼原理及其分类,钓具的结构及其装配,了解世界金枪鱼钓渔业,掌握鱿钓技术,同时用力学知识对钓具能进行分析和作业调整。(七)其他小杂渔具渔法掌握我国沿岸、近海的一些陷阱类、笼壶类、耙刺类等小杂渔具结构特征及其捕捞操作技术,了解小杂渔具设计原理和装配方法。《流体力学》一、考查目标流体力学是现代力学的重要分支,是许多学科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要求考生掌握流体概念和流体物理性质,流体静力学、运动学和动力学,无粘性不可压缩和可压缩流动,粘性不可压缩流动及湍流、流体波动和漩涡理论等方面知识。要求考生对其基本概念有较深入的了解,能够熟练地掌握基本方程的推导,并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试卷结构1、题型结构填充题30分(每空2分);选择题20分(每题2分);名词解释题16分(每题4分);回答题10分(每题10分);计算题24分(每题12分)。2、内容结构流体基本概念和物理性质(10%)、理想流体的静力学、运动学和动力学、波浪(60%),粘性流体力学(30%)。三、考试内容和要求1、流体概念及主要物理性质2、流体静力学作用在流体上的力;流体静压力及其特性;流体静力学平衡微分方程式;等压面;流体静压力分布规律及压力的高度表示法;液体对壁面的作用;流体的相对静止。3、流体运动学研究流体运动的两种方法;流体运动中的几个基本概念;连续性方程;流体微团运动分析;势流及速度速函数;平面流动及流函数;势流的迭加原理。4、理想流体动力学理想流体运动微分方程式;理想流体运动微分方程式的积分;伯努利方程式的意义及其应用;定常流动的动量定理与动量矩定理。5、平面势流几种简单的平面流动;绕圆柱的流动;茹柯夫斯基升力。6、水波运动波浪特点,波浪参数,有限水深波浪概念和计算方法。7、粘性流体动力学粘性流体的运动微分方程式;纳维—斯托克斯方程;层流与紊流。8、相似理论与量纲分析相似理论与模型试验;相似条件;动力相似准则;量纲分析的基本概念;量纲分析法及其应用、π定理及其应用。9、边界层理论边界层概念;层流边界层运动微分方程式及其解法。《机械设计基础》一、考查目标本课程为捕捞学科的学生学习相关机械设备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以研究常用机构和通用零件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和基本设计计算为目的。要求考生初步掌握常用机构的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掌握通用零部件的特点、应用场合和工作原理,达到合理选用机构和初步具备运用手册设计简单机械传动装置的能力,具有运用标准、规范、手册和图册等有关资料的能力。二、试卷结构1、题型结构选择题20分(单选,每题2分);判断题14分(每题1分);简答作图题36分(每题6分);计算题30分(每题10分)。2、内容结构常用机构(40%)、联接(20%)、机械传动(20%)、轴系零部件(20%)三、考试内容和要求1、常用机构1)平面机构平面运动副及其分类,平面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方法,平面机构自由度的计算。2)平面连杆机构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型式、特性、演化和曲柄存在条件,典型平面四杆机构的设计。连杆机构的类型及应用,行程速比系数,传动角、压力角、死点等基本概念,并能作图表示。3)凸轮机构各类凸轮机构特点和应用,从动件常用运动规律的特性。握凸轮基本术语,能采用图解法分析对心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各要素。4)齿轮机构齿廓啮合基本定律、渐开线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可分性和啮合过程;正常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几何尺寸计算;渐开线齿轮的切齿原理、根切现象和最少齿数;斜齿圆柱齿轮、直齿圆锥齿轮的齿廓形成、啮合特点、当量齿数等基本概念。5)轮系轮系的基本类型和传动比计算。了解轮系的类型和应用,掌握定轴轮系的传动比计算。6)间歇运动机构棘轮机构、槽轮机构、不完全齿轮机构、凸轮间歇运动机构的工作原理、结构、运动特点及应用。2、联接螺纹参数、螺旋副的效率和自锁;螺纹联接的基本类型,螺纹联接的预紧、防松和强度计算。键联接、花键联接、销联接的特点和应用。3、机械传动机械零件失效形式、设计计算准则、材料选用原则、结构工艺性和标准化等概念,了解零件设计应满足的基本要求。1)齿轮传动轮齿失效形式、材料及热处理方法,直齿圆柱齿轮、斜齿圆柱齿轮、直齿圆锥齿轮的受力分析和轮齿的强度计算准则及参数选取。;齿轮传动的润滑和效率。2)蜗杆传动普通蜗杆传动的的啮合特点、失效形式,材料选择、受力分析、主要几何尺寸计算3)带传动和链传动带传动和链传动的类型特点、应用和张紧布置,带传动的弹性滑动和传动比,普通v带传动的计算,V带轮、滚子链的结构。4、轴系零部件1)轴轴的功用、类型、材料,轴的结构设计、强度计算准则。2)轴承滑动轴承的类型、结构型式,润滑。滚动轴承的类型、特点和代号,滚动轴承的失效形式和基本额定寿命等概念,滚动轴承的润滑、密封以及组合设计。3)联轴器和离和器和制动器联轴器和离合器和制动器的类型、特点和应用。渔业资源学(090803)《渔业资源学》一、考查目标考查考生对渔业资源学的基本概念,渔业生物的基本特征和基本知识认知情况,对鱼类种群数量变动的基本规律,海洋环境因素与鱼类行为之间的关系的认识程度,以及对我国重要渔业资源的特性和利用现状认识,考查如何科学管理和合理利用渔业资源,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的见解。二、试卷结构1、题型结构判断题(20%)名词术语解释(20%)、问答题(20%)、论述题(40%),共计100分。2、内容结构绪论(10%)、渔业资源生物学基础(20%)、鱼类的集群与洄游(15%)、海洋环境及其与鱼类行动的关系(25%)、中国海洋渔业资源状况(30%)。三、考试内容1、绪论渔业资源的相关概念及其定义;渔业资源的特性,研究核心和目的;渔业资源学的发展简史。2、渔业资源的生物学基础鱼类种群的概念和相关的系列知识,以及其相互间的联系与区别,种群的鉴别方法;鱼类的年龄和生长;鱼类性成熟、繁殖习性和繁殖力;渔业资源数量变动规律;鱼类的饵料、食性、摄食与丰满度等。3、鱼类的集群与洄游集群的概念、规律和意义等;鱼类的洄游概念、类型、机制和生物学意义;鱼类洄游的研究方法.4、海洋环境及其与鱼类行动的关系海洋划分、面积、底形和底质等;世界海洋中海流的分布;水温、海流、盐度、光、溶解氧、气象因素、水深、海底地形和底质、饵料生物等因子对鱼类生理、行为的影响关系。5、中国渔业资源现状我国海洋环境和地理特征;我国海洋渔业资源现状概况,以及如何进行科学管理和合理利用。《渔业资源评估》一、考查目标《渔业资源评估》是渔业资源专业的基础课程。主要利用数学方法对渔业资源进行评估和估算,在估算有关种群参数的基础上,运用各类资源评估模型评估资源开发利用状况,进而提出如何合理利用的管理措施,为渔业管理提供依据。二、试卷结构1、题型结构简答题(20%)、问答题(30%)、计算题(50%)。2、内容结构鱼类生长与死亡(35%)、渔业管理(15%)、单位补充量产量模型(15%)、亲体-补充量模型(15%)、实际种群分析(20%)。三、考试内容和要求1、鱼类生长与死亡1)VonBertalanffy体长生长方程VonBertalanffy生长方程,生长速度、生长加速度和生长拐点。2)年龄-体重关系估算各生长参数L∞(cm)、K、t0。3)自然死亡与捕捞死亡自然死亡与捕捞死亡的关系与区别,自然死亡系数和总死亡系数的估算方法2、渔业管理1)渔业资源数量变动代表性学说的主要内容2)渔业管理各个阶段;各阶段的特征3、单位补充量产量模型Beverton-Holt单位补充量产量模型,及其中的参数含义4、亲体补充量模型B-H和Ricker亲体-补充量关系模型,及其中参数含义5、实际种群分析模型年龄结构实际种群分析模型,能用其估算不同年龄的资源量、年捕捞死亡系数、年捕捞死亡尾数等变量《水环境保护与管理》一、考查目标要求考生理解并掌握水环境保护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了解渔业水域生态环境现状及最新进展,掌握渔业水域环境污染及其危害、渔业水域保护与管理的现状、基本原理与方法、了解涉渔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了解渔业水域污染事故的调查处理方法。二、试卷结构1、题型结构名词解释(5个,每个4分,共20分),简答题(50分,共6题),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共计100。2、内容结构环境保护概论(10%),渔业水域环境保护概论(15%),渔业水域环境污染与危害(15%),渔业水域环境保护与管理(30%),涉渔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10%),渔业水域污染事故调查、评估(20%)。三、考试内容1环境保护概论环境保护的定义、特点、发展概况。2渔业水域环境保护概论中国的渔业水域基本情况、中国的渔业水域生态环境现状与问题。3渔业水域环境污染与危害渔业水域主要污染源、主要污染物及其危害、不同类型水域污染特征。4渔业水域环境保护与管理中国渔业水域环境保护与管理现状、渔业水域生态环境建设与修复现状、渔业水域环境监测。5涉渔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不同类型的涉渔工程及其环境影响评价及评价方法。6渔业水域环境污染事故调查、评估渔业水域污染事故的概念、渔业水域污染事故的调查、评估方法、处理原则、程序和方式。渔业经济与管理(0908Z1)《渔业经济学》一、考查目标本课程重点考查考生系统掌握渔业经济学科的基本理论、掌握渔业经济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渔业经济前沿的经济动向和现象、掌握渔业经济理论和学术思想的能力和水平。本大纲依据的参考书:《渔业经济学》胡笑波骆乐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年。二、试卷结构1、题型结构名词解释(15)、简答题(25)、论述题(40)、案例分析题(20),共计100分。2、内容结构导论(5分)、渔业生态经济(5)、渔业经济效益(5)、渔业资源合理利用(10)、渔业劳动力资源(10)、渔业生产要素(5)、水产品加工与渔业经济发展、水产品流通与市场(20)、水产品国际贸易(10)、渔业产业化经营(10分)、渔业生产结构与渔村产业结构(20分)。三、考试内容和要求1、导论主要内容:渔业的涵义和属性;渔业的分类和渔业生产特点;渔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渔业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渔业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和方法。重点:渔业的涵义。2、渔业生态经济主要内容:生态学与生态经济学;生态平衡与生态经济平衡;中国的生态渔业。重点:生态渔业。3、渔业经济效益主要内容:渔业经济效益的概念、内容和理论依据;评价渔业经济效益的原则和指标;评价渔业经济效益的方法;提高渔业经济效益的基本途径。重点:渔业经济效益的概念、内容。4、渔业资源的合理利用主要内容:渔业资源的概念和特性;渔业资源管理的理论;渔业管理系统;渔业发展的阶段及相应对策;渔业资源的繁殖保护措施。重点:渔业资源管理的理论。5、渔业劳动力资源的利用主要内容:渔业劳动力的性质和特点;渔业劳动力的概念、分类及现状;渔业劳动力的使用;渔业劳动生产率;提高渔业劳动者的素质。重点:渔业劳动力的概念、性质。6、渔业生产要素的合理组合主要内容:渔业生产要素合理组合的意义与原则;渔业生产要素的合理组合;渔业规模经济。重点:渔业生产要素的合理组合。7、水产品加工与渔业经济发展主要内容:发展水产品加工的重要性和指导思想;水产加工业现状和发展趋势;水产品加工业与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重点:水产加工业现状和发展趋势。8、水产品流通与水产品市场主要内容:水产品流通的概念和特点及其必要性;我国水产品流通体制的演变;水产品的供给与需求;水产品价格;水产品市场。重点:水产品的供给与需求;水产品价格;水产品市场。9、水产品国际贸易主要内容:水产品国际贸易的意义和特点;世界水产品生产与贸易;我国水产品进出口贸易;影响我国水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因素;加入WTO对我国水产业的影响。重点:水产品进出口贸易。10渔业产业化经营主要内容:渔业产业化经营的内涵和标志;渔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形式和意义;推进渔业产业化经营的措施;渔业社会化服务。重点:渔业产业化经营的内涵。11渔业生产结构与渔村产业结构主要内容:渔业生产结构与渔村产业结构的概念;渔业生产结构的调整;渔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渔业生产结构与渔村产业结构的优化。重点:渔业生产结构与渔村产业结构的概念。《产业经济学》一、考查目标1、掌握产业经济学的基本概念;2、熟悉产业经济学的基础理论;3、运用一般理论分析一般产业经济问题;4、考察对中国产业经济发展的现状及未来发展的基本把握。本考纲依据的参考书:产业经济学(二十一世纪普通高等院校实用规划教材),刘树林等,2012,清华大学出版社。二、试卷结构1、题型结构名词解释(20)、简答题(30)、论述题(25)、案例分析题(25),共计100分。2、内容结构基本概念(15)、市场结构(5)、市场行为(5)、市场绩效(5)、产业结构演进理论(20)、产业结构优化与产业关联(25)、产业集聚与产业政策(25)。三、考试内容和要求1基本概念产业、产业的分类产业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产业组织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产业政策的提出、产业经济学理论体系、产业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产业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系统方法。2市场结构市场及市场结构的概念、市场结构的类型、市场结构的主要影响因素、市场结构的计量3市场行为市场行为的界定、市场结构、市场行为与市场绩效、定价行为、价格歧视广告行为、横向兼并与纵向一体化、协调行为。4市场绩效市场绩效的内涵及评价体系、市场结构、市场行为与市场绩效、市场绩效的决定因素。5产业结构演进理论产业结构的类型、产业结构的形成机理、产业结构的影响因素、古典产业结构演进理论、配第-克拉克定理、库兹涅茨的部门结构变动理论、钱纳里标准产业结构、霍夫曼定理、现代产业发展理论。6产业结构优化与产业关联产业融合化、产业生态化、产业协同化、产业关联的含义、产业关联的类型、产业关联分析的意义、投入产出分析法7产业集聚产业集聚基本理论、产业集聚的效应和风险、产业集聚的形成机理、产业集聚的形式。8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结构政策的概念与类型、主导产业的含义和特征、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主导产业的政策措施和内容、战略性新兴产业扶持政策的目的和原则、衰退产业撤让政策、衰退产业的概念及其产生的原因、衰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物业服务住宅小区合同
- 2025加工承揽合同书范本
- 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 4.2.2 《唐的盛衰》教学设计
- 《高效制作课件:掌握接待技巧》
- 2025年深度解析:合同法在租赁合同中的具体规定
- 2025北京市政务服务事项告知承诺书技术进出口合同登记、变更变更单价类(出口)
- 2025委托制作合同移动应用设计开发合同书
- 2025标准层分包合同混凝土浇筑
- 《交通工具外形与色彩》课件
- 《机上服务员培训手册》课件
- 上海市闵行区21校2024-2025学年初三下-第三次月考(5月)英语试题试卷含答案
- 酒店装修epc合同范本
- 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西安理工大学
- 北京2024年北京市朝阳区教育委员会所属事业单位招聘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附答案解析
- 卫生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计划
- 枸橼酸氯米芬促排卵疗效的预测指标
- 2024-2034年年版矿泉水项目融资商业计划书
- 花卉市场摊位租赁合同
- 供应商现场考察表
- 2020年度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及质量标准
-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调动申报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