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管道-城市地雷_第1页
地下管道-城市地雷_第2页
地下管道-城市地雷_第3页
地下管道-城市地雷_第4页
地下管道-城市地雷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专心---专注---专业专心---专注---专业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专心---专注---专业地下管道,城市地雷国人普遍健忘。4月12日,兰州市自来水苯超标。究其原因,系中国石油天然气公司兰州石化分公司一条管道发生原油泄漏,污染了供水企业的自流沟所致。事情才过去一个月,关于此事的种种恐慌,在当地政府一系列手忙脚乱、并不高明的危机公关之后,成功化解。之前是11?22青岛爆炸事件,再之前是7?21北京特大暴雨事件……皆淹没在媒体资讯的汪洋大海中。屡屡发生的管道爆燃、泄漏事故,将城市地下宛如“蜘蛛网”般错综复杂的管网大白于天下。它们或已超期服役多年,或管理混乱,或不合规划,好似一个个“定时炸弹”,随时都有可能将人们推入万劫不复之境。垂垂老矣的地下管道“马屎皮面光,里面一包糠。”话糙理不糙,用这一句形容如今“重地上,轻地下”的城市建设一点不为过。建一个“大裤衩”,起一个“小蛮腰”,举国欢腾,然而,若要让当地政府拿出一个完整的、100%准确的地下管网建设施工图,却几乎是没有可能的事。2008年到2013年,全国仅媒体报道的地下管线事故,平均每天就有5.6起。每年因为修缮、检查不断开挖的“拉链马路”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2000亿元。何以至此?这就要涉及到一个专业名词――“浴盆曲线”。管道在投产初期,设计、施工、管材等诸多方面的不足容易逐一暴露出来,经历35到40年的事故平稳期后,又因腐蚀破损等原因步入事故率较高的老龄期。中国目前正处于“浴盆曲线”的两端。地下管线的使用期限为30年左右,最长50年,这与材质、输送介质、铺设环境有关,如果考虑外界因素影响,使用期限会更短。而当前我国地下管网大部分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所铺设,安全形势不可谓不严峻。以北京为例,截至2013年底,北京地下管线已27年未普查。北京城市建设档案馆相关负责人介绍,上一次管线普查是在1986年,腐蚀管道带病运行,加之由于地下管线信息缺失,很多管线超期使用,安全系数极低。“管道作为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你按下电灯开关,拧开水龙头,点燃煤气灶,接通一个电话,甚至打开一个网页,都离不开遍布城市的地下管线。像燃气、输油等高危管道及排水、热力、供水等市政管道,燃爆群死群伤、窨井坠人、热水伤人、地面塌陷、饮用水污染、滑坡等危及生命的事故成为时有发生的事件。”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地下管线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李学军说道。超期服役的管道成为城市发展进程中的隐形“炸弹”。兰州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兴起的西北石化重镇,其地下一条长达50公里的石化污水干管贯穿整个兰州市东西城区,该管道建设于上世纪50年代,由前苏联援助设计,设计使用期限为50年,如今已经超期服役近10年。此次苯污染事件实属人祸,绝非偶然。这次的暴风眼是兰州,那下一次轮到谁?谁都在管,谁都不管我国有限的地下世界,整个管网究竟呈现怎样一个分布现状?没有一个监管部门能给出非常清晰的回答。自从147年前上海铺设中国第一条地下管线开始,中国的地下管道史可谓不短,管线长达156万公里,可绕地球近40圈,但目前全国660多个城市只有三分之一进行了地下管线普查,而且大部分集中在东部地区。地下管道的“家底”不清不楚。“用无序、混乱来形容我国地下管网的布局现状,一点都不夸张,”李学军直言不讳,“自来水公司搞自己的自来水管道,电力公司搞自己的电力管道,电信公司搞自己的电信管道。大家各干各的,凭借图纸挖不成,便凭经验挖,所以我们经常看到,一个地区的路面突然被挖开,修完自来水管,再给封起来,那如果电缆坏了呢?就再挖一次。”多头管理、各自为政、缺乏相应的责任追究机制,看似“谁都在管”,实则“谁都不管”是目前城市地下管线管理的现状:管线的规划归规划局管,建设开工归建设局管,建设中挖掘城市道路的行政许可由市政部门管,管线的工程档案则归城建档案管理部门管。一条逼仄的地下管道可能有二十多个管理单位,道路像拉链一样拉开又合上。在李学军看来,我国地下管线如此混乱,一切皆因为“重地上轻地下”的城市建设理念造成。很多城市的扩张建设速度惊人,却在规划、管理、产品质量及运营过程中的安全措施等方面问题重重。结果导致事故频发,被动应付。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在其小说《悲惨世界》中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