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生态学期末复习要点_第1页
园林生态学期末复习要点_第2页
园林生态学期末复习要点_第3页
园林生态学期末复习要点_第4页
园林生态学期末复习要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CC.颗粒的边缘 D.颗粒的色彩 ,表示物种与岛屿面积之间D.RDI=Rn/r丄C.土壤孔隙的大小 D.降雨量大园林生态学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TOC\o"1-5"\h\z1•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基础是整体论和 。A.信息论B.控制论着C.系统理论D.稳定论2.下列原理中,不属于景观生态学基本原理的是 。A观结构和功能原理B.生物多样性原理C.物种流动性原理 D.景观叠加原理.下列要素中,不属于景观要素类型的是 。A.斑块B.交点C.走廊D.本底4.走廊具有双重性质,一方面是具有连通作用,另一方面具有 。A.障碍作用B.网络作用C.联系作用D.扩散作用.廊道的重要特征有弯曲度和 。A.连通性能B.控制性C.多样性D.封闭性.下列指标中,不属于景观多样性指标的是 。A.丰富度B.可及度C.Simpson多样性指数D.相对分块数不同的森林类型的结构可分为两个系列,一个是地境系列,另一个是 。A.时间系列B.空间系列C.平面系列D.立体系列下列特征中,不属于网状景观的空间特征的是 。A.走廊宽度B.网的回路C.网的面积D.网格大小在影响景观形成的气候因素中,温度和 是更为重要的气候地理因素。A.太阳辐射 B.降水C.风D.海拔高度TOC\o"1-5"\h\z10.植物可以根据其生活型分为乔木,灌木,草本植物和 。A.地被植物 B.苔藓植物C.草坪植物D.藤本植物11.人类对斑块结构的影响有:斑块类型,斑块大小,斑块形状和 <A.斑块生产力B.斑块起源C.斑块周转率 D.斑块密度12.影响污染空气散播的主要因素有气象因素,地形因素和 。A.降水因素B.地貌因素C.植被因素D.人口因素13.植物的运动地靠 来实现的。A.散布B.迁移C.巢区活动D.群落活动14.景观变化的作用力之一是自然力,自然力又分为物理力和 .A.化学力 B.生物力C.天然力D.地动力15.根据景观变化的作用力强度,景观产生四种不同的结果,它们是波动,建立新的平衡和景观替代。A.恢复B.破坏C.上升D.下降16.景观内部的开放性, 和物种以及遗传多样性是保持景观稳定的因素。A.系统性B.统一性C.同质性 D.异质性17.土地的综合分类是考虑地形,气候,土壤和 等各种属性。A.地理纬度 B.海拔高度 C.植被 D.动物分布18.城市景观是什么最为明显的景观类型。A.人为干扰B.自然干扰C.物质生产最高D.系统最为稳定19.水土流失属于下列哪种景观流。A.物种流B.物质流C.信息流D.能量流20.湖南的主要地貌类型是 。A.黄土地貌 B.河谷地貌C.山地地貌D.冰川地貌21景观的地理学概念起源于A.德国B.英国C.荷兰D.捷克斯洛伐克22.景观是处于 的一级生物组织层次。A.生物圈之下,区域之上 B.群落之下,个体之上 C.生态系统之上、区域之下D.种群之上,群落之下23.1982年, 的成立,标志着景观生态学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A.风景园林学会 B.生态学会 C.国际景观生态学会 D.国际生物圈组织景观要素斑块在景观镶嵌体中的视觉表现就是A.颗粒的粗糙程度B.颗粒的形态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中个关系表达式的关系。A.S=cAzB.K=E/rC.Ij=Pij/d水的下渗主要取决于不同地方的A.植被类型 B.毛细管孔隙的大小小27关于巢区和领域的关系,一般情况下,下列 的说法是正确的。A.巢区大于领域B.巢区小于领域C.巢区就是领域D.巢区就是巢区,领

域就是领域在现实景观中,各种大小的斑块具有不同的生态学功能, 可以作为踏脚石,为一些物种提供生境。A.大斑块 B.小斑块C.圆形斑块D.长条形斑块 是斑块间养分流形成的主要媒介物。A.植被B.水C.土壤D.风景观生态规划的目的是A.环境改善 B•美化环境 C.持续发展D•社会和谐发展31 是可持续发展规划与设计的最适宜尺度。A.生态系统B.生物圈C.群落D.景观32.下列 城市结构形态消除大气污染的效果最好A.同心圆B.带状 C.星状 D.方格状33下列 不是景观异质性的分析方法。A.信息熵法B.孔隙度指数法C.景观异质性指数法 D.辛普森指数法34.景观生态规划中的“3S”技术分别是指A.RSGIS、GPSB.GIS、LEDESSRSC.GPSRSLEDESSD.GPSRSLALE35中国地貌分类中,第一级以现代海岸线为界,划分为 几类。A.大平原、大高原、大盆地和大山地 B .陆地地貌和海底地貌 C.平原、台地、丘陵、山地 D.流水的、风成的、黄土的、喀斯特的,冰川的,海成的等36景观变化的空间模式有很多种, 对于大斑块属性来说, 模式最好。A.边缘式B.廊道式C.单核心式 D.多核心式37湖南张家界的峰林是由 组成A.花岗岩 B.岩浆岩 C.变质岩 D.沉积岩下列哪个不是廊道的主要功能A.传输通道功能 B.观赏功能C.生境功能 D.过滤和阻抑功能第一个提出生态规划的人是A.奥姆士多德B.福尔曼 C.吉奥泊德D.麦克哈格廊道中两点间的实际距离与之间距离之比就是A.连通性B.间断和结点C.廊道结构 D.曲度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气候指标中,属于温度指标的有()A有效积温B.无霜期 C.干燥度42.景观变化的主要物理力包括()A.地震B.火灾 C.崩岗43.下列哪些生态系统一定会产生边缘效应(D..降雨量 E.物理学零度生物入侵 E.)。降雨)。.森林的粒级A.城郊景观D..降雨量 E.物理学零度生物入侵 E.)。降雨)。.森林的粒级44.描述森林景观异质性的指标有(A.森林类型B.森林的年龄CE.物候45.动物的运动格局主要有()A.散布B.连续运动 C.跳跃 D.迁徙跳跃 D.迁徙A.旅游B.污染C.采集D.采伐47.景观生态分类的基本原则是(D.E.E.E.森林核森林的季相巣区狩猎A.综合性原则 D.E.E.E.森林核森林的季相巣区狩猎E.实用性原则.描述廊道结构特征一般可用哪些指标(A.弯曲度B.连通度.我国草原的主要类型有(A高寒草原B.典型草原D.等级性原则E.夹点E.荒漠草原D.等级性原则E.夹点E.荒漠草原)。C.结点D.孔性)。C.稀树草原 D.草甸草原A.斑块B.本底C.网络D.廊道E.季相51下列哪些是一般常用的干扰状况指标A.干扰的持续时间B.干扰规模 C.干扰强度D.干扰的频率E.干扰的空间分布。52景观异质性是 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A.干扰B.资源环境的空间分异 C.物质循环D.生态流的空间聚集和扩散E.生态演替53根据不同的起源和成因,斑块类型可分为A.环境资源斑块B.圆形斑块C.残存斑块D.引入斑块E.干扰斑块54景观破碎化的空间过程一般要经历下列哪些阶段A.穿孔B.破碎化C.分割D.收缩 E.磨蚀55流水地貌包括下列哪些地貌类型A.黄土地貌 B.沟谷流水地貌C.河流地貌D.河口区地貌 E.坡面流水地貌56福尔曼将景观格局的类型归纳为以下几种A.规则式均匀格局B•聚集格局C•线状格局D•平行格局E.特定组合或空间连接57判断本底一般可采用因子 作为判断的标准。A.相对面积B.形状C.可达性D.连通性 E.动态控制58廊道对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A.影响周围本底的环境和生物源 B.物种沿廊道迁移的通道 C.分隔地区的屏障或过滤器 D.作为某种物种的栖息地 E.传输、阻隔和运输59下列哪些是人类对自然景观的干扰方式A.旅游B.狩猎C.战争D.污染 E.采集60下列哪些是景观稳定性的生态机制。A.景观生态系统普遍存在的异质性; B.景观生态系统的结构镶嵌性; C.景观生态系统的抗干扰性; D.景观生态系统的开放性; E.景观生态系统的生物进化过程。三、 填空题.廊道按照起源来分主要有 干扰廊道、残余廊道、环境资源廊道及人为引入型廊道等四种。.干扰包括 人为干扰和自然干扰 两大类。.从土壤地带分布看湖南是 红壤土壤,北京是黄棕壤土壤。影响地貌特征的主要岩石类型包括 岩浆岩、沉积岩 、变质岩等三种。植被的动态变化表现为季节性变化、逐年变化和 植被演替 。地球表面主要的植被类型包括:森林、草原、荒漠、冻原和隐域植被。森林景观粒级结构是指景观中斑块面积的大小及其数量关系。34.景观水平上推动景观生态流的基本动力是扩散、重力和 运动—。动物在景观中的运动有巢区活动、 和 三种方式。散布和迁徙影响景观稳定性的基本因素有: 气候变化、地貌形态、岩石和土壤、_、 、和干扰。流水和水文变化、植被变化四、 名词解释题景观是由不同类型生态系统构成的异质性地理空间单元生物多样性指生命有机体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综合体的多样化和变异性。植被指某个地区或整个地球表面所有生活植物的总体。73.干扰是指对景观动态产生影响的所有非连续事件的总和。74.持久性指生态系统在一定边界范围内保持恒定或维持某一特定状态的时间75斑块:在外观上不同于周围环境的非线性地表区域。76景观要素:组成景观的相互作用、性质不同的生态系统。77干扰状况:是描述干扰特征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某个地区或某种特定立地上某种干扰因素各种参数的总和。78边际效应:是指景观单元边缘部分由于受外围影响而表现出与中心部分显着不同的生态学特征的现象。79恢复性:指生态系统缓冲干扰并仍保持在一定阈值之内的能力。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简述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 答:包括景观的系统整体性原理、 尺度性原理、空间再分配原理、异质性原理、人类主导性原理、文化性原理、景观多重价值原理。简述景观本底的孔性的生态学意义。 答:本底孔型影响景观中物种的隔离程度和总体边缘效应的大小, 孔率低说明本底环境受斑块影响小, 本底的内部环境稳定性好,对大型动物生境的适宜性有重要意义。从生物组织层次看,生态学主要有哪些分支。答:包括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全球生态学等简述动物的运动方式。答:动物的主要运动方式包括有巣区运动、 散布运动和迁徙。简述走廊的功能作用。答:廊道的作用主要有:保护作用、资源作用、观赏作用、联通作用简述景观的基本特征。答:(1)景观是一个生态学系统;(2)景观是具有一定自然和文化特征的地域空间实体;(3)景观是异质生态系统的镶嵌体; (4)景观是人类活动和生存的基本空间简述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文化功能。答:自然景观的文化功能:(1)自然景观是艺术创作的来源之一;(2)自然景观陶冶人的情操;(3)自然景观是人类学习的源泉;人文景观的文化功能: (1)提供历史见证,是研究历史的好教材;(2)提高景观作为旅游资源的价值;(3)丰富世界景观的多样性。简述生态交错带的基本特征。答:(1)生态交错带是一个应力带。(2)生态交错带的边际效应。(3)生态交错带阻碍物种分布。(4)生态交错带的空间异质性。景观破碎的生态效应。(1)景观的破碎化过程是降低生物多样性最重要的过程之一。 (2)植被的破碎化能形成不同的景观格局, 给景观生态过程带来不同的影响; (3)景观的破碎化使斑块对外部干扰表现得更加脆弱; (4)破碎化对许多生物物种和生态过程均有负面影响。简述景观生态规划的原则。(1)综合整体性原则;(2)生态可持续性原则;(3)资源可持续利用原则;(4)经济合理性和针对性原则; (5)社会广泛参与原则;(6)景观改造谨慎性原则;六、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10分,共10分)•试述景观生态规划的一般步骤答:1>确定规划范围和规划目标。 2、进行景观调查和规划资料的收集。 3、景观生态分类和制图。4、景观空间格局和生态过程分析, 5、景观生态适宜性分析和景观评价。6、景观功能区划分。7、景观生态规划方案编制和评价。 &景观生态规划方案的实施和调整.什么是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含哪些层次试从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阐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途径。答:生物多样性:是指生命有机体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综合体的多样化和变异性。它包括生命形式的多样性、 各种生命形式之间及其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含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有: (1)栖息地的消失;(2)栖息地破碎化;(3)外来种的入侵和疾病的扩散;(4)资源过度开发利用;(5)火、空气和土壤的污染;(6)气候的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途径主要有: 保护生物栖息地;充分利用本地物种,减少外来种的入侵机会;资源可持续利用;减少污染;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等。3)、红树林进一步降低盐负荷是通过降低叶子的蒸腾作用。4) 、水生植物适应光线不足,改变其形态和生理结构,如狐尾藻、石菖蒲、芦苇。5) 、多数水生植物叶表皮没有角质层和蜡质层,没有气孔和绒毛,因此没有蒸腾作用。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 生态环境:与生物体相互作用的资源环境或与生物体进行物质能量流动的因素称为生态环境。2、 趋同适应:不同种类的植物当生长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时,往往形成相同或相似的适应方式和途径,这种现象叫做趋同适应。3、 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气温明显高于郊区的气温度现象。4、 景观要素:景观的组成单元(各生态系统或亚系统)则称为景观要素。5、 层片:由相同生活型或相似生态要求的种组成的机能群落6、 长日照植物:日照超过某一数值或黑夜短于数值才能开花的植物。7、 黄化现象:一般植物在黑暗中不能合成叶绿素,但能形成胡萝卜素,导致叶子发黄,称为黄化现象。8、光合有效辐射: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能利用的光谱是有限的, 即在380〜710nm之间的波长的辐射能才能被植物吸收,称为光合有效辐射。9、 食物链: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和物质,通过一系列取食和被食的关系而在生态系统中传递,各种生物按其取食和被食的关系而排列第链状顺序称为食物链。10、 优势种:对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起主要作用的植物称为优势种。11、 短日照植物:日照短于某一数值或黑夜超过某一数值才能开花的植物。12、 生态平衡:一个生态系统能长期保持其结构和功能的相对稳定性,组成成分和数量比例比较持久地没有明显地变动,物质和能量的输出和输入接近相等,这种状态叫做生态平衡。13、 趋异适应:同一种植物的不同个体群,由于分布地区的间隔,长期接受不同环境条件的综合影响,于是在不同个体群之间就产生了相应的生态变异, 这是同种植物对不同综合环境条件的趋异适应。14、 建群种:群落的不同层次有各自的优势种,其中优势层的优势种起着构建群落的作用,常称为建群种。15、 边缘效应:群落交错区种的数目及一些种的密度增大的趋势被称为边缘效应。54、植物群落的演替:是指植物群落在发展变化过程中, 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一个阶段接着一个阶段,一个群落代替另一个群落的自然演变现象。16、斑块(镶嵌体): 指在外貌上与周围地区(本底)有所不同的一块非线性地表区域。17、本底(基质): 是范围广,连接度最高并且景观功能上起着优势作用的景观要素类型。18、 生活型:植物对环境条件的长期适应而在外貌上反映出来的植物类型。19、 他感作用:一种植物通过向体外分泌代谢过程中的化学物质,对其他植物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这种植物之间的作用叫他感作用,也称异株克生现象。20、 食物链: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和物质,通过一系列取食和被食的关系而在生态系统中传递,各种生物按其取食和被食的关系而排列第链状顺序称为食物链。21、 尺度效应:景观的尺度分析时,随着研究尺度的扩大,景观最小斑块面积出现增大的趋势,而景观的多样性指数降低的趋势。22、 杀菌素:植物能分泌出一种能杀死细菌、真菌,原生动物的挥发性物质,称为杀菌素。23、 生态流:生物物种和各种营养物质和其它物质、能量在各个空间组分中的流动称为生态流。24、 生态位:生态位不仅包括生物占有物理空间,还包括生物群落中的功能作用,以及它们在温度、湿度、土壤等环境梯度中的位置。25、 负反馈:负反馈是维持生态系统趋于平衡的一种调节机制。26、光周期现象:自然界中,植物的开花、结果、落叶、休眠,动物的繁殖、冬眠、迁徙、换毛等,是对日照长短的规律性变化的反映,称为光周期现象。27、 冷害:指生物在0C以上的低温伤害或死亡生态学P1环境因子P12生态因子P12生境P13环境容量P16最小因子定律P22耐受性定律P22限制因子P23太阳常数P26层积P53温周期现象P59物候现象P59干岛效应P72城市热岛效应P47植物种群P153种群密度P154生态对策P162 生态入侵P165邻接效应P165化感作用P166生态位P170多度P178 投影盖度P179生活型P194层片P198成层现象P198生态敏感区P386景观P336二、 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40分)TOC\o"1-5"\h\z1•生态学家最感兴趣的四个层次 P22•生态学的四个发展时期P33•园林的三个发展阶段P8城市环境的特征P14城市环境容量的几种类型 P16生态因子有哪几类P20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 P21城市热岛效应产生的原因?P48变温对园林植物的影响?P53城市雾多的原因?P73水生植物与陆生植物本质区别 ?P78园林植物通过几种途径涵养水源 ?P82园林植物对空气的净化作用 ?P101土壤污染的治理?P143试论在盐碱地如何进行园林绿化建设 ?16如何对纸浆厂废弃地进行园林绿化设计 ?K-对策者的含义及其特点 R-对策者的含义及其特点 P163导致群落水平结构的复杂性的主要原因 P199城市植被恢复重建的生态学原理 P232宫胁法植被恢复重建的方法 P236景观的基本特征P333景观生态学包括的四个方面 P336城市绿地系统的评价P361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发展的趋势 P382城市生态规划的原则P384城市生态规划的内容P385城市绿地的生态环境功能 P3901简述生态因子作用的特征。答:⑴综合作用生态环境是由多个因子组成的,各因子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⑵主导因子作用 虽然组成环境的各因子对生物都有影响作用,但在一定条件下,只有一个或二个起决定作用的因子, 它的改变会引起其它因子发生变化, 这个因子称为主导因子。⑶不可替代性和补偿性 对生物作用的因子虽不是等价的,但都很重要,缺少一个都不行,不能由另一个因子来替代。⑷阶段性作用由于生态因子规律性变化导致生物生长发育出现阶段性,在不同发育阶段,生物需要不同的生态因子或不同的强度, 因此生态因子对生物的影响是分阶段性的。⑸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生态因子对生物的作用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2简述种群增长的逻辑斯蒂增长模型,并说明各参数的生态学含义。答:环境中可利用的物质和能量都是有限的,有机体对这种物质和能量的

利用效率以及环境空间都是有限的。 种内间互相竞争环境和空间, 天敌的捕食以及疾病和气候条件的影响等都称为种群增长的环境阻力。 要因此,现实中,种群的增长更符合J型增长趋势或呈S型,S型增长曲线这就是着名的逻辑斯蒂增长曲线。dN/dt=rN(1-N/k)k为环境最大容量或环境负荷; (1-N/k)为剩余空间,N/k为环境阻力。逻辑斯蒂方程中两个参数r和K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r表示物种潜在地增殖能力,K是环境容纳量,随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变化。3简述城市绿化植被降低噪音的机理。答:①树木枝密叶稠,它的柔枝嫩叶具有轻、柔、软的特点,一排排的树木枝叶相连,构成了巨大的绿色“壁毯”吸收,反射出去的声波大为减弱。树木的枝叶纵横交错、方向不一,声波遇到这种不规则的表面后,就会产生乱反射,使声波化整为零,越来越小。树干是一个粗糙的圆形表面,声波遇到这种表面后,一部分被吸收了,一部分向各个方向反射,从而减弱了声波的强度。树木枝叶柔软,在风的吹动下经常摇摆,摆动的枝叶对声波有扰乱和消散的作用。结构复杂的绿化实体是一个多层、 多种结构和多种质地的群体。当声波进入这个群体时,往往经过吸收反射,再吸收,再反射的过程,这样多次故过程,声波的能量就逐渐减弱了。草坪的声衰减也是由于草的吸声作用。 草的吸收、乱反射使地面反射系数变小,从而降低了反射声道能量,使接受点的噪声有所降低。4简述植物的光周期现象及根据光周期的植物分类以及其实践运用 。答:自然界中,植物的开花、结果、落叶、休眠,动物的繁殖、冬眠、迁徙、换毛等,是对日照长短的规律性变化的反映,称为光周期现象( photoperiodism或photoperiodism)。长日照植物(longdayplant):日照超过某一数值或黑夜短于数值才能开花的植物。短日照植物(shortdayplant):日照短于某一数值或黑夜超过某一数值才能开花的植物。中日照植物(dayintermediateplant)昼夜长度相等时才开花的植物日中型植物(dayneutral):开花不受日照长度影响的植物。运用:P435简述群落的基本特征。答:①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 ②群落中各物种之间是相互联系的③群落具有自己内部环境④具有一定结构⑤具有一定的动态特征⑥具有一定的分布范围⑦具有边界特征⑧群落中各物种不具有同等的群落重要性6简述城市热岛的形成原因答:A.城市下垫面的特殊性质 B.城市下垫面建筑材料的热容量 C.城市建筑物、道路、广场等不透水地面D.城市中较多的人为热进入大气层 E.城市建筑密集,通风不良7简述城市绿地分类。答:⑴公共绿地泛指向公众开放的。有一定游憩设备的绿化地,⑵单位附属绿地是指各企事业单位、机关大院内部队绿地。⑶居住区绿地居住区是住宅用地的一部分。⑷防护绿地分为卫生防护绿地和防风固沙、水土保持、农田防护、护岸防提林等类型。⑸风景林绿地风景林绿地一般在市内或市郊的自然风景或文物古迹的绿地,供旅游、疗养、自然保护、净化美化城市环境。⑹生产绿地生产绿地是指园林主管部门主管道苗圃、 果园、花圃等,是城市绿化的生产基地,供城市绿化用苗、提供城市所需各种花卉、水果。8简述K-对策与r-对策的特点。答:K-对策的生物其种群比较稳定,种群密度常处于 K值范围。它们通常出生率低,寿命长,个体大,具有较完善的保护后代的机制,子代死亡率低,竞争能力较强,但扩散能力较差。属于这类生物的如乔木和大型兽类。 r-对策的种群密度很不稳定,很少达到K值,大部分时间保持在逻辑斯遆曲线的上升阶段。属于r-对策的生物者通常具有出生率高,寿命短,个体小,缺乏后代保护机制,子代死亡率高,但有较强的竞争能力,一有机会就侵入新的生境,并通过提供 r值而迅速增殖。属于这类生物的如杂草类。9简述城市绿地的特点(6分)答:⑴城市绿地多元性明显 ⑵城市绿地分布零星 ⑶城市绿地基本按点、线、面三种形状布局 ⑷城市绿地结构单一 ⑸城市绿地在管理上的分散性10简述城市绿化植被降低噪音的机理。答:①树木枝密叶稠,它的柔枝嫩叶具有轻、柔、软的特点,一排排的树木枝叶相连,构成了巨大的绿色“壁毯”吸收,反射出去的声波大为减弱。树木的枝叶纵横交错、方向不一,声波遇到这种不规则的表面后,就会产生乱反射,使声波化整为零,越来越小。树干是一个粗糙的圆形表面, 声波遇到这种表面后,一部分被吸收了,一部分向各个方向反射,从而减弱了声波的强度。树木枝叶柔软,在风的吹动下经常摇摆,摆动的枝叶对声波有扰乱和消散的作用。结构复杂的绿化实体是一个多层、多种结构和多种质地的群体。当声波进入这个群体时,往往经过吸收反射,再吸收,再反射的过程,这样多次故过程,声波的能量就逐渐减弱了。⑤草坪的声衰减也是由于草的吸声作用。 草的吸收、乱反射使地面反射系数变小,从而降低了反射声道能量,使接受点的噪声有所降低。三、析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30分)1以酸雨为例,分析说明大气污染对植物(包括植被生态系统)的影响和破坏 。答:酸雨是指PHk6.5的大气降水,包括霜、雾、积雪、降水。直接影响:(1).酸雨会损伤植物叶片表皮结构,损害保卫细胞,使植物光合效率降低,导致光合作用功能下降,影响生态系统的生产者的生产,最后是整个系统功能的降低;造成叶子细胞中毒直到坏死,弓I起蒸发、蒸腾作用增强,对外界不利因素的敏感性增大;造成植被的个体生长缓慢,正常生理代谢受到干扰,至使产量下降;另外还对树木的其它敏感性的改变,干扰正常的再生过程。间接影响:(1)改变土壤酸碱度,使土壤酸化,土壤酸中和能力下降。土壤酸化的结果是大量的盐基离子的淋失, (PH小,K+、Ca2+、Mg+的吸附能力下降),导致土壤肥力下降,肥力下降的结果是影响植被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下降。土壤酸化对土壤中的一些微生物的酶的活性具有抑制作用, 从而改变了微生物区系的种类、强度等,不利于系统中植物的生长。(4)酸化对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的影响(5)酸雨会导致动物多样性减少,影响系统的生态平衡。2简述城市绿地系统的环境功能。答:⑴城市绿化植物通过光合作用, 吸收转化太阳辐射能,起到降温增湿,改善城市小气候环境,减弱温室效应的作用;⑵城市植物的根系、冠层、枯枝落叶层能截留降水,减轻雨水对土壤的直接冲刷,起到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改良土壤、防风固土,减轻洪涝灾害等作用;⑶城市绿化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 CO2,放出02,起到了净化空气,增加负氧离子的功效,同时对平衡大气中的 C02,缓解温室效应有一定作用;⑷城市绿化植物能吸收一些有毒、有害物质,滞留尘埃,净化空气,同时有吸收噪音的功能;⑸城市绿地为各种动植物、鸟类、微生物提供了栖息地,为保护生物多样性作出了贡献;3将竞争排斥原理和生态位概念应用于自然生物群落,有什么特点答:生态位这一概念常与竞争关系联在一起。竞争到了激烈阶段,常导致一个种的生态位缩小。应用到自然生物群落种,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性的要点:果两个种在同一个稳定的生物群落中占据了相同的生态位,最终一个种最终会灭亡。在一个稳定的群落中不同的种具有各自不同的生态位,能避免种间的直接竞争,从而保证了群落的稳定性。—个稳定健康的群落是由多个相互作用、生态位分化的种群系统组成的,这些种群对空间、时间和资源的利用以及相互之间是互补的,而不是直接竞争。故由多个种组成的群落比单一的群落更能有效地利用环境资源,长期维持较高的生产力,具有较强的功能。4谈谈当代园林生态学研究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结合实际,你是如何认识的答:当代园林生态学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城市绿地生态效益研究城市绿地布局和结构的研究城市绿地或植物群落的恢复重建研究生态景观规划设计与城市的管理认识:应从园林生态学研究的实质,发展历史以及园林生态学是如何将生态学理论方法与园林实践结合起来等方面谈。5什么是生态位从双核小履虫和大草履虫,双核小履虫和袋状小履虫混和培养实验中得出什么结论。答:生态位:生态位不仅包括生物占有物理空间,还包括生物群落中的功能作用,以及它们在温度、湿度、土壤等环境梯度中的位置。(高斯)实验:选择分类和生态习性上都很接近的双核小草履虫和大草履虫, 放在恒定的环境中试验,经过一段时间后,大草履虫下降,双核小草履虫的数量增加并保存下来。高斯随后又做了实验,他将双核小草履虫与袋状草履虫放在一起培养, 发现两种草履虫都生存下来了。分析原因,结果发现,双核小草履虫多生活在培养基地中上部,主要以细菌为食,而袋状草履虫生活在底部, 以酵母为食。两种草履虫食性和居住空间都产生了分化, 因此能共存。由此,高斯得出种间竞争原理。即高斯定律的三个结论:⑴如果两个种在同一个稳定的生物群落中占据了相同的生态位, 最终一个种最终会灭亡。⑵在一个稳定的群落中不同的种具有各自不同的生态位,能避免种间的直接竞争,从而保证了群落的稳定性。⑶一个稳定健康的群落是由多个相互作用、 生态位分化的种群系统组成的,这些种群对空间、时间和资源的利用以及相互之间是互补的,而不是直接竞争。故由多个种组成的群落比单一的群落更能有效地利用环境资源,长期维持较高的生产力,具有较强的功能。6什么是温室效应请谈谈全球气候变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答:自然界所有带热物体都能产生热辐射而散失热量,辐射的波长与物体的温度有关,温度高,辐射的波长就越短。炽热的太阳是高能短波,辐射波长在0.15~0.5卩m之间。而地球表面温度较低则释放长波低能辐射。地球的大气层和火星和金星的大气层一样,起着温室玻璃的作用,允许短波辐射直接透过,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