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安全管理原理培训教材课件_第1页
现代安全管理原理培训教材课件_第2页
现代安全管理原理培训教材课件_第3页
现代安全管理原理培训教材课件_第4页
现代安全管理原理培训教材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现代安全管理原理注册安全主任培训课程意外事故是人类生存的第一杀手!现代社会每年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意外死亡400万人,其中有近40%是老人和小孩;同时有1600万人受到失能伤害;有35%的劳动者受到职业危害。今天,时间每流逝1秒,会有160人伤残;有4000人需要治疗。全球每年发生的各类事故大约2.5亿起,这意味着每天发生68.5万起,每小时发生近2.9万起,每分钟发生475.6起。每年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5%GNP。在整个社会领域中,职业领域是重灾区:

全世界每年死于职业工伤事故和职业病危害的人数为200万,其中约25%为职业病引起的死亡。(交通事故死亡99.9万人、暴力死亡56.3万人、局部战争死亡50.2万人、爱滋病死亡31.2万人)每天有近4000人死于工作,每分钟有3人死于工伤事故。2006年1-10月全国安全生产情况

全国发生各类伤亡事故532101起,死亡92437人,同比分别下降10.0%和9.5%。其中工矿商贸企业发生9525起,死亡11236人,同比分别下降13.9%和14.0%。(煤矿企业发生2340起,死亡3726人,同比分别下降12.5%和21.9%)

1、重大事故:(一次死亡3-9人)1890起,死亡7363人,同比分别下降10.7%和8.9%。

2、特大事故:(一次死亡10人以上)80起,死亡1276人,同比减少22起、906人,分别下降21.6%和41.5%。

3、特别重大事故:(一次死亡30人以上)4起,死亡150人,同比减少7起、608人,分别下降63.6%和80.2%。

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已经被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这充分表明党和政府推进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的决心。

·亿元GDP生产事故死亡率·工矿商贸十万从业人员事故死亡率·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煤矿百万吨死亡率国家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的总体目标到2010年,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初步形成规范完善的安全生产法治秩序,基本形成完善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技术支撑体系、信息体系、培训体系、宣传教育体系和应急救援体系;亿元国内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比2005年下降35%以上,工矿商贸从业人员十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比2005年下降25%以上,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事故起数比2005年下降20%以上,职业危害严重的局面得到有效控制,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好转。序言为有效地预防生产与生活过程中的事故,保障人类的安全生产和安全生活,人类有“三大安全对策”(3E):(P1)·安全工程技术对策,是技术系统本质安全化的重要手段;·安全教育对策,是人的安全素质的重要保障措施;·安全管理对策,是实现职业安全卫生的基本的、重要的、日常的对策。生命权、健康权——安全权,这是最基本的人权。因此,保障劳动者和公众或个人的生命安全与健康,落实安全生产、做好劳动保护工作,是重视人权、体现人权的最重要、最基本的原则。劳工生命安全与健康权利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P8)所谓安全权是指员工免于职业危害(职业病和职业伤亡)的权利。员工安全权的要求,实质是国家关于劳动保护、安全生产的政策法规的具体化。(P9)一个生产经营单位“有了安全并不意味着有了一切,但是没有安全就没有一切。”防火技术是人类最早的安全技术之一。(P2)人类最早的工业安全法规是:英国于1802年制订的《工厂学徒的健康和道德法》,其中主要限制了工厂中学徒的劳动时间,规定了室温、照明、通风换气等标准。(P5)人类最早的交通安全法规是由美交通学专家威廉·菲尔普斯·伊诺制定、于1903年在美国正式颁布的《驾车的规则》。(P6)我国第一部正式交通法是1943年由内务部制订的《陆上交通规则》。(P7)人类“劳动保护”意识的产生:(P14)·1850年,恩格斯在《十小时工作制问题》中首次提出。·1918年俄共《党章草案草稿》中把劳动保护列为党纲第10条。·我国首次提出劳动保护是在1922年5月1日召开的全国劳动代表大会上的决议案中。“安全第一”的口号,是美国钢铁业在1901年提出的公司经营方针,致力于安全生产的目标。“安全第一”已从口号变为安全生产基本方针的重要内容,成为人类生产活动的基本准则。把人为事故作为一种工业社会的现象,研究其规律(事故致因理论),这是美国工业安全专家海因里希30年代的贡献。安全文化的提出:·1986年,国际原子能机构在面对原苏联切尔诺贝利灾难性核泄漏事故的背景下,对人为工业事故追根求源,得到的认识归根结底是“人的因素”,而“人因”的本质是文化造就的。因此,1989年在核工业界首先提出了“核安全文化建设”的概念、方法和对策。(P15)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是原苏联在乌克兰境内修建的第一座核电站,共有4个装机容量为1000兆瓦的核反应堆机组。其中1、2号机组在1977年9月建成发电。3、4号机组于1981年开始并网发电。(2000年12月15日全部关闭)1986年4月26日凌晨1点23分,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反应堆发生爆炸,造成30人当场死亡,8吨多强辐射物泄漏。周围6万多平方公里土地受到直接污染,320多万人受到核辐射侵害。安全生产工作的根本目的是保证劳动者的生命与健康,维护企业的正常生产和发展,它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关系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P15)“七五”期间(1989年11月)正式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确定为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P24)必须把保护劳动者的生命与健康作为安全生产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保障安全生产的最基本的制度。(P25)调查处理事故要坚持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得到严肃处理不放过、广大职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的“四不放过”的原则。工伤保险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重要辅助举措。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颁布了《劳动法》。(P29)1973年规定:企业每年应在固定资产更新和技术改造资金中安排10%~20%(矿山、化工、金属冶炼应大于20%)用于劳动保护措施,不得挪用。(P31)1979年规定:八小时连续辐射不超过38微瓦/厘米2;日累计量不超过300微瓦/厘米2;一次不允许超过5毫瓦/厘米2。(P32)1980年化工部把因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到4000元以上的事故称为重大事故。(P33)1986年原上海市市长江泽民同志在上海市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提出:“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安全哲学思想)1987年国家劳动部首次颁发了“劳动保护科学技术进步奖”。第二章安全管理哲学安全管理哲学:是人类安全生产活动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是人类安全科学技术的基础理论,是安全文化之魂,是安全生产管理理论的核心。(P43)预防为主是安全史学总结出的最基本的安全生产策略和方法。预防型的安全文化是人类现代安全行为文化最重要、最理性的安全活动方式。(P44)预防为主是实现系统安全(工业生产)本质安全化的必由之路。人类安全哲学发展的四个阶段:(P46)·工业革命前,人类的安全哲学具有宿命论和被动型的特征;·工业革命的爆发至本世纪初,人们的安全认识论提高到经验论水平,在事故的策略上有了“事后弥补”的特征,在方法论上已从无意识发展到有意识,从被动变为主动;·20世纪初至50年代,人类的安全认识论进入了系统论阶段,方法论上能够推行安全生产与安全生活的综合型对策,进入了近代的安全哲学阶段;·20世纪50年代到世纪末,人类的安全认识论进入了本质论阶段,超前预防型成为现代安全哲学的主要特征,这样的安全认识论和方法论大大推进了现代工业社会的安全科学技术和人类征服意外事故的手段和方法。人类安全哲学的发展阶段可归纳为:(P47)“五同时”原则:生产与安全的管理中要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P48)“三负责”制:企业各级生产领导在安全生产方面向上级、向职工、向自己负责。“三同步”原则:企业在考虑经济发展、进行机制转换和技术改造时,安全生产方面要同时规划、同时发展、同时实施。“三不伤害”活动:不伤害他人、不伤害自己、不被别人伤害。“三点控制”工程:对生产现场的危险点、危害点、事故多发点进行控制。系统科学最基本的理论,即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对现代企业的安全管理具有基本的理论指导意义。(P52)3.1安全系统论原理系统原理就是运用系统理论对管理进行系统分析,以达到科学管理的优化目标。系统理论是指把对象视为系统进行研究的一般理论。其基本概念是系统、要素。系统是指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所构成的有特定功能与目的的有机整体。按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分为孤立系统、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系统具有六个方面的特性:整体性、稳定性、有机联系性、目的性、动态性、结构决定功能性。人类的安全系统是人、社会、环境、技术、经济等因素构成的大协调系统。(P53)安全系统的基本功能和任务是满足人类安全的生产与生存,以及保障社会经济生产发展的需要,因此安全活动要以保障社会生产、促进社会经济发展、降低事故和灾害对人类自身生命和健康的影响为目的的。安全系统论原理要研究两个系统对象:一是事故系统,二是安全系统。事故系统涉及四个要素,通常称“4M”要素,即:·人——人的不安全行为是事故的最直接的因素;·机——机的不安全状态也是事故的最直接因素;·环境——生产环境的不良影响人的行为和对机械设备产生不良的作用,是构成事故的重要因素;·管理——管理的欠缺是事故发生的间接因素,但管理是最重要的,因为管理对人、机、环境都会产生作用和影响。安全系统要素及结构(P54图3-2)3.2安全信息论原理

安全信息是安全活动所依赖的资源,是反映人类安全事物和安全活动之间的差异及其变化的一种形式。(P56)安全信息的分类:(P57)·从信息的形态划分:一次信息,即原始的安全信息,指生产和生活过程中的人、机、环境客观安全性,以及发生事故后的现场;二次信息,即经过加工处理过的安全信息,包括法规、规程、标准、文献、经验、规划、报告、总结等。·从应用角度划分:(1)生产安全状况信息:生产安全信息、生产异常信息、生产事故信息;(2)安全活动信息:安全组织领导信息、安全教育信息、安全检查信息、安全指标信息;(3)安全指令性信息: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和上级主管部门及领导的安全指示、要求;安全工作计划的各项指标;安全工作计划的安措计划;企业现行的各种安全法规;隐患整改通知书、违章处理通知书。3.3安全控制论原理

安全控制是最终实现企业安全生产的根本。(P64)安全工作的成果既要考虑经济效益,又要考虑社会效益。(P65)3.4安全协调学原理

事故预防是有计划、有组织的行为。(P69)为了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工作体系,需要合理地设置横向安全管理部门,合理地划分纵向安全管理层次。《安全生产法》第19条对安全组织机构的建立和安全管理人员的配备做了专门规定:·对矿山、建筑施工以及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的要求:不管其生产规模如何,都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P70)·对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的要求:从业人员超过三百人的,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在三百人以下的,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委托具有国家规定的相关专业技术资格的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

根据有关行政规范的规定,专职安全管理、安全技术人员数量要达到员工总数的2‰~5‰。(P74)安全生产的委托管理服务:·中介机构或取得注册的安全主任可为生产经营单位提供职业化的安全生产管理服务。(P71)·生产经营单位与受委托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的工程技术人员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服务合同关系,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不发生责任转移。也就是说保证安全生产的责任仍由生产经营单位负责,受委托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的工程技术人员只是依据服务合同约定提供安全管理服务。第四章安全法学理论

法: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体现统治阶级意志,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则(规范)的总称。通常表现为国家制定的法律、法令、条例、规则、规定、决议、决定、命令等规范性文件和国家认可的判例、惯例等。也就是要告诉人们,哪些事是必须做的,哪些事是可以做的,哪些事是不许做的。法律:由拥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立法程序制定和颁布的规范性文件。在我国仅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依照立法程序制定和颁布的规范性文件。法规:泛指国家机关制定的一切规范性文件;单指国家行政机关制定的行政法规。法制:广义:是指管理国家事务的制度化、法律化,包括制定法律(立法)、执行法律(执法)、遵守法律(守法)三个方面。其基本含义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狭义:是指法律制度。法的形式:是指法由何种国家机关制定或认可,具有何种表现形式和效力等级。当代中国法的形式有: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法规、行政规章、国际条约、其它形式(军事法规、特别行政区法规、特区法规等)法的效力:法的约束力的统称。法的对象效力:适应的对象法的空间效力:适应的地域范围法的时间效力:起止时限、追溯时限法的效力层次:效力等级4.1安全生产法规的性质与作用安全生产法规:是指调整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同劳动者或生产人员的安全与健康,以及生产资料和社会财富安全保障有关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通常是对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行政法规规章、规程、标准的总称。它是国家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P80)安全生产法规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P81)广义的安全生产法规是指我国保护劳动者、生产者和保护生产资料及财产的全部法律规范。狭义的安全生产法规是指国家为了改善劳动条件,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以及保障生产安全所采取的各种措施的法律规范。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P82)安全生产工作的最基本任务之一是加强法制建设。以法律、法规文件来规范企业经营者与政府之间、劳动者与经营者之间、劳动者与劳动者之间、生产过程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一个以宪法为依据的、以安全生产法为主体的、由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有关行政规章、技术标准所组成的、多层次的、依次补充和相互协调的安全生产法规体系。4.2我国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体系

4.2.1我国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基本体系

按层次由高到低为:国家根本法、国家基本法、劳动综合法、安全生产与健康基本法、专门安全法、行政法规、安全标准。其中,宪法为最高层次,各种安全基础标准、安全管理标准、安全技术标准为最低层次。(P86)我国现行的安全生产法规按应用领域划分,主要包括三大类:安全技术法规、职业健康卫生法规、安全管理法规。4.2.2安全技术法规安全技术法规,是指国家为搞好安全生产,防止和消除生产中的灾害事故,保障职工人身安全而制定的法律规范。(P86)内容有:设计、建设工程安全的三同时规定;机器设备安全装置规定;特种设备安全措施;防火防爆安全规则;工作环境安全条件规定;个体安全防护规定。(P86-89)4.2.3职业卫生法规职业健康卫生法规,是指国家为了改善劳动条件,保护职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健康,预防和消除职业病和职业中毒而制定的各种法规规范。这里既包括职业健康工程技术措施的规定,也包括有关预防医疗保健措施的规定。(P90)具体包括:工矿企业设计、建设的职业健康;防止粉尘危害;防止有毒物质危害;防止物理危害因素和伤害;劳动卫生个体防护;工业卫生辅助设施;女职工劳动卫生特殊保护;未成年工的特殊劳动保护等内容。(P90-94)4.2.4安全管理法规安全管理法规,是指国家为了搞好安全生产、加强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工作,保护职工的安全健康所制定的管理规范。(P94)劳动保护管理制度是各类工矿企业为了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健康,根据生产实践的客观规律总结和制定的各种规章。概括地讲,这些规章制度一方面是属于生产行政管理制度,另一方面是属于生产技术管理制度。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教育制度、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劳动保护措施计划、建设工程项目的安全卫生规范、安全生产监督制度、工伤保险制度、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等。(P94-98)1980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把每年5月份定为“安全月”。(P95)“三同时”是保证建设工程项目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生产方针最有力措施。“三同时”是指生产性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项目中的职业安全卫生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和投产使用。(P96)安全生产监督是国家授权特定行政机关设立的专门监督机构,以国家名义并利用国家行政权力,对各行业安全生产工作实行统一监督。(P97)4.3安全生产标准体系4.3.1安全生产标准的分类与体系1、按标准的法律效力分类(P99)强制性标准。是指为改善劳动条件,加强劳动保护,防止各类事故发生,减轻职业危害,保护职工的安全健康,必须严格执行的职业安全卫生监督的标准。在这些标准中,经济上考虑往往是第二位的。推荐性标准。是指从国家和企业的生产水平、经济条件、技术能力以及人员素质等方面的现状考虑,在全国或全行业强制统一执行有困难,仅作为推荐执行的标准。如OHSMS(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标准是一种推荐性标准。2、按标准对象特性分类

基础标准。就是对职业安全卫生具有最基本、最广泛指导意义的标准。也就是具有最一般共性的、通用性很广的标准。如名词、术语等。产品标准。就是对职业安全卫生产品的型式、尺寸、主要性能参数、质量指标、使用、维修等所制定的标准。方法标准。就是各类方法、程序规程所制定的标准。如试验方法、检验方法、分析方法、测定方法、设计规程、工艺规程、操作方法等。3、安全生产标准的体系

我国安全生产标准属于强制性标准,是安全生产法规的延伸与具体化,其体系由基础标准、管理标准、安全生产技术标准、其他综合类标准组成。安全标准虽然处于安全生产法规体系的底层,但其调整的对象和规范的措施最具体。(P100)安全标准的制定和修订由国务院有关部门按照保障安全生产的要求,依法及时进行。职业安全卫生标准体系4.3.2安全生产标准的作用系统安全性指标的目标值就是事故评价定量化的标准。(P101)危险是否达到安全程度,这就需要有一个被社会公众允许并可以接受的界限和标准进行比较,这个标准就称为安全指标或安全标准。所谓安全指标,就是社会公众可以接受的危险度,它可以是一个风险率、指数或等级。因为:·人们的认识能力有限,有时不能完全识别危险;·即使认识了现有的危险,但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能源的出现,又会产生新的危险;·对已认识到的危险,也会因技术、资金等因素的制约,而不能完全杜绝。所谓的安全是指判断的危险性不超过允许限度。这就是说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安全,安全就是一种可以允许的危险。一般认为,在人类生产活动中,每人每年死亡概率的数量组级为:1/100是极其危险的,也是绝对不能接受的;1/1000是高度危险的,但要立即采取措施;1/10000属于中度危险,人们不愿出现这种情况,因而愿意拿出经费进行改善;1/100000属于危险性低的级别,相当于游泳淹死的概率;1/1000000以下基本可以忽略,这相当于因天灾而死亡的概率。4.4我国主要的安全生产法规内容简介

1、《宪法》、《刑法》中有关安全生产的内容《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可以说宪法是各种法律的总法律或总准则。对安全生产方面的规定有:国家和企业管理劳动保护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国家和企业要建立职工的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妇女的权利和利益受国家法律保护。2、《刑法》中与安全生产相关的条款:重大飞行事故罪(个人)铁路运营事故罪(个人)交通肇事罪(个人)重大责任事故罪(个人)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个人)危险物品肇事罪(个人)工程重大事故罪(单位、个人)教育设施重大事故罪(个人)消防责任事故罪(个人)销售伪劣商品罪(单位、个人)渎职罪(个人)4、《劳动法》中有关职业安全卫生的内容《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关系的法律规范。于1995年1月1日起施行。

(1)确定了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劳动者享有的权利:就业权;取得劳动报酬权;休息休假权;获得职业安全卫生保护权;接受职业技能培训权;享有社会保险和福利权;提请劳动争议处理权。劳动者必须履行的义务: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职业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2)明确了用人单位在职业安全卫生方面的职责:①规定了职业安全卫生制度的内容:·用人单位必须建立、健全职业安全卫生制度;·用人单位必须执行国家职业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用人单位必须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安全卫生教育。②重申了“三同时”原则。③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职业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并对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应当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3)要求建立伤亡事故和职业病统计报告和处理制度

(4)规定对从事特种作业的劳动者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资格。(5)规定了劳动者在职业安全卫生方面的权利和义务。义务: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权利:·对用人单位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有权拒绝执行;·对危害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行为,有权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5、《职业病防治法》

《职业病防治法》的立法目的是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经济发展。它共有7章,79条,于2002年5月1日起施行。(1)规定职业病防治工作采取预防为本、防治结合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2)劳动者享有的7项职业卫生保护权利是:获得职业卫生教育培训权;获得职业健康防治服务权;了解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权;要求提供职业防护设施及用品权;批评、检举和控告权;拒绝权;参与民主管理权。(3)为从根本上控制或消除职业危害,规定实行职业危害预评价制度。即·在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阶段,要进行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评价;·竣工验收时,要进行职业危害控制效果评价。(4)对职业病的病人的诊断、治疗、安置和社会保障作了具体规定。15、《安全生产法》的主要内容

《安全生产法》共七章九十七条。2002年11月1日实施。(1)确立了通过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要实现的三大目标:·保障人民生命安全·保护财产安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2)规定了保障安全生产的国家总体运行机制(五方运行机制或五方结构):·政府监管与指导(通过立法、执法、监管等手段);·企业实施与保障(落实预防、应急救援和事后处理等措施);·员工权益与自律(8项权益和3项义务);·社会监督与参与(公民、工会、舆论和社区监督);·中介支持与服务(通过技术支持和咨询服务等方式)。(3)明确了我国现阶段实行的国家安全生产监管体制(两结合监管体制)是:·国家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各级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公安消防、公安交通、煤矿监察、建筑、交通运输、质量技术监督、工商行政管理)专项监管相应地表明了我国安全生产法的执法主体是国家安全生产综合管理部门(第一主体)和相应的专门监管部门(第二主体)。(4)确定了我国安全生产的七项基本法律制度:·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制度;·生产经营单位安全保障制度;·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权利义务制度;·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安全责任制度;·安全中介服务制度;·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度;·事故应急救援和处理制度。(5)明确了对我国安全生产具有责任的各方(四个责任对象):·政府责任方,即各级政府和对安全生产负有监管职责的有关部门;·生产经营单位责任方;·从业人员责任方;·中介机构责任方。(6)指明了实现我国安全生产的三大对策体系:·事前预防对策体系: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安全管理,加强政府监管,发动社会监督,推行中介技术支持等。·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建立事故救援体系,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等。(这是使事故伤亡损失最小化的重要对策)·事后处理对策系统,包括:事故处理、报告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7)确定了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的安全生产六项责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组织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保证安全生产投入;·督促检查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组织制定并实施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8)明确了从业人员的八项权利:·知情权: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和事故应急措施;·建议权:有权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建议;·批评、检举、控告权:有权对本单位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检举、控告。·拒绝权: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紧急避险权: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依法索赔权;(法的赔偿是区分责任的赔偿;工伤赔付是无过错的公益性赔偿)·获得防护用品权;·教育培训权。(9)明确了从业人员的三项义务:·自律遵规的义务,即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自觉学习安全生产知识的义务,要求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危险报告义务,即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时,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本单位负责人报告。(10)明确规定了我国安全生产的四种监督方式:·工会民主监督,即工会有权对建设项目的“三同时”进行监督,提出意见。·社会舆论监督,即新闻等单位有对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进行舆论监督的权利。·公众举报监督,即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对事故隐患或者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均有权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或者举报;·社区报告监督,即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发现其所在区域内的生产经营单位存在事故隐患或者安全生产违法行为时,有权向当地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报告。(11)明确了政府、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和中介机构可能的38种违法行为:生产经营单位及负责人30种,政府监督部门及人员5种,中介机构1种,从业人员可能的违法行为有2种。(12)明确了相应违法行为的13种处罚方式:政府监管人员:降级、撤职;政府监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责令退还违法收取的费用;中介机构:罚款、第三方损失连带赔偿、撤销资格;生产经营单位:责令限期改正、停产停业整顿、经济罚款、责令停止建设、关闭企业、吊销有关证照、连带赔偿等;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个人经济罚款、限期不得担任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降职、撤职、处15日以下拘留等;从业人员:批评教育、依规章制度给予处分。16、《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基本宗旨和目的是为了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护环境而制定。于2002年3月15日施行。适用范围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危险化学品和处置废弃危险化学品的各个环节和过程。危险化学品是指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和腐蚀品等。17、《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于2003年6月1日起施行。条例共7章91条。(1)围绕1个宗旨:宗旨是为了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新形势和WTO需要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法律制度,进一步强化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防止和减少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2)建立2项制度:·特种设备市场准入制度:生产许可使用登记持证作业·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查制度:强制检验制度(全过程的监督检验;使用中的定期检验;新研制时的定型试验);执法检查制度(开展现场检查,并予以查处);事故处理制度;安全监察责任制度。(3)实现3个统一:·实现了监管主体统一(国家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七大类特种设备实施安全监察);·特种设备概念的统一(规定了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为特种设备。)·内外制度的统一(内外一致的行政许可制度)。(4)明确4项责任:·特种设备生产者、使用者的安全责任和义务;·各级人民政府管理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的责任和义务(督促、支持安全监察,及时协调、解决存在的重大问题);·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及检验检测机构的责任和义务(行政许可、强制检验、执法检查和事故处理);·社会监督的权力。(5)体现5项原则·安全至上原则(预防为主,事先严格控制,强化政府监管和行政许可)·企业负责原则(企业是特种设备安全的第一责任人)·权责一致原则(监督管理的职责和权限)·统一监管原则(监管主体、监管制度、监管规范、监管收费“四个统一”)·综合治理原则。18、《工伤保险条例》该条例共8章64条,于2004年1月1日起施行。实施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促进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分散用人单位的工伤风险。规定各类企业、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应参加工伤保险,缴纳工伤保险费;各类企业的职工和个体工商户的雇工有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权利。该条例所称的“职工”,是指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各种用工形式、各种用工期限的劳动者。条例规定,各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本级行政区域内的工伤保险工作,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按照有关规定设立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具体承办工伤保险事务。第五章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强有力的监督管理措施是安全生产保障重要措施之一,也是国家安全生产法制得以落实的基本手段。(P132)

5.1我国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制与机构

5.1.1国家安全生产管理机制目前我国的安全生产管理机制是:“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督、企业全面负责、社会监督支持”。(P135)·政府统一领导是指安全生产工作必须在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依据国家关于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做到统一的要求。·部门依法监管是指各级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和相关部门,要依法履行综合监督管理和专项监督管理的职责。·企业全面负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要依法做好方方面面的工作,切实保证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社会监督支持是指要发挥全社会各方面的作用,在全社会形成“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社会舆论氛围,形成舆论监督、群众监督的机制。

5.1.2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

1、安全管理委员会(P136)各级安全管理委员会主任由同级政府主要领导兼任;成员由同级政府有关领导、相关部门领导及下级政府领导组成。主要职能:综合管理;组织协调、监督检查(非执法性);事故调查批复。各级安委会在同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设立办公室,作为安委会的日常工作机构。2、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P137)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是综合管理安全生产工作、履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行政机构。5.1.3推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制度的作用安全生产国家监督管理制度是保证各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正确实施的重要制度,也是安全生产法制的重要组成部分。(P140)实行监督检查制度作用:有利于适应市场经济体制需要和发展;有利于推动技术进步和加快经济建设的发展;有利于进一步健全安全生产法制,维护社会的稳定。加强安全生产法制监督管理的意义:加强各级人民政府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促进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和有关部门的依法行政。5.2安全生产监督理论与技术安全生产监管(监察)机构三大职能:(P143)·现场调查取证权;·现场处理权;·查封、扣押行政强制措施权。安全监管部门及监督人员的五项义务:(P144)·审查、验收禁止收取费用;·禁止要求被审查、验收的单位购买指定产品;·必须遵循忠于职守、坚持原则、秉公执法的执法原则;·监督检查时须出示有效的监督执法证件;·对检查单位的技术秘密、业务秘密尽到保密之义务。5.3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范畴

5.3.1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职权范围(P148)(l)对遵守、执行安全生产法规各项规定的情况实行经常性监督检查;(2)对新、改扩建工程项目、特种设备、严重有害作业场所、特种作业人员进行专门的预防性审查认可或认证;(3)对重大隐患、严重职业危害,以及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令其改进、停止危险(危害)部分的作业;(4)对事故企事业单位及直接责任者进行处罚,并追究其行政或刑事责任;(5)参加和监督伤亡事故的调查和处理。

5.3.2国家安全生产监察的方式

1、行为监督

行为监督是监督检查用人单位及其领导人员的管理行为。(P145)内容:组织管理、规章制度建设、职工教育培训、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实施等。(P149)目的和作用:提高安全意识,在工作中切实落实安全措施,其中对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的不安全行为,要严肃纠正和处理。2、技术监督技术监督是凭借技术手段,深入监督检查生产工艺过程、设备、原材料和劳动环境的安全卫生状况及其防护技术条件。(P145)内容包括:“三同时”监督;防护措施与设施监督;个人防护用品监督;危险设备、危害场所和特种作业监督等。(P149)特点:专业性强、技术要求高。技术监督是指从“本质安全”着手对物质条件的监督。从专业监察的角度划分,国家安全监督的种类有一般监督、专门监督和事故监督。5.3.3安全生产的一般监督

一般监督,是对企业日常生产活动常规的全面监督。(P149)其具体形式有:·不定期地监督执法;·劳动安全卫生检查;·根据举报进行监督。5.3.4安全生产专门监督

专门监察是针对特殊问题进行的监督。(P150)其监察的内容包括:1、生产性建设项目的监督(“三同时”)2、特种设备的监察3、劳动防护用品的监察4、特种作业人员的监察5、严重有害作业场所的监察特种设备是指危险性较大、易导致人身和设备事故的机械设备。(P151)其监察的范围,包括锅炉、压力容器、起重机械、压力机械、木工机械。厂内运输机械、防爆电器、厂内机动车辆等危险性较大的生产设备、设施,以及安全专用仪器、装置、工具等特种设备。

劳动防护用品是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人身安全与健康所必备的一种防御性装备。(P152)按照有关规定·对在有危害健康的气体或粉尘场所,职工应佩戴防毒面具和防尘口罩;·对在有噪音、强光、辐射热和火花飞溅的作业场所,职工应佩戴护耳器、防护眼镜、面具和帽等;·对在高空作业的人,职工佩戴安全带;对从事电气操作的工人,工人应根据需要配备绝缘鞋和绝缘手套。(P153)我国对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实行生产许可证制度。发放生产许可证的劳动防护用品分为七类:·头防护类;·呼吸器官防护类;·眼、面防护类;·听觉器官防护类;·防护服装类;·手、足防护类;·防坠落类。特种作业是指在劳动过程中容易发生伤亡事故,对操作者本人,尤其对他人和周围设施的安全有重大危害的作业,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称为特种作业人员。(P154)特种作业人员在独立上岗作业前,必须进行专门的安全技术培训,并获得证书后方可上岗。取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者,每两年进行一次复审。未按期复审或复审不合格者,其操作证自行失效。企、事业单位应将Ⅲ、IV级粉尘危害列为粉尘治理重点。(P155)各级行政主管部门应将Ⅲ、Ⅳ级粉尘危害列为职业安全监察工作重点。5.3.5事故监督(P156)事故监督是对伤亡事故、职业性中毒的报告、登记、统计、调查和处理的监督。用人单位负责人接到重伤、死亡、重大死亡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报告企业主管部门和企业所在地行政主管部门、公安部门、人民检察院、工会。企业主管部门和行政主管部门接到死亡、重大死亡,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按系统逐级上报;死亡事故报至省、自治区、直辖市企业主管部门和行政主管部门;重大死亡事故报至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行政主管部门。(3人以上、10人以下报市;10以上报省;30人以上报国务院)

5.6.3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的性质和职能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是行使行政执法机构,履行国家煤矿安全监察的职责;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强化行政执法监管,从上至下实行垂直管理、分级负责的体制。(P165)第六章安全教育理论

企业安全教育的目标:总的目标是提高人的安全素质。这要通过强化安全意识;端正安全态度、发展安全能力;增长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技能等来实现。企业安全教育的对象;法人代表及其他决策者们(董事长、总经理、厂长、经理、投资者、副总)、各级管理者(中层及基层管理干部)、安全专业人员(注册安全主任、注册安全工程师)、企业职工和家属。对不同的教育对象有着不同的教育目的:1对各级领导要求重点掌握安全认识和安全决策技术;2对安全专业人员要求重点掌握安全科学技术;3对企业职工要求重点掌握安全态度、安全技术知识和技能;4对企业职工要求重点了解职工的工作性质、工作规律和相关的安全知识。安全教育培训的内容:安全常识和安全技能、安全政策和安全法规、安全标准和安全技术、安全科学理论等。

在企业通常分为:1决策层安全教育培训:要求懂得方针政策、安全法规和有关技术法规、标准。·懂得安全法规是了解违反安全生产法规应受到治安处罚或行政处罚,应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责任或刑事责任;在什么情况构成重大责任事故罪。·安全生产的技术法规包括:安全生产的管理标准、机具和生产工艺的安全卫生标准、防护用品标准等。2决策层安全教育培训目标: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以人为本、安全能减损更能增值的安全生产观。

3管理层安全教育培训:·中层干部应懂得相应的安全技术知识。具有企业安全管理、机械安全、电气安全、防火防爆、工业卫生、劳动保护、环境保护等知识,侧重掌握防火防爆方面的安全知识。应懂得推动安全工作前进的方法:如早会宣导、定期检查、奖罚激励法等。应熟悉国家安全生产法规和企业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基层班干部应掌握与本班工作相关的安全知识及有关事故案例;应掌握与本班工作相关的安全操作技能。4管理层安全教育培训目标: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以人为本的安全方针。带头遵守安全法规制度,不违章指挥;异常处置上报。5企业职工安全教育培训:除了生产技术知识教育外,还需要以下知识教育:一般安全生产技术知识教育:·单位内危险设备、区域分布及基本注意事项和安全防护知识;·有关电气设备的基本安全知识;·起重机械和厂内运输有关的安全知识;·企业中一般消防制度和规则;·个人防护品的正确使用和伤亡事故报告办法·事故时的紧急救护措施、方法。专业安全生产技术知识教育:指根据安全生产技术知识和工业卫生技术知识及其以往经验制定的各种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安全方面如电、气、焊、起重运输、防爆、高处作业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工业卫生方面如防尘、防毒、防噪、振动控制、射频辐射、激光防护、高温作业操作规程。安全生产技能教育:指员工安全完成作业的技巧和能力。包括作业技能、熟练掌握作业安全装置设施的技能、异常应急进行妥善处理的技能。安全态度教育:

·思想教育:变企业“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方针政策教育。·安全法规教育。·安全事例教育;6企业职工安全教育培训目标:拥护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以人为本的安全方针。熟练掌握相关的安全知识和技能,自觉遵守安全法规制度,异常应急能进行妥善处理,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或防止事态扩大。知识教育是让员工应知,即“懂不懂”技能教育是让员工应会,即“会不会”态度教育是让员工做到,即“做不做”本章总结:

第七章安全经济学理论

安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安全的经济形式和条件,即通过理论研究和分析,揭示和阐明安全利益、安全投资、安全效益的表达形式和实现条件。(P205)安全经济学的目的是实现人、技术、环境三者的最佳安全效益安全经济学的目标是通过控制和调整人类的安全活动来实现的。安全投入产出规律是安全经济学最核心部分,也是最重要的基础。(P210)安全投资原则:“谁受益谁整改,谁危害谁负担,谁需要谁投资”(P226)我国对因工死亡员工的抚恤金支付标准,大致有三种:一是对因工死亡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者,支付6000天的平均工资总额;二是每因工死亡1人,赔偿20~25年平均工资的总额;三是对因工死亡者,每人一次支付20万元。(P234)安全生产经济贡献率包括:安全技术与管理水平的经济贡献率;安全投入资金的经济贡献率;安全投入劳动量的经济贡献率。(P241)安全生产投入产出比为:安全投入:安全产出=1:3.35。(P242)第八章安全文化建设理论安全文化的科学内涵包括领导的安全观念和全民的安全意识和素质。(P246)建设安全文化的目的是为人类安康生活和安全生产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人文氛围和物态环境。第九章安全行为科学9.3影响人行为的因素分析

9.3.1、影响人的安全行为的个性心理因素情绪对人的安全行为的影响(P278)·情绪处于兴奋状态时,人的思维与动作较快;·情绪处于抑制状态时,思维与动作显得迟缓;·情绪处于强化阶段时,往往有反常的举动。后两种状态可能会出现思维与行动不协调、动作之间不连惯,是安全行为的忌讳。当不良情绪出现时,可通过临时改换工作岗位或暂停工作,避免因情绪可能导致的不安全行为影响生产。气质对安全行为的影响人的气质分为四种:·多血质:精力充沛,活泼好动、敏捷、乐观,情绪易波动,善交际,适应强,安全意识较强。·胆汁质:精力充沛,反应快但不灵活,易激动,暴躁,自制力差,安全意识较前者差。·粘液质:安静沉着,情绪稳定,感情不外露,动作迟缓,严谨有韧性,但有惰性,适应力较差。·抑郁质:敏感多疑,易动感情,情感丰富,行动迟缓、胆小腼腆,优柔寡断,有毅力。性格对人的安全行为的影响(P279)性格是每个人所具有的、最主要的、最显著的心理特征,是人在自身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对事物稳定和习惯化的方式。理智型用理智来衡量一切,并支配行动;情绪型的情绪体验深刻、安全行为受情绪影响大;意志型有明确目标、行动主动、安全责任心强。自觉性方面的性格特征,行动的目的性或盲目性、自动性或依赖性、纪律性或散漫性;自制方面,约束或放任,主动或被动等;果断性方面,严谨还是松散,意志顽强还是懦弱。9.3.2影响人的行为有社会心理因素人的社会知觉可分为:对个人的知觉。主要是对他人的外部行为及心理活动的认识。人际知觉。是对人与人关系的知觉,带有明显的感情因素。自我知觉。是指一个人对自我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表现的概括认识。(P280)人的社会知觉在反映客观事物时,常常会产生错误的知觉或者偏见,其原因有:第一印象作用;晕轮效应;优先效应与近因效应;定型作用。9.3.3影响行为的主要社会因素(P280)社会舆论又称公众意见,它是社会上大多数人对共同关心的事情、用富于情感色彩的语言所表达的态度、意见的集合。风俗是指一定地区内社会多数成员比较一致的行为趋向。时尚就是指一定地区的一定时期的风尚。

第十章

事故预测与预防原理10.1事故致因理论

事故致因理论就是以事故为出发点,着重解释事故发生的原因,以及针对事故致因因素如何采取措施防止事故的安全理论。事故致因理论是指导事故预防工作的基本理论。(P301)10.1.1早期的事故致因理论

海因里希的事故法则。即在机械事故中,死亡、重伤、轻伤和无伤害事故的比例为1:29:300,国际上把这一法则叫事故法则。这个法则说明,在机械生产过程中,每发生330起意外事件,有300件未产生人员伤害,29件造成人员轻伤,1件导致重伤或死亡。(P302)这个统计规律说明了在进行同一项活动中,无数次意外事件,必然导致重大伤亡事故的发生。而要防止重大事故的发生必须减少和消除无伤害事故,要重视事故的苗子和未遂事故,否则终会酿成大祸。

海因里希认为,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是事故的直接原因,企业事故预防工作的中心就是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海因里希理论把工业事故的责任归因于工人。从这种认识出发,海因里希进一步追究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认为人的缺点来源于遗传因素和人员成长的社会环境。(P303)10.1.2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事故致因理论事故判定技术最初被用于确定军用飞机飞行事故原因的研究。(P303)战后这项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国外的工业事故预防工作中,作为一种调查研究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的方法,使得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在引起事故之前被识别和被改正。人机工程学是研究如何使机械设备、工作环境适应人的生理、心理特征,使人员操作简便、准确、失误少、工作效率高的学问。人机工程学的兴起标志着工业生产中人与机械关系的重大变化:以前是按机械的特性训练工人,让工人满足机械的要求,工人是机械的奴隶和附庸;现在是在设计机械时要考虑人的特性,使机械适合人的操作。从事故致因的角度,机械设备、工作环境不符合人机工程学要求可能是引起人失误、导致事故的原因。

“二战”后,科学技术飞跃进步,新技术、新工艺、新能源、新材料和新产品给工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面貌带来巨大变化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更多的危险。据说世界上每20分钟就有一种新的化学物质问世,其中每一种都可能具有危险性。科技的发展把作为现代物质文明的各种工业产品送到人们的面前,这些产品中有些会威胁人员安全。(P304)工业部门要保证消费者利用其产品的安全,在公众的强烈的要求下,美国于1972年通过了消费品安全法,日本等国也相继通过了相似的法律,这些法律的共同特征是,制造厂家必须对其产品引起的事故完全负责。

越来越多的人认为,不能把事故的责任简单地说成是工人的不注意,应该注重机械的、物质的危险性质在事故致因中的重要地位。于是,在事故预防工作中比较强调实现生产条件、机械设备的安全。战后人们逐渐地认识了管理因素作为背后原因在事故致因中的重要作用。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是工业事故的直接原因,必须加以追究。但是,它们只不过是其背后的深层原因和管理上缺陷的反映,只有找出深层的、背后的原因,改进企业管理,才能有效地防止事故。

10.1.3系统安全工程理论所谓系统安全,是在系统寿命期间内应用系统安全工程和管理方法,辨识系统中的危险源,并采取控制措施使其危险性最小,从而使系统在规定的性能、时间和成本范围内达到最佳的安全程度。(P305)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源是事故发生的原因。危险性是指某种危险源导致事故、造成人员伤害、财物损坏或环境污染的可能性。由于不能彻底的消除所有的危险源,也就不存在绝对的安全。因此,系统安全的目标不是事故为零,而是最佳的安全程度。

认为可能意外释放的能量是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而对能量控制的失效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这涉及能量控制措施的可靠性问题。在系统安全研究中,不可靠被认为是不安全的原因;可靠性工程是系统安全工程的基础之一。研究可靠性时,涉及物的因素时,使用故障这一术语;涉及人的因素时,使用人失误这一术语。一般说来,一起事故的发生是许多人失误和物的故障相互复杂关联、共同作用的结果,即许多事故致因因素复杂作用的结果。因此,在预防事故时必须在弄清事故致因相互关系的基础上采取恰当的措施,而不是相互孤立地控制各个因素。系统安全注重整个系统寿命期间的事故预防,尤其强调在新系统的开发、设计阶段采取措施消除、控制危险源。对于正在运行的系统,如工业生产系统,管理方面的疏忽和失误是事故的主要原因。10.1.6多米诺骨牌理论海因里希认为,事故是沿着如下顺序发生、发展的:人体本身→按人的意志进行动作→潜在的危险→发生事故→伤害。这个顺序表明:事故发生的最初原因是人的本身素质,即生理、心理上的缺陷、或知识、意识、技能方面的问题等,按这种人的意志进行动作,即出现设计、制造、操作、维护错误;潜在危险,则是由个人的动作引起的设备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发生事故,则是在一定条件下,这种潜在危险引起的事故发生;伤害,则是事故发生的后果。(P310)10.1.7轨迹交叉论轨迹交叉论认为,在一个系统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的形成过程中,一旦发生时间和空间的运动轨迹交叉,就会造成事故。其描绘的事故模型如下图所示。(P311)在实际工作中,应用轨迹交叉论预防事故,可以从三个方面考虑(P314~316)(1)防止人、物运动轨迹的时空交叉。按照轨迹交叉论的观点,防止和避免人和物的运动轨迹的交叉是避免事故发生的根本出路。(2)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的目的是切断轨迹交叉中行为的形成系列。①职业适应性选择②创造良好的行为环境和工作环境③加强培训、教育,提高职工的安全素质④严格管理(3)控制物的不安全状态。控制物的不安全状态的目的是切断轨迹交叉中物的形成系列。最根本的解决办法是创造本质安全条件,使系统在人发生失误的情况下,也不会发生事故。在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消除不安全因素,或采取防护措施,以削弱不安全状态的影响程度。这就要求,在系统的设计、制造、使用等阶段,采取严格的措施,使危险被控制在允许的范围之内。10.1.8管理失误论在早期的事故因果连锁中,海因里希把遗传和社会环境看作事故的根本原因,表现出了它的时代局限性。尽管遗传因素和人员成长的社会环境对人员的行为有一定的影响,却不是影响人员行为的主要因素。在企业中,如果管理者能够充分发挥管理机能中的控制机能,则可以有效地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P316)安全管理中的控制是指损失控制,包括对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的控制。它是安全管理工作的核心。

10.1.10能量转移理论事故能量转移理论是美国的安全专家哈登于1966年提出的一种事故控制论。其理论的立论依据是对事故的本质定义。(P320)哈登把事故的本质定义为:事故是能量的不正常转移。预防事故的本质是能量控制。1、能量在事故致因中的地位人类在利用能量的时候必须采取措施控制能量,使能量按照人们的意图产生、转换和做功。(P321)从能量在系统中流动的角度,应该控制能量按照人们规定的能量流通渠道流动。如果由于某种原因失去了对能量的控制,就会发生能量违背人的意愿的意外释放或逐出,使进行中的活动中止而发生事故。如果事故时意外释放的能量作用于人体,并且能量的作用超过人体的承受能力,则将造成人员伤害;如果意外释放的能量作用于设备、建筑物、物体等,并且能量的作用超过它们的抵抗能力,则将造成设备、建筑物、物体的损坏。事故发生时,在意外释放的能量作用下,人体(或结构)能否受到伤害(或损坏),以及伤害(或损坏)的严重程度如何,取决于作用于人体(或结构)的能量的大小、能量的集中程度、人体(或结构)接触能量的部位、能量作用的时间和频率等。预防伤害事故就是防止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意外转移,防止人体与过量的能量或危险物质接触。(P322)我们把约束、限制能量,防止人体与能量接触的措施叫做屏蔽(广义的屏蔽)。

在工业生产中经常采用的防止能量转移的屏蔽措施主要有以下7种:(P322-323)用安全的能源代替不安全的能源限制能量。尽量采用低能量的工艺或设备防止能量蓄积。及时泄放多余的能量缓慢地转移能量。降低单位时间内转移的能量设置屏蔽设施。屏蔽设施是一些防止人员与能量接触的物理实体,即狭义的屏蔽。如防护罩、安全围栏、防护用品等在时间或空间上把能量与人隔离信息形式的屏蔽。各种警告信息按能量与被害者之间的关系,可以把伤害事故分为三种类型,并相应地采取不同的预防措施。(P323-324)人员意外地进入规定的能量流通渠道而受到伤害。防护装置之类的屏蔽可防止人员进入;信息形式的屏蔽可约束人的行为。能量意外地从原来的渠道里逸脱出来,开辟了新的流通渠道使人员受害。按事故发生时间与伤害发生时间之间的关系,又可分为两种情况:事故发生的瞬间人员即受到伤害。在这种情况下,人员没有时间采取措施避免伤害;事故发生后人员有时间躲避能量的作用,可以采取恰当的对策防止受到伤害。在这种情况下人员行为正确与否往往决定他们的生死存亡。能量意外地超过原有的屏蔽而开辟新的流通渠道;同时被害者误进入新开通的能量渠道而受到伤害。

2、能量观点的事故因果连锁(P324-325)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使得能量或危险物质失去了控制,是能量或危险物质释放的导火线。美国矿山局的札别塔基斯依据能量转移理论,建立了新的事故因果连锁模型。①事故。事故是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意外释放,是伤害的直接原因。为防止事故的发生,可以通过技术改进来防止能量意外释放,通过教育训练提高职工识别危险的能力,佩戴个体防护用品来避免伤害。

②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导致能量意外释放的直接原因,它们是管理缺欠、控制不力、缺乏知识、对存在的危险估计错误,或其他个人因素等基本原因的征兆。③基本原因。基本原因包括三个方面的问题:企业领导者的安全政策及决策。个人因素。环境因素。为了从根本上预防事故,必须查明事故的基本原因,并针对查明的基本原因采取对策。10.1.16危险源辨识与控制理论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P338)危险源辨识是发现、识别系统中危险源的工作。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它是危险源控制的基础,只有辨识了危险源之后才能有的放矢地考虑如何采取措施控制危险源。.10.3事故预防原理10.3.1事故可预防性理论事故有如下特性:(P350)

因果性是指事故由相互联系的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随机性是指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故后果的严重性是偶然的。潜伏性:表面上,事故是一种突发事件。但是事故发生之前有一段潜伏期。可预防性:任何事故从理论和客观上讲,都是可预防的。因此,人类应该通过各种合理的对策和努力,从根本上消除事故发生的隐患,把工业事故的发生降低到最小限度。10.3.2事故的宏观战略预防对策事故的宏观战略预防对策有:安全法制对策、工程技术对策、安全管理对策、安全教育对策。(P351)1、安全法制对策安全法制对策就是利用法制的手段,对生产的建设、实施、组织,以及目标、过程、结果等进行安全的监督与监察,使之符合安全生产的要求。2、工程技术对策(P352)工程技术对策是指通过工程项目和技术措施,实现生产的本质安全化,或改善劳动条件提高生产的安全性。在具体的工程技术对策中,可采用如下技术原则:(P352-354)(1)消除潜在危险的原则。即在本质上消除事故隐患,是理想的、积极进步的事故预防措施。其基本的作法是以新的系统、新的技术和工艺代替旧的不安全系统和工艺,从根本上消除发生事故基础。(2)降低潜在危险因素数值的原则(3)冗余性原则(4)闭锁原则。在系统中通过一些原器件的机器联锁或电气互锁,作为保证安全的条件。如冲压机械的安全互锁器,金属剪切机室安装出入门互锁装置,电路中的自动保安器等。(5)能量屏障原则(6)距离防护原则(7)时间防护原则(8)薄弱环节原则(9)坚固性原则(10)个体防护原则(11)代替作业人员的原则(12)警告和禁止信息原则工程技术对策是治本的重要对策。但是,工程技术对策需要安全技术及经济作为基本前提。3、安全管理对策(P354)安全管理对策是工业生产过程中实现职业安全卫生的基本的、重要的、日常的对策。工业安全管理对策具体由管理的模式,组织管理的原则,安全信息流技术等方面来实现。

10.3.3人为事故的预防强化人的安全行为,预防事故发生,是指通过开展安全教育,提高人们的安全意识,使其产生安全行为,做到自觉预防事故的发生。主要应抓住两个环节:一要开展好安全教育,提高人们预防、控制事故的能力;二要抓好人为事故的自我预防。(P357)改变人的异常行为,控制事故发生,主要有如下五种方法:自我控制(自我控制是行为控制的基础,是预防、控制人为事故的关键)、跟踪控制、安全监护、安全检查、技术控制。(P358)10.3.5环境因素导致事故的预防对环境导致事故的预防和控制,主要应做好如下四个方面工作:运用安全法制手段加强环境管理,预防事故的发生;治理尘、毒危害,预防、控制职业病发生;应用劳动保护用品,预防、控制环境导致事故的发生;运用安全检查手段改变异常环境,控制事故发生。(P364)10.3.6时间因素导致的预防对时间导致事故的预防和控制,主要应抓住两个环节:一要正确运用劳动时间,预防事故发生;二要改变与掌握异常的劳动时间,控制事故发生。(P366)正确运用劳动时间预防事故发生:是依据劳动法规定结合本企业安全生产的客观要求,正确处理劳动与时间的关系,合理安排劳动时间,保证必要的休息时间,做到劳逸结合,以此预防事故的发生。改变与掌握异常劳动时间控制事故发生:异常劳动时间,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时间变化而具有导致事故因素的非正常生产时间。为了控制由于异常劳动时间导致发生的事故,要做好如下工作:①限制加班、加点控制事故发生。职工在法定的节日或公休日从事生产或工作的,称为加班。在正常劳动时间外又延长时间进行生产或工作的,称为加点。②抓好季节性事故的预防和控制。季节性事故,是指随着季节时间的变化,而导致发生的与气候因素相关的事故。首先要认识与掌握本企业可能发生的季节性事故,根据季节的特点制定安全防范措施。然后还要根据实际变化情况具体做好防范工作。③做好异常劳动时间的安全管理控制事故发生。要掌握在异常的劳动时间里导致生产发生异常变化的原因,以及发展变化的动态。其次,要做好在异常劳动时间里的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和信息沟通。再次,要及时组织人力、物力,积极有效的排除异常变化中的问题。第十一章风险管理与安全评价

11.1风险管理

风险是某一有害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其事故后果的总和。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包括生产事故、自然事故和经济、法律、社会等方面的事件或事故。(P369)通俗地讲,风险就是发生不幸事件的概率,即是一个事件产生我们所不期望的后果的可能性。(P370)严格地说,风险和危险是不同的,危险只是意味着一种坏兆头的存在,而风险则不仅意味着这种坏兆头的存在,而且还意味着有发生这个坏兆头的渠道和可能性。(370)一个事件有风险,必须同时具备两个特点:(1)不确定性;(2)有好结果或坏结果,两种结果都可能发生。由此可见,危险对于人们只有坏结果,没有好结果;而风险对于人们既可能有坏结果,也可能有好结果,这是风险与危险的本质差别。风险一定是一个不确定性事件,但反之却不然。如某一不确定性事件的所有结果都是坏结果,对人们有害而无利,它就是危险事件,而不是风险事件。(P373)隐患是指任何能直接或间接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场所环境破坏或其组合的对工作标准、实务、程序、法规、管理体系绩效等的偏离。当隐患暴露在人类的生产活动中时就成为风险。(P374)隐患、风险、事故的关系11.2危险源的管理危险源是事故发生的前提,是事故发生过程中能量与物质释放的主体。(P392)

11.2.1危险源的构成要素危险源是指一个系统中具有潜在能量和物质释放危险的、在一定的触发因素作用下可转化为事故的部位、区域、场所、空间、岗位、设备及其位置。也就是说,危险源是能量、危险物质集中的核心,是能量传出来或爆发的地方。危险源是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危险源由三个要素构成(P393)危险源的潜在危险性是指一旦触发事故,可能带来的危害程度或损失大小,或者说危险源可能释放的能量强度或危险物质量的大小。危险源的存在条件是指危险源所处的物理、化学状态和约束条件状态。触发因素是指引发危险源能量释放的各种诱因。触发因素不属于危险源的固有属性,而是危险源转化为事故的外因。一定的危险源总是与相应的触发因素相关联。在触发因素的作用下,危险源转化为危险状态,继而转化为事故。根据危险源在事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把危险源划分为两大类,即第一类危险源和第二类危险源。(P393)1、第一类危险源的分析第一类危险源是指系统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实际工作中往往把产生能量的能量源或拥有能量的能量载体看作第一类危险源来处理。(P393)(1)常见的第一类危险源有:(P393-395)产生、供给能量的装置、设备使人体或物体具有较高势能的装置、设备、场所能量载体。拥有能量的人或物一旦失控可能产生巨大能量的装置、设备、场所一旦失控可能发生能量蓄积或突然释放的装置、设备、场所危险物质。有害物质、具有化学能的危险物质生产、加工、储存危险物质的装置、设备、场所人体一旦与之接触将导致人体能量意外释放的物体(2)第一类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