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试卷一调研测试卷(附答案)_第1页
《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试卷一调研测试卷(附答案)_第2页
《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试卷一调研测试卷(附答案)_第3页
《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试卷一调研测试卷(附答案)_第4页
《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试卷一调研测试卷(附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页码49《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试卷一调研测试卷(附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4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正确或最符合题意)。1、根据2000年版《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的规定,关于FOB贸易术语,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卖方应当在目的港交货B、卖方应当自费取得货物保险C、卖方无义务自费订立运输合同D、该贸易术语适用于各种运输方式【参考答案】:C2、在《十二表法》制定之后,罗马主要使用的是:()A、成文不公开的习惯法B、公开的成文法C、不成文公开的习惯法D、不成文不公开的习惯法【参考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罗马《十二表法》的影响。在《十二表法》制定之后罗马使用的主要是公开的成文法律。因此,本题的正确选项为8项。3、公证员某甲与商人某乙是好朋友,一日某乙找到某甲希望为其所签订的一份合同办理公证,经由某甲的介绍,其所在的公证机构为某乙办理了公证手续,并由某甲在公证书上签字。后来发现某乙所提供的合同系生意对象某丙伪造的,因为该伪造合同某乙损失50万元。请问,对于某乙的损失,应该如何承担哪一责任?()A、由公证员某甲承担赔偿责任B、由某甲所在公证机构承担赔偿责任C、先由甲所在公证机构承担赔偿责任,其后可以向某甲追偿D、由某乙自己承担责任【参考答案】:D【解析】:当事人提供虚假材料造成损失的,公证机构不承担赔偿责任。4、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公平正义的首要内涵。关于它的具体内容,下列哪一选项是不准确的?A、社会成员享有相同的立法表决权B、法律以同样的标准对待所有社会成员C、反对任何在宪法和法律之外的特殊权利D、禁止歧视任何在社会关系中处于弱势的社会成员【参考答案】:A【解析】:公平正义的内涵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公平正义的首要内涵,也是实现公平正义的前提和基础。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基本要求主要有以下几点:(1)平等对待。平等对待就是指法律对所有社会成员一视同仁,以同样的标准对待。一是公民的法律地位和权利义务一律平等。二是对所有公民平等地适用法律。三是同种情形同等处理。选项8认为“法律以同样的标准对待所有社会成员”是正确的。(2)反对特权。反对特权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必然要求。任何组织或个人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受到追究,都不得使任何公民承担法律以外的义务和受到法律以外的处罚。选项C的说法正确。(3)禁止歧视。与反对特权相对应,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允许使任何在社会关系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公民受到歧视待遇。如我国为了保护未成年人、残疾人和妇女儿童的合法权利。专门制定了各个专项法律。对经济困难打不起官司、不能获得法律帮助的群体,确立了司法救助和法律援助制度。对这些特殊群体的特殊保护,正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禁止歧视的体现。选项D正确。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我国的立法主体主要包括全国和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还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立法会等。因此在我国,拥有立法表决权的人只是以上这些立法主体中的组成人员。另外,我国实行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选举人大代表时实行的是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的原则,没有全民公选和全民公投制度,因此,人民行使立法权主要是通过人大代表间接行使的。社会成员中不是每一个人都拥有立法表决权,更不会拥有相同的立法表决权。选项A的说法错误。[难度系数]**5、农民甲与某镇政府签署房屋拆迁补偿协议,拆迁后,该镇政府未给予足额补偿。甲向法院提起诉讼,经法院调解,双方达成一致,由该镇政府给予补偿。关于此案中的法律关系,表述正确的是:A、法院在调解中与农民甲形成的法律关系是保护性法律关系B、法院与甲、镇政府在调解中的法律关系是纵向法律关系C、农民甲与该镇政府签署协议所形成的关系是纵向法律关系D、农民甲与该镇政府签署协议所形成的关系是调整性法律关系【参考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法律关系种类的判断。按照法律关系产生的依据、执行的职能和实现规范的内容不同,可将法律关系分为调整性法律关系和保护性法律关系。调整性法律关系是基于人们的合法行为而产生的、执行法的调整职能的法律关系,它所实现的是法律规范(规则)的行为规则(指示)的内容。调整性法律关系不需要适用法律制裁,法律主体之间即能够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如各种依法建立的民事法律关系、行政合同关系等。因此甲与该镇政府的合同关系是调整性法律关系。保护性法律关系是由于违法行为而产生的、旨在恢复被破坏的权利和秩序的法律关系。按照法律主体在法律关系中的地位不同分为纵向(隶属)的法律关系和横向(平权)的法律关系。纵向(隶属)的法律关系是指在不平等的法律主体之间所建立的权力服从关系。如亲权关系中的家长与子女,行政管理关系中的上级机关与下级机关。横向法律关系是指平等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如民事财产关系、民事诉讼之原、被告关系等。甲与镇政府之间以及法院在调解中与诉讼双方应是平权或横向法律关系。6、下列选项中,哪项不属于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中的政治权利和自由?A、出版《盛世危机》评论时政B、在街头巷角公然议论政府领导政绩C、因对环境问题不满举行游行示威D、组织数人成立联合会,制订纲领参加选举,以期在人大选举中获胜【参考答案】:D【解析】:我国《宪法》未规定公民有政治结社权利。7、赵某教唆李某杀死王某,李某接受唆使后于深夜潜入王家,适逢王某外出未归,李某便将熟睡中的王某的妻子强奸后逃离。本案中,赵某的行为:A、不构成犯罪B、属于意外事件C、应当从重处罚D、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参考答案】:D【考点】教唆未遂的处罚【解析】赵某的行为属于教唆未遂,根据《刑法》第29条第2款的规定,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8、西汉末年,某地一男子偷盗他人一头牛并贩卖到外乡,回家后将此事告诉了妻子。其妻隐瞒未向官府举报。案发后,该男子受到惩处。依照汉代法律,其妻的行为应如何处理?A、完全不负刑事责任B、按包庇罪论处C、与其丈夫同罪D、按其丈夫之罪减一等处罚【参考答案】:A【解析】:本题考察的是汉代法律儒家化中的“亲亲得相首匿”。汉代法律的儒家化表现在四个方面:上请、恤刑、亲亲得相首匿、春秋决狱。其中春秋决狱是还宣帝时期确立的的。主张亲属间藏匿犯罪可以不负行使责任。该制度的理论根源是儒家“子为父隐、父为子隐,直在其中”的理论。其具体内容是:卑幼藏匿尊长亲属的犯罪行为,不追求刑事责任。尊长亲属藏匿卑幼亲属,罪应处死的,可上请皇帝宽贷。该题中对于丈夫而言妻子属于卑幼亲属,故完全不负刑事责任。所以该题的正确答案为A。9、某区工商局委托市场监管部门对早市市场进行检查。在检查过程中,因个体户甲乱设摊点,对其进行了处罚。甲不服,申请复议;此案应以谁为被申请人?A、某区工商局B、市场监管部门C、某区工商局和市场监管部门D、市工商局【参考答案】:A【解析】详见《行政复议法》第10条10、假冒注册商标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什么情况下是非法使用商标的行为?A、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似商标B、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C、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似的商标D、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参考答案】:B【解析】:详见《刑法》第213条。11、下列关于宪法的渊源,说法不正确的是哪项?A、宪法典是大多数国家所采用的形式B、宪法性法律是指规定的内容属于宪法内容的普通法律C、宪法惯例的内容涉及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因此它也要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D、国际条约是国际法的主要渊源,但能否成为一个国家国内法以及宪法的渊源,则取决于一个国家的参与与认可【参考答案】:C【解析】:宪法的渊源包括成文宪法典、宪法性文件、宪法惯例和国际条约。注意本题选项D,2009年大纲新增加考点“宪法与国际条约”,在复习中应予留意。12、刘某和王某同在一家公司上班。一日刘某告诉王某其家新买了一台吊灯很漂亮,邀请王某观看,适逢王某家在装修,王某一直想买合适的吊灯做装饰。于是王某下班后欣然前往。谁知到了刘某家后,刘某即对王某动手动脚,并扯掉王某的外套欲强奸。恰在此时,刘某的女儿放学回家,在孩子面前,刘某只得作罢,但小声威胁王某让她明天还过来,否则就在公司宣扬二人有染。刘某的行为属于:A、犯罪预备B、犯罪既遂C、犯罪中止D、犯罪未遂【参考答案】:D【解析】:犯罪预备,是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有犯罪预备行为,因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着手实行的,是预备犯。犯罪未遂,是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形态。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形态。犯罪中止可发生在预备阶段与实行阶段,但是未遂没有预备阶段。犯罪中止与犯罪预备、犯罪未遂区别的主要标志是主观上的意志因素不同。犯罪中止主观上是自动放弃犯罪,而犯罪预备和犯罪未遂是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而被迫放弃犯罪。本题中,刘某已经着手实施强奸王某的行为,恰逢其女儿回家,被迫放弃犯罪,故刘某成立犯罪未遂,而不是犯罪预备、中止。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13、下列哪种情况不属于对国家豁免权的默示放弃:A、甲国作为原告在乙国法院提起诉讼B、甲国在乙国受到起诉,甲国正式出庭应诉C、甲国在乙国受到起诉,随即就同一问题提起反诉D、甲国在乙国从事商业行为【参考答案】:D14、从事零售业务的个体户王某收到税务机关限期缴纳通知书的期限届满后,仍然拖欠营业税款2000元。税务机关对此采用的下列哪一种做法不符合法律规定?A、扣押王某价值2500元的营业用冷冻柜B、书面通知银行从王某的储蓄帐户中扣缴拖欠税款C、从王某的储蓄账户中强制扣缴拖欠税款的滞纳金D、为防止王某以后再拖欠税款,在强制执行王某的银行存款后继续扣押其冷冻柜6个月,以观后效【参考答案】:D15、《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条:“婚姻法第3条、第32条、第46条规定的‘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情形,是指有配偶者与婚外异性,不以夫妻名义,持续、稳定地共同居住。”该解释为:()。A、字面解释B、限制解释C、扩充解释D、体系解释【参考答案】:B【解析】:「考点」限制解释「解析」限制解释是指当法律条文的字面含义广于立法原意时,对法律所作的比字面含义窄的解释,本题中被解释用语的含义显然外延上大于解释的意思,所以是限制解释。16、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连续任职不得超过()。A、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以及国务院秘书长B、国家主席、国务院总理、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C、国家主席、国务院总理、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中央军委主席及中央军委其他组成人员D、国家主席、国务院总理、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参考答案】:D【解析】:「考点」我国国家领导人的任职期限「解析」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国家主席、国务院总理、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均有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的规定,以避免任职上的终身制。因此选D、17、世界各国都将公共秩序保留作为捍卫本国根本利益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关于这一制度,下列哪项判断是错误的?()A、我国的公共秩序保留制度仅在适用外国法律将违反我国社会公共利益的情况下才可以适用,其结果为排除相关外国法律的适用B、在英美普通法系国家中,“公共秩序”的概念一般表述为“公共政策”C、公共秩序保留制度已经为国际条约所规定D、我国法律中常常采用“社会公共利益”来表述“公共秩序”的概念【参考答案】:A【解析】:公共秩序保留公共秩序保留是指外国法律本身或其适用将违反我国社会公共利益时,法院可以排除相关外国法律的适用。故A错误;英国以“公共政策”这一要领代替欧洲大陆国家所适用的“公共秩序”概念,其法院在实践中对于违反英国公共政策的法律可以拒绝适用。故B正确;而我国法律中常常采用“社会公共利益”来表述“公共秩序”这一概念。由于公共秩序保留制度的普遍性、客观性与重要性,该制度已经为有关国际条约所规定。故CD正确。所以本题答案为A。18、1998年,某自来水公司发布一个文件,称以后凡需要安装自来水管的建筑工程,须按其指定到某机电公司购买铺设自来水管道所需要的水龙头等设备,然后拿着购买单据到自来水公司申请供水。对此不正当竞争行为,谁有权对其进行行政处罚()A、税务部门B、技术监督部门C、县级以上的工商行政部门D、省级或设区的市的监督检查部门【参考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有权对公用企业限制竞争行为进行处罚的部门。《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3条规定:“公用企业或者其他依法具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限定他人购买其指定的经营者的商品,以排挤其他经营者的公平竞争的,省级或者设区的市的监督检查部门应当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可以根据情节处以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被指定的经营者借此销售质次价高商品或者滥收费用的,监督检查部门应当没收违法所得,可以根据情节处以违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此条规定,对公用企业或享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的限制竞争行为进行行政处罚的机关是省级或者设区的市的监督检查部门,这与其他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处罚机关不同。之所以这样规定,是考虑到公用企业或享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一般都具有规模大、“级别”高的特点,不宜由县级监督检查部门处理。19、《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是国际间关于防止气候变化的非常重要的公约。对此,下列哪一说法是不正确的?A、公约及其议定书根据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对缔约国的义务分别做出了规定。发达国家承担减排义务,而发展中国家则不做具体要求B、《京都议定书》进一步规定了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具体减排目标C、根据公约及其议定书,发达国家可以通过资助发展中国家营造森林或转让有关绿色技术,从而抵消其排放量D、温室气体排放量超过自身额度的发达国家可以向其他排放量低于自身额度的发展中国家购买排放指标,使其总量仍然达标【参考答案】:D【解析】:《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答案及解析]D。《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以共同但有区别的原则为基础,对缔约国的减排义务作了规定。因为各国工业、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不同,在环境恶化成因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因此不应要求所有国家承担相同的责任,而应根据不同情况有所区别。故A项正确。《京都议定书》中规定了限制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即发达国家具体减排的目标。四种减排折算方式:第一,集团方式,只要有关国家集团达到减排总额,可不管集团内部成员国的排量增减。第二,排放权交易,排量超出其额度的发达国家可以向其他排量低于自身额度的发达国家购买其低于限额部分的排放量,使得总量仍然达标。第三,绿色交易,发达国家可以通过资助在发展中国家营造森林或转让有关绿色技术,相应地抵消其部分排放量。第四,净排放量,发达国家可以在总排放量中减去其国土面积内森林吸收的排量,以净排放量不超标即可。故BC正确,D项错误。20、甲公司(卖方)与乙公司于2007年10月签订了两份同一种农产品的国际贸易合同,约定交货期分别为2008年1月底和3月中旬。采用付款交单方式。甲公司依约将第一份合同项下的货物发运后,乙公司以资金周转困难为由,要求变更付款方式为货到后30天付款。甲公司无奈同意该变更。乙公司未依约付款,并以资金紧张为由再次要求延期付款。甲公司未再发运第二个合同项下的货物并提起仲裁。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乙公司应以付款交单的方式支付货款B、甲公司不发运第二份合同项下货物的行为构成违约C、甲公司可以停止发运第二份合同项下的货物。但应及时通知乙公司D、如乙公司提供了付款的充分保证,甲公司仍可拒绝发货【参考答案】:C【解析】: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预期违约A项考查国际货物买卖中的要约与承诺。《公约》第29条第1款规定,合同只需双方当事人协议,就可更改或终止。甲公司与乙公司于2007年1O月签订付款交单的合同,乙公司要求变更付款方式,可以看作乙方发出新的要约,甲公司同意该变更视为承诺,合同已经由付款交单变更为货到30天后付款。因此,乙公司应以货到30天后付款的方式支付货款,而不是付款交单的方式,A项错误。乙公司再次申请延期未获得甲方同意,说明第一份合同没有再次变更,乙公司应依约在货到30天后付款,题目中乙公司未付款,则乙公司对第一份合同已经构成违约。BCD项考查国际货物买卖中的预期违约。预期违约是指在合同订立后,履行期到来前,一方明示拒绝履行合同的意图,或通过其行为推断其将不履行。一方预期违约时,另一方可以采取中止履行义务的措施;一方预期违约将根本违反合同,另一方可以宣告合同无效。中止履行义务的一方当事人不论是在货物发运前还是发运后,都必须立即通知另一方当事人,如经另一方当事人对履行义务提供充分保证,则他必须继续履行义务。待甲方应当履行第二份合同时,甲方已经得知乙方资金紧张,且对第一份合同已经构成违约,可以通过这一行为推断出乙公司将不履行第二份合同的付款义务,因此可以停止履行第二份合同项下的发货义务。甲公司不发运第二份合同项下货物的行为并不构成违约,B项错误。甲公司停止履行发货义务必须通知乙公司,C项正确。如果乙公司提供了付款保证,甲公司必须发货,D项错误。21、法律终止生效是法律时间效力的一个重要问题。在以默示废止方式终止法律生效时,一般应当选择下列哪一原则?A、特别法优于一般法B、国际法优于国内法C、后法优于前法D、法律优于行政法规【参考答案】:C【解析】:法的默示的废止,即在适用法律中.出现新法与旧法冲突时,适用新法而使旧法事实上被废止。从理论上讲,立法机关有意废止某项法律时,应当是清楚而明确的。如果出现立法机关所立新法与旧法发生矛盾的情况,应当按照“新法优于旧法”、“后法优于前法”的办法解决矛盾,旧法因此被新法“默示地废止”。22、甲乙两国均为1982年《海洋法公约》缔约国。甲国与乙国就某岛屿的归属长期争执不下,甲国渔民在该岛屿附近捕鱼时,经常遭到乙国军舰的驱逐。在最近一次类似事件中,乙国军舰使用高压水枪将两名甲国渔民冲至海中身亡。为彻底解决该岛屿归属,甲国与乙国拟将该争端通过国际司法途径加以解决。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双方可以选择将该争端提交国际法院或国际海洋法法庭B、如国际法院的法官中有一人为甲国人,则为确保公平审理,该法官必须回避C、由于海洋法庭可以受理自然人或法人为当事方的案件,因此甲国受害渔民家属可向海洋法法庭起诉乙国要求赔偿D、甲国在国际法院起诉乙国解决岛屿归属问题时,甲国受害渔民家属可以作为共同原告参与案件的审理【参考答案】:A【解析】:国际海洋法法庭是根据1982年《海洋法公约》设立的,是海洋活动领域的全球性国际司法机构,但海洋法法庭的建立不排除国际法院对海洋活动争端的管辖。当争端各方均为海洋法公约缔约国时,当事国可选择将海洋争端提交国际法院或海洋法法庭。因此A项正确。国际法院的法官在审理涉及本国案件时不适用回避制度,除非其就任法官前曾参与该案件。因此B项错误。C项错误,自然人和法人在海洋法法庭享有出诉权,但有着较为严格的限制,一般只有作为平行开发合同当事人的自然人和法人与国际海底管理局发生争端方可将该争端提交国际海洋法法庭。D除了国家外,任何自然人、法人、国际组织均不能在国际法院成为诉讼当事人。23、下列关于日耳曼法的说法哪一项是正确的A、日耳曼法是成文法B、日耳曼法是属人主义法C、日耳曼法具有抽象的法规,如具有关于所有权的抽象概念D、日耳曼法规定,只要是自由人,都享有对土地的所有权.没有什么限制【参考答案】:B【解析】:日耳曼法是指5-9世纪西欧早期封建时期适用于日耳曼人的法律。这种法律是日耳曼人侵入西罗马帝国后建立国家的过程中,由原有的部落习惯逐渐发展而成的。它并不是一种中央权力制定出来的,而是来自于一种民族习惯,是不成文的,与道德没有严格的区别,是属人的。日耳曼法是具体的法律,没有抽象的法规,因此没有关于所有权的抽象概念。其特点就是身份决定权利和义务,个人的权利的行使受团体的限制。所以其与罗马法是不同的,罗马法规定,只要最自由人,都享有对土地的所有权,没有什么限制。24、李某因犯抢劫罪判处有期徒刑5年,在刑罚执行3年后,又发现判决前其还应有一罪应判有期徒刑7年,李某还需要执行的最长刑期为A、7年B、9年C、10年D、12年【参考答案】:B【解析】:本题涉及数罪并罚。数罪并罚,应是先并后减,还需执行的最长刑期为(5+7-3)年。25、公示催告程序中的利害关系人在公示催告期间向人民法院申报权利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终结公示催告程序。利害关系人在申报期届满后,判决作出之前申报权利的,人民法院应如何处理A、应裁定终结公示催告程序B、应裁定驳回申请C、应告知利害关系人起诉D、裁定驳回申请人的申请【参考答案】:A【解析】: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230条规定:“利害关系人在公示催告期间向人民法院申报权利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终结公示催告程序。利害关系人在申报期届满后,判决作出之前申报权利的,同样应裁定终结公示催告程序。26、元代设置多重司法机构不相统摄,其中专门审理僧侣狱讼的机构是下列哪个机构?()。A、大宗正府B、刑部C、宜政院D、枢密院【参考答案】:C【解析】:元朝司法机构元朝设置多重司法机构,并且不相统摄,在历史上是很有名的,其中,刑部职掌死刑案件的复核、系囚的审录、冤讼疑罪的审辨等事宜,并且在其下设有监狱,开一代之先河,为明清所承袭。大宗正府是元朝专门审理蒙古王公贵族以及京师地区蒙古、色目人案件的中央司法机关。枢密院专门审理军官、官人的犯罪。而宜政院才是专门审理僧侣狱讼的机构。因此此题当选C。27、关于法律职业道德主体说法正确的是下列哪一项A、法官、检察官B、律师、警察C、法官、检察官、律师、警察D、法官、检察官、律师等专职从事法律职业的专业人员参考【参考答案】:D【解析】:法律职业道德是指法官、检察官、律师等专职从事法律职业的专业人员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是社会道德在法律职业领域中的具体体现。28、在纽约有住所的美国公民史密斯在我国境内旅游期间病故,据有关部flN查,史密斯在美国有别墅一幢,在瑞士银行有存款20亿美元,死亡时其随身遗留物中有美元数千以及高级相机一部。其居于英国的子女就遗产继承问题而产生纠纷,起诉至我国某法院,则在本案中可能适用的法律有下列哪项?()A、美国法B、瑞士法C、英国法D、中国法【参考答案】:A【解析】:继承的法律适用《继承法意见》第63条规定,涉及继承,遗产为动产的,适用被继承人住所地法律,即适用被继承人生前最后住所地国家的法律。别墅为不动产,因此根据该规定,应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律,即美国法;而存款和随身遗留物均为动产,因此应适用当事人生前最后住所地法律,本题中当事人的最后住所在纽约,因此也应该适用美国法。29、根据《保护工业产权的巴黎公约》,关于优先权,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优先权的获得需要申请人于“在后申请”中提出优先权申请并提供有关证明文件B、所有的工业产权均享有相同期间的优先权C、“在先申请”撤回,“在后申请”的优先权地位随之丧失D、“在先申请”被驳回,“在后申请”的优先权地位随之丧失【参考答案】:A30、法律规则是法律的基本构成因素。下列关于法律规则分类的表述哪一项可以成立?A、《律师法》第14条规定:“没有取得律师执业证书的人员,不得以律师名义执业,不得为牟取经济利益从事诉讼代理或者辩护业务。”此规定为义务性规则B、《中小企业促进法》第31条规定:“国家鼓励中小企业与研究机构、大专院校开展技术合作、开发与交流,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积极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此规定为强行性规则C、《宪法》第40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此规定为命令性规则D、《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62条规定:“军队医疗机构的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卫生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依据本条例制定。”此规定为准用性规则【参考答案】:A【解析】:本题考点为法律规则的分类。其分类如下:(l)授权性规则和义务性规则。按照规则的内容规定不同,法律规则可以分为授权性规则和义务性规则。所谓授权性规则,是指规定人们有权做一定行为或不做一定行为的规则,即规定人们的“可为模式”的规则。所谓义务性规则,是指在内容上规定人们的法律义务,即有关人们应当做出或不做出某种行为的规则。它也分为两种:(1)命令性规则,是指规定人们的积极义务,即人们必须或应当做出某种行为的规则,例如《婚姻法》规定的“现役军人的配偶要求离婚,须得军人同意”即属于此种规则。(2)禁止性规则,是指规定人们的消极义务(不作为义务),即禁止人们做出一定行为的规则,例如《宪法》规定“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破坏国家和集体的财产”,即属于此种规则。(2)确定性规则、委任性规则和准用性规则。按照规则内容的确定性程度不同,可以把法律规则分为确定性规则、委任性规则和准用性规则。所谓确定性规则,是指内容本已明确肯定,无须再援引或参照其他规则来确定其内容的法律规则。本资料来自司考吧,更多资料、更多信息,敬请关注司考吧。所谓委任性规则,是指内容尚未确定,而只规定某种概括性指示,由相应国家机关通过相应途径或程序加以确定的法律规则。所谓准用性规则,是指内容本身没有规定人们具体的行为模式,而是可以援引或参照其他相应内容规定的规则。(3)强行性规则和任意性规则。按照规则对人们行为规定和限定的范围或程度不同,可以把法律规则分为强行性规则和任意性规则。所谓强行性规则,是指内容规定具有强制性质,不允许人们随便加以更改的法律规则。所谓任意性规则,是指规定在一定范围内,允许人们自行选择或协商确定为与不为、为的方式以及法律关系中的权利义务内容的法律规则。。综上所述,本题A项正确。31、2005年4月3日,女青年黎某受男朋友之托,准备将男朋友在广州购买的假人民币5万余元运回家乡贩卖。黎某购买了当日从广州开往南昌的火车票,上车后,黎某听到列车广播里打击假币的宣传,心里害怕,就到列车厕所中烧毁所带的假币,正在烧毁时被列车乘警发现将其抓获。经清点,黎某包中还有没有烧毁的假币2万余元,另在厕所中还有一堆纸灰。请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黎某在运输途中烧毁假币的行为构成犯罪中止B、黎某在运输途中烧毁假币的行为构成犯罪既遂C、黎某在运输途中烧毁假币的行为构成犯罪未遂D、黎某构成运输假币罪,但黎某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应当免除处罚【参考答案】:B【解析】:[考点]犯罪既遂。黎某在运输途中烧毁假币的行为不构成犯罪中止,只是量刑时的一个从轻情节。我国刑法第一百七十一条规定的运输假币罪,是行为犯,行为犯只要具备刑法规定的相关行为就构成既遂,而不需要产生某种危害结果。黎某持车票携带假币进站上车,符合运输假币罪的全部构成要件,已是既遂。黎某购买车票的那一刻就与铁路部门签订了运输合同,铁路部门必须把他安全正点送到目的地,但合同还不算履行,只有他进站的那一刻合同才算开始履行,产生相应的权利与义务。在司法实践中,旅客“进站”的标准就是旅客持有效车票进入验票口。本案中,黎某持有效车票不仅进了站,而且还上了车,他进站上车的行为使运输合同开始履行。黎某携带假币在运输途中被查获,符合运输假币罪既遂的构成。实际上,黎某在持有效车票进入验票口的那一刻,就构成了运输假币罪的既遂。黎某在运输途中烧毁假币的行为不构成犯罪中止,只是量刑时的一个从轻情节。黎某运输途中烧毁假币的行为是在犯罪既遂以后,根据我国刑法第二十四条犯罪中止的规定,既遂阶段没有犯罪中止问题,犯罪中止只能发生在犯罪的预备和犯罪未遂阶段。32、甲地A公司将3辆进口车卖给乙地B公司,B公司将汽车运回期间受到乙地工商局查处。工商局以A公司无进口汽车证明,B公司无准运证从事非法销售运输为由,决定没收3辆汽车。A公司不服该决定提起诉讼。下列哪一内容是本案受理法院的主要审查对象?A、3辆汽车的性质B、A公司销售行为的合法性C、B公司购买运输行为的合法性D、工商局处罚决定的合法性【参考答案】:D【解析】法院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特点――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审查原则。《行政诉讼法》第5条:“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对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审查。”本题有一定的迷惑性。四个选项的内容都是与案件有关的事实,而题干又显示出行政机关办理行政处罚案件和人民法院审理行政诉讼案件两个信息,所以干扰因素比较多。正确解答本题的前提是能够把思路迅速指向《行政诉讼法》。考生如果熟悉《行政诉讼法》第5条的规定,直接选出正确答案应该不难。但据笔者了解,知道该条规定的考生中还是有部分人选错了。这是为什么呢?原因主要在于部分考生虽然记下了法律条文的文字,却没有或来不及理解法律规定的实质。《行政诉讼法》所规定的人民法院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原则是对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换句话说,法院审理行政诉讼案件时,不应将审查重点放在相对人的行为是否合法上,如果法院将审查重点放在相对人行为的合法性上,法院很可能成为行政机关的“执法帮手”,这对提起诉讼的相对人极为不公。行政诉讼的目的,主要是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况且,即便是相对人的行为有不合法情况,也不能得出行政机关行为正确的结论。所以,行政诉讼主要是审行政机关,而不是审相对人。判断相对人的行为是否合法,是行政机关的任务,法院不必也无权“帮忙33、孙某(男,15周岁)与李某(女,12周岁)谈恋爱。在恋爱期间两人发生了性行为,双方家长得知后杜绝了两人来往。对孙某的行为,认定正确的是A、构成强奸罪,属于奸淫幼女B、不构成强奸罪,因为双方是自愿的C、不构成强奸罪,因为孙某的行为情节轻微,未造成严重后果D、构成强奸罪,但不需刑罚处罚【参考答案】:C【解析】:根据2006年最高法院《未成年人的司法解释》第六条规定,孙某不构成犯罪。B项的错误之处在于,孙某不构成强奸罪的理由不是因为双方是自愿的。34、公法与私法的划分主要出现在:A、民法法系B、普通法法系C、社会主义法系D、伊斯兰法系【参考答案】:A【解析】:在法律的分类方面,民法法系国家一般都将公法与私法的划分作为法律分类的基础,而普通法系则是以普通法与衡平法为法的基本分类。所以A选项正确,当选。BCD选项错误,不选。35、某市政府依李某申请,作出行政复议决定,撤销市国土房管局对王某房屋的错误登记,并责令市国土房管局在一定期限内重新登记。市国土房管局拒不执行该行政复议决定,王某有权采取下列哪一种措施?A、要求市政府责令市国土房管局限期履行B、申请省国土房管局强制执行C、申请市政府或人民法院强制执行D、对市国土房管局不作为再次申请行政复议【参考答案】:A【解析】:《行政复议法》第三十二条第二款规定:“被申请人不履行或者无正当理由拖延履行行政复议决定的,行政复议机关或者有关上级行政机关应当责令其限期履行。”据此,李某有权要求该案的复议机关市政府责令市国土房管局限期履行。因此A选项正确。36、中国甲公司向西班牙乙公司出售一批成套设备,该设备将安装在葡萄牙。合同约定有关的纠纷将由被告一方法院管辖但未约定合同的准据法。后双方因履约发生争议,乙公司在中国法院起诉甲公司。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外民事或商事合同纠纷案件法律适用若干问题的规定》,关于我国法院在该案中应推定适用的法律,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应当适用中国法,因甲公司为设备供应方B、应当适用西班牙法,因乙公司为该批设备的买方C、应当适用葡萄牙法,因葡萄牙为该批设备的安装地D、应当适用《国际商事合同通则》,因该通则确定的规则具有更广泛的国际性【参考答案】:C【解析】:1.C。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外民事或商事合同纠纷案件法律适用若干问题的规定》,如果当事人没有对准据法作出约定,根据所谓“特征性履行”的理论,其第5条第2款第3项规定,成套设备供应合同,适用设备安装地法。因此,c正确。2.C。依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外民事或商事合同纠纷案件法律适用若干问题的规定》,排除当事人意思自治的情形包括:中外合资;中外合作;中外合作勘探开发;三资企业股份转让合同;外国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包经营在中国设立的合资合作合同;外国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购买中国领域内的非外商投资企业股东的股权的合同;外国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购中国领域内的非外商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增资的合同;外国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购买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非外商投资企业资产的合同;中国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适用中国法的其他合同。C正确。3.C。依《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28条,收养的条件和手续,适用收养人和被收养人经常居所地法律,C正确。4.D。本题涉及海事侵权行为的法律适用问题。依《海商法》第273条第l款和第3款的规定,船舶碰撞的损害赔偿适用侵权行为地法,同一国籍的船舶,不论碰撞发生于何地,碰撞船舶之间的损害赔偿适用船旗国法。本案尽管碰撞发生在韩国,但两船国籍不同,因此,应当适用侵权行为地的韩国法。因此,D为正确答案。5.A。依《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45条,产品责任,适用被侵权人经常居所地法律;被侵权人选择适用侵权人主营业地法律、损害发生地法律的,或者侵权人在被侵权人经常居所地没有从事相关经营活动的,适用侵权人主营业地法律或者损害发生地法律。C错是因为依第45条是被侵权人选择适用侵权主要营业地法律,而不是法院决定。B和D均无依据。6.C。《海商法》第271条规定,船舶抵押权适用船旗国法,但船舶在光船租赁以前或光船租赁期间设立抵押权的,适用原船舶登记国的法律。7.D。我国《票据法》第97条第l款规定:“汇票、本票出票时的记载事项,适用出票地法律。”D正确。8.A。根据《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27条的规定:“诉讼离婚,适用法院地法律。”本题中尽管双方在加拿大办理了结婚手续,但并不妨碍我国法院受理案件时适用我国的实体法及程序法来解决离婚问题。9.C。《民事诉讼法》和最高人民37、下列哪些说法不符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A、经营者提供服务或出售商品有欺诈行为的,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在消费者起诉后,可根据案情酌情决定,是否责令经营者加倍赔偿消费者所受损失B、经营者在任何情况下(不论消费者是否当场知晓所接受的商品或服务有瑕疵),都应当保证消费者在正常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情况下该商品或服务应当具备的质量、性能、用途与有效期限等C、按照民法意思自治原则,商店里提供某种商品时可以与消费者讨价还价,自由协商而不必明码标价,这是自由竞争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D、经营者为了防止其他同种商品或服务经营者假冒其注册商标和名称,可以不在其商品服务上标明真实名称或标记【参考答案】:A,B,C,D【解析】:经营者的义务《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0条规定:经营者应当标明其真实名称和标记。租赁他人柜台或者场地的经营者,应当标明其真实名称和标记。故D不正确。第22条规定:经营者应当保证在正常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情况下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应当具有的质量、性能、用途和有效期限;但消费者在购买该商品或者接受该服务前已经知道其存在瑕疵的除外。经营者以广告、产品说明、实物样品或者其他方式表明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状况的,应当保证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的实际质量与表明的质量状况相符。故B不正确。第49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一倍。故A为法定应当情形。C项的明码标价也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19条所明文规定的。38、对古代罗马私法中的自然人、法人表述不正确的是:()A、对自然人的行为能力,作了详细的规定B、规定了享有完全行为能力的年龄C、对法人的行为能力,作了详细的规定D、规定了社团要达到最低法定人数【参考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古代罗马的私法。罗马法对自然人的行为能力也作了详细规定。只有年满25岁的成年男子才享有完全的行为能力。罗马法上没有明确的法人概念和术语,但已有初步的法人制度。罗马法上法人社团要达到最低法定人数(三人),财团须拥有一定数额的财产,数额多少没有严格规定。因’此.本题的正确选项为C项。39、小明与小敏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结婚,婚姻登记机关依法予以登记并发给结婚证书。产生小明与小敏法律上婚姻关系的事实,在法学上称作什么?A、法律事件B、法律事实C、事实行为D、事实关系【参考答案】:B【解析】:所考知识点为法律事实。法律事实,就是法律规范所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情况或现象。法律事实可以分为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两类,法律事件是法律规范规定的、不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的客观事实;法律行为是意志行为,是法律关系主体(当事人)的意志的表现。本案小明与小敏基于同意结婚的意志而登记结婚的行为引起婚姻关系的产生,是一种法律行为。法律行为是法律事实的一个类别。40、甲为其邻居乙打工,认为工资太少,遂产生勒索乙钱财之念。甲准备了一桶汽油,于某日凌晨1时许,将汽油倒在乙家门前草堆上,点燃后暂时躲回家中,乘乙全家人出动救火之机,翻墙进入乙家院内,撬开门锁,将在屋内睡觉的乙仅18个月的儿子丙盗回家中。乙回家发现丙不见,即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人员及时赶至现场,当即组织全村村民在各路口设卡追堵。甲见无法将丙带走,而丙在其家中又哭闹不止,怕被人发现,即将丙抱还乙的家人,并谎称丙是其从小偷手中追回,后装晕倒地。甲的行为:()。A、甲是绑架罪的中止B、甲是绑架罪的未遂C、甲是绑架罪的既遂D、甲构成绑架罪和放火罪【参考答案】:D【解析】甲具有两个行为,一个为放火,并且已经危害了公共安全;另外,甲以勒索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根据刑法第239条第2款规定,成立绑架罪。二、多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符合题意)。2、证券公司的下列行为,哪些是《证券法》所禁止的?A、为客户买卖证券提供融资融券服务B、有偿使用客户的交易结算资金C、将自营账户借给他人使用D、接受客户的全权委托【参考答案】:B,C,D3、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胡某,因参与赌博、吸食毒品被分别给予警告与撤职处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对胡某的警告处分与撤职处分,应当同时执行B、对胡某的警告处分与撤职处分,只对其执行撤职处分C、对胡某的处分期应当为30个月D、在受处分期间,胡某不得晋升职务和级别,并且应当按照规定降低级别【参考答案】:B,D【解析】:《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10条第1款规定:“行政机关公务员同时有两种以上需要给予处分的行为的,应当分别确定其处分。应当给予的处分种类不同的,执行其中最重的处分;应当给予撤职以下多个相同种类处分的,执行该处分,并在一个处分期以上、多个处分期之和以下,决定处分期。”所以对胡某的处分只执行撤职处分,故选项A错误,选项B正确。《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7条规定:“行政机关公务员受处分的期间为:(一)警告,6个月;(二)记过,12个月;(三)记大过,18个月;(四)降级、撤职,24个月。”在本案中只对胡某执行撤职处分,而撤职处分的处分期是24个月。据此,选项C错误。《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8条规定:“行政机关公务员在受处分期间不得晋升职务和级别,其中,受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处分的,不得晋升工资档次;受撤职处分的,应当按照规定降低级别。”可见,D项表述正确。4、境内外机构、组织或个人资助哪种组织和个人实施背叛国家罪,分裂或者煽动分裂国家罪等罪的,构成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有A、境内组织B、境外组织C、境内个人D、境外个人【参考答案】:A,C【解析】:参阅刑法第107条。5、宋朝时期的法定死刑包括下列哪些?()。A、凌迟B、绞C、斩D、刺配刑【参考答案】:A,B,C【考点】宋刑罚改革【解析】宋代初期,为了代替死刑,规定了“刺配刑”,“即杖其背,又配役其人,且刺其面,是一人之身,一事之犯而兼受三刑也。”《水浒》里林冲即是被“刺配刑”处罚的。凌迟刑是宋代在唐朝死刑的基础上增加的,至宋宁宗时,凌迟与绞、斩并列,成为法定死刑。凌迟直到清末才被废除。6、我国公民蔡某和汤某在泰国旅行期间租用汽车观光,蔡某开车时一时疏忽而撞到墙上,致使汤某受伤。回国后汤某向蔡某提起损害赔偿诉讼,此时适用的法律可能是什么?()A、中国法B、泰国法和中国法的重叠适用C、《关于产品责任的法律适用公约》D、《关于道路交通事故的法律适用公约》【参考答案】:A,B【考点】侵权行为的法律适用【解析】侵权行为地的法律适用一般有四种做法,适用侵权行为地法律,选择适用侵权行为地法和当事人共同属人法,重叠适用侵权行为地和法院地法,选择适用侵权行为地法、法院地法和当事人共同属人法。本题中只有AB符合要求。7、依据法官职业道德规范,关于法官行为,下列哪些评论是正确的?A、徐法官在接待当事人的过程中,针对当事人对判决书提出的质疑,以不屑的口吻说:你一个文盲加法盲,有什么资格来质问我?评论:徐法官的行为不符合司法礼仪B、蓝法官在开庭调解时,为营造轻松和谐的气氛,身着便装,谈笑风生。评论:蓝法官的行为违反法庭规则C、周法官在当地出席大学同学私人投资的公司开业典礼,并在被公开介绍法官身份后登台致贺辞。评论:周法官的此行为违反了不得以职业、身份、声誉谋取利益的义务D、谢法官正在承办一宗合同纠纷案件。该案被告向谢法官的配偶林某任职的A公司表示,愿将一个工程项目发包给该公司,条件是让林某任该项目的主管。林某将此事告诉了谢法官,并提及发包人是该案的被告。谢法官听后未置一词。评论:谢法官的行为违反了约束家庭成员的义务【参考答案】:A,B,D8、香港地区甲公司与内地乙公司发生投资纠纷,乙公司诉诸某中级人民法院。陈某是甲公司法定代表人,张某是甲公司的诉讼代理人。关于该案的文书送达及法律适用,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A、如陈某在内地,受案法院必须通过上一级人民法院向其送达B、如甲公司在授权委托书中明确表明张某无权代为接收有关司法文书。则不能向其送达C、如甲公司在内地设有代表机构的,受案人民法院可直接向该代表机构送达D、同时采用公告送达和其他多种方式送达的。应当根据最先实现送达的方式确定送达日期【参考答案】:B,C【考点】司法文书的送达【解析】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涉港澳民商事案件司法文书送达问题若干规定》第3条的规定,作为受送达人的自然人或者企业、其他组织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在内地的,人民法院可以直接向该自然人或者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送达。陈某是香港甲公司法定代表人,如陈某在内地,受案法院可直接送达,A项说法错误。同法第4条规定。除受送达人在授权委托书中明确表明其诉讼代理人无权代为接收有关司法文书外,其委托的诉讼代理人为有权代其接受送达的诉讼代理人。人民法院可以向该诉讼代理人送达。因此,如甲公司在授权委托书中明确表明张某无权代为接收有关司法文书,则不能向其送达,B项说法正确。同法第5条第1款规定,受送达人在内地设立有代表机构的,人民法院可以直接向该代表机构送达。如甲公司在内地设有代表机构,受案人民法院可直接向该代表机构送达。C项说法正确。同法第10条规定,除公告送达方式外,人民法院可以同时采取多种法定方式向受送达人送达。采取多种方式送达的,应当根据最先实现送达的方式确定送达日期。注意,公告送达方式不能与其他送达方式同时使用,D项说法错误。9、公民行使集会、游行、示威权利时应向主管机关提出申请并获得许可。下列选项中哪些属于依法不予许可的情形?A、对社会环境不满意B、危害国家的统一C、危害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D、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参考答案】:B,C,D【解析】:行使集会、游行、示威权利不予许可的情形《集会游行示威法》规定,申请举行的集会、游行、示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许可:(一)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二)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三)有充分根据认定申请举行的集会、游行、示威将直接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严重破坏社会秩序。根据上述法律依据,本题正确答案应选A,即使未看过《集会游行示威法》,也可根据常识作出正确回答,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等当然属于不予许可的情形。10、秦代自诉案件按照告诉权的不同,分为。A、公室告B、非公室告C、自告D、他告【参考答案】:A,B【解析】:秦朝自诉案件分为两种,一种是“公室告”,一种是“非公室告”,前一种告发应当予以受理,后一种告发时不予受理。11、某区公安分局因追赃将甲厂的机器设备连同其产品、工具等物品一并扣押,经评估价值10万元。甲厂雇人看管扣押的设备等物品,共花费900元。后市公安局通过复议决定撤销区公安分局的扣押决定,区公安分局将全部扣押物品退还甲厂。甲厂将所退物品运回厂内安装,自付运输、装卸费800元。甲厂提出国家赔偿请求。依据国家赔偿法的规定。下列哪些损失应予赔偿?A、5000元的购买设备贷款利息B、设备被扣押期间2万元的企业利润损失C、800元的运输、装卸费D、900元的看管费【参考答案】:C,D【解析】:参见《国家赔偿法》第28条。本题中,扣押的机器设备连同其产品、工具等物品,因其未受到损害,所以依法返还。对于甲厂雇人看管扣押的设备等物品所花费的900元,以及甲厂将所退物品运回厂内安装,自付运输、装卸费的800元,属于其因区公安分局的扣押行为所直接造成的实际损失,应当属于国家赔偿的范围。对于选项A,5000元的购买设备贷款利息,属于银行的孳息。选项B,设备被扣押期间2万元的企业利润损失,属于因扣押行为导致停产造成的损失,两者都属于间接损失,所以不属于国家赔偿的范围12、依据《刑法》的相关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利用互联网建立主要用于传播淫/*秽*电子信息的群组,成员达到45人,甲构成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B、某网站的直接管理者乙以牟利为目的,明知张三等人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的是淫/*秽*电子信息,仍放任其在自己的网站上发布,通过会员制方式进行浏览,注册的会员达600余人,乙构成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C、某电信业务经营者丙明知李四建立的是淫/*秽*网站,仍为其提供通讯传输通道、代收费等服务,收取服务费数额达3万元,丙构成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D、丁明知王五建立的是淫/*秽*网站,为牟取巨额收益,仍在该网站上投放广告达50余条,丁并不构成犯罪【参考答案】:B,C【解析】:依据2010年1月颁布的《关于办理互联网、移动通讯终端、声讯台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电子信息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3条规定:“利用互联网建立主要用于传播淫/*秽*电子信息的群组,成员达三十人以上或者造成严重后果的,对建立者、管理者和主要传播者,依照刑法第三百六十四条第一款的规定,以传播淫/*秽*物品罪定罪处罚。”故A项甲的行为应构成传播淫/*秽*物品罪,A项错误。依上述司法解释第4条第1款规定:“以牟利为目的,网站建立者、直接负责的管理者明知他人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的是淫/*秽*电子信息,允许或者放任他人在自己所有、管理的网站或者网页上发布,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刑法第三百六十三条第一款的规定,以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定罪处罚:(一)数量或者数额达到第一条第二款第(一)项至第(六)项规定标准五倍以上的;……”同时第1条第2款第(五)项规定的数额标准为“注册会员达100人以上”,而本题B项中的“600余人”符合5倍以上的人数要求,故乙的行为构成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B项正确。该解释第6条第1款规定:“电信业务经营者、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明知是淫/*秽*网站,为其提供互联网接人、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空间、通讯传输通道、代收费等服务,并收取服务费,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刑法第三百六十三条第一款的规定,以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定罪处罚:(一)为五个以上淫/*秽*网站提供上述服务的;(二)为淫/*秽*网站提供互联网接人、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空间、通讯传输通道等服务,收取服务费数额在二万元以上的;……”故C选项是正确的。依该解释第7条第1款规定:“明知是淫/*秽*网站,以牟利为目的,通过投放广告等方式向其直接或者间接提供资金,或者提供费用结算服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刑法第三百六十三条第一款的规定,以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的共同犯罪处罚:(一)向十个以上淫/*秽*网站投放广告或者以其他方式提供资金的;(二)向淫/*秽*网站投放广告二十条以上的;……”D项中丁的行为达到投放广告20条以上,因而构成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与王五成立共犯),D项错误。依题意,B、C项当选。13、学生甲和学生乙就法和法律规范的概念展开讨论。学生甲的论点是:①法与法律规范的概念完全相同,因为法的构成要素等同于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②所有的法和法律规范都是通过法律条文来表述的;③表述法和法律规范内容的文件被称为“规范性法律文件”。学生乙的论点是:①法的要素不能等同于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②并不是所有的法都表现为法律条文形式,但所有的法律规范都是通过法律条文来表述的;③同一个法律规范可以通过一个法律条文来表述,也可以通过若干个法律条文来表述。对上述论点进行分析,下列选项哪些是正确的?A、学生甲的论点①和论点②B、学生甲的论点③和学生乙的论点③C、学生乙的论点①D、学生乙的论点②【参考答案】:B,C,D【解析】:(1)法的要素是指构成法的整体而相互作用的基本元素,包括法律原则、法律概念及法律规则。所以学生甲的论点①是错的,选项A不正确;学生乙的论点①是正确的,选项C正确。(2)规范性法律文件通常是若干法律规范的集合体,即将关于某一类或相近的几类社会关系的规定集中于有一个总名称、贯穿了共同原则的法律文本中,这些规定在这一文本中有着较严密的逻辑关系。规范性法律文件除了以法律规范为主体外,还包括诸如规定法的原则、概念、技术性规定等内容的非规范性条文。所以学生甲的论点③是正确的。(3)法律规范是行为规则本身和法的主体,而法律条文则是法律规范的外部表现形式,法律规范的表述有时是通过几个法律条文一起完成的。所以学生乙论点③是正确的,选项B正确。(4)有些习惯法并不是以法律条文的形式出现,所以学生乙的论点②正确,选项D是正确的。14、2003年8月,由于天气干旱,农民甲的农作物缺水,甲便将某化肥厂排放的污水引入自己的农田灌溉,结果造成农作物死亡,甲要求化肥厂承担赔偿责任。下列关于此案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A、根据无过错原则,化肥厂应承担赔偿责任B、甲可以直接以化肥厂为被告提起诉讼C、化肥厂须举证证明损害是由甲自己的行为造成的方可免责D、甲提起诉讼的最后期限为2006年8月【参考答案】:B,C,D【考点】环境民事责任【解析】环境民事责任实行无过错原则。但在三种情形下可免予承担环境民事责任:①由不可抗力造成并且行为人及时采取合理措施。②受害者自我致害。③第三者过错。故A错误。《环境保护法》第42条规定:“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提起诉讼的时效期间为3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受到污染损害时起计算。”故D正确。在环境民事诉讼中主要由被告负举证责任,《民诉意见》第74条规定:“因环境污染引起的损害赔偿诉讼,对原告提出的侵权事实,被告否认的,由被告负举证责任。”故C正确。根据《环境保护法》第41条规定:“造成环境污染危害的,有责任排除危害,并对直接受到损害的单位或者个人赔偿损失……当事人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故B项正确。15、2007年10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对《律师法》进行了修订。根据修订后的《律师法》,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A、受委托的律师自案件审查起诉之日起,有权查阅、摘抄和复制与案件有关的所有材料B、犯罪嫌疑人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受委托的律师凭律师执业证书、律师事务所证明和委托书或者法律援助公函,有权会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并了解有关案件情况。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被监听C、律师在法庭上发表的代理、辩护意见不受法律追究。但是,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恶意诽谤他人、严重扰乱法庭秩序、泄露商业秘密的言论除外D、律师是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法律正确实施、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的国家法律工作人员【参考答案】:A,C,D16、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国务院有关部门、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其组织编制的土地利用的有关规划,应当在规划编制过程中组织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否则,审批机关不予审批B、国务院有关部门、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其组织编制的工业、农业、畜牧业、林业、能源、水利、交通、城市建设、旅游、自然资源开发的有关专项规划,应当在该专项规划草案上报审批前,组织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向审批该专项规划的机关提出环境影响报告书C、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环境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对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评价D、建设项目可能造成轻度环境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对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或者专项评价【参考答案】:A,B,C,D【考点】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解析】《环境影响评价法》第7条规定,“国务院有关部门、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其组织编制的土地利用的有关规划,区域、流域、海域的建设、开发利用规划,应当在规划编制过程中组织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编写该规划有关环境影响的篇章或者说明。规划有关环境影响的篇章或者说明,应当对规划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作出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作为规划草案的组成部分一并报送规划审批机关。未编写有关环境影响的篇章或者说明的规划草案,审批机关不予审批。”第8条规定,“国务院有关部门、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其组织编制的工业、农业、畜牧业、林业、能源、水利、交通、城市建设、旅游、自然资源开发的有关专项规划(以下简称专项规划),应当在该专项规划草案上报审批前,组织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向审批该专项规划的机关提出环境影响报告书。前款所列专项规划中的指导性规划,按照本法第七条的规定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第16条规定,“国家根据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实行分类管理。建设单位应当按照下列规定组织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以下统称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一)可能造成重大环境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对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评价;(二)可能造成轻度环境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对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或者专项评价;(三)对环境影响很小、不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应当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故本题应全选。17、下列有关法的溯及力的表述中正确的有A、法的溯及力,也称法溯及既往的效力,是指法对其通过以前的事件和行为是否适用。如果适用,就具有溯及力;如果不适用,就没有溯及力B、有关侵权、违约的法律和刑事法律,一般以法不溯及既往为原则C、法不溯及既往并非绝对。目前各国通例是“从新兼从轻”原则,即新法原则上不溯及既往,但是新法不认为犯罪或者处刑较轻的,适用新法,也称为“有利原则”D、在某些有关民事权利的法律中,法律有溯及力【参考答案】:B,D【解析】:法的溯及力,也称法溯及既往的效力,是指法对其生效以前的事件和行为是否适用。如果适用,就具有溯及力;如果不适用,就没有溯及力。法律的公布是法律生效的前提。法律通过后,凡是未经公布的,都不能发生法的效力。A错误。法不溯及既往并非绝对。目前各国通例是“从旧兼从轻”原则,即新法原则上不溯及既往,但是新法不认为犯罪或者处刑较轻的,适用新法,也称为“有利原则”。C错误。BD项表述正确。18、国际法上条约具有哪些特征?A、其主体仅限于国家B、通常采用书面形式C、不能为未加入的国家创设权利或义务D、应符合国际法的基本原则或规范【参考答案】:B,C,D【解析】:这是条约的基本特征,也是基本知识点,应该掌握。19、下列哪些是有关《人权宣言》的正确论述?A、诞生于1787年B、宣布人权是“天赋的”,是“神圣不可侵犯的”C、确立了“人民主权”、“权力分立”的资产阶级民主原则D、提出了资产阶级法制原则【参考答案】:B,C,D【解析】:《人权宣言》是法国国民会议于1789年8月26日通过的。它宣布人权是“天赋的,”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确立了“人民主权”、“权力分立”的资产阶级民主原则;提出了资产阶级法制原则,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罪刑法定主义等。《人权宣言》不仅奠定了法国宪政制度的基础,而且是多部法国宪法的序言。20、以下哪些被告人构成累犯?A、某甲犯盗窃罪被判有期徒刑,刑罚执行完毕后第4年又犯强奸罪B、某乙犯间谍罪被判有期徒刑,刑罚执行完毕后第2年又犯抢劫罪C、某丙犯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罪被判有期徒刑,刑罚执行完毕后第3年又犯故意杀人罪D、某丁犯故意伤害罪被判有期徒刑10年,执行6年后获得假释,假释后的第7年又犯诈骗罪【参考答案】:A,B,D【解析】:累犯的构成条件一般累犯的成立条件:(1)前罪与后罪都是故意犯罪,如果前后两罪或其中一罪是过失犯罪,就不成立累犯。由此可排除选项C,因为某丙所犯的前罪“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罪”(《刑法》第331条)是过失犯罪。(2)前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后罪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3)后罪发生的时间,必须在前罪的判决的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以后的5年之内。上述5年的期限,对于被假释的犯罪人,应从假释期满之日起计算。选项A、B显然符合一般累犯的成立条件。选项D中,某丁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处10年有期徒刑,执行6年后获得假释,意味着假释期为4年,假释后的第7年又犯诈骗罪,意味着某丁是在假释期满后的第3年又犯诈骗罪。因而,某丁也构成累犯。21、下列情形中,属于犯罪预备的有:A、甲某为实施爆炸案,自制了炸药,但又担心被抓获后要终身在监狱中度过,左思又想,放弃了这一计划B、乙某欲对下班回家的丙某实施抢劫,于是一直尾随丙某,准备在周围无人时下手,不料一直找不到合适的机会,只得悻悻离开C、丁某因妻子有了第三者而不堪舆论压力被迫离婚,但心中始终觉得是一种耻辱。他多次扬言不会放过那个第三者,要让第三者家破人亡D、戊某为了盗窃某高校计算机房中的电脑,在计算机房周围进行“踩点”,引起了教学楼值班人员的注意,报告给学校保卫部门将丁某抓获【参考答案】:B,D【解析】:犯罪预备,是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着手实行犯罪的情形。犯罪预备行为表现为准备工具或者制造条件。“制造条件”在司法实践中具体表现为调查犯罪场所与被害人行踪、出发前往犯罪地点或者守侯被害人的到来、诱骗被害人前往犯罪场所、事先清楚实行犯罪的障碍、勾引他人参加犯罪等等。A选项属于预备阶段的犯罪中止;C选项仅是一种犯意表示,不成立犯罪预备。BD选项属于犯罪预备。本题的参考答案为BD。22、下列有关宪法的指引作用的表述中,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宪法指引的主体包括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和个人B、宪法指引的范围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各方面C、宪法指引的效力具有最高性D、宪法的指引贯穿着民主的基本精神【参考答案】:A,B,C,D【考点】宪法指引作用的理解【解析】宪法的指引作用,亦即法的指引功能在宪法上的表现,包括指引的主体包括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和个人,范围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各方面,具有最高的效力,贯穿着民主的精神。23、甲乙两国因边境冲突引发战争,甲国军队俘获数十名乙国战俘。依《日内瓦公约》,关于战俘待遇,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A、乙国战俘应保有其被俘时所享有的民事权利B、战事停止后甲国可依乙国战俘的情形决定遣返或关押C、甲国不得将乙国战俘扣为人质D、甲国为使本国某地区免受乙国军事攻击可在该地区安置乙国战俘【参考答案】:A,C【考点】战俘待遇【解析】根据《日内瓦第三公约》第14条的有关规定,战俘应保有被俘时所享受之全部民事能力。除因在俘关系之需要外,拘留国不得限制战俘在该国领土内外行使此种能力所赋予之权利。因此A项正确。根据该《公约》第118条的有关规定,实际战事停止后,战俘应即予释放并遣返。不得迟延。B项认为战争停止后可以关押战俘的说法是错误的。根据该《公约》第3条的有关规定,对于不实际参加战事之人员,包括放下武器之武装部队人员及因病、伤、拘留,或其他原因而失去战斗力之人员在内,在一切情况下应予以人道待遇,对于上述人员,不论何时何地,不得扣为人质。故此C项正确。根据该《公约》第23条的有关规定,无论何时不得将战俘送赴或拘留于战斗地带炮火所及之地,亦不得利用彼等安置于某点或某地区以使该处免受军事攻击。D项错误。24、法官应当自觉避免受到媒体的不当影响。下列哪些行为不利于实现这一目标?A、仔细分析媒体上对案件事实问题发表的评论,并作笔记,而且在形成判决过程中作为参考B、媒体上关于自己负责的案件的相关报导、评论一概不读C、将媒体上关于案件法律问题的研究与评论加以认真研究D、发现媒体的报导有明显失实之处,便在媒体上公开发表言论予以评论【参考答案】:A,D【解析】:法官执业纪律《法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第15条:“法官在审理案件的过程中,应当避免受到新闻媒体和公众舆论的不当影响。第16条:“法官在公众场合和新闻媒体上,不得发表有损生效裁判的严肃性和权威性的评论。如果认为生效裁判或者审判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可以向本院院长报告或者向有关法院反映。”本题注意区别A、C项。25、B省光棍甲饲养有数十菜鸽,在院子里自由放养,有时侯自己也杀几只做下酒菜。但有一天晚上他发现鸽笼里多了一只红眼睛的信鸽,脚环上还有编号,拿到当地信鸽协会遍询众人(信鸽协会会员),方知这是一只名贵红眼雨点雌信鸽,而且通过脚环上的编号在信鸽协会的电脑上查到,此信鸽在全国比赛中获过大奖。信鸽协会会员乙出主意说,不如甲委托他卖掉,大家挣点钱花,甲听了很高兴。后乙帮忙将信鸽卖了2万元,并接受了甲3000元好处费。A省失主丙得知后,上门找到甲索赔。原来是失主丙在一次比赛中将该鸽子放飞,鸽子飞到B省,鸽子因遭遇暴风雨在甲处临时落脚。但甲拒不赔偿,声称这只雌信鸽是他家的雄性菜鸽在外“自由恋爱带回来”的,既然雌信鸽“嫁”到他家,理应归他所有。请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光棍甲构成侵占罪B、光棍甲构成盗窃罪C、信鸽协会会员乙构成销售赃物罪D、信鸽协会会员乙构成帮助转移赃物罪【参考答案】:A,C,D【解析】:考察盗窃罪、侵占罪的区别。信鸽是主人饲养的、具有回到原处能力或习性的宠物,不管宠物处于何处,都应认定为饲主占有(注意:这里说的是“占有”)。行为人非法取得该宠物的,成立盗窃罪。不成立侵占。信鸽协会会员乙既有教唆甲犯罪又有帮助行为,是甲盗窃行为的事中共犯,也定盗窃罪,所以乙不作为销售赃物罪处理。只有B正确;而ACD错误,符合题意,入选。26、在法治和人治的词意方面,法治论者和人治论者的分歧主要在:()。A、治理国家依靠法律还是道德B、对人行为的指引是依靠一般性规则还是针对具体情况的具体指引C、人治论强调具体指引,法治论强调一般规则D、在政治制度上实行民主还是专制【参考答案】:A,B,C,D【考点】法治和人治的分歧【解析】关于法治与人治的三个主要分歧:(1)治理国家主要依靠什么?是法律还是道德?(2)对人的行为的指引,主要依靠一般性的法律规则,还是依靠针对具体情况的具体指引?(3)在政治制度上应实行民主还是专制。27、我国现阶段的爱国统一战线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由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参加的,包括的广泛的政治联盟。A、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B、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C、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D、海外朋友【参考答案】:A,B,C【解析】:我国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参加的,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广泛的政治联盟。28、对下列哪些情形应当附加适用剥夺政治权利?A、甲某犯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被判处5年有期徒刑B、甲某犯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被判处无期徒刑C、甲某犯故意伤害罪(致人重伤)被判处15年有期徒刑D、甲某犯抢劫罪被判处10年有期徒刑【参考答案】:A,B【解析】:应当附加适用剥夺政治权利的情形:(1)对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应当附加适用剥夺政治权利;(2)对被判处死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可以附加适用剥夺政治权利的情形:(1)故意杀人、强奸、放火、爆炸、投毒、抢劫等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分子可以附加适用。(2)故意伤害、盗窃等其他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犯罪分子主观恶性较深、犯罪情节恶劣、罪行严重的,也可以附加适用。AB选项属于法定“应当”附加适用剥夺政治权利的情况;CD选项属于法定“可以”附加适用剥夺政治权利的情况。本题的参考答案为AB。29、责任法定原则是法治原则在法律责任认定和归结问题上的具体运作,下列选项哪些是该原则的要求?()。A、法律责任应由法的规范预先规定B、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