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工程《文学理论》_第1页
马工程《文学理论》_第2页
马工程《文学理论》_第3页
马工程《文学理论》_第4页
马工程《文学理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导言第一篇:文学概论导言部分文学理论的定义

文学理论是一门研究文学特性和普遍规律的人文学科。

二、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

文学和文学活动。

1、文学:

文学是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和审美属性的语言艺术。

2、文学活动:

文学活动是一个由生活、作家、作品和读者等要素构成的多环节活动。

3、文学产生的源泉:

社会生活

4、文学创作的主体:

作家

5、中国文学的基本体裁:

诗歌、小说、戏剧和散文

6、文学活动的过程:

作家根据生活素材创作出文学作品,经过读者和批评者的阅读和接受,完成文学活动过程。

7、如何理解文学和文学活动?理解文学和文学活动,还必须与人的本质力量联系起来考察。

文学是人创造的,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在文学活动中,作家把自身物质的、精神的力量投入其中,创造出让千万人感动、联想、想象、回忆、前瞻、欢笑、流泪、思考的文学作品。

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学活动是一种只有人才有的活动,是展示人的内在本质力量的活动。

三、文学理论的性质

1、文学理论是从文学活动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具有鲜明的实践性。

(文学理论并不是固定的,静止的和僵化的,它总是生机勃勃的开放创新的,随着文学活动的实践发展而发展。

文学理论正确与否,是否符合文学发展的规律,关键要看其是否根植于文学活动的实践,并经受了这个实践的检验。

我们的文学理论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科学总结历代文学活动的实践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学活动的实践经验,吸收古今中的各种文学理论成果,并坚持在新的文学活动实践中检验、丰富和发展。)

2、文学理论在研究文学活动中总是要对文学的人文精神予以研究和评价,所以文学具有人文性。

(中国古人说“诗言志”、“诗缘情”,作家的情志体验和创造以及读者欣赏作品时的再创造,都是发现和挖掘人的精神力量的过程,充满了人文情怀和人文价值。

不同的文学理论工作者其价值倾向是不同的,同样的文学现象会因为研究者的价值倾向不同而得出不同的结论。

文学理论研究不可能做到“价值中立”。

在阶级社会里,人文性还反映着阶级性不同,阶级判断人文价值的标准是不同的。

在当代中国文学理论中人文性的最重要体现,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把是否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国家文化软实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文学价值判断的根本标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文学理论研究的全过程。)

3、文学理论家是的是文学活动的客观规律,具有科学性。

(文学理论的科学性是从既有文学活动的事实出发,通过观察、感悟和研究,借助概念、判断、推理和理论概括,来揭示文学活动的特征和规律,建立相应的知识系统。

文学理论的科学性,要求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研究分析和科学总结文学活动的实践,透过复杂繁多的文学现象把握其内在本质,提炼出规律性认识。

文学理论是否具有科学性,必须接受文学活动实践的检验,只有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文学理论,才能发挥科学的指导作用。

文学理论的科学性,还要求其知识系统与实俱进,在解释文学活动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中更新、发展。

四、文学理论的研究方法

文学理论研究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吸纳和借鉴古今中外一切科学的文学研究方法,全面地、历史地、辩证地分析文学现象,把握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文学接受的规律。

五、文学分支

1、文学哲学:

以哲学的方法研究主观与客观、现象与本质、个别与一般、偶然与必然、形式与内容、美与丑、真与假等问题。

2、文学社会学:

以社会学的方法研究文学与社会、文学与自然、文学与时代、文学与政治、文学与环境、文学与社会心理等问题。

3、文学心理学:

以心理学的方法研究情感与理性、体验与认识、想象与灵感、回忆与幻想、意识与无意识等问题。

4、文学语言学:

以语言学的方法研究韵律与节奏、语体与修辞等语言问题。

5、文学价值学:

以价值学的方法研究认识价值、教育价值和娱乐价值、审美价值等。

6、文学信息学:

以信息论的方法研究媒介与受体、出版与传播、市场与流通、接受与反应等涉及传播和接受的问题。

7、文学文化学:

以文化的方法来研究历史、宗教、伦理、民族、性别、地域、民俗、传统、现代等文化问题。

六、文学理论为什么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1、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充分揭示了文学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用唯物史观的方法,把文学放到人类社会的整体结构和历史进程中去把握,认为文学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应,是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中的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这就从根本上揭示了文学的本质。)

2、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为分析和考察文学活动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

(文学理论研究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全面的观点、辩证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实践的观点,把文学活动放在一定的社会关系和历史文化语境中具体分析。)

3、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深刻阐明了文学的价值和功能。

(马克思主义强调,从人类改造自然和求得自身全面解放的社会实践中来认识文学的价值和功能,赋予其崭新的内涵和评判标准,使人们对文学的价值和功能形成科学认识。)

4、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高度肯定了人民在文学中的主体地位。

(一方面,人民是文学表现的主体。

以人民为主体创造历史所形成的社会生活,是文学创作的唯一源泉,脱离了人民及其生活,文学创作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另一方面,人民是文学服务的主体。

一切文学作品归根结底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是否深受人民欢迎、是否对人民有深刻影响始终是评价文学作品优劣的重要标准。

人类文学发展的历史表明,只有经受住人民检验又给予人民美的享受和深刻启迪的作品,才能成为优秀之作。)

七、文学“七论”

文学性质论、文学价值论、文学创作论、文学作品论、文学接受论、文学批评论和文学发展论。

八、文学“七论”所形成的有机的“问题链”

分别回答了文学是什么的问题、文学对人的意义和作用的问题、文学的创作过程问题、文学作品的构成要素问题、读者对文学作品的接受问题、评论家对文学作品的评论问题、以及文学自古到今的演变规律和在当代的发展变化问题。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创立和发展(上)一、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世界各国形成的文学理论

1、西方:

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古典主义、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启蒙运动时期的自然主义,以及德国古典美学理论、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等。

2、中国:

陆机《文赋》、刘勰《文心雕龙》、钟嵘《诗品》、严羽《沧浪诗话》、叶燮《原诗》。

(由于历史的局限性,以往的文学理论离开人的社会性和历史发展去考察文学,因而都没有摆脱历史唯心论的束缚。)

二、马克思主义诞生后才第一次有了建立在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基础上的文学理论,实现了文学理论发展史上的革命。三、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产生的时间

19世纪40年代(西欧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以及国际工人运动蓬勃兴起的时期。)

四、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产生的历史条件

1、文艺复兴之后,资本主义在欧洲逐步兴起。

2、随着生产力的快速增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扩展,民族与地域界限被逐步打破,各个民族,各个国家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人们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

3、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有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

3、资本主义的内外矛盾引发了国际性工人阶级的革命运动。

4、资本主义发展的现实反映到思想理论中来,便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社会思潮。

5、伴随着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兴起与发展,开始出现具有社会主义倾向的文学。

6、以往的文学理论,如德国古典美学和文学理论,尽管仍然具有很大的影响,但无法从根本上回答文学发展的时代课题。

7、于是,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适应时代和文学发展需要而产生。(条件之间为递进关系)

五、马克思、恩格斯的两大发现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由于这两大发现,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文学理论也从此摆脱了历史唯心主义的羁绊,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基础上。)

六、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特点

在文学理论上强调文学的革命现实主义性质,主张文学作品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表现劳动人民反抗压迫和剥削的斗争,塑造工人阶级的积极形象,展示人民群众追求自由生活和美好理想的精神风貌。

七、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产生的思想来源

1、德国古典哲学;

2、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3、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创立和发展(中)一、文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基础

唯物史观的创立,为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奠定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使文学理论产生了历史性变革。

二、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

1、人类所生活的社会是一个复杂系统,由经济生活,社会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等构成。

2、人类社会不是静态的,而是不断运动发展的,其内部存在的两大基本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变化的动力。

3、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因此,对包括文学艺术在内的各种社会意识形式的认识,必须到社会存在的发展中找原因。

三、唯心史观的美学诗学理论著作

赫西俄德《神谱》

柏拉图《理想国》

亚里士多德《诗学》、《修辞学》

四、采用唯物史观来理解文学艺术

1、辩证理解文学艺术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唯物史观讲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具有决定和制约作用,同时强调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同样,文学艺术的发展从根本上讲是受经济基础决定的,同时也对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反作用。

进步的、革命的文学作品,往往能够通过对现实关系的真实描写和深刻揭示,弘扬真善美,批判假恶丑,促进人类文明,推动社会进步;反之亦然。

正确认识文学艺术的社会地位和作用,需要辩证地把握文学艺术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防止脱离社会历史条件去研究文学艺术的片面性。)

2、正确认识社会心理与文学艺术的关系。

(唯物史观认为经济关系决定政治、法、文学艺术等意识形态形式,同时认为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有一定的“中介”或“中间环节”。

人们的社会心理等就是文学艺术与社会经济生活相互作用的重要中介因素。

比如,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不合理并不会直接导致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产生,它首先要激起广大劳动人民心理上的不满,情绪上的激愤甚至行动上的反抗,并通过作家的艺术创造,才能够形成批判这种不合理社会的文学作品。)

3、深入把握文学艺术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平衡和不平衡关系。

(文学艺术与经济社会发展总体上是平衡的,一定社会的文学是以这社会的物质生产为基础的,文学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文学繁荣往往是经济高涨的产物。

但这种平衡不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由于文学艺术与社会经济生活的相互作用关系常常是间接的,加之文学作品的创作和欣赏与人的主观能动性密切相关,文学艺术的发展便具有相对独立性,与经济社会发展不完全同步。

比如,18世纪的法国经济上比英国落后,但出现了一大批启蒙主义思想家,而后来的德国比法英两国经济落后,却产生了一大批哲学家和文学家,形成了丰富的哲学和文学艺术成果。

还有挪威出现了戏剧的繁荣,俄罗斯出现了小说的繁荣。)

五、马克思认为,人类在精神上掌握世界的方式至少有四种,即理论的方式,艺术的方式,宗教的方式和实践的方式。

六、文学作为一种艺术,其掌握世界的方式主要有以下特点∶

1、充分发挥想象力的作用。

(各民族的神话传说等口头文学成为了世界文学史长河的重要源头。)

2、努力塑造典型的艺术形象。

(想象力是人类通过文学艺术认识世界的主要能力,但这种能力要通过塑造典型的艺术形象来实现。

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之所以被称作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就是因为它不仅生动描写了19世纪初法国极具变化的社会生活环境,而且塑造了法国贵妇人为了金钱或衣着而给自己丈夫戴绿帽子的资产阶级妇女的典型形象,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

典型的艺术形象常常是特定时代,特定阶级的思想代表也反映着作家的思想倾向。作者的见解越隐蔽,对艺术作品来说就越好。)

3、

借助于特定的文学语言。

(文学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它是通过语言媒介来掌握世界的。

在马克思看来,人的自然语言有两种属性,一方面它是思维本身的,要素有精神的属性,另一方面,他又是思想表现的要素,有物质的属性,表现为空气的震动——声音。

诗歌的语言要有韵律、声律、节奏等,才能给人以美感。

远古人们为了表达感情,交流思想而创作的神话和传说,就是靠一代又一代口口相传的语言保存和流传下来的。)

七、

关于艺术生产

1、在马克思看来,当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社会生产就分化出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

2、艺术生产作为一种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3、一般而言,物质生产制约并支配者艺术生产,但艺术生产作为社会生产的一种特殊形式,又有自己的运动和发展规律。

4、从历史上看,一定的艺术形式只有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才能产生乃至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如荷马史诗、《诗经》、楚辞、唐诗、宋词等都是当时时代的产物。

这主要是由当时人们的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人们的社会心理等决定的。

5、一般说来,艺术创作是作家自由创作天性的发挥,艺术作品的欣赏也不同于物质产品的消费,物质产品常常因消费而消失,而艺术作品常常因欣赏者的增加而增值。

6、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关系变得复杂起来。一向被视为高雅的诗歌等文学创作,一旦融入资本主义的生产链条中,就会沾染更多的商品生产色彩。

6、马克思深刻指出,在文学艺术的生产中,由于受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制约,作家具有了身份的二重性,即是非生产劳动者,又是生产劳动者。

7、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作家才能消除其二重性,成为不受物质利益驱动而进行真正自由创作的人,艺术生产和艺术消费也才能最终摆脱资本的束缚,成为人的真正自由发展的活动。

8、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尽管文学艺术生产受制于出版商、书商、制片人追求最高利润的意图,但其成败和发展归根到底还要由社会实践和广大消费者的审美需要所决定。

正是广大读者、观众的艺术消费和需要,构成作家,艺术家从事艺术生产的不竭动力和源泉。

八、文学理论中的人学思想

1、从现实的人出发,是文学理论乃至一切人文科学的根本出发点。

(从现实的具体的人出发,还是从抽象的人出发,这是区别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非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一个重要标志。

马克思以前的种种文学理论,对文学表现的对象——人的理解,都带有抽象的性质。

这种抽象的人性论反映到文学中,便常常表现出历史的局限性和阶级的倾向性。

这些作品表面上是在讲一般的人类之爱、人泪之美,而实际上反映的却是英雄史观等历史史唯心主义,没有真实地再现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

恩格斯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正是劳动创造了人,创造了人类社会一切物质的和精神的财富,也创造了文学。)

2、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一般特征。

(马克思曾形象地说,蜜蜂制造蜂房的活动令许多建筑师惊讶,但蜜蜂的活动始终是本能活动,而最蹩脚的建筑师的活动也始终是有意识的活动。

正是这种自由自觉的活动,使人和动物根本区别开来。

人的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是一个复杂系统,包括生产活动,政治活动,文化活动,体育活动,交际活动等。)

3、对人的本质的科学阐释。

(马克思恩格斯依据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科学地解释了人的本质。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的这种特殊本质决定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想、情感乃至审美情趣。

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丰富性、多样性和多层次性,决定了人性的丰富多彩。)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不仅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又是社会主义文学表现的主体。

在文学创作领域,作家应歌颂历史的创造者,真实地描绘出工人、农民、革命战士等形象。)

5、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与文学的未来。

(只有实现了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才能使每个人的独创性和个性自由充分发挥,从而为科学与文学艺术的繁荣创造空前有利的条件。)

九、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

马克思恩格斯所强调的现实主义创作原则,是马克思关于美的规律的思想在叙事文学创作中的具体运用和体现。它要求作家真实描写现实的社会关系,塑造出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马克思把是否塑造出生动感人的典型人物,看做小说等叙事文学优劣的重要标志。)

十、美学的和历史的批评标准

在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史上,首次提出批评“尺度”及批评标准问题的是恩格斯。

作为文学批评的原则,美学观点与历史观点相互联系、互相渗透,却一不可。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创立和发展(下)一、文学发展的方向

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是文学创作的根本问题,关系到文学发展的根本方向。

列宁在1905年发表的《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中,第一次响亮地提出了文学事业“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的口号。

二、党对文学事业的领导与创作自由

1、党对文学事业的领导,必须尊重文学艺术事业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2、要把作家团结到无产阶级的队伍中来。

3、要努力改造旧的文学,乃至整个文化出版事业。

(坚持党对文学事业的领导和文学的党性原则,并不是要贬低或取消文学创作自由。列宁认为,在社会主义革命时代,文学创作事业应当成为整个无产阶级事业的一部分,写作事业应当接受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三、接近工农群众与创造新生活建设者的典型形象。只有深入观察体验生活,才能创作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好作品。

四、批判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与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

在20世纪20年代的苏联文化界出现了所谓“无产阶级文化派”,他们极力鼓吹历史虚无主义,全盘否定民族文化遗产,主张建立一种纯而又纯的“无产阶级文化”。

列宁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高度,强调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不能割断历史。

列宁认为,马克思的学说之所以能够被千百万人所接受,这是因为马克思依靠了人类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所获得的全部知识的坚固基础。

五、列宁的“两种民族文化”的观点

在每个民族文化中,都有两种民族文化,一种是反动阶级所代表的腐朽、反动的文化,一种是具有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成分的先进文化。

因此,对过去的文化遗产,必须用批判的态度加以分析。

六、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典范

列宁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所开创的美学的、历史的文学批评传统,并结合俄国文学的实际,创造性地运用于对列夫•托尔斯泰作品的批评之中,为我们开展文学批评树立了榜样。

(列宁首先从世界文学史的角度,从美学上充分肯定了托尔斯泰创作的成就和贡献,称托尔斯泰是一个天才的艺术家,不仅创作了无与伦比的俄国生活的图画,而且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由于托尔斯泰的天才的描述,一个被农奴主压迫的扶手,落后的处在革命准备时期的俄国,竟把全人类的文学发展向前推进了一步;同时,列宁根据俄国革命的性质,具体而辩证地分析了托尔斯泰思想和创作中的矛盾∶一方面是最清醒的现实主义,撕下了一切假面具,另一方面,鼓吹世界上最卑鄙龌龊的东西之一,即宗教,培养一种最精明因而又特别恶劣的僧侣主义。

托尔斯泰思想和作品之所以具有两面性,是因为俄国革命是以农民为主的资产阶级革命。从这个角度来看,托尔斯泰观点中的矛盾的确是一面反映农民在俄国革命中的两面性的镜子。

要克服托尔斯泰的历史局限性,就要正确对待资本主义,既要批判资本主义,又不能停留在简单地诅咒资本主义上,而要学会利用资本主义的成就去建设社会主义。)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在中国的发展(上)一、毛泽东文艺思想

概述∶毛泽东文艺思想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至改革开放前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也是五四运动之后中国革命文艺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形成阶段∶

毛泽东文艺思想形成于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发展于社会主义建设初期。

重要著作∶

《新民主主义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二、毛泽东文艺思想形成发展的背景

1.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形成是时代的产物。

(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特别是五四前后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与要求反映到思想文化中来,便出现了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及由此开始的中国思想文化的大转变,即由中国旧的传统文化向新的现代文化的转变。

到五四时期,中国的先进分子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并由此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中国新文化的建设。

毛泽东文艺思想就是在这样的时代条件下应运而生的。)

2.毛泽东文艺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中国化的结晶。

(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是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一同传入中国的。

陈独秀,李大钊等作为中国最早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先进分子,在领导新文化运动的过程中,对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

陈独秀倡导“文学革命论”,提出把以“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为特征的文学革命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而一个重要内容。

李大钊最早把马克思主义文艺观比较系统地介绍到中国思想界。他主张新的文艺应反映新的时代精神,举起“平民主义”的旗帜,塑造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特殊的个性的艺术美”。

瞿秋白,邓中夏、茅盾等早期共产党人都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瞿秋白最早把“辩证唯物论”、“现实主义”等概念和思想介绍到中国。

邓中夏鲜明提出了文学与革命、文学与阶级的关系问题,批评了“艺术至上”等观念。

茅盾组织了“文学研究会”,发表了大量有关文艺的论文,主张文学是时代的反应,要创造无产阶级的新的文学艺术。

以鲁迅为代表的中国左翼作家为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建立做出了卓越贡献。

毛泽东从五四时期起,就在李大钊等马克思主义者的影响下开始学习马克思主义,建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3.毛泽东文艺思想是对中国优秀文化传统与新文艺经验的科学总结。

(毛泽东文艺思想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传统文化采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和方法,创造新文化。)

4.毛泽东自身的文艺创作实践,也是其文艺思想形成的重要因素。

(毛泽东及革命家、思想家和诗人于一身,其思想和文学修养博大精通,既有很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造诣,又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修养。

尤其是毛泽东诗词,旨趣高远,气势磅礴,催人奋进,自成高格,充分展示出现代诗歌的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为后人树立了文学艺术创作的光辉典范。)

三、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基本内涵

1.深刻论述了文艺与人民的关系,确立了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根本方向。

第一,文艺工作者要树立无产阶级的立场、世界观,应当把自己的立足点和思想感情转移到工农兵群众方面来。

第二,文艺工作者应当深入到人民群众生活中去,向社会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理解熟悉各种人和各种事情。

第三,文艺工作者应当从人民群众的实际思想水平和精神需要出发,正确处理文学艺术的普及与提高的关系。

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思想是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核心,是革命文艺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

2.全面阐明了文艺与社会生活的关系,为革命和社会主义文艺实践指明了道路。

第一,社会生活是文艺创作的唯一源泉。

第二,关于文艺的“源”与“流”的关系。过去的文艺作品不是源而是流,是古人和外国人根据他们彼时彼地所得到的人民生活中的文学艺术原料创造出来的东西。作家艺术家可以而且应当对过去优秀的文学遗产加以继承和借鉴,但这并不能代替自己的创造,也不能代替生活的源泉,因而真正的艺术家还是应当更多地从现实生活中汲取营养。

第三,文艺创作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

虽然艺术和生活都是美,但是文艺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却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

比如,现实生活中的列宁比电影里的列宁生动,但现实生活中的列宁,每天要做很多事情,包括日常琐事,这些不可能都是审美对象,而电影则可把列宁生活中最典型的活动集中起来,进行艺术加工,所以更能够给人以美感。

3.深刻揭示了文艺的社会本质和社会功用,回答了文艺与社会、文艺与政治、文艺与革命事业的关系等一系列重要问题。

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的社会的政治和经济。

文艺是从属于政治的,但又反转来给予伟大的影响于政治。这里强调的政治,是指阶级的政治、群众的政治,不是所谓少数政治家的政治,不能把无产阶级的政治和政治家庸俗化。

无产阶级的文学艺术是整个革命事业的一部分。

4.深入阐述了文艺作品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统一的基本艺术规律,为文艺创作与批评奠定了理论基础。

文艺作品应当是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统一。不能过分强调作品的艺术性,甚至追求所谓的“为艺术而艺术”,不能过分强调作品的政治性,乃至出现“标语口号式”的创作倾向。

文艺批评应坚持政治标准与艺术标准统一的原则。

文艺批评应将作家的动机和作品的实际效果统一起来。

5.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推陈出新”的方针,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时期繁荣文艺创作和促进文艺发展的基本方针。

四、关于毛泽东文艺思想

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基础

基本精神∶实事求是,即从实际出发研究和回答文艺实践中的各种问题。第二章: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在中国的发展(下)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文艺思想发展的背景

1、新时期文艺思想的形成,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产物。

2、新时期文艺思想是对毛泽东文艺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邓小平倡导的“二为”方向: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3、新学期文艺思想是对新的文艺经验和中外优秀文艺理论成果的科学总结。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文艺思想的基本内涵

1、鲜明提出“二为”方向,并与“双百”方针相结合,构成指导我国文学艺术繁荣发展的根本方针。

2、进一步丰富文艺为人民服务的内涵,水文艺与人民的关系更紧密。

3、倡导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相统一,推进文学艺术事业的繁荣发展。

4、在批判地继承和吸收借鉴的基础上,积极推动文艺创新。

5、加强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热情关心和积极支持文艺事业的发展。

6、把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作为加强和改进文艺工作的重要指导方针和突破口。

(文艺工作三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三、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把文艺事业看作社会的事业,人民的事业,而不主要看做个人的事业。

四、做一个合格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工作者,除了要有很高的理论素养,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还需要有丰富的创作素材和科学的创作方法。

所以文艺工作者要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

深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第一线,深入企业、乡村、社区、军营、校园生活最前沿,不断创作出让人民满意的优秀作品,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第三章:文学的性质(上)第一节:文学是社会意识形态

一、认识性是指文学帮助人们认识自然、社会和精神世界的特性。

1、文学是客观世界在作家主观世界中反映的产物。

文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不管内容和形象多么丰富,表现方式多么曲折,距离现实多么遥远,总可以在社会生活中找到历史和现实根源。

孔子称“诗可以观”,即认为诗歌可以反映社会的盛衰,民风的好坏。

巴尔扎克也把文学作品看做是映现一个民族生活和思想的“镜子”。

一般来说,那些具有鲜明现实主义风格的文学作品,是对时代真实社会状况比较直接的反应。

比如中国最古老的诗集《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生动再现了周代不同阶层的生活内容和情感体验。

杜甫的“三吏”、“三别”,以“诗史”的形式艺术地再现了“安史之乱”,中唐王朝下层社会的惨景。

曹雪芹的《红楼梦》则是人们认识中国古代社会晚期的一部“百科全书”。

另一方面,文学史上很多着重表现人类的幻想、想象和理想的文学作品,同样是社会存在在文学艺术中的曲折反应。

比如屈原的《离骚》虽然通篇充满了各种神话传说,但实际上是个人现实的政治理想和人格志向的抒发。

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尽管写的是梦境,表达的却是他对现实政治的不满和傲视权贵的风骨。

歌德的浪漫诗剧《浮士德》以一个中世纪的传说人物为原型,却反映了当时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强大意志和进取精神。)

2、文学作品蕴含着作家对社会生活的认识。

曹禺写于1941年的剧作《北京人》,讲述了20世纪初北京城大户人家曾家的故事。这样一个看似只是家族兴亡的故事放在当时的社会大背景下,用那个时代特有的语言表述,透过对这个具有代表性的封建大家庭的刻画,高度浓缩了中国社会从封建社会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变迁。

有的作家虽然没有自觉地以科学世界观为指导,但由于能够真诚的面对现实,依然能够反映出现实社会的真实面貌和发展方向,表现出一定的进步意识。

巴尔扎克就是这样的一位作家。在现实社会中,巴尔扎克是一位“保皇派”,他的阶级立场属于封建贵族,但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促使巴尔扎克在文学作品中对资产阶级必然战胜封建贵族这一历史发展趋势有着非常清醒的认识。

作家对社会现实采取的这种客观态度和批判精神,如鲁迅的反对“瞒和骗”、巴金的提倡“讲真话”等,可以克服其自身世界观和社会立场的局限,在作品中反映出社会历史的真实面貌和发展趋势。

3、文学通过艺术形象对社会关系进行整体把握。

文学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属于马克思所说的艺术掌握世界的一种方式。

这种认识和掌握世界的方式能够超越一般意识形态如政治意识形态、法律意识形态、哲学意识形态等的局限,对社会生活情状进行最为真切、丰富、完整的反映。

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通过描绘上层贵族的各种日常生活,把当时俄国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性质表现得淋漓尽致,特别是表现出了与贵族对立的俄国农民的思想和情绪。

作品描写的是上层贵族和地主的生活,但是在这些统治阶级人物身上仍折射出农民的身影、意识和情绪。

文学要发挥其社会意识形态作用,不能回避描写社会的重要矛盾冲突,这就要求文学以独特的艺术形象描绘出社会生活的整体关系,帮助人们认识社会历史的真实面貌。

二、倾向性文学的倾向性,是指文学在反映特定社会生活时表现或流露出来的价值取向。它是作者一定的三观自觉不自觉地显现,包括政治和思想的、道德的、民族的、宗教的等倾向。

1、政治和思想倾向性是文学倾向性的主要体现。

两个因素:一是作家所具有的特定的阶级立场、思想感情和价值取向;二是社会生活所包含的政治和思想内容。

在社会生活中,政治集中体现了不同阶级、阶层、集团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矛盾和斗争,因此,文学在反映社会生活时,总会以不同方式表现与政治的联系,文学总是或隐或显地具有一定的政治和思想倾向。

但丁《神曲》的伟大在于表现了中世纪政教合一的统治下被压迫阶级新人性的复苏。

莎士比亚的那些戏剧的不朽价值在于表现了觉醒后的资产阶级人文精神的尽情绽放和多姿多彩。

列夫•托尔斯泰的深刻之处在于他的一些作品深刻地表达了当时俄国农民对土地和自由的强烈愿望。

在阶级社会中,文学的政治和思想倾向性很大程度上表现为阶级性。

在社会主义社会,文学的政治和思想倾向性除了表现一定意义上的阶级性,更多的表现为人民性。

2、文学的政治和思想倾向性必须与文学的真实性相统一。

文学的政治和思想倾向性应该以符合艺术规律的形式体现出来,应该是建立在文学真实性基础上的倾向性。

文学的真实性是指文学要真实、生动、具体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本来面目,并艺术地揭示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规律的特性。

真实性是伟大文学作品的重要品质。

莎士比亚戏剧的伟大和杰出之处在于充分体现了人物的内在丰富性,再现了生活的复杂性;其人文主义倾向性并不是以图示化和概念化的方式呈现的,而是与他对人性的深刻体察和把握、对历史状况的真实感受和认识融汇在一起的。

文学的真实性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作家既不能脱离社会生活进行主观臆造,也不能对社会生活进行自然主义式的照抄。只有把倾向性与真实性统一起来,才能创造出成功的文学作品。

三、实践性文学的实践性,就是指文学反映社会实践而又能动作用于社会实践的特性。

1、文学的实践性经常体现为对政治实践的直接影响。

文学与政治都属于社会意识形态,因此文学对政治实践的影响更为直接。

在中国文学史上,《诗经》很早就被视为考察政治得失的镜鉴,“上以风刺上,上以风化下”,诗三百篇成为表达政治情绪,施行政治教化的重要手段。

2、文学对经济、社会的变革也会产生深刻影响。

这一点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急剧转型时期的文学艺术中表现得更为明显。

比如,斯托夫人以19世纪美国南方黑奴生活为题材的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深刻揭露了南方农奴制度的罪恶,坚定了美国政府和民众废除这种落后的经济和政治制度的决心。

我国20世纪40年代后期在解放区产生了一批“土地改革”小说如《暴风骤雨》、《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等,及时呼应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改革运动,促进了中国农村生产方式的变革和进步。

20世纪80年代涌现出的“改革文学”如《乔厂长上任记》等,也不同程度地促进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3、文学对社会实践的作用是通过改变人的精神和观念间接实现的。

文学的实践性有其特殊的实现途径和方式,常常是通过激励和提升人的精神来实现的。

清初诗论家王夫之把文学的精神精神激励作用称为“兴”。

王夫之认为,诗歌之“兴”可以让人从眼前狭隘的功利束缚中超脱出来,提高人的觉悟,开阔人的视野,净化人的心灵,提升人的境界,塑造豪杰与圣贤的人格,成就化成天下的功业。第三章:文学的性质(中)第二节:文学是审美的艺术总述:文学作为审美艺术的特征,主要体现为情感性、形象性和超越性。

审美也是文学与音乐、绘画、戏剧、雕塑、舞蹈、书法、影视等艺术种类共同具有的特征。一、情感性

文学的情感性,是指文学表达情感并以此激发读者共鸣,促进社会情感交流的特性。

1、情感性是文学审美活动的基本特征。

审美是人类特有的活动。

美从根本上说是事物的一种价值属性,反映的是对象与主体之间的一种价值关系。

审美就是情感评价。

丹麦学者勃兰兑斯认为,任何事物都可以从三方面去看——实用的角度,科学的角度和美学的角度,由此形成对事物的三种评价。与实用价值评价,科学价值评价相比,审美价值评价有三个特征。

第一,审美是一种非实用而又使人产生情感愉悦的活动。

人们觉得一朵花美,不是因为这朵花能够结出让我们享用的果实,能够在花市上卖个好价钱,能够作为化妆品厂提炼香精的原料,而是因为它的色泽、形状、姿态和生气等给人们带来一种精神的愉悦。

因此,审美活动关注的补水审美对象可控消费和利用的物质性和材料性,而是其外在的形式和表象。

第二,审美是一种非概念而又能引起情感与认知的自由协调运动的过程。

第三,审美是一种个体的同时又可以普遍传达的内心情感体验。

诗歌创作的目的在于“陈诗以展其义”“长歌以骋其情”。

具体地说,就是为了表达人类在与四季自然景物相遇时产生的各种心境,抒发人类在离合悲欢、死生穷达等不同社会境遇中产生的种种情感。

文学是个人抒发情感的重要途径,也是人类进行社会情感交流的重要方式,能使穷贱者获得心灵的抚慰,也能使孤独者排遣内心的烦恼。

审美、审丑、审崇高、审卑下。

以平凡贴近平凡,让普通感动普通。

文学的情感性的形式尽管有不同,但都要发乎真情实感,不能无病呻吟。

2、情理交融是文学审美活动的现实表现。

很多美的事物和艺术不仅与感情有关,而且会涉及认知和道德。

审美艺术是直观与认识、情感与理性的相互统一。

“气”、“神”、“韵”、“境”、“味”。

二、形象性

文学的形象性,是指文学创造具体生动的艺术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性。

文学的情感性侧重于就审美主体而言,文学的形象性则偏重于从审美对象来说。

1、形象性是文学艺术之美的重要体现。

文学之所以美,很重要的一点在于它的形象可感性。

艺术反应现实生活,反应现实生活的真实,必须诉诸直观可感的形象,这也是文学这门艺术的基本要求。

高尔基特别强调“艺术的作品不是叙述,而是用形象、图画来描写现实。”

鲁迅认为,文学作品虽然不能像科学那样对事理进行细密分析,但能够将人生道理通过辞句描写的形象直接让读者领会,这就进一步阐明了文学形象具体可感的基本特点。

2、文学形象是有创造性、有生气、有意蕴的形象。

文学形象是一个双面镜,可以同时映照出社会的真实状况和作家的丰富心灵。

约翰·克利斯朵夫,这个形象不仅浓缩着贝多芬那种不向命运低头的坚强灵魂,也折射着罗曼·罗兰的永不言败的人生信念。

陶渊明诗中的东篱之菊,不只是秋日乡村的一处田园风光的普通投影,而更是这位隐逸诗人质朴率真性格和淡泊守志人生的传神写照。

因此,文学形象比社会生活中的真实形象更集中,更典型,更能体现人类生活和精神的多样性、深刻性和创造性。

三、超越性

文学的超越性,是指文学通过艺术想象和审美理想提升人的精神境界,获得心灵自由的特性。

有时也被称作文学的理想性。具体表现为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现实关系以及自我的超越。

1、对人与自然现实关系的超越。

人在文学中能动地刻画自然并表达自身感受。人在文学中实现对自然的征服。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人在文学中同自然结为知己。

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2、对人与社会关系的超越。

屈原在现实政治斗争中,因小人离间,不得楚怀王信任,充满痛苦悲怨,但他在《离骚》的艺术想象中却象征性地描绘出一个“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的高洁人格形象,表达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着人生理想,实现了对群小当道、美丑不分的溷浊之世的精神超越。

3、对人自我的超越。

美的文学可以陶冶性灵,启发幽思,拓展心胸,塑造人性,完善人性。

文学追求完美人性和理想社会的人生信念,是对社会道义的弘扬。 第三章:文学的性质(下)第三节: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一、间接性

(文学的间接性,又可称为非直观性,是指文学具有通过阅读语言符号而间接地在内心唤起形象画面的特性。

比如:诗中有画。)

二、精神性

(文学的精神性,是指文学具有通过语言符号而传达人类精神的丰富性和深刻性的特性。

借助语言,文学可以将人们所能体会和认识到的各种心理活动描述出来,喜怒哀乐、爱恨情仇、深谋远虑、钩心斗角、心忧天下、宁静致远等各种心理状态都可以在作家的笔下纤毫毕现。

借助语言,作家可以自由出入每一个人物的内心。

忠贞诗人去国离家时的悲怨,正直史臣遭腐入狱后的屈辱,慷慨富翁千金散尽、被世人离弃时的愤怒,野心女子弑君后的疯狂,卑微的小公务员无意冒犯高官后的惊恐。

文学的语言能够让读者深切地感受到人类灵魂的每一种存在状态。

在文学创作中,作家往往灵活运用各种修辞方法,通过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环境描写等,同时借助幻想、梦境、变形等手段,赋予文学形象十分深刻的精神内涵。)

三、韵律性

(文学的韵律性,是指作家艺术地运用语言使之具有节奏美和声韵美的特性。

韵律是语言的固有特征,它是由语言自身的音节、声调、长短等相互呼应、对比所形成的有规律的现象。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因此文学语言是一种艺术性语言,相对于各种实用语言来说,文学语言具有更强的节奏和声韵之美。

平仄、押韵。声音节奏、骈散交错、长短相间、起伏顿挫。)第三章:文学的性质总结第三章总结教材中引用资料内容的总结一、关于文学是客观世界在作家主观世界中反映的产物引用资料1、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反映的产物。革命的文艺,则是人民生活在革命作家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人民生活中本来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这是自然形态的东西,是粗糙的东西,但也是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东西。在这点上说,它们使一切文学艺术相形见绌,它们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源泉。这是唯一的源泉,因为只能有这样的源泉,此外不能有第二个源泉。有人说,书本上的文艺作品,古代的和外国的文艺作品,不也是源泉吗?实际上,过去的文艺作品不是源而是流,是古人和外国人根据他们彼时彼地所得到的人民生活中的文学艺术原料创造出来的东西。”

这段话阐明了文学艺术源于生活又能帮助人们认识生活的道理。

2、(唐)白居易∶《策林六十九•采诗以补察时政》

“故闻《蓼萧》之诗,则知泽及四海也。闻《禾黍》之咏,则知时和岁丰也。闻《北风》之言,则知威虐及人也;闻《硕鼠》之刺,则知重敛於下也;闻「广袖高髻」之谣,则知风俗之奢荡也;闻「谁其获者妇与姑」之言,则知征役之废业也。故国风之盛衰,由斯而见也;王政之得失,由斯而闻也;人情之哀乐,由斯而知也。”

翻译∶所以听到《蓼萧》篇,就知道君王的恩泽遍及四海了;看到《禾黍》的歌咏,要知道当时年和丰岁了;听到《北风》的诗篇,就知道国君暴虐,祸乱就会降临到百姓身上;听到《硕鼠》的讽刺,就可以看到横征暴敛下的剥削地主的鄙陋贪婪;听到“宽大的衣袖,高耸的发髻”的谣言,就知道当时风俗奢荡;听到“谁其获者妇与姑”的话,就知道战乱之下,民不聊生。所以国风的兴盛和衰败,由此可见;王政的得失,由此而闻名;人们的哀乐,由此而得知。

(《蓼萧》、《硕鼠》等出自《诗经》,“广袖高髻”、“谁其获者妇与姑”出自古代童谣。

详细诗文赏析在公众号文学故事专栏可以看到。)

二、关于文学是审美的艺术中情感性的解读

引用资料∶

1、(南朝)钟嵘《诗品序》

“若乃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斯四候之感诸诗者也。嘉会寄诗以亲,离群托诗以怨。至于楚臣去境,汉妾辞宫;或骨横朔野,或魂逐飞蓬;或负戈外戍,杀气雄边;塞客衣单,孀闺泪尽;或士有解佩出朝,一去忘返;女有扬蛾入宠,再盼倾国∶凡斯种种,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故曰:“《诗》可以群,可以怨。”使穷贱易安,幽居靡闷,莫尚于诗矣。”

翻译∶至于那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酷寒,这是人有感于四季节令气候并把这些表现在诗歌里。在美好的集会时用诗来表现亲近愉悦,在离开群体时用诗来表达哀怨。至于

楚国臣子离开国都,汉朝的嫔妃辞别宫廷,在边关的游子衣裳单薄,闺中寡居的妇女眼泪哭尽;有的士人解下佩印辞官离朝,一去不返;女子中有的扬起蛾眉,入宫受宠,再次顾盼,倾国倾城;所有这种种情景,感动激荡人的心灵,如果不铺陈诗句还能用什么来抒发他的情义?如果不放声歌唱还能用什么来舒展他的情怀?所以说:诗可以结交朋友,可以怨刺不平。使处境困难地位卑贱的人容易安心,使隐居避世的人消除苦闷,要想如此没有比诗更好的了。

(“《诗》可以…”此句话出自《论语》。)

2、(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辩》

“夫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然非多读书、多穷理,则不能极其至。所谓不涉理路、不落言筌者,上也。诗者,吟咏情性也。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

翻译∶诗要另有一种特殊的才能,这和多读书有学问没有什么关系;诗要另有一种意趣,它是抽象说理所达不到的。可是古人没有不多读书做学问,不多通晓人情物理的。所谓不运用逻辑推理,不把话说尽而有言外之意,才是上等的。诗,是吟咏内心情志的。盛唐的诗人着重在诗的意趣,有如羚羊挂角,没有踪迹可求。所以他们诗歌的高妙处透彻玲珑,难以直接把握,好象空中的声响,形貌的色彩,水中的月亮,镜中的形象,言有尽而意无穷。(在文学中,情感与理性的统一应遵循文学创作的特殊规律,不是简单拼凑和机械相加,而应该达到水乳交融、浑然无间的状态。)(羚羊挂角∶指羚羊夜宿时挂角于树,脚不着地,以避祸患,旧时多用该词语比喻诗的意境超脱。)

三、关于文学的形象性

1、朱自清《匆匆》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察觉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

。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在这段关于时间的描写中,抽象的时间被化为日影的移动形象,化为洗手、吃饭、沉默、睡觉等日常活动面,也化为对逝去时间的挽留和叹息等内在感受,变成了一个具象的、可感的世界。)

四、关于文学的超越性

1、(宋)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短发萧疏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尽挹

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译文∶洞庭湖与青草湖相连,浩瀚无边,在这中秋将至的时节,更是没有一点风势。秋月下浩浩汤汤、一碧万顷的湖水,载着我一叶细小的扁舟。皎洁的明月和灿烂的银河,在这浩瀚的玉镜中映出她们的芳姿,水面上下一片明亮澄澈。体会着万物的空明,这种美妙的体验却不知如何道出与君分享。

感怀这一轮孤光自照的明月啊,多少年徘徊于岭海之间,心地光明磊落像冰雪般纯洁。而此刻的我,身着单薄衣衫,平静的泛舟在这广阔浩淼的苍溟之中。让我捧尽西江清澈的江水,细细的斟在北斗星做成的酒勺中,请天地万象统统来做我的宾客,我尽情的拍打着我的船舷,独自的放声高歌啊,怎能记得此时是何年!

(这首遇情于景的诗作,描绘了中秋前夕洞庭湖宏阔澄澈的画面,书写了作者的磊落,襟怀和纯洁高尚的情操。体现了人在文学中能动地刻画自然并表达自身感受。)

五、关于文学的韵律性

1、好的散文小说,其语言同样具有韵律之美。比如,《红楼梦》第二十八回宝玉向黛玉倾诉心曲∶

“当初姑娘来了,那不是我陪着顽笑?凭我心爱的,姑娘要,就拿去;我爱吃的,听见姑娘也爱吃,连忙干干净净收着等姑娘吃,一床儿上睡觉。丫头们想不到的,我怕姑娘生气,我替丫头们想到。我心里想着∶姊妹们从小儿长大,亲也罢,热也罢,和气到了底,才见的比别人好。如今谁承想姑娘人大心大,不把我放在眼睛里!”

(这段话朗朗上口,语调自然,全用生动地道的口语,极有表现力,其声可闻,其情可感。其中跳跃着一种为散文语言特有的、本色的声音节奏,骈散交错,长短相间,起伏顿挫,韵律之美并不逊色于诗歌语言。)第四章

文学的价值与功能(上)第一节:文学的价值总述:文学的价值与功能是文学的社会意义和作用的集中体现。

一、文学的价值

认识价值、伦理价值、审美价值。

文学价值既是作家创造的,又需要读者阅读接受才能实现。

文学价值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的变化和人的审美的变化,人们对文学价值的认识也会发生变化。

二、文学的价值与价值观

价值是一个揭示客观事物满足人和社会需要的关系范畴。

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价值本质的认识以及对人和事物的评价标准、评价原则和评价方法的观点的体系。

三、文学价值及其生成

文学价值是文学作品满足人和社会需要的属性。

文学价值越大,对人与社会产生的影响也就越大。

一部好的文学作品之所以能够具有神奇力量和巨大魅力,就是因为人们可以从中得到心灵的震撼和美的享受。

文学价值是作家和读者共同创造的,作家的创造为文学价值提供了基础,读者的阅读接受使文学价值成为现实,因此文学价值的生成包含两个重要环节即文学价值的创造和文学价值的实现。

在作品创造过程中,作家通过对特定社会生活的艺术表现和评价,创造出一定的文学价值;而在作品传播和接受过程中,读者又会根据自身情况对作品所表现的社会生活和作者的价值立场作出自己的评价,完成文学价值的实现和再创造。

考察文学价值的生成,必定要追溯到体现社会生活价值这个本源上来。

(《长征》一诗的文学价值是以长征这一伟大事件的价值与意义为实现基础的,没有长征这一伟大创举,不可能产生《长征》这一杰出诗作。)

文学价值除了来自表现对象的价值外,还体现了艺术创造自身的价值,其中包含着作家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和道德评价,也包含着作家的审美创造能力。

作家通过创作,运用各种语言艺术手段对生活进行表现,使生活价值向艺术价值转化。

(《长征》一诗中,诗人运用诗的形式对长征这一客观历史事件进行艺术表现后,这首诗的文学价值就不再局限于长征这一历史事件的价值本身,更在于反映了诗人对百折不挠的革命力量的热情颂扬,对革命事业的乐观情怀,对革命前途的坚定信念,而且还在于诗作呈现出的革命浪漫主义与革命现实主义交相辉映的艺术风采。)

现实生活价值与作家的艺术创造共同构成了文学价值的来源。

文学价值是主客观统一的产物。

文学价值的最终实现,是通过读者阅读和接受完成的。

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通过对作品符号的解读进入作品的内在空间,认识到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关系,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和道德立场,赏析作品的艺术手法,读者由此或认识生活,或受到感染教育,或获得身心愉悦,作品的潜在价值通过阅读接受而成为一种显性的存在。

读者的价值观往往会影响对文学作品价值的认识和判断。

在阅读过程中,读者总是以自己的生活经验、审美趣味与文化水准作为前提来感受作品、理解形象,完成文学的“二度创造”。

(屈原及其作品对郭沫若不同时期的不同影响,证明一部文学作品的价值显现,离不开读者的阅读接受,离不开读者对这部作品所做的深度开掘。)

四、文学价值与文学评价

文学价值既具有客观的相对不变的特性,又具有随阅读环境变迁,接受者变更而发生变化的特性。

文学作品作为文学价值的载体,是作家对社会生活进行艺术反映与表现的产物。

(曹雪芹撰写《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当这部小说诞生后,其中所蕴含的文学价值具有了客观的稳定性。

但是同一部作品,由于不同时期,不同读者的解读不同,其价值的呈现也会有明显不同。

同是一部《红楼梦》,“索隐”派将它视为有清信史,“考证”派把它看成曹雪芹的“自叙传”,王国维从中读出“示人生之真相”的“悲剧中之悲剧”,毛泽东则从中看到了“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由此可见,文学评价对作品的价值的认识有重要意义。

无论是从创作角度还是从阅读角度来说,文学价值都是主体对生活对象和作品进行审视、对话和评价的结果。

文学概念是不同主体对待文学价值的选择和接受的基本观点。

文学观念涉及文学主体精神和心理的多个层面,如审美理想、道德追求、情感愿望、兴趣爱好等。

审美理想在文学观念中有着统领地位。

审美理想是指人们在特定社会历史和文化语境中形成的、由个人审美经验和人格境界所肯定的关于美的基本观念和规范。

审美理想具有社会性。

审美理想不是一己的私见,而是对人类社会历史和文学的过去、现在、未来的总认识与总追求,鲜明地烙有时代和社会的印记。

审美理想是烛照现实和艺术的火炬。

任何一个作家和读者在进行文学活动时,都会自觉不自觉地遵循自身审美理想的要求。

没有审美理想,作家的一切叙述活动会死如枯木,情感抒发也会失去动人的魅力。

没有审美理想,读者难以接纳和整合作家的想象与创造,也难以潜移默化地接受作家价值观的影响。培养审美理想,对作家和读者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

五、文学价值的多样性与主导价值

文学价值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系统,包含多层次,多方面的价值因素和价值内容,具有多样性。

其中,总有一种价值居于主导地位,成为主导价值。

1、文学价值的多样性

文学价值的多样性,既包括文学作品本身价值的多样性,也包括文学作品在读者接受中所展示的多种价值。

人类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作品也必然是丰富多彩的。这是文学价值多样性的客观依据。

就具体内涵而论,文学价值可分为人文价值、伦理价值、审美价值、文化价值、交往价值、科学价值、商业价值等。

就价值的意义和效果而论,文学价值又可分为正面价值和负面价值、积极价值和消极价值、短暂价值和长久价值、现实价值和未来价值,显在价值和潜在价值等。

文学作品的要素与内容不同,其价值也会有相应的差异。

(小说的认识价值可能突出一些,诗歌的审美价值可能会更加明显,道德戏剧侧重于讽喻劝诫,寓言重哲理启迪,笑话则侧重情感宣泄。)

文学价值的评判尺度随着时代的变迁和读者审美需求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所以,文学价值在不同时代呈现出明显的多样性和差异性。

东晋陶渊明的诗,在问世后长期仅获得萧统等少数人的首肯,钟嵘《诗品》,也只把陶诗列为“中品”。到了唐代,他的影响逐渐扩大,李白、杜甫等诗人纷纷赋诗称颂其诗品与人品。

(可叹东篱菊,茎疏叶且微。

茅屋还堪赋,桃源自可寻。)

就宋代起,陶诗的巨大价值被进一步发掘,评价越来越高。

而相反的是,六朝时期曾经盛极一时的骈文,在唐代古文运动中,其价值却遭到否定。

2、文学的主导价值

文学的主导价值,是指文学作品多样性价值中总有一种占主导地位的价值。

一般来说,文学的思想,伦理、认识等价值常常居于主导地位,它要和审美、语言、艺术等价值融合起来,才能体现它的主导作用。

文学作为一个总体概念,其主导价值就是一定时代和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的体现。

“文以载道”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历史上,尽管人们对“道”的含义认识不同,但用“文”来承载民族精神和美好理想的愿望是相同的。

文学必须既反映人民精神世界,又引领人民精神生活。

在当代中国,文学的主导价值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反映。

体现文学的主导价值,首先要倡导正确的文学价值取向。文学的价值取向关系到文学“为什么人”这个根本问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把鲁迅作为中国新文化的旗手。

毛泽东曾强调指出:“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这个方向就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是无产阶级服务人民大众的方向。)

体现文学的主导价值,还要遵循文学自身的规律。

历史经验证明,文学事业“最不能作机械化一、强求一律、少数服从多数”,它“必须保证有个人创造性和个人爱好的广阔天地,有思想和幻想、形式和内容的广阔天地”。

六、文学的真、善、美价值

1、文学价值中的真、善、美

文学价值,就要体现追求真、善、美。这是精神价值中的三种基本形式,也可以称作知识价值、道德价值和审美价值。

文学价值的真,是指文学要通过合乎艺术规律的方式,将社会的真实状况、人生的真正面目、作家的真诚体验等表现出来。

文学价值的善,是指文学要反映出对生命的尊重,对人性健康发展的追求,对人类和平、幸福的向往,以及对人类与环境和谐关系的珍惜等。

文学中缺少了“善”,就难以感动人,而其潜移默化的教育价值也就无从谈起。

文学有了真和善的内涵,再加上充沛的情感、形象的言说、创造性的形式和技巧等,便形成了一种更高形态的美——文学的艺术美。

文学价值的美,是指文学在真和善相统一的基础上,满足人们对美的追求和需要,给人精神上的愉悦。

它通过作家创作和读者接受的过程,具体地体现为语言美、形象美、精神美、意境美和形式美等。

马克思主义所肯定的文字真、善、美,反映着人类历史发展的进步方向,体现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审美需求。

2、文字追求真、善、美的统一

文字的真、善、美,三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是一个相互联系、渗透的整体。

美的东西必然是真的而非虚假的,美的东西也必然是向善的而不是趋恶的。

同样,善的东西也必然是美的和真的。

但在文学史上,也出现过不少片面强调其中一种或两种价值的观点。

(儒家强调尽善尽美,白居易所说“补察时政,泄导人情”,仅注意到文字之善的一种形式——社会政治功用,晚明思想家李贽提出的“童心说”,则把“真”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

在马克思主义文学价值论中,文学的真、善、美价值被真正统一起来。

3、对文学真、善、美价值的评定

文学上的审美评价和审美选择,从根本意义上讲是一种价值评价和价值选择。

在阶级社会中,各个阶级都对真、善、美持有不同的评价标准,表现为各个阶级的审美观念和欣赏趣味。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文学真、善、美的价值评判,不能靠少数人的主观好恶,而要接受广大人民群众的评判,要接受历史、实践的检验。

一部作品是不是具有真、善、美的价值,关键是要通过实践看它对社会关系是否做了切进而深刻的反映,看它是否以合乎人性的情感化心理体验去表现现实的内容,看它是否以纯洁高尚的境界来进化和塑造读者的灵魂。同时,还要看它是否真正实现了文学在艺术技巧上的创造、虚构想象上的开拓、情感体验上的推进。

不仅要看它是否是历史进程的参与者,而且还要看它是否具有一定的批判意识、前瞻意识和反思能力。

对于我们今天的文学来说,还要看它是否体现了人民本位观,创造出具 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作品。第五章:文学创作第一节:文学创作过程综述:文学创作,是指作家从产生创作动机和创作冲动到完成艺术构思和艺术传达的过程。

一、创作动因

创作动因是指作家生活体验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产生的创作内驱力,包括创作动机和创作冲动,这是文学创作的开端。

1、创作动机的构成

①创作动机的个体性因素

(这是指驱使作家创作的那些个人生活经历或心理体验需求。

唐代文学家韩愈提出“不平则鸣”说,认为人心中有所不平,才会通过创作来表达。

曹雪芹写《红楼梦》,首先是由于他自己有一肚子见闻经历和不平之气需要表达。正因为有了“一把辛酸泪”,才要写出那“满纸荒唐言”。

对于作家的创作而言,个人的童年经历、精神创伤、阅历与见闻等都可以成为重要的动机因素。

仅仅从单一动机出发,进行文学创作的情况是极少的。

精神性因素与实用性因素交织在一起,构成促使作家进行创作活动的强大的心理驱力。)

②创作动机的社会性因素

(这是指驱使作家创作的那些非个人需求。

文学创作实际上是一种由个体性面貌呈现的社会性行为。在某些社会状态下,作家会挺身而出,明确表示要代表社会言说,充当社会的“良心”,或某个社会集团的代言人。

中国古代诗人总是强调“美刺”、“教化”的作用,时而站在君主立场上,向民众说教,要他们尊礼守法、忠君爱国;时而又站在民众立场向君主和当政者言说,要他们廉洁奉公,正己正人。)

2、创作动机对创作过程的重要作用

创作动机甚至左右着作品的风格与基本价值取向。

①影响文学作品的内容

(以商业利益为主导动机的作家所写作品,往往尽力迎合读者趣味,从而能够增加销量。

以文化启蒙或改造世界为己任的作家,则常常歌颂真理和革命的力量,从而在作品中展示出深刻的历史与现实内容。)

②影响作家对创作技巧的选择

(如果一位作家的创作动机主要在于建构新的创作风格,那么他就会在形式方面绞尽脑汁,力求对前人有所突破。

中国六朝时期“永明体”诗歌的开创者大讲声律、谈论“四声八病”等,目的就是要创造不同于前人的诗歌形式与风格。

如果作家进行创作是为了影响社会大众,那么他就会尽力采取平实通俗的方法来创作,如白居易的“讽喻诗”通俗易懂,在社会上广泛流传。)

③影响文学作品的风格

(如果作家的创作动机是揭露社会丑恶现象,对不合理的现实进行控诉,那么作品就常常表现出凝重、悲凉或深沉的风格,如杜甫在“安史之乱”之后的诗歌。)

3、创作冲动

①创作冲动主要是指一种迫使作家进入具体创作过程的愿望和心理躁动。

②创作冲动与创作动机的区别:

一位作家怀有某种创作动机,但却可能许多年也没有产生创作冲动,未能将创作动机实现为创作行为;

创作冲动则不能离开创作活动而长期存在下去,它常常稍纵即逝,倏忽而来,倏忽而去;

创作冲动推动着作家进行艺术创造活动,没有创作冲动也就不会产生艺术创造活动。

③艺术冲动的主要特征

第一,创作冲动是一种具有主导性的朦胧的情感体验。

第二,创作冲动是一种复杂的和升华了的情绪。

第三,创作冲动总是指向作家的内心世界。

二、艺术构思

艺术构思是指作家在创作动机的指引和创作冲动的驱使下,运用艺术概括手段塑造艺术形象、构织故事情节、形成完整的艺术世界的思维过程。

1、艺术构思的过程

①形成作品整体构架

由小到大,由局部到整体

由大到小,由整体到局部

(都有可能)

苏东坡说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而不能“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其实写诗也是这样,好诗一般都不是一字一句想出来的,而往往是先有整体情景安排,然后再形成具体的诗句。

②设计具体艺术形象

在叙事作品中,人物的肖像、衣着、动作、性格、癖好等都应有详细的构想。

果戈理说:“只有当一个人的外表的最细微的细节统统呈现在我面前的时候,我才能够把这个人识透。”

随着创作的深入,最初设计的人物形象与最终的定型可能也会有着重要差异。

③安排情节的演变

2、艺术构思的主要方式

艺术构思的主要方式是艺术概括。

艺术概括是指创作主体对选定的材料进行艺术加工从而形成艺术形象的过程,是生活素材上升为艺术形象的必经之途。

艺术概括包括艺术综合、艺术简化和艺术变形三种方式。

①艺术综合

(艺术综合,是作家对各种材料进行重新组合,从而形成完整艺术形象的过程。

鲁迅说他的小说人物的原型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这说的就是艺术综合。)

②艺术简化

(艺术简化,是作家对材料进行简略化处理的过程。

作家对所写事件和人物有时只用寥寥几笔就将其特征勾勒出来,而对大量无关紧要的细枝末节则几乎完全省略。

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篇讲了“以少总多”的道理。他举《诗三百》的例子说:故“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杲杲”为出日之容,“瀌瀌”拟雨雪之状,“喈喈”逐黄鸟之声,“喓喓”学草虫之韵。“皎日”、“嘒星”,一言穷理;“参差”、“沃若”,两字连形:并以少总多,情貌无遗矣。

翻译:因此,《诗经》里边用“灼灼”二字来形容桃花颜色的鲜美,用“依依”二字来表现杨柳枝条的轻柔,用“杲杲”二字来描绘太阳出来时的光明,用“瀌瀌”二字来说明大雪纷飞的形状,用“喈喈”二字来形容黄鸟的鸣声,用“喓喓”二字来表现虫鸣的声音。还有用“皎”字来描绘太阳的明亮,用“嘒”字来说明星星的微小,这都是用一个字就道尽物理;有的用“参差”来形容荇菜的长短不齐,用“沃若”来表现桑叶的鲜美茂盛,这都是用两个字就完全描绘出事物的形貌。这类例子都是以少量的文字,表达出丰富的内容,并把事物的神情形貌,纤毫无遗地表现出来了。)

③艺术变形

(艺术变形是作家有意将描写对象用不同于生活常态的变异形式表现出来,以达到某种艺术效果的过程。

卡夫卡的《变形记》写主人公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大甲虫。变形是现代派文学的主要创作手法之一。)

三、语言呈现

1、语言呈现,是作家将构思成熟的艺术形象用语言表达出来的过程,这是创作过程的最后阶段。

(清人郑板桥曾描述自己的绘画经验:

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中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

2、王国维提出“隔”与“不隔”之论,就是要探讨诗歌创作如何既要借助语言,又要超越语言的限制的方法。

(隔:所用文字的表现力不够,以致影响情感和意念的表达,特别指用事、用典过多,使诗人的真实情感被淹没在其中。这就像是在读者与诗歌意蕴之间横亘着一堵墙,使人很难透过文字捕捉到诗歌意蕴。

不隔:第一层含义是说文字运用得恰到好处,使读者能够直接体会到诗词中蕴含的内涵而感不到丝毫的文字障碍。

第二层含义是指用直书其事的方式作诗,不堆砌典故,使人不劳猜想就直接感知诗中蕴含的情感。)

3、文学创作中的语言运用需体现

①恰如其分

(法国19世纪现实主义作家福楼拜的长篇小说《巴法利夫人》,用了近五年的时间推敲每一个字句,可谓不厌其烦,精益求精。)

②富有表现力

(古人把诗人内心世界的蕴含比喻为“鱼”,把语言技巧比喻为“筌”,提倡“得鱼忘荃”,也正是指语言不是目的,通过语言使内心世界得到表现并激发读者的审美情感才是目的。)

③追求独创性

(语言表达要有自己的特色,给人以新奇感,是作家在创作中的普遍追求。

杜甫说“语不惊人死不休”,韩愈在《答李翊书》中提出“惟陈言之务去”讲的就是这个道理。)第五章:文学创作(中)第二节:文学创作的心理机制综述:文学创作是一种复杂的创造性精神活动,其具体思维方式包括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一、艺术直觉

通过对事物的瞬间一瞥,就能抓住和描写它的内在蕴含,这种艺术直觉正是作家令人羡慕的本领所在。

1、艺术直觉是指创作主体在瞬间直接把握客体审美意蕴的思维方式或能力。

(一个人面对一轮明月,如果心理上反映出的只是一个名样的圆形物体,那么这就是一种感觉或知觉;如果他还在刹那间不经逻辑判断就进一步从月亮的知觉形象上看出纯洁的平行或者清冷寂寞的情调,捕捉到某种令人感动的一位,从而产生一种审美意向,那么这就是艺术直觉了。)

2、艺术直觉与科学直觉

同:艺术直觉和科学直觉一样,都具有直接的、无逻辑推理过程的、创造的等特征。

异:科学直觉主要把握事物内在的特质或规律,艺术直觉则把握事物蕴含的审美价值。

科学直觉排斥个人偏见,艺术直觉则带有明显的个人主观性。比如,奔腾不息的大江在苏东坡眼里表现为一种深沉的历史感: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而在李后主那里则化为不尽的愁思: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3、艺术直觉与创作灵感

创作灵感,是创作主体在创作过程中情绪、想象力和创造力都极为活跃的特殊思维状态。创作灵感到来之时,也就是艺术直觉能力充分展现之时。

两者也有区别:艺术直觉是一种思维能力,是创作主体经过长期社会生活积累、文化知识学习、创作实践锻炼而形成的艺术洞察力,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