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三单元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课件岳麓版必修2_第1页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课件岳麓版必修2_第2页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课件岳麓版必修2_第3页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课件岳麓版必修2_第4页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课件岳麓版必修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第17课名师课堂·一点通课堂小结·建通史重点诠释考点全解创新演练·大冲关新知预习·巧设计第三单元第17课名师课堂课堂小结·建通史重点诠释考点全解创新高中历史-第三单元-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课件-岳麓版必修2高中历史-第三单元-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课件-岳麓版必修2高中历史-第三单元-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课件-岳麓版必修2[自读教材·填要点]一、赫鲁晓夫改革

1.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进入和平建设时期,

的弊端日益暴露。农业问题尤为突出。

2.措施

(1)农业改革:①用

代替农产品义务交售制。②允许集体农庄庄员拥有一定数量的

和饲养一定数量的牲畜。③开垦荒地,扩大谷物生产,开展大规模

运动。④将拖拉机等农机卖给

等。斯大林体制收购制自留地种植玉米集体农庄[自读教材·填要点]一、赫鲁晓夫改革斯大林体制收购制(2)工业改革:①将部分

下放到加盟共和国。②给予企业调整部分工资等权力。③尝试推行“

”,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企业管理权物质利益原则(2)工业改革:企业管理权物质利益原则

3.评价

(1)积极:一定程度上冲破了

的束缚,并取得一定成效。

(2)局限:①在理论上没有突破,只是在维持

的基础上进行局部改革。②改革目标严重脱离了苏联的

。③改革缺乏全面和一贯的战略方针和思路,带有很大的

。④赫鲁晓夫个人

,反复无常,造成混乱,也阻碍改革的进行。传统观念原有经济体制实际盲目性作风急躁3.评价传统观念原有经济体制实际盲目性作风急躁

二、勃列日涅夫改革

1.目的纠正赫鲁晓夫时期的混乱。

2.措施

(1)工业:推行新经济体制,注意运用

,扩大了企业的经营自主权,收到了一定效果。

(2)农业:扩大农场和农庄的

、降低农产品收购计划指标、提高农产品价格、放松对个人副业的限制等政策。价值规律自主权二、勃列日涅夫改革价值规律自主权3.影响

(1)收到一定的效果。

(2)改革没有突破原有经济体制的框架,勃列日涅夫执政后期趋于保守,改革陷于停滞。(3)20世纪70年代下半期,苏联与美国的

日益加剧,经济发展速度放缓。

4.结果到20世纪80年代初,经济全面滑坡。军备竞赛3.影响军备竞赛三、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

1.背景

1985年,在苏联社会陷入

的时刻,戈尔巴乔夫出任新一届的苏共中央总书记。

2.过程

(1)改革经济体制,用

代替行政命令管理经济;打破单一的

形式,允许个体经济存在。

(2)提出“

”,并把重点放在重工业上,改革效果不佳。

3.结果改革陷入困境,经济继续滑坡,于是戈尔巴乔夫把改革的重点转向

改革,国内局势逐渐失控,1991年苏联解体。危机边缘经济方法公有制加速发展战略政治体制三、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危机边缘经济方法公有制加速发[合作探究·提认知]赫鲁晓夫农业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是从1954年起在哈萨克、西伯利亚、乌拉尔、伏尔加河流域和北高加索实行大规模的垦荒。……1954-1960年,先后开垦四千多万公顷荒地。这期间全国的粮产量增长了50%以上,其中1/3就是由这些新开垦的土地提供的。但由于经营和管理不善,加上粗放耕作,到20世纪60年代初,垦荒区提供的粮食就呈现下降趋势。到1964年,苏联便不得不从国外进口粮食。[合作探究·提认知]赫鲁晓夫农业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赫鲁晓夫为解决粮食问题采取了什么措施?依据材料谈谈你对这一做法的认识?提示:措施:开垦荒地,扩大产棉区。认识: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农业生产及管理体制存在问题,最终没有解决苏联的粮食问题。赫鲁晓夫为解决粮食问题采取了什么措施?依据材料谈谈你[串点成面·握全局][串点成面·握全局]高中历史-第三单元-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课件-岳麓版必修2项目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不同点历史背景斯大林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纠正赫鲁晓夫时期的混乱苏联社会陷入危机指导思想只是对原有体制进行局部改革对苏联进行根本性变革和改造具体内容首先从农业开始,重点在农业领域重点在工业,且是重工业领域涉及政治领域,重点在经济体制一、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异同项目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历史背景斯大林体项目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不同点历史结果改革造成了苏联的混乱改革造成了苏联经济的全面滑坡,渴望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改革不仅使经济继续滑坡,而且还导致了苏联解体相同点都面临苏联社会经济发展缓慢、人民要求提高生活水平、斯大林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等问题都对经济政治体制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都主要涉及经济领域,如扩大企业的自主权等改革都失败了,但都冲击了斯大林模式项目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历史结果改革造成1.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与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相比较,其突出的不同点是 (

)A.先从经济领域开始改革B.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C.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D.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1.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与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解析: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的重点是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实际上承认了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这是与赫鲁晓夫改革和勃列日涅夫改革的突出的不同之处。赫鲁晓夫改革和勃列日涅夫改革均未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故C项正确。答案:C解析: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的重点是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二、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启示

(1)社会主义没有固定的模式和规律可循,制度建立后,还需要在改革中自我完善,因此要求有创新意识,要树立坚持改革、追求社会进步的信念。

(2)要认识国情、尊重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要有实事求是的精神。

(3)改革具有复杂性、艰巨性、曲折性,不可能一帆风顺,要求有开拓进取、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二、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启示(4)社会发展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在不发达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要特别注意学习和借鉴资本主义中的一切积极因素,这就要求有开放的思想意识。

(5)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不能超越社会发展阶段,更不能急于向更高的阶段过渡,而要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为建立社会主义创造必要的物质和文化前提(4)社会发展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在不发达的国家建设社2.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面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赫鲁晓夫、

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先后实行改革,但都以失败而告

终。苏联改革失败的根源是 (

)A.苏联改革缺乏有利的国际环境B.苏联改革没有立足本国国情,改革的指导思想出现偏差C.领导人的个人专断作风D.苏联改革对农业重视不够2.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面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赫鲁晓夫、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赫鲁晓夫把经济改革的重点放在农业方面,故D项不符合题意。A、C两项是改革失败的因素,但不是根源。改革成败的关键是能否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故选B项。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赫鲁晓夫把经济改革的重点放高中历史-第三单元-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课件-岳麓版必修2[典题例析]

[例1]赫鲁晓夫上台后,首先对农村作了实际调查,对农业和粮食问题提出了一些新看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农业改革。下列结论不符合其调查结果的是 (

)A.农业生产管理过于集中

B.农民对劳动生产的成果漠不关心

C.农产品的收购价格过高

D.农业发展不能满足居民生活需求[典题例析][例1]赫鲁晓夫上台后,首先对农村作了

[解析]赫鲁晓夫时期,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已经阻碍了社会发展和进步,在这种体制下,农业生产实行集体化,管理集中,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农业发展不能满足居民生活需要,故A、B、D三项符合调查结果;斯大林体制下,农产品价格过低而不是过高,故C项不符合调查结果。

[答案]

C[解析]赫鲁晓夫时期,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已[题组冲关]1.“顶上阴谋家的帽子刚脱,头上便戴上了改革家的桂冠;策略家的徽章未送进门庭,蛮干家的门牌就已挂出”。这是对苏联一位政治家的评价,这位政治家的“蛮干”主要表现在 (

)A.实行余粮征集制B.开展种植玉米运动C.实现农业全盘集体化

D.废弃部门管理体制[题组冲关]1.“顶上阴谋家的帽子刚脱,头上便戴上了改革家的解析:本题考查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赫鲁晓夫不顾具体气候、土壤条件,强求各地扩种玉米,乱指挥,反复折腾,故选B。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赫鲁晓夫不顾具体气候、土壤2.有的史学家认为:“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有一半是失败的,但也说明另一半是成功的。”上述观点表明赫鲁晓夫的改革 (

)A.彻底冲破了苏联原有模式的束缚B.抛弃了以计划经济为主导的模式C.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D.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有的史学家认为:“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有一半是失败解析:赫鲁晓夫的改革最终是失败的,但是在教条主义盛行、思想僵化的时期,其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并取得一定成效。答案:C解析:赫鲁晓夫的改革最终是失败的,但是在教条主义盛行、思想僵高中历史-第三单元-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课件-岳麓版必修2[典题例析]

[例2]

(2011·全国高考)1964年到1982年期间,前苏联“完善社会主义”的提法逐渐取代了“改革”的提法,随之出现的是 (

)A.社会经济发展丧失活力

B.破坏法制现象得到纠正

C.社会主义自治制度确立

D.放松对东欧国家的控制[典题例析][例2](2011·全国高考)1964[解析]

根据所学,1964年到1982年正是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勃列日涅夫上台后着手进行改革,但改革只对原有经济体制进行某种修补,没有实质性的突破。勃列日涅夫改革后期出现政治生活僵化,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活力衰退,社会矛盾丛生等情况,使国家陷入困境。故选A项,B、C、D三项所述内容不符合史实。

[答案]

A[解析]根据所学,1964年到1982年正是勃列日[题组冲关]3.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几乎每两位科学家中就有一位在研究坦克、火炮和导弹,军工生产接近国民生产总值的40%。从长远来看,这一现象对苏联社会发展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

)A.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B.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C.科技水平大大提高

D.民用工业迅速发展解析:着重于研究军事等重工业,造成农轻重之间的比例失调。答案:B[题组冲关]3.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几乎每两位科学家中就有一4.就苏联改革,有人评述说:“赫鲁晓夫把苏联改乱了,勃列

日涅夫把苏联改死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说“戈

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的主要论据可能涉及戈氏(

)A.没有进行消除斯大林模式弊端的改革

B.军备竞赛加剧了国内的经济危机C.政治和意识形态多元化将改革引向歧途D.缺乏从政经验和应对政策,个人独断专行4.就苏联改革,有人评述说:“赫鲁晓夫把苏联改乱了,勃列解析:本题考查戈尔巴乔夫改革,属于其内容的是C项。A项是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的共同点,B项是勃列日涅夫的,D项是赫鲁晓夫的。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戈尔巴乔夫改革,属于其内容的是C项。A项是赫鲁高中历史-第三单元-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课件-岳麓版必修2关键词——由超级大国到莫斯科落日的苏联,由面临重重困难到

走出低谷的俄罗斯图说历史主旨句归纳(1)赫鲁晓夫上台后,以农业为突破口进行

改革,但未能彻底打破斯大林模式,改

革最终失败。(2)勃列日涅夫上台后继续推行改革,以工

业改革为重点,一度使苏联成为与美国

匹敌的超级大国,但改革最终陷入停滞。(3)1985年,戈尔巴乔夫开始领导改革,其

政治改革完全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引

发苏联政局动荡,最终导致苏联解体。关键词——由超级大国到莫斯科落日的苏联,由面临重重困难到关键词——由超级大国到莫斯科落日的苏联,由面临重重困难到走出低谷的

俄罗斯图说历史主旨句归纳(1)“二战”后,苏联成为唯一有实力与美国抗衡

的国家,成立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2)赫鲁晓夫上台后,推行与美国“平起平坐”的

对外方针,苏美争霸日益激烈。(3)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推行一系列政治经济改革,

结果使国内政局逐渐失控。1991年发生“8·19

事件”成为苏联解体的催化剂;同年12月,俄

罗斯等11个前苏联加盟共和国建立“独联体”,

苏联完全解体。关键词——由超级大国到莫斯科落日的苏联,由面临重重困难到走关键词——由超级大国到莫斯科落日的苏联,由面临重重困难

到走出低谷的俄罗斯图说历史主旨句归纳(1)20世纪50年代以后在苏联兴起“解冻文

学”流派,打破了斯大林时代的呆板模

式,将爱情和个人幸福作为小说的主旋

律。(2)1957年,苏联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

人造地球卫星,创造了宇航事业的伟大

开端。关键词——由超级大国到莫斯科落日的苏联,由面临重重困难图第三单元第17课名师课堂·一点通课堂小结·建通史重点诠释考点全解创新演练·大冲关新知预习·巧设计第三单元第17课名师课堂课堂小结·建通史重点诠释考点全解创新高中历史-第三单元-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课件-岳麓版必修2高中历史-第三单元-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课件-岳麓版必修2高中历史-第三单元-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课件-岳麓版必修2[自读教材·填要点]一、赫鲁晓夫改革

1.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进入和平建设时期,

的弊端日益暴露。农业问题尤为突出。

2.措施

(1)农业改革:①用

代替农产品义务交售制。②允许集体农庄庄员拥有一定数量的

和饲养一定数量的牲畜。③开垦荒地,扩大谷物生产,开展大规模

运动。④将拖拉机等农机卖给

等。斯大林体制收购制自留地种植玉米集体农庄[自读教材·填要点]一、赫鲁晓夫改革斯大林体制收购制(2)工业改革:①将部分

下放到加盟共和国。②给予企业调整部分工资等权力。③尝试推行“

”,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企业管理权物质利益原则(2)工业改革:企业管理权物质利益原则

3.评价

(1)积极:一定程度上冲破了

的束缚,并取得一定成效。

(2)局限:①在理论上没有突破,只是在维持

的基础上进行局部改革。②改革目标严重脱离了苏联的

。③改革缺乏全面和一贯的战略方针和思路,带有很大的

。④赫鲁晓夫个人

,反复无常,造成混乱,也阻碍改革的进行。传统观念原有经济体制实际盲目性作风急躁3.评价传统观念原有经济体制实际盲目性作风急躁

二、勃列日涅夫改革

1.目的纠正赫鲁晓夫时期的混乱。

2.措施

(1)工业:推行新经济体制,注意运用

,扩大了企业的经营自主权,收到了一定效果。

(2)农业:扩大农场和农庄的

、降低农产品收购计划指标、提高农产品价格、放松对个人副业的限制等政策。价值规律自主权二、勃列日涅夫改革价值规律自主权3.影响

(1)收到一定的效果。

(2)改革没有突破原有经济体制的框架,勃列日涅夫执政后期趋于保守,改革陷于停滞。(3)20世纪70年代下半期,苏联与美国的

日益加剧,经济发展速度放缓。

4.结果到20世纪80年代初,经济全面滑坡。军备竞赛3.影响军备竞赛三、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

1.背景

1985年,在苏联社会陷入

的时刻,戈尔巴乔夫出任新一届的苏共中央总书记。

2.过程

(1)改革经济体制,用

代替行政命令管理经济;打破单一的

形式,允许个体经济存在。

(2)提出“

”,并把重点放在重工业上,改革效果不佳。

3.结果改革陷入困境,经济继续滑坡,于是戈尔巴乔夫把改革的重点转向

改革,国内局势逐渐失控,1991年苏联解体。危机边缘经济方法公有制加速发展战略政治体制三、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危机边缘经济方法公有制加速发[合作探究·提认知]赫鲁晓夫农业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是从1954年起在哈萨克、西伯利亚、乌拉尔、伏尔加河流域和北高加索实行大规模的垦荒。……1954-1960年,先后开垦四千多万公顷荒地。这期间全国的粮产量增长了50%以上,其中1/3就是由这些新开垦的土地提供的。但由于经营和管理不善,加上粗放耕作,到20世纪60年代初,垦荒区提供的粮食就呈现下降趋势。到1964年,苏联便不得不从国外进口粮食。[合作探究·提认知]赫鲁晓夫农业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赫鲁晓夫为解决粮食问题采取了什么措施?依据材料谈谈你对这一做法的认识?提示:措施:开垦荒地,扩大产棉区。认识: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农业生产及管理体制存在问题,最终没有解决苏联的粮食问题。赫鲁晓夫为解决粮食问题采取了什么措施?依据材料谈谈你[串点成面·握全局][串点成面·握全局]高中历史-第三单元-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课件-岳麓版必修2项目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不同点历史背景斯大林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纠正赫鲁晓夫时期的混乱苏联社会陷入危机指导思想只是对原有体制进行局部改革对苏联进行根本性变革和改造具体内容首先从农业开始,重点在农业领域重点在工业,且是重工业领域涉及政治领域,重点在经济体制一、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异同项目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历史背景斯大林体项目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不同点历史结果改革造成了苏联的混乱改革造成了苏联经济的全面滑坡,渴望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改革不仅使经济继续滑坡,而且还导致了苏联解体相同点都面临苏联社会经济发展缓慢、人民要求提高生活水平、斯大林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等问题都对经济政治体制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都主要涉及经济领域,如扩大企业的自主权等改革都失败了,但都冲击了斯大林模式项目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历史结果改革造成1.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与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相比较,其突出的不同点是 (

)A.先从经济领域开始改革B.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C.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D.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1.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与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解析: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的重点是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实际上承认了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这是与赫鲁晓夫改革和勃列日涅夫改革的突出的不同之处。赫鲁晓夫改革和勃列日涅夫改革均未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故C项正确。答案:C解析: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的重点是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二、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启示

(1)社会主义没有固定的模式和规律可循,制度建立后,还需要在改革中自我完善,因此要求有创新意识,要树立坚持改革、追求社会进步的信念。

(2)要认识国情、尊重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要有实事求是的精神。

(3)改革具有复杂性、艰巨性、曲折性,不可能一帆风顺,要求有开拓进取、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二、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启示(4)社会发展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在不发达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要特别注意学习和借鉴资本主义中的一切积极因素,这就要求有开放的思想意识。

(5)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不能超越社会发展阶段,更不能急于向更高的阶段过渡,而要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为建立社会主义创造必要的物质和文化前提(4)社会发展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在不发达的国家建设社2.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面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赫鲁晓夫、

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先后实行改革,但都以失败而告

终。苏联改革失败的根源是 (

)A.苏联改革缺乏有利的国际环境B.苏联改革没有立足本国国情,改革的指导思想出现偏差C.领导人的个人专断作风D.苏联改革对农业重视不够2.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面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赫鲁晓夫、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赫鲁晓夫把经济改革的重点放在农业方面,故D项不符合题意。A、C两项是改革失败的因素,但不是根源。改革成败的关键是能否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故选B项。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赫鲁晓夫把经济改革的重点放高中历史-第三单元-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课件-岳麓版必修2[典题例析]

[例1]赫鲁晓夫上台后,首先对农村作了实际调查,对农业和粮食问题提出了一些新看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农业改革。下列结论不符合其调查结果的是 (

)A.农业生产管理过于集中

B.农民对劳动生产的成果漠不关心

C.农产品的收购价格过高

D.农业发展不能满足居民生活需求[典题例析][例1]赫鲁晓夫上台后,首先对农村作了

[解析]赫鲁晓夫时期,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已经阻碍了社会发展和进步,在这种体制下,农业生产实行集体化,管理集中,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农业发展不能满足居民生活需要,故A、B、D三项符合调查结果;斯大林体制下,农产品价格过低而不是过高,故C项不符合调查结果。

[答案]

C[解析]赫鲁晓夫时期,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已[题组冲关]1.“顶上阴谋家的帽子刚脱,头上便戴上了改革家的桂冠;策略家的徽章未送进门庭,蛮干家的门牌就已挂出”。这是对苏联一位政治家的评价,这位政治家的“蛮干”主要表现在 (

)A.实行余粮征集制B.开展种植玉米运动C.实现农业全盘集体化

D.废弃部门管理体制[题组冲关]1.“顶上阴谋家的帽子刚脱,头上便戴上了改革家的解析:本题考查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赫鲁晓夫不顾具体气候、土壤条件,强求各地扩种玉米,乱指挥,反复折腾,故选B。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赫鲁晓夫不顾具体气候、土壤2.有的史学家认为:“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有一半是失败的,但也说明另一半是成功的。”上述观点表明赫鲁晓夫的改革 (

)A.彻底冲破了苏联原有模式的束缚B.抛弃了以计划经济为主导的模式C.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D.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有的史学家认为:“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有一半是失败解析:赫鲁晓夫的改革最终是失败的,但是在教条主义盛行、思想僵化的时期,其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并取得一定成效。答案:C解析:赫鲁晓夫的改革最终是失败的,但是在教条主义盛行、思想僵高中历史-第三单元-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课件-岳麓版必修2[典题例析]

[例2]

(2011·全国高考)1964年到1982年期间,前苏联“完善社会主义”的提法逐渐取代了“改革”的提法,随之出现的是 (

)A.社会经济发展丧失活力

B.破坏法制现象得到纠正

C.社会主义自治制度确立

D.放松对东欧国家的控制[典题例析][例2](2011·全国高考)1964[解析]

根据所学,1964年到1982年正是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勃列日涅夫上台后着手进行改革,但改革只对原有经济体制进行某种修补,没有实质性的突破。勃列日涅夫改革后期出现政治生活僵化,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活力衰退,社会矛盾丛生等情况,使国家陷入困境。故选A项,B、C、D三项所述内容不符合史实。

[答案]

A[解析]根据所学,1964年到1982年正是勃列日[题组冲关]3.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几乎每两位科学家中就有一位在研究坦克、火炮和导弹,军工生产接近国民生产总值的40%。从长远来看,这一现象对苏联社会发展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

)A.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B.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C.科技水平大大提高

D.民用工业迅速发展解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