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变动成本法标准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总结课件_第1页
第九章-变动成本法标准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总结课件_第2页
第九章-变动成本法标准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总结课件_第3页
第九章-变动成本法标准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总结课件_第4页
第九章-变动成本法标准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总结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九章变动成本法标准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第九章变动成本法标准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1

第一节变动成本法

变动成本是指成本总额随业务量(产量、作业量或销量)的变动而变动,如企业的直接人工、直接材料等。第一节变动成本法变动成本是指成本总额随业务量(产量、2

变动成本法也称直线成本法是变动成本计算的简称,是指在组织常规的成本计算过程中,以成本性态分析为前提条件,只将变动生产成本作为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而将固定生产成本作为期间成本,并按贡献式损益确定程序计算损益的一种成本计算模式.企业管理的科学化要求会计为企业内部管理提供信息资料,以作为对经济活动进行预测、决策、计划和控制的依据,传统的全部成本核算法无法适应竞争日益加剧的市场经济。第二世界大战后,对会计提出更高的要求,变动成本法开始在西方企业诞生,时至今日,普及地应用于西方企业的内部管理。变动成本法也称直线成本法是变动成本计算的简称,是指在组织常3一、变动成本法的概念只将变动生产成本作为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而将固定生产成本和非生产成本作为期间成本。二、完全成本法的概念

将全部生产成本作为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而将非生产成本作为期间成本。一、变动成本法的概念4三成本按习性分类固定成本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不受业务量增减变动影响而保持不变的成本。约束性固定成本如厂房设备折旧费等酌量性固定成本如广告费产品研究开发费等

变动成本总额随义务量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动的成本。三成本按习性分类5四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的区别(一)、应用的前提条件不同

应用变动成本法,首先要求进行成本性态分析,把全部成本划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应用完全成本法,首先要求把全部成本按其发生的领域或经济用途分为生产成本和非生产成本。(二)、产品成本和非生产成本包含的內容不同四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的区别(一)、应用的前提条件不6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固定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产品成本期间费用产品成本期间费用变动成本法成本项目完全成本法产品成本和非生产成本包含內容直接材料产品成本产品成本变动成本法成本项目完全成本法产品成本7补充例题1:某产品生产,月初无存货,当月产销生产50件,销售40件,月末结存10件。单位产品材料费200元,单位产品人工费60元,单位变动制造费用20元。补充例题1:某产品生产,月初无存货,当月产销生产50件,销售8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固定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产品成本期间费用产品成本期间费用变动成本法成本项目完全成本法10000元3000元1000元2000元4000元3000元合计:23000元16000元7000元14000元9000元200×5060×5020×50直接材料产品成本产品成本变动成本法成本项目完全成本法10009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固定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产品成本期间费用产品成本期间费用变动成本法成本项目完全成本法10000元3000元1000元2000元4000元3000元合计:23000元16000元7000元14000元9000元单位成本=14000/50=280元/件单位成本=16000/50=320元/件直接材料产品成本产品成本变动成本法成本项目完全成本法100010三、销货成本及存货成本估价不同前例,在变动成本法下:期末存货成本=280*10=2800(元)本期销货成本=280*40=11200(元)在完全成本法下:期末存货成本=320*10=3200(元)本期销货成本=320*40=1280(元)(由于单位成本不同)三、销货成本及存货成本估价不同11变动成本法完全成本法损益确定过程不同贡献式损益计算程序:1.计算边际贡献或创利:2.计算营业净利:传统式计算过程:1.计算销售毛利:2.计算营业净利:边际贡献(或创利)=销售收入-(变动)销售成本-变动销管费用2.税前利润=边际贡献-固定制造费用-固定销管费用1.销售毛利=销售收入-销售成本(传统生产成本)2.税前利润=销售毛益-期间费用(期间成本)四、盈亏计算上的区别变动成本法完全成本法损益确定过程不同贡献式损益计算程序:传统12变动成本法完全成本法相同:库存产成品在产品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固定制造费用销货成本=单位产品变动生产成本×销售量期末存货成本=单位产品变动生产成本×期末存货量销货成本=单位产品生产成本×销售量期末存货成本=单位产品生产成本×期末存货量常用的销货成本计算公式变动成本法完全成本法相同:直接材料直接材料销货成本=单位产品13补充例题2A公司2000年开始投产生产电风扇,连续三年的生产情况如下表所示:年份产量(台)销量(台)单价单位变动、生产成本固定制造费用单位变动销售管理费用固定销售管理费用014000400012050100000202000002400030001205010000020200000340005000120501000002020000补充例题2A公司2000年开始投产生产电风扇,连续三年的14

(完全成本计算法)

项目01年02年03年销售收入480000360000600000减:销售成本300000225000375000期初存货0075000本期生产成本300000300000300000可供销售成本300000300000375000减:期末存货成本0750000销售毛利180000135000225000减:变动销售管理费用8000060000100000固定销售管理费用200002000020000利润8000055000105000(完全成本计算法)项目01年02年03年销售收入15(变动成本计算法)

项目01年02年03年销售收入480000360000600000减:变动成本280000210000350000已销产品变动生产成本200000150000250000变动销售管理费用8000060000100000边际贡献200000150000250000减:固定成本120000120000120000固定制造费用100000100000100000固定销售管理费用200002000020000利润8000030000130000(变动成本计算法)项目01年02年03年销售收入16补充例题3:某企业产销一种产品,销售单价20元。预计第一季度各月份产销量及存货数量为:补充例题3:某企业产销一种产品,销售单价20元。17

预计成本资料为:

要求:分别采用两种成本计算法,确定第一季度各月份的净收益。预计成本资料为:要求:分别采用两种成本计算法,确定18

损益表一、销售收入减:销售成本减:变动销管成本二、创利额(边际贡献)减:固定制造费用固定销管费用三、税前利润损益表一、销售收入减:销售成本二、销售毛益减:销管费用变动销管费用固定销管费用三、税前利润第一月160561688304018第一月1608080164024变动成本法完全成本法

损益表损益表第一月第一月变动19

采用变动成本计算法,确定第一季度各月份的净收益为:采用变动成本计算法,确定第一季度各月份的净收益为:20

采用完全成本计算法,确定第一季度各月份的净收益为:采用完全成本计算法,确定第一季度各月份的净收益21结论(一):

各年产量稳定而销售量变动情况下,两种成本计算法对各期利润计算的影响:1.当期末存货﹥期初存货,(生产量﹥销售量)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利润﹤按全部成本法计算的利润;2.当期末存货=期初存货,(生产量=销售量)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利润=按全部成本法计算的利润;3.当期末存货﹤期初存货,(生产量﹤销售量)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利润﹥按全部成本法计算的利润.

结论(一):22预计成本资料为:要求:分别采用两种成本计算法,确定第一季度各月份的净收益。补充例4:某企业产销一种产品,销售单价20元。预计第一季度各月份产销量及存货数量为:预计成本资料为:要求:分别采用两种成本计算法,23

采用变动成本计算法,确定第一季度各月份的净收益为:采用变动成本计算法,确定第一季度各月份的净收益24

采用完全成本计算法,确定第一季度各月份的净收益为:采用完全成本计算法,确定第一季度各月份的净收益为:25

结论(二):各年产量变动而销售量稳定情况下,两种成本计算法对各期利润计算的影响:1.当期末存货﹥期初存货,(生产量﹥销售量)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利润﹤按全部成本法计算的利润;2.当期末存货=期初存货,(生产量=销售量)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利润=按全部成本法计算的利润;结论(二):26在管理会计实践中,有时要求在不分别按两种成本计算法确定营业利润的情况下就可以直接得到两者的利润差额数据。某期广义营业利润的差额=完全成本法下期末存货吸收的固定性制造费用-完全成本法下期初存货释放的固定性制造费用=完全成本法下单位期末存货的固定性制造费用*期末存货量-完全成本法下单位期初存货的固定性制造费用*期初存货量在管理会计实践中,有时要求在不分别按两种成本计算法确定营业利27=完全成本法下单位期末存货的固定性制造费用*期末存货量-完全成本法下期初存货成本中的固定性制造费用计算广义营业利润差额的关键是完全成本法下期末存货吸收的固定性制造费用。=完全成本法下单位期末存货的固定性制造费用*期末存货量283.当期末存货﹤期初存货,(生产量﹤销售量)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利润﹥按全部成本法计算的利润.4.采用变动成本计算法,确定各期利润都一致。3.当期末存货﹤期初存货,(生产量﹤销售量)29变动成本法的优点1.营业利润随销售量的增加或减少而升降,这是企业经理人员所想要的会计信息。2.便于进行本-量-利分析,有利于和销售预测。变动成本法的基本理论和程序揭示了成本、业务量、利润之间的内在关系。3.有利于促使企业管理当局重视销售,防止盲目生产。4.有利于短期经营决策。5.有利于编制弹性预算。弹性预算实际上是根据变动成本法的原理编制的,在企业采取以销定产,可以随业务量的变化而机动地调整,具有弹性。变动成本法的优点1.营业利润随销售量的增加或减少而升降,这是306.有利于成本控制和业绩考核。7.有利于产品成本的计算工作。由于变动成本具有以上优点,因而美国会计人员联合会(NAA)、美国会计学会(AAA)等会计人员认为变动成本不仅使用于企业内部管理,也适合于对外报表(但实际不能作为对外报表)。

6.有利于成本控制和业绩考核。31变动成本法的缺点1.不符合传统的成本概念。AAA的成本概念和准则委员会认为“成本是为了达到一个特定的目的而已经发生或可能发生的,以货币计量的牺牲”。依照这个传统观点,不论固定成本还是变动成本都要记入产品成本。2.不能适应长期决策的需要。变动成本法对短期经营决策有明显的作用,但不适合长期决策。3.影响征税部门的收益和投资者及时取得的收益。变动成本法,一般会降低期末存货估价,降低了营业利润额,在某种程度上会暂时降低所得税和股利。变动成本法的缺点1.不符合传统的成本概念。AAA的成本概念和324.成本分解不够精确。将成本划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在很大程度上是假设的结果,不是一种精确的计算。由于具有上述的局限性,美国权威机构—成本会计标准局(CASB),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和美国会计学会都明文规定按全部成本法进行存货估价、计算税前利润和编制对外财务报表

4.成本分解不够精确。将成本划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在很大程33六、所提供信息的用途不同

变动成本法:主要满足内部管理的需要,利润与销售量之间有一定规律性联系。完全成本法:主要满足对外提供报表的需要,利润与销售量之间缺乏规律性联系。

六、所提供信息的用途不同

变动成本法:主要满足内部管理34两种成本法下营业利润差额的计算

一、营业利润差额的概念某期两种成本计算法下营业利润的广义差额=该期完全成本法下的营业利润-该期变动成本法下的营业利润其中,不等于零的差额称为狭义差额。两种成本法下营业利润差额的计算一、营业利润差额的概念35二、导致出现狭义营业利润差额的原因分析

在于两种成本法计入当期利润表的固定性制造费用的水平出现差异,具体表现为完全成本法下期末存货吸收的固定性制造费用与期初存货释放的固定性制造费用之间的差异。二、导致出现狭义营业利润差额的原因分析36三、广义营业利润差额简算法及其应用1、计算公式:

(1)某期广义营业利润的差额=完全成本法下期末存货吸收的固定性制造费用-完全成本法下期初存货释放的固定性制造费用=完全成本法下单位期末存货的固定性制造费用*期末存货量-完全成本法下单位期初存货的固定性制造费用*期初存货量=完全成本法下单位期末存货的固定性制造费用*期末存货量-完全成本法下期初存货中的固定性制造费用三、广义营业利润差额简算法及其应用37

(2)完全成本法下的营业利润=变动成本法下的营业利润+按简算法计算的营业利润差额(3)完全成本法下的期末存货成本=变动成本法下的期末存货成本+期末存货应吸收的固定性制造费用(2)完全成本法下的营业利润38

变动成本法的应用关于变动成本法应用的不同设想1.

双轨制2.

单轨制3.

结合制

变动成本法的应用39第一种观点是采用“双轨制”。即在完全成本法核算资料之外,另外设置一套变动成本法的核算系统,提供两套平行的成本核算资料,以分别满足不同的需要。第二种观点是采用“单轨制”。即以变动成本法完全取代完全成本法,最大限度地发挥变动成本法的优点。

第一种观点是采用“双轨制”。即在完全成本法核算资料之外,另外40第三种观点是采用“结合制”。即将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结合使用,日常核算建立在变动成本法的基础上,以满足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期末对需要按完全成本法反映的有关项目进行调整,以满足对外报告的需要。第三种观点是采用“结合制”。即将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结合使41

第二节标准成本法

42

一标准成本法概念是一种成本计算与成本控制相结合,由一个包括制定标准成本,计算和分析成本差异,处理成本差异三个环节组成的完整系统。二标准成本概念是经过认真调查分析和技术测定而制定的,在有效经营条件下应当发生的,应而可以作为控制成本开支,评价实际成本,衡量工作效率的依据和尺度的一种目标成本。包括两种含义:

(1)单位产品的标准成本(2)实际产量的标准成本一标准成本法概念是一种成本计43

三标准成本的总类(1)理想标准成本(2)正常标准成本(3)现实标准成本四标准成本的作用(1)标准成本是有效成本控制的依据。(2)采用标准成本,有利于责任会计的推行。(3)标准成本是经营决策的重要依据。(4)采用标准成本对在产品产成品和销货成本进行计价,可以简化成本核算的账务处理工作。三标准成本的总类44五制定标准成本的原则(1)标准先进(2)考虑未来(3)多方参与六标准成本卡七成本差异计算分析方法:连环替代法遵循的原则:先替代数量因素,再替代质量因素。先替代实物因素,再替价值因素。先替代主要因素,再替代次要因素。五制定标准成本的原则45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1)标准价格x标准用量(2)标准价格x实际用量(3)实际价格x实际用量用量差异的影响是(2)-(1)价格差异的影响是(3)-(2)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46直接人工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1)标准工资率x标准工时(2)标准工资率x实际工时(3)实际工资率x实际工时人工效率差异的影响是(2)-(1)工资率差异的影响是(3)-(2)直接人工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47变动制造费用差异的计算分析(1)标准分配率x标准工时(2)标准分配率x实际工时(3)实际分配率x实际工时效率差异的影响是(2)-(1)开支差异的影响是(3)-(2)变动制造费用差异的计算分析48固定制造费用差异的计算分析(1)标准分配率x标准工时(2)标准分配率x实际工时(3)标准分配率x预算工时(4)实际分配率x实际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影响是(2)-(1)固定制造费用能力差异影响是(3)-(2)固定制造费用开支差异影响是(4)-(3)固定制造费用差异的计算分析49八标准成本法下账务处理的特点1在产品,产成品等账户可以只登记标准成本,设置各种成本差异账户进行核算,分别核算各种差异。2会计期末将本期发生的各种差异全部计入当期损益。八标准成本法下账务处理的特点50账务处理课本例题九标准成本法和定额成本法进行比较在课本账务处理课本例题51

第三节作业成本法

52作业成本法一作业成本法产生背景作业成本核算制度(Activity-BasedCostingABC)30年代末,美国会计学者科勒提出。1983-1988,哈弗大学会计学家卡普兰、库帕等的系列文章作业成本法一作业成本法产生背景53《成本管理》杂志《一论作业基础成本计算的兴起:什么是作业基础成本系统?》发表,提出了“成本动因”概念和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的理论。生产经营活动电脑化,自动化的实现以及弹性制造系统,适时制生产方式和全面质量管理的实施。出现以下特点:1新型制造技术的采用,使间接制造费用大增,间接费用在成本中的比重甚至超过50%以上,按统一分配标准分配是成本信息失真。《成本管理》杂志《一论作业基础成本计算的兴起:什么是作业基础54

2适时制生产系统的实施后,从存货控制观念拓展到企业的核心哲学观念,管理的重点转入精简、零损耗。要求消除不增值作业;作业间协调平衡;作业间信息通畅。3高科技环境和高竞争的经济全球化,迫使企业寻求新的对策2适时制生产系统的实施后,从存货控制观念拓展到企业55

4成本信息失真。实证研究表明70年代直接人工占产品成本的20~30%,各项间接费用合计是直接人工成本的50~60%,目前,直接人工占产品成本的10%以下,大部分企业只有2~3%,各项间接费用合计是直接人工成本400~500%。传统的按直接人工工时分配间接费用,已经严重地扭曲了成本信息。4成本信息失真。实证研究表明70年代直接人工565成本信息对成本事前控制无能为力。产品寿命周期的成本中,60~80%在设计阶段就已经确定了,成本降低空间不大,新产品试制费用增大,由标准产品负担,不合理,扭曲了新产品、非标产品的成本信息。6成本信息相关性弱。不符合适时制、弹性制造系统等的信息需求。5成本信息对成本事前控制无能为力。产品寿命周期的成本中,57二作业成本法的本质确定分配间接费用的基础—作业,并引导管理人员将注意力集中在发生成本的原因—

成本动因上,而不仅仅是关注成本结果本身;通过对作业成本的计算和有效控制,来克服传统的以交易或数量为基础的成本系统中间接费用责任不清的缺陷,使以前许多不可控制间接费用变成可控。二作业成本法的本质58三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概念

作业:作业是企业为了提供一定量的产品或劳务所消耗的人力、技术、原材料、方法或环境的集合体。即作业成本。(作业就是基于一定目的、以人为主体、消耗一定资源的特定范围的工作)

作业分类:1单位作业使单位产品受益的作业,此类作业是重复性的。与产品产量成正比。如加工零件,对每件产品检验等。三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概念592批别作业就是使一批受益的作业。与批数成正比变动。如对每一批产品检验、机器准备、设备调试、原材料处理、定单处理等3产品作业就是使产品项目整体受益的作业。与产品项目成正比变动。如产品工艺设计作业、数控规划等。4维持性作业就是使某个机构或某部门受益的作业,与种类和数量无关。如厂房维修、车间管理作业等。作业链:作业相互连接,由内向外形成环环相扣的链。2批别作业就是使一批受益的作业。与批数成60价值链:作业消耗经济资源同时创造价值。作业链同时也是价值链。成本动因:1987年库柏和卡普兰提出了“成本动因”。他们认为作业成本法要把间接成本与隐藏其后的推动力联系起来,这种推动力就是“成本动因”。决定成本发生的原因或动机作业1作业2作业3价值链:作业消耗经济资源同时创造价值。作业链同时也是价值61

成本动因就是决定成本发生的那些重要的活动或事项。成本动因可以是一个事件、一项活动或作业,它支配成本行为,决定成本的产生。所以,要把间接费用分配到各产品中去,必须了解成本行为,识别成本动因。成本动因分为资源动因和作业动因资源动因就是资源被各种作业消耗的方式和原因,反映作业中心对资源的消耗情况,成本动因就是决定成本发生的那些重要的62是资源成本分配到作业中心的标准。表示作业对于资源需求的强度和频率的度量标准。如人数是用来向各作业中心(作业成本库)分配人工费用的一个成本动因、。作业动因就是各项作业被最终产品或劳务消耗的方式和原因。反映产品对作业中心(作业成本库)的消耗情况,是作业中心成本分配到产品中的标准。表示成本对象对于作业需求强度和频率的度量标准。如订单份数是用来向产品分配订单作业成本库的一个作业动因。是资源成本分配到作业中心的标准。表示作业对于资源需求的强度和63四作业成本的适用性1有高额的非产量因素间接费用2产品种类繁多,按订单组织生产3各产品需要的技术服务程度不同4各次生产运行数量差异较大,生产准备费用高昂,随时间的推移,作业变化大,成本核算系统变化小5有先进的计算机系统和管理人才四作业成本的适用性1有高额的非产量因素间接费用64五、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资源动因:分摊资源成本至使用该资源不同作业的基础,如占用厂房面积及员工人数。厂房总面积2450平方公尺1300平方公尺200平方公尺950平方公尺成品储存采购原料品质检验资源资源动因即采购原料,成品储存,品质检验各自所需厂房总面积作业五、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资源动因:分摊资源成本至使用该资源65作业动因:作业动因:66(1)作业动因是产品消耗作业的桥梁(1)作业动因是产品消耗作业的桥梁67(2)动因选择(不同性质划分)第一种:执行性成本动因以作业发生的次数为计量单位,它假设每次作业消耗的资源是相同的例如:生产准备次数,设备调试次数。(2)动因选择(不同性质划分)68第二种:时间性成本动因以作业所耗用的时间作为计量单位。它假设单位时间的作业耗用的资源是相同例如:生产准备时间,生产调试时间等时间动因计量成本较高,但准确性上升第二种:时间性成本动因69第三种:实际的成本动因以作业为桥梁,将产品耗用的资源直接进行归集,从而计算产品或劳务的成本

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第三种:实际的成本动因70各项经济资源作业中心作业中心作业中心各项产品或劳务资源动因作业动因各项经济资源作业中心作业中心作业中心各项产品或劳务资源动因作71补充例子:一、情况简介1.一个企业生产:A、B、C、D四种产品。补充例子:一、情况简介72资源消耗数据:单位:元资源消耗数据:单位:元73二、作业成本法:1.作业分类作业

生产批次,生产准备,部件管理,设备运行。动因

批次,时间,部件数,机器小时。品种

ABCD2.作业成本计算:二、作业成本法:74第九章-变动成本法标准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总结课件75四大产品资源消耗情况:四大产品资源消耗情况76作业成本分配于四大产品作业成本分配于四大产品77

基于作业成本法,出现了作业成本管理

78一作业成本管理

(activity-basedmanagement,ABM)以作业成本法提供的成本信息为基础,通过管理作业和作业流程,寻求控制成本和提高效益的途径。ABC和ABM已经超越了单纯的会计核算与监督职能,进入管理控制的高层次领域。一作业成本管理

(activity-basedma791作业管理的重要性作业管理(ABM)分析关键经营过程和作业的有效性,确定它们如何降低成本并增加顾客价值,并对其进行计量;将资源分配给关键增值作业、关键顾客、关键产品和持续改进,以提高竞争优势,改善管理定位.1作业管理的重要性作业管理(ABM)80二作业成本管理的关键步骤:作业分析作业分析:确认、描述和评价一个组织所执行作业的过程。

作业分析要解决四个问题1要做哪些作业;2执行了多少作业;3执行作业所需要的资源和时间;4评估作业对价值的贡献。二作业成本管理的关键步骤:作业分析作业分析:确认、描81作业分析的核心

识别增值作业和非增值作业(1)增值作业(value-addedactivities):对顾客的价值或满意度有贡献或满足组织需要的作业。(2)非增值作业(nonvalue-addedactivities):如果对满足组织的需要或对提高顾客价值或满意度没有用。作业分析的核心

识别增值作业和非增值作业82作业分析的目的:区分1增值作业与非增值作业2高效作业与低效作业下面五个问题后,可有助于判断作业是否增殖:1该作业对外部顾客有价值吗?2该作业符合组织的规章要求吗?3行业惯例认为这个作业是必须的吗?4该作业对内部顾客有价值吗?5该作业是不是一种浪费?作业分析的目的:区分83如何判断作业具有增值性(医院)增值性专业作业:挂号、医生诊断、B超、CT、治疗计划、康复、健康教育、医疗服务中常见的非增值作业:医疗设备修理、设备闲置、人员等待。如何判断作业具有增值性(医院)增值性专业作业:84三成本节约四种途径作业分享(activitysharing)作业减低(activityreduction)作业选择(activityselection)作业消除(activityelimination)三成本节约四种途径作业分享(activitys85例子:成本节约—

作业分享(activitysharing)通过达到经济规模提高必要作业的效率。即不增加该作业的总成本只增加该作业的数量,而达到降低单位成本的目的1例如通过将儿科血液室和内科血液室合并,以提高工作效率。2增开夜诊3加快手术床周转、全院床位共享例子:成本节约—

作业分享(activitysharing86成本节约—

作业减低(activityreduction)针对低效率的作业,降低其消耗的时间和资源。这种成本节约的方法主要针对必要的作业进行改善,或者是作为短期策略减少非增值作业直到取消它。库存的经济存量模型减少面对面的会议、增加电视网络会议办公系统自动化成本节约—

作业减低(activityreduction)87成本节约—

作业选择(activityselection)对达到同一个目的的不同设计的产品或服务之间进行选择。每一种设计都会产生相应的作业和成本。在同等条件下,应选择最低成本的设计。作业选择对成本节约有重大影响。作业选择考虑了产品生命周期成本。

成本节约—

作业选择(activityselection)88成本节约—

作业消除(activityelimination)一旦确定了非增值作业,则应采取措施加以消除。检验外购卫生材料的合格性看起来是必要的,但如果选择提供高质量产品的供应商将会消除外购卫生材料检验作业。成本节约—

作业消除(activityeliminatio89四作业成本管理的目标是:“在需要的时候,以合理的价格,向顾客提供具有合格质量的产品和服务”。因此,作业成本管理直接支持企业内部流程的持续改进以及流程再造。流程的持续改进是指对作业进行系统的和渐进的改造。流程再造指是对作业进行大幅度的改造。作业成本管理包括四个阶段:

•确定增值作业和非增值作业。

•流程再造。

•树立增值作业标杆(Benchmarking)。

•为流程的持续改进建立绩效管理系统。作业成本管理是这四个过程的连续循环过程。原因之一是企业内部和外部环境的改变。内部环境包括资源环境、技术环境的改变,而外部环境包括市场环境和竞争环境的改变。四作业成本管理的目标是:901.确定增值作业和非增值作业

作业成本管理的对象是企业价值链或流程上的增值作业和非增值作业。对非增值的浪费作业,企业要消除或逐步去除。对增值作业,企业要设法提高其效率。对其他非增值作业,企业要不断减少或提高其效率。2.流程再造(BusinessProcessReengineering,BPR)

流程再造、企业再造或流程再造都是英文BusinessProcessReengineering的不同汉译,简称BPR。它是80年代初源于美国企业在全面学习日本制造全面质量管理(TQM),适时生产(JIT),精益生产(LeanProduction)等优秀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发展出的一种全面改革企业生产经营、提高企业整体竞争能力的变革模式。1.确定增值作业和非增值作业

作业成本管理的对象是企业价值9120世纪80年代,由两个美国人,一个是美国前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教授、现麻省剑桥HammerandCompany顾问公司经理迈克尔•海默(MichaelHammer)和CSCIndex顾问公司CEO杰姆斯•钱皮(JamesChampy),就“为什么我们要做现在所做的事情”这一问题,广泛深入地在企业调研。令人惊讶的是,企业的员工所完成的许多工作是与顾客的需求无关的非增值作业。为此,他们于1993年出版了《流程再造–管理革命的宣言》一书,在美国首先掀起了企业流程再造热潮。至今为止,流程再造在全球范围内蔓延和兴起。20世纪80年代,由两个美国人,一个是美国前麻省理工学院计算92流程再造是提高作业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它的基本内涵是以经营过程为中心,摆脱传统组织分工理论的束缚,提倡用户导向,组织变革,员工授权及正确地应用信息技术达到适应快速变动的环境之目的。BPR的核心是面向用户,面向过程,面向员工的再造。其基本思想是对企业经营过程的核心流程进行根本性重新思考和彻底的重新设计,在尽量减少甚至消灭无增值活动的同时,进行彻底的流程再设计,以达到改变工作方式、提高经营效率的目的。BPR将信息和技术分别作为生产力的新要素(其它要素为传统的原材料、劳动力和资金,即生产力三要素扩为五要素),进行生产力要素的重新优化组合,以实现使企业的各项关键性能如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同时获得极大的改善。BPR是实施适时生产(JustinTine,JIT)的重要手段。流程再造是提高作业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它的基本内涵是以经营过93BPR现已被世界五百强中的绝大部分企业广泛应用于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获得了极大的成功:有些企业因此而起死回生;有些企业因此而大大地加快了扩展的步伐;而大部分企业因此而“强身健体”。市场的全球化意味着竞争对手的增加,使得全球范围内的竞争不断加剧和升级。美国标准普尔公司曾对美国排在前1000名的上市企业进行调查,结论如下:假定成本和销售量不变,降价1%就意味着损失了12.3%的经营利润。源于80年代初的全世界范围内的对信息技术的大量投资,并未带来企业管理水平的显著提高,从而产生了令人失望的结果,有人称之为IT“黑洞”。究其原因有二:一是高新技术作用于老的流程上,未能改变原有的作业方式,难以产生效果;其二是将原有的无效果任务(无增值活动)自动化,其结果往往是把这些无效任务牢牢地固化在了流程里,高新技术反而成为组织僵化的根源。这些原因,促使人们去积极探索新的解决办法,产生了BPR-业务流程再造技术。BPR现已被世界五百强中的绝大部分企业广泛应用于企业管理的各94在应用BPR对非增值作业进行再造前,必须要充分考虑各种影响作业的因素才决定是否再造,包括:

1)影响非增值作业成本的根本原因在哪里?

2)提高非增值作业效率的代价有多少?包括有形的和无形的代价。

3)员工对流程再造的支持程度?

4)如何做好流程再造前的作业与流程再造后的作业的顺利衔接?

5)未来实施BPR后的效果评估:

-投入流程再造的成本与未来的收益相比是否满足成本效益原则;

-流程是否简化了;

-对顾客的反应时间是否加快了;

-库存是否减少了;

-次品或废品是否减少;在应用BPR对非增值作业进行再造前,必须要充分考虑各种影响作953.树立增值作业标杆(Benchmarking)

在流程再造后,作业成本管理的重点放在对增值作业的效率提高方面。为此,必须建立关于增值作业的效率管理标准。作业效率以行业最佳作业表现为标准。在未能取得行业最佳标准时,可自行制定标准。4.为流程的持续改进建立绩效管理系统

绩效管理系统是评估企业流程的持续改进表现。按照JohnG.Burch(1994)的划分,绩效管理指标包括两个方面:供应商的绩效评估指标和时效管理的绩效评估指标

3.树立增值作业标杆(Benchmarking)

在流程再961)供应商的绩效评估指标

供应商对作业成本的影响主要从供应材料的质量和交货时间两个方面分析。次品材料使企业如下的非增值作业工作量增加:

a)检验材料作业;b)搬运材料作业;c)退回材料作业;

1)供应商的绩效评估指标

供应商对作业成本的影响主要从供应97d)应付款处理作业;

e)库存登记作业。交货时间使企业如下的非增值作业工作量增加:

a)待工作业;

b)处理客户投诉作业;供应商绩效指数(VendorPerformanceIndex,VPI)被引用为评估供应商的财务指标。d)应付款处理作业;

e)库存登记作业。98例如,对供应商A和供应商B,有如下数据:

供应商A供应商B对材料H的报价:¥100¥110xVPI1.41.0

材料H的合计成本¥140¥110虽然供应商A对材料H的报价比供应商B要便宜10元,但由于其VPI比供应商B高,使材料H的总成本比供应商B高40元。因此,企业选供应商B的材料H较为合适。例如,对供应商A和供应商B,有如下数据:

992)时效管理的绩效评估指标

时间就是金钱。作业消耗的时间越长,作业成本就越高。JohnG.Burch(1994)使用了周期效率比率(LeadTimeEfficiencyRatio,LTE)指标,评估在价值链上各环节作业的周期效率比率。如在生产环节的生产周期效率比率(ProductionLTE):

首先定义生产周期为所有作业使用的时间,即:生产周期=加工+检验+储存+准备生产+搬运+返工+等待生产周期效率比率=

增值作业/非增值作业2)时效管理的绩效评估指标

时间就是金钱。作业消耗的时间越100当生产周期效率比率为90%,说明有10%的时间是浪费在非增值作业上。当生产周期效率比率等于1时,即非增值作业时间为0,称为完美生产状况。当生产周期效率比率为90%,说明有10%的时间是浪费在非增值101业成本管理从九十年代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目前,根据美国IDC公司的统计,《幸福》杂志评选的1000强跨国企业有70%使用了作业成本管理,它们包括:本田、惠普、Mobil、AT&T,渣打银行、北方电讯、IBM、USAirways、西门子等。除此以外,美国太平洋舰队也使用了作业成本管理。由欧美主要跨国公司、管理咨询机构和高等学院赞助的非盈利研究机构,美国制造业行业协会–国际先进制造协会(ConsortiumforAdvancedManufacturingInternational,CAM-I),汽车工业行动组织(AutomotiveIndustryActionGroup,AIAG),半导体行业协会(SEMI/SEMATECH)联合制定了制造业作业标准定义词典。业成本管理从九十年代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目前,根据102

第九章变动成本法标准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第九章变动成本法标准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103

第一节变动成本法

变动成本是指成本总额随业务量(产量、作业量或销量)的变动而变动,如企业的直接人工、直接材料等。第一节变动成本法变动成本是指成本总额随业务量(产量、104

变动成本法也称直线成本法是变动成本计算的简称,是指在组织常规的成本计算过程中,以成本性态分析为前提条件,只将变动生产成本作为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而将固定生产成本作为期间成本,并按贡献式损益确定程序计算损益的一种成本计算模式.企业管理的科学化要求会计为企业内部管理提供信息资料,以作为对经济活动进行预测、决策、计划和控制的依据,传统的全部成本核算法无法适应竞争日益加剧的市场经济。第二世界大战后,对会计提出更高的要求,变动成本法开始在西方企业诞生,时至今日,普及地应用于西方企业的内部管理。变动成本法也称直线成本法是变动成本计算的简称,是指在组织常105一、变动成本法的概念只将变动生产成本作为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而将固定生产成本和非生产成本作为期间成本。二、完全成本法的概念

将全部生产成本作为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而将非生产成本作为期间成本。一、变动成本法的概念106三成本按习性分类固定成本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不受业务量增减变动影响而保持不变的成本。约束性固定成本如厂房设备折旧费等酌量性固定成本如广告费产品研究开发费等

变动成本总额随义务量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动的成本。三成本按习性分类107四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的区别(一)、应用的前提条件不同

应用变动成本法,首先要求进行成本性态分析,把全部成本划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应用完全成本法,首先要求把全部成本按其发生的领域或经济用途分为生产成本和非生产成本。(二)、产品成本和非生产成本包含的內容不同四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的区别(一)、应用的前提条件不108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固定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产品成本期间费用产品成本期间费用变动成本法成本项目完全成本法产品成本和非生产成本包含內容直接材料产品成本产品成本变动成本法成本项目完全成本法产品成本109补充例题1:某产品生产,月初无存货,当月产销生产50件,销售40件,月末结存10件。单位产品材料费200元,单位产品人工费60元,单位变动制造费用20元。补充例题1:某产品生产,月初无存货,当月产销生产50件,销售110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固定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产品成本期间费用产品成本期间费用变动成本法成本项目完全成本法10000元3000元1000元2000元4000元3000元合计:23000元16000元7000元14000元9000元200×5060×5020×50直接材料产品成本产品成本变动成本法成本项目完全成本法1000111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固定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产品成本期间费用产品成本期间费用变动成本法成本项目完全成本法10000元3000元1000元2000元4000元3000元合计:23000元16000元7000元14000元9000元单位成本=14000/50=280元/件单位成本=16000/50=320元/件直接材料产品成本产品成本变动成本法成本项目完全成本法1000112三、销货成本及存货成本估价不同前例,在变动成本法下:期末存货成本=280*10=2800(元)本期销货成本=280*40=11200(元)在完全成本法下:期末存货成本=320*10=3200(元)本期销货成本=320*40=1280(元)(由于单位成本不同)三、销货成本及存货成本估价不同113变动成本法完全成本法损益确定过程不同贡献式损益计算程序:1.计算边际贡献或创利:2.计算营业净利:传统式计算过程:1.计算销售毛利:2.计算营业净利:边际贡献(或创利)=销售收入-(变动)销售成本-变动销管费用2.税前利润=边际贡献-固定制造费用-固定销管费用1.销售毛利=销售收入-销售成本(传统生产成本)2.税前利润=销售毛益-期间费用(期间成本)四、盈亏计算上的区别变动成本法完全成本法损益确定过程不同贡献式损益计算程序:传统114变动成本法完全成本法相同:库存产成品在产品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固定制造费用销货成本=单位产品变动生产成本×销售量期末存货成本=单位产品变动生产成本×期末存货量销货成本=单位产品生产成本×销售量期末存货成本=单位产品生产成本×期末存货量常用的销货成本计算公式变动成本法完全成本法相同:直接材料直接材料销货成本=单位产品115补充例题2A公司2000年开始投产生产电风扇,连续三年的生产情况如下表所示:年份产量(台)销量(台)单价单位变动、生产成本固定制造费用单位变动销售管理费用固定销售管理费用014000400012050100000202000002400030001205010000020200000340005000120501000002020000补充例题2A公司2000年开始投产生产电风扇,连续三年的116

(完全成本计算法)

项目01年02年03年销售收入480000360000600000减:销售成本300000225000375000期初存货0075000本期生产成本300000300000300000可供销售成本300000300000375000减:期末存货成本0750000销售毛利180000135000225000减:变动销售管理费用8000060000100000固定销售管理费用200002000020000利润8000055000105000(完全成本计算法)项目01年02年03年销售收入117(变动成本计算法)

项目01年02年03年销售收入480000360000600000减:变动成本280000210000350000已销产品变动生产成本200000150000250000变动销售管理费用8000060000100000边际贡献200000150000250000减:固定成本120000120000120000固定制造费用100000100000100000固定销售管理费用200002000020000利润8000030000130000(变动成本计算法)项目01年02年03年销售收入118补充例题3:某企业产销一种产品,销售单价20元。预计第一季度各月份产销量及存货数量为:补充例题3:某企业产销一种产品,销售单价20元。119

预计成本资料为:

要求:分别采用两种成本计算法,确定第一季度各月份的净收益。预计成本资料为:要求:分别采用两种成本计算法,确定120

损益表一、销售收入减:销售成本减:变动销管成本二、创利额(边际贡献)减:固定制造费用固定销管费用三、税前利润损益表一、销售收入减:销售成本二、销售毛益减:销管费用变动销管费用固定销管费用三、税前利润第一月160561688304018第一月1608080164024变动成本法完全成本法

损益表损益表第一月第一月变动121

采用变动成本计算法,确定第一季度各月份的净收益为:采用变动成本计算法,确定第一季度各月份的净收益为:122

采用完全成本计算法,确定第一季度各月份的净收益为:采用完全成本计算法,确定第一季度各月份的净收益123结论(一):

各年产量稳定而销售量变动情况下,两种成本计算法对各期利润计算的影响:1.当期末存货﹥期初存货,(生产量﹥销售量)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利润﹤按全部成本法计算的利润;2.当期末存货=期初存货,(生产量=销售量)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利润=按全部成本法计算的利润;3.当期末存货﹤期初存货,(生产量﹤销售量)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利润﹥按全部成本法计算的利润.

结论(一):124预计成本资料为:要求:分别采用两种成本计算法,确定第一季度各月份的净收益。补充例4:某企业产销一种产品,销售单价20元。预计第一季度各月份产销量及存货数量为:预计成本资料为:要求:分别采用两种成本计算法,125

采用变动成本计算法,确定第一季度各月份的净收益为:采用变动成本计算法,确定第一季度各月份的净收益126

采用完全成本计算法,确定第一季度各月份的净收益为:采用完全成本计算法,确定第一季度各月份的净收益为:127

结论(二):各年产量变动而销售量稳定情况下,两种成本计算法对各期利润计算的影响:1.当期末存货﹥期初存货,(生产量﹥销售量)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利润﹤按全部成本法计算的利润;2.当期末存货=期初存货,(生产量=销售量)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利润=按全部成本法计算的利润;结论(二):128在管理会计实践中,有时要求在不分别按两种成本计算法确定营业利润的情况下就可以直接得到两者的利润差额数据。某期广义营业利润的差额=完全成本法下期末存货吸收的固定性制造费用-完全成本法下期初存货释放的固定性制造费用=完全成本法下单位期末存货的固定性制造费用*期末存货量-完全成本法下单位期初存货的固定性制造费用*期初存货量在管理会计实践中,有时要求在不分别按两种成本计算法确定营业利129=完全成本法下单位期末存货的固定性制造费用*期末存货量-完全成本法下期初存货成本中的固定性制造费用计算广义营业利润差额的关键是完全成本法下期末存货吸收的固定性制造费用。=完全成本法下单位期末存货的固定性制造费用*期末存货量1303.当期末存货﹤期初存货,(生产量﹤销售量)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利润﹥按全部成本法计算的利润.4.采用变动成本计算法,确定各期利润都一致。3.当期末存货﹤期初存货,(生产量﹤销售量)131变动成本法的优点1.营业利润随销售量的增加或减少而升降,这是企业经理人员所想要的会计信息。2.便于进行本-量-利分析,有利于和销售预测。变动成本法的基本理论和程序揭示了成本、业务量、利润之间的内在关系。3.有利于促使企业管理当局重视销售,防止盲目生产。4.有利于短期经营决策。5.有利于编制弹性预算。弹性预算实际上是根据变动成本法的原理编制的,在企业采取以销定产,可以随业务量的变化而机动地调整,具有弹性。变动成本法的优点1.营业利润随销售量的增加或减少而升降,这是1326.有利于成本控制和业绩考核。7.有利于产品成本的计算工作。由于变动成本具有以上优点,因而美国会计人员联合会(NAA)、美国会计学会(AAA)等会计人员认为变动成本不仅使用于企业内部管理,也适合于对外报表(但实际不能作为对外报表)。

6.有利于成本控制和业绩考核。133变动成本法的缺点1.不符合传统的成本概念。AAA的成本概念和准则委员会认为“成本是为了达到一个特定的目的而已经发生或可能发生的,以货币计量的牺牲”。依照这个传统观点,不论固定成本还是变动成本都要记入产品成本。2.不能适应长期决策的需要。变动成本法对短期经营决策有明显的作用,但不适合长期决策。3.影响征税部门的收益和投资者及时取得的收益。变动成本法,一般会降低期末存货估价,降低了营业利润额,在某种程度上会暂时降低所得税和股利。变动成本法的缺点1.不符合传统的成本概念。AAA的成本概念和1344.成本分解不够精确。将成本划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在很大程度上是假设的结果,不是一种精确的计算。由于具有上述的局限性,美国权威机构—成本会计标准局(CASB),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和美国会计学会都明文规定按全部成本法进行存货估价、计算税前利润和编制对外财务报表

4.成本分解不够精确。将成本划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在很大程135六、所提供信息的用途不同

变动成本法:主要满足内部管理的需要,利润与销售量之间有一定规律性联系。完全成本法:主要满足对外提供报表的需要,利润与销售量之间缺乏规律性联系。

六、所提供信息的用途不同

变动成本法:主要满足内部管理136两种成本法下营业利润差额的计算

一、营业利润差额的概念某期两种成本计算法下营业利润的广义差额=该期完全成本法下的营业利润-该期变动成本法下的营业利润其中,不等于零的差额称为狭义差额。两种成本法下营业利润差额的计算一、营业利润差额的概念137二、导致出现狭义营业利润差额的原因分析

在于两种成本法计入当期利润表的固定性制造费用的水平出现差异,具体表现为完全成本法下期末存货吸收的固定性制造费用与期初存货释放的固定性制造费用之间的差异。二、导致出现狭义营业利润差额的原因分析138三、广义营业利润差额简算法及其应用1、计算公式:

(1)某期广义营业利润的差额=完全成本法下期末存货吸收的固定性制造费用-完全成本法下期初存货释放的固定性制造费用=完全成本法下单位期末存货的固定性制造费用*期末存货量-完全成本法下单位期初存货的固定性制造费用*期初存货量=完全成本法下单位期末存货的固定性制造费用*期末存货量-完全成本法下期初存货中的固定性制造费用三、广义营业利润差额简算法及其应用139

(2)完全成本法下的营业利润=变动成本法下的营业利润+按简算法计算的营业利润差额(3)完全成本法下的期末存货成本=变动成本法下的期末存货成本+期末存货应吸收的固定性制造费用(2)完全成本法下的营业利润140

变动成本法的应用关于变动成本法应用的不同设想1.

双轨制2.

单轨制3.

结合制

变动成本法的应用141第一种观点是采用“双轨制”。即在完全成本法核算资料之外,另外设置一套变动成本法的核算系统,提供两套平行的成本核算资料,以分别满足不同的需要。第二种观点是采用“单轨制”。即以变动成本法完全取代完全成本法,最大限度地发挥变动成本法的优点。

第一种观点是采用“双轨制”。即在完全成本法核算资料之外,另外142第三种观点是采用“结合制”。即将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结合使用,日常核算建立在变动成本法的基础上,以满足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期末对需要按完全成本法反映的有关项目进行调整,以满足对外报告的需要。第三种观点是采用“结合制”。即将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结合使143

第二节标准成本法

144

一标准成本法概念是一种成本计算与成本控制相结合,由一个包括制定标准成本,计算和分析成本差异,处理成本差异三个环节组成的完整系统。二标准成本概念是经过认真调查分析和技术测定而制定的,在有效经营条件下应当发生的,应而可以作为控制成本开支,评价实际成本,衡量工作效率的依据和尺度的一种目标成本。包括两种含义:

(1)单位产品的标准成本(2)实际产量的标准成本一标准成本法概念是一种成本计145

三标准成本的总类(1)理想标准成本(2)正常标准成本(3)现实标准成本四标准成本的作用(1)标准成本是有效成本控制的依据。(2)采用标准成本,有利于责任会计的推行。(3)标准成本是经营决策的重要依据。(4)采用标准成本对在产品产成品和销货成本进行计价,可以简化成本核算的账务处理工作。三标准成本的总类146五制定标准成本的原则(1)标准先进(2)考虑未来(3)多方参与六标准成本卡七成本差异计算分析方法:连环替代法遵循的原则:先替代数量因素,再替代质量因素。先替代实物因素,再替价值因素。先替代主要因素,再替代次要因素。五制定标准成本的原则147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1)标准价格x标准用量(2)标准价格x实际用量(3)实际价格x实际用量用量差异的影响是(2)-(1)价格差异的影响是(3)-(2)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148直接人工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1)标准工资率x标准工时(2)标准工资率x实际工时(3)实际工资率x实际工时人工效率差异的影响是(2)-(1)工资率差异的影响是(3)-(2)直接人工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149变动制造费用差异的计算分析(1)标准分配率x标准工时(2)标准分配率x实际工时(3)实际分配率x实际工时效率差异的影响是(2)-(1)开支差异的影响是(3)-(2)变动制造费用差异的计算分析150固定制造费用差异的计算分析(1)标准分配率x标准工时(2)标准分配率x实际工时(3)标准分配率x预算工时(4)实际分配率x实际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影响是(2)-(1)固定制造费用能力差异影响是(3)-(2)固定制造费用开支差异影响是(4)-(3)固定制造费用差异的计算分析151八标准成本法下账务处理的特点1在产品,产成品等账户可以只登记标准成本,设置各种成本差异账户进行核算,分别核算各种差异。2会计期末将本期发生的各种差异全部计入当期损益。八标准成本法下账务处理的特点152账务处理课本例题九标准成本法和定额成本法进行比较在课本账务处理课本例题153

第三节作业成本法

154作业成本法一作业成本法产生背景作业成本核算制度(Activity-BasedCostingABC)30年代末,美国会计学者科勒提出。1983-1988,哈弗大学会计学家卡普兰、库帕等的系列文章作业成本法一作业成本法产生背景155《成本管理》杂志《一论作业基础成本计算的兴起:什么是作业基础成本系统?》发表,提出了“成本动因”概念和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的理论。生产经营活动电脑化,自动化的实现以及弹性制造系统,适时制生产方式和全面质量管理的实施。出现以下特点:1新型制造技术的采用,使间接制造费用大增,间接费用在成本中的比重甚至超过50%以上,按统一分配标准分配是成本信息失真。《成本管理》杂志《一论作业基础成本计算的兴起:什么是作业基础156

2适时制生产系统的实施后,从存货控制观念拓展到企业的核心哲学观念,管理的重点转入精简、零损耗。要求消除不增值作业;作业间协调平衡;作业间信息通畅。3高科技环境和高竞争的经济全球化,迫使企业寻求新的对策2适时制生产系统的实施后,从存货控制观念拓展到企业157

4成本信息失真。实证研究表明70年代直接人工占产品成本的20~30%,各项间接费用合计是直接人工成本的50~60%,目前,直接人工占产品成本的10%以下,大部分企业只有2~3%,各项间接费用合计是直接人工成本400~500%。传统的按直接人工工时分配间接费用,已经严重地扭曲了成本信息。4成本信息失真。实证研究表明70年代直接人工1585成本信息对成本事前控制无能为力。产品寿命周期的成本中,60~80%在设计阶段就已经确定了,成本降低空间不大,新产品试制费用增大,由标准产品负担,不合理,扭曲了新产品、非标产品的成本信息。6成本信息相关性弱。不符合适时制、弹性制造系统等的信息需求。5成本信息对成本事前控制无能为力。产品寿命周期的成本中,159二作业成本法的本质确定分配间接费用的基础—作业,并引导管理人员将注意力集中在发生成本的原因—

成本动因上,而不仅仅是关注成本结果本身;通过对作业成本的计算和有效控制,来克服传统的以交易或数量为基础的成本系统中间接费用责任不清的缺陷,使以前许多不可控制间接费用变成可控。二作业成本法的本质160三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概念

作业:作业是企业为了提供一定量的产品或劳务所消耗的人力、技术、原材料、方法或环境的集合体。即作业成本。(作业就是基于一定目的、以人为主体、消耗一定资源的特定范围的工作)

作业分类:1单位作业使单位产品受益的作业,此类作业是重复性的。与产品产量成正比。如加工零件,对每件产品检验等。三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概念1612批别作业就是使一批受益的作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